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9215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号: 毕 业 论 文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题目: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摘 要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 市场的汽车消费迅速膨胀,这种惊人且持续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 国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本文探讨了发展我国汽车物流的重要 性,分析了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我国汽车物流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利用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及电子商 务,提出了发展我国汽车物流的对策。汽车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 与汽车有关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汽车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 时国外的汽车物流企业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这些都 成为我国汽车

2、物流发展的机遇。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汽车物流 企业必须面对国外巨头的冲击,国外物流企业由于高效率、高质 量等原因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而我国汽车物流 存在着效率低下、专业化程度低、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等问题,导致我国汽车物流缺乏市场竞争力。 针对目前我国汽车 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快发展汽车物流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 汽车物流业 供应链 第三方物流 Abstract As China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creasing, Chinas auto cons

3、umption market of rapid expans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tive logistics of the importance of Chinas auto logistic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First of all paper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utomotive logistics. In Chinas accession to

4、 the WTO, Chinas auto market more open and, in particular the ca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he car logistics enterprises abroad brought us advanced ideas and technology, these cars have become Chinas logistic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ut Chinas automotive log

5、istics enterprises must face the high efficiency,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challenges, and has an excellent brand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ave a high market share. In China, due to late start Automotive Logistics, related to poor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is a low efficiency, low

6、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issues such as slow, resulting in Chinas Automotive Logistics lack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t present, Chinas automotive logistic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logistics

7、industry. Key words Automotive logistics Industry Supply Chain Third- party logistics 目目 录录 1 1绪论绪论1 1.1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 1.21.2 选题背景及意义选题背景及意义 1 2 2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 1 2.12.1 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 1 1 2.22.2 降低成本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市场的焦点降低成本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市场的焦点 2 2 2.32.3 低成本战略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低成本

8、战略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2 3.3.汽车物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汽车物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3 3 3.13.1 体制体制/ /区域壁垒区域壁垒 3 3 3.23.2 有效价格体系尚未形成有效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4 4 3.33.3 物流服务形态需改进物流服务形态需改进 4 4 3.43.4 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 4 4 4.4.中国汽车业应采用的物流模式中国汽车业应采用的物流模式4 4 4.14.1 汽车物流中的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汽车物流中的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 4 4 4.2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物流的要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物流的要求 6 6 5

9、.5.中国汽车物流未来发展前景中国汽车物流未来发展前景6 6 5.15.1 国内外汽车物流市场竞争分析国内外汽车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6 6 5.25.2 汽车物流业市场发展前景汽车物流业市场发展前景 7 7 6.6.总结总结 8 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9 9 致谢致谢 1010 1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汽车物流一直是物流市场的一块鲜美的大蛋糕,在中国汽车产业高歌猛进 的今天,作为汽车行业克敌制胜的利刃无疑备受注目。然而,事情却总不是像 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就像被誉为世界电影界的“华人之光”的杰出导演李安 一样,在波涛汹涌的叫好声中,承载华人世界电影奥斯卡梦想的断臂山最 终未能如愿以偿,喜

10、忧参半的结局难掩无尽的遗憾。同样,在方兴未艾的中国 汽车物流市场,巨大的市场机遇与跛脚的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形成鲜明的对照, 中国的汽车物流市场在叫好与叫座当中透着忧伤与尴尬。那么,现今我国汽车 物流业的现状如何?其中存在着怎样的具体问题?又该谋求怎样的生存之道呢?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现行的主体汽车物流模式是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即汽车产品原 材料、零部件、辅助材料等的购进物流、汽车产品的制造物流与分销物流等物 流活动全部由汽车制造企业完成。制造企业既是汽车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实施 操作者,又是企业物流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调查结果表明物流成本每降低 1 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增加约 10

