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李廉锟第4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3219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李廉锟第4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2章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李廉锟第4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2章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李廉锟第4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章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李廉锟第4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李廉锟第4版.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2-1 概述,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2-3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2-4 瞬变体系,2-5 机动分析示例,2-6 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的情况,2-7 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一、构造分析的目的 1、研究结构正确的连接方式,确保所设计的结构能承受荷载,维持平衡,不至于发生刚体运动。 2、在结构计算时,可根据其几何组成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分析其组成顺序,寻找简便的解题途径。,2-1 概述,在忽略材料应变的前提下体系可分为两类: 1、几何不变体系: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形状和位置都不会改变。,图 b,2、几何可变体系:在外力作用下,其形状或位置会改

2、变。,2-1 概述,只有几何不变体系才 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一、自由度:所谓体系的自由度是指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几何参数的数目; 即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独立坐标的数目。 1、平面内一点个自由度;,2、平面内一刚片个自由度;,2,3,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二、联系:限制运动的装置,也称为约束。,1、单链杆:仅在两处与其它物体用铰相连,不论其形 状和铰的位置如何。,3,4,一根链杆可以减少体系一个自由度,相当于一个约束。!,加链杆前3个自由度,加链杆后2个自由度,1、2、3、4是链杆, 5、6不是链杆。,2、单铰: 联结 两个 刚片的铰,加单铰前体系有六个自由度,加单铰后体系有四个自由

3、度,单铰可减少体系两个 自由度相当于两个约束,4、虚铰(瞬铰),联结两刚片的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当于一个单铰即瞬铰,1,2,C,单铰,瞬铰,定轴转动,平面运动!,联结三个或三个以上刚片的铰,A,B,先有刚片A,然后以单铰将 刚片B联于刚片A,再以单铰 将刚片C联刚片于A上,也可以理解加复铰前三个刚 共有九个自由度,C,所以联结三个刚片的复铰相当 于两个单铰,减少体系四个约束。,, 加复铰后还 剩图示五个自由度。,5、复铰(重铰),联结n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n-1个单铰,相当于 2(n-1)个约束!,6、单刚结点:,将两刚片联结成一个整体的结点,图示两刚片有六个自由度,一个单刚结点可减少三个自由度相

4、当于三个约束。,加刚联结后有三个自由度,刚结点将刚片连成整体(新刚片)。若是发散的,无多余约束, 若是闭合的,则每个无铰封闭框都有三个多余约束。,两个多余约束,一个多余约束,一个平面体系通常都是由若干部件(刚片或结点)加入一 些约束组成。按照各部件都是自由的情况, 算出各部件自由度 总数, 再算出所加入的约束总数, 将两者的差值定义为: 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即: W=(各部件自由度总数)(全部约束总数) 如刚片数m,单铰数n,支承链杆数r,则 W=3m (2n+r) (26) 注意:1、复连接要换算成单连接。,连四刚片 n=3,连三刚片 n=2,连两刚片 n=1,2、刚接在一起的各刚片作为一大

5、刚片。如带有a个无铰封闭框,约束数应加 3a 个。 3、铰支座、定向支座相当于两个支承链杆, 固定端相三于个支承链杆。!,2.2体系的计算自由度,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图示体系 刚片数:m=8,单铰数:h=10,D结点:折算单铰数为2,支座链杆数:r=4,固定支座A:3个联系相当于3根链杆,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W=3m-(2h+r) =38-(210+4)=0,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结点数:j=6,W =26-(9+3)=0,支座链杆数:r=3,杆件数:b=9,对于铰接链杆体系也可将结点视为部件,链杆视为约束, 则: W=2jbr 式中:j为结点数;b为链杆数;r支承链杆数,注

6、意:1、W并不一定代表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仅说明了体系 必须的约束数够不够。即: W0 体系缺少足够的约束,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W=0 实际约束数等于体系必须的约束数 W0 体系有多余约束,不能断定体系 是否几何不变,由此可见:W0 只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 不是充分条件。 2、实际自由度S、计算自由度W和多余约束n之间的关系: S=(各部件自由度总数)(非多余约束数) =(各部件自由度总数)(全部约束数多余约束数) =(各部件自由度总数)(全部约束数)+(多余约束数),由此可见:只有当体系上没有多余约束时,计算自由度才是 体系的实际自由度!,+ n,所以: S = W,W,W,W

