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河防洪治岸.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3734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田河防洪治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田河防洪治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田河防洪治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田河防洪治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田河防洪治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田河防洪治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田河防洪治岸.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河道概况福田河为深圳河的支流,发源于北部山区的梅林坳,中游流经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田面村,下游沿福田南路在皇岗口岸东部汇入深圳河,集雨面积15.9km2,干流长度6.8km。福田河位于深圳市新中心区,属于城市中心地带,穿越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和800米绿化带,与其直接相关的绿地面积接近335.6ha,规模宏大,河道综合整治可以构造本区域更为完善的功能体系。2 水文2.1设计洪峰流量福田河全长6.8km,流域面积15.9km2。设计洪水分析采用广东省暴雨径流表中的综合单位线法,流域的汇流参数m1的关系采用大陆高区(A线)。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1福田河流域各控制断面设计洪峰流量成果 表1-1

2、断面名称面积(km2)设计洪峰流量(m3/s)P=50%P=10%P=3.3%P=2%P=1%P=0.5%梅林路以上箱涵入口2.39732.151.562.767.874.480.8梅林路4.16651.483.4102110121132北环路5.52252.084.1103113125137笔架山支流入口以上6.96754.795.7120131146160笋岗路9.06067.5119150163182200红荔路11.05079.1140176193214236深南路13.10287.6156197216240264滨河路至河口段15.995.21702152362622892.2 河口

3、推算水位福田河出口为深圳河,设计洪水组成应采用同频率组成法,福田河P=1%洪水水面线推算起点应为深圳河福田河口P=1%洪水水位。但目前深圳河没有推算过P=1%水面线,根据相关资料分析,P=1%洪水水面线推算起点选用治理深圳河第二期第二阶段工程设计复查报告终稿深圳河P=2%水面线计算成果3.29米;P=0.5%洪水水面线推算起点选用深圳河P=0.5%水面线计算成果3.61米。3 地质3.1 区域地质概况工程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莲花山深圳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和高要惠来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交接部位的南缘,区内各种构造十分发育,其中北东向构造最为醒目,以长21km、宽大于4 km的深圳断裂带为代表;次为北西

4、向和东西向构造,断裂构造规模一般中等,延伸长数公里,压性为主,无活动性断裂。根据1990年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180万),本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为度。 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形式,水位埋深2.56.0m,水质类型为HCO3Ca型和ClCa型,PH值6.056.67,HCO3含量0.4687.136mmol/L,侵蚀性CO2含量0.0036.03mg/L,对钢结构和砼具弱中等腐蚀性。地下水咸淡水分界线大致位于滨河大道附近,滨河大道以南属微咸水。3.2 明渠段工程地质评价1) 皇岗北路至红荔路段笋岗路以北河道底板以下基本上全是厚层的残坡积粘性土,砾砂、粉细砂等砂性土相对较薄

5、,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笋岗路至红荔路段,河道底板上下均为砂性土。建议采取逐级放坡开挖的方式,在坑底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排出地下水,并最好选择枯水季节施工。2) 红荔路至深南路段本段河道底板以上土层以填土、粉细砂和砾砂为主,中间分布有粘性土,而底板以下则以砾砂为主,局部分布粘性土。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因此本段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仍是岸坡中砂性土和填土的渗透稳定和开挖基坑涌水问题。3) 深南路至福田南段本段地层的显著特点是有中厚层的粘土沿河道底面上、下两侧连续分布,填土层基本都分布在地下水位以下,只在局部地段分布着薄层砂性土,本段堤基和河道持力土层的抗滑稳定、渗透稳定和抗冲能力均较好。在最南侧桩号0+

