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0119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赵红 经济学部 副教授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中心内容我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中央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战略保证措施。本专题介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意义、面临的环境与挑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任务导语 我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一五”

2、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中央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战略保证措施。能否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由大变强;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能否惠及全体民众,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下面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人谈一下粗浅的认识。正文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意义(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国际经验和我国自己的实践都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强相关性。发展中的经济体进入起飞阶段后,长时期的

3、较快增长都是以经济结构的快速转换为基础的。与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我国的经验也大体符合上述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6以上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同时发生显著变化。首先,非农产业快速增长。GDP总量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1980年30:49:21,1990年为2

4、7:42:31,2000年为16:50:34,2003年为15:52:33。2004年为13.1:46.2:40.7。社会就业总数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1980年为69:18:13,1990年为60:21:19,2000年为50:23:27,2003年为49:22:29,2004年为13.1:46.2:40.7。无论是GDP还是就业,非农产业的地位都显著上升。其次,高增长行业相继出现。过去20多年中,我国经济中相继出现了一批高增长行业,带动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上半期,对经济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主要是传统的轻工、纺织、机械、建材等行业。

5、在80年代中后期,新一代家电产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等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经过80年代末期的短暂调整,从1992年开始,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其间的高增长行业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如公路、港口、电力、通讯设备制造、采掘等行业。本世纪初期以来,信息产业、汽车、房地产、钢铁等行业高速成长,再一次带动了经济增长加速。第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其中信息产业自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已经连续8年超过20,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5,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

6、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我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问题1、农业基础薄弱我国就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大家知道,产业结构的演进必然同时是就业结构变化的过程,而就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的变化趋势不协调。1978年的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是70.5%,而产值比例是28.1%,就业比例是产值比例的2.5倍。2004年

7、,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下降到46.9%,产值比例下降到15.2%,就业比例是产值比例的3.1倍。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与产值比例的偏差,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有所扩大。这样土地上承载农民越来越多,人多地少,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农业劳动生产率难提高,农业产出很低。2002年我们用了一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才产出了1/7的GDP,所以农民收入很难增加。再看农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主要是大部分农产品的供求结构相脱节。大部分产品质量低下,低质农产品普遍供过于求,而那些优质农产品却供不应求,依然需要进口。比如,我国专用小麦加工生产线有多条,所使用的专用小麦

8、几乎全部进口,原因不是国内没有生产专用小麦,而是国内专用小麦的生产布局过于分散,基本上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形成批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和加工。也就是说,农产品市场存在着结构性过剩。而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我国只27-35%。而且我国目前文盲、半文盲人数达2亿多,且三份之二在农村,这样农民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人才少,进一步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所以,从总体看,农业的基础仍很薄弱。2、工业大而不强工业内部,总量扩张明显。我们已有172种产品的生产世界第一,我们已是第四制造业大国。去年以来,虽然经过宏观调控的有效调整,但总量过剩趋势却有增无减。据商务部最新调查分析报告显

9、示,去年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供过于求商品增加11种,所占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水泥、纺织等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集中度低。2005年电解铝行业总产能1030万吨,内需只有602万吨,外需102万吨,闲置产能达326万吨。目前还有11个在建项目、14个拟建项目。2005年末电解铝产能平均利用率仅75%78%,大量产能闲置。电解铝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导致价格长期低迷,行业效益欠佳,企业亏损严重,众多企

10、业被迫减产。2005年亏损的80个铝冶炼企业几乎全部是电解铝企业,亏损额13.1亿元,同比增长110%。尽管工业总量较大但结构升级缓慢。论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技术产业仅占不到10%的比例。论产品结构,高消耗产品、粗加工产品、低端产品还占主体地位,贴牌生产的产品占相当比重,在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市场则缺乏竞争力,自主品牌、知名品牌不多。在重大装备制造业中70的数控机床、76的石油化工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100的光纤制造装备均为国外产品所占领。生产中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突出。我们所谓的世界制造业大国就是用自己的资源替发达国家生产低级工业品,用自己的身体去承受污染,

