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4904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十六册音乐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长城随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长城随想曲,能受到乐曲中音乐的感染,理解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象征,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能用连贯平稳的气息、轻柔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长城谣。2. 在巩固新课的过程中,学生能感悟歌曲中音乐要素的改变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及不同的歌曲效果,能通过实践创作结果体现出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及音乐智慧。3. 通过欣赏长城长万里长城永不倒两首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体验歌曲给人们带来得不同情绪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4、能够正确的分析理解长城随想曲中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是如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

2、的情感。知识与技能目标:1、聆听歌曲孟姜女哭长城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社会价值。 2、讲解二胡的有关知识,学生能够了解二胡的构造、音色等。学生情况分析:民族音乐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都还知道,但属于民族乐队中的什么组并不清楚,协奏曲的形式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本课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协奏曲,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还有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学生对于几十年前的老歌很陌生,也不喜欢,尤其是一些革命歌曲。但他们对抗战的历史还是比较清楚,对日军的暴行也都知道,都很愤恨。对歌曲的学习就要抓住这种情感。教材分析:长城随想曲是一首二胡协奏曲。1978年,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

3、大厦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的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不禁浮想联翩,回国后就创作了这首作品,1982年由闵惠芬和上海民族乐团首演。此曲吸收了我国戏曲、曲艺和古琴、琵琶音乐的特点,使作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奏家闵惠芬曾多次与作曲家登临长城,切磋曲意,从而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乐曲的内容。此曲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 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长城谣长城长是新教材十六册中的教学内容,万里长城永不倒是根据课题重新组织的补充教材。抓住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唱歌”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以

4、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为主的音乐课。在学唱歌曲和欣赏歌曲的过程中,采取了沿着“长城”这条线索集中欣赏多首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抒发情感。从训练最基本的“平稳的气息,轻柔和谐的声音”深入展开,有浅入深地使学生对音乐有感觉、有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通过集中欣赏多首歌曲,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难点:学生能至始至终用连贯平稳的气息,轻柔自然的声音歌唱,做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正确的分析理解长城随想曲中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是如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第一课时 长 城 谣 课型:声乐

5、课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唱歌曲长城谣能够体会歌曲苍凉、悲壮的情感,重视中华民族历史,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学生能够有情感地演唱长城谣,能够背唱歌曲。教学重点:学生有情感地演唱长城谣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声音,处理好歌曲的不同情感,有比较到位的表现;歌曲第三乐句中第四小节也是难点1=bE 4/42 12 1 2 |5 3 2 - |31 23 53 56 | i 6 i 3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电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 情景创设及导入阶段短片演示:观看日军侵华,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短片师生讨论听长城谣听教师范唱歌曲简介(二)学习歌曲阶段呼吸训

6、练发声练习识谱填词(三)进一步理解歌曲进行音乐表现阶段分析全曲的曲调特点分析全曲的结构师生找出音乐中优美抒情的乐曲,悲壮沉重的乐句,激昂愤怒的乐句体验歌曲中不同乐句的情感完整演唱全曲(四) 拓宽乐视野阶段欣赏不同演唱形式的长城谣(五)学生自由表现阶段小组演唱个人演唱课后小结教师播放短片提问: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但是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的民族奋起抗日,取得了伟大胜利。请同学们列举一些抗日歌曲。播放录音教师范唱教师展示课件教师组织指导教师提问教师引导教师指导教学指导、伴奏教师伴奏教师播放音乐教师伴奏学生观看短片学生发言学生聆听学生聆听学生观看学生实践学生发言学生讨论学生探究学生练习学生演

7、唱学生聆听学生聆听、评价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引起学生思考抗日题材的音乐作品,为学习歌曲做铺垫。熟悉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进一步了解歌曲学习掌握歌曲师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进一步进行音乐表现的练习引导学生有开阔音乐视野,加强分析比较能力鼓励 锻炼学生大胆表现音乐第二课时长城随想曲教学目标:1欣赏长城随想曲,能受到乐曲中音乐的感染,理解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象征,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2 讲解二胡的有关知识,学生能够了解二胡的构造、音色等;同时能够正确的分析理解长城随想曲中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是如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教学重点

8、:欣赏长城随想曲,能受到乐曲中音乐的感染,理解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象征。教学难点:正确的分析理解长城随想曲中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是如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1播放二胡独奏曲赛马提问:什么乐器独奏?曲名是什么?2复习协奏曲定义,提出二胡协奏曲1简介二胡的构造(图示)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2对照实物请学生快速抢答二胡的构造名称。3教师请学生范奏长城谣并讲解长城概况: 4引出长城随想曲,简单说明随想曲是作曲家凭幻想创作的乐曲。5展示长城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畅

