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5000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安县的方言分布.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 兴安县辖兴安(含原护城乡)、严关、溶江(含原金石乡)、湘漓、高尚、界首6镇,白石、崔家、漠川3乡和华江瑶族乡,面积2345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36万,其中瑶、壮等少数民族1.3万。方言有:、 (1)兴安话:属受湘语影响的桂林官话。分布在兴安、严关、溶江、金石、白石等乡镇,护城、崔家、漠川3乡大部和湘漓、高尚、华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 (2)新化话:属湘语永全片。分布在东北部界首镇、原护城乡北部部分村落,东部湘漓镇北部和高尚镇部分村落。 (3)土话:属桂北平话,有25个声母、35个韵母和6个声调。分布在南部与灵川县接壤的高尚镇部分村落,使用人口约1万。 (4)勉语:勉-金方

2、言 分布在华江乡北部和高尚、崔家、漠川等乡镇的部分村落。 (5)山话:属苗瑶语族苗语支。原金石乡中洞村委会等地的红瑶使用。 (6)北壮语。 兴安镇辖城西、城中、朝阳、葆贞、灵湖、双灵、灵渠7个社区和城关、护城、柘园、福寨、自治、塘市、红卫、南源、东界、冠山、三桂、道冠、董田、粉洞、源江、石坑16个村委会,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8.7万,有少数瑶、壮、苗等少数民族。主要讲兴安话;原护城乡北部部分村落讲新化话。 湘漓镇辖花桥、渔江、洲上、灵源、义和、龙禾、双河、沿河、麦源、力头、邓家、阳安、普头、江口14个村委会,199个自然村、253个村民小组,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部分地区讲兴

3、安话;北部讲新化话。 高尚镇辖高尚街居委会和乐群、金山、东河、灵龙、凤凰、东源、济中、尚义、高田、江东、茗田、堡里、仁和、直义、龙田、西河16个村委会,192个自然村,面积296平方公里,人口4.8万多。居委会和乐群村委会的大部,金山、东河、灵龙、凤凰4个村委会,东源村委会12个村中的6个,济中村委会19个村中的五六个,尚义村委会10个村中的两个,高田、江东两个村委会各1个村讲兴安话;居委会部分地区,乐群村委会10个村中的4个,东源村委会6个村,济中、高田、江东3个村委会多数村落,尚义村委会8个村和茗田、堡里、仁和3个村委会讲土话;部分村落讲新化话;瑶族讲勉语。 崔家乡辖崔家、上塘、长冲、三义

4、、田心、长田、粉山、高泽8个村委会,125个村民小组,面积94.7平方公里,人口2.23万。主要讲兴安话;瑶族讲勉语。 漠川乡辖榜上、福岭、白面、庄子、保和、桥头、长洲、显里、艳林、保林、协兴、久中、财金13个村委会。主要讲兴安话;瑶族讲勉语。 华江乡辖千祥、升坪、同仁、锐炜、洞上、小河、杨雀、高寨、水埠9个村委会,153个经济合作社,面积422.28平方公里,人口15438,其中瑶族4423人,壮族173人,苗、土家等少数民族85人。汉族讲兴安话;北部的瑶族讲勉语;壮族讲壮语。 兴安方言趣谈兴安群众语言中有许多饱含哲理的格言俗语,值得人们深思借鉴。比如告诫中青年不要厌恶小孩,嫌弃老人,便说:

5、“从小逗人恼,老了讨人嫌。中间半截好,没得几多年。”用诗一样的语言,鲜明生动地讲明了尊老爱幼的道理。关于敬老,还有“家中有个老,犹如得个宝”的形象说法。告诉人们要互相帮助,对朋友、邻居不能吝啬,则说:“皇帝老子少玉锹。”意思是说连拥有天下的皇帝都缺少玉锹,必须求人,何况一般平常的人呢!劝告人们做事要留后路,便说“后颈窝的头发摸得着看不见”,告诉人们不要为眼前的得意而忘形,就瞧不起人,甚至以“踩人”为乐,要谨防将来有失意的一天。在这些格言俗语中,劝人勤俭节约持家的更多,什么“烂饭(一种近似稀饭的饭)三天买斤盐,烂饭三年买坵田”,“三个早工顶一天”,还有“吃不穷,穿不穷,人无打算一世穷”等等。最形