11、所赚取的不过是微薄加工利润。直接的后果就是目前我国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为了出口低级产品,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每年为了出口日本的一次性木筷子,就要砍伐大片的森林;为了生产羊绒产品过度养殖的羊群,破坏了大量的草原资源。论企业规模和赢利能力,中国制造业企业小而散,国际竞争力不强,整体实力较弱,缺少参与国际竞争的“航空母舰”,缺乏国际经营经验。根据我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01年财富全球500家大公司的名单,中国只有家制造业企业榜上有名。相比之下,日本上榜的制造业公司为31家。我国冶金、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企业规模是世界最强企业的15到13,汽车、

12、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是其115,化学品企业是其120,食品加工和饮料企业是其130,制药企业是其135,而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只有世界同行的13到116;大家知道,在经济全球化中,制造业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就是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地位。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80%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3个国家美、日、德,其制造业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竞争力最强的。日本出口的产品中,机械制成品占70%以上。我国制造业落后自然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3、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一是总量偏小、比重偏低。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还只有4

13、0.7%。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中等收入国家是51.1% ,发达国家是60-70%。低于一些比我们落后得多的国家,比如说印度。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落后。特别是在为生活服务的商业、餐饮业、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占比也很高,这些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迹象。而为高档次的、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如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风险基金等行业规模过小。此外,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资源的分配极不公平、分布极不平衡,城乡差别大。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金融服务,使大量的居民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进而制约了资本

14、积累速度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我国的终身教育系统不发达,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增长;我国教育之不发达,造成了创新人才的匮乏;金融服务之不广泛,增加了企业的创新风险;物流业落后,加大了发展成本。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占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但是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三倍。我们国家物流成本总量占整个生产成本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仅占生产成本的10左右。所以,产生大量的企业内耗,削弱了竞争力。而且,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环保、旅游业发展落后,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稳定。上述产业结构中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解决。原因分析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15、方面:1、城市化滞后建国以来一个相当长时期,我国走的是脱离城市化支持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并没有相应地稳定、温和、有序地牵引农民进城,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滞后导致土地上承载的农民数量过多,人多地少,难以实现农业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而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和产业越聚集,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越红火,其吸纳劳动力的潜力越能充分发挥。城市化的滞后,大大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

16、,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一些主要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比如,美国把保持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英国提出必须确保基础科学的优异和强大,日本确定了科技创新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提出要在国家层次上制定和执行以科技为基础的政策等等。如果我们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就会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难以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前些年,我国通过大量引进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

17、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我们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引进外部技术资源为我所用,短短10多年中产业结构迅速升级,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和规模好于其他先行国家在这个发展阶段时的表现。这些新的主导产业的迅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利用国外资金和引进技术。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据科技部的研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我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上的对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特别是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

18、高技术含量产品,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80以上尚依赖进口。由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使得国内一些行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以汽车市场为例,我们的市场几乎全部让了出去,而核心技术却没有换来,我国原有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反而在合资过程中日益萎缩,几乎成了外国公司的组装厂,国产外国品牌的轿车占据着国内90以上的市场。同时,由于我国汽车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品牌,目前轿车出口数量只占生产总量的l左右,无法更为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但是,我

19、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1)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国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90以上。(2)一些加工制造能力较大的行业,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导致缺乏竞争力。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口受到外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制约,被征收较高专利费,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又如,我国的一些重要技术装备制

20、造加工能力并不差,但因为缺乏设计和成套能力,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赚取少量加工费。当今时代,制造业中心的特点并不是加工制造本身,而是以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以产品设计为龙头,通过全球采购进行集合成套,获取高附加值。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制造业中心,大量的国内需求反而拉动的是发达国家GDP的增长。3、体制障碍先说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其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体制。就说财税体制。我们现在的政府财政收入,一半是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跟产值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产值大税收就多,否则日子就难过。所以,经济上收入方面的考虑也迫使各级政府追求产值的增长,要去发展

21、这些产值多、税收多的产业,而不是按照经济效益的标准去规划、去发展自己的产业。所以,“十五”计划期间出现了一个现象,各个地方不管自己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都去发展那些产值大、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或者是低水平的加工工业。中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状况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我们去优先发展那些资本密集、产值大的、容易造成环境破坏的重化工业,无益于扬短避长,妨碍效率的提高。这几年扬短避长发展的一些产业,现在正造成很严重的恶果。比如说,我们发展了大量消耗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一些产品生产,表面上赚钱了,其实是资源的损失。表面上赚钱了是因为价格扭曲,比如,大量出