9、谈随想。6讲解长城随想曲的创作背景:7全曲分为四个乐章,主要分析讲解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 播放第一乐章音乐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独奏二胡的主题音乐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它表达了什么呢? 播放第四乐章音乐并提问:这一乐章和第一乐章有什么样的联系?独奏二胡的主题音乐在这一乐章中又表现了什么呢?8 长城随想曲小结:我们在这两个乐章的音乐中一同感受了作曲家刘文金对长城的一些随想,同时也感受到了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是如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其实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不仅仅能演奏这种类型的乐曲,他还能演奏民歌以及给流行音乐配乐呢!不信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学生回答:二胡赛马一种

10、独奏乐器和乐队同时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1学生观看辨认2学生抢答3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4学生理解5观看后畅谈随想6了解作品创作背景7聆听并回答问题前半部分豪放而激昂,后半部分优美而细腻。独奏二胡的主题音乐,旋律庄重优美、申请如歌,犹如人们在为古老雄伟的长城而深情的歌唱着,同时表达了人们对民族历史无比自豪的感情。学生活动这段旋律是从第一乐章的主题衍化而来的。它表现了人们登上长城遥望,充满了自豪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8、聆听初步感受学习知识通过复听,再次熟悉音乐,并想象两主题的不同内容,为以下的表现音乐打好基础。投影仪展示简笔画是让学生的劳动有种成就感,并且能激发其他同学的

11、表现欲望。再次感受看画展的意境,通过生自己表演,培养乐感。第二单元交响音画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情节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在中亚西亚草原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为题材的交响音画,于1880年为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极二十五周年而作。以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Borodin)的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为例。作曲家写有如下文字说明: 在中亚细亚广袤的、黄沙滚滚的草原上,飘荡着悠长宽广的俄罗斯曲调。一支由马匹和

12、骆驼组成的商队渐渐走近了,伴随着蹄声的,是一首东方旋律。在俄罗斯士兵的护卫下,商队缓缓走过,越走越远。俄罗斯歌调和东方旋律交织在一起,歌声长时间地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消失在远方。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演唱一组表现中、外草原题材的歌曲与乐曲,感受其风格以及其所表现的美丽的大草原景色,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草原,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挚爱之情。逐步培养二声部合唱的能力。3、感受俄罗斯民歌及东方音调的风格,了解作曲家鲍罗廷的国籍及生平。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参与鉴赏与演唱等活动,熟悉草原主题的音乐作品,感受蒙古族民歌风格,抒发对草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感受中外表现草原人民生活的歌

13、曲和乐曲风格。教学难点在感受与体验中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及主题的不同风格。第一课时 沃尔塔瓦河教学目的: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教学方法: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教具:电视机、音响、VCD机、投影仪、录音带。教学过程:一、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1、这段音乐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吗?(它是交响诗沃

14、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2、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描绘了什么景色?(这段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瓦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3、投影亮出我的祖国六首交响诗(简要介绍)(1)维谢格拉德 (2)沃尔塔瓦 (3)莎尔卡(4)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5)塔波尔 (6)布朗尼克(这六首交响诗都是独立的艺术作品,但在形象和主题方面彼此之间又互有联系,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表白。)4、交响诗套曲(1)交响诗的名称为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把标题交

15、响音乐和诗歌联系起来称交响诗。(2)套曲包括若干乐曲或乐章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东曲,集中主题的内在联系和连贯发展的关系。5、教唱主题旋律。二、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1824-1884),出生在一个酿酒商人的家里,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师,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与钢琴。1843年师从普洛克什学习音乐理论与作曲。1848年参加了革命运动,并与进步人士创办布拉格音乐学校。革命失败后,1856年不得不离开祖国去瑞典从事音乐活动。1861年回国,为发扬民族音乐文化而奔波。1874年,50岁时突然丧失听觉,但仍坚持创作,我的祖国是他失聪后之作。沃瓦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12月8日写作于

16、布拉格。它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三、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每部分都采用介绍,提问讨论的方式。)1、两个源头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2、沃尔塔河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

17、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其音调柔和婉转,充满了赞美的诗意。3、森林狩猎和乡村波尔卡舞曲(1)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什么音色来表观?(圆号来表现,大调色彩)(2)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舞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们的婚礼场面。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感觉。)4、月光下水仙女起舞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舞蹈,宁静而又神秘。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 (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

