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8603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最新版)第一部分 现场质量保证条件一、 检查标准(一)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2、主要专业工种上岗证书;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手续(补充)(1)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审查签字手续齐全;(2)质量验收按统一标准进行划分,并制订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结构实体检验计划。( 3 ) 编制项目不少于“质量控制资料”A册目录中的基本项目,特殊分部、分项工程应由专项施工方案。( 4 ) 施工时按照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含按规定经专家技术评审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不得擅自改变。4、材料管理情况(补充)( 1 )

2、 材料台帐制作与工程实际进度及现场实际使用相符合,材料应先复试后使用。( 2 ) 材料台帐与现场材料质量说明书一致,不得制作虚假台帐。( 3 ) 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加气砌块等产品露天堆放有防雨防潮措施;砌筑时产品龄期不小于28天。5、测量仪器、计量器具设置(水准仪、经纬仪、磅秤、30m和50m卷尺等)( 1 ) 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测量仪器及计量器具。( 2 ) 测量仪器及计量器具的精度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精度。( 3 ) 测量仪器及计量器具的计量、校验证书与实物一致。(4)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二) 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设置和管理1、养护室面积不宜小于5m2,且有保温隔热及恒温装置;2、

3、室内养护:室内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 水中养护:采用温度为202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3、标准养护室应设立水泥混合砂浆试块立柜,立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控制湿度为6080;4、标准养护室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温度、湿度由专人每天记录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有标准养护室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5、砂浆、混凝土试块按规范标准制作,试块制作后在终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等,不得在试块终凝后书写。(三) 永久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补充) 1、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设置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2、按规范要求对建筑物及时进行沉降测量,不得制作虚假测量资料。二、 得分计算1、应

4、得分满分为5分;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符合要求得3.5分;3、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设置和管理符合规定得1分;4、永久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得0.5分。三、 检查评分表采用附录B:建筑表一第二部分 实 测一、 检查标准(一) 砌体1、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5mm(2m托线板);2、混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砂加气砌块允许偏差为6mm(2m靠尺);3、10皮砖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允许偏差8mm(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砌块:35皮);4、门窗洞口宽度(后塞口):允许偏差5mm。(二) 混凝土1、柱、墙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5mm(2m托线板);2、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

5、m(2m靠尺);3、截面尺寸(柱、梁、墙):允许偏差8mm,5mm;4、现浇板厚度:允许偏差8mm,5mm。二、 否决项目1、 砌体实测合格率90,承重墙垂直度实测合格率100;2、 混凝土实测合格率90;3、 混凝土现浇楼板厚度实测合格率10000m2,每100200m2抽测一点,每个工程不宜少于100点;2、 建筑面积10000m2,每50100m2抽测一点,每个工程不宜少于100点;3、 混凝土现浇板厚度:每个工程不少于20点。四、 得分计算1、 实测应得分为24分;2、 砌体实测应得分为10分,合格率90为基准分得9分;每增加1,增加0.1分;3、 混凝土实测应得分为10分,合格率90

6、为基准分得9分;每增加1%,增加0.1分;4、 混凝土现浇板厚度实测应得分为4分,合格率90为基准点得3分;每增加5,增加0.5分。5、 托线板质量不符合要求(如长度不足,无刻度等),及未按指定楼层和数量钻楼孔板,或未准备测量工具,造成需再次测量的,扣12分;楼板孔经打磨、垫灰等处理的,该点为不合格。五、 检查评分表采用附录B:建筑表二六、补充 抽查楼层有代表性自然间的纵横向构件及 房屋山墙,结构变形缝两侧,电梯井、楼梯间、 走廊等。砌体工程应包括各种不同种类块材、厚度的砌体;混凝土工程应包括柱、梁、墙、板(如楼板平整度、空调机搁板、挑窗台厚度)等构件。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实测采用事先指定与现

