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2738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远小学发展规划1.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柔远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1年2014年)一、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柔远小学坐落于中卫市柔远镇柔远村,创办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发展至今,已初步建成一所设备基本完善,师资队伍达标,管理科学,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幼教、义教体化窗口学校。截止2010年年底,学校占地面积12800,生均占地面积为21.09,校舍建筑总面积3054,生均5.03,学校现有教职工38名,教学班级17个,拥有学生607人,最小的班级33人,最大的班级46人;学前教育班级2个,教师2名;是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中心小学。随着规模办学的发展、教育

2、资源的优化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服务半径扩大至3公里,以柔远村为中心、辐射刘台、莫楼、砖塔、高营、夹渠六个行政村区。(二)现状分析学校情况建校时间1907年占地面积12800办学层次小学学校性质农村中心小学师资情况教工总数38人教师总数38人职称情况中级23人占60.5%初级9人占23.7%未定级6人占15.8%年龄结构50-60岁6人,占15.8%36-49岁23人,占60.5%35岁以下9人,占23.7%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7人,占18.4%大专23人,占60.5%其他8人,占21.1%骨干教师区级骨干1人,2.6%市级骨干4人,占10.5%镇校级骨干18人,占47.3%学生情况班级数17个

3、学生总数607人学生分布本地学生607人,占100%区外借读0人,外省市借读0人,基本情况汇总表(统计日期:2011.4)弱势1、校园内部由于施工,学校整体形象尚欠。学校校舍是80年代、90年代、2006年分三次建成的,和现代标准学校无法相比。经过多方努力,我校综合楼于2011年开工建设,但按学校规划需大门西移,100多米的围墙、门房以及大门等辅助设施还没着落,学校环境和内部设施与现代标准学校是有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学校新教学楼正在建设中,学生室内活动场所不够宽敞;由于施工,校园环境较差,绿化区大部分被施工方占去,学校绿化工作暂时是个盲点。2、中青年教师创力、冲力、研究力尚欠,缺特长教师。近些

4、年,由于集中办学,我校进了些年轻老师。目前我校教师平均年龄约42岁,50岁以上老教师6人,占占15.8%,35岁以上中年老师23人,占60.5%,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9人,占23.7%,教师年龄结构比为:6:23:9;但总体上年轻老师缺少,教师队伍整体创力、冲力、研究力尚欠,师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为培养研究型教师,搭建了“发展平台”,引导教师走适合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路子。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平台”建设时间还不长,精神的积累还不够丰厚,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相比先进学校,干部和教师整体素养、专业研究水平、发展自觉意识、团队协同作战的力量还欠佳,我

5、们还缺少品牌教师、特色教师,致使实施素质教育缺乏后劲。3、校园文化层次性不强,缺乏渗透力。这些年来,我校虽然以“和谐校园”创建为载体,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改造,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一些知名度。但是,只追求一时的片面效应,而并没有真正从校园文化这个角度来深入思考,通过实践积淀下来,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认可,还是不是很多。因此,在文化表现,在文化发展的广度、深度、厚度上面还不够,还要作进一步探索。潜势1、研究型教师队伍的潜势。学校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内部管理运作良好,“三风”良好。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平均年龄42岁,大部分教师思想开放,安于工作,乐于奉献,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好,参与教研的

6、积极性较强。近年来学校通过教学比武、优质课比赛、小课题研究、三笔字比赛、课件制作等活动也培育了一部分教学能手、研究型教师。如继续循着这条路走下去,这种研究力会逐步发挥,有利于新三年我校研究型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提升。2、校本课程发展的潜势。我校以“课堂质量工程”、“高效优质课堂”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具有特色,这个优势将带动课程系列的进一步的形成与丰富,将带动课程执行力的增强与提升,还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斑斓与多姿,进而成就老师、学生与学校的整体提升。3、学校传统文化的潜势。学校具有将百年的历史,这是我校今后取得长足发展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如何挖掘一些传统东西并利用好,这将是新三年规划中领衔学校新一

7、轮文化发展的总课题。通过这个课题的系统研究,相信老师们在此过程中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会有长足的进步。渐渐地,学校倡导孩子们学习和发扬传统一些文化,倡导老师开启学生的心慧、智慧和灵动之慧,倡导整所学校崇尚真学、真做、真理,这些愿望会实现。(三)发展总目标最优发展区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农村小学学校品牌。核心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最先发展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育优质教师队伍。总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形成“职责分明、目标明确、调控及时、成效显著”目标管理,使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充满活力,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引领区域教育发