7、,W,图a为一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A,B,C,图a,将杆AC,AB,BC均看成刚片,,一、三刚片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铰两两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三铰共线瞬变体系,三刚片以三对平行链杆相联 瞬变体系,两平行链杆于两铰连线平行, 瞬变体系,就成为三刚 片组成的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3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图a为一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A ,C,将杆AC、BC均看成刚片,,杆通过铰 瞬变体系,二、两刚片以一铰及不通过 该铰的一根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 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A,B,图a,就成为两 刚片组成的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B,图b,三、两刚片以不

8、互相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的三根链杆相 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瞬变体系,瞬变体系,常变体系,A,B,C,将BC杆视为刚片,该体系就成为一 刚片于一点相联,四、一点与一刚片用两根不共线 的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 不变体系。,A,1,2,两根共线的链杆联一点 瞬变体系,两根不共线的链杆联结一点称为二元体。,在一体系上增加(或减去)二元体不改变原体系的机动性,也不改变原体系的自由度。,四个规则可归结为一个三角形法则。,规则,三刚片,必要约束数,对约束的布置要求,瞬变体系,一,二,三,四,连接对象,两刚片,一点一刚片,六个,三铰(实或虚)不共线,三种,三个,链杆不过铰,一种,三链杆

9、不平行也不交于一点,两种,两个,两链杆不共线,一种,1、去掉二元体,将体系化简单,然后再分析。,依次去掉二元体AB CDEFG后剩下大地, 故该体系为几何不变 体系且无多余约束。,A,B,C,D,E,F,G,几种常用的分析途径,依次去掉二元体A,B,C,D后 剩下大地。故该体系为无多余约 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如上部体系于基础 用满足要求三个约 束相联可去掉基础, 只分析上部。,抛开基础,只分析上部, 上部体系由左右两刚片用一铰和一链杆相连。 故:该体系为无多余约束 的几何不变体系。,抛开基础,分析上部,去掉二元 体后,剩下两个刚片用两根杆相 连故:该体系为有一个自由度的 几何可变体系.,3、

10、当体系杆件 数较多时,将刚 片选得分散些, 用链杆相连, 而不用单铰相连。,例6、,如图示,三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 铰相连,故:该体系为无多余约 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5 机动分析示例,例2-1 试分析图所示多跨静定梁的几何构造。,解:地基与AB段梁看作一个刚片(两刚片规则);,上述刚片与BC段梁扩大成一个刚片(两刚片规则);,上述大刚片与CD段梁又扩大成一个刚片(两刚片规则);,DE段梁同样分析(两刚片规则);,体系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例2-2 试对图(a)所示体系进行机动分析。,解:体系的支座链杆有三根, 只需分析体系本身即可。 如图(b)。,从左右两边按结点1,2,3的顺序拆去二元

11、体,当拆到结点6时,两链杆在一条直线上。,体系为瞬变体系。,2-5 机动分析示例,例2-3 试分析图所示桁架的几何构造。,解:ADCF和BECG都是几何 不变的部分,可作为刚片, 地基作为一个刚片。,刚片I和II用铰C相连, 刚片I和III相当于用虚铰O相连, 刚片II和III相当于用虚铰O相连,,几何不变体系, 且无多余联系(三刚片规则),2-5 机动分析示例,例2-4 试对图(a)所示体系进行机动分析。,解:地基作为刚片III, 三角形ABD和BCE作为 刚片I、II(图b)。,刚片I和II用铰B相连, 刚片I和III用铰A相连, 刚片II和III?,分析无法进行下去,2-5 机动分析示例

12、,地基作为刚片III, 杆件DF和三角形BCE 作为刚片I、II(图c)。,另选刚片,刚片I和II用链杆BD、EF相连,虚铰O在两杆延长线的无 穷远处; 刚片I和III用链杆AD、FG相连,虚铰在F点; 刚片II和III用链杆AB、CH相连,虚铰在C点。,三铰在一条直线上,体系为瞬变体系,2-5 机动分析示例,2-6 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的情况,一铰无穷远,几何不变体系,瞬变体系,可变体系,两铰无穷远,几何不变体系,瞬变体系,可变体系,2-6 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的情况,三铰无穷远,无穷远元素的性质: 一组平行直线相交于同一个无穷远点; 方向不同的平行直线相交于不同的无穷远点; 平面上所有的无穷远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瞬变体系,可变体系,瞬变体系,2-6 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的情况,2-7 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体系,几何不变体系 (形状、位置不变),无多余联系,几何可变体系 (形状、位置可变),可变体系,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瞬变体系,有多余联系,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分析图a所示体系,由平衡方程三个支反力,截面内力静定结构,分析图b所示体系,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由平衡方程不能求全部反力,超静定结构,2-7 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