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8882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生存状态的特殊性)、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学习习惯的多样性(以上特殊性和多样性见拙著多样化家庭与社区环境的研究城乡结合部学生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导致学生难教,效率低下。现实无法改变,但又不得不去改变。自从担任“城乡结合部学生研究课题”研究的任务以来,笔者刻苦钻研研究适合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笔者运用所研究的方法,尽力搞好教育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以爱促教,和风细雨胜过雷电交加。 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缺乏父母必要的关心和呵护,所以爱对他们来说成了甚为珍贵的稀罕物,他们甚至认为人间根本没有爱:父

2、母不爱子女,老师不爱学生等,所以与教师、父母成了对立的一类。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必恶语相向,也不必喋喋不休,只须用一颗真正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当他们领略到老师真实的爱之后,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笔者曾教过几个这样异类的学生。面对他们的逃课、顶撞老师,笔者曾对他们惩戒过,也一次又一次的做过思想工作,但他们根本就对我的种种教育犹如过耳秋风,入不了脑。在多次的教育失败之后,笔者也曾彷徨过,有过对他们放弃的念头,但在认真反思后,觉得只要用真心一定会感化他们的。于是笔者决定用真挚的关怀之心去赢得他们。于是笔者经常深入他们之中,与他们交谈,给予他们关心,爱护,温暖,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实际困难,给他们微笑,给

3、他们鼓励,让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起初的时候,笔者遭到了一些冷嘲热讽,什么“假惺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之类的话,但“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他们发现笔者是真的关心他们,为他们着想。慢慢的,他们变得懂事,不良习气越来越少。后来他们摆脱了贫穷的帽子,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与笔者也成了铁哥们。其实情感具有双向性和移植性,老师给学生的情感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深的情感回报老师。“爱其师,信其道”这样他们就会在老师的如沐春风的爱的教诲中不断进步,走出难教生永远的阴影。 (2)充分利用家长会,使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

4、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升华。然而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却存在偏差,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因此笔者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向学校靠拢,主动与学校联系,配合支持教师的工作。让家长明白教育是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笔者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讲述这些内容。 首先笔者会向家长说明,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孩子更

5、好的成长。有家长的支持,有学校的教育,孩子定能不断进步。 其次笔者会向家长说孩子在认识上还不能真正的把握自己,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评价教师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教师的感情,尤其在孩子与教师发生冲突后。所以如何引导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一般笔者会向家长介绍两种方法:一是与孩子交流,等孩子的情绪稳定后,冷静的分析利弊,客观看待事情的真相。二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 这样,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会有个大的转变。七年级五班学习风气的逐渐好转,就是最好的证明。 (3)灵活运用“严、细、勤、恒、实”的五字方针,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严、细、勤、恒、实”的五字方针是我校班主任

6、工作的一贯方针。(五字方针的内涵在拙著多样化家庭与社区环境的研究城乡结合部学生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在赘述。) (4)用“真心”构建和谐班集体。这里所说的真心是指“爱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恒心”等。在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中,要有爱心,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慰藉学生。教师要时刻关心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爱的阳光。“责任心”是要班主任时刻装有责任,对“责任心”是要班主任时刻装有责任,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想班级所想是负责,想学生所想是负责,想家长所忧是负责,想社会所需还是负责。一个负责忍的班主任,他带的班

7、级才有希望。“宽容心”并不是纵容,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打击挖苦,而是因势利导,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加以改正。当然构建和谐班集体还必须“细心、恒心、耐心”这与本校的五字方针要求一致,不在详书。 (5)抓学生闪光点,唤起学生进取之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群体。面对他们的不足,我们要宽容,面对他们的进步,我们要重视,可以适时的在班上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唤起学生的进取之心。学生有了进取之心就有了为目标而奋斗的信心,他们才会持之以恒的争取奋进。 笔者在灵活运用以上方法管理班级后,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在虽然有些学生的表现还不是尽如人意,但已经摆脱了“后

8、进”的阴影,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结合部的人们生活渐渐富裕,渐渐从土地解脱出来,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孩子,重视孩子的发展,可是却缺乏对孩子教育最起码的方法。正是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生存状态的特殊性、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学习习惯的多样性,才导致学生难教、效率低下。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存在的不足1、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综合素质低下,影响孩子成长。这些家长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民转变来的城里人,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在他们的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谈到辅导