8、展的,让柔远人们每满意的农村中心学校。总目标阐述分目标:环境建设目标:完善环境设施建设,建立精特美学校形象。管理机制目标: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推行现代学校管理。师德建设目标:加强凝聚力工程,构建和谐向上校园。教师发展目标: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培育优质教师队伍。学生工作目标:建立评价机制,培育未来发展的学生。课程改革目标:建立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目标:挖掘本校传统文化,创建特色文化教育品牌。教育互动目标:构建家校社互动机制,建成社区文明高地。培养目标:以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五个一”一种探索的精神,一副强健的体魄、一个扎实的基础,一种自理的能力,一副创新的头脑

9、,争做合格学生。三风一训:校风勤奋 好学 自主 创新 文明 进取教风关爱学生 善待学生 教学民主 科学育人学风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学习 学会健体 校训乐学 创新 健康 和谐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办学宗旨:科学决策 民主管理 廉洁奉公、勤俭办学二、指导思想与办学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为新一轮发展行动纲领,坚持务实创新,坚持学校依法自主发展,坚持以实施校本评价成为贯彻落实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根据市教育局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奏响“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主旋律,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

10、方针,牢固确立“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走“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不断增强竞争力,为实现“一年具规模、三年显特色”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二)办学目标。在“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引领下,努力将学校办成管理现代化、师资建设现代化、教育教学现代化、人文环境现代化的柔远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目标的内涵:1、管理现代化:实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政令畅通、管理高效。2、师资建设现代化: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从事教育事

11、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化队伍。3、教育教学现代化: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适应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4、人文环境现代化:创新校园文化,践行校园精神,成为有优良的校风学风、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优美的校园学习环境和体现教育平等的和谐校园。(三)培养目标。让“重德、明法、励学、敦行”成为学生立身成人的精神信条和操行准则。目标的内涵:重德:立德修身,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人。明法:切问慎思、明法知行,培养学生成为能融入未来社会的人。励学:勤奋求学、善于学习、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做终身学习的人。敦行:身体力行、行而不倦,培养学生成为经得起挫折和具有坚韧毅力的人。三、分项目标及措施以全面推进三年发展规划

12、目标的实施为行动纲领,继续坚持以校本评价为检测、调节、保障机制,在学校的一切工作层面按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学校发展内涵,实现发展目标。(一)管理工作1、目标坚持依法办校、以德立校、廉政勤政,形成机构设置合理、体现民主管理、运行高效、依法自主规划、自主发展的现代管理体制和人文环境。2、措施(1)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工会民主监督作用,坚持校务会议决策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继续修订健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坚持实施校本评价,规范操作,加强过程管理。(2)抓好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推行“动态式”管理,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层级负责制、权职责任制及全员岗位职责制。(3)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绩效工资

13、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执行全员聘用合同制,逐步推行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岗位聘任制。(4)确保经费投入,年内实现建立学校网站,逐步实现学校网络化全覆盖。充实完善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3、达成标志(1)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依法治校程序规范,管理效能政通人和。通过上级部门考核验收,教师、家长、社区评价满意度高(社会问卷调查)。(2)能严格规范执行“校长负责制”,班子队伍廉政勤政和履职能力、威信提高,得到教职工的认可。(教代会测评)(3)形成重实绩、重贡献、重能力和“三个不一样”的分配激励机制。 (4)在现有基础上形成一个师生共享的资源库群(如教案、课件、图书等)和一

14、条与外界相通的网络链路,完成对教学区的网络接通,实现校园网络化全覆盖。管理工作三年发展目标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管理工作1、坚持依法办校、以德立校、廉政勤政。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工会民主监督作用,坚持校务会议决策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2、继续修订健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坚持实施校本评价,规范操作,加强过程管理。3、抓好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推行“动态式”管理,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层级负责制、权职责任制及全员岗位职责制。1、完善重实绩、重贡献、重能力和“三个不

15、一样”的分配激励机制。2、 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结构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执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岗位聘任制。3、确保经费投入,实现学校网络化全覆盖。充实完善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课堂网络化、办公无纸化。1、严格规范执行“校长负责制”,干部队伍廉政勤政和履职能力、威信提高,得到教职工的认可。(教代会测评)2、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依法治校程序规范,管理效能政通人和。有关部门考核验收,教师、家长、社区评价满意度高(社会问卷调查)。3、形成一个师生共享的资源库群(如教案、课件、图书等)和一条与外界相通的网络链路,完成对教学区网络接通