6、象的语言要算教父母不要偏心,只寄希望于某一个仔女的“一头稻草一头禾,不知靠得哪个着”。以及不甘沉沦、胸怀大志的豪言:“你莫谅我虾公无滴血,我虾公死了满身红。”这些话带有辩证观点,是启发人的金玉良言。兴安人常说“我头上没生癞子”“那人是社公菩萨”之类的方言,弄清它们的来历是很有趣的。据说从前有位头生白癣的“癞子”,为人十分老实,不管人家说他什么闲话,都从不争辩。有一次,他去帮人插田,那时人们插田不管田大田小,都是你一行我一行地打转插,插了后谁也分不清哪行是谁插的。这一天,主人来田埂上察看,很不高兴地问:“这行禾是谁插的?”“癞子。”众人答道。主人没作声,主人跟着又问:“这行禾歪歪斜斜,是哪个插的

7、?”“也是癞子。”一连问了好几遍,大家都把责任推到了癞子头上,可老实的癞子一句也不说,大家都觉得好笑。本来禾插得直、插得弯与增产关系不大,所以晚上回家主人特意杀了只母鸡款待癞子。众不不解,便问主人,主人说:“癞子今天禾插得最多嘛。”众人只好哑口了。“癞子”这一典故便成了“老实人好欺侮”“老实人代人受过”的代名词,后来又演变成了“老实老实有一份”的俗话。“社公菩萨宜倒不宜扶”则是从艾子的寓言故事传入民间后演变而来的。据说有一社坛靠近小沟,一天小沟涨了水,人过不去,有一人要过沟便将社坛的社公菩萨搬出来架到沟上,从上边踩了过去,那人鞋底还钉了一钉子,社公忍住痛胆怯地说:“这人好厉害,连脚上都长了牙齿

8、!”不久,另一好心人经过这里,看见菩萨倒在沟里,便好心扶起他,并把他放回神位。谁知社公菩萨倒生气了,他说:“你明知我有难,为什么不早来救我!”说罢还拔出箭将他大腿射了一箭(社、射同音,故传说中社公菩萨爱用箭射人),使这人得了“社公脚”(即骨髓炎),终身残疾。于是社公菩萨就成了“欺软怕硬”的恶人的代名词。“扯乱谈”与“呱蓝天”兴安人把漫无边际的“聊天”叫做“谈蓝(音lan)天”,把爱“谈蓝天”(或叫“呱蓝天”)的人称作“蓝天鬼”。“呱”,本来是指树上的乌鸦呱呱乱叫,“蓝天”是指又高又空谁也摸不着的东西,用来形容那些说了就忘,不着边际、不负责任的话是十分贴切的。此外,人们还将乱讲乱说称作是“扯谈”

9、“扯乱谈”。这“扯”字,倒是有这么段故事从前有四个朋友相聚在一起,大吹其牛。甲说:“我看见一个大鼓,初一敲了一下,十五还在响。”乙说:“我看见一头大牛,初一从我家门口走过,十五尾巴还在门口甩。”甲说:“哪有那样大的牛?”乙说:“没有这样大的牛皮,怎能蒙起你那个大鼓?”甲不做声了。丙说:“我看见有人扛一根大竹子走过我家门口。初一看见篼,十五还不见尾。”乙说:“我不相信。”丙说:“没有这大竹子做竹钉,怎钉得进你的牛皮?”乙哑口了。丁说:“我看见有人扛一把大锯子走过,初一看见这头,十五还没看见那头。”丙说:“这样大锯子谁扛得动?”丁说:“没有这样的大锯,你的竹子怎么锯得了!”甲、乙跟着说:“那样大的

