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0000.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2606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6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000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国际贸易理论000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国际贸易理论000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000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0000.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国际贸易理理论,2.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概述 2.2 古典贸易理论 2.3 新古典贸易理论及其检验 2.4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2.5 新贸易理论(简),2.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概述,一、国际贸易发展的逻辑 (姚立新国际贸易发展的逻辑) 1、 理论源于现实 国际贸易的理论源于国际贸易现实的发展,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 (注意:千万不要认为先有理论后有现实,理论只不过是现实的总结,经济学的作用在于发现并预测,而管理学的作用在于发现并在预测的指导下实践,经济学是理想的,管理学是充实的),2、国际交往的本质在于:利益(国家利益、阶级利益、社团利益、企业利

2、益、个人利益等等) (注意:经济人的最大利益),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理论来源于是实践) (1)15世纪末16世纪初早期重商主义: 重金主义 16世纪末到17世纪末晚期重商主义: 重工主义,(2)18世纪末期,古典古典经济学家自由思想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 当时现实:工业革命 第一阶段:1770-1870 英国 (全世界的生产中心) 第二阶段:1870-20世纪初 德国、美国,(3)新古典经济学家及其后 赫克歇尔;俄林;里昂惕夫;萨缪尔森;巴格瓦 蒂;琼斯;克鲁格曼 等 各位经济学家从各种不同角度,在各方面 对国际经济的现象做出解释,形

3、成百家争 鸣的阶段。,(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 研究基础:微观经济学 研究范围:商品、服务的国际流动;生产 要素的国际流动;技术知识的 国际传递,研究对象: 国际流动的原因、方向与结果 与国际流动的商业、产业及消费政策等 从动态上分析国际流动的原因与结果等 研究性质: 实证(技术分析)与规范(评论;认识和 价值观)结合,思考: 何为研究?做学问?学术?理论? 与实践的联系?,1.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纯理论) 研究三大问题: (1)贸易的基础: Why? (2)贸易的影响: Result? (3)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也即:贸易的理由;贸易的利益,(1)国际贸

4、易的基础(Why?)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 价格差异(低价进口;高价出口) 从不同角度解释价格差异的原因,形 成不同理论学说 (供给与需求两种 角度),(2)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利益) 1)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国内市场价格、相对价格;本国进出口产 品的生产量、消费量 2)对本国福利的影响: 生产者、消费者、全社会及生产要素拥有 者(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 的利益 3)对国际市场、外国贸易伙伴的影响: 价格、生产量、消费量,(3)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 技术进步、资源增长、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2.国际贸易的政策分析 (1)经济贸易政策的影响 (2)经济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

5、治经济学,(1)经济贸易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 : 进出口政策 (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等) 影响贸易的其他经济政策 : 产业政策、消费政策 等等,(2)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为什么各国政府经常运用政策干预贸易; 决定各国不同时期不同产业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2 古典贸易理论,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十八世纪英国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67岁)是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经济学家,是最为著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于1776年出版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6、一)思想基础,1.劳动价值论 2.分工是有好处的,分工的好处促进劳动生产力,劳动者的 技巧因专 业而日进,减少转换 工作的时 间损失,推动机 械发明,(二)基本思想(自由贸易思想),国际贸易,劳动生产率(生产 成本或生产技术) 的绝对差别,价格绝对差,生产成本绝对差,(三)关键概念:绝对优势,1.绝对优势:若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绝对地低(高)于另一国生产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则称该国具备生产该种产品的“绝对优势” 思考: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问题:亚当斯密认为,何为绝对优势?如何衡量?,(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

7、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2.绝对优势的衡量:,(四)绝对优势论:,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 )(生产技术) 的绝对差异; 2.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对于交易的两个国家都有利; 3.这种绝对优势主要源于自然资源或历史条件造成,问题:简要回答绝对优势论(亚当斯密理论)的核心观点?,(五)例 证 1,分工前的生产成本情况:,国别,X单位毛呢,Y单位葡萄酒,共计,英国,200人/年,80人/年,120人/年,200人/年,80人/年,120人/年,葡萄牙,200人/年,200人/年,合计,400人/年,问题:举例

8、说明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原理下的生产贸易模式确定及其利益分属,分工后的生产成本情况:,国别,毛呢,葡萄酒,共计,英国,2.5X,200人/年,0,2.5Y,200人/年,0,葡萄牙,200人/年, 2.5Y单位,200人/年, 2.5X单位,合计,400人/年, 2.5X单位,2.5Y单位, 如果投入的劳动不变,则分工后可以增加产品数量。,国别,2X单位毛呢,2Y单位葡萄酒,共计,英国,160人/年,160人/年,160人/年,160人/年,/,葡萄牙,160人/年,160人/年,合计,320人/年, 如果产量不变,则分工后可节约劳动。,/,贸易利益及其分配:产量的增加或劳动的节约,国别,毛

