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0301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工程2008级生产实习指导书5.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测绘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我系测绘类专业学生在地形测量学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PS定位技术等理论知识学完后,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生产知识,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必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融会贯通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掌握测绘仪器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学会针对不同的工程进行相应测量的方法和具体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工作的协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运用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二、内容和任务1.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测绘仪器

2、的使用2.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控制网的选点.观测和计算3.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城市工程测量4.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市政工程测量5.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道路放样、断面测量 6.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城市规划测量7.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测绘新技术8.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桥梁施工放样9.结合测绘单位任务学习GPS的使用10.结合测绘单位任务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完成资料收集工作11.编写实习总结及实习报告三、实习的具体要求1、地形测图方面包括野外地形图测绘、城市地形图测绘、工程用地形图测绘等。要求掌握在结合实习单位实际的情况下,综合实习测图工作中的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进一步实践地形控

3、制测量图根光电测距导线的实践方法。高程控制中水准测量的常用技术手段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的组织和布设方法。要求进一步熟悉全站仪测图软件的全数字化野外测图实践的具体流程和过程。2、建筑施工放样方面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的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请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和施工测量控制程序。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放样数据准备计算程序准备 放样通知单施工控制资料有

4、问题检核有问题 测站点测量检核有问题题材检校仪器测放建筑物轮廓点线检核有问题绘制交样单 资料归档交样3、线路工程中线测量结合施工单位的工程实际进行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依据的作业规范工程测量规范、道路勘测设计规范、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主要内容包括道路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等。道路中线测量:结合实际情况,测设直线段、曲线段包括圆曲线、缓和曲线以及竖曲线等的测设。纵断面测量亦称中平测量,是测量中线上各控制桩、百米桩、加桩(包括直线及曲线中桩)所在地面的高程,绘制线路纵断面图,为线路纵断面设计提供资料。要求每人尽可能进行一次中平测量,并根据自己的基平测量成果,计算各中桩地面的高程;绘制纵断面图(

5、横轴(里程):1:2 000;纵轴(高程)1:100)一张。横断面是指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断面线。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出各中线桩处的横向地面起伏情况,并按一定比例尺绘制横断面图。要求每人尽可能进行一个横断面的测量,并按要求绘制横断面图。四、实习说明现场实习方式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方式进行: 1.直接参加实习业务工作,有条件的可以顶班实习。 2.请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讲解、介绍业务工作,通过讲座、上课、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学习。 3.根据实际资料进行计算、实测。 4.召开实习交流会,达到互通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 5.通过撰写实习日记,为撰写实习报告提供依据。 6.成绩考核。现场实

6、习和预算编制设计成绩分别记入成绩册。五、实习报告或测绘技术总结实习报告或测绘技术总结是在测绘任务完成后,对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技术方案、作业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成果质量和主要问题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并做出客观的评价与说明,以便于用户(或下工序)的合理使用,有利于生产技术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为制、修订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积累资料。测绘技术总结是与测绘成果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性文件,是永久保存的重要技术档案。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制,对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提高测绘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作业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编写测绘项目技术总结的依据a. 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b. 技术

7、设计书、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c. 有关专业的技术总结d. 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报告。e. 其他有关文件和材料。(2).编写项目技术总结的要求a. 内容要真实、完整、齐全。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成果质量应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生产的新品种要认真细致地加以总结。b. 文字要简明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应准确,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均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c. 项目名称应与相应的技术设计书及验收(检查)报告一致。幅面大小和封面格式参照标准执行。(3). 测绘项目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a. 项目概述.任务的名称、来源、目的,作业区概况,任务内容和工作量。.生产单

8、位名称,生产起止时间,任务安排,组织概况和完成情况。.采用的基准、系统、投影方法和起算数据的来源与质量情况。.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b.技术部分.作业技术依据:包括使用标准、法规和有关技术文件等(下同)。.仪器、主要设备与工具的使用及其检验情况。.作业方法、执行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准的情况,特殊问题的处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经验教训。.对新产品项目要按工序总结生产中执行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准的情况,特别对发生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要详细地总结,并对今后生产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和提高质量的主要措施,成果质量和精度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存在重大问题及处理意见。.对设计方案、作