11、0 亿元的纯 利润收入。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汽车生产企业第二利润增长 点。 汽车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带动了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而汽车市场的迅 速扩容也拉动了汽车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汽车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所面临的一系列急待解决的 问题。目前,这些问题随着汽车物流的不断发展暴露得更加突出。 2 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 2.1.1 快速发展的汽车物流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市场规模效益扩大(其中物流 外包市场规模已达 600 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 20%以上,世界 500

12、 强在华投资 有 90%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汽车消 费迅速膨胀。2003 年中国轿车的销量突破 200 万辆,2004 年产量为 224 万辆以 上,2005 中国各大轿车整车厂(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 南京菲亚特、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东风神龙等)累计计划产量将达 400 多万 辆。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 年我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将达到 1466 万辆,至 2020 年达到 7200 万辆,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汽车物流带来成倍的增长 2 空间,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倾向于物流业务外包,其范围涵盖了整车物流、入 厂和售后零部件物流等领域,

13、2004 年的降价和外资厂商的进入促使物流外包的 趋势日益显著,新车型频频推向市场,厂家的研发周期缩短,零部件物流需求 增长快速,仅以整车 CKD 进口件为例,2004 年全年 CKD 进口组装车总量为 29.27 万辆,比 2003 年增长 21.79%,这一增长比例超过了同期轿车产量增长率, 预计 2005 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率。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无数的物流企业。 2.1.2 国际汽车物流纷纷抢滩中国汽车物流市场 2003 年 12 月 10 日,欧洲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商,捷富凯在北京与中国大 田集团签署合资意向书,组建中国最大的汽车物流企业,2004 年 5 月奔驰在德 国的配套物流企业 B

14、LG 集团来京为奔驰轿车的零部件运输寻找合作伙伴,同年 9 月 10 日,国际快递巨头 TNT 在上海宣布,将旗下快递、物流、直邮业务整合 为整体服务,TNT 中国总部已从北京移师上海,并在中国汽车物流大舞台上进 行角逐。 中国现代汽车物流发展的过程已进入从整车物流为主、向零部件入厂物流 以及零部件售后物流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主两重(以整车物流为主,以零部件 入厂和售后物流为重)的现代汽车物流的新格局。 2.2 降低成本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市场的焦点 国际上一般以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 越低越先进。目前中国物流方面的成本占中国 2004 年生产总值的 21.3,

15、日 本为 12%,美国仅为 9.9%。据对美国物流业的统计与分析,以运输为主的物流 企业平均资产回报率为 8.3%,仓储为 7.1%,综合服务为 14.8%。中国大部分汽 车物流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为 1%左右。我国车辆运输成本是欧洲或美国的 3 倍, 全国运输汽车空驶率约 37%,其中汽车物流企业车辆运输空驶率达 37-40%之间, 存在着回程空驶资源浪费、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这意味着中国汽车物流供应商 必须进一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并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才能赢得 客户的满意、尊敬和信赖,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3 低成本战略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方物流在整

16、个物流市场中占的比例日本为 80%,美国为 57%,而中国仅 为 18%,所以在中国第三方物流程度不高、浪费巨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已成 为制约我国汽车物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应在降 低成本方面作出战略思考。 2.3.1 物流的网络优化 要设法降低库存,优化供应链配送信息管理和调控,减少供应链配送体系 不增值部分,削减不必要的成本,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和信 息技术系统建设和管理,帮助客户实现零库存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必由之路。 3 2.3.2 要加速实施全球标准化体系管理 这主要反映在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主要是由四种形式构成:从传统的国营 运输企业介入仓储等物流领域

17、转变而来从汽车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拥有地 皮的单位利用地主之宜在仓库或物流园区基础上逐步涉及其它物流业务。中 外合资企业的汽车物流企业(例: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安吉日邮汽车 运输有限公司等) 。从总体上来看,国内汽车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多限于 简单的仓储,运输环节、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管理体制也过于粗放,其基础管 理标准与国外汽车物流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汽车物流标准化 体系工作滞后,汽车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基础管理、服务规范及运输工具、装备 等均未形成统一标准,一旦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往往显得无所适从,造成顾 客抱怨。致使物流企业信誉低,成本高,市场流失的风险大。因此中国汽车物