9、呢,葡萄酒,英国,1.25X单位,1.25Y单位,1.25Y单位,1.25X单位,葡萄牙,(六)例 证2,生产状态,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L=100人),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Qj/L),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 (aLj),中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应该 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美国具有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应该 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小麦,进口大米,生产贸易模式,A. 封闭状态: 两国平均使用劳动力资源,则中国生产50吨大米+25吨小麦;美国能生产40吨大米+50吨小麦,贸易所得,B. 开放状态: 中国专业化生产100吨大米,消费50吨,用剩余的50吨大米去交换小麦;美国专业化生产10

10、0吨小麦,消费50吨,用剩余的50吨小麦去交换大米 假设1吨大米=1吨小麦 中国:50吨大米+50吨小麦(多了25吨小麦) 美国:50吨小麦+50吨大米(多了10吨大米),C. 贸易所得(B-A)即: 由交换所得到的10吨大米+25吨小麦,(七)简要评价,亚当斯密的学说具有开创性,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首次论证了贸易给双方都带来利益的思想,贸易的结果是“双赢”,而非“零和博弈”。但对国际贸易原因的解释不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 比如,有的国家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参与贸易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亚当斯密的学说无法解释。(绝对与相对),问题: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核心观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中国

11、的低成本优势还有吗?,问题:根据近几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的低成本优势还存在吗?为什么?该怎么办?,问题: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存困境及根源,并深思其发展路径,对照自身的专业背景及职业发展规划,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大卫李嘉图(1772-1823)(51岁)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1)劳动价值论 (2)分工是有好处的,(二)关键概念 :比较优势,1. 比较优势: 若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相对劳动生产率)低(高

12、)于另一国生产该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相对劳动生产率),则称该国具备生产该种产品的“比较优势”,2.比较优势的衡量 : 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 =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 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 )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机会成本 小麦的机会成本 =减少的大米产量/增加的小麦产量,问题:大卫李嘉图认为,何为比较优势?如何衡量?,(三)比较优势论,1.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 )(生产技术) 的相对差异; 2.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相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备比较(相对)

13、优势的产品,其结果对于交易的两个国家都有利;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3. 这种相对优势主要源于自然资源或历史条件造成,问题:(1)简要回答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理论)的核心观点? (2)如何理解大卫李嘉图所说的“两利取重,两害取轻”?,(四)例 证 1,分工前的生产成本情况:,国别,X单位毛呢,Y单位葡萄酒,共计,英国,220人/年,X+Y,100人/年,120人/年,170人/年,X+Y,80人/年,90人/年,葡萄牙,200人/年,190人/年,合计,390人/年,2X+2Y,问题:举例说明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论)原理下的生产贸易模式确定及其利益分属,比较优势确定(分工模式确定):,产品,

14、英国,葡萄牙,毛呢,(X/Y)*6/5,(X/Y)*8/9,(Y/X)*9/8,(Y/X)*5/6,葡萄酒,结论,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英国应专业化生产毛呢,反之亦然,分工所产生的利益:,国别,毛呢,葡萄酒,共计,英国,2.2X,220人/年, 2.2X单位,0,2.125Y,170人/年, 2.125Y单位,0,葡萄牙,170人/年,220人/年,合计,390人/年, 2.2X+2.125Y,如果投入的劳动不变,则分工后可以增加产品数量。,国别,2X单位毛呢,2Y单位葡萄酒,共计,英国,200人/年,200人/年,160人/年,160人/年,/,葡萄牙,160人/年,200人/年,合计,360

15、人/年,如果产量不变,则分工后可节约劳动。,/,分工利益体现为产量增加或劳动的节约,分工利益:,英国(分工后): 2.2X 葡萄牙(分工后):2.125Y 交换比例:1X=1Y 则: 英国可能结果:1.2X+1Y1X+1Y 葡萄牙可能结果:1.125Y+1X1X+1Y,贸易利益(假设交换比例为1:1):,(五)例 证 2, 生产状态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Qj/L),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 (aLj),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中美两国大米和小麦生产的相对成本,中国生产和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美国生产和出口小麦,进口大米。,生产贸易模式,(六)例 证 3, 生产状态 中

16、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Qj/L),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中国生产和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美国生产和出口小麦,进口大米。,生产贸易模式,A. 封闭状态: 两国平均使用劳动力资源,则中国生产42.5吨大米+75吨小麦;美国能生产25吨大米+70吨小麦,贸易所得,B. 开放状态: 中国专业化生产85吨大米;美国专业化生产140吨小麦 假设1吨大米=2吨小麦 中国:47.5吨大米+75吨小麦(多了5吨大米) 美国:65吨小麦+37.5吨大米 (多了12.5吨大米,少了5吨小麦,价格为1:2,相当于多了10吨大米),注意:假设无偏好区别,产品可相互替代,(七)总体均衡分析优势

