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6072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铁路技术交底记录表施工单位:XXXXXXXXX 记录编号:XXX-8-X-X- 路基工程 工程名称及里程路基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及里程强夯,XXXXXX交 底 人交底时间审核人/日期接受人/日期本表一式两份,施工单位及接受人各一份。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路基交底日期年 月 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强夯交底摘要 强夯试验段施工XXXXXX强夯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路基强夯试验段里程为DK387+500DK388+000,长500m。土质为砂质黄土。二、施工目标为确保XX铁路路基基底处理质量,通过分析强夯试验段所得的各种数据确定大面积强夯所采用的各项指标,指导全线强夯施工。三、强夯设计值

2、及验收标准1、单击夯击能2000KNm,满夯1000KNm。2、夯击方法:分五遍夯击,第一、二、三遍为点夯,采用跳夯法,第四、五遍为满夯。3、夯击次数:(1)、点夯: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需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夯的夯沉量不大于5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2)、满夯为3击。4、夯击点距点夯4m,正方形布点,满夯四点中心搭夯一点。5、间隔时间黏性土地基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4周,砂类土、碎石类土地基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6、强夯地基加固处理范围路堤地段为坡脚外(不含护道)3m,有排水设施时处理至

3、排水设施外边缘。路堑地段为开挖界面宽度。7、验收标准强夯处理地基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的时间进行,砂类土或碎石类土地基取14天,粉土或黏性土地基取28天;验收抽样检验12点,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以确定强夯加固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内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工点设计文件。(2)有效加固深度内地基土应满足设计要求:a、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内湿陷性应消除,湿陷系数小于0.015;b、松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变形特性满足沉降要求。四、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根据步距测设夯点桩位,桩位误差3cm,经复核确认后,用白灰定出夯击中心点。

4、2、夯前土样分析试夯前选择相邻位置点在加固深度内每隔0.5m取样,测定地基土的干密度、压缩模量、湿陷系数等。3、夯机就位,测量夯锤顶高程,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定出高度,夯锤对准夯点中心进行夯击(偏差5cm),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施工参数,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每台夯机派专人对每个夯点进行沉降量观测。4、换夯点重复步骤3,知道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5、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6、每两遍夯击间隔5天,然后按照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夯坑中心偏移0.1D(D为夯锤直径)。

5、7、将场地填土至夯前地面高程后用低能级满夯,夯能为1000KN.m,并测量夯后高程,最后用重型压路机将场地整平碾压至夯前地面高程。8、试夯结束一至四周后方可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与夯前数据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五、监测方案及现场检验 1、施工监测施工监测的目的是确定和调整部分的强夯施工参数,指导施工,提高强夯加固效果。测试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测量土体变形及振动影响范围等。夯坑沉降及周围地面的隆起值是直接判断夯击能量、夯点间距合适与否的有效指标。在强夯点夯施工每一击后,用水准仪观测夯坑沉降量及地面隆起值,作好详细记录。该指标对确定强夯效果有很大用处。2、现场检验为了检验地基处

6、理效果,本工程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现场检验监测项目。(1)沉降观测根据技术要求,本工程应布置地基沉降观测点,本工程宜设置23个沉降标,沉降标采用人工埋设,在强夯施工完后进行,沉降观察所使用的水准仪选用法威尔特N2型,观测时间为地基处理完3个月内每周2次,46个月每周一次,以后每个月一次,观测时间为一年。(2)载荷板试验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载荷板试验为本工程检测项目之一,要求强夯施工完后进行,整个强夯区布置压板进行试验(具体数目由业主、设计和质检单位共同商定),载荷板试验设备主要由载荷板、千斤顶、百分表、载荷平台、高压油泵等组成,试验严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有关规定和本工

7、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六、工程质量保证计划1、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成立技术质检部,由总工程师负责,具体实施部门为质量安全部,全面控制每一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队配备有技术员、质检员,定期开展统计分析,掌握工程动态。工程队的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必须对技术质检部负责,而质量安全部必须对总工程师负责,层层落实。(2)、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评定,在施工中重点部分和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地方设监测点和管理点,实行质量预控,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3)、抓紧质量意识的培训工作,增强工人的职业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培训工作分三方面进行,分别针对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等

8、不同岗位,系统学习操作技术和工程管理。(4)、全面推行标准化工作,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高速、低消耗。(5)、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由以下分体构成。a、 质量责任体系,由各级行政主要领导和技术负责人构成;b、 质量目标体系,由整体质量目标和分级项目质量目标构成;c、 质量监督体系,由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和质检人员构成;d、 质量的技术业务工作保证体系,由各级技术业务部门构成;e、 质量激励体系,由各动力源构成的激励机制构成。(6)、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场地的强夯及最后的场平(余土外运)等项目施工时,定时进行实测抽查(包括资料),项目监督人员经常深入现场查看,掌握施工动态,建立质量动态记录,经常研究其中的