7、场随机抽样相结合,每层检查不少于 5 处(应选择厚度不同的楼板)。第三部分 检 测一、 检查标准1、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结果合格;2、 板类构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GB500102002)规定,允许偏差为+8mm,5mm;3、 梁类构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GB500102002)规定,允许偏差为10mm,7mm;4、 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电钻钻缝发现砂浆不饱满或假缝(装头缝)者为不合格点。二、 否决项目1、 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2、 梁或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不小于90,或最大偏差值大于允许偏差1.5倍;3、 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抽检

8、合格率小于90。三、 检查数量1、 混凝土强度:抽取6个构件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重点抽查竖向受力构件);2、 钢筋保护层厚度:板和梁共抽取15个构件,每个构件抽查6个点(重点抽查悬挑结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3、 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随机抽查50个点(重点抽查外墙面竖向灰缝)。四、 得分计算1、 检测应得分满分为16分;2、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结果必须合格,得4分;3、 板、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得分为8分,合格率为90时得6分,每递增1,增加0.2分;4、 外墙砌体竖向灰缝应得分为4分:合格率90时得3分,每增加1,增加0.1分。五、 检查评分表采用附录B:建筑表三六、 补充1、混凝土强度

9、以柱、墙等竖向受力构件为主,每层(指抽查楼层,下同)不少于 3 个构件(混凝土养护龄期须满足检测条件)。 2、钢筋保护层厚度以梁、板等水平受力构件为主,每层不少于 5 个构件,当有悬挑构件时,其抽查的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 50% 。 3、砌体外墙面灰缝砂浆饱满度,每层不少于 5 处(相邻两轴线为 1 处),每处不少于 3 点。第四部分 目测观感一、 检查标准(一) 砌体1、 块材块材的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符合材料标准中相应等级品质要求;有裂纹(缝)的条面或顶面不砌于外墙面;蒸压砖、砌块砌筑有防雨措施;多孔(空心)块材砌筑做好歇工前的砂浆刮斗或防雨措施。2、 组砌承重墙的转角处和混凝土小砌块砌体

10、承重墙不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的斜槎与直槎符合要求;填充墙中不同材质的块材无混砌现象(局部镶嵌除外)。3、 错缝砖砌体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无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单排孔混凝土小砌块对孔错缝搭砌,局部不能对孔处,搭接长度不小于90mm;填充墙砌筑错缝搭砌,搭接长度混凝土砌块不小于90mm,加气砌块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4、 拉结筋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规定,且竖向间距满足块材的模数;砖砌体中拉结筋竖向间距正偏差不超过1皮砖的高度,采用其他块材时的偏差不超过10mm。5、 灰缝砌体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厚薄均匀;接槎处灰缝厚(宽)度不小于5mm;竖缝

11、、水平灰缝等无瞎缝、透亮缝。6、 梁下与墙底部砌筑填充墙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处留置空隙适当,镶砌严密;采用砂浆或混凝土填嵌的厚度分别不宜超过30mm与50mm,且与梁、板结合紧密。填充墙采用加气砌块或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砖)等块材砌筑时,墙底部浇注混凝土导墙或砌筑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后者适用上部为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或混凝土砖,高度不小于200mm;厕、浴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墙底浇筑混凝土导墙,高度不小于120mm,但当墙体采用上述块材时,其高度不小于200mm。7、 构造柱构造柱的设置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留设位置正确,马牙槎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高度不超过300mm;上下顺直;混凝土与墙

12、体结合紧密,表面齐平。8、 小构件混凝土过梁、门窗锚固件等制作符合要求,安装或埋设位置准确。9、 裂缝无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砌体裂缝,砌体无支模、剔槽、扰动、干缩等产生的裂缝,填充墙与框架周边交接处砂浆密实无缝隙。(二) 混凝土1、露筋无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2、蜂窝无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3、孔洞无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的缺陷。4、夹渣无夹有杂物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的缺陷。5、 疏松混凝土中无局部不密实的缺陷。6、 裂缝无缝隙从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的缺陷。7、 外形缺陷无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外形缺陷。8

