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1929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新增)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达到最佳统一,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其核心是人即企业的每个员工。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实

2、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一、二、三级。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一)确定目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二)设置组织机构,确定岗位职责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三)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四)法

3、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五)教育培训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六)生产设备设施管理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

4、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七)作业安全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措施的落实。2.作业行为管理企业应加强

5、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3.安全警示标志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4.相关方管理(新增内容)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不得将

6、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5.变更管理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八)隐患排查和治理1.排查前提及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2.排查范围与方法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

7、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3.隐患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4.预测预警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九)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根据国家重大危险源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

8、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对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十)职业健康1.职业健康管理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9、,定期校验和维护。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3.职业危害申报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十一)应急救援1.应急机构和队伍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10、2.应急预案应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4.应急演练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5.事故救援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十二)事故管理1.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

11、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2.事故调查和处理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

12、评的重要依据。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新增)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在安全问题上的反思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安全文化”二、企业安全文化现状国外建设较早,如杜邦公司,国内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2001年进入新阶段。2010年总局印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一)安全文化的定义广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三个

13、层次:直观的表层文化:如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中层文化:包括企业内容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建设。安全意识形态的深层文化。(二)安全文化的内涵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渐培育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为全体员工认可遵循并不断创新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既包括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员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精神因素。(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以人为本,企业商誉,潜移默化作用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和同化功能

14、P42-43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一)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安全宣誓)领导者、各级管理者、员工2、行为规范与程序3、安全行为激励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5、自主学习与改进6、安全事务参与7、审核与评估P43-45(二)安全文化推进与保障1、规划与计划2、保障条件3、推进骨干的选拔与培养(P45)五、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一)建立机构(二)制定规划(三)培养骨干(四)宣传教育(五)努力实践(P46)六、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点(重点)(一)评价指标11个指标(P46-47)(二)减分指标(多选)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三)评价程序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2、制定评价工

15、作实施方案3、下达评价通知4、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5、数据统计分析6、撰写评价报告7、反馈企业征求意见8、提交评价报告9、进行评价工作总作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一)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P49-50)(二)国内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P50-51)(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P51-52)二、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P53)(三)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四)应急救援系统(五)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六)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监察三、危险化

16、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确定危险物质及其临量标准(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就可以确定哪些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1、单一品种2、多品种 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一)评价单元的划分(P53-54)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三)数学模型(P53-54式2-2) 主要考虑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事故严重度、抵消因子等数据。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 具有燃烧爆炸危险的物质分为7大类;毒性物质,其危险性取决于毒性等级、物质状态、气

17、味、重度等参数。五)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的评价根据工艺与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Wij(0.90)分为5个等级:A级:关系密切,0.9B级:关系大,0.7C级:关系一般,0.5D级:关系小,0.2E级:没有关系,0六)事故严重度评价1、建立物质类别与事故形态之间对应关系的原则1)最大危险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其事故后果相差较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形态考虑。2)概率求和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质的多种事故形态后果相差不大,则按统计原理计算事故后果。(P57公式)解释: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但构不成重伤事故; 重伤 :指损失工作

18、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 七)危险性抵消因子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抵消因子人员素质抵消因子安全管理水平抵消因子八)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评价单元危险性根据物质、工艺危险性计算后,从大到小分为一、二、三、四级;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级别)根据危险性抵消因子计算值,从高到低分为A、B、C、D级。要求一、二、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的受控标准分别为A、B、C、D级。五、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一)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P58-60)1、重大危险源监管的主要思路2、监管系统的设计思想3、国家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网络设计方案4、城市重大危

19、险源监管子系统二)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2、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3、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1)正常运行阶段(2)事故临界状态(3)事故初始阶段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起草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等。 一、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

20、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意义: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二、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以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1、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如安全生产法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21、程,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职责”。2、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具体要求。 四、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由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组成。按照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规章制度分为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工作标准;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大类。(一)综合安全管理制度(14项)(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7项)(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项)(四)环境

22、安全管理制度(3项)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五、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和管理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 (1)起草。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由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起草。 (2)会签。责任部门起草的规章制度草案,应在送交相关领导签发前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的负责人主持会议,取得一致意见。 (3)审核。安全规章制度在签发前,应进行审核。 (4)签发。技术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一般技术性安全规章制度由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类安全规章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23、签发。 (5)发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应采用固定的发布方式,如通过红头文件形式、在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办公网络发布等。(6)培训和考试。新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制度,还应组织进行考试。(7)反馈。应定期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或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8)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制定规章制度制定、修订计划,并公布现行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清单。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安全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外,3至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第五节 组织保障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满足如

24、下要求: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均为高危行业),应设置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同上3.其他行业在300人以下的,应配备专或兼职的管理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4、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第六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一、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196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财政部、安监总局联合下发的一系列文件

25、均对安全投入提出了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的主体。高危行业的提取标准应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其他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满足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的维护、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应急演练、器材配置、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等要求。二、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一)法律依据与责任主体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

26、件,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二)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1)矿山企业安全设备设施(P71);(2)危险品生产企业安全设施(P71);(3)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设备设施(P71)。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三)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使用范围、管理程序、监督程序,每年完成后应及时总结项目和费用

27、的完成情况。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应当披露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接受安监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违规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安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安监部门按相关法规处理。三、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要求背景对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存储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规定: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风险抵押金,生产期间发生事故的,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财政部、安监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相应的暂行办法。四、风险抵押金的存储