17、理论下产生的贸易利益,0 50 70 100,0 28 30 80 100 大米,50 30 25,100 70 65,P01/2,S1,CIC0,CIC1,中国(专业化生产大米),美国(专业化生产小麦),C0(S0),小麦,C0(S0),P11,S1,CIC1,CIC0,P11,P01.25,C1,C1,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小麦,说明:关于P,用 机会成本来表示。 (P表示大米的 相对价格),0 50 70 100 大米,50 30 25,P00.5,CIC0,CIC1,小麦,A,P11,“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P11,B,C,CIC0,问题:(1)用现代经济学的观

18、点分析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同的两国之间的贸易利益。(注意:回答此问题时,应明确其假设条件) (2)如何理解开放国门后一国利益的“交换”与“分工”利益的梯度增加?,(八)理论评价,李嘉图首开比较成本分析的先河,与绝对成本学说相比,这一学说更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绝对优势学说可以看作是比较优势学说的一个特例,因而对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在沿着比较成本分析的方向向前推进。,问题: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核心观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链接(扩展阅读文献): 比较优势正在把中国造就成新世界工厂,(1)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有无理由,决定性的则是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19、。,(2)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中国尽管不是西方公司快速致富的发家地,却可以成为制造资源的集散地和世界产品的提供者,成为跨国公司享受全球化成果的角斗场和冒险乐园,(3)比较优势总在变化,成为世界工厂并非我们的最终梦想,亦无值得骄傲之处。发挥比较优势,使我们在全球化舞台上更具竞争力,那么变化的比较优势就会自然地把我们推向技术创新之轨道。在一个更为宽阔广袤的时间和空间里舞蹈,才是我们真正的理想。在抵达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成为世界工厂然后快速穿越,既是我们的机遇,亦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站。,延伸思考,动态比较优势,问题: (1)当前经济状态下,中国还能以优势理论为指导确定自己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吗?为什么? (

20、2)了解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开放战略,研究方向: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研究,战略:方向(与战术相对比) 开放与否?如何开放(以进口为主?以出口为主?)进出口应占据多大比例?进出口产品结构、地理结构的最佳模式? (1)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研究 (2)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研究 (3)各地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研究,延伸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商业模式,2013政府工作报告 对于外贸的涉及内容 相关链接 (注意:喜欢看新闻,喜欢看文件; 学会看新闻,学会看文件),个人发展方向一:某具体产品的进出口操作,(1)选择产品(产业):顺势而为 (2)选择国家:了解国别贸易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延

21、伸研究方向,国际商务管理,个人发展方向二:市场开拓及市场策划,市场部: 某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延伸研究方向,国际市场分析(行情),国际商务硕士,个人发展方向三:政策指导、咨询顾问,(1)政府部门战略、政策指导顾问(发改委、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中心) (2)大型咨询集团:具体企业的业务结构、市场结构策划,深度思考: (1)我们的国家优劣势如何?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变劣势为优势?(从产品及服务的进出口角度来讲) (2)我们企业的优劣势如何?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变劣势为优势?(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3)我们自身的优劣势如何?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变劣势为优势?(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 切记:顺势而为

22、,上升到战略角度,如何获取更多答案?如何获得更多的方法来确定一国,一企业或某个 人的优劣势?,优势理论的启示:从生产技术上入手(劳动生产率),2.3 新古典贸易理论及其检验,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投入要素的差异 古典经济学:一种生产要素 新古典经济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产品生产成本及价格的决定差异: 古典经济学:一种要素,完全由该要素的生产率决定 新古典经济学:产品成本为其所耗生产要素的价格之和,新古典经济学: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问题: (1)新古典贸易理论相比古典贸易理论有何新的发展? (2)要素禀赋理论相比优势理论有何新的发展?,一、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

23、赫克歇尔(Heckscher)(18791953)和俄林(Ohlin)(18991979)均为瑞典经济学家,因俄林的理论继承了其师赫克歇尔学说的主要观点,因此他们的理论被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要素比例学说,或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学说(factor endowment theory),简称赫俄模式或HO模式。,(一)与赫克歇尔俄林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产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才能为四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

24、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及管理的利润等。,问题:名词解释,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高。,要素密集型产品,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且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二)学说的基本思想(核心内容 ),基本思想: 贸易 价格差异 成本差异 生产要素差异 要素丰裕程度,不同商品,其要素密集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劳动密

25、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 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个国家将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按上述原则进行自由贸易,各国都会获利。,问题: H-O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基本思想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贡献,从资源禀赋差异或生产要素比例的角度,而不是从劳动生产率或技术的角度,解释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原因,使其理论具有了原创性。同时,他分析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揭示了要素与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问题:赫克歇尔-俄林对于国际贸易理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四