18、 流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标准化体系平台,把法律法规体系,基础技术标准, 基础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提高物流服务运作 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动员众多的生产商、物流服务商,实现良 性互动来体现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价值。 2.3.3 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兴市场不断涌现,迫使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更多 的产品,同时不断寻找更为便宜的生产原料。发达国家正把制造业转移到那些 拥有更多低成本的国家,使得货物流动更为频繁,从而全面加速供应链的形成 给中国汽车物流供应商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复 杂的物流需求和更高的服务质量要求,因此所有

19、的中国现代物流公司都要彻底 抛弃重业务轻质量的传统价值观,真正树立起质量至上,永远至上的全新物流 服务价值意识上来,否则中国现代汽车物流公司将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因此必 须全面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汽车物流成本的主要措施。减少等待时间,加强 仓库与运输的团队合作,加强客户、调度、驾驶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做到 资源共享,实施战略联盟,加强集货回程的匹配,提高车辆利用率。改善驾 驶员工资、提高福利后的成本消化,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施驾驶员作业平衡 分析,实施全员运输设备维护,提高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仓库收货速度, 建立快速收货流程。简化质量交接流程,加快速度。改变物流调度模式, 降低装卸时间、交接、验

20、收。避免重复检验。布局优化仓库,加快仓储吞吐 量、周转率,构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大量培训,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 汽车物流人才。 3.汽车物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体制/区域壁垒 中国各品牌汽车集团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区域保护政策而引发的市场的公 开度和竞争度还不强。很多汽车企业都没有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来采购物流 服务,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任何一块业务都背靠着或这或那的体制/区域壁 4 垒,而非单纯的以竞争实力为标榜。 3.2 有效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各大主要物流企业各自为战,信息保密思想较浓,未能进行有效合作。而 社会闲置资源拥有者通常会抛出单程运价甚至更低的报价来获取业务,这样对 原

21、有的价格体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客 观造成了各汽车发包方的运输价格相差较大的现实。 3.3 物流服务形态需改进 相当多的汽车物流企业主要靠自己组织,这是造成整个汽车物流总体运行 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已有较多的汽车物流公司开展了物流资源共享与合 作,但这种合作只是为了缓解短时期内的物流资源不足,而非抱着持续改进, 降本增效的目的。因此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就必须用信息化、智能 化、服务综合化及个性化塑造先进的物流服务形态。 3.4 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 目前,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滞后于整个汽车工业的生产总量的增长及汽车 物流的发展。 物流企业管理、服务规

22、范及运输工具均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而当整个供应 链环节出现问题时,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 物流行业一致呼吁标准化的同时,标准化工作的推行势在必行。 如果单从中国汽车物流目前的业务总量来说,物流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汽 车物流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如果从整个汽车物流行业运作的成熟程度来衡 量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汽车物流服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即孩提时 代。虽然,近年来汽车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但大部分充其量只是一 些传统的运输服务,还远远达不到现代化汽车物流服务的标准。 4.中国汽车业应采用的物流模式 4.1 汽车物流中的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 4.1.1 现代汽车

23、物流对行业供应链的整合 供应链管理要求汽车企业对整个供应链流程进行整合,通过汽车物流的功 能整合、过程整合和资源整合来全面整合汽车供应链。汽车物流是以汽车制造 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来协助供应 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型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体现了汽车企业与顾客和 供应商相联系的能力。利用物流管理,可以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 使供应链节点企业获益。核心制造企业通过与物流公司、供应商、经销商建立 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完成整个过程的各种资源计划与控 5 制。企业各种资源的计划与控制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形成企业内、外部各业务 系统间通畅的信

