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7766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0584149.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04-22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百山祖管理处 二一年五月 项目名称: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百山祖部分) 设计单位: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管理处 设计证号:国家林业部林资证字甲B010号 国家建设部工程设计乙级1211172号 院长:刘安兴 项目负责:张履勤 余久华 主要参加人员: 邱瑶德 张履勤 王翔 余久华 吴明鑫 姚丰平 马海泉 陈小荣 周荣飞 叶小明 叶珍林 执笔:张履勤王翔 制图:王翔 审稿:王章明李土生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背景8 1.2规划依据9 1.3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

2、则9 1.3.1指导思想9 1.3.2规划原则10 1.4规划期限11 1.5扩建保护区11 1.5.1保护区扩建的背景及可行性11 1.5.2保护区扩建结果12 第二章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13 2.1基本情况13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13 2.1.3社会经济状况17 2.1.4历史和法律地位18 2.2现状评价20 2.2.1自然生态质量评价20 2.2.2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29 2.2.3保护区经济评价32 2.2.4保护价值35 2.2.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36 第三章总体布局38 3.1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38 3.1.1保护区性质、类型38 3.1.2保护对象38 3.2规划目标

3、38 3.2.1总体目标38 3.2.2近期目标38 3.2.3中期目标39 3.2.4远期目标39 3.3保护区功能区划40 3.3.1区划原则40 3.3.2区划依据40 3.3.3功能区划分41 3.4总体布局42 第四章规划内容44 4.1保护管理规划44 4.1.1保护的原则和目标44 4.1.2保护措施47 4.1.3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48 4.1.4防火规划51 4.1.5保护方式56 4.1.6病虫害防治规划57 4.2科研监测规划58 4.2.1现状与依据58 4.2.1任务与目标59 4.2.2开展科研的原则60 4.2.3科研项目60 4.2.4科研工程与规模62 4.2

4、.5科研队伍组织建设66 4.3宣传教育规划66 4.3.1宣传教育任务66 4.3.2宣传教育建设项目规划67 4.4基础设施规划68 4.4.1处、站址规划68 4.4.2道路建设规划68 4.4.3供电与通讯规划70 4.4.4生活设施规划70 4.5社区共管规划71 4.5.1社区共管的原则和目标71 4.5.2社区共管规划71 4.5.3周边最佳产业结构模式73 4.5.4人口控制和社区建设73 4.6生态旅游规划74 4.6.1生态旅游的原则74 4.6.2规划的指导思想74 4.6.3旅游资源评价76 4.6.4旅游发展前景预测78 4.6.5景区规划与建设规划78 4.6.6环

5、境容量分析80 4.6.7客源和市场分析82 4.6.8环境质量控制82 4.6.9绿化美化规划83 4.6.10三废处理83 4.6.11旅游项目规划83 4.6.12旅游效益分析84 4.7多种经营规划85 4.7.1多种经营活动的原则85 4.7.2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87 4.7.3多种经营项目和生产规模87 4.7.4多种经营项目效益分析90 4.8环境保护规划91 4.9医疗保健规划91 第五章重点建设工程92 5.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92 5.2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93 5.3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93 5.4生态旅游设施工程93 5.5多种经营设施工程93 第六章组织机构与人

6、员配置94 6.1组织机构94 6.2人员编制97 6.3组织机构的任务、作用和职能97 第七章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99 7.1投资概算99 7.1.1概算范围99 7.1.2概算依据99 7.1.3投资总概算99 7.2事业费预算101 7.3资金筹措101 第八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102 8.1政策保障103 8.1.1执行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法规103 8.1.2采取特殊优惠政策103 8.2组织保证104 8.3资金保证104 8.4人才与技术保障105 8.5管理保证105 第九章效益评价106 9.1生态效益107 9.2社会效益108 9.3经济效益109 附表 附表1百山祖自然保护

7、区土地面积统计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2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各类面积、蓄积统计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3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乔木树种面积蓄积统计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4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区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5风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主要建设工程规划表122 附表6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建设设备清单126 附表7百山祖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概算与安排表128 附件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1992166号130 附件二关于委托对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总体规划的函132 附件三浙江省华南虎踪迹发现及其基因鉴定工作报告133 附件四庆元县人民政府文件庆政200115136 附件

