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制度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1012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6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行政制度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国家行政制度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国家行政制度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行政制度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行政制度下.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国家行政制度(下),第六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第六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二、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四、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的领导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第五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

2、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 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 职能的双重性,管理的社会性,权力的非主权性,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一)合议制领导体制,(二)行政首长负责制,二、省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任期,五、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省人民政府,(二)自治区人民政府,(三)直辖市人民政府,(

3、一)地位,(二)任期,(三)组成,地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任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五年。,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 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三、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执 行 权 管 理 权 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

4、领导与监督权 保 护 权,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五)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六)保护社会主义的全

5、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七)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本行政区域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九)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十)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三、地级市人民政府的 工作部门,二、地级市人民政府的 地位、组成与职权,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自治州、盟,计划单列市政府,能够制定行政规章的非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

6、(一)地 位,(三)组成与任期,(四)职 权,第九节 县级人民政府,二、县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与任期,四、县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一)县人民政府,(二)市辖区人民政府,(三)县级市人民政府,三、县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一) 执 行 权,(三),(四) 领导与监督权,(五) 保 护 权,(二) 管 理 权,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五、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一)区公所,第十节 乡级人民政府,完,一、乡级人民政府范围,(一)乡(民族乡) 人民政府,(二)镇人民 政府,地位,(三)职权,组成,执 行 权,制 令 权,管 理 权,保 护 权,其 他 职 权,二、乡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职权,乡、民族乡、

7、镇的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三)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四)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六)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七)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

8、他事项。,需要讨论的问题,一、政府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压力型政府体制) 二、依法行政问题 三、行政监督制度与反腐败 四、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一、政府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党政结构: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交交叉关系。决定性结构 宪政结构:各级政府与同级人大、法院、检察院的平行关系 科层结构:自国务院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上下关系,党政结构,理论上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在实际中表现为党委决策、党委领导和干部干预政府的执行,而政府招待表现为政府的领导和干部干预市场和主导社会,形成上向的政绩表现和下向的权力扩张。 下向的权力扩张往往对应着政府相关部门的潜在利益,从而使政府“为民做主”的意愿

9、和动力都比较强,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因缺乏利益激励,而出现行政作风不良、行政态度恶劣、行政效率低下。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卡、拿、吃、要”,压力型政府体制,一是上级党委的压力型政治任务 二是上级政府的压力型行政任务 三是民众的压力型社会诉求,二、依法行政问题,1、从人治走向法治,历史教训,市场经济,权威转型,世界潮流,2、从“法制”到“法治”,依法行政,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 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

10、)。 2004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摘要,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

1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

12、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政府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制定的政策、发布的决定相对稳定,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 -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基本形成,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

13、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明显加强,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

14、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

15、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

16、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

17、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要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和规范。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18、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7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 8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集中统

19、一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完善和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制度,逐步解决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行政经费统一由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9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要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

20、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和运用,扩大政府网上办公的范围;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尽快做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方便人民群众。 10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五、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

21、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12完善行政决策程序。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公开,公众有权查阅。涉及全国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重大行政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合法性论证。 13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要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

22、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4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15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16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17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8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七、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9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20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21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23、 2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 23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八、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24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 25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26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九、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27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28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29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30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31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 32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33加强专门

24、监督。 34强化社会监督。,十、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35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6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37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38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十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39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40明确责任,严肃纪律。 41定期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42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行政立法,宪 法,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

25、本法,行 政 法 规,部门行政规章,省级行政规章,较大市行政规章,法律(基本、其他),省级地方性法规,较大市地方性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律,A,B,C,D,(特别行政区政府),(自治机关),(人 大),(政 府),中央,地方,总体上已有法可依,但问题仍不少,越权立法,保护主义,法间冲突,执法不严,执法成本过高,三、行政监督制度与反腐败,1.腐败之定义 课堂讨论 什 么 是 腐 败? 有机体 社会领域 政治领域 : 公权私用,公众,公仆,公权,公务,公利,2、腐败之根本成因,寻找根本成因之逆向思维: 公权不腐败,即公权公用之流程或状态? 公权公用流程图(五公图),课堂小讨论:,以上“五公图”成立否?

26、 导致腐败的根本成因在哪个环节?,公众,公仆,公权,公务,公利,自然人,私利,私务,私欲,自然人与公仆之角色重叠, 自然人私欲公仆之公权 腐败,私欲 + 公权 腐败,反 腐 败: 阻断 “私欲”与“公权” 之连结!,如何阻断“连结”?如何反腐败?,必,想,贪,能,不,敢,四“不”思路,香港廉署、 新加坡等启示?,行政监督制度 与“四不”关系 提高行政监督 实效的路径,反腐的措施,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使官员不可能腐败,堵塞漏洞。 第二,加大治理腐败力度。 第三,高薪养廉。 第四,使他们不愿意腐败,就是不必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不能腐败。,反腐败,一定要思考制度和人的关系。 党在历史上反复

27、用的行政有效的运动反腐败。反腐效果非常好,但是最大一个特点是成本最高。 制度约束腐败,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外在的制度规范,内化为官员自身的主动的行为规范,是中国未来廉政建设的希望所在。,四、行政体制改革,1、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情况 2、大部门制改革 3、存在的问题 4、今后的方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三十 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4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本决定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自公布之日起

28、施行,第三条在选举新的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时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4年10月27日,目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章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第四章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五章 附 则,第四章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五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第五十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

29、关,都服从国务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第五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 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第五十七条新的一届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依法选举产生后,应当在两个月内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 第五十八条地方

30、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五年。,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五)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六)保

31、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七)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本行政区域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九)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十)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六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省、

32、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依照前款规定制定规章,须经各该级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第六十一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三)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

33、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四)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六)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七)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六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第六十三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会议分为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全体会议由本级人民政府全体成员组成。省

34、、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组成。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召集和主持本级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须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第六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5、人民政府的厅、局、委员会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六十五条各厅、局、委员会、科分别设厅长、局长、主任、科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职。 办公厅、办公室设主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主任。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 第六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

36、的规定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 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第六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协助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不属于自己管理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工作,并且监督它们遵守和执行法律和政策。 第六十八条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 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