9、功课,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这种情况,数学学科显得更为严重。这些家长大都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必须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意愿。他们的教育简单粗暴,打骂孩子是普遍现象。家长们只注重孩子文化成绩,大部分不要求子女参加劳动,认为孩子只要读好书就行。2、家庭环境是物质优先,精神落后一些家长常想自己小时候那么艰苦,现在有钱了,应该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新的。孩子学习进步了,竞赛得奖了,评上三好学生了,父母给的都是物质奖励。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成以自我为中心了,稍不称心就乱发脾气。有些孩子还形成了两面派的分裂人格往往在学校是好学生,而在家里却是“小霸王”。另有

10、些家长则以物质作为惩罚手段,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教育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很少有顾及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孩子的自尊,有时还棍棒相加。他们不清楚自己不注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3、家长重视孩子学习成长但缺乏引导方法 (1)花钱买书,但缺少指导性。一些家长经常给孩子买书,每年花在学生购书上的钱不少,却收效甚微。家长买书主要表现有:第一,放任自流,常常是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想买什么书就让他买什么书,结果孩子买回来的净是卡通书。到了小学高段,孩子捧在手里的还是卡通书,挂在口中的还是卡通人物。询问成绩,也不见得有进步,倒是不文明的语言多了不少。第二,一

11、味地迷信教辅材料,只给孩子买学习辅导书,认为只有这些才是有用的书。这样,每天孩子回家完成了老师留的作业,还得做家长布置的作业,学生、家长都苦不堪言,收效却甚微。(2)培养目标盲目。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上是不惜血本的,为孩子请家教,报名参加了一个又一个课外兴趣班,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 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孩子是否愿意,是否真的有效,结果可想而知。 (3)家长爱陪伴孩子学习,可做的都是无效劳动。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做作业,一味地增加作业量,一学期下来,孩子还有学习积极性吗?因此不少家长开始埋怨孩子不听话、不肯做作业,从而不知不觉间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

12、自己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可这又到底是谁的不是呢?也有的家长为了贴近孩子,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游玩,或者是孩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处在瞎玩状态中。4、家长推卸教育责任,孩子成长抛在一边(1)家长教育观念错误。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在我上的四年级学生回家作业中,至少有75%的家长不怎么问孩子是否完成了当天的课外作业,有10来个家长是从来不问,更谈不上检查了。(2)家长只顾自己享乐,孩子的教育成长不闻不问。现在,外来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城乡结合部的人出租住房就有可观的收入。大部分人都觉得该自己享

13、乐,享受生活了。年轻的家长们业余时间大多沉湎于进“茶馆”搓麻将、“斗地主”,孩子的教育成就完全依赖于学校,自己不闻不问。(3)有的家长双双长年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了爷爷奶奶身上。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极端溺爱迁就孩子,使孩子 “自我中心”意识产生,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二是在原始“养育”的同时,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建立;三是管不了孩子,就对孩子放任自流,任由孩子成天看电视、进网吧游戏厅,或到外野逛,影响孩子优秀品质的形成。 5、这些孩子学习的毅力不够,学习习惯不好。城乡结合部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后,

14、普遍表现出自控能力差,出口成“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迟到、爱吃零食等问题。这些由于家庭环境原因养成的不良习惯很不容易纠正。反映到学习上,表现出无计划性,无急迫感,无吃苦耐劳精神,对课堂教学很不适应,对老师的学习要求往往不当回事。由于学习习惯普遍不太好,如不爱做好课前准备,迟迟拿不出所需要的书、本和笔、尺等,听课、做作业过程中爱讲话、爱走神精力不易集中等。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思考与行动的速度不够快,不爱或不知怎样向老师提出疑问,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做作业常感到吃力,作业老是完成得不好,且使学习上的疑难越积越多,对学习上的困难更是望而却步。二、给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15、“十年树木,百年方能树人。” 为改变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教育现状,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运用学校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功能,充分发挥其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学校必须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组织和指导,这不仅是克服家庭教育中一系列病理现象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促使家庭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一是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二是对子女的要求要合理、统一,三是要理解和尊重孩子。1、家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质。孩子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的竞争。我们虽然身在21世纪,但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还停留在20世纪。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加强自身学习迫在眉睫,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唯一途径。作为

16、家庭教育的主体,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改善,才能做一个更好更有效的家长。要教育孩子,家长需要多学习儿童心理学,了解现代孩子的特点,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自己主观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应更多地聆听孩子的心声。2、具体问题的对策建议 (1)关于孩子看电视的调控电视已走进了儿童的生活,成为儿童娱乐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使用好电视媒介,需要靠我们家长的智慧。父母特别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节目,不能放任孩子,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像一些根据儿童文学的名著、童话改编的故事片、动画片都是很好的;关于大自然探险方面的、介绍各种知识的节目,科幻类的节目对孩子也很有好处。家长还应该尽量与孩子一起看,尤其是对小学低年