18、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舞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5、圣约翰峡谷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的搏斗。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6、宽阔的沃尔塔瓦河这里音乐表现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7、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四、完整地欣赏全曲。一边欣赏一边想像出音乐中描绘的不同画面:(投影七个描绘的画面)1、沃尔塔瓦河源头,潺潺小溪流水。2、沃尔塔瓦河洪流滚滚,浪花

19、飞溅,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3、两岸传来狩猎号角声和民间婚礼舞曲声。4、夜幕降临,月光下似有一群仙女在河面上翩翩起舞。5、沃尔塔瓦河穿越峡谷,惊涛巨浪冲击崖壁,发出雷鸣般的咆哮。6、滔滔河水摆脱险境,前方豁然开朗,来到祖国心脏布拉格。7、河水从容地流向无尽的远方。五、总结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上有何特点?民族乐派是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中后期,在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兴起的,在浪漫主义的整体风格下派生出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个性和斗争精神的音乐流派。它主要以民间歌曲、舞曲、民族史诗传说,以及人民解放斗争的事迹为题材,作品都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民无限的爱。六、小结沃尔塔瓦河及斯美塔那。作品渗透了捷

20、克民歌旋律音调和民间舞曲节奏,广泛采用了捷克民族民间音乐题材。斯美塔那将捷克民族音乐提高到从未有过的水平,因此被人民称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七、活动与思考:第二课时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目标1、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求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并自信的表演。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诗音画”这一概念,并能了解鲍罗丁、穆索尔斯基两个音乐人物。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欣赏,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难点:学生

21、创编、表演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哑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A 课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组织学生进教师,并坐成“U”形。听音乐排队进教师,并按“ U”坐下,随后聆听音乐。考虑到本课内容较多,为节约时间,先初步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进教室。座位的编排是为了便于表演节目。二、新课教学(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直接导入:刚才大家进教室时所听到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欣赏的一首外国作品,下面我们来完整聆听一边。A 完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设疑:1、音乐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可以给音乐取怎样的名字?B解决设疑C 总结问题1、 曲作者 鲍罗丁2、 音乐展示画面的内容

22、3、 音乐标题(以上内容课件展示)D分别复听两个主题,根据两主题的音乐流动,描绘其画面。(投影仪投出学生的简笔画)E 提问:刚才大家从简笔画中看到了马队、和骆驼等,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能模仿一下这种声音吗?F分组表现主题1、用钢琴伴奏,用“lu”哼唱第一主题。2、用钢琴伴奏,用“la”哼唱第二主题。3、分三个小组,第一组唱第一主题、第二组唱第二主题,第三组表现马蹄声和驼铃声,一起合作表演。 A闭上眼睛,可用各种姿态聆听,并可律动,并思考给出的问题。B自由回答C 了解曲作者、音乐的题目及音乐内容D 复听两个主题,根据想象画简笔画。E 生自由回答:音乐中体现马蹄声和驼铃声的音乐素材,并模仿声音。(可

23、用弹舌等)f分组表现1、柔的声音表现空旷的草原。2、声音表现土著商队。3、三个小组,表现两主题及马蹄声和驼铃声。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就注定了学生可以学生可以打开心门随音乐想象,给音乐取名字这一环节给学生较轻松的任务,防止有的同学盲目的聆听,还可以给想象以动力。通过复听,再次熟悉音乐,并想象两主题的不同内容,为以下的表现音乐打好基础。投影仪展示简笔画是让学生的劳动有种成就感,并且能激发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本阶段的是通过学会哼唱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及探究模仿声音及共同合作,既可以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不同意境的音乐变化,把音乐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在脑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调能力及合作精神,并

24、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欣赏图画展览会师:把描写自然景物等描绘性的交响诗称“音画”,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画展。(多媒体展示三幅画)A完整播放图画展览会(书本上的三个主题)B提问:另你印象最深的音乐能哼唱出来吗?C师哼唱漫步主题,并做漫步欣赏的动作。D 漫步主题播放,要求个别学生表演主题。E 分别播放三个主题,要求聆听并思考以下表格。A聆听音乐,并想象看画展的意境。B凭记忆,哼唱漫步主题。C跟随师一起哼唱,看老师表演。D个别学生随音乐漫步表演。E 聆听,并思考表格的内容,并可填写。通过老师的承上启下的导语了解“音画”,并,并给学生创设了去看画展的意境。通过哼唱加深主题印象。再次感受看画展的意境,通过

