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1102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P-ZL-00050超标超常检验结果管理制度.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超标、超常检验结果处理管理制度编 号页 码4/41、目的:制定超标、超常检验结果处理管理制度,保证相关结果得到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避免误判,同时调查原因,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再次出现。2、适用范围:适用所有检验岗位出现的超标、超常检验结果。3、定义3.1 超标检验结果(OOS-Out of Specification):指检验结果超出标准的规定范围。当两份平行测试样品检验结果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时,不得将其平均,应视为超标。3.2 超常检验结果(OOT-Out of Trend):指检测结果虽然符合标准规定,但同此类检品历史上典型的检验结果不一致。如某产品历史上崩解时限经典值为30-40分钟,但

2、此次测定结果为45分钟,即构成一次超常检验结果。4、职责4.1 质保部负责起草/修订本程序,质保部负责审核本程序,执行总裁负责批准本程序。4.2 QC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5、规程5.1 报告:当QC人员发现任何超标或超常检验结果时,应如实记录,并立即向QC负责人报告。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行复验,由QC负责人安排按所附调查表内容进行调查。当QC负责人或复核人对某一合格结果产生质疑时,也可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查。5.2 调查:首先按基本项目调查表进行调查,再根据具体情况执行其他相应的调查表(如微生物超标,执行微生物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根据调查表逐项调查,由调查人填写调查记录,取得初步结论,根据

3、后续程序进行处理。若调查发现初检样品有误或样品本身不具有代表性时,应重新取样复验,按初检取样范围重新取样后按初检方法检验并以该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同时注明问题发生的原因(样品不具代表性)。5.3 原样复验:经过调查得到初步结论后,当发现存在因检验操作引起检验结果超标或超常时,采用原样复验由该QC人员自行复验,以复验结果出具报告。5.3.1 含量:由该QC自行复验平行样两份,并指定另外两名QC人员各复验平行样两份(他复),所获取的八份检验结果(包括初检两份)按如下流程进行判定(如他复1结果同样超标,可省去他复2,直接判定为超标):若出现未列入图示流程的情况时,需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后进行判定。

4、可采用在复验时附带做一个已知含量的样品(之前检测合格)以期找出问题所在。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应依据药店标准进行判定和复验。5.3.2 其他项目(有关物质、装量或重量差异等):由该QC人员自行复验一份,另外由QC负责人指定另外一名QC进行复验,处理原则同5.3.1(略去他复2)。装量差异或重量差异因初检时取样量有限,在复验时应重新取样。5.3.3 稳定性样品:首次发现超标或超常检验结果,应进行完整的调查和必要的复验以得出明确的结论。若此类情况之前曾经出现过,而且已经得出明确的调查结论的,则仅进行相应调查,若未查出任何问题或疑问,不需进行复验,在备注出原因后即可直接出具报告。5.3.4 原辅料:该Q

5、C人员自行复验一份,另外由QC负责人指定一名QC进行他复(一份),处理原则同上。5.3.5 包装材料检验:对于重要项目、严重缺陷按照化学检验原辅料原样复验原则进行。5.3.6微生物检验:因微生物检验结果偏差涉及的可能环节较多、且污染通常呈不均匀状态。因而不易查出确切的污染环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将原样与重新取样(开原包装/新开包装)同时复验进行分析判断(通常各一份)。5.4 处理程序完成调查和原样复验后,分以下两类情况处理:5.4.1 实验室偏差超标检验结果:QC以不符合事件处理单形式通知QA,按照不符合事件管理程序流程进行处理。5.4.2 超常检验结果QC以超常事件处理单形式通知QA,参照不符

6、合事件管理程序流程进行处理。5.4.3 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编号为“CBCC-*”,其中“CBCC”为超标超常简称,“*”为五位数字,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三位表示流水号。5.5 调查文件的归档及存放:QA将完成的处理单分类编号,登记相应的台帐,然后复印一份,原件随该检品检验报告存档,复印件则留QA处以备回顾分析之用。应每年定期进行汇总分析,提交报告至公司负责人供参考使用。6、参考文献6.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7、附录附件1 基本项目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2 微生物检验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3 薄层色谱检查法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超