9、业方法和技术指标等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作业定额、实际作业工天和作业率的统计。c.附图、附表.作业区任务概况图。.利用已有资料清单。.成果质量统计表。.上交测绘成果清单。.其它。针对毕业实习大纲中的有关要求,认真的、简明地阐述自己在实习期间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收获和体会,重点在写自己的心得和感受,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写作形式上,可以是较全面的总结,也可以是专题阐述,在技巧上应尽量利用图、表、数据和准确扼要的语言文字表达报告的内容。学生应将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心得及收集到的材料加以总结提高,整理成文。实习报告的质量是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六、实习成绩评定实

10、习成绩评定如下:1.实习报告2.现场实习指导人员的评语3.联系实际解决、解除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组织纪律遵守情况的好坏5.指导老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综合了解情况指导老师根据以上各项指标综合考核后,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级计分制给以评定。对于在实习中,严重违反实习纪律,不停从劝阻,造成很坏影响,破坏学生声誉的学生,除实习课程按成绩不及各级入学籍档案外,还应由实习领队报学校有关部门给与行政处分。七、实习纪律1.遵纪守法,安全第一。2.严格遵守各种规程和标准,工作现场应特别遵守安全操作制度。3.服从领导,一切行动听指挥4.爱惜工具、材料、物品,爱护国家财产。5.讲文明,懂礼貌,艰苦奋斗、吃

11、苦耐劳。6.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尊敬师长,搞好与工人师傅及当地群众的关系。7.严格请假和汇报制度。正常实习中每位同学至少应每两周用短信或EMAIL 与指导教师汇报一次,若实习地点变动、通讯方式变动或出现非正常事项则应在第一时间汇报于指导教师。8. 同一单位有三人以上者可成立实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并报指导老师。9.按实习单位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GPS静态测量11 GPS静态测量外业 111 测 前 准 备一、项目立项 一项GPS测量工程项目,往往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工程发包方或其他应用单位部门提出,由GPS测量单位或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一项GP

12、S测量项目进行的依据。它规定了项目进行应遵循的规范、所应采取的施测方案或方法。三、 测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四、仪器检验五、踏勘、选点、埋石112选点原则1、测站点开阔(15度以上)2、无电磁波干扰(离无线电发射台距离大于200米,离高压线距离大于50米)。3、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幕墙或对电磁波反映或吸收强烈的物体)。4、观测站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5、测点易保存。113 观 测 实 施1131 布网(一)GPS布网等级根据我国1992年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PS基线向量网被分成了A、B、C、D、E五个级别。下图是我国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中有关GPS网等级的有

13、关内容。 GPS网的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的,其具体形式为: 其中,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中误差(mm);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ppm8);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测量分类 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mm)相邻点距离(km)A=5=0.1100-2000B=8=115-250C=10=55-40D=10=102-15E=10“新建项目”进入任务设置窗口。在“项目名称”中输入项目名称,可以选择项目存放的文件夹,“项目文件”中显示的是现有项目文件的路径,按“确定”完成新项目的创建工作。 系统将弹出项目属性设置对话框,用户可以设置项目的细节,坐标系统

14、和七参数。123.2 导入数据任务建完后,开始加载GPS数据观测文件。选择“文件”“导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加载的数据类型,按“确定”或者双击选择进入文件选择对话框选择*.ZHD文件,可以按“CTRL”或“SHIFT”键进行多选,单击“打开”,将数据文件读入。123.3处理基线当数据加载完成后,系统会显示所有的GPS基线向量,各条基线的有相关信息暂时为空。同时,综合网图会显示整个GPS网的情况。下一步进行基线处理,单击菜单“静态基线”“处理全部基线”,系统将采用默认的基线处理设置,处理所有的基线向量。处理过程中,显示整个基线处理过程的进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每条基线的处理情况。 基线解算的

15、时间由基线的数目、基线观测时间的长短、基线处理设置的情况,以及计算机的速度决定。处理全部基线向量后,基线列表窗口中会列出所有基线解的情况,网图中原来未解算的基线也由原来的浅色改变为深色。123.4处理合格的标准与解决办法在列表中查看ratio(方差比)是否3,若有小于3的,或者处理结束文字已经表明超出限差。则选中一条这种基线进行处理。方法有三种:1、删星: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该基线否2、删段: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该基线否删星或删段:属性区基线残差图观测数据图。采样间隔3、选中该基线右键选定基线处理设置 确定截止角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选定基线。注:1、2、3步骤是重复过程;如果基线ratio(方差比)