24、息流,通过 Procurement 与上游供应商连接,通过 CRM 与下游 分销商和客户连接,促进整个供应链物流渠道的畅通,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对汽车供应链整合的目的是增强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整合的关键在 于汽车物流是否畅通及时,而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供应链模式很好地适应了 这种需求。这种物流模式便于处理供应链末端任务,在尽可能靠近消费者或者 买主的地方完成产品的制造,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供货时间,便于提供定制化 产品,增加收益,增强客户满意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协调管理整个供应链的物 流,既包括采购、生产和销售物流,也包括退货和废弃品物流等逆向物流,做 到使产品在仓储、运输、分销过程中占用

25、的空间最小、耗用的资源最少,便于 回收和重复利用包装物,同时可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的现有资源和分布情况,使 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最优和做到对环境的危害最小。 4.1.2 第三方物流对汽车供应链的作用 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是加强行业分工,零部件生产功能和物流配送功能都 将从制造企业中剥离出来,把物流管理的部分功能委托给第三方物流系统管理, 以降低作业成本,减少投资,将资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事业上,促进汽车新产品 的开发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第三方物流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型物流形 式,即汽车制造企业将一部分或主要物流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物流公司来完 成。 第三方专业汽车物流企业有其自身的专业化物流运

26、作经验与技术,有专业 的物流网络及设施、专业化的物流运作管理人才和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有 利于促进汽车产品总体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物流合理化。 作为供应链集成的一种手段,第三方物流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起到 了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可以使汽车 企业以无资产方式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快速进入国 际市场。第三方物流为整车生产企业提供面向生产线的 JIT 配送服务,为零部 件生产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同时,第三方物流可以利用社会相关网络 来开展物流业务,为供应链企业提高物流服务,例如,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可由 银行体系以及网上银行来解决。 第三方

27、物流公司为汽车供应链提供物流及信息流服务,在供应链组成企业 发生变化时进行协调,避免供应链内部脱节。在汽车零部件采购供应的环节中, 可通过引入具备协调中心功能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以取消和减少供需双方的库 存,从而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大大改善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和运作 效率。 由第三方物流投资兴建的信息网络,其信息资源由客户企业和第三方物流 公司共享,方便了双方的信息交流,保证了物流的高效运行,从而提高了物流 生产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双方从中获利。供应链中的企业利用第三方物 流公司的信息及仓储运输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促进整体汽车物流的专业化、 现代化,使供应链得到不断优化。 4.1.3

28、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汽车物流创新 6 面向客户,流程重组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过程中,强调跨企业的资源整 合,使客户关系的维持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客户需求成为驱动汽车物流的 原动力,物流也已从单纯对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增值方案管理,为企业度身定 制,提供物的可行性服务。汽车企业应从顾客需求出发,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 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的物流供应链,并创建无中断、无绕道、无等 待和无回流的增值物流供应链。汽车物流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 在运行中还应不断消除浪费和追求完善。 虚拟经营,诚信合作。国内汽车企业内部多数还在沿袭传统的模式,没有 科学的物流规划和生产管理。汽车企业首先要明

29、确物流流动的过程目标,整合 好内部的物流,使价值流朝着明确的方向流动。 信息共享,物流集成现代汽车物流要有好的信息系统平台支持,数据准确 是其核心要求。汽车生产有它的特殊性,一部车数千个零部件组成且全球采购, 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到达工厂又不能有太大的库存,没有信息系统是不可 想象的。在产、供、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上,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供应链管理 的范围扩大,以信息的形态及时反映物流活动和相应的资金状况,实现物流、 资金流、信息流的及时、集成、同步的控制和信息的安全交流与共享成为管理 的重点及难点。 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物流的要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物流的要求更高,汽车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