8、五百山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138 附件六百山祖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140 附件七百山祖植物名录(注*为引种)143 附件八百山祖动物名录232 附图 面积增加示意图 植被分布图 功能分区图 珍稀动植物分布图 工程建设图前言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界保护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下设凤阳山、百山祖两个管理处。其中百山祖部分位于浙江西南部的庆云县境内,处于整个保护区的东南部,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这里保存着较大面积呈自然原生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大量的野生生物物种。百山祖是不可多得的珍稀动植物避难所和天然生物基因库,是保护和研究我国

9、及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基地。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自然遗迹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天然博物馆,也是人们学习、娱乐、休闲、避暑疗养的胜地。 总体规划是指导自然保护区今后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996年由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会同百山祖管理处、庆云县林业局编制了百山祖部分总体规划,此总体规划为保护区开展基础建设、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全体管理人员近些年的共同努力,本保护区域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区内新物种的出现以及保护物种资源分布的变化,原有规划已不适应保护区保护事

10、业的发展。为此,为了全面地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计财规字200064号)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由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会同百山祖管理处,在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对规划方案进行了研究与修订。 为使华南虎有合适的生活空间,切实有效的保护这一世界最濒危的珍稀动物,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及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保护区实际,首先对保护区的面积进行扩大,并对各功能区进行了重新调整。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11、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大纲、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在综合分析研究本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保护区的性质、建设方针与目标,提出了各种保护、利用的原则和方法,并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对保护区各种保护、科研、宣教、旅游、多种经营等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较为详实的分析、规划。本总体规划力求做到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及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规划过程中,先后得到浙江省林业局、丽水市林业局、保护区管理局、庆元县委、县府、县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的大力帮助与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总体规划虽几经修改,但终因涉及面广,时

12、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本总体规划提供如下成果: 一、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百山祖部分)报告; 二、各种有关附表、附件、附图及专题; 三、总体规划图及植被、主要保护动植物分布图;四、有关照片集。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部分(为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本保护区”)位于东海之滨的浙闽丘陵,在全球陆地生物圈的地带生物群落分类中属于有夏雨的热带暖温带(海洋性)交错区,为亚洲的特殊地区。同时,地史古老,地势高差大,形成中亚热带至中温带的气候垂直系列带谱和多变的小地形和小气候,保留了植被垂直系列带谱和丰富的

13、生物资源及相应的生物群落,是一个典型的东南沿海季风区中山丘陵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本保护区生物物种十分丰富,是已知叶附生苔种类最多的产地,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目前许多动植物种类已处于濒危状态,尤其是1987年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SSC)列为全球最濒危的十二种物种之一的百山祖冷杉(此物种为本保护区特有种,目前这种冷杉自然生长仅存3株)及1998年新发现的世界最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亟待加大保护力

14、度。建设好本保护区将有效地拯救许多濒危物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保护区地处瓯江源头,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为“浙南林海”中的精华,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现有森林面积2.3万公顷,宛如瓯江一大蓄水库。建设好本保护区不仅对保持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平衡,维护和改善当地人民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涵蓄了大量水资源,为瓯江沿岸数百万居民提供丰富的生活、农业、工业用水,为延长紧水滩等水电站的使用寿命均有着重大作用。 本保护区风景资源丰富,盛夏凉爽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和避暑胜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发挥森林游憩保健作用的要求将日益增长。应当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及动植物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展旅游事业

15、,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风光,观察野生动、植物的需求。 本保护区是我省林业对外开放的窗口,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通过本保护区建设,将有利于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及生境监测研究,有利于探索、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通过保护区建设,实施广泛有效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有利于全民树立环保意识,参与自然保护工作,并为开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区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方便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为促进保护区建设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正是有着以上诸多的作用,为了保护百山祖的自然资源,1985年,经浙江省

16、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百山祖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以来,国家和地方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广大职工为保护区的发展壮大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本保护区基础设施还比较简陋,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现代化的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体系还未形成,远远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保护形势的需要,严重制约着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由此,迫切需要改善区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搞好保护站、点的建设,添置必要的防火设施、交通工具和科研设备等。 根据国务院国函199216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林业局林护发200013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

17、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计财规字200064号“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为了加快本保护区的建设步伐,科学地进行总体布局,合理地安排建设项目,高效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并在可靠翔实的科研、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编制本总体规划方案。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6)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7)中华

18、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1992166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古海岸与湿地等十六处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 8)国家林业局司局文件林计财规字200064号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9)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 10)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11)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方案编制项目委托书。 12)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3)庆元县人民政府文件庆政200115号关于要求扩大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面积的请示; 1.3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方针政策和