16、,实现校园网络化全覆盖。(二)队伍建设1、目标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务实,具有现代教育先进教学理念和具备从事教育事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化队伍。2、措施(1)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和中卫市教师“八不准”规定,以“敬业爱生”为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和育德能力培训。(2)将全员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开展以学科发展、专业化发展的师训课程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活动。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养。(3)制订新一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形成教师自我发展机制。(4)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训的力度,坚持实行学科带教和班主任带教的校本带教制度。(5)建立骨干教师团队学

17、科教学指导机制,形成教师个人、教研组和学校和谐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6)结合中卫市“十二五”师训规划要求,制订完善的师训管理制度及校本培训运行机制。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历进修、职务培训、教师学习型组织活动。3、达成标志(1)形成一支上级部门、家长、社会认同的师德高尚、敬业务实,具有现代教育先进教学理念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上级部门评价及社会问卷调查)(2)形成学校多元化、多渠道的校本师训机制。(形成校本培训资料体系)。(3)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个人信息素养有提高,能适应未来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的教师达到98%及以上,课堂教学满意率提高到95 % 以上(通过学生、家长问卷、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18、)。(4)54%以上教师能在各级教学评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有成果。(获奖、评优、校本教材编写、论文、科研成果等)(5)至2014年教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5%及以上,中级教师比例上升为65%;初级教师的比例达25%及以上。队伍建设三年发展目标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师资队伍1、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敬业爱生”为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和育德能力培训。2、将全员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开展以学科发展、专业化

19、发展研究的师训课程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活动。3、制订新一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形成教师自我发展机制。4、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训的力度,实行学科带教和班主任带教的校本带教制度。1、建立骨干教师(团队学科教学指导机制,形成教师个人、教研组和学校和谐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2、结合中卫市“十二五”师训要求,制订完善的师训管理制度及校本培训运行机制。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历进修、职务培训、教师学习型组织活动。3、形成学校多元化、多渠道的校本师训机制。(校本培训资料)4、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个人信息素养有提高,能适应未来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的教师达到98%及以上,课堂教学满意率提高到95 % 以上(通过

20、学生、家长问卷、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1、70%以上教师能在各级教学评优、课题研究、文章发表等方面有成果。(获奖、评优、校本教材编写、论文、科研成果等)2、至2014年教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5%及以上,中级教师比例上升为65%;初级教师的比例达20%及以上。3、形成一支上级、家长、社会认同的师德高尚、敬业务实,具有现代教育先进教学理念的专业化队伍。(上级部门评价及社会问卷调查) (三)德育工作1、目标以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简体、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德高素质现代人、文明人为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本校法制教育特色,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信关爱品格。2、措施教师队伍

21、育德能力培养(1)建立和完善教师育德能力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形成全员育德机制,进一步开展班主任校本系列课程培训。(2)创建班主任工作培训机制,制定培训工作活动制度,开展研讨活动,探索育人方法,发挥领衔作用。完善班主任带教制度并扎实开展带教活动。(3)创新班主任论坛活动方式,把推广经验与创新工作思路相结合。(4)采取措施加大师生心理健康力度。学生行为规范教育:(1)继续开展“课前两分钟教育”、“校班会专题教育”、“班主任主题教育”等教育方式,在教育中以学生发展为本,讲究方式方法,注重教育实效。(2)深化“星级班级评比”、“星级少年屏蔽”制度,修改量化指标使之更为人性化,体现评价调节反馈的激励作用和

22、发展性作用。(3)进一步完善“德育分层教育”,每个年级在确定相关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内容以及达成的评价标准。(4)研究和制定柔远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学生行为规范测评常规机制。创新两纲教育(1)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法制教育,更多地走进课堂与学生,拓宽法制教育的影响面和辐射面,彰显学校德育特色。建立教育教育管理 “预警管理系统”,形成班、校、区三级预警转化教育的工作网络和运行机制。(2)学生校级自主管理会和班级自主管理会组织齐全、制度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地开展工作,提升学生实践管理能力,初步形成自主教育体系。(3)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形成立体的人性

23、化的引导和教育形式。(4)发挥少队工作功能,促进少队工作开展。(5)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身心特点,创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坚持开放办学,发挥 “三位一体”教育功能(1)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加大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开展寄发表扬函活动,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热情,收集更多的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教育,提升家长育德能力,争创优秀家长学校。(2)发挥学校为柔远经济社会服务的作用;加大对困难学生群体的扶持力度;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3)拓展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格局。3、达成标志(1