22、口电解铝,需要先进口氧化铝,加上能源;每一吨电解铝需要搭上1700度电,而电能源在中国是短缺资源。因为用优惠电价,所以看起来赚了钱,其实国民经济算总账是赔钱的赔上了我们的资源。从全局来看,引发的短期问题就是投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扭曲。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2003年有一篇文章讲到过这个问题,他说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家,投资占GDP的20%到30%,我们却占40%到45%,这样用大量投资支撑的增长,造成的短期经济问题,一个是产能增加过快,而最终需求不足。由于大量投资去建设了这些生产的企业,所以产能增加很快,可是因为消费的比重很低,最终的需求就不足。国内的最终需求不足,就造成了一个一个产业看起来

23、开始几年兴旺发达,却很快就出现产出了卖不出去,库存大量增长。这两年一个一个产业都发生了这样的问题,从电解铝,后来到了汽车、钢铁等,许多企业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第二个是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就是要素价格扭曲。比如说土地,我们的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现在土地远远没有市场化,好多地方还在搞零地价,土地怎么能零地价呢,中国是最缺耕地的国家,如果是市场供需体现价格的话,会是零地价吗?肯定是政府在扭曲它。比如说水,华北地区最缺水了,河北居然搞了7000万吨钢,最缺水的地方搞了最大规模的钢铁工业,什么原因,水价扭曲了,水价不反映供需啊,不反映稀缺程度,所以大量搞高耗水工业,就是缺水也拼命搞,因为价高利

24、大。再说第三产业落后也是因为存在体制障碍。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业、电信业、铁路和航空运输业、教育卫生文化和信息媒体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状态。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资本所占比重,航空运输业达98.3%,铁路运输业为95.2%,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75.3%、金融保险78.6%,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75.8%,邮电通信业73.4%。国有企业对这些特定领域的行政性垄断,抑制了民间投资需求的扩大,最终导致服务供给长期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社会市场需求。而且,垄断形成的高成本,及因部分潜在服务业需求得不到实现造成的服务消费价格的上涨,又对这些产业产品及相关产业产品的消费需

25、求产生消极的抑制作用,使得第三产业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均受到抑制,进而最终妨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农业、农村的落后从根本上讲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重城轻乡重工抑农的不合理体制所致。从财政支农的比重看,1978年用于支农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额的13.43;上世纪80、90年代,多数年份的财政支农比重也保持在9%以上;到2000年,财政支农比重却降至7.75%;整个“十五”期间,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虽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占同时期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明显上升,2004年财政支农比重不过8.28,仍未恢复到十年前的平均水平。如扣除当年征收的农业各税等,财政实际支农支出比重更小。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

26、抗灾能力下降,农业灾害成灾率上升,1978年为42%,1993年上升到47%,2001年上升到62%。从农村资金流向看,近些年来,通过邮政储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途径,许多农村地区60%70%的资金流向了城市和工业区,农村资金明显“城市化”。由此导致农民贷款难、增收难,农业欠账多、发展难。再说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根源是现行的教育、文化、卫生资源极其投入在城乡间的分配体制极不合理。城市比农村富裕,城市基本上能够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实际上由农民自己承担。近几年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中小学教员的工资改为以县为主,但不少中西部的县财政也很困难,实际还是负担不起来。所以问

27、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用在农村的只有23%,而农村人口占近60%。总之,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要探求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因素,还要把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面临的环境。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

28、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1、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从资源角度看,中国前20多年的增长是一个特殊时期,即国内基本上可以满足对重要自然资源的需求,这种状况今后不会再现。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31.7,上中等收入国家为35.2,而我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下中等收入国家为9537(立方米),上中等收入国家为7586(立方米),我国仅为2257(立方米

29、)。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2、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能持续。2004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民工荒”,表明以往