26、)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1. 基本假设,(1)两种生产要素:假定为劳动和资本;,(2)两种可贸易产品:假定为大米和钢铁。无论生产大米还是生产钢铁,都要使用劳动和资本,但使用的比例不同。假定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3)两个国家:假定为中国和美国。中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美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4)交易的双方都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2. 生产与贸易模式,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

27、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两国之间进行分工与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决定两国生产贸易模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而这一比较优势是由要素配置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异决定的。,问题:赫克歇尔-俄林与优势理论的联系和区别?,3.贸易影响与贸易利益,美国,P*0,S1,CIC1,C1,P1*,0 QR1 QR2 大米,钢铁 QS1 QS2,CIC0,进口 PPF,出口 E,钢铁 QS1 QS2,0 QR1 QR2 大米,出口 PPF,进口 E,S1

28、,C1,CIC1,P0,P1,CIC0,A,A,(1)总体均衡分析: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问题: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总体均衡)分析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要素禀赋理论的贸易利益),中国,封闭状态,国 家,均衡点 (生产=消费),大米的相对价格 (大米价格Pr/钢铁价格Ps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福利),美国国内,A,P0*,中国国内,A,P0,P0* P0 (中国劳动力充裕),CIC0,CIC0,产生贸易(HO原理):美国出 口钢铁换取大米,中国出口大米换取钢铁,结论:贸易使一国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使社会满足程度得到提高。,两国国内市场的变化,国 家,生产

29、及消费点,大米的相对价格 (大米价格Pr/钢铁价格Ps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福利),美国国内,生产点沿着PPF上移;消费点(量)开始随着进出口行为的产生发生变化,出口钢铁使得Ps上升,进口大米使得Pr下降,中国国内,生产点沿着PPF下移;消费点(量)开始随着进出口行为的产生发生变化,出口大米使得Pr上升,进口钢铁使得Ps上升,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贸易均衡,国 家,生产及消费点,大米的国际相对价格,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福利),美国国内,生产点为S1,消费点为C1,假定国际相对价格为P1(= P1 *),介于P0和P0 *之间,中国国内,生产点为S1

30、,消费点为C1,CIC1 (高于CIC0),CIC1 (高于CIC0),国际贸易的总收益,A,B,C,S,CIC0,CIC,CIC1,P0,P1,P1,钢铁,大米,O,(2)局部均衡分析,1.0 0.5,P(千元),Q,P(千元),P(千元),1.5 1.0 0.5,1.5 1.0,出口,进口,Q,Q,D,DM,D,S,Sx,S,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画图分析某种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中国大米市场,国际大米市场,美国大米市场,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P(千元) P0=2 P*=1,供给曲线,需求曲线,进口M,0 S1 S0 = D0 D1 数量 结果:

31、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问题:图示分析进口、出口行为对于一国国内市场的影响极其利益反应?,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价格(千元) P*=1 P0=0.5,出口(X),供给曲线,需求曲线,0 D1 S0 D0 S1 数量 结果: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 出口市场的贸易利益,S,D,Q,P(千元),自由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a +b) 消费者剩余: - a 总计: + b,a,b,P0,P1,S,D,Qw,P,c,d,P1,P0,自由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c 消费者剩

32、余: +(c+d) 总计: + d, 进口市场的贸易利益,二、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一)“里昂惕夫之谜”,(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为了解开“里昂惕夫之谜”,此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学说和思想,如: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说;贸易壁垒说;技能与人力资源因素说;其他自然资源因素说等,大丰富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问题:何为“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悖论”)?如何理解这种“迷”(“悖论”)的产生?,链接(扩展阅读文献): 美国高科技产业为何独领风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硅谷的人才流动频繁,伴随人才流动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知识的传播,宽松开放的人才政策降低了硅谷内高科技产业公司的人力管理成

33、本,而且加州的法律环境较为宽松,使跳槽变得容易,另外行业内人才技术的交换成本更加低廉,硅谷人允许失败的文化也鼓励了硅谷人的开拓创新。,美国在资本和高科技劳动力上的充裕禀赋(大约占世界的30%)造就了美国高科技行业的强大,美国依据资本和高科技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去发展高科技产业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独领风骚的根本原因,深度思考: (1)相对于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有无新的生产要素出现? (2)中国的要素禀赋如何? (3)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该如何定位?(产业结构的确定) (4)某具体区域的要素禀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定位(特色定位)? (5)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如何扬长避短? (6)分析自身的要素禀赋(参与自身生产函数的建设),如何根据自身的要素状况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如何扬长避短?,注意:养成乐于考虑生产(产出)函数的习惯,乐于付出与所得的对比分析。(生活与工作),研究方向: (1)产业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讨论课: (1)优势理论与中国 (2)硅谷与中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