28、和使用1、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1)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存储标准:1)小型企业30万元;2)中型企业 100万元;3)大型企业 150万元;4)特大型企业 200万元。注:风险抵押金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五、风险抵押金的监督管理1、分级管理。由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共同负责。2、属地管理。对于央企,由所在地省级及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后报国家安监总局和财政部备案。3、自然结转存储。当年未发生事故者,企业在下年不再另行存储。4、补齐存储差额。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内容安全技术

29、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即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行业分为:煤矿、非煤矿山、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水利和旅游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为:防火防爆、锅炉与压力容器、起重与机械和电气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1)防止

30、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在事故发生后,为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1)考虑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2)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设施,挖掘潜力,讲求实效。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预先考虑影响最大、危险性最大的项目,逐步有计划解决。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领导,依靠群众,使计划切实可行,以便顺利实施。二

31、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内容(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1、安全技术措施。指以防止工伤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为目的一切技术措施。如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防火防爆装置等。2、卫生技术措施。指改善对职工身体健康有害的生产环境条件、防止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技术措施。如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通风、降温、防寒、防辐射等装置或设施。 3、辅助措施。指保证工业卫生方面所必需的房屋及一切卫生性保障措施。如尘毒作业人员的淋浴室、更衣室或存衣箱、消毒室、妇女卫生室、急救室等。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指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关宣传教育设备、仪器、教材和场所等。如劳动保护教育室、安全卫生教材、挂图、宣传画、培训室、

32、安全卫生展览等。(二)编制内容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及来源;5、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一)确定措施计划编制时间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计划同时编制。 (二)布置措施计划编制工作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向下属单位或职能部门提出编制措施计划具体要求,并就有关工作进行布置。(三)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和内容。下属单位在认真调查和分析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和主体内容,报上级安全部

33、门。安全部门联合技术、计划部门对上报的措施计划进行审查、平衡、汇总后,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并报有关领导审批。(四)编制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经审批后,由安全管理部门和下属单位组织人员,编制具体的措施计划和方案,经讨论后,送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五)审批措施计划上级安全、技术、计划部门对上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联合会审后,报单位有关领导审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由总工程师审批。(六)下达措施计划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总工程师的审批意见,召集有关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审查、核定措施计划。审查、核定通过后,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七)实施第八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34、一、“三同时”的概念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均有描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1)明确指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二、监管责任统一监管、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国家安监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监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管;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

35、政府安监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上一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将其监管工作委托给下一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监督管理。三、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需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见暂行办法 )1、非煤矿山;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四、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P79-80(见暂行办法 )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P80-81(见暂行办法 )六、施工和竣工验收P81-83(见暂行办法

36、)第九节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新增)特种设备的采购与安装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办理安全技术档案定期检验应急管理报废一、特种设施的采购与安装(一)采购1、采购特种设备应当符合的要求(P83)2、采购旧特种设备应当符合的要求1)具有省级质检部门颁发的3、采购进口特种设施应当符合的要求(二)特种设备的安装1、安装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2、生产经营单位在安装、改造和维修特种设备方面应急履行的义务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4条P84)4、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申请人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三、特种设备使用

37、登记证的办理(一)办理时间和登记部门在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日内,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监部门。(二)办理登记证应准备的资料1、组织机构代码证(个体工商户为业主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完整的出厂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四、安全技术档案(P84)应逐台建立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五、定期检验1、在有效期满1个月前申报2、申报定期检验前应当自检,或者委托资质单位自检,确保安全性能符合要求。3、不得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六、应急管理(P85)1、特种设备安监部门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专项预案,并定期演练。2、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

38、,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抢救,并及向县以上特种设备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对于电梯的应急管理。七、报废第十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出了明确规定:第21-23、36、50条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对培训的人员、方式、内容等方面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分级负责:1、国家安监总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2、国家煤监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集团公司主负和安管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3、省级安监部门省属及辖区内央企分公司、子公司主负、安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39、;4、省级煤监机构省辖区内煤矿企业主负、安管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5、市、县级安监部门辖区内央属、省属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负和安管人员的培训工作。6、生产经营单位一般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三、各类人员的培训(一)对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内容和时间1、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P87)(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7)其他

40、需要培训的内容。2、再培训的内容(P87)(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视章、规程、标准和政策。(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3、培训时间(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2)其他单位主负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二)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1、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P87)(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41、;(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2、再培训的主要内容与主要负责人再培训的内容基本相同。P873、培训时间(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2)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三)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

42、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1、特种作业的范围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 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他作业。2、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取证要求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实行全国统一培训大

43、纲、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证件的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由国家统一印制,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签发,全国通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 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其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3、培训机构必须按规定取得培训资质证书,并且按大纲进行培训。4、特种作业人员重新考核和证件的复审要求有效期为6年,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操作证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6年1次。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

44、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其操作证失效。(四)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指除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外,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聘用人员。除特殊要求外,培训考核工作同样适用于特设人员。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厂、车间和班组安全教育培训。三级教育培训的形式、方法和考核标准各有侧重。(1)厂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点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辨识、安全生产目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考核奖励、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

45、(2)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点: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3)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2、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后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1)从业人员调整工

46、作岗位后,由于工作特点、要求的不同,应重新进行新离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2)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后,重新上岗作业应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离岗时间国家没做统一规定,应按照行业规定或单位自行制定。原则上,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较大、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时间间隔应短一些。3)调整或离岗位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由车间级组织。3、岗位安全教育培训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开展,重点: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学习、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事故案例教育等培训。培训形式多样:班前会,班后会,安全活动日等;内容丰富。2)定期安全考试。内容涉及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事故案例等。不合格者,脱产学习,直至合格。3)专题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内容:三新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事故案例培训和安全知识竞赛比武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方法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警句、格言上墙活动,利用闭路电视、报纸、黑板报、橱窗等进行安全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