10、锯子,人怎么用?”丁说:“那天上一锯(句),地下一锯(句),乱扯吧。”于是这“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成“扯乱谈”与“呱蓝天”的代名词了。“加火”与“很坐”1964年冬天,兴安是广西“四清”运动的试点,许多北方同志到兴安蹲点。一位北方同志到村子访贫问苦时,主人忙让他“加火”,他吓了一跳;到另一家,同样又被人叫“加火”。他忙回去问其他同志:“我做了什么错事,为什么大家都骂我家伙?”同事们笑着告诉他:“兴安是把烤火叫加火的,人家是热情招呼你。”这人才安下心来。过了几天,几个老乡来找他有事,他赶忙让座,那人都说“很坐”。他以为人家要坐,凳子少,便去找板凳,端来了凳,大家仍然不坐,他很奇怪。一位从本地中

11、学抽来搞“四清”的语文老师告诉他:“兴安话中动词前的很是不的意思,很坐就是不坐,这个很,兴安话也可当厉害能干聪明讲,你好很就是你真能干真厉害真聪明,把副词当成了形容词,当不讲的时候,一定是在动词前,而形容词前的很,意思就同普通话的一样了。”接着,语文老师又告诉他兴安方言中几个有意思的改变词性的字:兴安人把“张开”说成“啊开”,将半圆半张的形状说成“哦起”,因为发“啊”音时,嘴巴必须张开。而发“哦”时,嘴唇必须半圆半张,这种将象声词当动词用,倒是很形象的。兴安话为加强语气,或带上感情色彩,也常将词性改变。像“你懒正聪明”,就是“你为什么这样傻”的反语,“懒”是形容词,是“哪样”,二字的反切快读,

12、而“正”则是“这样”的意思,好像改变了词性,其实它们都是两个字的合音。这种合音字还有“地方”说成“当”的这番话说得那位北方同志直点头。兴安方言在称谓上与普通话大不一样:父亲称大大,或叫伯伯、满满,以示是亲生儿子,免得父子相克,儿女易长易大。祖父称爹爹,叔叔叫满满,弟弟更特别,叫佬佬。在兴安与全州交界的界首一带,更将姑母、婶婶、姨娘统称为娘娘;而姑父叫爷爷,姐夫、妹夫叫姑爷。路上碰见陌生人,年龄相仿的叫老表,大十来岁以上的叫伯伯、满满。兴安人称肉为“把把”或“菜”。在小孩面前,鸡肉、牛肉也称鸡把把、牛肉把把。据说从前有个爱脸面的穷人在过尝新节和大年的时候,家里买不起猪肉,只能吃茄子、萝卜,但他生

13、怕别人说自己家穷,吃饭时故意大声对母亲说:“阿妈,你怎么只吃茄子不吃把把?”“你怎么只吃萝卜不吃菜?”别人感到奇怪,推门进去一看,原来他锅里煮的尽是茄子和茄蒂;而大年除夕,锅里煮的除了萝卜就只有萝卜叶!此外,有两个最特别的方言字“很”和“糟”,最容易让人误会。他们说“很吃”、“很看”本是不吃、不看,初到兴安的人总以为他们非常想吃、非常想看。这“很”是“不肯”的合音,只用于动词前,与形容词前的程度副词“很”是混淆不了的。衣服、被面干了,兴安人叫“糟”了,别以为是破了,它是将“燥”字去声读成了阴平,于是变成了“糟”。近年来,兴安人把给某些当权者送钱、送礼以求得一些好处说成是“洒水饭”。“洒水饭”本