30、报酬水平下的劳动供求平衡可能要打破,部分行业和领域的工资会有所上涨,带动工资水平总体上升。最近几年,我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浪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3、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加大。今后我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

31、就业的压力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4、开放带来的技术升级空间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通过较多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技术,我国产业面不断拓宽,产品线不断延伸,高中低档产业和产品都有了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我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

32、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我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以布什政府为例,2001年美国商业部总共收到了1294件对华技术出口申请,其中72被通过,3被拒绝,25不予受理。在一段时间内,超级电脑、高科技电信设备、半导体设备以及尖端的机械

33、工具,几乎完全停止了对华出口。面对新的环境与挑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我们采取新的思路与对策。三、“十一五”时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任务从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全面衡量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夯实农业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同时要加快城市化进程。1、实施城市化战略。消除农民进城的各种制度障碍,加快城市化进程,将过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

34、小城市和小城镇,通过减少农民,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2、构建高效型强农业。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必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引进和采用现代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究开发的力度,研制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把当代高技(如生物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和遗传基因工程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农业也将成为新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3、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综合经营体制,通过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关联产业的连结和融合,推动农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农业市场化进程,以增强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能力。在我国,农业的分散经营、规模狭小和农业的专业化程度低,导致了

35、农民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成本太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利益受损,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加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同大市场连接起来正好解决这一问题,符合农民的利益。同时因地制宜扶持龙头企业,培植区域性主导产业,适度推进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经营,这既增强了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4、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缩小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鼓励农民的农业创新。在我国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但是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导致了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对农产品进行必要的价格保护,合理引导农业的发展,才

36、可以摆脱今天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被动局面,保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农业创新热情,稳定农村经济,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调整。这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思路和新目标,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在经过20多年以引进技术为主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后,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正确理解自主创新这里讨论的“自主创新”是从国家层面来加以审视的。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就是牢固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正确处理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

37、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里讲的自主创新,主要指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大体有三方面形式:一是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是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最典型的就是复印机,复印机在它创新出来之前它的所有的技术都是成熟的,但是把它组合起来变成复印机,这就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说别人有一个创新了,那么你呢,在它的基础上或者在它的外围,再去发展新的东西。“自主创新”就是“以我为主进行开发”。他包括“自己开发”,但不等于“自己开发”,而是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进行开发,关键在取得知识产权,掌

38、握核心技术。以奇瑞为例,为了提高设计水平,正与欧、美、日等著名的设计公司合作,设计车身及汽车发动机,用巧妙的办法让他们拿出看家本领,同时又使自己掌握先进的设计技术,目前已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设计队伍,自主开发的轿车及其发动机成果累累。其实,韩国的现代、起亚初期自主开发轿车时,走的的也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道路。韩国政府不允许企业完整引进生产线,而只允许引进关键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今天的韩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和技术强国之一。这种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又牢牢地抓住“以我为主,由我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个要害,就极大地增强了自主创新的可能性。当

39、然,将来翅膀硬了,我们也可“自己开发”。自主创新的产品,并不需要全部由我国自己生产。以船舶工业为例,80年代初,我国的船舶工业就打入了国际市场,显然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一条船的价值中,属于我国制造的,不过占30左右,其余的70都是进口的。到今天我国可以制造的,也不过占一条船的百分之五六十。关键在于整条船是由我国设计建造和进行技术集成的,我国就掌握了主动权。再从高技术产业看,第三代移动通信(即3G)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TD-SCDMA是由我国提出,有我国自主创新、在世界领先的几项技术,而且是由我国集成的,就属于我国提出的标准,我国享有知识产权了。虽然其中有许多技术是外国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

40、天,取得国际竞争力和知识产权是关键,不可能甚至也并不必要样样都由我国自己来做。核心技术并不都源自本国的技术发明,也可以是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也可以是引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2、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1)国内人力资源已有相当基础。研究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至美元国家的水平。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2)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可以被有效分摊,从而使自主创新在成本上可行,研发投资的回收更有保