16、总是小于3,则看网图,如该基线不重要可禁用,禁用后不能出现支点或孤点。方法是:列表选中该基线右键禁用是。误禁基线的恢复方法:选中该基线属性区修改参与平差是恢复错删的卫星或时段:选中该基线属性区观测数据图选中误删的卫星或时段右键恢复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该基线否。五、静态基线搜索重复基线如果计算区出现警告则:双击警告信息(逐步的)出现不合格的两个重复基线人工判断差基线列表中选中弱(差)基线右键禁用是。123.5平差前的设置在基线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基线处理成果进行检核。由于本章为快速入门,所以我们假定所有参与解算的基线都合格,通常情况下,如观测条件良好,一般一次就能成功处理所有的基线。基线解算合格后,

17、还需要根据基线的同步观测情况剔除部分基线,在这里我们也不作介绍。现在我们直接进入网平差的准备。首先在管理区中却换到“站点”,在树形视图右边双击“观测站点”中的已知点,再在属性区中选择“修改”标签,进入测站坐标设置,如果是采用二维平差,则固定方式采用xy或xyH方式输入,如果是三维平差,则选中BL或BLH方式输入。如果只做高程拟合,则选择H,选择好后在对应的格中输入已知的坐标值,相应的精度可以填在后面,并将是否固定中选择是(不选择表示固定坐标不能生效,网平差时将不使用)。同样方法把所有的已知点坐标都输入完毕。选择菜单“网平差”“网平差设置”,进入“网平差设置”窗口,确认选择了“二维平差”选项,若

18、需要进行高程拟合,则需确认选择“水准高程拟合”,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子午线的必须设置正确。也可以在“坐标系管理”中设置中央子午线等参数。1236进行网平差执行菜单“网平差”下的“进行网平差”,软件会按照上一节的设置进行平差或高程拟合。“观测站点”窗口下对应的每一个观测站点中,“自由误差”为自由网平差结果误差,“二维误差”为二维平差结果误差,“三维误差”为三维平差结果误差,“拟合误差”为水准高程拟合结果误差。 1.2.3.7成果输出假定这样的网平差结果是满足用户要求的,因此我们将它打印输出,并作为成果提交。执行“处理报告”菜单下的“网平差”。平差结果中的全部内容输出成一个HTML报告形式。可以点击

19、右键,选择打印。这样,一个静态基线控制网的整个处理便算完成了。变形监测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等复杂的建筑物应运而生。在其施工过程中和使用初期,由于荷载的不断变化以及外力的影响,会引起建筑物下沉,当建筑物各部分不均匀沉降时,会使建筑物产生倾斜、位移、裂缝等变形,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伴随着安全隐患,因此,需在施工和营运期间加强变形观测过程控制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一、引起建筑物变形的原因分析引起建筑物变形的原因较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1、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等因素引起建筑物变形。如:由于基础的地质

20、条件不同,引起建筑物各个部分不均匀沉降,而使其发生倾斜、位移、裂缝等变形;或由于地基本身的塑性变形也会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同时由于温度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引起建筑物的规律性变形。2、与建筑物自身相联系的原因,即建筑物自身的荷载大小、结构类型、高度及其动荷载(如风力大小、震动强弱)等引起建筑物变形。要减弱这方面变形的影响,往往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实现。 3、由于建筑物施工或营运期间一些工作做得不合理,或由于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额外的变形。例如:在高大建筑物周围进行深基坑开挖,就会对其原有建筑物产生一个额外的变形。当然这些引起变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建筑物往往是共同作用的,只是

21、不同时间段,不同因素的作用强弱不同而已。 二、建筑物变形的类型划分 建筑物变形分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种。前者指其变形值是时间的函数;后者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其变形值是以外力的函数来表示的动态系统对于某一时刻的变化,其观测结果表示建筑物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变形。例如:我们在爆破某一建筑物时,对周围建筑物在爆破瞬间产生的变形即为动态变形,而在爆破之后的某一段时间内的变形则属于静态变形。两种类型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三、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实施过程 依据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其类型的划分进而对变形观测的过程进行详细的策划。变形观测策划输入包括: (1)业主要求变形观测所能提供的信息; (2)国家规范;

22、 (3)以前类似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方案; (4)观测对象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 (5)施工进度计划。 1、变形观测具体方案内容(策划的输出) (1)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类型: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垂直度观测)、位移观测、裂缝观测。 (2)不同变形观测的精度与方法 变形观测的精度取决于该工程设计的允许变形值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变形观测中,由于其主要观测内容为基础的沉降和主体倾斜,其观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允许沉降值、允许倾斜度和允许相对弯矩来决定。同时还应考虑沉降速度的影响。在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中规定:“当观测目的是为了使其变形观测精度中误差应小于允许

