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0898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kpm结构设计100问.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问题1:楼梯间荷载建模过程中如何输入?答案:方法1 在楼梯间板厚度定义为0,恒活载大小按楼梯间取,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快速方法2 楼梯间直接全房间开洞,楼梯梁上算一半梯板荷载,注意在平台梁位置不要漏了集中荷载。设计问题坡屋面如何建模?答案:1.关于坡屋面的层高,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的位置,也有说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和屋脊的1/2位置.2.建坡屋面的时候可以使用上节点高命令设置节点的高度,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整个结构的形状,但要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设置了节点高度,从立体模型看是坡屋面的效果,这样建的模和按平屋面建的模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荷载计算清楚,不要掉了荷载!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

2、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答案:TAT SATWE PMSAP 的OUT文本控制的参数基本差不多,不过在软件的实现操作输出上有些区别,我觉的高层建筑可以几个软件都计算一边,对结果做一个比较,取最合理的结果。问题:框架结构计算时,梁柱箍筋间距如何考虑?答案:框架梁存在集中荷载,宜取为100;框架柱一般情况下不存在集中荷载,宜为200,但当框架柱计算长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时,还是应该区别考虑的!因为程序中考虑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这样就带来了这个问题!但是取100和200所计算出的非加密区箍筋面积应该这样采用。问题:独立基础变阶要演算抗剪,配筋按照抗弯计算,但是配筋有没有最小配筋率的

3、问题?答案:我觉得既然是抗弯构建,应该满足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否则配筋没有意思(我自己认为的答案,资料上没有找到,请高手点拨)问题3:长宽比大于2小于3的板宜按双向板计算,请问怎么计算,查表没有系数,我是说的手算,高手赐教,我等待回答问题4: 如何确定柱截面,梁截面和楼板厚度回答: 梁截面估算: 梁高与跨度的关系 主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81/12 次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121/15 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 梁宽 主梁 200,250,300 次梁 200 跨度较小的厨房和厕所可以取到120,150楼板厚度估算: 单向板:短边的1/35 双向板:短边的1/40 悬臂板:悬臂长的1/10 同时

4、要遵守混凝土规范10.1.1中对板的最小厚度规定一般的估柱截面的方法: A=(受荷面积*层数*1215)/(fc*轴压比)轴压比一般取0.8(框架) 0.5(异框)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A-柱的截面面积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求答案中.(1)、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因此,在用TAT程序计算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都要对剪力墙的洞口、节点做合理的简化,有点让实际工程来适应我们

5、的计算程序的味道。作这种简化都是因为分析手段的局限所制。当然,在作结构方案时,对结构作这样的调整对建筑结构方案的简洁、合理有很大的好处。它的楼盖是作为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的假设。在新版的TAT程序中,允许增设弹性节点,这种弹性节点允许在楼层平面内有相对位移,且能承担相应的水平力。增加了这种弹性节点来加大TAT程序的适用范围,使得TAT程序可以计算空旷、错层结构。 (2)、SATWE-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程序,与TAT的区别在于墙和楼板的模型不同。SATWE对剪力墙采用的是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模型。采用墙元模型,在我们的工程建摸中,就不需要象TAT程序那样做那么多的简化,只需要按实

6、际情况输入即可。对于楼盖,SATWE程序采用多种模式来模拟。有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两种。SATWE程序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与TAT程序不同。问:PMCAD中若修改标准层平面布置(如增、删杆件)会影响已输入的荷载吗?答:不会,在A菜单修改完存盘退出后,应执行一遍1,2菜单内容,并且进行“输入次梁楼板”菜单应选第二项进入。再进行3菜单看各杆件荷载值和分布,除一些因修改打断(长度有变化)的杆件上的荷载自动给删除外,其它杆件上的荷载均被保留。 问:结构上多塔、错层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多塔楼之间层高不同能认为是错层吗?答:结构设计上多塔、错层与日常习惯认为是有区别的,错层一般指结构中的竖向受力构件在某一层(或

7、几层)没有与该层平面构件相连系而跨跃该层(或几层)延伸至上层,则认为有错层,多塔是指几栋建筑物或者底部几层,或者顶部几层(可能中部几层)平面构件(包括楼板)连在一起,其它各层结构自成体系,称为多塔楼结构。多塔楼之间层高不同的楼层只要不是连接部分的楼层,其本身是各自独立受力的,不能认为是错层。问:有时更版后PMCAD与基础或TAT无法接力运行是什么原因?答:由于PMCAD系列CAD软件数据共享有一定格式,软件更版一些模块作了功能的修改和补充,软件模块之间数据传递格式可能有所改变或补充,因此更版时必须将有关联的模块都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软件的数据互相连接,达到一体化运行(具体请在更版时向CA