13、、 外表缺陷无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玷污等外表缺陷。9、 尺寸与偏位构件及连接部位、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尺寸或位置不准的缺陷无。10、修补无修补、打凿、打磨等现象。(三) 其他1、渗漏外墙、地下室、刚性屋面无渗水迹。2、清洁楼地面无积浆和垃圾,柱、墙面等无挂浆。二、 否决项目(一) 砌体1、承重墙使用断裂小砌块;2、承重墙的转角与混凝土小砌块砌体承重墙留直槎;3、砌体灰缝透明缝、瞎缝数量多;4、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砌体裂缝。(二) 混凝土1、纵向受力钢筋外露;2、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孔洞、夹渣和疏松的缺陷;3、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裂缝;4、构件及连接部位、预留孔、预

14、埋件等,尺寸或位置不准,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5、进行大量的修补、打凿、打磨。(三) 其他外墙、地下室等渗漏严重。(四) “实得分低于 20 分时予以否决”的规定。(补充)三、 检查数量1、10层以下:抽查13个楼层;2、10层以上:抽查34个楼层;3、室外、地下室、屋面全数。四、 得分计算目测观感应得分为27分。五、 检查评分表采用附录B:建筑表四六、补充目测观感应根据缺陷程度及数量,按下列、三档扣分,其中 A :扣 0.2 0.5 分; B :扣 0.6 1.2 分, C :扣 1.3 2 分。否决项目也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砌体 1 块材 A 外墙面有裂缝的块材 1 2 块 B 外

15、墙面有裂缝的块材 3 块 C 外墙面有裂缝的块材块 否决: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予否决(下同) 外墙面有裂缝的块材超过块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承重墙体使用断裂小砌块 组砌 A 混砌处 B 混砌 2 处 C 混砌 3 处 否决: 混砌超过 3 处 承重墙的转角或混凝土小砌块承重墙留直槎 3 错缝 竖向三皮以内的通缝计 1 处,三皮以上通缝计 2 处。 A 通缝 1 2 处 B 通缝 3 4 处 C 通缝 5 6 处 否决: 通缝超过 6 处 4 拉结筋 拉结筋长度不足或竖向间距正偏差超过 10cm ,每个缺陷计 1 处;每少放一根拉结筋计 1 处;拉结筋松动、拔出,每根计 1 处。 A 累计 1 2

16、 处 B 累计 3 4 处 C 累计 5 6 处 否决: 累计超过 6 处 5 灰缝 水平、竖向灰缝厚(宽)度小于 5mm (粘结剂砌筑时为 2 mm )的瞎缝、透亮缝、假缝,每条灰缝(不超过块材棱长)计 1 处。 A 累计 1 3 处 B 累计 4 6 处 C 累计 7 10 处 否决: 累计超过 10 处 6 梁(板)下及墙底部砌筑 梁(板)下嵌缝不严密、厚度超过 5cm 或小于 2cm ,每条缝计 1 处;填充墙底部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每面墙体计 1 处。 A 累计 1 3 处 B 累计 4 6 处 C 累计 7 10 处 否决: 累计超过 10 处 排水地面未设混凝土导墙 7 构造柱

17、马牙槎漏槎或先进后退,每个缺陷计 1 处。 A 累计 1 2 处 B 累计 3 4 处 C 累计 5 6 处 否决: 累计超过 6 处 8 裂缝 砌体因干缩、支模、开槽、振捣混凝土等造成砌体裂缝或填充墙周边开裂,每条裂缝计 1 处。 A 累计 1 2 处 B 累计 3 4 处 C 累计 5 6 处 否决: 累计超过 6 处 (二)混凝土 1 露筋 钢筋外露长度大于其直径,每个缺陷计 1 处。 A 非主筋外露 1 2 处 B 非主筋外露 3 4 处 C 非主筋外露 5 6 处 否决: 非主筋外露超过 6 处 主筋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深度大于 5mm 而未超过保护层厚度的缺陷,