7、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5 高效液相色谱法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6 红外光谱法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7 滴定法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8 其它化学检验方法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9 气相色谱法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附件10 超常事件处理单附件11 超常事件处理台帐8、变更记录及原因版本号生效日期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012012.01.01根据2010版GMP要求进行修订,变更了文件版本号形式附件1: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调查起始日期: 基本项目编号:样品名称: 编号/批号: 项目: 调查项目结论样品检查1、核对样品的品名、编码、批号或入库序号是否正确?2、核对

8、样品的外观是否正常?3、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取样(取样开桶/箱的数量、取样洁净环境等)? 4、取样操作是否无偏差因素?(污染、混淆、受潮、引入异物等)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标准和计算1、所使用的检验标准是否现行版本? 2、是否无标准翻译或打印错误? 3、有效数字的取舍是否正确? 4、是否无数字抄写错误(检查原始记录)? 5、计算是否正确? 6、是否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 7、是否符合相关的实验室技术管理规范要求?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标准品及试验用品1、对照品、标准品比色液等是否正确? 2、以上标准用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3、标准或对照品溶液是否配制正确(称样量、稀释等)且在

9、有效期内? 4、使用的试剂、培养基、缓冲液、色谱柱、滤膜、滤纸或其它试验用品是否正确(型号、规格等级、厂家等)? 5、使用以上试验用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1、是否使用正确的仪器(型号、精度等)和玻璃仪器(容量瓶、移液管等)? 2、仪器设备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 3、所使用的检验仪器设备及其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4、所用仪器自检和使用中是否正常? 5、使用计量器具时工作状态是否正确(如:天平是否水平?)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人员1、取样及检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认证合格后上岗? 2、检验员对此检品是否有足够的检验经验?是 否是 否其它1、同行或同期其它

10、检品是否正常?是否无类似情况? 2、该异常情况是否不影响其它检品? 3、检品生产工艺是否未变?所用原材料是否未变化? 4、依据年度回顾表判断该结果是否正常?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操作依据各专业附表进行调查(见后续附表,包装材料检验则仅进行基本项目调查)。附件2: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微生物检验样品名称: 编号/批号: 项目: 调查项目结论洁净操作1、是否注意无菌操作? 2、取样器及样品容器是否灭菌、消毒? 3、净化台工作是否正常有效? 是 否是 否是 否检验操作1、检验用品:培养基灭菌是否符合要求? 培养皿及其它检验用品是否无菌? 2、阴、阳性对照: 该月菌种验证是否正常? 培养基验证是否

11、正常? 阳性对照显示是否正确? 阴性对照显示是否正确? 3、操作: 检验操作前的清洁准备是否有效? 样品的预处理是否正确? 称量是否正确? 是否有样品混淆的可能? 检验过程是否注意无菌操作?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 附件3: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薄层色谱法调查项目结论样品制备及前准备1、是否使用正确的薄层板?(正相、反相、规格、厚度等) 2、点样针是否不存在可能的交叉污染? 3、供试品称样量是否正确? 4、加入试剂及次序是否正确? 5、加入试剂的量、浓度及配制是否正

12、确? 6、转移及定量稀释或定容是否规范? 7、展开剂配制是否准确? 8、必要时对照溶液是否按要求临用新制? 9、点样是否正确?(点样量、点样直径等) 10、是否在必要时同行空白溶剂试验确保无干扰? 11、展开剂混溶是否良好?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设置及操作1、比移值同标准参考值比较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显色是否正确?(荧光、碘蒸气、化学喷雾显色剂) 3、须分离的斑点是否分离完全?展开距离是否正确? 4、斑点是否有拖尾现象? 5、操作是否完全依照检验方法执行? 6、薄层板是否经过必要的活化处理? 7、所用试剂是否根据临用新制的要求进行操作? 8

13、、展开方式是否正确?(使用饱和或不饱和展开,有否内衬滤纸等) 9、检测灵敏度是否足够?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附件4: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调查项目结论样品制备及前准备1、称样量少于25mg的对照品是否在微量天平上称定? 2、样品称定前是否搅拌均匀? 3、加入试剂及次序是否正确? 4、加入试剂的浓度或配制是否正确? 5、加热过的溶液是否等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稀释至刻度? 6、溶液过滤后是否弃去初滤液? 7、滤置烧杯中的滤液是否及时测定?是否无溶液挥发影响? 8