24、)形成一支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带头作用的骨干班主任队伍。(2)班主任队伍的育德能力得到家长、社会认同(调查问卷)。(3)制定柔远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4)争创中卫市沙坡头区优秀家长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目标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德育1、制定教师育德能力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开展班主任育德能力校本培训。2、创建班主任工作培训机制,制定工作活动制度。3、探索“星级班级评比”的激励、发展性评价体系。4、创新法制教育,迈进社区。5、创建学生自主教育的组

25、织机构和制度。6、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7、少队活动结合时事,开展创新而有实效的活动。8、探索新颖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活动。9、初步形成学生行为规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1、班主任育德能力校本培训课程完备。2、班主任工作有序开展,初步形成特色班级管理经验。3、完善“星级班级评比”、“星级少年评选”制度。4、法制特色教育在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5、学生自主教育全面实施,在实施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6、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个案,积累教育经验。7、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总结活动经验。8、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富有成效。9、进一步细化、优化柔远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素养评价指标。1、班主任育德能力明显增强。2

26、、班主任工作室经验在全校推广。3、形成“星级班评比”、“星级少年评选”的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体系。4、法制特色教育有新的发展。5、形成学生自主教育体系。6、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7、争创中卫市优秀家长学校。8、形成柔远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四)教学工作1、目标创新质量发展体系,落实特色质量提升标准,形成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切实加强课程执行力,优化课堂教学,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校本研修,形成教研机制。2、措施(1)推进层级权职负责制。加强对发展质量体系的领导力,贯彻区、市质量提升年工作要求,实施学校的新一轮质量

27、发展计划,全面落实质量过程监控与结果预测计划的实施。(2)学科建设工作负责制。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培训,提升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强化组长职责及作用,引领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建学校学科教学品牌特色等活动。(3)教学实践研训一体制。强化理念引领,反思经验,比较差距,转变教学行为,切实加强课程执行力。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形成校本研修运作机制,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围绕高效课堂开展校内外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继续创新校学科教研发展工作机制。定期举行校内外教育教学研讨活动。(4)严格执行中卫市中小学课程方案,规范设置课程课时。按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及要求开足开齐基础性课程,着眼于学生基

28、本素质的发展。尽可能多的开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形成探究型课程系列,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5)加强教学工作校本评价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校本教学调研评价机制。以教研组评价等级制促进教研组建设。完善教学及课件评优机制。拓展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的调节反馈作用。(6)实施小班化个性关注教学策略,形成学校教学工作新“三清”运作机制。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使全体教师树立“差生也能教好”的坚定信念。全面落实“新三清”工作机制,即促进形成“课标清、环节清、测评清”的“教三清”教研机制和推进形成“内容清、概念清、训练请”的“学三清”学习机制。3、达成标志(1)能严格执行新课改课程方案,形成符合课改精神的

29、新课程体系。(2)贯彻现代教学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动有成效。(努力达到随堂课听课优良率70%)(3)课堂教学学生满意率高。(问卷调查) (4)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发展。(统考合格率持续稳定、提高)(5)校本研修形成制度并有成果,学科教研、教学、创新活动形成特色。(6)形成我校教学工作新“三清”运作机制。(7)逐步为一线教师配齐办公电脑,实现教师备课网络化。实现教学资源库、信息资料共享,教学质量管理数字化。教学工作三年发展项目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教学1、以现代

30、教育理念为引领,实施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形成教学工作新“三清”运作机制。2、建构形成校本教研机制,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课程执行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继续加强校本研究,并逐渐形成特色。4、拓展质量监控体系职能且与教师考核挂钩。5、继续加强托管工作,确保托管学校去的长足的发展。6、为一线教师配齐把办公电脑,实现教师备课网络化。7、在区、市教学研讨活动中争取获奖。1、贯彻现代教学理念形成本校教学特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手段教师信息素养有提高。2、校本探究性课程形成系列。3、健全完善校本教学调研评价机制。4、完善教学评优及课件评优机制。5、推进实施电子备课教案系列、推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

31、、教学信息资料形成数字化、现代化管理。6、开展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校内外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7、开展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探索其发展内涵,高标准高质量地保证小学学生毕业率。1、校本教研制度化,探究型课程系列化,学科教学活动特色化。2、校本教育教学信息资料数字化。3、92%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4、现代教学理念能转化为教学行为,形成本校教学特色。5、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发展。(统测合格率持续稳定、提高)6、教学质量与校本评价过程管理机制制度化、常规化、科学化。完善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评价体机制。7、拓展性课程能满足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8、有一支适应现代