14、是旧社会打醮、还愿等迷信活动开始前将一些冷饭泡水抓烂洒向野地,说是先让野鬼(饿鬼)吃了,免得再去抢夺那正常的供品,故又有“饿鬼抢斋”的俗语,现在人们将某些贪婪受贿者比作饿鬼,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在兴安,小孩子过生日称“长尾巴”,意思是像小狗、小猫一样可爱,更像小狗、小猫一样好养好带,大人还戏谑地称过生日的孩子为尾巴狗。由此推论,不管你年纪多大,也不敢在长辈面前称“过生日”,而被长辈称为“长尾巴”。方言,是一种地方文化,有不少文化底蕴,兴安又是楚粤交界处,各民族汇聚的地区,研究兴安方言很有意义,它有许多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 附注我们兴安县的本地方言如下:1、从小逗人恼,老了讨人嫌。中间

15、半截好,没得几多年(告诫中青年不要厌恶小孩,嫌弃老人)2、烂饭(一种近似稀饭的饭)3、 扯卵谈(乱讲的意思) 4、鬼谈白(你个鬼谈白,意指讲话随着讲,随嘴打哈哈;还有一说是指聊天的意思)5、甲火 (甲读字音,意思指桂北冬天取暧烤炭火,请你烤火)6、很坐(就是不坐,这个很兴安话也可当厉害、能干、聪明讲)你好很波(就是你真能干、真厉害、真聪明很,最容易让人误会。兴安人讲“很吃”、“很看”本是不吃、不看,初到兴安的人总以为他们非常想吃、非常想看。这“很”是“不肯”的合音,只用于动词前,与形容词前的程度副词7、你懒正聪明(就是 你为什么这样傻 的反语,“懒”是形容词,是“哪样”)8、把把菜(肉,在小孩

16、面前,鸡肉、牛肉也称鸡把把、牛肉把把)9、长尾巴(小孩子过生日)10、刨刨车(县城到处如蝗虫样到处拉客的三轮摩托车)11、纵把(是一种什么食品 粽子)12、我崽(不是指他的儿子,而是一个感慨词)13、大威(粪便)14、俺股(屁股)15、钓巴拉沙(形容一个人吊儿郎当)16、醒气拐(笨蛋)17、毛秀才(西红柿,这个在景区内有;景区内我记得还有个点点嘎)18、愣板路多(指一个人名堂特别多)19、岩老水(蝙蝠) 20、卜挤(马蹄)21、骚嘎婆(是指一种什么虫-蟑螂)22、耳把子(耳光,有时骂人讲我给一个耳把子)23、好搂水(好脏)24、叶孔帽(用竹叶竹枝编制的竹笠)有味道的桂林话 妙趣横生的桂林话桂林

17、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个移民城市,其语言除了继承了中原的语言特点外,还有很多自己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的语言对于初次乍到的外地人来说,一下是很难听懂的。 桂林有许多可以称之为另类的地方话十分有趣。比如原意反用: 1,“你的把爷(孩子)蛮牛掰的,读书好孬哦”。这里的孬,不是孬种,而是“厉害”,“狠”,“出类拔粹”的意思。 另一说:这个字来自粤语,叻仔的叻,聪明,厉害的意思 2,“那个人好甲的”。“甲”原意是“好”,“第一”的意思,“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以佐证。但是桂林人在这里也是取其反意而用之,“甲”在桂林人说起来就是“很差”,“很糟糕”,“很难说话”,“很难交往”的意思(又:桂林人把涩读作甲

18、,所以甲也有涩的意味)。“甲”有时候也和“卯”(卯即“卯哥”,下文将谈到)连在一起用,以强调“甲”的程度:“那个哈巴狗好甲卯的”。 另一说:jia表示为人捉狭小气,应该是“夹”字,取“狭”隘之意,两字通假 3,“帅卵”。桂林话就是“傻瓜”,“二百五”的意思,也用作“哈卵”。“帅”本来是英俊潇洒的意思,而桂林人也用了反意,只是读这个字的时候是读第三声,而不是读第四声(读做甩)。 另一说:是粤语的“衰”字 4,“醒里醒咚”。“醒”的本意是“清醒”,“明智”,而在桂林话里是“傻里傻气”的意思。 另外,醒里醒咚,醒戆戆,醒橄榄都是同义词,类似的还有mo冬瓜。 5,“耍骚”。“骚”即屈原的离骚,因为离骚