8、D工程部有关技术人员咨询)。另外盗版和从非正规途径拿来的软件是完全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软件的接力运行是不稳定的,并且会由于数据格式上的问题造成运算结果的错误。问:在基础软件中如何获得上部结构传给基础荷载的标准值?答:在JCCAD的“输入荷载”中选“荷载参数”在弹出窗口把恒、活荷载分项系数改为1;在EF“信息输入”弹出窗口中把恒、活荷载分项系数改为1;ZJ的“上部荷载”中的组合信息窗口,把恒、活荷载分项系数改为1;BOX“荷载输入”菜单中的“荷载分项,组合,组合值系数”将恒、活分项系数改为1,即可。问:我采用EF算基础与手算结果比较不一致,是什么原因?答:EF与手算结果是不一致的,一是EF软件

9、采用计算模型是以文克尔假定弹性地基梁计算,而手算一般用倒梁法模型;二是软件可以对底面积重复利用进行修正,而一般手算是不考虑的;三是对基梁上剪力墙考虑其约束作用影响;四是EF可考虑上部结构整体刚度对基础的影响;五是配筋计算考虑支座(柱)宽度影响,实际配筋值为距柱边B3处(B为柱宽),同时折减弯距不大于最大弯距30。问:TAT与其它同类软件相比,其优势在什么方面?答:TAT与其它同类软件都是采用三维空间杆系模型,然而TAT非常重视其深度开发。作为PKPM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模块,共享整个软件包的数据库和集成化优势,TAT对多塔,错层等分析功能早已走向成熟,其活荷载不利布置已广泛用于多层复杂体形的内

10、力分析,引入弹性节点功能,运用于空旷结构分析(如构筑物、塔架、体育场馆等)。另外,TAT具有对钢结构、钢砼混合结构的计算以及异形砼柱计算功能都深受广大设计工程师的欢迎。问:在输入一个框架结构时,电梯井为砖墙或砼墙板围成,我该怎么输入?答:应明确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不应将墙输入,只能将其简化为梁柱体系,但不要遗漏荷载。问:如何获得砖混结构转至基础荷载?答:请在PKCAD中执行第8次菜单“砖混坑震验算”,即可。问:基础计算时,应如何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答PKPM系列CAD软件基础部分EF(弹性地基梁)、ZJ(桩基)均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计算影响,提供上部结构无穷刚模型;不考虑上部刚度模型;按T

11、AT计算上部结构刚度模型。用户可根据工程实际选择计算。问:TAT可分析楼层刚度不是无穷刚的情况吗?答:可以,可考虑弹性节点,楼层分块无穷刚等设置。问:在进行桩筏设计时,ZJ软件对桩沉降计算是否考虑群桩效应影响?答:ZJ软件考虑群桩效应对沉降影响,向用户提供二种计算方法,“等代墩基法”和“沉降比法”。问:采用ZJ软件进行布桩时应注意些什么?答:采用满堂布桩时,应按桩实际受力分布布桩,在平面边,角部位的桩数应多于其它部位,布桩系数可参考ZJ说明书第88页,也可根据实际经验确定。非满堂布置或桩数较少的情况。桩应尽可能布置在墙或柱下面。对于桩间土承担部分上部荷载的问题,应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可按承担1

12、0考虑,但对可液化土,湿陷性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有震陷可能的不良地基土均不考虑分担作用。若按土与桩弹性假设和上下部结构共同作用模型进行桩筏分析,软件要求输入板底土反力基床系数值,用户在“模型参数”窗口第二项输入板底(B2深)土极限阻力标准值时,软件会自动计算板底反力基床系数建议值供用户参考。问:我们单位是乙级院,一般均设计多层结构,请问SATWE软件能适用于多层结构的设计吗?答:SATWE软件也适用于多层结构的分析,但用户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高层结构的荷载组合与多层结构的荷载组合规则是不同的;(2)高层结构的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亦与多层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当用户使用SATWE分析