25、生自己表演,培养乐感,结合音乐内容,为以下的欣赏作好铺垫。三、创编表演A 再次复听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根据音画,分组讨论、创编哑剧B 分组表演哑剧A 分组讨论、创编,并推选两人分角色表演哑剧。B 表演及欣赏通过对音乐画面、内容情节的理解,进行表演,能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四、课堂小结A由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表演的情况。B 点题:“音诗音画”,师:大家的表演非常精彩,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音诗音画”这一题材的音乐。下节课内容为嘎达梅林A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分小组自评

26、和互评。B 了解下节课内容,及课后任务。让学生自评、互评,从而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也使评价起到激励、教育、改善的功能。教学目标1、观看聆听嘎达梅林,了解美丽的故事,并能背唱主题旋律。2、了解交响诗与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分析音乐要素,理解作品内涵。教学过程一、歌曲天堂,感受蒙古族歌曲的旋律。二、歌曲嘎达梅林,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三、 交响诗嘎达梅林四、分析作品最后,铜管乐器奏出悲壮而沉痛的音响,表现人民对英雄的哀悼。中提琴在弦乐那颤抖、悲泣的音调伴奏下,奏出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 五、观看影片嘎达梅林,体会音乐赋于影片的魅力。六、交响诗与交响音画一种单

27、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的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因此,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歌联系起来称交响诗。李斯特1854年创作塔索时首次采用这一名称,以区别于多乐章结构的标题交响曲。19世纪交响诗成为浪漫乐派、民族乐派主要创作体裁之一。斯美塔那、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德彪西、格什温等作曲家均作有著名交响诗作品。音画、交响音画、交响童画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第三单元 台湾当归谣教学内容:台湾当归谣、台湾舞曲、大海一样的深情、月之故乡、美丽的台湾岛。课时设计:2课

28、时第一课时:以声乐为主的综合课第二课时: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台湾当归谣、台湾舞曲、大海一样的深情的音乐风格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并且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3、用所学乐器自信地、独立演奏美丽的台湾岛。单元教材分析:1、台湾当归谣 瞿琮作词、施光南作曲这是一首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的抒情歌曲。曲名台湾当归谣应理解为台湾应当回归祖国的歌谣。全曲每个乐句的开始音均从第一拍的后半拍开始,风格统一而表达了思乡、望归之情。2、台湾舞曲(管弦乐) 江文也曲此曲吸取了台湾高山族民歌素材,同时发挥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音乐不仅具有浓郁的台湾特色,

29、而且在和声和配器技巧上在当时也处于前列。乐曲浸透了作曲家怀乡的情怀,并于1936年获柏林奥林匹克国际作曲比赛优秀作品奖。3、大海一样的深情 刘麟作词、刘文金作曲两位作者带着深刻的切身体验创作了这首歌曲,主题吸收了台湾歌仔戏及其前身福建芗剧中某些音调特点,并糅合了台湾省乡土民谣中的某些韵味,明静的曲调,在连绵不断的展开中形成波浪似的层层推动,使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主题思想,融会在词、曲的诗情画意之中。4、月之故乡 彭邦正作词 刘庄、延生作曲这是一首羽调式的抒情歌曲。四段体结构,从音乐主题材料的关系来看,属于统一主题自由地发展而构成的类型。歌曲表达一种浓浓的思乡情和深深的盼望祖国统一的感情。第一

30、课时 月之故乡教学内容:月之故乡、美丽的台湾岛教学目标:1、体会歌曲中台湾同胞的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3、流畅地吹奏美丽的台湾岛第一乐句(三个声部)。教学重点:有表情地歌唱月之故乡教学难点:1、#4音的音准。2、美丽的台湾岛第一乐句第3小节中的后十六节奏。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模仿法、聆听法、创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情境创设。演示两首诗乡愁(余光中、席慕容)的朗诵播放台湾同胞思乡的一些故事。欣赏初步感受乡愁的滋味。观看,进一步感受。创设情境,做出感情的铺垫。2、学唱歌曲月之故乡。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引导

