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6772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优秀学生作业.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乡安徽怀远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地理位置概况怀远县位于安徽省北部,蚌埠市的西部,淮河流域的中部,淮河及其支流涡河从县城中部穿过。地处东经1162217”10708,32”,北纬342908“330706”。东接固镇县与蚌埠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蚌埠市区,西靠亳州市的蒙城县和淮南市的潘集区,南临滁州市的凤阳县,北与淮北市孙疃和宿州市接壤。全境东西最大距离5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8公里。县城与蚌埠市中心陆路相距仅18公里,水路相距13公里。县内全县辖19个乡镇,主要包括马城镇 兰桥乡 古城乡 姚山乡 看疃乡 陈集乡 淝河乡 褚集乡 孝仪乡 五岔镇 东庙乡 朱疃乡 双沟乡荆芡乡 燕集乡 项桥

2、乡 高庄乡 找郢乡 徐圩乡 包集镇 梅桥乡 万福镇 常坟镇 唐集镇 双桥集镇 魏庄镇 河溜镇 龙亢镇 城关镇。365个行政村,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总人口130.2万人,主要有 汉,回等民族,其中回族人口大约2000人,其余均为汉族。县城坐落于荆山、涂山脚下,涡河、淮河汇合处,距蚌埠机场仅10余公里。津浦铁路从东侧经过,206国道、307与225省道和合徐、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淮河、涡河等九条河流并列其间,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政府驻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的中心。2.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2.1 自然条件概述怀远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3、,年平均气温15.4,降雨量900mm左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稻制种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盛产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淡水鱼、螃蟹、畜禽等。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纯王杂交稻种、雁湖面粉、高老庄黄瓜、芡河螃蟹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全国,倍受市场青睐。地质怀远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的淮河台坳中部,次级构造单元为蚌埠台拱。该区构造轮廓是以太古代变质岩所构成近东西向的复背斜为基础,背斜北翼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全区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发育,并有北西向线性构造。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

4、区内地层发育不全,基岩露头零星,地表为大面积沉积物覆盖。岩石地层除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外,主要为侵入岩和变质岩。地貌区划以淮河为界,分为两部分,淮河以北为淮北平原区,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区,呈现北部开阔平坦,南部岗丘起伏之泾渭分明的地貌景观。淮北平原区区域上宏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系呈北西南东流向,平行展布,地貌上处于淮北平原的南缘;江淮丘陵区区域上宏观地势相对高起,丘陵主要分布在沿淮以南市郊,表现为北东向岗丘起伏,沟谷纵列之手掌状的地貌景观。怀远县域地势最高处为涂山(相传夏禹会盟天下诸侯之地)主峰,海拔高度为338.20米,最低处为淮河河漫滩,海拔高度为15.30米。丘陵地带最大切割深度为280米

5、,一般为3080米。水文怀远县域最大的自然地表水是淮河,自怀远县南湖村东1公里处入境,流经怀远县南端、蚌埠市区北端和五河县南端,在五河县东卡村以东出出蚌埠市,境内全长约10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63亿立方米。另外怀远县域内较大自然地表水还有北淝河、芡河、涡河,均为淮河的支流,其中涡河与淮河干流构成人字型,县城便坐落于交汇之处。人工河道有茨淮新河等,均位于淮河以北。蚌埠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埋藏浅、水质好、储量大,在平原区均匀分布。2.2 社会经济条件地处淮河中游。全县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耕地12.9万公顷,总人口13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怀远历史悠远,早在唐虞时代就是涂山氏国的

6、聚居之地。伴随岁月的沧桑,怀远发生了历史的变迁和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6亿元,农业总产16.2亿元,粮食总产值101.8万吨,财政收入2.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080元。在多年的规划与发展下逐渐形成了依托于南北东西公路纵贯线,发达便捷的淮河水运,以及毗邻的华东重要铁路枢纽蚌埠火车站,为怀远的经济发展,劳动就业,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基础,并构建了自身的经济线与经济圈。3现状土地利用结构与现状怀远县2004年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如下表所示,并与1996年作比较:2004年(公顷)变化(公顷)1996变化比例(%)占总面积比(%)与蚌埠市土地利用比较2004 (蚌埠

