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8055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9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测量选择题2012.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形测量单选选择题(241题)一、基本知识:(32题)1、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C )A距离测量 B角度测量 C高程测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2、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B )。.相对高程; .绝对高程;.高差 D.差距3、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地理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假定坐标 4、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 .假定水准面 D.大地水平面5、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 A )。(A)大地水准面 (B)地球椭球面(C)旋转椭球面

2、(D)参考椭球面6、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 B )。A水平面 B水准面 C旋转椭球面 D圆球面7、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该基准表明水准原点的高程为( A )。A.72.260m B.72.160m C.72.240m D.72.140m 8、 2005年,我国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重新测量,其海拔高为( C )A. 884813m B. 8840.43m C.8844.43m D.8850.13m9、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 D )摄影测量学、制图学。A 一般测量学 B

3、坐标测量学 C高程测量学 D工程测量学10、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D )。A先规划后实施 B先细部再展开 C先碎部后控制 D先控制后碎部11、测量的三要素是距离、( B )和高差。A坐标 B角度 C方向 D气温12、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C )A1956年黄海高程 B1965年黄海高程 C1985年黄海高程 D1995年黄海高程13、 目前我国采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 D )A1954年北京坐标系 B1980年北京坐标系 C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D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4、 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线是( A )A铅垂线 B水

4、平线 C切线 D离心力方向线15、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一个,称为( B )A平均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统一水准面 D协议水准面16、在高斯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则变形( A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北半球越大,南半球越小。17、我国采用的“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原点位于( A )。A. 陕西省西安市泾阳县 B.山西省阳泉市杨家庄 C.河北省秦皇岛市海阳镇 D. 青岛市观象山18、一般说来,在半径 ( ) km的范围内进行地形测量,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可将水准面当成水平面看待。( A )A.10 B.20 C.30 D.519、大地水准面可定义

5、为( B )。(A)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B)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C)把水准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的曲面(D)地球大地的水准面20、测量数据计算时,应根据所取的位数,按“ B ”的规则进行凑整。(A)四舍六入,五看奇数入 (B)大于五入,小于五舍,等于五,五看奇数入(C)四舍六入,五看偶数入(D)大于五入,小于五舍,等于五,五看偶数入21、测量数据计算时,应根据所取的位数,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凑整。如1.3135,若取3位小数,则记为 ( B )。(A)1.313 (B)1.314 (C)1.310 (D) 1.31222、参考椭圆体面是建立( A )坐标的基准面。(A)平面 (B)高

6、程 (C)大地 (D)天文地理23、地面点沿铅垂线到( A )的距离叫高程,用大写字母( A )表示。(A)大地水准面 ,H (B)大地水准面 ,I(C)赤道,H (D)参考椭球面,G24、重力位相等的点连成的封闭曲面叫( B )。(A)大地水准面 (B) 水准面 (C)赤道 (D)参考椭球面 25、HA为正,表示A点在大地水准面以( A )。(A)上 (B)下 (C)左 (D)右26、高差hAB为正,表示A点( B )于B点。(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27、我国统一的_系统是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起算面。( B )。(A)平面 (B)高程 (C)坐标 (D)天文地理28、1

7、(度)等于_秒。( B )。(A)60 (B)3600 (C)360 (D)18029、一弧度所对应的秒值为_。( D )(A)57.3 (B)3600 (C)3438 (D) 20626530、测量上所说的正形投影,要求投影后保持( A ).(A) 角度不变 (B)长度不变 (C)角度和长度都不变 (D)无法判断31、下列测量坐标系,正确标明X和Y的方向和明象限编号的是( A )A. B.C. D.32、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之为该点的( B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海拔 D.高差二、高斯投影带相关知识:(14题)1、在高斯6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的计算公

8、式是( C )。A=6N B=3N C=6N-3 D=3N-32、在高斯3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的计算公式是( B )。A=6N B=3N C=6N-3 D=3N-33、在6高斯投影中,我国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 C )公里。A100 B300 C500 D7004、高斯投影中,其平面直角坐标系:( D )。(A)X轴是赤道的投影,Y轴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 (B)X轴是测区的中央经线,Y轴是垂直于X轴 (C)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 (D)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的投影5、设A点的通用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

9、0)米,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然值为( B )。(A)38、(2467.78,15525833.20) (B)15、(38246.78,25833.20)(C)38、(-497532.22,15525833.20) (D)15、(38246.78,525833.20)6、测量上采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每个投影内的( D )的投影为X轴,以赤道的投影为Y轴构成的。(A)赤道 (B)测区的中央经线 (C)首子午线 (D)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 7、高斯投影时,参考椭圆体面上与椭圆柱面相切的子午线叫( A )子午线。(A)中央 (B)首 (C)平均 (D)磁 8、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的