19、是中国文化典籍之精华,所以“骚”就有“有文化”,“有诗意”,“有风度”,“美”等含义。但桂林话中的“耍骚”却是“卖弄”,“出风头”的意思。也用作“亮骚”。如:“她恨不得大热天也要穿鸭绒短裤克(去)展示一下冬瓜一样的霸腿(大腿),亮亮骚”。 也有用物体或者名称引申出另外一种含义的: 1,“这个家伙好菜的”。“菜”即青菜,由于青菜平常,贱,所以“菜”就是“不行”,“差火”,“平庸”,“一般”,“低贱”的意思。 另一说是:原意应该为送上门的菜(不一定是青菜白菜)只有被人吃的份,形容缺乏某方面能力的人 2,“你太水了”。水是流动物体,处处可见,所以“水”也就是“不行”,“差火”,“平庸”,“一般”,“

20、低贱”的意思。 另一说是:来自粤语的:“衰” 3,“醒橄榄”。橄榄其肉是脆的,如果变为糨糊状,就不可思义了,所以“醒橄榄”就是“痴呆”,“傻瓜”的代名词。另外桂林话中的“醒”在这里也是用作反意,有“不清醒”之意。如:“那个三八货是个醒橄榄来的”。 4,“啖啄了”。“啖”(读作“歹”dai)就是“吃”,“啄”(读作“爪”zhua,第三声)也是吃,“啄”一般用于鸟类吃食。鸟(麻雀)在剩有很多谷子的臼里吃得撑着了这个过程,就是,“啖啄了”。意思是“捞够了”。也经常说成“啖啄了米臼”。 5,“小把爷”。“小把爷”在桂林话中就是“小孩”。清代的武官有万总(相当于带一万人的武官),千总(相当于带一千人的武

21、官),把总(相当于带一百人的武官),清时人们喜欢把当官的称为“爷”,所以万总就叫“万爷”,千总就叫“千爷”,把总就叫做“把爷”,因为把爷官阶小,所以又叫“小把爷”。后来桂林人将其引申为“小孩”。如:“你的小把爷几岁了”?也用作“把爷”. 有从古汉语遗留下来的: 1,“啖”(,读作“歹”dai)“芒芒”。“啖”“芒芒”就是吃饭,“啖”字在古汉语里面很常用,鸿门宴中就有壮士樊哙“大块“啖肉”的记载。“芒芒”就是麦芒,引申为“饭”,另有一种解释是吃饭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茫茫”。这个词现在一般是在逗小孩,如“屁眼鬼,回来啖芒芒”了! 2,“濑开水”。“濑”就是有卵石的浅滩,有卵石的浅滩经过太阳的照射,其

22、水是热的桂林人将其引申为“开水”,但是一般情况下“濑水”和“开水”还是有区别的,“濑开水”是“濑水”和“开水”的统称。据说桂林人去北京出差,问服务小姐要濑水,人家还以为他要她的奶水调戏她耍流氓。 3,“龌龊”(桂林人读为“误数”wu shu ). “龌龊”就是“下贱”,“脏”,“下三滥”,“不通事理”。比如:“你这个人哪那么龌龊呐,穿内单(即内裤,“单”读“胆”第三声)也敢上该(即上街,“街”读作gai 平声)”。 4,“咆絮”。“咆”就是“咆哮”,“絮”就是“絮絮叨叨”。“咆絮”在这里有“歇斯底里”,“火冒三丈”,“大发肝火”的意思。如:“唉,有屎马(什么)大不了的,一点点小事也紧在咆絮”。