7、市) 备注农用地耕地128000-5874.00-4.3953.5362.42%74.46%园地1099.86-1.32-0.120.460.43%林地2295.36838.9057.600.961.73%牧草地7.177.170.0030.01%其他13891.712768.2124.895.819.8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县城1004.22213.8127.050.420.68%11.57%乡镇7914.213894.2796.873.310.53%农村21208.17-937.248.378.879.53%独立工矿1028.13-10052-8.910.430.67%特殊用地2869212

8、.314.480.120.16%交通用地4399.62421.9710.611.841.65%水域用地11070.332032.1122.484.632.16%未利用土地46911.42-3114.57-6.2319.6210.16%多为山地总计23.91万0100100%(注:由于怀远政府特别是怀远县国土资源局这些官员们不太负责任或者是数据保密问题,对本县的土地利用与规划所做的工作为之甚少,很多资料短缺。表中很多数据皆为笔者自己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面的讨论。4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益4.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 (1)土地利用率该县已利用土地面积为192188.58公顷,土地利用率为8

9、0.38,比蚌埠市平均数89.84%低9.46个百分点。在已利用土地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农业用地面积为145294.1公顷,农业用地率为60.77 。相较1996年有所下降。 (2)森林覆盖率根据详查,有林地面积2295.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6,即本县的森林覆盖率为0.96;含有林地、灌木林地的森林覆盖率为1.05;含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园地的森林覆盖率为1.06。有林地占林地的比重为98%,即林业用地利用率仅为98%。(5)水面养殖率水面养殖率指养殖水面占水域面积的百分比。怀远县 2004年水产养殖面积为3000公顷,水面养殖率为48。芡河以及一些水塘是发展水产养

10、殖的主要场所。5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历史变化趋势)根据对怀远县土地变更调查,96-04年来各类用地面积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以此分析怀远土地利用现状。可表现为:(参见上诉图表)(1)耕地 (特征:面积减少较快)。 通过资料审查与计算,本县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3.4万公顷下降至2004年的12800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3.53%,8年总计减少耕地5874公顷占96年的4.39%,平均每年减少734.25公顷。(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小小的一个怀远县每年减少的耕地为2.97个天津师大主校区这么大,如果以这个速度一个世纪后,怀远县的耕地就消失殆尽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怀远县作典型的农业县并

11、成为国家重点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原因之外,也折射出怀远县耕地的丧失已经相当严重以及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非农建设挤占耕地(这点的严重性下面还要提到),极少数为是农田的荒芜以及改为林地。(2)园地 (特征:保持不变)。怀远县园地面积基本不变,均保持在1996年的1100公顷,占总面积的0.46%左右,也与蚌埠市的整个水平相持平。怀远县的传统园地为石榴果园,素有“”之称,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地区。但近几年来由于县城规模的增大,以及经济工业发展的需要,很多石榴园遭到毁灭,用于别墅、商品房、厂房道路的建设。但是与此同时怀远其他乡镇的园地规模呈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桃树、柿树、

12、李树的种植,使全县园地的总体水平维持在96年水平。(3)林地 (特征:面积增加迅速)。 怀远县2004年林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0.96%,为全市水平的1/2、全省水平的1/16、全国水平的1/19、本省六安市的1/44。形势相当严峻!但值得一提的是从96年至2004年,全县的林地面积增长也相当迅速,8年内增林地57.60%,平均每年增加104.86公顷。(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简单的说如果以这个速度增长,每三年怀远县都会增加像天津师大主校区这么大的一片林子)。当然这也并不乐观,由于基数太小假使等到全县都布满林子的话我们还需要2280年,这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增加的林地主要是河道土地

13、退耕还林及部分弃耕地改造成经济林地,根本没有发展优势。(4)牧草地 (特征:有无到有)。怀远县为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绝大部分土地为耕地,牧草供应几乎没有,但最近几年由于经济需要某些地区也出现牧草种植,面积达到7.17公顷。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标志着怀远县经济的多元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必然会导致耕地面积锐减的速度进一步加快。(5)非农业建设用地 (特征:增长速度快)。1996年以来,怀远县的非农建设用地发展相当迅速。2004年非农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19.62%,其中居民点与工矿用地为13.15%,包括县城居民点用地为0.42%、乡镇居民点用地3.31%、农村居民点用地为8.87%;工矿用地

