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明惯性系统.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2593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金明惯性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金明惯性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金明惯性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石金明惯性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石金明惯性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金明惯性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金明惯性系统.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学生所在院(系):信息商务学院姓名:石晋明学生所在班级:07050541X学号:10考核结果: 现代控制理论读书研究报告大四以来学了不少实用的专业课,下面就自己对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作简要的学习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

2、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发展过程: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这类控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1958年,苏联科学家.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的领域。19

3、601961年,美国学者R.E.卡尔曼和R.S.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到60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学科内容: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方面有:线性系统理论

4、、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适应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 它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中状态的控制和观测问题,其基本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状态空间法。按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线性系统理论通常分成为三个学派: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代表人物是W.M.旺纳姆;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代表人物是R.E.卡尔曼;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代表人物是H.H.罗森布罗克。非线性系统理论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理论尚不完善。研究领域主要还限于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和观测问题、非线性反馈问题等。更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理论还有待建立。从70年代中

5、期以来,由微分几何理论得出的某些方法对分析某些类型的非线性系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最优控制理论 最优控制理论是设计最优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受控系统在指定性能指标实现最优时的控制规律及其综合方法。在最优控制理论中,用于综合最优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有极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最优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诸如大系统的最优控制、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等。随机控制理论 随机控制理论的目标是解决随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维纳滤波理论和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是随机控制理论的基础之一。随机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随机最优控制,这类随机控制问题的求解有赖于动态规划的概念和方法。适应控制理论 适

6、应控制系统是在模仿生物适应能力的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一类可自动调整本身特性的控制系统。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常可归结为如下的三个基本问题:识别受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在识别对象的基础上选择决策;在决策的基础上做出反应或动作。现代控制理论在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现代空间飞行器的制导系统由三个分系统组成。其一是导航系统, 它提供关于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其核心部件是惯性器件, 即陀螺、加速度表和平台组合等。它的基本运转状态是开环的, 但在飞行器发射前的对准状态和长期工作时考虑校正作用时, 它也是闭环运转的。其二是姿态控制系统或经常说的自动驾驶仪, 它执行制导计算给出的姿态指令信号, 它是闭环

7、运转的, 保证飞行器姿态运动稳定性, 并让飞行器的姿态跟踪制导信号。其三是飞行器的制导律或称导引律的计算, 它保证飞行器的质点运动轨道满足整个空间任务的要求, 它也是闭环运转的。这三个分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 但每个分系统的性能都要彼此影响, 而且在最初做设计时必须考虑相互作用的条件。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很多.然而,对于非线性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这些稳定性分析方法实现起来可能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Lyapunov稳定性分析是解决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问题的一般方法一百多年以前(1892年),伟大的俄国数学力学家亚历山大 米哈依诺维奇李亚普诺夫(A.M.Lyapunov) (1857-191

8、8),以其天才条件和精心研究,创造性地发表了其博士论文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给出了稳定性概念的严格数学定义,并提出了解决稳定性问题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稳定性理论的基础.在这一历史性著作中,Lyapunov研究了平衡状态及其稳定性,运动及其稳定性,扰动方程的稳定性,得到了系统的给定运动(包括平衡状态)的稳定性,等价于给定运动(包括平衡状态)的扰动方程之原点(或零解)的稳定性. Lyapunov提出了两类解决稳定性问题的方法,即Lyapunov第一法和Lyapunov第二法.第一法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的解来分析运动稳定性,即通过分析非线性系统线性化方程特征值分布来判别原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第二法则是

9、一种定性方法,它无需求解困难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而转而构造一个Lyapunov函数,研究它的正定性及其对时间的沿系统方程解的全导数的负定或半负定,来得到稳定性的结论.这一方法在学术界广泛应用,影响极其深远.一般我们所说的Lyapunov方法就是指Lyapunov第二法.虽然在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中,Lyapunov稳定性理论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在具体确定许多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时,却并不是直截了当的.技巧和经验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时显得非常重要.Lyapunov意义下的稳定性问题:对于一个给定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通常是最重要的.如果系统是线性定常的,那么有许多稳定性判据,如Routh-Hurwit

10、z稳定性判据和Nyquist稳定性判据等可资利用.然而,如果系统是非线性的,或是线性时变的,则上述稳定性判据就将不再适用. 下面比较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的异同: 一般控制思想和方法: 状态反馈或输出反馈. “优劣”: 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状态信息输出信息). 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设S:. (1)状态反馈: (2)输出反馈: (3)称为参考输入(常是跟踪目标)在调节(定值控制)问题中常设为,状态反馈后的状态方程为SK: (4)传递函数为, (5)输出反馈后闭环系统的状态方程是SF:传递函数为, (6)2. 两种反馈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定理1(i)状态反馈后的闭环系统,能控性不变,即若原

11、系统能控(或不能控),则引入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也能控(或不能控).但能观性可能会变.(ii)输出反馈后的闭环系统,能观性不变,即若原系统能观(或不能观),则引入输出反馈后,闭环系统也能观(或不能观).注:能控性也不变.证 (i)反馈前后的能控性矩阵分别为和, 的各列可由的各列线性表出,如所以;反之: 从而得.所以,故状态反馈不影响能控性.但能观性可能会变.考察系统,取,则状态反馈前后的能观性为,两个矩阵具有不同的秩,因此,能观性改变了.(ii)对于输出反馈,它们各自的能观性矩阵 和 ,可以看出,的各行可由各行线性表出,故反之 故从而有, 即能观性不变.输出反馈能控性不变的证明类似, 即 所以 又 从而又有所以能控性也不变。 输出反馈,结构简单,成本低;状态反馈,控制精度高. 费用大。具体采用何种反馈视实际需要。 以上就是我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一些认识,希望今后有机会取得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