18、面积超过 200cm 2 起计 1 处。 A 蜂窝 1 2 处 B 蜂窝 3 4 处 C 蜂窝 5 6 处 否决: 蜂窝超过 6 处 注:蜂窝范围内出现的孔洞应按孔洞缺陷计扣。 3 孔洞 孔穴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 1/3 的每个缺陷计 1 处。 A 孔洞 1 处 B 孔洞 2 处 C 孔洞 3 处 否决: 孔洞超过 3 处 任一处孔洞深度超过截面尺寸 1/3 注:孔洞范围出现露筋时不再按“露筋”缺陷重复扣分。 4 缝隙夹渣层 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渣层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长度超过 2cm 起计 1 处。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否决: 缝隙、夹渣层超过 3 处。 柱、梁

19、上任一处缝隙、夹渣层深度或长度超过 5cm ;墙、板等构件上任一处缝隙、夹渣层深度超过 5cm 或长度超过 20cm 。 5 裂缝 A 裂缝 1 2 处 B 裂缝 3 4 处 C 裂缝 5 6 处 否决: 裂缝超过 6 处 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构件出现裂缝 6 外形缺陷 缺棱掉角,线角不直,每条为 1 处。 A 1 3 处 B 4 6 处 C 7 10 处 否决: 缺陷超过 10 处 7 外表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面积超过 0.5m 2 起计 1 处。 A 1 3 处 B 4 6 处 C 7 10 处 否决: 缺陷超过 10 处 8 尺寸与偏位 构件连接部位、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尺寸不

20、准、偏位、变形等,每个缺陷计 1 处。 A 累计 1 2 处 B 累计 3 4 处 C 累计 4 6 处 否决: 累计超过 6 处 9 修补 批嵌面积大于 200cm 2 起计 1 处;剁凿、打磨面积大于 600cm 2 起计 1 处。 A 累计 1 3 处 B 累计 4 6 处 C 累计 7 10 处 否决: 累计超过 10 处 批嵌面积任一处超过 1m 2 或剁凿、打 磨面积任一处超过 2 m 2 注:混凝土爆模未处理,按剁凿、打磨缺陷计。 (三)其它 1 渗漏 A 渗水迹 1 处 B 渗水迹 2 处 C 渗水迹 3 处或渗漏水 1 处 否决: 渗水迹超过 3 处 渗漏水超过 1 处 2

21、清洁 根据混凝土、砌体等各类构件表面积灰、积浆、挂浆、沾污的范围和程度,按档酌扣。第五部分 质量控制资料一、 检查标准地基与基础1、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现场所用主要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子、商品混凝土、成品桩等,有出厂合格证书及按要求提供的进场检验报告。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注明去向。需降级使用的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并有审批手续。合格证、检(试)验报告的抄件(复印件)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有抄件人、抄件(复印)单位的签字和盖章。2、 桩位竣工图桩位竣工图标注桩的编号,沉桩后轴线和标高偏差情况及处理结果;桩位竣工图除加盖竣工章外,还应有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签字(章)。3、 地基

22、(桩)承载力及桩身质量测试报告(1)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2)工程桩有承载力检验和桩身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方法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钢桩连接有焊缝探伤记录。4、 基槽(坑)开挖有勘察单位签署的地基验槽记录。5、 试块抗压、抗渗试验报告及强度评定记录(1)混凝土、砌筑砂浆试块的留置组数符合规范规定;(2)混凝土、砌筑砂浆试块的强度进行统计评定,其结果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抗渗试块的留置、评定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6、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验结果满足设计规定的防水等级。7、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符合验收规范规定,签名手续完备。主体结构(一)

23、 混凝土、砌体工程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进场检(试)验报告现场所用主要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子、商品混凝土等,有出厂合格证书及按要求提供的进场检验报告。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注明去向。需降级使用的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并有审批手续。合格证、检(试)验报告的抄件(复印件)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有抄件人、抄件(复印)单位的签字和盖章。2、蒸压(养)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砌筑时的产品龄期达到28天以上。3、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1)钢筋焊接有接头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报告,报告应注明焊接方法和焊工姓名及考试合格证编号。闪