14、、对于需要稀释的样品,稀释步骤是否正确? 9、空白溶液配制是否和样品、对照品溶液使用同批试剂?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设置及操作1、测定前,紫外分光光度计是否稳定?2、测定时,比色皿是否干净?所用比色皿光程是否合适?3、调用方法是否正确?4、方法设置是否无误?(波长、参比波长、对照品量是否未被修改)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附件5: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高效液相色谱仪调查项目结论样品制备及前准备 1、称样量少于25mg的对照品是否在十万分之一天平上称定? 2、供试品是否进行需

15、预混匀? 3、供试品溶解是否摇散后再机械振摇或超声? 4、加入试剂、次序、浓度或配制是否正确? 5、转移及定量稀释或定容是否规范?是否无溶液挥发影响? 6、内标溶液是否用同一根移液管加入? 7、流动相过滤是否用正确的滤器、滤膜?是否按要求弃去初滤液? 8、配制的流动相是否正确?预混流动相是否规范? 9、对需要稀释的供试品溶液,稀释步骤是否正确? 10、使用他人的对照品溶液是否可靠?内标溶液是否相同?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设置及操作 1、排空是否规范? 2、是否检查清洗进样器溶液? 3、设置仪器参数是否正确?(流速、检测波长、流动相配比、进样量) 4、

16、是否进行监控?压强是否正常稳定?(梯度洗脱应有适当压强变化) 5、基线是否足够稳定?是否无较大漂移? 6、调用方法或样品组是否正确? 7、批处理中样品序列与自动进样器中是否对应? 8、对照品、供试品色谱图与对照图谱比较是否无明显差异? 9、色谱过程保留时间是否无漂移? 10、积分方法、报告方法是否正确? 11、录入数据是否正确?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附件6: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红外光谱法调查项目结论样品制备及前准备 1、压片用溴化钾粉是否光谱级? 2、溴化钾是否

17、已经高温干燥处理?研磨时是否注意防止吸潮? 3、样品量是否正确?是否同时用等量溴化钾粉制成空白片? 4、样品压片前是否研磨均匀?压制的片是否均匀透亮? 5、液体样品是否涂布均匀?是否完全覆盖窗片? 6、液体样用窗片是否洁净?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设置及操作 1、设置仪器参数是否正确?(扫描次数、狭缝、分辨率、波长范围等) 2、测定时是否无异常(采集状态、光学台状态是否为绿色标志)? 3、样品托架是否放到正确位置? 4、是否已经正确测定空白? 5、附件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6、使用液体附件时是否在窗片完全清洁的状态下测定空白? 7、是否使用正确的对照图谱?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18、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附件7: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滴定法(包括卡氏水分滴定)调查项目结论样品制备及前准备1、供试品是否进行预混匀? 2、供试品称样量是否正确?供试品是否溶解完全? 3、加入试剂及次序是否正确? 4、加入试剂的量、浓度及配制是否正确? 5、转移及定量稀释或定容是否规范? 6、热溶液是否等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稀释至刻度? 7、非水滴定及卡氏滴定所用溶剂是否为低含水试剂? 8、卡氏试剂从冰箱中取出后是否放置到室温后才使用?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设置及操作 1、设置仪器参

19、数是否正确?(滴速、开始体积、终点灵敏度等等) 2、滴定前是否将滴定管中溶液先排放适量以排除气泡和挥发影响? 3、是否使用正确的电极?连接是否无误? 4、电极探头是否完全浸入溶液中? 5、搅拌是否合适?滴定头是否离开电极一定距离? 6、滴定曲线是否正常? 7、计算时是否考虑室温变化对标准溶液浓度的影响? 8、是否必要时同行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是否正常? 9、滴定选用的终点是否正确? 10、是否使用正确的滴定方式(电位或pH)?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附件8: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其

20、他化学检验方法调查项目结论样品制备及前准备 1、供试品是否进行预混匀? 2、称量瓶、坩埚及使用的蒸发器皿是否已经恒重处理? 3、供试品称样量是否正确? 4、加入试剂及次序是否正确? 5、加入试剂的量、浓度及配制是否正确? 6、转移及定量稀释或定容是否规范? 7、热溶液是否等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稀释至刻度? 8、必要时对照溶液是否按要求临用新制? 9、比色时使用的比色管颜色和高度是否一致? 10、是否在必要时同行空白校正?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设置及操作 1、设置仪器参数是否正确?(温度、转速等等) 2、是否必要时同行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是否正常? 3、重