30、部门、企 业都要加强物流管理,强化物流创新。对我国汽车行业来说,首先要跟踪研究 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第二,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进 行业务流程重组;第三,要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大力发展第三 方物流。然而,目前我国核心汽车制造企业有很强的自主配套能力,同时还存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共享涉及的安全及诚信等问题,所以,我国汽车物流 现代化的进程不能一蹴而就。就物流模式而言,我国汽车行业现阶段强行采用 第三方物流模式未必适宜,可行的汽车物流模式应该将供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 与第三方物流模式有机地结合,综合两者的优点。汽车企业内部汽车物流由制 造商负责,汽车制造商的原材料、

31、零部件,供应物流主要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 司负责,汽车产成品的分销物流一部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另一部分则由 制造商自己完成,最后过渡到完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汽车企业希望进入国际市场,国际第三 方汽车物流公司可以帮助汽车企业实现拓展国际业务的目的。在国内,第三方 汽车物流公司也可以帮助企业在产品原来不能覆盖的地区开拓市场,为企业发 展解决地理障碍。我国汽车企业要逐步将自营汽车物流分离出去,建立专业汽 车物流公司。同时,我国汽车企业和汽车物流企业也可适当地引进外资,建立 专业化中外合资汽车物流服务企业,以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的先进经营思 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

32、式,同时建立起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并着手建设 Internet 系统,建立实时信息系统、CPS 系统、存货管理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 等。 5.中国汽车物流未来发展前景 7 5.1 国内外汽车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2005 年对于中国的汽车物流业是最具挑战的一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05 年 3 月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的 TNT 集团宣布将其旗舰版物 流解决方案 Matrix 运输管理系统引入中国,旨在帮助 TNT 的客户和业务伙伴提 高物流方面的能力和效率。该系统将专注于汽车物流关键技术。这意味着 TNT 开始“分食”通用汽车在华的物流业务。 在国内汽车物流市场中,中国汽车物流企业

33、已经面临着一个国际化汽车物 流的激烈竞争环境。例:Excel 英运物流公司将其负责接收来自欧洲、北美和 亚洲的伟士通货物运输到中国,安排所有的国际货运、报关并将其货物运往其 在中国的仓库和工厂,竞争优势在仓储管理,在华客户主要为伟士通。 Schenker 全球货运公司在中国有 23 家办事处,不仅为客户提供海陆空运输服 务,同时也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主要体 现在国际性的海运网络,在华主要客户为 SVW 部分海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物流市场的前景也显得格外诱人,国 内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富田-日本仓 储运(广州)

34、有限公司,主要客户广州本田,竞争优势在于信息管理技术、稳 定的客户。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海运方面由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提供远洋运输支持,年 承运 16 万辆商品车、汽车零部件及原材料约 77 万吨。主要客户为长安汽车, 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管理技术(美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及 IT 系统) 、资源优势 (由长安、万友集团提供仓储、公路、铁路运输)和规模优势。 安达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管理仓库达 45 万平方米,每年吞吐量 30 万辆。 商品车专用车辆 300 多辆。主要客户为天津一汽夏利和神龙汽车。竞争优势主 要为管理技术(GPS 全球定位系统) 。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与国外 40 多家货

35、运代理企业签订了 长期合作协议。在中国国内 29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 300 多个业务网点,形成了 功能齐全的物流网络系统。主要客户为海南马自达、一汽大众,竞争优势主要 体现在规模、管理技术、稳定的客户源和区域。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汽车物流企业,主 要从事汽车整车、零部件物流以及相关物流策划、物流技术咨询、规划、管理、 培训等服务,是一家专业化运作、能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技术化、网络化,可 靠的独特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主要客户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 上汽通用五菱、华晨金杯、重庆红岩等,运输车辆共有 1639 辆驳运车、438 节 火车皮、5 艘江轮、6 艘