23、有时候为了加重其“咆絮”的程度,常说成“咆卵絮”。 另:絮应为嗉,鸡(或禽类)喉咙下装食物的地方,食物多了,就会鼓出来,桂林人用“咆颈”来指甲状腺患者的鼓出来的颈脖,也有人会开玩笑说别整天生气,不然会长“咆颈”,咆用来形容鼓起来。嗉子,桂林人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脾气,比如甩嗉子,脾气不好了,发火了,不耐烦了,就称之为“咆嗉” 5,“吝精”。就是“吝啬成精”,“小气”,“难缠”,“斤斤计较”的意思。如:“那个老母丐(老女人)一两毛钱也紧在计较,好吝精的”。 另一说:lin读第一声,上海话“拎得清”的的意思,算得精,拎精,指的不完全是小气,比较准确的意思应该是把自己的和别人的分得很清楚,吃不得亏

24、6,“讹诈”。桂林话读作“阿诈”(a zha ),有“难缠”,“罗嗦”,“不讲规矩”的意思。如:“那个角色生吃狗卵不放盐,好讹诈的”。 另一说为“唵咋”,水浒传里面就有这个词,原为叫嚣时的象声词, 7,“筛卤”。“卤”即“卤水”,引申为“精华”,再引申为“钱”。“筛卤”就是“挣钱”的意思,有时候也用作“筛款”。“筛”作动词用,相当于如“挣”,“捞”。据说当年李宗仁的定桂军在发军饷时,就在木版做成的筛子上凿出若干铜板的模子,漏进模子的铜板留下,多余的扒开,快捷简便,于是“筛卤”一词由此而沿用下来。 8,“裸水”。“裸”的含义不解自明,加上个“水”字,强调了“裸”的狼狈,难堪,有“邋遢”,“拖泥带

25、水”,“不雅观”的意思。有时候也用作“裸里八水”。如:“整天头不梳,澡不洗,裤头上的窗门也不关好,裸里八水的”。 9,“裸火麻鸡”。意思与“裸水”相近。由“火鸡”引申而来,火鸡“衣冠”不整,身上少毛有如裸体,且有“麻癞”的感觉。 10,“古板”。有“不开窍”,“循规蹈矩”,“保守”等意思。 有动词名词合用的: “摔箍板”。就是“摔绞”。摔绞是两个人的竞技,有时候双方相互搂抱在一起,有“箍”和“板”的动作,“板”在这里是名词用做动词,古朴而生动。 “翻卤锅”。有“重新洗牌”,“起死回生”,“大逆转”的意思。例:“昌明那个大头保走狗屎运了,硬是让他翻了卤锅”。 有借用外来语的: 1,“叉五”。这个

26、词在“文革”时期十分流行,现在已不常用。英语中“妇女”的单词就是“woman ”(读作“五们”)。“五”在桂林这里就成了“女子”的统称,“叉五”就是现在的“泡妞”,“谈恋爱”的意思。如:“对门那个流鼻涕的醒橄榄也叉五了哦”。因“五”是女子,所以引申出“六”为男子,桂林话把“六”读作“鹿”(lu),所以女孩子“泡”男孩子就叫做“叉鹿子”。如:“你最近叉到五了没有”?“没有。那你叉到鹿子了没有?如果没有叉到,那我们两人叉啊”。 2,“衰仔”。这是个粤语单词,意思就是“很差火”,“很平庸”“很窝囊”的男人。白话“衰”的读音和桂林话的“水”相近,所以桂林人就把窝囊的男人称之为“水男人”,后来泛指不能干

27、,智商低或者是糊涂的人。如:“F4你都不晓得啊?屎马(什么)?连宋祖英你居然也不晓得?!你哪那么水呐!” 3,“瞎掰”。该词源自满语,原意是“乱来”,“不讲游戏规则”,桂林话中还有“乱搞”,“放肆”,“放荡不羁”,“搞笑”等含义。如:“昌明那个人好瞎掰,水话连篇,蛮好耍的”;“你太瞎掰了,知识青年是屎马(什么)人呐?知识青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派下来的,怎么能乱搞得的?如果能搞得,那我们当领导的还不早就搞了”? 4,“该”。该词也源自满语,意思就是“欠”。如:“他是个赖豪掰,该了钱总不的”。 还有避讳转个弯说出本意的: 桂林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说粗痞话,一些文人雅士有“好洁”之德,就把平时惯