32、化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五)教科研工作1、目标强化市、校各级课题实施的过程管理与结题管理,把进一步提高科研课题的质量和成果推广作为推进科研现代化的主要工作目标,发挥教科研对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和先导性作用。2、措施(1)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和课题管理条例,建构稳定运行的教科研运行机制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对教科研活动有所创新有所发展。(2)以校本研修与内部研讨为主,外出取经的办法为辅,多种方法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教科研理论及科研方法的学习与指导,提高教职工科研理论水平及论文和结题报告的撰写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与论文(含结题报告)的质量

33、。(3)继续依靠原有的中年教师骨干力量,并创造条件,对青年教师中科研意识较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形成一支学校教科研工作稳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4)切实加强对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率,遴选一批与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密切相关的课题成果加以推广,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创新发展。3、达成标志(1)形成以实用化、质量化、本土化为特征的现代科研管理模式,教科研管理规范,管理人员专业化。(2)教科研工作普及、教师教科研水平有一定提升,逐步实现向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的转化。(3)教科研成果数量、质量提高,争取能在国家、自治区核心期刊上获奖或发表。(4)加强托管学校教研活动督

34、查,让教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真正让教研活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科研阵地。(5)有科研成果推广并对我校和托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推动促进作用。教科研工作三年发展目标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教科研1、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体现教科研管理的现代化,组织机构向年轻化过渡,教科研运行机制形成系列。2、在完成校级课题同时,积极争取市级课题。3、以校本研修与内部研讨方式遴选一批与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课题成果,以招标方式,在部分班级、学科加以推

35、广实施。4、加强对托管学校教研活动的督查。1、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完善、形成系列的运行机制稳定运行,教科研管理现代化,组织机构实现年轻化。教科研活动有所创新和发展。2、积极组织托管学校教师参与主校教师研究的专题中来。3、教职工现代化科研意识普及,科研理论水平、论文的撰写能力进一步提高。4、重点培养一批科研意识较强、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形成学校教科研工作现代化的中青年骨干队伍。5、积极争取市级课题。1、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继续稳定运行,年轻化的教科研管理组织机构发挥主体作用。教科研活动进一步创新。科研管理进一步现代化。2、校级课题结题率95%以上,托管学校的教师要有总结。3、教

36、研骨干队伍发挥中坚作用。更多的学科性课题立项为市级课题。4、科研成果推广对推动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促进作用明显。召开总结交流会。 5、学校教师每年能在区级刊物发表1-2篇文章,三年中力争在市级(或以上)刊物发表至少5篇文章。(六)科技、艺术教育1、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与动手能力,形成具有高雅的艺术素养和个性化的技能,争创市级科技普及先进学校。2、措施(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与落实,科艺各项工作达标。(2)创新丰富科技艺术教育的内涵,继续实施“坚持普及性、倡导综合性、追求长效性”的科技艺术教育策略,加强艺术教育“三团一队”建设,坚持科技艺术普及教育和特长学生培养相结合的方向。(3)严格执行课程

37、设置标准,坚持以音乐、美术、实践、劳技、环保等普及性的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坚持实施富有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的教学方向;开设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形式的科技艺术类探究型课程,切实提高探究型艺科的教学质量。(4)加强科普阵地设施建设(如橱窗、展示室、校园广播站等),凸现“墙上文化”和教学楼的“走廊文化”的宣传功能,加强校园广播站栏目的科技艺术教育宣传,每学年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活动。(5)加强科学、社会实践、环保等重点兴趣小组的建设。3、达成标志(1)争创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争创市级科技普及学校。(3)在各级各类科技、艺术竞赛中获奖。(4)艺术教育团队(合唱团、舞蹈队)建设有成效。科技艺术教育

38、三年发展项目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科技艺术教育1、加强艺术教育“三团一队”建设。2、坚持实施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的腰鼓教学。3、开设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形式的科技艺术类探究型课程。4、加强科普阵地设施建设(如橱窗、展示室、校园广播站等)。5、加强校园广播站栏目的科技艺术教育宣传。6、创建沙坡头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7、每学年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活动。1、艺术教育团队(合唱团、舞蹈队)建设有成效。2、切实提高探究型课程的教学质量。3、保持科技创新大赛年年有

39、突破。1、探究型课程教案汇编成册。2、保持科普活动全面推广。3、力争在沙坡头区科普竞赛中能取得好成绩。(七)体育、卫生工作1、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提高师生身心素质,争取爱国卫生先进单位。2、措施(1)加强体育教学和卫生工作的管理,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加大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力度。(2)高质量、高水平地开好学校运动会,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体育竞赛。(4)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食堂卫生、食品安全的监督,认真做好“六病”防治检查工作,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5)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档案。(6)创建新一轮“卫生校园