24、光对焊、气压焊接应提供弯曲试验报告。(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按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所作的检验报告。4、试块抗压、抗渗试验报告及强度评定记录(1)混凝土、砌筑砂浆试块的留置组数符合规范规定;(2)混凝土、砌筑砂浆试块的强度进行统计评定,其结果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抗渗试块的留置、评定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5、混凝土结构应提供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实体检验资料,检验数量和结果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规定。6、预应力结构(1)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出厂合格证书和进场检验报告;(2)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3)张拉和放张施工记录;(4)灌孔水泥浆试块强度试验

25、报告;(5)张拉设备的标定记录。(二) 钢结构工程1、原材料及成品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1)钢结构所用钢材、焊接材料及成品件、标准件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书;(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预拉力、焊接球焊缝的无损检验等应有出厂检验报告;(3)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及有关钢材的进场检(试)验报告;(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c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2、钢结构焊接(1)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2)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所作的焊接工艺评定记录;(3)设计要求全焊透

26、的一、二级焊缝的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3、紧固件连接(1)普通螺栓作为永久性连接螺栓时,当设计有要求或对其质量有疑义时,所作的普通螺栓实物最小拉力载荷复验;(2)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分别对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所作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报告,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单独进行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验记录。4、钢网架结构安装(1)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钢网架结构,当设计有要求时,所作的焊接、螺栓球节点拉、压承载力试验报告。(2)钢网架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分别所作的绕度测量记录。5、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符合验

27、收规范规定,签名手续完备。二、 否决项目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资料存有隐患或弄虚作假,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真实情况。三、 得分计算质量控制资料应得分为10分。四、 检查评分表采用附录B:建筑表五第六部分 安全防护一、 检查标准(一) 脚手架1、特殊类脚手架体形式符合规范要求且有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按规定验收手续齐全。2、悬挑式脚手架的悬挑梁或悬挑架不使用钢管扣件的形式搭设。3、脚手架按规程搭设,作业层防护齐全,设置防护栏杆及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连续设置三步踢脚板;施工层脚手板铺设严密、牢固,交接处无漏洞、探头跳板。4、脚手架连墙件按规定设置,脚手架与墙体之间用平网或竹笆作四步一隔离。(二) 防护设施

28、1、密目式安全网张设固定严密,不使用伪劣产品;2、洞口、临边有严密的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杆或加设固定盖板,电梯井道内设置安全平网且安全网间距不大于10m;3、通道口防护棚按规定搭设,其长度符合坠落半径的尺寸要求,高层施工时,在人员密集的通道上方有必需的防坠通道棚,吊装区域有防护措施。(三) 施工用电1、 各类电箱符合规范要求,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动力电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动力电、照明电不能混用;2、 危险场所使用安全电压;3、 施工照明安全可靠,照明导线用绝缘子固定,不使用花线和塑料胶线,照明线路的回路采用漏电保护;4、 外电线路防护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或搭设防护架;5

29、、 施工现场电焊机使用二次侧降压保护装置。(四) 井字架(龙门架)1、井架按方案搭设且经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2、井架吊篮有安全有效的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不使用单根钢丝绳提升。3、井架设置超高限位装置,超高井架设置下极限限位器、缓冲器或超载限位器。4、架体变形、倾斜不超标,井架底部有排水措施;卸料平台防护措施严密,通道口的防护门及时关上,楼层内有通讯装置。5、附墙、缆风绳设置符合要求;卷扬机有防止钢丝绳滑出装置;传动钢丝绳无断丝超标,使用中不拖地,当穿越道路时有过道保护。(五) 塔吊及施工电梯1、塔吊、施工电梯经检测合格后使用,各种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2、两台及两台以上塔吊之间的最小架设距