28、于常挂在嘴边的粗痞话搞点文字游戏,转个弯来说出那个意思,颇有几分诙谐。比如桂林人喜欢把“傻瓜”说成“哈卵”,“哈卵”平时在公共场合说出来不太雅,所以就造出一个“卯点子”来。而“卯点子”就是“哈卵”的意思,因为“卯”字里面打两点就是一个“卵”字。由“卯点子”进而引申出“卯哥”,其意思就是“傻瓜男人”;由“卯哥”又引申出“卯妹”,但是“卯妹”倒不是“傻瓜妹子”,而是“敲”“卯哥”的那种女人,一般泛指“三陪女”。如:“你莫野(惹)她哦,那是个卯妹来的”。 两个字叠加或者联合起来用的: “跛裸”:“跛”就是瘸子,而“裸”就是“一干二净,什么也没有”,“下三滥”的意思,二字叠加起来用在一起就是“很糟糕”

29、,“很差火”,“很无能”。如:“昌明同志只是晓得写点屁文章,是个跛裸货来的”。 “累堆”。桂林话读作“雷忒(lei dei )” 。物体累起来和堆起来都是很繁复的意思,所以桂林人在这里将其引申为“罗嗦”,“麻烦”,“不干脆”,“难讲话”的意思。比如:“你哪那么累堆呐,干脆点好不好?哈仔!” “红黑”:是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这里的“黑”字读作“和”(he)。有“反正”,“不管怎么说”的意思。如:“今天这个事情红黑就是这样定了!” “宏总”:“宏”即是大和广,有无边之意;“总”即是“全部”之意。“宏总”有“笼统”之意。如:“不管怎么说,宏总就是要先板卤(交钱)”。 “醒瞌”:“瞌”桂林人读作“阔”

30、(kuo),醒瞌就是醒瞌睡,有“清醒”,“明白”的意思。如:“昌明同志平时卯是卯(傻),今天还蛮醒瞌哦”。也说成“醒水”。 “赖豪”:“赖”就是“赖帐”;“豪”就是“杰出”,“冒尖”。“赖豪”就是“非常地不认帐”,“非常地耍赖”的意思。如:“输了就喝酒,莫赖豪”。如果特指某一个“不认帐”“耍赖”的人,则说成“赖豪掰”。 “懵搡搡”:就是“懵里懵懂”,“不清醒”的意思。也用作“懵嚓嚓”。 另还有诙谐调侃的一些带“丐”字的称呼: 比如“老丐”老爸(例:有屎马事你问我们老丐嘛);“母丐”女人(例:“那个小母丐长得蛮漂亮哦);瘸(桂林人读作掰pai )丐瘸子(例:你攮子搞的,一下成了瘸丐了);灵瘸丐很

31、有灵性的人(例:算你狠了,你真的是灵瘸丐哦);胖丐胖子(例:那个小胖丐和个陀螺一样)等等。“丐”由“乞丐”而来,所以有“调侃”“小看”的意思,若是用于女性(如老母丐,小母丐)还有一点轻蔑和侮辱的意味。桂林人由于有些字读起来声母和韵母分不清或者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也经常闹话: 1,声母和韵母分不清的:“料”和“尿”,桂林人都读作“niao”(尿):“请问先生你是喝酒还是喝饮尿(料)”?由于“料”“尿”不分,所以很多嘻皮士有时候往往就说:“饮点尿算啦”。桂林周边的几个县h 和f不分,姓黄的说成姓樊的,姓樊的反而说成姓黄的。又比如把“吃饭”说成“吃放”(也有一些地方读作“乞饭”的),“社会”读作“