13、多层结构时,有些参数的取值应慎重考虑,应按照规范要求作出适当调整。问:TAT对墙中柱以及边框柱是怎样处理的?答:TAT程序忽略了墙中柱,在TAT的配筋简图中没有出现墙中柱。TAT将边框柱简化成短厚墙肢,在配筋简图和配筋文件中都有体现。因而,TAT在进行柱归并后,归并库中没有这两类柱。如果要考虑柱对剪力墙的刚度贡献,请采用我部的SATWE程序。问:在使用PK绘制施工图时,绘出圆柱配筋数大于计算出的配筋数是怎么回事?答:在PK计算中,对于圆柱的计算按GBJ1089第4.1.19条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公式计算,而在出施工图部分未作处理,仍按方柱处理,将平面内与平面外钢筋全部绘出,而导致这种

14、情况。如出现此情况后,请将柱设定为不设置垂直于框架平面的钢筋即可。问:对于托梁,墙中梁,墙上梁,墙中柱,边框柱这些构件在使用SATWE软件进行分析时,会不会导致分析结果失真?答:不会。对于转换大梁,SATWE根据墙元细分在其下边产生的出口节点信息,在托梁上相应的位置增加了这些节点来模拟托梁与剪力墙在接触面上变形协调的实际情况,并以这些节点为依据建立变形协调方程,较好的解决了托梁与剪力墙的内力分析问题。对于墙中梁和墙上梁考虑到梁的宽度一般不大,而大部分截面与剪力墙共用,所以软件未考虑这些梁的刚度。对于墙中柱,边框柱自动扣除了墙柱共用部分刚度影响,使结构刚度更为合理。问:如何用PK计算井字梁?答:

15、将井字梁当作PK中的连梁进行计算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井字梁的受力比连梁要复杂。井字梁计算请采用我部的TAT或SATWE软件作三维空间分析,其结果才是准确的。问:在PKPM软件WIN95版中,如何对屏幕画面进行移动?答:可先将ScrollLock键打开,再使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进行移动,或按住ALT键不放,再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可达到同样的效果。问:请问新版的SATWE软件中增加的刚性梁是何意义?答:新版的SATWE软件中增加了刚性梁分析功能。这里的刚性梁具有如下特点:1)刚性梁本身无自重,但可以承担外荷载;2)刚性梁本身无变形,只随柱或墙发生平动或转动;3)刚性梁的作用是正确的传递外荷载。SAT

16、WE软件隐含规定:两端节点都在截面范围内的梁为刚性梁.当然,用户也可自定义刚性梁,即在PMCAD人机交互输入时,将构件的材料信息定义为1000即可。问:在用PMCAD输入错层结构时,对于错层洞口应如何处理?答:由于在输入错层结构时按两层或多层输入,层分得很细,往往从洞口中穿过,为了使计算正确,应把洞口上的墙梁按普通梁来输入。即在洞口两端加两个节点,在构件定义中定义墙梁,在墙梁的标高处输入墙梁即可。问:在计算多塔结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在多塔结构中,每层有两块或更多的相互独立平动的楼板。每块楼板的平动与其它楼板无关,只是通过底盘有所影响。由于多塔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各塔的振动中的独立性.因

17、此,为了使各塔均受到合理地震力,振型数不应小于12,如考虑藕联则应更多;2)在某一振型中,不能理解为某一塔的振动周期,而应理解为整个结构的周期,只是这个周期的振动以该塔为主。在多塔结构中,不存在严格的各塔独立的周期,而应理解为各振动对哪个塔贡献大,或该振型对哪个塔的反应大。问:我们在使用PKPM系列软件的基础模块时,想将上部荷载的合力坐标与下部基础的形心坐标的对比图形打印出来,却发现该图形并未形成*.T文件。请问我该如何将其打印出来?答:您可以将该图形先形成好,并将其显示方式调整好,再按下Ctrl+P组合键,即可进行打印操作,以后的版本将提供该图形文件。问:在新版PKPM软件中,对托柱的梁在画

18、图时如何处理?答:梁托柱时,柱下梁是被柱分成几段来计算的。但在画施工图时,程序是将柱下的几段梁合成一段通长梁来画的。上部钢筋的断点及箍筋加密区等都按通长梁来设计,使之更为合理。问:为什么JCCAD在绘独基详图时绘不出柱插筋?即使绘出的也不是联接TAT,PK绘框架柱的柱与断面配筋,而是程序自定义的钢筋根数规格与TAT,PK绘制的框架柱完全不同,不知何故?答:这是因为在JCCAD中没有运行上部构件菜单里的框架柱筋子菜单造成的。该菜单是用来输入框架柱在基础上的插筋的。用户在点取该菜单后,用下一级子菜单中的定义类别和柱筋布置即可对各个柱子布上不同的插筋,并可通过删除类别和柱筋删除菜单作任意删除。如已经