40、”。3、达成标志(1)严格学生身体健康数据的测试工作,并及时上传。(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并力争获奖。(4)“六病”防治工作力争各项指标达标,无食堂卫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体育卫生工作三年发展目标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体卫工作1、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2、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和卫生工作的教育科研。3、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档案。4、组建专项运动队。5、争创爱国卫生先进单位。6、加强执行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制度。7、设立卫生健康、环保知识宣

41、传专栏。8、加强对食堂卫生、食品安全的监督并定期检查。1、加强体育教学和卫生工作的科研力度。 2、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3、加强学生意外伤害防范管理工作,杜绝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4、“六病”防治工作力争各项指标达标,无食堂卫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5、学生卫生行为习惯规范化。6、每年一届校运动会,每学期全校小型化、多样化的体育竞赛不少于2次。1、严格学生身体健康数据的测试工作,并及时上传。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并力争获奖。3、体育教学和卫生工作在教科研方面出成果。4、争创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八)总务工作1、目标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校产完好率高,校园环境绿

42、化美化净化,后勤服务保障有力。2、措施(1)继续完善各项后勤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加强服务能力培训,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提供高质量服务。(2)加强对校舍、场地、功能室、宿舍、食堂等教学设施设备的科学合理、规范使用的过程管理,加强维护、保养、维修的常规管理。(3)加强校园道路通行安全管理,重点部位的安全技防、安防和人防工作的管理。(4)加强校园的美化、净化和环境卫生建设工作,培养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与卫生意识。(5)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收费制度。严格执行财产保管制度,规范领用制度和报废审批制度的过程管理。(6)坚持实施按月岗位工作考核并与奖励绩效工资挂钩的校本评价制度。3、达成标志(1)

43、总务工作管理制度完善,工作务实到位,高质量的服务、保障被认可(考核与教师问卷调查)。(2)财务、财保工作通过上级部门的考核、审计、验收。(上级部门评估)(3)校舍、校园、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完好率100%。(4)校园绿化率达到中卫市单位绿化标准,通过沙坡头区绿化学校验收。(5)校园环境质量师生、家长、社会三满意。(问卷调查)总务工作三年发展目标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二学年发展目标(2012.09-2013.08)第三学年发展目标(2013.09-2014.08)总务1、加大后勤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2、加强岗位职能及专业能力培训,强化岗位职责落实。3、完善

44、聘用合同制,实行竞争上岗,优化人员结构。 4、坚持实施按月岗位工作考核并与绩效工资奖励挂钩的校本评价制度。5、加强校园道路通行安全管理,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技防、人防工作的管理。1、整合校舍、场地、功能室、食堂等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的落实。2、提高财保工作的监控、规范的过程管理能力与水平。3、学习更新专业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建构后勤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4、加强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和环境卫生工作,创设良好育人环境。5、总务人员树立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培养和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环保意识。1、总务工作管理制度完善,工作务实到位,高质量的服务、保障被认可。2、财务、财保工作通过上级部门的考

45、核、审计、验收。3、校舍、校园、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完好率100%。4、校园绿化率达到中卫市单位绿化标准。5、校园环境质量师生、家长、社会三满意。(九)基础性工作1、目标各项指标(含“两基”各类报表等)达到或高于指令性指标,管理规范,程序科学,服务于教学。2、措施(1)继续修改完善档案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加强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建设,做到设置科学、种类齐全、数据准确、标准规范、整洁干净、存放有序,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提供高质量服务。(2)加强对档案资料的科学合理、规范使用的过程管理,加强收集、整理、规范、上架的常规管理。(3)加强档案室的安全管理,重点部位的安全技防、人防工作的管理。(4)加强档案室的美化、净化和环境卫生建设工作。(5)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收集整理制度。严格执行“三防”制度,规范领用制度和退档审批制度的过程管理。3、达成标志(1)管理制度完善,工作务实到位,高质量的服务、工作被认可(考核与教师问卷调查)。(2)各类档案建设通过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估、验收。(上级部门评估)(3)档案资料保存完好率100%。(4)档案室标准化建设达到中卫市建设标准。(5)档案建设质量师生、家长、社会三满意。(问卷调查)基础性工作三年发展目标分解表发展项目第一学年发展目标(2011.09-2012.08)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