14、及特殊用地0.55%;交通用地1.84%;水域用地4.63%。县城居民点用地为0.42%,为蚌埠市平均水平的5/8,8年内用地面积增长了27.5%,略高于蚌埠市平均水平。初具小城市规模,但城市整体用地不充分,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土地分配与格局体系相当不科学。这里重要谈的是乡镇用地,怀远县2004年乡镇居民点用地占总面积的3.31%,是蚌埠市平均水平的7倍,安徽省平均水平的8倍,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主要是各个乡镇的疯狂扩建以及个别新兴街道的创建。96年来,乡镇用地翻了近一倍,每年平均增加487公顷,即在这8年来,整个怀远县增加了16个天津师大主校区这么大的面积的乡镇用地。乡镇街道建设如此没有闲置,

15、布局松散,疏密失调,密集型非常差,闲置土地普遍,且具笔者统计,扩建所占土地除少数村庄改建外全为优良土地,基本上在全国耕地基本保护区范围内。造成了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极大浪费,也严重阻碍了以后各乡镇的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总面积8.87%,低于蚌埠市平均水平9.53%,大约是安徽省水平的1.4倍。更加突出了怀远县作为农业县的现实。96年以来全县农村用地降低了8.37%,这有别于全市乃至全省的农村用地趋势。主要原因是农村原居民点用地移为他用及部分居民搬迁缘故。虽如此但布局散乱、户籍面积大,特别是土地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我国现行农村的通病。2004年怀远县交通用地为4

16、399.62公顷,占全县总面积1.84%,高于全市的1.65%的比例。8年来增加421.97公顷,主要是乡村公路的增加以及省级公路在全县的建设。2004年怀远县水域用地为11070公顷,是蚌埠市平均水平的2倍。主要是淮河水系特别是各个支流及相关用人工河及沟渠相对密集并在两岸形成很多蓄水湖泊。近些年怀远水域用地面积显著增加,8年来增加了3万多亩,主要是人为鱼塘建设、以及地方政府为任内政绩盲目挖掘沟渠制造出大量人工水域。造成大量土地浪费,也增大了怀远县水土流失面积。(6)未利用土地减少 (特征:土地利用率略为上升)。1996年至2004年,全县土地利用面积为46911.42公顷,占全县总面积19.

17、62%,为全市同期水平的1.9倍。较96年减少3114.57公顷,占96年未利用土地的6.23%。怀远县未利用土地主要是皖北荆涂山脉所占山地分布在县城及周围乡镇。近些年通过不断开发,改为耕地、园地、林地及乡镇县城扩建用地。一方面提高了全县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全县土地供求矛盾的紧张程度。6.根据 怀远县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对怀远县土地利用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怀远县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水平总体上属于较低程度,存在很多问题。6.1主要表现为:(1) 土地利用不充分,土地闲置普遍由于违规圈占土地,独立工矿用地没有按照严格的土地规划用地,分散零散,致使出现大量土地的闲置和浪费。2004年全县有共闲

18、置土地836.85h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0.35%,其中,以河溜、万福,城关等乡镇较多。(2) 城镇土地粗放利用,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城镇布局松散,疏密失调,集聚性较差,城镇建设用地多占用优质土地,土地使用效益低下。首先,怀远县集镇平均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低,镇建筑密度仅为30%,建筑容积率仅为0.86,大部分建筑层数3-4层,空间系数普遍较低。其次,虽然低位次的城镇发展较快,但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度仍不高,许多建制镇规模小,对周围乡村的经济活动的集聚力不足再者,城镇主要集中在公路干线两侧经济活动频繁且基础设施较好地带或建设在条件优越的地段,用地布局不规范,土地利用效率低下。(3) 耕地资源集约利

19、用水平总体上较低表现 为 两 个方面:一是怀远县在耕作方式上仍以传统粗放式耕作为主,资金投人低,投人产出效益低下;二是全县的耕地的经营管理严重不足,造成大量优质土地浪费,污染,荒废。(4) 建设用地总共给量富裕,但浪费大,从而出现反常用地需求矛盾。目前 , 宏观上怀远县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用地需求量大,特别是对城镇建设用地、工业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一些地方没有科学的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或者没有严格的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定使用土地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矛盾突出,建设用地紧张。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当地政府只顾眼前利益大批特批土地,大建特建工业产业园区,造成大量土地闲置。(5)