19、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保护管理方针;以保护为宗旨,科技为依托,宣教为重点,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以保护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保护生物资源,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发展珍稀种群;进一步开展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科普培训、生态旅游、多种经营等活动,努力把保护区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完整、各类资源持续发展、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具有自身特色和示范作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2规划原则 为全面执行保护区规划指导思想,在整个总体规划中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法律为依据原则。保护区规划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2)坚持保护第一和可持续

20、发展原则。以保护为宗旨,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开展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收入,促进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科技为先导,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力求科学、合理,体现时代发展、科技进步。 4)坚持保护区建设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保护区建设发展规划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速度和要求相适应、相协调,以确保保护事业稳步、顺利发展。 5)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要合理布局,以建设合理的综合保护体系;要突出保护

21、、建设的重点,优先保证核心区的保护工程、科研工程及相配套的附属工程,以保护百山祖冷杉、华南虎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原生生态系统为核心,遵循生态优先、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原则,逐年分步实施。 1.4规划期限 本期规划期限为2001年2010年。20012005年为前期,20062010年为后期。前期主要安排一些基础性项目和急需实施的项目,后期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体系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2010年以后只作远期瞻望。 1.5扩建保护区 1.5.1保护区扩建的背景及可行性 1998年,百山祖管理处管理人员在巡山时发现3只类似老虎的动物,但当时没有确证是华南虎。为确证华南虎在百山祖的存在,同年11月,管

22、理处成立了华南虎调查组,经过一个月的野外调查,获取粪便样本5个,制作脚印石膏模型2份,脚印图片一组。将粪便样本送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进行遗传学基因鉴定。由浙江省林业局主持,浙江大学以方盛国教授为首成立了“浙江省华南虎踪迹发现及其基因鉴定”课题攻关组,经过近二年的攻关,于2000年10月由省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与会专家一致确认华南虎存在于百山祖境内。 华南虎是世界上现存5个亚种中最濒危的一个亚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被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华南虎在生物多样性中体现了物种多样性中国生物物种的特有性。对研究了解动物区系和植物区系的特征和形成方面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的优先领

23、域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亚洲的其它地方的虎类保护实践证明,有效地维持一个华南虎种群需要一个较大的合适环境,至少400平方公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仅依靠小块、分离的保护区是很危险的。为此,必须扩大保护区面积以切实有效保护这一世界最濒危的动物。 而在百山祖保护区扩大面积,我们认为是可行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当地政府重视。庆元县人大已于2001年3月30日通过了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明文规定:“扩大百山祖保护区面积到400平方公里,积极创建保护小区,建设珍稀动植物保护与拯救基地”。这为保护区面积扩大提供了可行的依据。第二,国家及省正在出台生

24、态公益林建设补偿机制,为保护区周边的公益林建设提供了机遇。第三,有效地保护华南虎,对提高庆元的知名度、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并通过长期的宣传,当地老百姓的思想意识普遍有所提高,为面积扩大带来了方便。第四,保护区周边区域,因受保护区的影响、交通条件的限制以及林业主管部门对保护区周边地区加强护林监控措施,至今自然植被保存较好,资源尚未较大程度地被开发利用,为保护区范围的扩充奠定了基础。 1.5.2保护区扩建结果 根据保护区周边区域的具体情况,本次面积扩大的范围主要是在保护区东向毗连的合湖乡、贤良镇;西南方向的伍大堡乡。这些区域的基本特征是森林植被好、且人口密度低。有利于今后保护区的建设。经扩大

25、后的保护区面积为25667.1公顷,其中,原有面积10880.1公顷,新增面积14787公顷。详见面积扩大示意图。第二章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 2.1基本情况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 本保护区是整个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地处浙江省庆元县境内。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县境内东北部以百山祖为中心的一片,也是其主要部分,西北与龙泉接壤,东与景宁毗邻,南与县境内五大堡、贤良等乡(镇)交接,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97451191920,北纬273745275030之间,面积25227.8公顷;另一块位于庆元县的安南乡,面积仅有439.3公顷。本保护区总面积25667.1公顷。 2.1.2.1地

26、质地貌 本保护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闽浙丘陵区,由华夏古陆华南台地闽浙地质演变而成,地史古老。山体属洞宫山系,由福建武夷山脉向东伸展而成。基岩为侏罗纪火成岩(如英安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花岗岩等;五岭坑保护站区域是前泥盆纪变质岩),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被誉为“百山之祖”,是浙江第二高峰。最低海拔550米,为五岭坑保护站所在地。其地貌类型为深切割中山,以侵蚀地貌为主。区域内奇峰林立,地势险要,山地坡度大多在30度以上,峡谷、悬岩频见。 2.1.2.2气候 本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属“南岭闽瓯中亚热带”气候区。据保护区气象站多年观察测定,其年平均温度12.8,年降雨量2341.