19、完成了TAT或PK的绘制柱施工图,这里就可自动读取相应的柱筋数据。STS钢结构中的一些问题:2-9STS中梁柱断面修改后形成TAT数据后,总是第一次的断面形状,改不过来。2-9答:是操作问题,STS-1中断面修改后,必须进行执行数检和输入次梁楼板菜单,且在执行输入次梁楼板菜单时选择第二项。2-10 STS用TAT计算后,能否将钢结构的应力打出来,以便于优化设计。2-10答:钢构件的应力有输出,见TAT主菜单与计算结果的图形显示中2、7项5-1在厂房设计中,厂房顶采用轻钢结构而厂房的围护采用钢筋砼排架结构,能否同时计算绘图,排架柱及钢梁。5-1答:可以同时计算,但目前由于钢砼构件连接节点STS未

20、设计,故不能同时绘图11-2STS中柱脚节点及材料表均有错误,不知有何改进?11-2答:请说明具体的错误信息,以便查核12-1钢结构斜梁平面外计算长度如何考虑?是以支撑间距离还是以檩距距离为准?如檩条距2m,支撑6米,如何定?12-1答:按规程,应为支撑间距,即6米26-3STS里在输入平面内外计算长度后,输出结果时平面内外计算长度颠到?26-3答:STS建模时,应正确输入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和平面外计算长度,输出结果和输入数据是一致的82-6钢结构软件可以算圆弧形变截面梁吗?门式钢架可进行空间计算吗?82-6答:目前不能,今年版本将增加PM的变截向梁建模和TAT的吊车荷载计算,到时可实现门式刚

21、架空间计算。82-7钢结构柱脚计算时,有无进行锚栓设计,如有的话,锚栓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锚固要求,软件中有几种锚栓材质可选?82-7答:STS中柱脚锚栓有Q235和16Mn两种材质,程序进行了锚栓的验算结构PKPM2-6 PMCAD输入的斜梁,转SATWE后为何无高差了?2-6答:PMCAD输入的斜梁和错层梁,可以在PK计算和TAT计算中得到正确反映,和SATWE的接口将在今年做好。3-3不知新版PKPM中考虑没有板上布置砖墙线荷载,或局部面荷载?3-3答:PKPM目前还没有布置板上线荷载和局布面荷载功能。3-4边框梁边有悬挑板时,此边框架好象没有考虑悬挑板给边框的扭矩作用?3-4答:边框梁

22、有悬挑板时,悬挑板对边框梁的扭转作用目前尚未考虑。7-1框架梁宽度350mm时,要求采用四肢箍,而此时PK修改钢筋时只能有两根拉通,是否能改成4根?7-1答:可以,拉通的根数可以改为任意根。9-3在框架结构中,部分主梁上有砼墙,而上一层的梁搁在此砼墙上,问下一层搁墙的主梁能得到此墙传来的荷载吗?9-3答:用SATWE计算梁将和其上的墙共同工作15-1PMCAD的结构平面图,现浇板支座负筋长度不能归并。15-1答:现在还没有加上板负筋长度归并功能15-2PK绘图中梁的弯起筋是否考虑了抗剪作用?15-2答:梁设立弯起钢筋后其梁端必须的箍筋面积相应减少16-1 荷载规范中吊车组合最多考虑四台,PK计

23、算中多跨多台吊车是否考虑了组合?如何考虑?16-1答:每跨吊车荷载的最大,最小轮压和水平刹车力是由用户输入的,对多跨吊车竖向荷载按最不利的最多两跨考虑,吊车水平荷载不论是单跨还是多跨厂房均按吊车荷载中最不利得一跨考虑,有地震荷载组合时不再考虑水平刹车力。详见PK技术条件的吊车荷载分析和排架柱计算一节。18-1 根据PK画出的框架梁弯矩包络图对梁截面配筋进行手算,得出的配筋量不管是支座还是跨中都比PK给出的配筋量大,怎么回事?18-1答:梁的最大弯矩如果是抗震作用组合,将乘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再去配筋。20-1在PK中,当挑梁与框架主梁标高不相同时,挑梁钢筋不能修改,为什么?有没有解决办法?