10、正方向指向( D )方向。(A)东 (B)南 (C)西 (D)北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轴的正方向指向( A )方向。(A)东 (B)南 (C)西 (D)北10、某点的y坐标通用值为35612444.666m,则自然值为( B )。A+612444.666m B+112444.666m C-312444.666m D-112444.666m11、测量上采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每个投影内的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_轴;以赤道投影为_轴构成的。 ( A )A.X轴;Y轴 B. Y轴 ;X轴 C. Z轴;Y轴 D. X轴;Z轴12、 6 带第19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 B )(A)108 (B)

11、111 (C)114 (D)109 13、某点Y坐标的通用值为19686666米,该点位于高斯6带的第带内,并在该带中央子午线以。( A )(A)19带;东 (B)19带;西 (C)1带;东 (D)1带;西 14、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 D )。A东方向 B南方向 C西方向 D北方向三、仪器相关知识(14题):1、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B )。.切线 .法线 .垂线 D. 曲线2、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 )。.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与望远镜相对转动 .不动 D. 有时一起转动有时相对转动3、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

12、水平度盘读数( A ).相等 .不相等 . 盘左相等,盘右不相等 D. 盘右相等,盘左不相等4、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 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D. 水平度盘位于铅垂位置5、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 ).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 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6、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C)。.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 .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 水准管

13、轴不平行于视准轴7、目镜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A )。(A)视准轴 (B)横轴(C)竖轴 (D)水准管轴8、用经纬仪测水平角时,用十字丝的 丝瞄准目标;测竖直角时,用 丝瞄准目标;测视距时用 丝和 丝截取尺间隔。a.上丝;b.水平中丝;c.下丝;d.竖丝;请按顺序答题:( C )。A. bdac B. cabdC. dbacD. acbd9、对中的目的是使经纬仪的( D )与地面点的铅垂线重合。A望远镜视准轴 B水准管轴 C光学对点器视准轴 D竖轴10、 过水准管分划的零点所作的圆弧切线叫( B )。A. 视准轴 B.水准管轴 C.横轴 D.竖轴 11、 水准管气泡居中

14、后将照准部旋转180时气泡偏离中央是因为( C )。A对中不精确 B整平不精确 C水准管有误差 D对点器有误差。12、用光学对点器对中后将照准部旋转180时光学对点器对中标志偏离地面点标志是因为( D )。A对中不精确 B整平不精确 C水准管有误差 D对点器有误差13、用经纬仪的正倒镜观测不能消除( C )(A)水平轴倾斜误差 (B)度盘偏心差 (C)竖轴倾斜误差 (D)指标差 14、微倾式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哪几步?( C )。A. 瞄准-粗平-精平-读数B.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C.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D. 瞄准-粗平-读数-精平 15、经纬仪“DJ6”中D字母的含义?( C )A 光

15、学仪器B 经纬仪C 大地测量D 电子仪器四、经纬仪竖直角相关知识(10题):1、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D)571024 B.-144936 C. 1044936 D. 1449362、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A )A. =90-L; B. =L-900 C. =180-L D. = L-1803、竖角亦称倾角,是指在同一垂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值范围为(C )。A0360B0180 C0 90 D

16、0 904、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D)误差的影响。.对中;.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整平 D. 指标差5、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B).相同;.不同;.盘左相同,盘右不同 D.盘右相同,盘左不同6、在观测竖直角时,用经纬仪的正倒镜观测可消除( C )(A)视差 (B)对中误差 (C)指标差 (D) 整平7、用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 D )A. 从竖盘上直接读得的数值不是视线的倾角 B. 盘左盘右观测时指标差是相等的 C. 取一测回观测的竖直角平均值,就消除了竖盘指标差的影响D.以上答案均正确8、经纬仪测竖直角时,竖盘指

17、标差的计算公式_。( D )A. B. C. D. 9、经纬仪瞄准某一目标盘左、盘右竖盘读数分别为90 00 06 和270 00 24,竖盘指标差为 秒。( B )A. 30 B.15 C. 6 D. 1210、竖直角有正、负之分,仰角为 。( A )A. 正 B. 负 C. 270度 D. 90度五、经纬仪水平角相关知识(12题):1、在测量学科中,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A )。A0360B0180 C0 90 D0 902、在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中,若某个角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 B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A90/nB180/n C270/n

18、 D360/n3、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B)的夹角。 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 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C.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 D. 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4、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D )误差。.对中 .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 . 整平 D. 2C5、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格多,在此情况下应(D)。.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D. 整平后全部重测6、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C)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对中.照准 C.目标偏离中心 D.整平7、测回