27、8mm,年相对平均湿度84.0%,极端低温-13.2,极端高温30.1,无霜期187天,10积温3653.3,降雨主要集中在4-5月份,而高温季节在4-8月份,和典型亚热带气候一样有明显的湿热同季现象,但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森林生态环境等,气候有其特殊性,和庆元县城相比主要表现为温度低、雾日多、雨水充沛、相对湿度大等。尤其是局部林地的气候更为特别,如发育硅质棕黄壤的百山祖主峰南侧,也就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的生长地,年平均温度8-10,相对湿度达95%,雾日都在200天以上。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百山祖冷杉这一古老植物得以幸存,同是,由于百山祖冷杉需要生存在这一狭窄、

28、特殊的气候环境中,使得我们对其保护存在相当难度。 2.1.2.3土壤 据不同海拨高度和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剖面调查分析,本区森林土壤共有三个土类、五个亚类、七个土属。海拨800米以下为红壤,800米以上以黄壤为主,棕黄壤土类仅集中分布于海拨1700米左右的百山祖南坡。由于山地大多在800米以上,故以黄壤为主,主要土属有山地黄泥土、山地黄泥砂土、山地石砂土。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层中至厚,ph值4.05.3,具有有机质含量高、酸性强、土体疏松、腐殖质层厚、有较好的保肥持水功能等特点,是林木生长较为理想的土壤。 2.1.2.4水文 本区溪流呈放射状,分属瓯江水系、闽江水系和福安江水系。百山祖西南坡为闽江

29、支流松源溪的源头,东北坡为瓯江主流的发源地,东南坡为福安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之称。因此,保护百山祖的森林植被对三江源头的水源涵养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2.5植被 本区森林植被在全国植被分区中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又因海拔高度的变化,在相应的气候垂直分布带上形成森林植被的垂直带谱系列。 1)自然植被:由低海拔至山顶出现排列有序的森林植被类型。 a、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8001100米的南坡沟谷,土壤属红壤,组成树种主要有树参、木荷、红楠、甜槠、长果桂、青冈栎、深山含笑、岩青冈、拟赤杨、薯豆、南岭山矾、温州冬青、矩形叶鼠刺、柃木、石斑木

30、、毛冬青等乔灌木组成。另在海拔12001600米的北坡沟谷,土壤为暗黄壤,分布着以岩青冈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林。伴生树种主要有木荷、硬斗石栎、甜槠、细叶青冈、浙江樟、显脉冬青、黄牛奶树、麂角杜鹃、猴头杜鹃、云和新木姜子与茶条果等乔灌木。 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13001650米的山坡山岙。土壤为棕黄壤。主要组成种类为光叶水青冈、岩青冈、巴东栎、秀丽槭、多脉青冈、蓝果树、浆果椴、雷公鹅耳枥、东方古柯、马银花等乔灌木。 c、针阔叶混交林:可分为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6001200米的山坡山岗;杉木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10001500米的山岙山坡;黄山松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110

31、01750米;福建柏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9001600米;柳杉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1500米的山坡,以及百山祖冷杉阔叶混交林等6个群系。土壤由红壤到黄壤。主要伴生树种有乌冈栎、大萼红淡、球核荚迷、云山八角枫、柏拉木、光皮桦、甜槠、榕叶冬青、交让木、显脉冬青、水丝梨、华箬竹、百山祖玉山竹、常绿荚迷、翅柃、波叶红果树与四川冬青等乔灌木。 d、黄山松林:分布于海拔11001750米的山坡上部与山岗一带。土壤为黄壤。主要伴生树种为木荷、甜槠、四川冬青、阔叶十大功劳、三桠乌药等乔灌木。 e、山顶矮曲林:分布于海拔17001750米的山岙。以多脉青冈占优势,伴生树种有薄叶山矾、白檀、大柄冬青、小叶白辛