17、级的孩子更重要。但儿童看电视每天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订看电视的规则。大家共同遵守,不能违反,如果孩子违反了,就要有惩罚措施。(2)关于读书习惯培养每个家庭都要有藏书,建一个书香之家,营造学习氛围。家长要帮助孩子激活阅读的欲望,建议父母们在床头、书桌、沙发上都放些书或者画册,让孩子随手就可以拿得到书看。父母和孩子要通过读书活动多进行交流,这样,家庭中渐渐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家里有了书香之气,孩子自然知书达理。但不是什么书都让孩子读,家长要注意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主要是儿童文学、知识类的图书、名人传记等。从年龄来看,不同年龄的孩子要选择不同的书。一般情况下,小学

18、一二年级的孩子要读以图为主的书,这样的书籍情节简单,内容以幽默故事、童话、生活故事、卡通、动画片为主,最好带拼音;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就可以读一些内容深刻些的童话了,或者科普童话、儿童诗、名人故事、少年报等反映儿童生活的报纸杂志也不错;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可以读儿童文学、儿童报刊、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儿童百科全书等。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打实基础,并终身受益。(3)关于消费习惯训练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消费行为。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可以从孩子的成长状况、家庭承受能力、零花钱的用途三方面来考虑。消费习惯训练注意:一是改变孩子的攀比心理,从父母开始改变攀比;二是零花钱的使用要“约法三章”;三是

19、在生活细节中进行理财教育。 (二)学校要对孩子们实施全方位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导作用。1、进行礼仪常规教育,促使语言行为文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普遍忽视子女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校就首先应加强这方面教育。从礼仪常规入手,从基本的做人、办事的礼仪做起,把我国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内化为自己发展的需要。 2、抓学生闪光点,唤起学生进取之心。 对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要宽容、关心、爱护、尊重、理解,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他们的进步,我们要重视,要适时表扬,形成一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

20、系和和谐的教学环境,这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学校还可以建立代理家长认养制,让有条件的教师义务带几名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常常与他们交流谈话、检查作业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给他们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和教材内容,适时对城乡结合部的这些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学习能力培养,以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的直观化、形式多样化、组织灵活化、语言艺术化,采用“问答式”、“竞赛式”、“讨论式”、“游戏式”等多种形式,做到以“趣”激趣;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

21、实践中,或在生活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从而产生进一步求知偿趣;设计适宜学生“胃口”的学习使其体验成功,实现以“用”激趣。其次是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运用知识、课外阅读等的科学学习方法,让学生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先分析,后解题。再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学习能力培养。具体要求为“五会”:学习目标自己会确定;学习计划自己会设计;学习方法自己会选择;学习时间自己会安排;学习偏差自己会补救。4、运用适当教育措施,培养学生学习自制性、独立性,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控行为、自主意识,学会客观、冷静地评价自我。针对学生实情,教师帮助这

22、些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家庭学习计划,如早上回顾一下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学习新知识后马上复习;放学后要完成当天作业和第二天学习内容的预习;进行课外各种信息收集等,并督促学生严格执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指导学生从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身上汲取奋斗的激情的追求的欲望,从对杰出人士的敬仰和憧憬中升华自己人生的境界和发展的目标,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确立奋斗目标,并以此为一面镜子,日日自我审视、反省。向学生介绍世界发展趋势,拓展其视野,开阔其襟怀,强化其求知奋进的使命感。5、用“五心”构建和谐班集体。这里的“五心”是指“爱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恒心”等。在教育中,要有爱心,把爱撒向每

23、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慰藉学生,教师要时刻关心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爱的阳光;“责任心”是要班主任时刻装有责任,对班级、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对社会负责;“宽容心”并不是纵容、放任自流,是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加以改正。当然构建和谐班集体还必须有“细心、恒心”,灵活运用“严、细、勤、恒、实”的五字方针,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6、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深学生城市化印象。学校要更多地开展校外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这些学生更多地接触城市社会,充分利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守纪律,有秩序,讲卫生,快节奏是城市生活乃至于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