21、金属检查用残渣是否按规定温度炽灼?残渣是否完全灰化? 4、砷盐检查需要氧化的是否进行完全?过量的双氧水是否除净? 5、操作是否完全依照检验方法执行? 6、搅拌或混匀是否合适? 7、所用试剂是否根据临用新制的要求进行操作? 8、计算时是否考虑气压变化对沸点、沸程测定的影响? 9、恒重称量时间是否一致与正确?是否用同一干燥器?干燥剂是否未失效? 10、同行空白是否可抵销干扰?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附件9:超标、超常检验结果调查表气相色谱仪调查项目结论样品制备及前准备 1、称样

22、量少于25mg的对照品是否在十万分之一天平上称定? 2、各必须气源是否开启正常?是否工作正常?净化管是否工作正常? 3、加入试剂、次序、浓度或配制是否正确? 4、转移及定量稀释或定容是否规范?是否无溶液挥发影响? 5、内标溶液是否用同一根移液管加入? 6、色谱柱是否经过合适的老化处理? 7、对需要稀释的供试品溶液,稀释步骤是否正确?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仪器设置及操作 1、设置仪器参数是否正确?(柱、检测器、进样口温度、载气流速、程序升温等) 2、是否必要时同行空白溶剂注样试验?空白溶剂试验是否正常? 3、洗针溶剂是否正确?洗针次数是否足够? 4、是否可以排除注样交叉污染

23、?进样器针容积是否正确? 5、色谱柱是否安装正确?柱前压是否正常? 6、基线是否稳定?程序升温是否无鬼峰出现? 7、调用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样品序列同录入色谱工作站的序列一致? 8、对照品、供试品色谱图与对照图谱比较是否无明显差异? 9、色谱过程保留时间是否无漂移? 10、积分方法、报告方法是否正确?录入数据是否无误? 11、气路、隔垫是否密封严密不漏气? 12、进样针是否畅通无阻? 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调查结论: 实验室偏差 超标检验结果 超常检验结果 其它原因分析: 调查者: 日期:附件10:超常事件处理单编号:REC080001第一部分(

24、由超常事件发现部门填写,不得有空项,若不涉及则填写“NA”)产品/物料/设备名称产品/物料/设备编号批号/编号发现人发现日期发现时间班次发现地点年 月 日 : 白班 中班发现偏差的工序受影响的范围总量全部 部分超常事件的种类:生产过程缺陷外来异物潜在的污染包装缺陷校验/预防维修混淆偏差过程变动过期物料/设备人员失误性状文件记录缺陷设备故障/过程中断环境其他 超常事件描述: 发现人:日期:应急处理措施:可能的原因发现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第二部分:QA人员填写产品/物料/设备处理:产品 物料采用手工贴签暂时控制 设备暂停使用QA:日期:第三部分:相关部门意见: 评价潜在的影响和进行风险评估;召开

25、会议,得到一致意见。相关部门:质保部生产部设备部计划财务部仓库采购发货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销售部其他 决定是否继续生产/包装 是 否 指定的QA调查员: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QA主管:日期:第四部分:调查: 同时调查相关的批次/产品/物料的分析,具有同样原因和同产品的其他偏差相关产品/物料/设备相关产品/物料/设备编号批号在什么工序受影响的部分总量全部 部分文件复核结果过程复核结果有无附件:有 无设备复核结果有无附件:有 无公用系统复核结果有无附件:有 无物料分析结果有无附件:有 无根源类别人

26、员/行为 设备/设施 产品/物料 文件/记录 环境 其他调查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应在30天完成,如果没有完成,需说明原因: )超常事件的根源:QA调查负责人:日期:第五部分:采取的措施: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得到一致意见项目列出纠正措施内容(可增加附页)执行人预期时间受影响产品及物料设备设施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制度及规程批记录验证校验稳定性公用系统供应商培训其他:项目列出预防措施内容(可增加附页)执行人预期时间受影响产品及物料设备设施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制度及规程批记录验证校验稳定性公用系统供应商培训其他: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QA主管:日期:质量副总终审:签名:日期:技术总监意见:签名:日期:第七部分:QA追踪及关闭纠正措施:项目及内容(可增加附页)QA确认人完成时间预防措施:项目及内容(可增加附页)QA确认人完成时间QA主管签名:日期:附件11:超常事件台账序号日期检验分类超常内容调查结果措施结束日期负责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