20、 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户均面积大,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怀远县的农村居民点多为自然村落,具有山区与丘陵地区呈点状居民点分布的普遍特征,分布零散。随近几年 有所改变,但一户多宅与闲置宅基地现象普遍,而且布局极为不科学,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与土地的大量闲置浪费。6.2 影响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的原因分析(与全国各地区有很多共性,这里就通过引用他人的专业观点进行分析)(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确定性与用地需求不确定性的矛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土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对类用地布局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在土地的实际利用中,往往会因种种原因使用地性质和方向偏离总规的要求,影响土地利

21、用总规对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不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2) 部门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扩张与区域要求集约用地之间的矛盾怀远地方部门 (或规模企业)一方面要求为自己预留一定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批多建少,土地粗放利用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在预期地价上涨而当前地价低廉的情况下,部门(或企业)也会大量囤积土地。原本土地非常富裕的情况,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矛盾,而且愈演愈烈,非常不可思议。(3) 农村用地粗放与土地集约节约的矛盾怀远县是国家商品粮供应大县。农村人口多,占总人口的84.9%;农用地面积比重大。一方面,受技术资金等因素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长期采

22、用传统耕作方式,投人一产出效益低,必然促使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不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多,农村居民点数量多、分布散。而近些年来又由于大量劳动力对外输出又导致了很多农田的废弃,从而使土地利用率更低。6.3 对策与建议(亦是引用专业观点)(1) 建立权威与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处理好规划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一要科学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协调力度好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三规合一”,从而确保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二要强调规划的执行力,树立土地规划的中央权威。土地规划具有强制约束力,一经批准,绝不允许随意

23、突破,擅自、越权修改。三要强化规划制定与执行的社会监督,督促土地使用者按规定进度建设,防止土地圈而不用。建立“规划决定供给、供给引导需求”的土地供应新机制。(2) 盘活城镇存最土地,提高建筑容积率,走内涵式挖潜的发展道路采取无偿收回与有偿收回相结合的办法对闲置、废弃地收回进行储备或另行安排使用,盘活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充分发挥存量土地资产效益,减少新建、扩建项目用地,以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规定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投资强度指标,向空中、向地下、向集约型发展,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同时进行实施旧城改造,对城市建成区内的低层、低密度旧房屋地段进行重点改造,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居住人口密度。(3)根

24、据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发挥聚集效应合理 调 整 产业布局,统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发挥土地集中利用的规模效应。在项目建设中,要严格项目用地指标控制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做到从严控制非法占、供地;在城镇化的进程,要注意统筹城乡用地,要探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的减少相互置换的政策措施,搞好土地置换与指标调控,使土地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整个区域土地的集约利用度。(4) 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建立以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供地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自觉节约用地。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发挥最大效益的最有效的手段。应进一步

25、推进县域土地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的进程,逐步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纳人有偿使用的轨道。(5) 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土地集约利用要完善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强化土地集约利用责任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区域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和指标。另外,优惠的政策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手段。可实行物质补助和资金奖励农村迁村并点;减免推进旧城改造、企业搬迁改造、企业在规定层数内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等有关税费及给予其他优惠政策以推进区域土地集约利用。7 结语基于 土 地 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有限供给的状况,土地利用应适应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要求,积极促进节

26、约集约利用地。虽然当前在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但我们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研究制定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下决心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式的根本转变,这是缓和人地矛盾,保障社会、经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还有就是这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规划以及正确的决策与领导上的。如果还以现行的这种发展模式与政府决策与管理水平为前提的话,那么怀远县土地利用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不会得到改变,真正的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只是一个像共产主义似的遥不可及的梦想! 8.参考文献:1邵晓梅.刘庆,张衍敏.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85

27、-93.2丁春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 5, 33 (7):1 333-1334.3刘文位.张传翔.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德定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6(5):5 4-57.4何伟,赵国龙.耕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若干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40-1941.5李创求,探索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方法J.浙江经济,200 6, (14):4345.6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002,(3)7Land Use and Position Research in BaotouZHAO Jie(Facult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Baotou Teachers College Baotou 014030)Abstract:Regard Baot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its land detailed8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002,(3)9乔丽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610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