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特点.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5337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特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特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 2010-03-02 14:35:59 阅读5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除了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下述主要特点:生产的流动性。一是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是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转移操作场所。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物因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

2、,很难实现标准化。施工技术复杂。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因而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还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 超高层建筑 在当今建筑领域,超高层建筑比比皆是,按 照规范的定义,建筑高度超过 100m的建筑物就 属于超高层建筑。如由深圳分公司施工的诺德中 心、新世界中心、重庆国际大厦工程等。超高层 建筑除了高度高以外,在施工过程中还有

3、以下特 点,本文将作一简述。 (1)超高层基础 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 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 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 地下室深、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 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 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 超高层结构 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砼、钢管砼、 钢 钢砼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 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 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 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 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 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

4、的安全性功能尤其 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 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 如下对策。 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 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 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 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 (钻)孔灌注 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 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 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 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

5、承包项目就 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 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 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 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 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 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 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 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 进退场安排。 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 (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 的配合。 一、 产品固定,设备流动 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就

6、是产品固定。产品高、大、深,这是他区别与其他行业的根本点。任何一栋建筑物、构筑物等一经选定了地址,破土动工兴建后就固定不动了,建筑产品生产周期复杂,有的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需要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但生产人员要围绕着它上上下下地进行生产活动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设备零部件和建筑材料,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施工部位、楼层的转移必须将各种机械、电气等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转移操作场所,在转移的过程中就可能将原本完好、安全的设备在转移过程中产生隐患。二、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当一座厂房、一栋楼房完成后或一项专业施工完成后,施工队

7、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新的厂房或住宅。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街区,也可能在不同的街区,甚至是在另一个城市内,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在街区、城市内或者地区间流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农忙、农闲)进行流动,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施工的流动性与施工设施、防护设施的临时性,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临时思想,忽视这些设施的安全质量,使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以致发生事故。三、露天作业多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

8、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构建起来的,以民用住宅每层高2.9m计算,两层就是5.8m,现在一般都是七层以上,甚至是十几层几十层的住宅,施工人员都要在十几米、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且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工作条件差。在安全防护和安全措施缺陷情况下随时就有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四、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之一,大多数工种需要手工操作。例如,一名砖瓦工,每天如果砌筑1000块砖,以每块砖重2.5kg计算,就要凭体力用两只手把约3吨重的砖一块块砌起来,弯腰两、三千次。还有许多工种,如抹灰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管工

9、、木工等都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加上作业环境恶劣,如光线、雨雪、风霜、雷电等影响,导致操作人员因劳累或注意力不集中或由于心情烦躁、容易违章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的现象十分普遍。五、.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每栋建筑物由于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等,危险有害因素不相同;同样类型的建筑物,因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在一栋建筑物中,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施工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月、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变化,给安全防护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

10、建筑工程施工没有固定的通用的施工方案,也就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六、安全技术涉及面广建筑施工作业范围大,从挖土、打桩直到装饰几十道专业施工,施工作业类型牵涉到高处作业、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因此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健筑施工行业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是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七、施工环境复杂近年来,建筑任务己由工业为主向民用建筑为主转变,建筑物由低层向高层发展,施工现场由较为宽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地下空间变化。施工现场的吊装工作量增多,垂直运输的办法也多了,多采用龙门

11、架(或#字架)、高大旋转塔吊等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随着流水施工技术和网络施工技术的运用,交叉作业也随之大量增加,由于场地狭小混乱,堆积的建筑材料、垃圾等没有及时整理和清理,操作场地照明缺陷等,随之可能发生作业人员跘跌、高处物体坠落伤亡类别增多。八、施工队伍人员缺乏安全培训建筑施工,施工人员基本上是来自农民工,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来沪农民工已达380万。由于他们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自我防范能力,近几年,本市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农民工

12、伤亡比例居高不下,死亡人数占了总死亡人数的80,2007年19月,上海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59起、死亡269人,其中农民工死亡216人,占总数的80.3%。而进城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尤其是新进城的农民工,刚放下农田的“锄头”,走进工厂拿起“榔头”就干活,在用人单位安全生产上岗培训缺失的情况下,由于不熟悉基本操作要求,极易引发事故。有的农民工习惯田间地头躺下就睡,到了工地也如此,在砌到一半的墙头上睡,结果一个侧身就直坠地面,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是农民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带来行业管理困难。农民工是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大多数是属于自愿、松散的临

13、时性组合团体,有的是每天站在十字街口的劳务市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九、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筑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形式多样性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施工条件的差异性,很难实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化。 综上所述: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甚多,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通过对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的统计分析得知,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等五

14、种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因此,这五种事故称为“五大伤害”。此外,中毒和火灾也是多发性事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以上多发性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建筑施工安全的特点 1.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任何一栋建筑物、构筑物等一经选定了地址,破土动工兴建后就固定不动了,但生产人员要围绕着它上上下下地进行生产活动。建筑产品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有的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需要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等进行作业,这与其他产业的人员固定、产品流动的生产特点

15、截然不同。 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不仅体现在一项工程中,当一座厂房、一栋楼房完成后,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新的厂房或住宅。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街区,也可能在不同的街区,甚至是在另一个城市内,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在街区、城市内或者地区间流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农忙、农闲)进行流动,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2.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 建筑施工绝大多数为露天作业,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0。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构建

16、起来的,以民用住宅每层高2.9m计算,两层就是5.8m,现在一般都是七层以上,甚至是十几层几十层的住宅,施工人员都要在十几米、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 我国建筑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至今大多数工种仍然没有改变,如抹灰工、瓦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等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加上作业环境恶劣,如光线、雨雪、风霜、雷电等影响,导致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由于心情烦躁、违章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 3.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的变化而改变 每栋建筑物由于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等,危险有害因素不相同;同样类型的建筑物,因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在一栋建筑物中,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相同。因此,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月、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变化,给安全防护带来诸多困难。 从上述的特点可以看出,在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发展,及时调整和补充各项防护设施,才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