24、20-1答:可以修改,用修改钢筋和配筋参数下的挑梁修改菜单22-1PK剪力包络图,柱的剪力的正负和方向是如何规定的?22-1答:梁两端均以向上的剪力为正24-1 某单跨排架的计算结果中,某些内力组合中,柱上端轴力大于柱下端轴力很多,请解释24-1答:柱上端轴力大于其下端轴力时,两个轴力不在同一个组合中25-2 平面法中画梁图,全楼归并后,如果画完一层后,修改好的梁的配筋并不能传至另一层,亦即相同号的梁在每一层都要修改,而原来DOS版中相同的梁号需修改一遍即可。25-2答:修改后的钢筋只记录在被修改梁所在的层和所在的平面位置上,其它与此梁相同归并号的梁并未修改。25-3 平面法中画梁图,立面改筋

25、中,改梁下部钢筋,不能输入两种钢筋。如改梁下钢筋为220+222软件却认人422.。为什么?25-3答:平法改筋时梁下钢筋是可以改为二种直径钢筋的38-1为什么用框架计算,各种条件都达到要求,仍有裂缝发生,是否因给足裂缝要求过严?38-1答:程序是按规范方法计算的梁裂缝宽度38-2 梁断面配两到三排筋时,仍用双肢箍,纵筋固定问题如何解决,是否软件可自动增加到四肢箍。38-2答:程序对宽350的梁设置四肢箍43-3砖混抗震验算中,构造柱参加工作依据是规范中哪一条?43-3答:依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49-1框架柱配筋能否直接传给独立基础49-1答:在

26、框架绘图结束时,要选择保存钢筋数据,这样柱配筋可传给基础62-1 刚才在回答计算基础所用的柱下内力的取值时,讲最好用TAT,SATWE计算出的结果,如果取PM计算的内力时要加大。请问要加大多少为好,是否要乘个系数。62-1答:对于交叉地基梁,筏板基础等整体形式的基础,PM恒活一般可以直接用来设计基础,不用再放大,对柱下独立基础,PM恒活只传来竖向力,没有弯矩和剪力。可能使基础底面积偏小。固此最好采用TAT或SATWE荷载。103-1框架柱配筋为什么用PK从两个方向分别计算结果,不一致,103-1答:用PK的平面杆系,每一方向计算时,柱只得到该方向的钢筋面积,两个方向当然是不一样的,最后柱的配筋

27、应是两方向分别取各方向计算结果。但用TAT、SATWE空间程序计算,可以同时得到柱两个方向的配筋。104-1PKPM能否进行弧梁抗扭计算104-1答:用TAT、SATWE可以进行弧梁抗扭计算。105-1PM人机交互输入,顶部无柱节点的单跨梁可否输入双坡等截面曲梁,并进行计算绘图?105-1答:可输入双坡等截面梁,但梁在立面如是曲梁,可将曲梁简化成折梁再输入。109-2框架、不等跨框架支座负筋的断点长度以大跨为准,还是以小跨为准。109-2答:梁支座筋伸出的长度,按配筋包络图和规范的要求结出,并保证角筋在全跨连通,全跨连通这一条肯定满足了某些早期构造手册的第一断点要按长跨计算的要求。116-1请

28、解释一下,PK钢筋表中箍筋高度为何有时扣除75?是否合理?(在双排筋时)这样在跨中无双排筋时扣75不合理,应扣50。116-1答:梁上有次梁时,为保证次梁上部主筋的保护层厚度,箍筋上部要留出1倍保护层厚度再加25毫米。如果用户不愿意这样做,可修改梁画图时的一参数,可由用户选择箍筋高度是梁高减50还是减75。121-1任何PM的砖混计算,多层住宅的挑阳台引起外墙轴向力的增大考虑没有?(其M使外墙轴向力增大)121-1答:挑阳台的轴向力在墙体承压计算中已考虑,但其弯矩引起的墙体局部承压验算未做,可用GJ来计算。133-1新版PKPM中底部两层框架的计算有没有改进,其结果是否可用?从建筑图转到PMC

29、AD能否详细说一下,最好能演示一下。133-1答:PMCAD中砖混结构或底框结构的算法是规范规定的方法,现规范中没有作两层底框的算法,因为两层底框的工程实践较多,PMCAD把一层底框的算法推广到两层,因为超规范,就必须提示用户仅供参考(其实,目前任何声称可算两层底框的程序都是超规范的)。一般来说超规范的实践需另加措施并应有关部门批准.但是,在现修订的抗震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是允许两层底框结构的。135-1有一底框上砖混结构(一层底框五层砖混)部分楼面有错层,在建模输入主梁时,按实际情况输入标高,输入次梁楼板时将楼板错层,最后形成PK文件计算底框时发现框架梁上受力很小,显然,上面砖混荷载未传下来,这