19、法观测水平角,若前视的方向值小于后视的方向值时,则前进方向的水平角左角的计算方法是( C ) . =- . =. = D. =8、水平角观测时,为了克服微动螺旋弹簧疲劳迟滞现象,观测时应采用( C )。 (A)照准部始终向一个方向旋转; (B)微动螺旋使用中间部分; (C)每次转动微动螺旋最后以旋进结束; (D)照准部要匀速旋转。9、在水平角测量工作中,对一个角度要进行多测回观测,每测回均要重新设置水平度盘起始读数,则起始方向每测回在盘左观测读数时水平度盘应设置成180/n的整数倍进行观测。其主要目的是减小( )误差。(A )A.水平度盘分划 B. 横轴 .视准轴误差 D. 水准管轴误差10、

20、水平角观测时,只有两个观测方向时宜用( )法。(D )A.求平均值 B. 往返观测 .方向观测 D. 测回11、水平角观测时,当有四个以上方向时宜用( )法。( C )A.求平均值 B. 往返观测 .方向观测 D. 测回12、经纬仪观测某目标的水平方向值时,应该用( )瞄准目标。( A )A竖丝 B上丝 C横丝 D下丝六、误差相关知识(23题):1、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横轴误差和指标差.视准轴误差 D. 水准管轴误差2、经纬仪对中误差属(A).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中误差 D.容许误差3、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D). 观测误差 . 系统误差 . 偶然

21、误差 D.中误差4、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相对误差.中误差 .往返误差 D.真误差5、中误差反映的是( A )。A、一组误差离散度的大小 B、真差的大小C、似真差的大小 D、相对误差的大小6、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3mm+210-6 D),则用此全站仪测量2km长的距离,其误差的大小为( B )。. 7mm . 5mm . 3mm D. 2mm7、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B).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中误差 D.容许误差8、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a的观测中误差为m,则正方形的周长(=4a)中的误差为(B). m; . 2m; . 4m D. 8m9、丈量

22、某长方形的长a=20,宽为b=15,它们的丈量精度( A ).相同;.长的精度低;.宽的精度低 D.不能比较10、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和,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C). . . D. +11、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D)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100m0.025m . 250m0.060m .150m0.035m D. 200m0.040m12、观测值的中误差,其概念是:( C )。 (A)每个观测值平均水平的误差;(B)代表一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 (C)代表一组观测值中各观测值的误差;(D)代表一组观测值取平均后的误差。13、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比

23、单位观测值中误差缩小倍,由此得出结论:(B )。(A)观测次数越多,精度提高越多(B)观测次数增加可以提高精度,但无限增加效益不高;(C)精度提高与观测次数成正比; (D)无限增加次数来提高精度,会带来好处。 14、误差分布的集中与离散的程度叫( C )。.中误差;.平均误差;.精度 D.饱和误差15、( A )误差是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中;.偶然;.系统 D.相对16、距离误差随距离增大而( A )。. 增大;. 变小;.不变 D.无法判断17、角度误差与角度大小关系是:( C )。. 角度误差随角度增大而增大;. 角度误差随角度减小而减小;. 角度误差与角度大小无关; D.无

24、法判断。18、观测了两个角度,其结果为=325135415,=75061215。则这两个角度的观测精度( B )。A. 比高 B. 相等 C. 比高 D.无法判断19、衡量精度的指标通常用_、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来表示。( A ).中误差;.平均误差;.真误差 D.饱和误差20、观测了两段长度,其结果为DAB=200m,DCD=2000m。两段长度的测量距中误差均为2cm则这两段长度的观测精度( C )。(A)相等 (B)AB比CD高 (C)CD比AB高 (D)无法判断21、水平角观测时,( D )属于系统误差。A对中误差 B整平误差 C读数误差 D. 视准轴误差2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

25、.仪器校正不完善 .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十字丝分划板不正确 D.目镜呈像错误23、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让眼睛休息一下七、坐标方位角相关知识(15题):1、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D )。.96 .276 . 86 D. 62、坐标方位角是以( D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 假定纵轴方向 D. 坐标纵轴方向 3、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924536,则其坐标反方位角为( B )。A. 1924536 B.