24、对城乡结合部学生而言,进工厂、政府机关参观,所见所闻在心灵上都会产生一种震撼,都会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做一番思考、设计,会自觉地改正农村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气,并愿意在老师的帮助下努力培养克服学习上困难的毅力。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的现状与策略实践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当今,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新农村进程加快,在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互相浸润的交叉地带,正日益崛起一个个新兴的复合社区当代城乡结合部,这里正逐渐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群体,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学生群体。以这种学生为教育对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广安实验小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教学环境;有利于改变

25、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学生对教育认识上的偏差,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发展;有利于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参与者、探究者,让学生在学习方式、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价质观的转变,推动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城乡结合部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运作方法与评价体系等。二、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的现状及本研究的创新点1、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已经对该课题的某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城乡结合部初中心理健康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城乡结合部学生存在哪些方面的心

26、理问题,目的在于为开设课程做准备。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的林华龙老师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子女初中阶段学习情感特点与德育策略研究指出: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周边环境对学生学习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初中生正处于情感复杂多变、情绪波动较大时期,而此时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剧变,极易受外界的影响,许多行为不是理智支配,而是靠感情。德育有可能利用人的无意识领域,通过对受教育者情感的了解掌握,通过设计各种情境,使人借助无意识联想激发起来的移情效应不断积累、丰富情绪经验,提升无意识领域里的道德信息贮备,形成必要的道德观念。2、本研究的创新点(1)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生源构成较

27、为复杂这一现实,努力探究适合城乡结合部学生德育教育、养成教育等的方法;(2)构建适合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系列活动体系;(3)探索出适合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特长教育内容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4)在实践中探索出稳定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的有效措施,开辟一条适合城乡结合部学校、家庭、社区、师生沟通的绿色通道;(5)较为完整地研究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探索我校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理念、教育策略的改革,为此类学校的发展提供实践操作模式。三、本课题拟研究的问题1、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现状四、课题设计论证(1)在学生方面生源差异较大,构成复杂:一是本地农村家庭的学生; 二是来自城

28、中家庭的学生;三是“托监”的学生;四是留守儿童;五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六是父或母早亡家庭的学生;七是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上都存在问题的“双差异生”。在行为习惯上,多数学生在卫生、学习、语言、交际、文明、劳动、纪律、思维等方面的习惯较差;在道德品质上,多数学生的集休主义意识不强,对长辈不够尊敬,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的思想较为严重;在性格情感上,不少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情感较为脆弱。受以上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堪忧: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各科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不够;学习上缺乏毅力与意志力,没有学习的自觉性,缺乏拼搏意识;作业习惯较差,或者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敷衍了事,没有改错的

29、习惯;在课堂上不爱思考问题,没有掌握思维的方法,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再加上家长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性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流失较为严重。(2)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95的家长只有初中或初中未毕业的知识水平,对教育的认知偏差较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家庭生活与教育的环境不理想。 家庭教育的方法欠科学,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仍然是高压式的“棍棒教育”等。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诸多失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生理、心理教育;重提供物质,轻精神教诲;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缺乏客观冷静的评价;庸俗的处世态度;轻视体力劳动教育

30、;滥用奖赏;过度体罚或乱发脾气等。在家校沟通方面,许多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不了解,对于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家校不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3)在管理方面,师生流动频繁。城乡结合部学校95的教师为“走教式”,上课匆匆忙忙来,放学急急赶回家。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待遇悬殊大,教师组成结构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好”的留不住,因此,城乡结合部学校也是城区学校优质师资、生源的培养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拟实施的教育改革任务与现状间的差距或矛盾(1)学生现在的行为习惯与理想的行为习惯存在较大差距;(2)学校积极探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育教研活动,但部分学生和家长迫于应试的要求对

31、此不理解;(3)学校师生流动频繁,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困难;(4)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条家校沟通的绿色通道,但与多数家长不在家形成矛盾,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势;(5)改变“家校”教育在认识上的差异。3、由此形成的基本问题四、课题设计论证(1)对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等进行调查的问题。(2)教育城乡结合部学生要树立的“学习观”、“教育观”、“发展观”等问题。(3)研究探索城乡结合部学生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工作途径、策略等问题。(4)研究探索城乡结合部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方法的问题。(5)研究探索城乡结合部“双差异生”的特殊教育方式方法、策略及个案

32、研究等问题。(6)研究探索城乡结合部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基本运行机制等问题。四、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改革方案概述以“三论”(“第二曲线”理论 、层次教育论、因材施教理论)为基础,根据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现状与问题,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结合心理学、教育学有关原理,坚持层次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整合原则,对我校小学至初中教育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形成相应策略,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具体的研究策略如下:(一)整合研究1、针对城乡结合部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现实,课题组着力开展整合现有教师资源的途径、方法、措