9、问题。工程质量等级核定由项目经理负责,报监理工程师备案。2、技术质量措施(1)、各分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专检)隐蔽工程作好隐蔽、预检记录,质检员作好复检工作并请业主现场工程师、监理代表或质检站验收。(2)、专业工长作好每一次的技术交底,严格按图施工,遇到疑难问题必须和业主代表、工程师、设计和监理工程师共同协商解决。(3)、在工程开工前,在受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设三个水准点,所有的测量均参考水准点,各地块开工前应进行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作好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复核。(4)、施工用的机械、夯锤规格、测量仪器等工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5)、检测质量控制必须确保原

10、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工作。(6)、强夯(试夯)质量保证措施a、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b、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沉降量,沉降量控制应采用水准仪观测,并做好记录。c、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点错位不大于20cm,夯坑底倾斜大于30度时宜用砂土或碎石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击夯击。d、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施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毁掉的施工夯击点标桩,应及时进行补放,以免丢失。e、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开夯前

11、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数和每次的夯沉量。f、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g、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技术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业主主管技 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h、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i、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汇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商定处理办法。j、夯坑应当日施工,当日推平,反复碾压,表面形成隔水层,以防夯坑下雨泡水。3、工序检验及现场检验、监

12、测要求 (1)、工序检验:全面实行确认制,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有: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4、质量文件的控制 (1)、对工程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均须管理者代表、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内部制定的管理文件须由项目经理审批。 5、业主、承包商、监理等方面协作配合方式为确保本工程地基处理工程,快速、高效、顺利完成,业主、承包商、监理三方应体现友好协作精神。在工程施工中,承包商应接受业主、监理等单位的监督,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应得到三方的认可、验收才可进行。承包商必须遵守施工规范、施工合同的要求,提供优质服务。七、施工安全保证及环境保护措施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1)

13、、安全是关系一人的性命的大事,也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本工程中,工期短,各工种交叉作业繁忙,机械化程度高,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定为本工程的安全口号。(2)、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施工队、班组也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安全生产小组统抓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施工队确定专职安全员。(3)、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使每一个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操作的培训工作,实行上岗前安全检查教育工作,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14、(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周召开一次班组安全会议,提出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2、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措施(1)、加强现场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机械设备经常检查保养,进入现场的车辆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无工种专业操作证者,一律不予进入现场操作。(2)、机械设备必须张挂安全标志和操作规程、现场安全生产警示标语牌。(3)、上下岗和交接班时,应先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相互交底。(4)、吊机必须安装超高、变幅限位器,吊钩和卷扬机安装保险装置,各种钢丝绳应定期检修调换,吊机安装完毕由设备部检验,并办理验收单。(5)、现场的操作人员及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15、,在现场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不得穿背心上下岗。(6)、吊臂下不得站人,挂钩人员应注意钩锤起落,夯锤吊起后,地面操作人员应迅速撤离到安全距离以外,强夯时,非操作人员严禁围观。(7)、测量锤顶标高或清理夯锤气孔时,操作人员应注意吊钩甩把方向,以免发生意外,测量标高时,应待吊钩落稳后方可站上夯锤。(8)、吊机应支垫平稳,操作人员就相互配合,如发现有异,立即通知司机。(9)、所有生产人员均应按部就班,互相配合,不得擅自离职,作好劳动保护,定期发放劳保用品,严禁带病上岗和疲劳上岗,严禁酒后上岗。(10)、施工用各种机具,如电机、照明、电焊机、发电机等都要安装灵敏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安装保护罩,非

16、专职人员不得动用电器设备,作好交接班的检查。(11)、合理布置灭火器材,保持其有效性。消防通道保持畅通,临时设施内禁止使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保管,油库应挂有明显的防火标志。(12)、凡有高压线、地下隐蔽管道等强夯施工有牵连的设施,要有安全警语牌,保证其设施的安全,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 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遵守XX市有关环境、市容、场容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现场用水,排污的管理,保证排水畅通无积水,搞好现场清洁卫生。(2)、在工地现场设置施工标志牌、有关安全标语、标志等。(3)、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4)、材料要按指定的位置堆放。(5)、合理调整施工时间,以适当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减少对周围居民工作和休息的干扰。(6)、加强现场的保卫工作。八、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配备专人进行进度计划安排和跟踪。(2)、机械、配件储备措施:为使设备能随坏随修,工地购置设备易损易坏件以备急需,保证设备正常运转。(3)、合理安排劳动力。(4)、做好场地排水工作,尽量减少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附件:1、强夯夯点布置示意图;2、试夯沉降量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