23、变形值的1/101/20”。在我国,对于不同内容的变形观测,其精度要求在测量规范中均有明确规定。不同等级,不同精度的变形观测,所采用的观测方法也不相同。这样,观测精度决定采用何种观测方法,而观测方法的选用必须确保观测精度的实现,并尽可能简单。 (3)变形观测的频率 变形观测的频率或次数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变形速度快慢和观测目的。通常要求观测的次数既能反映出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变化的时刻,在施工过程中,待埋设的观测点稳定后进行第一次全面观测,以后对于高层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应观测一次,直至稳定。其他建筑物观测的总次数不少于五次。竣工后的观测频率一般为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

24、年观测一次。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还应进行临时紧急观测。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变形观测期间要按时、按规定、按设计要求进行,以便取得完整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确保观测精度,并对观测结果进行正确的变形分析。 (4)对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的要求 测量人员必须精通测量专业知识,以便有效实施所策划的变形观测方案。测量仪器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且在使用前须使各项计量特性得到确认。 (5)变形观测点的布设 变形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其数据能否正确反映出建筑物的实际变形,与其变形观测点布设是否合理、全面有直接关系。下面以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为例: 每个工程应当在施工作业范围外至少埋设三个水准点,并确保不受施工影响。每次在

25、进行沉降观测前,须检验水准点的稳定性,只有稳定的水准点方可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通常在建筑物的四角点、中点、转角处等能反映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布设沉降观测点,点间距一般为1020mm。 对于设有后浇带及施工缝的建筑物,还应在其两侧布设沉降观测点; 对于新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连接处,应在其两侧的承重墙或支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 对于一些大型工业厂房,除按上述原则布设沉降观测点外,还应在大型设备四周的承重墙或支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 (6)观测结果的记录 对观测值按照事先设定了的记录表格进行记录,确保记录完整、准确、可靠。 四、变形观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 欲使变形

26、观测真正成为工程施工和营运管理的耳目,确保安全施工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作用,除了取得现场观测的第一手资料外,还必须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编制变形分析报告。 一方面是观测资料的整理,绘制各种数据表格和变形曲线,编制说明,使其成为便于使用的成果,具体内容有: 1.校核各项原始记录,检查每次变形观测值计算是否有误; 2.对各种变形值按时间逐点编写观测数值表; 3.计算绝对沉降值、平均沉降值、平均沉降速度、倾斜度、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等。 4.绘制观测点变形过程曲线和建筑物变形分布图。 另一方面,利用变形分布图,结合观测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观测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建筑物变形过程、变形规律、变形幅度、

27、变形原因,并找出变形值与引起变形的内在原因和规律。 对变形观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可借助计算机技术采用武汉大学开发的工程建筑变形观测软件来实现。五、反馈调整、确保安全 利用观测成果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确保施工及建筑物营运的安全,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严格按照所策划的观测方案进行变形观测; 2.所策划的方案的正确性审查; 3.对施工生产和运营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加强劳动管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及营运单位必须对建筑物变形观测引起足够的重视,确定恰当精度,采用正确方法,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若一旦发现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值超过其设计允许的最大变形时,应及时将观测结

28、果书面报告勘察、设计、质检单位,以便共同研究、制定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发生意外。在此期间,应暂停施工或者暂时关闭、停止使用被监测建筑物,同时应增加变形观测次数,密切观注其发展变化。六、具体观测要求与过程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 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

29、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 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

30、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3、 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再就是,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4、 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

31、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5、 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

32、,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我们在河北省交通培训中心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采用二等水测量的观测方法。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1)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a-bln,表示测站数。(或ha-b1.0L,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2)前后视距 : 30m(3)前后视距差 : 1.0m(4)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mm(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7、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33、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

34、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

35、,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 cHh,IHn,I -1 .N表示某个观测点,I表示观测周期数(I1,2,3)且 H1H0累计沉降量: C c(n),n表示观测点号。5、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36、。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3) 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Cm-Cn/Lmn,Cm,Cn分别为m,n点的总沉降量,Lmn为m,n点的距离。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还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同样

37、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探讨的两个问题(1)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由于现行规范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要求不明朗,这对施工单位在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选择随意性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沉降观测成败。对沉降观测精度选择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合理适宜,适合工程特性的需要。既不造成无谓的浪费也要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本人认为一般高层及重要的建(构)筑物在首次观测过程中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