30、离符合规定要求;3、起重钢丝绳无断丝现象;4、行走式塔吊电缆不拖地,施工现场架空线路与塔吊的安全距离符合临时用电规范的要求;5、地面吊笼出入口上部搭设足够尺寸的防护棚,各楼层卸料平台口安全防护严密,并设有通讯装置。(六) 文明施工1、施工现场图牌齐全,工地周围按要求设置围档封闭,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有效隔离;2、施工现场道路畅通,作业面及主要道路实施硬化处理,场地有排水系统并保持畅通,有二级沉淀排放措施;3、材料堆放整齐,砖等材料堆放高度不超过2m以上;4、结构地下室不住人,施工层内住人,有与施工区域严格分隔的措施,食堂和宿舍卫生符合要求;5、防火设施齐全有效,并设置合理的消防通道。6、按规定

31、设置建筑业农民工维权告示牌。(补充)二、 否决项目1、工程发生死亡事故;2、实得分低于7分。3、未按规定设置建筑业农民工维权告示牌(补充)三、 得分计算1、安全防护应得分为10分。四、 检查评分表采用附录B:建筑表六第七部分 安装一、 检查标准(一)电线导管埋设要求1、 在混凝土内埋设的电线导管与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大于15mm,疏散照明线路的导管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2、 电线导管在墙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二)电线导管配管要求1、按施工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确定预埋箱盒在墙体上的坐标。配管根据墙体上已确定箱盒的坐标,定出工程配管

32、的具体尺寸,使墙体剔槽保持竖直。2、墙体上埋设的电线导管安装完毕。3、 金属导管无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无套管熔焊连接。凡敷设在混凝土内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未配管至箱和设备的其管口端部,留有丝扣(镀锌管除外)。4、 电线导管弯曲处,无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0。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下表。序号电缆种类最小允许弯曲半径1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10D2无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20D3聚氯乙稀绝缘电力电缆10D4交联聚氯乙稀绝缘电力电缆15D5多芯控制电缆10D注:D为电缆外径(三) 预埋箱盒要求预埋在混凝

33、土内的箱盒,固定时平整牢固,标高坐标正确,与混凝土表面持平。箱盒内的填料清除干净,固定箱盒的圆钉去除。已返锈的箱盒,内壁刷防锈漆。在砌体上预埋的箱盒,其箱盒口突出部分与抹灰面持平,且箱盒口周边有护角。(四) 接地要求混凝土内预埋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扁钢和钢板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埋设完毕,并明显可见。(五) 地下管线无地下室的工程,0.000以下的管线,施工完毕,管道的连接端部,高出地面。(六) 预留洞口在混凝土和砖墙内预埋金属套管和预留洞孔,位置正确;套管与洞的直径和套管的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二、 否决项目埋墙的电线导管未施工。三、 得分计算安装应得分为5分。四、 检查评分表采用附录

34、B:建筑表七第八部分 工程特色一、 检查标准(补充)1、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每增加2000平方米得0.1分,最高不超过2分;2、采用建筑新技术且取得成效,每一项得0.5分,最高不超过1分(“建筑新技术目录”见目录);3、混凝土模板采用以钢、竹、模板代替木模板节约木材的,得1分;4、被评上“节约型样板工地”的工程,得1分。5、建设工程中非承重墙体使用粘土多孔砖,可倒扣 2 分;零零线以上的承重墙体使用实心粘土砖,予以否决。 6、砌筑砂浆使用商品砂浆(含专用粘结剂)得 1 分;用量少于 70% 不得分;未使用的工程可倒扣 1 分(核查相关资料)。二、 得分计算以上14项得分之和在3分以内

35、的,按实计算;得分之和超过3分时,按3分计算。三、 检查评分表套用附录B:建筑表四附录:建筑新技术目录 一、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1 、暗挖法 2 、逆作法 3 、盾构法 4 、非开挖埋管技术 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 、清水混凝土技术 2、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三、预应力施工技术 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 、拉索施工技术 四、新型模板 1 、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2 、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五、钢结构技术 1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 2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选自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 200526 号 备注: 1 、采用上述新技术时应符合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佐证材料。2 、选用的新技术名称填写在经施工、监理单位盖章确认的“工程结构创优简介”上,并与本目录一致。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