26、124536 C. 1671424 D. 1214244、已知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315,则它的象限角为( A )、北偏西45 、南偏东315 、南偏西45 D、北偏东455、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B )。、90 、180 、270 D、3606、下列不属于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的是( D )。A、真子午线 B、磁子午线 C、坐标纵轴 D、坐标横轴7、若已知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412.09,594.83)m,B(371.81,525.50)m,则A到B的坐标方位角为( B )A、595038 B、2395038 C、1495038 D、32950388、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

27、2071545”,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C)A、1171545” B、2971545” C、271545” D、2071545”9、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C )。.真磁角 .真偏角 . 磁偏角 D. 子午线偏角10、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B )。.中央线收敛角 .子午线收敛角 . 磁偏角 D. 子午线偏角11、坐标方位角的定义是:从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 C 旋转至某直线间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 C ) .左 .右 . 顺时针 D. 逆时针12、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

28、50,直线BC的象限角为南偏西45,则AB与CD直线间最小的水平夹角为_度。( C ). 195 . 75 . 105 D. 151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20,直线BC的象限角为南偏西60,则AB与BC直线间最大的水平夹角为_度。(B ). 250 . 300 . 350 D. 210 14、直线AB的象限角为南偏西30,则AB的方位角为_度。(D). 30 .330 .150 D. 210 15、直线AB的方位角为330,则AB的象限角为_ 。(B ). 330 . 30 . 60 D. 150八、导线测量相关知识(22题):1、某直线段的坐标方位角为332,其两点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29、( B )、 、 D、2、已知某一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分别为1382345、1131932、935621、1440812、501138,则该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 C )A、-32 B、32 C、28 D、-283、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C )。A. 1/4000 B. 1/3500 C. 1/3900 D. 1/45004、导线点属于( A ).平面控制点 . 高程控制点 . 坐标控制点 D. 水准控制点5、下列属于平面控制点的是( C ).水准点 . 三角高程点 . 三角点 D.

30、以上答案都不对6、导线的布置形式有(C)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D.经纬仪导线、电磁波导线、视距导线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A)选点测角量边 埋石造标绘草图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 D测水平角、测竖直角、测斜距8、某一附合导线,起始边为AB,终止边为CD,测各转折角的左角,共测量转折角n=8个,则角度闭合差为( B )A、 B、C、 D、9、已知AB=3120054,SAB=105.22,则X,Y分别为( A )。A、70.43 ;-78.18 B、70.43 ;78.18 C、70.43 ;78.18 D、70.43 ;-78.1810、导线

31、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C).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D. 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反11、导线的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B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12、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D)。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D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13、附合导线的转折角,一般用( A )法进行观测。(A).测回法 . 红黑面法 . 三角高程法 D. 二

32、次仪器高法14、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为正,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 D )象限。.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15、某直线段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C). . . D. 16、导线全长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是( C ):A B C D17、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C ).K=M/D . . D. 18、在测量计算中,知道一条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要计算两点间的坐标增量,该计算称为 A 。.坐标正算 . 坐标反算 . 求两点的极坐标 D. 导线计算19、在测量计算中,知道两点间的坐标增量,计算两点间的边长和坐

33、标方位角,该计算称为 B 。.坐标正算 . 坐标反算 . 求两点的直角坐标 D. 导线计算20、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已知点的_和已知边的_,观测的数据是_和_。导线计算的最终结果是求导线点的_。a. 角度;b.长度;c. 坐标;d. 坐标方位角;e.高程。选择( B )。A. abcdce B. cdabce C. dcabce D. cbaecd21、图根导线测量,若用光电测距仪测距的技术要求为:角度用DJ6经纬仪测_测回,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_,方位角闭合差为_。n为测站数。( C )A、1个测回; 1/2000; B、2个测回; 1/2000; C、1个测回; 1/4000; D、2个测

34、回; 1/4000;22、国家控制网,是按( A )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一至四等 . 一至四级 . 一至二等 D. 一至二级九、地形图相关知识(41题):1、某一直线的实地长度为1.2km,图上量得该直线为24c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B )A、1:2000 B、1:5000 C、1:1000 D、1:5002、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D )来判断。A 助曲线; B 首曲线; C计曲线 D高程注记3、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从坡脚A到坡顶B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B )A 10mm; B 20

35、mm C 25mm D30mm4、关于等高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等高距为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B. 等高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大C.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成反比 D. 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5、对于等高线而言,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C )。A.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B. 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C. 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D.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6、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 A )。A、等高线密集,则等高线平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大,地形陡峭B、等高线密集,则等高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小,地形陡峭C、等高线稀疏,则等高线平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大,地形平坦D、

36、等高线稀疏,则等高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小,地形平坦7、地形测量中,若测图比例尺为1:500,则比例尺精度为(C )。A 0.1mm B1mm C 50mm D. 500mm8、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是(D )。A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和注记 B 山脊、山谷、山顶、山脚 C 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D. 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和注记 9、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D)。A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B计算坐标、展绘坐标、检核坐标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D.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10、当按本图幅的西南角坐标进行编号时,则编号为30.0040.00的图幅西南角的坐标为( A )Km。A、30.00 ;40.00 B、40.00 ;30.00 C、40.00 ;40.00 D、30.00 ;30.0011、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B)。A平距; B高程之差; C 间距 ; D斜距12、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