33、施的研究,努力挖掘出全校现有教师的最大潜力,把全校教师拧成一股绳,逐步提高教育质量。2、课题组通过对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力量的整合研究,寻求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教学力量整合的切入点,促使家庭、学校、社区对学生的作用形成合力。课题组通过家长学校的组建、设立家长开放日、亲情信箱、亲情短信、亲情电话、亲情“QQ”等形式,提高家长素质,积极开辟学校、家庭、社区沟通的绿色通道。3、整合学科教育资源,改变过去学科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4、通过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的资源整合,达到在教育资源上的和谐发展。(二)养成研究城乡结合部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异性较大,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分析、资料研究等方

34、法对学生进行养成研究,针对城乡结合部学生探索出如何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作业、发言、学法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劳动习惯等,在养成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养成教育的科学方法、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三)管理研究根据城乡结合部教育现状,要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在质的层面上的飞跃,必须在学校的管理上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一整套适合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四、课题设计论证1、通过对城乡结合部学校办学现状、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点、办学特色的调查研究,探索出适合城乡结合部学校现状的办学思想。2、学校的科学管理是保障学校高速、正常运转的前提,课题组正积极酝酿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

35、实际的管理思想,并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研究出对学生、教师、教育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四)校本研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改成功的关键,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工作信心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城乡结合部教学水平不高的现实。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实行“学月工作重点制”、“周日特色制”,以加强师德校风建设为突破口进行校本教研,启动并实施了“名师工程”,坚持对现有师资以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打磨”,“打造”、“装点”的程序进行培训,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1、常规研究课题组在调查、分析城乡结合部校本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建了教师学习制度,规范教师的学习行为,提出了在全校

36、师生中开展常规教研的构想,即把每学期分为五个学月,每月设计一个研究重点;然后把每一周也分为五个研究日,每天一个学科,每天在学科内探讨研究一个问题,在制度上、学科上、管理上对常规教研进行正确导向。在常规教研上,课题组倡导教师集中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校内研究与校外交流相结合。2、专题研究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在本课题组成立前夕,我校已开展了幼小衔接研究、隔代教育研究及实践、网络环境下阅读与思维发展的研究及实践等八个课题的研究;在此次课题研究中,课题组还将对作文、阅读、应用题等,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合力,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专题研究。3、个案研究课题组将采取

37、“点面”结合的方式,除了对学校“面”上进行研究外,还将对“双差异生”、“偏科生”等进行重点筛选,用“定人、定时、定量”的方法进行跟踪研究,针对学生个体的品德、学习、表现建立成长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出差异学生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建立个人档案,从而形成个案集。4、课堂研究针对教师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现实,课题组拟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策略、研究方法,探索对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方式方法。通过在教师中积极开展中青年教师竞教活动、教师“十个一”活动、课堂质量考核、教研组长“捆绑制”、全程教研课活动、“教师跟踪研究”等措施提高课堂实效,探索研究出各学科课堂质量考核量化体系及运作方式。5、特色研究根据城

38、乡结合部学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课题组拟定了特色教育研究的方式方四、课题设计论证法。学校坚持了周日特色制(每周一诗、每周一歌、每周一创新;每日百字、每日一句英语、每日一题等)、特色训练小组等倡导学生个性发展的项目,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校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6、校园文化研究课题组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实际,探索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载体和措施,进而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渲染,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文化氛围。7、经验交流、会议交流进行校本教研,让教师从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精神上的满足。20

39、04年以来,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一部校本教材童谣伴我成长已编成出版,学校教研文集、小学生作文集、家教文集、教师风采、课堂实录等也即将编辑成功。五、本课题的预期改革效益 (一)理论效果1、进一步丰富因材施教、层次教育、“第二曲线”等理论的内涵。2、为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提出新的理论支撑,促进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1)通过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在学习认知、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有较大的进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此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教师能获得长足的进步:一是实现以研促教,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思想;

40、二是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从课堂形式到课堂内容的全面革新;三是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由“合格型”向 “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四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家长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家长能以较为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从而使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4)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系统,学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形成良好的管理运行模式。(5)教育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活动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的民主性教学活动方式。倡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幼小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注重各学科的整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二)实践效果1、构建家校结合的教育体系和评价机制;四、课题设计论证2、初步建立城乡结合部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3、初步探索出城乡结合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和多样性。4、初步总结出立足城乡结合部学校发展的校本管理、校本活动、校本教育、校本教研、校本教学、校本特色、校本文化、校本课程等成果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