31、学生听唱、跟唱,学会这首歌曲。范唱、提出要求。认真练习、学唱。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歌曲。3、处理歌曲。指导。启发思考、引导,及时肯定,激发兴趣。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的对比,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表演的再度创作。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歌曲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4、学习吹奏美丽的台湾岛。提出要求,进行示范和指导。认真练习。培养用乐器表现音乐的能力。5、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或自己简单小结。简单总结。加深印象。第二课时 台湾舞曲教学内容:台湾当归谣、台湾舞曲、大海一样的深情教学目标:1、能说出施光南的简要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聆听台湾当归谣、台湾舞曲、大海一样的深情;聆听本单元作品,了解音乐

32、创作背景。2、乐于参与演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思乡、望归之情。教学重点:聆听歌曲台湾当归谣、台湾舞曲、大海一样的深情,感受台湾舞曲的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要素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模仿法、聆听法、创造法教学过程:1、欣赏台湾当归谣台湾当归谣这类作品主要反映的是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不多,且作品的音乐风格,学生不易接受,因此要结合历史及音乐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欣赏大海一样的深情大海一样的深情创作于1979年,由刘麟作词,刘文金作曲。歌曲的主体吸收了台湾歌仔戏及其前身福建芗剧中某些音调特点,并糅合了台湾省乡

33、土民谣中的某些韵味,曲调明静。3、欣赏台湾舞曲台湾舞曲是一首管弦乐作品,由江文也作曲。它吸取了台湾高山族民歌素材,旋律抒情流畅。4、分析台湾舞曲的音乐风格特点,交流欣赏后的感受。5、欣赏杵歌,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族歌舞的风格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跳起来,进一步体验。6、教师小结。第四单元壮乡情教学内容:美丽的壮锦、刘三姐序曲、对歌、大地飞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课时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以声乐为主的综合课第二课时:以声乐为主的综合课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美丽的壮锦(民乐合奏)、刘三姐序曲(钢琴独奏)、对歌(一、二)的音乐特点与民族风格;增加对壮族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并能主动了解与探索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知

34、识。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大地飞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单元分析:美丽的壮锦(民乐合奏)是作曲家麦丁根据自己创作的女声小合唱壮锦献给毛主席改编而成。乐曲采用了壮族民歌常用的五声徵调式,曲调上使用了壮族音乐常用的5125的旋律进行,旋律优美、轻快、具有典型的壮族音乐风格,表达了壮族人民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刘三姐组曲之一,金响作于1962年,题材取决于歌舞剧刘三姐所反映的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全曲共分七段。1序曲(节奏自由,如歌地),音乐素材取自于剧中第一场“投亲”中的刘三姐主题。音乐以广西壮族民歌为基础,所用大量的具有乡土气息、色彩浓郁的山歌,曲调优美纯朴,形式短小精悍,深受广大群众的欢

35、迎。对歌(一、二)是刘三姐同地主莫怀仁请来的陶、李、罗三位秀才对歌时的歌曲。在音乐上,刘三姐的旋律优美、流畅、明朗,三位秀才的旋律采用了较多的切分节奏及变换拍子(3/4与2/4),再加上自由吟诵,说唱式的演唱方法将狂妄自大而又缺少真才实学的三位秀才展现在人们面前,最终败在了聪明、美丽而智慧的“歌仙”刘三姐及乡亲们的手下。对歌(一)原名三个蠢才在哪里来,对歌(二)原名不懂唱歌你莫来。大地飞歌郑南作词,徐沛东作曲,曾三次作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歌。这首歌曲旋律优美,热情奔放,歌词生动、简明,立意深刻,受到了壮族人民的欢迎。这首歌曲已深入南宁人、广西人,中国人的心。第一课时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内容

36、:美丽的壮锦、刘三姐序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目标:感受体验壮族音乐美丽的壮锦,了解壮族人民的音乐舞蹈及风俗习惯。 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唱法是歌曲的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引导学生听唱、跟唱,学会这首歌曲。范唱、提出要求。认真练习、学唱。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歌曲。指导、强调装饰音,讲解练习。启发思考、引导,及时肯定,激发兴趣。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的对比,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表演的再度创作。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歌曲中的表现。培养学

37、生的创造能力。提出要求,进行聆听和指导。欣赏、感受音乐,视唱练习。培养学声视唱的音乐能力。引导学生聆听感受、聆听、分析音乐加深壮族音乐的印象。引导学生总结或自己简单小结。简单总结。加深印象。第二课时 对歌教学内容:对歌(一、二),大地飞歌教学目标:感受体验壮族音乐对歌,了解壮族人民的音乐舞蹈及风俗习惯。 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地飞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大地飞歌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唱法是歌曲的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欣赏歌曲大地飞歌,巩固壮族歌曲,导入刘三姐的故事及对歌这种形式。播放影片对歌片段欣赏,学生回答观看,练习进一步感