32、树、江南花楸、毛山樱、华箬竹、短柱茶等乔灌木。 f、灌草丛: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岗。由四川冬青、岩柃、庐山小檗、波叶红果树、水马桑、圆锥锈球、掌叶悬钩子、三花莓、野珠兰等灌木类组成,中间夹杂着禾草类及其他稀疏杂草。 此外还有少量毛竹林,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的集体林中。 2)人工植被: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林、松木林、毛竹林及茶园等,也有少量由驯化、引种的树种如水杉、华山松、秃杉、麻栎、日本扁柏、日本冷杉、日本落叶松、大叶花柏、细叶香柏、罗汉柏等的人工林。 2.1.3社会经济状况 2.1.3.1行政区域 本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东北部,行政范围涉及庆元县万里林场(国有)及百山祖乡、贤良镇、

33、合湖乡、伍大堡乡、安南乡等5个乡(镇)32个行政村,其中行政村涉及百山祖乡的栗阳、龙岩、枫树坪、斋郎、车根、桐梓、黄皮、桥陌8个行政村;贤良镇的新村、湖池、库源、青林、溪沿、贤良6个行政村;合湖乡的合湖、兰泥、三堆、黄水、黄水岙、坑底、黄土洋、久住洋、西排9个行政村的全部;伍大堡乡的南源、北泽、甘竹山、天平马、梧桐洋、后广、八洋、盖竹、东坑9个行政村;安南乡的五岭坑保护站涉及上余、五岭坑、山头洋等行政村。林区涉及原保护区的十九源、茶木淤、百山祖、盘龙地、出水岙、车根、大湾、车根、大湾栏等9个林区。行政范围总面积25667.1公顷。 2.1.3.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保护区域内现有人口12685

34、人,其中合湖全乡5211人,百山祖全乡3487人,贤良镇部分村2487人,五大堡乡15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9.4人/平方公里,汉族。现有职工(正式上岗人员)30人,其中植物、环保、动物、气象等专业技术人员10人。 2.1.3.3交通、通信 本保护区域内合湖乡公路通车里程30.5km,百山祖乡102.2km,贤良镇35km,五大堡乡10km,总计通车里程177.7km。 电视地面接收台:合湖乡9个,百山祖乡10个,贤良镇8个,五大堡乡通有线电视,共计接收台27个。百山祖乡全部行政村都通电话,贤良镇4个行政村通电话,五大堡乡均通电话,五岭坑站未通电话。保护区内现有无线基地台1个。 2.1.

35、3.4土地或资源的权属 目前保护区界线(未扩区)清楚,保护区域界县、周边乡镇、村均无林权纠纷,经地方政府确权认定,保护区现有行政范围面积25667.1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4341.8公顷,集体所有土地面积21325.3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16.9%和83.1%,保护区内森林资源1123452立方米,其中国有371523立方米,集体751929立方米,分别占33.1%和66.9%。 2.1.3.5地方经济与社区教育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百山祖乡2066元,合湖乡1688元,贤良镇1886元,五大堡乡1980元。 社区内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乡镇内均设有初中,行政村设有小学。 2.1.4历

36、史和法律地位 据传,在百祖方圆百里的区域,距今二百多年前还是茂密的原始大森林,享有“万里林”之美称,至今在山坡上还残留着四、五人合抱的大柳杉树桩。遗憾的是:之后温州一带的木行商人,逆瓯江小溪而上,雇佣大批民工上山乱砍滥伐,把木材锯成大板方放运到温州,加上解放前近百年的反动统治,民不聊生,他乡百姓纷纷逃至该山,毁林种粮,烧山驱兽。到解放时,“万里林”差不多变成了“万里荒”。但由于地域辽阔及自然障碍和人为保护等原因,该地区仍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1958年,建立了庆元县万里林场。通过大面积的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等措施,森林资源得到迅速恢复,原有的天然阔叶林也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从三十年代开始,特别是

37、解放以后,先后有几十家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进入百山祖林区开展科学考察和学术研究工作。上海师院欧善华老师(在华东师大和上海师院学习、工作期间)连续多年深入百山祖林区,采集了大量标本并编写了种子植物名录,对百山祖及附近地区植物资源十分了解。 1963年,当时在庆元县林科所工作的吴鸣翔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距百祖顶峰不远的南坡森林中,发现面前耸立着的几株参天大树与众不同,树身呈灰黄色,树皮龟裂,枝叶稀疏,似松非松,似杉非杉,一时难以辨认,一晃十二年过去了,1975年7月终于结出了直立的球果,有雌雄同株,也有雌雄异株。通过鉴定,正式被确认为冷杉属的新种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的发现,在国