41、障。这是在技术成熟产业中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国已有100多项重要的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还有更多的产品生产已经达到了承受巨额研发费用的规模。这是我国产业从制造环节为主向核心技术研发环节拓展的重要基础。(3)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过去10年中,我国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位。2003年投入金额已达1539.6亿元,研发投入经费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使自主创新具备了更好的环境和基础。(4)涌现出一批依靠自主创新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典型,如海尔、华为、奇瑞等,他们的成功经验,增强了我国企业以自主创新求发展的信心。例如:海尔集团公司1983年至今的产品销售额年均

42、递增70,已由一个街道集体小厂成长为一个销售额上千亿元的跨国家电企业。重视技术开发,是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尔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有一支强大的科技开发队伍,拥有专利3000多项,现在平均每天都有两个以上的专利产生。安徽奇瑞在汽车行业是一个后来者。他们投放市场的第一台轿车就是自主开发的产品,现在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外建立了两个总装厂。奇瑞自主开发的轿车进入市场后,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才真正开始。比如大众比较先进的奥迪A6、A8马上拿到中国市场来,不敢再用过时的产品来糊弄中国人了。以前合资厂生产的轿车许多款式可用“质次价高”来概括。这些轿车,在世界上多是二、三流的,

43、有的甚至是马上就要淘汰的。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1986年合资后,德国大众马上淘汰了这个品牌(至今已换型四次以上)但上海大众却继续生产了近20年,价格反比国际市场高得多(曾高出一倍以上)。随着奇瑞的低价位切入,各个合资厂家的车价纷纷“跳水”,以前卖一台赚两台的资本暴利时代逐渐离开中国。奇瑞的成功就在于这是自主创新,它的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数占全国汽车行业的60。他们的成功经验,增强了我国企业以自主创新求发展的信心。由此看出,我国自主创新已有相当的基础。尽管如此,但还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1)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

44、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已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这个战略是把各种资源有效地利用、整合起来,以加强各个体系内创新主体的互动,这里包括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中介机构,这几方面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要素。这些要素必须要加强互动,要协调、要整合,而不是分散地各自为政。在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首先是要建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现在一说自主创新,政府应当怎么样呢,如果没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自主创新这个问题不能根本解决。中国的体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就是科技资源大量集中在国家的科研院所,企业缺乏科技人员,更缺乏高端的研发人才,34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没有这种独立的研发机构,

45、讲什么技术啊,都是空话,连机构都没有。从全球来看,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都是这些领头的企业,像美国的微软、因特尔、通用、福特、波音,他们都是掌握科技最前沿的技术,他的技术载体是企业。什么叫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只有企业才能把科技成果商业化。企业离市场最近,它知道市场需求是什么。科研院所可以做出很漂亮的研究成果,但是它与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距离。所以只有企业才有条件实现这种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营,企业才能最大程度的整合这种商业资源,来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所以一定要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要完善产学研的互动机制现在,我国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企业与研究院所、大学之间的联系、合作与交流弱

46、:根据世界竞争力报告统计来看,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排名是居中的,在6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19位,但是技术合作指标,表现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关系,技术指标排在第51位,大学和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相对比较薄弱。由于部门分割以及目标取向的不同,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科研机构和大学无法参与,反之,科研机构和大学承担的国家科研任务,企业也没有渠道参与。我国企业很少参与和支持大学的系、专业的设置,企业与大学合作研究开展不多,我国企业参与大学实验室建设的积极性远不如跨国公司。知识从科研机构、大学向企业流动被这种分割体制限制了。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力量的合理配置。科研院所和大学要在

47、科学创新中扮主角。在技术创新中则应甘当配角,为企业服务,“受制”于企业。不要凌驾于企业之上,更不要在市场充当企业的“替身”。这方面,身处美国硅谷中心、支撑硅谷创新发展的斯坦福大学堪称楷模。斯坦福对硅谷的贡献举世闻名,它从不直接经商办企业,而是以先进创新理念传播和优秀人才培育去促进硅谷的繁荣。(2)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增强重要战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开发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

48、我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此外,我们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3)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增加科技投入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增加政府投入是对自主创新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措施之一。2003财年美国联邦科技预算为1180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支出;英国政府从1999年起,在3年内追加14亿英镑投资,是“有史以来政府对科学基础投入金额最大的一次”;欧盟提出到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