30、是为什么?135-1答:底框结构目前不能考虑错层。136-1在PK画图中,用框架顶层柱筋向梁中锚固,而柱通常比梁宽,不易施工,而用梁中筋何柱中锚就易施工,是否有一参数来加以控制。136-1答:有一参数由用户选择是:梁筋伸入柱或柱筋伸入梁。136-2顶层梁,若用结构找坡,可否在绘图时,就予以考虑?136-2答:结构找坡可输入斜梁或在PK中输入变高截面梁。140-1PK交互式中可输连续梁,并单独计算出结果,但在模拟固端时,只能用断面大的柱代替。虽然这样与工程实际更接近,但静力手册中有固端梁的计算,能否以后的约束条件中专门加一个固端。140-1答:用断面大的柱模拟固端应是满足工程实际计算要求的理想方

31、法。147-4框架的轴压比到底是用哪个轴力计算出来的?我们采用程序算出的轴力包络图算,结果轴压比超过规范规定允许值。147-4答:轴压比是用抗震作用组合的最大轴力算出的,该值一般比轴力包络图上的轴力最大值小147-9同一个工程分别用PKPM、TAT计算梁柱配筋相差很大,尤其是梁的出入更大,(TAT则偏大好几个级别)147-9答:用TAT计算时,如选择了活荷不利布置计算,就应将程序隐含的梁跨中弯距增大系数1.2改为1,否则梁下部配筋将偏大很多。147-10PM平面配筋最好能够开发得能够自动调整的不乱,且不重叠。这样可减少调筋工作量。147-10答:这很难做到,用户一般应该用程序提供的多种手段来调

32、整布置平面楼板钢筋。151-1砖混抗震验算挑梁直接输入还是加线荷载?151-1答:作墙体抗震和承压计算时,挑梁可直接在交互输入中按主梁输入,但挑梁本身需由GJ软件计算。151-2底框、上部砖混挑梁如何输入?底框框架梁上及非框架梁上墙体均为承重墙,TAT计算结果准否?151-1答:挑梁输入同151-1。TAT计算结果不准,不能用。154-3在PM建模时底层高度算至基顶如加1m,在LTCAD中层高如何改至原层高,否则梯段高度不对。154-3答:可在楼梯主菜单1中将层高改为原层高。TAT、SATWE1-1SATWE比TAT适用范围更广,例如可以计算长墙肢和封闭墙肢而不用开计算洞,那么有SATWE程序

33、就可以不用TAT程序吗?1-1答:可以,但要注意两者不同的适用范围。2-1SATWE中剪力墙小墙肢配筋为何总太大?长厚比4的墙段按柱配筋,为何实际却按墙配?2-1答:小墙肢按柱配筋,当墙长LW4*WT1或LW3*WT2或LW2*WT3时按柱配筋,其中:WT1:小于4倍墙厚按柱配筋的最小墙厚WT2:小于3倍墙厚按柱配筋的最小墙厚WT3:小于2倍墙厚按柱配筋的最小墙厚2-8 柱下墙用墙元模型算时,梁高弯矩如图,似乎不合理,是否有误?2-8答:图中结果不正常。正确结果在柱顶处梁上弯矩应为负值或小的正值。可能数据有误,需根据数据检查问题在哪。3-1框支梁一边支座为柱,一边为梁时,由SATWE生成框支榀

34、时,简图有梁处为什么无支座?3-1答:此种情况不能用FEQ进行平面计算,用SATWE结果即可。3-2由SATWE生成的框支梁荷载如何校核。3-2答:可在SATWE荷载图中校核10-1 用TAT或SATWE计算过后,用“画梁施工图”菜单画梁顶有高差时(如150mm),在施工图中未标注高差值?10-1答:如在PM建模时按错层梁或斜梁输入,可在梁施工图中画出高差。25-5 计算高层带有地下室,嵌固端应该怎么取?如果取0.00,地下室无法计算,如果取地下室底板但考虑相对刚度,实际结构0.00开始25-5答:地下室计算要反映侧向土对其的嵌固作用,因此在TAT、SATWE中设有侧向土与地下室的相对刚度,此

35、系数反映了侧向土对地下室的约束程度,如取0则为没有嵌固,取10为完全嵌固,由于侧向土对地下室不能完全嵌固,应取10的数,如在软件中缺省为3,也可自己按经验取值。25-6梁刚度放大系数并没有影响配筋结果,影响什么?25-6答:梁刚度放大,使结构的刚度增大,则地震力会增大,周期会减少,在竖向力作用下的整体传力会有调整,而配筋,除非由构造所控制,一般会有变化,可仔细观察梁的内力包络。27-5 TAT计算时,AB梁在A端的弯矩中,钢筋面积比梁CA在A端大很多。输入时AB梁按B端铰接输入。请问这是为何?27-5答:首先AB梁跨较大,由于B端为铰接,则在A端会引起更大的弯距,CA梁的A端与AB梁的A端弯矩