36、海轮。2004 年该公司的年运输能力已超过 100 万辆商 品车,年销售收入已达 17 亿元,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稳定的客户源和区域以及 先进的汽车物流管理技术是建立在以 ISO9001:2000/ISO14000:2004/OHSAS18000:1999 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平台 上,整合基础技术标准、多目标客户的中央调度系统、整车及零部件信息管理 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KPI 运作系统以及精益六西格玛技术等,已形成整车 及零部件物流运作管理技术联动平台。 5.2 汽车物流业市场发展前景 8 从国际汽车物流服务产业环境和国内汽车物流服务产业环境分析可知,汽 车物流服务是一个朝阳产业,在

37、今后的 3-5 年内,在中国乃至亚洲的汽车物流 业务的需求还将呈稳定、持续增长趋势。跨国公司会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 通过外包物流来降低供应链成本。 国内汽车物流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代汽车物流企业处在国外汽车 物流企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国汽车及零部件未来已逐步走出国门,将服务 延伸海外,发展国际进出口物流的同时积极参与物流服务国际化经营工程。更 加关注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现代汽车物流 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6.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的汽车物流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国家可以通过关 税的手段保护中国的民族企业,发展钢铁业来支持汽车业的发展,发展服务业 增大中国

38、汽车物流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技术,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通过 好的设计和技术的开发来打开潜在的汽车物流市场,通过好的管理提高生产效 率。 当价格竞争趋于相对稳定且合理的前提下,企业的发展战略必然会转向物 流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在整个汽车物流行业中的提 升来创建企业自身的物流品牌。如果物流企业能以相同的价格而提供高于或略 高于同行业水准的服务,那么它的竞争优势就会完全的显现出来;同样,如果 企业以同样的价格而提供低于同行业水准的服务,那么在这个领域里只能步履 维艰,迫使企业进行优化组合或重组,那么对于整个汽车物流行业的优化也会 是“百利而无一害” 。 当然不同的顾客会有不同的服

39、务要求,想要以一种服务水平让所有顾客都 满意是不可能的,这势必要求企业能提供不同的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即服务 差异化。根据著名的帕托累 20/80 原理,20的顾客创造了企业 80的利润, 所以提供给 20顾客的服务必然有别于其余 80的顾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 提供给 80的顾客的服务可以低于行业水平,前提依然是在行业水平的基础上。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汽车物流企业必然会将“服务差异化”纳入自身的体系, 将顾客明确分类、服务明确分类,并尽量在行业水准的基础上超越顾客的需求, 提高相应的客户关系与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客户群体,占领竞争优势, 全面推动中国汽车物流业的发展! 9 参考文献参

40、考文献: 1 王国文.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J.开放导报,2001(7) 2 李勇,秦社华.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J.中国科技信息, 2005(13):7983 3 谢庆红.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J.商业研究,2002(3):138139 4 张玲.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4(4):5253 5 果文力.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配送领域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2 6 杨超.我国汽车行业物流管理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 2007,4, 7 中国力量将改写全球汽车业格局N.21CN 汽车频道,2008,4,13 8 中国物流市场最新调查报告(上)R.物流网. 200

41、7,07,24 9 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J.AMTeam :2005,7,20 10 张苏珊.中国汽车物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J.2006,5,23 11 2008 年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R.中国投资咨询网 12 任蕾人民币升值推动中国汽车业全面升J.车世界.汽车产经报道 . 2008,4,26 13 韩龙士.供应链管理下的汽车物流研究汽车工业研究J. 2006,6,8 14 崔介何.电子商务与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15 丁立言,张铎.国际物流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6 向欣.电子商务与流通革命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7 杨长春,顾永才.国际物流M

42、.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 18 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19 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0 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1 铃木秀郎.IT 时代的物流服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2 崔介何.电子商务与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4 23 杰弗里F雷波特,伯纳德J贾沃斯基.武忠译.电子商务M.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4 Ravi Kalakota,Andrew B.Whinston.查修杰,连丽真,陈雪美译.电子商务:管理技术 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5 Efraim Turban.Electronic commerce:A managerial perspective:管理视角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6 Debora L.Bayles.赵凤山.电子商务物流与实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