32、泻会”(s与x不分),“哥哥”叫做“蝈蝈”,“鞋子”读作“孩子”(x与h不分),“强奸”说成“惭奸”(q与c不分),“柑子”说成“刚死”(gan 与gang不分),“釉子”说成“又死”(z与s不分),“谷子”说成“哭死”(g 与k不分)等等。桂林地区流传有一个笑话,说有人办喜事,贺者看见新郎家里的水果,高兴起来就大叫:“哦!刚死(柑子)一个”!看见釉子,又喊:“又死一个”!后来到了晒谷场看见谷子,更加来劲:“哦,哦!哭死一大堆”! 2,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的: 桂林周边的几个县huang 和huan 不分,zhang和 zhan不分,姓张的说成姓詹的;姓“党”的读作姓“胆”的;姓“王”说成姓“

33、完”的;把“邦硬”说成“班硬”,“心慌”说成“心欢”;我的名字“昌明”读作“餐门”;“酸坛子”说成“双堂子”;“惭愧”说成“肠溃”;“刚强”说成“肝强”;“胖子”读作“盼子”;“彷徨”读作“盼烦”;“唱歌”读作“颤锅”;“谈话”读作“糖话”;“吐痰”倒是很文雅地读作“吐糖”;把“伤心”读作“三心”(如:“妹子,请你吃饭你不克(去),你搞得“餐门”同志我好三心哦”)。桂林歇后语 桂林三花酒-好冲 桂林马蹄-没得渣 鼎锅煎鱼-难得翻身 隔山摘李子-差得远 吃多了鸭下巴-爱答嘴 歪嘴喝螺蛳-以歪就歪 苦马菜煮螺蛳-苦中作乐(嘬螺) 隔夜米汤-醒水了 两娘仔打牌-马(妈)虎(符) 满(意为最小)姑娘咳

34、的嗽-没得谈(痰) 花生跌下水-确(壳)实(湿) 三月天的芥菜-起了心 骚甲子(即蟑螂)跌下油锅-一身酥 骚甲子披蓑衣-不像样子 水豆腐跌进灰里-拍不得打不得 狗吃粽子-没得解(改) 两个钱的碗糕-蒸(真)的 床脚底用斧头-碍上碍下 用脚盆洗脸-面子大 酒醒不见牛肉巴-后悔莫及 瞎子上坟-估堆 茅厕里的马卵鼓-又臭又硬(茅厕即厕所,马卵鼓即鹅卵石) 茅厕里的搞屎棍-文(闻)不得也武(舞)不得 吃灯草放屁-捞捞松 三更半夜上茅厕-逼不得已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脱开裤子放屁-多次一举 丫头婆抱仔-人家的 马卵鼓放在鸡窝里-混蛋 倒藤的苦瓜-蔫了一大半 打了霜的茄子-蔫了一大半 狗撵鸭子-呱呱叫

35、 三十夜晚晾衣裳-今年不干明年干 七月半打出来的-饿痨鬼 鬼师佬耍镰刀-少见(剑) 饿狗进茅厮-找死(屎) 对着棺材许愿-哄死人 吊桶掉进井里头-不上不下 刀切豆腐-两面光 碰倒油瓶不愿扶-懒到了家 倒贴的门神-翻(反)了脸 骑着马找马-昏头昏脑 大哥莫讲二哥-两人差不多 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 船到江心才补漏-晚了 吃坛子屙瓦渣-吃不消 闭着眼睛卖布-瞎扯 背起棺材去找盖-想死 吃包子才吃到豆沙边-初尝甜头 半斤鸭子四两嘴-全靠嘴巴 谷子换老糠-有福不会享 盐糖(即白糖)拌糯米饭-甜腻了 按倒牛头吃水-勉强不得 矮子下雨穿长衫-拖泥带水 烤着火盆吃辣椒-里外发烧 戴着叶壳帽打嘣(即接吻)-还差一大截 水师鬼守滩头-等到哪一年(太久) 千年桂花当柴烧-可惜 脱裤子打屁-捞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