36、不平衡的部分成为主梁的扭矩。40-1一般版本的TAT(非TAT-8)计算一般的多层框架是否可行?(如34层)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40-1答:可行,注意小于8层的结构程序已自动取为“要进行活荷载不利分布的计算”,并把它的梁跨中弯矩最大系数取1.0 。81-1 底框计算时刚才你们说用PMCAD中地震抗震验算,接PK不能用TAT、SATWE,但在PKPM新天地有一期中说可用SATWE将总信息材料信息改为砌块,并在砌块信息中输入底框的层数,PKPM新天地叙述可行吗?81-1答:规范规定砌体结构用基底剪力法计算,SATWE将砌体结构用空间模型计算,其内力结果供用户参考,但不能用SATWE计算底框结构的底

37、框架梁,SATWE将底框梁与其上的砌体考虑为共同工作,使底框梁的弯矩比常规算法小很多,今后SATWE将作改进适应底框计算。83-1多层框架,单层面积近3000m2首层拟设部分夹层(多块、独立)问?TAT、SATWE计算时可否做为一层输入,夹层面积如果过小,是否合适?夹层平面中,双向无连接梁程序自动设定为贯通柱但单向有梁连接的柱。TAT、SATWE计算结果差异过大,为什么?83-1答:夹层面积过小可作为荷载,这里取决于楼板的定义,双向有梁时TAT、SATWE均为有板,则为刚度无限大,可单向有梁,TAT仍认为有楼板,而SATWE不认为,故在TAT计算时,应把该点定义为弹性节点。84-1 有框剪力墙

38、结构,用SATWE计算后,剪力墙边上的柱配筋相当大,此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或者是否是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84-1答:边框柱应与其相联的剪力墙配筋综合采用,因边框柱和与其相连的剪力墙肢是分别配筋的,对柱配筋时如将二者相加可能偏大,用户可酌情处理。85-1在同一层平面中,有几块互不相联的楼板,SATWE是否自动把本层各块楼板按分块无限刚计算?如果SATWE把各不相联的楼板按分块无限刚计算,那么定义多塔的意义何在(除了多塔的各塔层高可互不相同之外)?是否可以认为当几个塔的层高相同时,可以不定义为多塔,固程序能自动按楼板划分为分块无限刚计算?85-1答:是,刚性楼板的块数与多塔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个塔中可

39、以有多块刚性板和弹性板,输出位移时按塔数输出,此外,多塔结构与非多塔结构的风荷计算是不同的。90-3为何与剪力墙相联的悬挑梁,SATWE计算的配筋比TAT计算的配筋要小很多?90-3答:剪力墙的计算模型不同,对梁的约束程度不同,就具体情况,如梁与剪力墙平面外相联而没有其它支撑,这种情况应以SATWE更真实。91-1 对砖混结构,SATWE对构造柱和砖墙两种不同材料的联接处,如何模拟和协调,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有多大差异?即请问你们有否作过实验为证?91-1答:未作过实验,SATWE计算砌体结构,是按有限元理论对砌体结构的一种模型简化,梁柱与墙在连接点处变形协调,墙与墙在交接线处变形协调。93-

40、1 为什么相同的标准层,(相同的柱、梁截面),上面输入的荷载相同,在TAT计算时某一根梁会超筋,而另一层相同位置上的那根梁不超筋。93-1答:水平力(地震、风)对不同位置的构件的影响不同。 荷载(填充墙)折减问题:请问大家,结构计算中的梁上附加的荷载计算是否只计算填充墙的荷载呢?还是把窗门洞之类的的荷载折减去呢?但若后住户把窗洞或门洞塞了,在另一处开,荷载就不足了。-我在做计算的时候,并不对门窗进行折减,这多少也为自己留下些安全度。只有遇到构件计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如梁高不够)才会考虑折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出了什么问题(如梁有裂缝了),就应当按扣除门窗进行计算。至于门窗改动的问题,我倒认为可以

