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学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9696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三学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对初三学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对初三学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三学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三学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初三“学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让每一课都有价值,有魅力!,丰台路中学 魏 玲,我们的认识,我们的实践效果分析,我们的实践:两种课型的学案设计研究展示,1,2,3,我们的思考,4,对学案的认识,1、对学生,学案,学案,2、对老师,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目标,有效学 学会学,研究课标 考试说明,学生特点 学习规律,目标,提高教学 效果,追求最终目的:提高成绩,追求的最高境界:负担不重、质量较高,一、复习课(单元)学案设计,二、试卷讲评课学案设计(单元练习、月考),我们的实践:两种课型的学案设计研究展示,1、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复习课设计,【考点回顾】,2、复习课设计环节(一),设计意图:按照

2、课标和中考说明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式提纲,把知识点及重要解题步骤变成填空题,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让学生在后面环节的学习中,理解体会考点,并且找到解题的依据,节省了抄笔记的时间,提高课堂的复习容量。,问题驱动,自主学习,1、课前预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2、梳理知识要点,掌握主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3、发挥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处理策略:,【课前小测】,设计意图:设计一些基础小题,通常是中考说明中的A级要求,主要考察比较零散的知识点。检测预习效果,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2、复习课设计环节(二),落实预习,课

3、堂上检测 计算性强的题:采取小组互判,整理错因。 知识性强的题:让学生根据题说考点。,教师处理策略:,【典例精析】,题型1:易错题,教师处理策略: 错误的解题过程保留,用红笔把错误的步骤标出并写出错因。,设计意图:强化学法指导,留下解题痕迹。通过课堂解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规范性,为同一类题型保留较好的范本。,2、复习课设计环节(三),深化提高,题型2:较难题,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借助学案提取信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训练。,文字量大,设计意图:学生能在图上进行条件标注,养成良好的数学分析习惯。,思维较困难,一题多解,1、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对难度较大的,小

4、组内可进行合作学习。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结果和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提问适当引导学生质疑,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总结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处理策略:,题型3:中考题,设计意图:利于学生感受历年中考题考察同一知识点的共性,教师引导同学分析,归纳解题的常用方法。,1、揭示命题中的规律。 2、总结、归纳思想方法(写启示)。 3、引导学生写好典型方法和思路的整理记录。,教师处理策略:,2、复习课设计环节(四),【变式巩固】,拓展完善,分层教学,【变式巩固】,教师处理策略:1、教师及时巡视,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 2、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

5、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连,完善知识体系。 3、典型的问题要在错题本上做好整理记录。,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能较好的实施分层教学,让基础较好生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2、复习课设计环节(四),拓展完善,分层教学,【课堂小结】,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全面系统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方法、规律、能力以及收获与体会(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留下反思的痕迹。,2、复习课设计环节(五),梳理知识,学生自我小结,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处理策略:,1.讲评课的教学模式:,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二、试卷讲评课学案设计,讲评课的学案

6、示例,2.讲评课学案的解读 (1)自查自纠,教师对试卷全批全改,并对典型问题和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做好记录。 发放答案,对照自查。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然后在学案上完成自我分析表格。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教师处理策略:,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自己的错题进行认真分析,加深理解 ,同时便于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试卷讲评,有效的提高了试卷讲评的效率。,学生的自我分析表格,(2)合作交流,对于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 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掌控学生思维的脉

7、搏。,教师处理策略:,设计意图: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识和理解深化。,(3)问题汇报,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汇报。(填写汇报表) 对各组展示的问题,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理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处理策略:,设计意图:交流学生的订正成果,从而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留下成长的足迹。,学生汇报表,(4)教师点拨,从错误原因分析,从概念、规律的认识 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题干情境和设问的变化性,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处理策略:,设

8、计意图:重点讲解,举一反三。,(5)梳理巩固,学生梳理错题解答的规律与方法,部分学生完成试后100分。,教师设计一组对应的补偿训练题(注意针对性)。训练题的选择要注意对错题进行变式处理,,教师处理策略:,设计意图:通过改变条件、背景或设问,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增强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三、我们的实践效果分析,(一)复习课“学案”的使用,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逐步转变,较好的实现了分层教学。,(二)复习课“学案”的使用,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发生转变,有助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课堂容量大,上课能处理的典型题目更多了,这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9、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环节设计,效果分析,处理策略,教学实践,(四)学生总结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如:整体思路、方法总结、错因反思、改正方法、 相关配题,(五)研究成果 1、魏玲老师的论文浅谈“学案”在初三数学复习课中的使用获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程改革论文丰台区论文二等奖。 2、舒曼老师的论文学案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初探获校级优秀论文奖。 2、初三数学备课组编制出初三数学学案教材,四、我们的思考,1、如何更好的使用学案调动更大范围学生的学习参与性?,3、在上课时,学案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出现怎么办?,2、如何处理学案和其他的教辅资料的关系,4、如何在使用共性的学案的同时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