38、受。创设情境,做出感情的铺垫。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引导学生听唱、跟唱,学会这首歌曲。范唱、提出要求。认真练习、学唱。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歌曲。指导、强调装饰音,讲解练习。启发思考、引导,及时肯定,激发兴趣。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的对比,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表演的再度创作。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歌曲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或自己简单小结。简单总结。加深印象。第五单元 欧洲风情第一课时 波兰舞曲教学内容:欣赏波兰圆舞曲、到留声湖去、啊,朋友教材分析:波兰圆舞曲: 波兰民歌,属圆舞曲类型的民间集体歌舞音乐。主要流行于波兰西部与德国接壤的地区。它节奏平稳,

39、旋律优美流畅,重音在每小节第一拍上,自20 世纪50年代留传于我国。到留声湖去:留声湖位于瑞士琉森、林间、什维兹和乌里四州之间,那里有东西对峙的,庇拉图斯山和里基山,罗伊期河穿湖而过,风景秀丽。是13世纪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尔的出没之地。全曲的曲式结构为两段体,表现一打渔青年手舞足蹈地奔向留声湖的情景,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第一乐段旋律起伏跌宕,表现游者激动的心情,第二乐段音区高出六度,音调变化,加上欢叫性的衬词将音乐推向高潮,全曲字少声多,真正使人感受其韵味、联想其意境、了解其风格及内容的是生动的衬词。啊,朋友歌曲曲调原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它是随着一部叫桥的电影传到我国的,影片以反法西斯战争为背景

40、,讲述了南斯拉夫人民英勇开展游击战的故事,表现了南斯拉夫游击队员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是由五段歌词组成的分节歌,段数虽多,但文字简练。调式为小调式,其曲调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曲式为16小节组成的乐段结构,弱起小节、切分节奏使曲调富有动感,强弱分明的进行曲节奏塑造了斩钉截铁的果敢的性格,表现了主人公坚定的情绪。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将离别的情谊、战斗的背景和前进的步伐巧妙地结合起来。歌曲和谐、悦耳、易于记忆,广为传唱。教学目标:1、分析作品的突出的音乐表现要素,感受、体验三首作品的音乐情绪与风格。2、了解与每首作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三首作品的音乐情绪与风格。教学难点:

41、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教学方法:演示法: 教师演示课件、视频资料。聆听法:完整聆听作品。讲授法:教师讲解实践法:唱音乐主题讨论法:学生分析歌曲教学用具:钢琴、音响、电脑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播放演示文稿提问:你能说出刚才听到的作品的名字及作者吗?(肖邦的波兰圆舞曲)今天我们欣赏波兰民歌:波兰圆舞曲播放波兰圆舞曲提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演示幻灯片概括介绍歌曲钢琴伴奏介绍“华尔兹”基本舞步播放“华尔兹”视频资料再次播放歌曲播放合唱波兰圆舞曲播放瑞士风光图片投影:留声湖:补充介绍播放视频资料提问:歌曲的特点是什么?投影小结:旋律起伏、

42、音域宽广,充满了活泼欢快的情绪。衬词的运用使人感到更加生动、风趣。它是歌曲的重要特色。欣赏女中音关牧村的演唱(可上网下载)播放电影视频投影:(见课件)运用讲述法介绍歌曲学生观看图片学生发言学生聆听学生聆听学生发言轻声视唱几位学生模仿学生观看部分学生随音乐跳舞,其余学生打拍子学生聆听观看介绍瑞士(根据搜集的资料)聆听回答问题对比、评价聆听聆听、观看了解波兰风光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教学内容初步感受作品帮助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熟悉歌曲体验圆舞曲的节拍特点进一步感受作品拓宽视野,丰富感受内容。初步了解瑞士为理解歌曲做铺垫感受音乐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音乐感受音乐、了解作品第二课时 伏尔加船夫曲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初二年级学生教材分析:俄罗斯民歌是世界民歌宝库中的珍品之一,伏尔加船夫曲是俄罗斯非常著名的民歌。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全长3690公里,河阔水深,像我国的黄河一样,千百年来,伏尔加河水滋润着沿岸数百万公顷肥沃的土地,养育着俄罗斯各族儿女。伏尔加河的中北部是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俄罗斯人民把伏尔加河也称为母亲河。但在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充满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并用不同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