41、这样,没有尊照设计的情况,出了问题并不在设计考虑的范筹之内。就假设明明是住宅,却去了做了仓库使用,去了问题设计当然不负责。这有个前提你在说明中已经了这一点。可以做如下说明:各房间的使用活载为多少;任何墙体的改动均应事先征得结构工程师的同意。那么,外墙谁会填?:隔墙按轻质加气砌块算,荷载不会太大,拆填都方便,计算时保守一点没关系。那么你也许会问门窗洞要大到多少才考虑折减?-除了大尺寸的门窗,我一般都不扣除门窗洞,这是放在自已口袋里的一点保障。至于住宅里的墙体我想就不折减了吧,对有些公建开的窗较大,柱距也较大时我才考虑折减,连这个也扣,似乎有点过分。其实从定额的角度来看,只要梁板的配筋是适筋范围,

42、对总体造价影响是不大的。总之结构计算一般都要将计算结构人为放大,可以不扣除门窗洞口,反正都是要放大的。 恒荷载系数取值1.35和1.2怎么区分?-以恒荷荷载效应组合为主取1.35,以可变荷载效应组合为主取1.2,恒荷与可变比例多少时,才算恒荷荷载效应组合为主(怎么区分)?:-荷载规范3.2.5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

43、;对标准值大于4KN/m2 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注: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按建筑结构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在最近使用PKPM中的SATWE软件时发现,跨度相差很大的主梁与次梁,程序仍按交叉梁系考虑,如何正确判断大梁配筋的正确性?答:将次梁两端铰接,再重新计算,大梁配筋应该不会有问题。不过这样做工作量太大了。问题 门架支撑设置常犯错误答案 1 屋盖支撑宜设置在端开间或者第二开间,当设置在第二开间时,第一开间相应位置应设置刚性系杆。同时柱间支撑应该随屋盖支撑走以组成空间稳定体系。2 温度区端部不宜设置柱下支撑。问题:预埋螺栓深度与螺栓直径有什么具体要求,在哪里可以查询到具体规范,谢

44、谢!答:详见混凝土规范10.9.7问: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的刚度增大,梁端弯矩增大还是减少?答:增大。可以用极限的思想解释,当柱的刚度无穷大时,框架梁可视为两端固支,两端弯矩为最大值;当柱的刚度为0时,框架梁可视为两端简支,两端弯矩为0。可见,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刚度增大,梁端弯矩增大。温度缝,地震缝的设置问题规范上只说了各结构类型中的设置间距,却没有声明宽度。在框架结构中,伸缩缝,沉降缝不宜大于50mm,抗震缝不得小于70mm,建筑高度12米以上每增加5米,缝宽增加25mm,(抗震图籍上,本人记得不准,请查核)但是,在抗震设防地区,温度缝的设置应按抗震缝设置。恒荷载系数取值1.35

45、和1.2怎么区分?-以恒荷荷载效应组合为主取1.35,以可变荷载效应组合为主取1.2,恒荷与可变比例多少时,才算恒荷荷载效应组合为主(怎么区分)?:-荷载规范3.2.5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 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注: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按建筑结构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桩基

46、础问题问题1 桩间距一般为多少?回答 桩间距和采用的桩类型有关现在我们采用预制桩为多,以静压预制桩为例,一般桩间距不宜小于3倍d,我们通常采用3.5d 有时候作单厂排架结构,弯矩很大这时弯矩起到主要作用,我们可以适当加大桩间距,以起到抗拔作用。奖励积分20 by adminzj 原因:为网站发展提供支持问题:网架结构在PKPM中如何导荷答案:在PKPM中,可按正常建模,梁用虚梁代替,并设板厚,柱顶可设为铰接计算问题:pkpm中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该如何取?答案:现浇楼面和装配整体式楼面的楼面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形成T形截面,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结构计算时应予考虑。当近似以梁刚度增大系数考虑时,应

47、根据梁翼缘尺寸和梁截面尺寸的比例予以确定。通常现浇楼面的边框架梁可取1.5,中框架梁可取2.0;有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面梁的刚度增大系数可适当减少。当框架梁截面较小而楼板较厚或者梁截面较大而楼板较薄时,梁刚度增大系数可能超出1.52.0的范围。问题:框支剪力墙有限元分析时,程序中如何从SATWE、TAT等空间结构计算结果导荷载至单榀的平面结构中的,在选取切榀范围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程序仅按结构层给出顶部和底部内力,该内力是否为该柱间的最大内力?答案:FEQ主要针对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框支榀的二次分析,当次梁承托剪力墙时,不能用FEQ分析。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1) 只能分析主梁承托的框支榀;(2)在截取计算榀时,最好全轴线截取,以减少与整体分析时的误差;(3)在截取层数时,只能截取框支层上部不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