38、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外数十位著名植物学家、地理学家等,先后远道而来。其中1987年夏,美国著名植物学家、国家植物园教授戴德礼先生,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系教授、第四世纪研究室主任楚卡达先生等前来考察后感慨地说:这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是一块未开发的宝地。 1981年8月由丽水地区科委和地区林业局主持、组织,邀请了有关单位和部门的科技工作者、专家教授等对百山祖和五岭坑的生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 198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林场范围和庆元林科所管理的五岭坑建立了百山祖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百山祖和凤阳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升为“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

39、级自然保护区”。随后成立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百山祖管理处和凤阳山管理处。 1998年10月24日下午,百山祖管理处技术人员在巡山时发现三只类似华南虎的动物,11月,百山祖管理处组织科研人员成立了华南虎调查组,经过一个多月的野外勘查,获得粪便样本5个,制作脚印石膏模型2份,脚印图片一组。浙江大学以方盛国教授为首成立了“浙江省华南虎踪迹发现及基因鉴定”课题攻关组,经过近一年半的探索研究,终于获得结果,200年2月17日,浙江省科委组织了该课题成果的鉴定活动,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与会者一致认为百山祖保护区内生存着华南虎,浙江大学、浙江省林业局于2000年2月18日

40、下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这一惊喜的消息。 2.2现状评价 2.2.1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本保护区不仅自然生态环境优雅、生物资源丰富,且具有相当特色。其主要表现在: 2.2.1.1生物群落地带特殊性 1)地理位置独特 本保护区地处北纬28附近的敏感区,根据德国生态学家H沃尔特陆地生物圈的地带生物群落划分,属于有夏雨的热带暖温带(海洋性)群落交错的特殊地带。该区域为亚洲的一个特殊区域,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区域之一,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2)动植物区系成份复杂 本保护区生物资源不仅具有典型性、多样性,而且还具有十分明显的过渡性,动植物区系非常复杂。植物区系,根据中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教

41、授的划分系统,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与华南区的连接地带。区系成份具有明显的华南区特色。很多华南区植物以此为北界,华东区植物以此为南界。据已知种子植物所属的区系成份分析,热带成份与温带成份几乎相等(表21)。动物区系,在地理分布和区系成份上具有华南区特色,以东洋界种群为主,同时掺有古北界种群。如脊椎动物东洋界占78.85%,古北界占21.15%。 百山祖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表2-1 代号分布区类型属数比例(%) 1世界分布57 2泛热带分布1552112 3热带亚洲、热带美洲间断分布38518 4旧世界热带分布44599 5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间断分布30409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42、分布28381 7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791076 8北温带分布1121526 9东亚北美间断分布64872 10旧世界温带分布34463 11温带亚洲分布6082 12地中海、中亚、西亚分布7095 13中亚分布00 14东亚(东喜马拉雅至日本)分布1131540 15中国特有分布24327 合计7911000 3)物种的分化变异中心之一 本保护区由于所处地带特殊,动植物分化变异也很明显。以植物为例:如乐东拟单性木兰,出现花器官多态分化现象,有多心皮两性花株、雄花株、心皮两面性花(或无心皮)与雄花共存的杂性花株等;还有大时三七、半枫荷、毛花松下兰等植物的分化变异现象。根据浙大张朝芳

43、先生对蕨类植物的研究,认为本保护区也是鳞毛蕨属和复叶耳蕨属的分化变异中心。 2.2.1.2生物资源多样性 本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鉴定,计有种子植物173科828属2005种;蕨类植物36科82属236种;苔藓植物62科149属326种,其中叶附生苔5科13属38种;大型森林真菌12目37科97属256种;脊椎动物4纲26目74科254种;昆虫22目247科1346属2192种;蜘蛛22科75种。 1)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是本保护区生物资源的核心。由于处于有夏雨的热带暖温带群落交错区,加上整个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地理环境特殊,自然条件优越,因而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份复杂,是南北植物汇

44、流之区,为极其重要的天然植物物种及其遗传基因库。 a、种子植物 据初步调查,区内有种子植物2005种,隶属173科828属。其中裸子植物9科32属63种;被子植物164科796属1942种。占浙江省种子植物的近80%。主要建群种为壳斗科39种、樟科38种、山茶科35种、木兰科29种、冬青科28种等,多为一些亚热带区系成份构成本保护区的地带性森林植被。此外,还有较严格的热带科如野牡丹科、桃金娘科、姜科、番荔枝科等分布。整个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多样性、典型性和一定的过渡性等特点。不但有相当数量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而且有待开发的植物资源种类也很丰富,尤其是药用植物、观赏植物资源等。 b、蕨类植物 本保护区有蕨类植物36科82属2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