6、9980+894附近河道底板上下侧埋藏着厚0.71.9m的淤泥质软土,易产生沉降变斜坡滑移,设计时应注意。4) 滨河路至河口段本段地层条件基本与前段相同,除顶部有厚2.06.5m的填土层外,河道底板上下侧圴为承载力强、抗剪强度高、透水性极弱的粘性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3.3 拟建建筑物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 笔架山公园翻板闸闸室基底以下分布的是残积砾质粘性土层,地基工程条件较好。两岸地层为填土、粉土和砂性土,局部为粘性土,左河堤分布一层厚约1.4m的淤泥质粘土。闸室底部为透水性很低的砾质粘性土,因此基本不会产生闸基渗透破坏,但两岸分布有透水性较强的粉细砂、砾砂层,尤其是右岸,容易产生绕闸渗漏,

7、处理不当易产生流土和管涌破坏。2) 红荔路泄洪闸现设计闸室底板以下有00.15m厚砾砂层,之下为巨厚的花岗岩残积土,基础承载力良好,建议基础设置高程适当降低,直接置于残积土中,可避免渗透稳定问题。两岸地层为填土和砂层,中强透水,应据计算结果确定防渗体长度,以免水头较高引起绕渗直至破坏。3) 福田水闸该闸设计基础底面高程以下为粘土和粘土质砾砂,厚度分别为1.873.55 m和1.01.9 m,有一定承载能力,前者为相对隔水层,后者含粘粒较多,弱微透水,加之粘土层向上游延伸较远,形成天然铺盖,向下游延伸推测更加宽厚,因此闸基可不做防渗处理。4) 福田排涝泵站原基础砼强度鉴定从近前池楼面地板浇注砼处

8、施工完成的3处取芯孔抽芯的外观来看,除个别岩芯有少量微小气孔外,未发现其它不良现象,砼浇注质量良好。试验结果显示,其抗压强度最大值46.5Mpa,最小值17.4 Mpa,平均29.5Mpa,均大于10.8 Mpa 的设计强度要求,因此可初步确定排涝泵站的砼强度是符合设计要求的。5)红荔路蓄洪区开挖面以上土层以填土和砂性土为主,局部是粘性土,基坑开挖需做好边坡支护措施,必要时设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社会经济概况根据深圳市规划国土局2000年12月编制的深圳市福田分区规划(19982010),福田区的规划性质为:1、深圳市行政文化中心和中心商务区,二十一世纪深圳国际性城市形

9、象的集中体现区;2、功能完善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综合区;3、环境优美、富于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区。福田河流域现状人口33万人,根据分区规划,2010年流域城市人口控制指标为37万人。4.2 福田河防洪现状福田河于1989年进行了全面整治,整治后河道全长6.773km,其中明渠长4.273km,箱涵2.5km,跌水3座。福田河各段安全泄量为: 福田水闸至红荔路涵段为149m3/s; 红荔路至北环路涵段为115m3/s; 北环路以北段为70 m3/s。4.3 工程目标在满足福田河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治污、景观、管网、道路、土地利用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要求,实施综合整治措施,以求达到截污水之流、开

10、清水之源、防洪水之害、拓旅游休闲之景的目标;在已定工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采取必要的非工程措施,使流域内的防洪能力达到200年一遇。本次设计所采用的防洪标准如下:1、城市防洪标准深圳市城市总体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2、福田河各防洪建筑物防洪标准 福田水闸工程防洪标准福田水闸为深圳河堤防上的穿堤建筑物,与深圳河采取相同的防洪标准。 福田河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根据福田河整治综合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罕见洪水灾情评估,确定福田河防洪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上的闸、涵、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防洪标准,采用与堤防工程相同的防洪标准。 市政道路的防洪标准本流域内主要市政交通干道的路基、桥梁、涵洞及小型排水构

11、筑物的防洪标准均为100年一遇。4.4 防洪工程4.4.1 防洪系统综合分析福田河流域地形特点和两岸城市建设情况,可研阶段已经充分论证了防洪系统工程方案:一是通过在河道中上游增设滞洪区削减洪峰,在维持现状下游河道过流能力的条件下,建设滞洪区与河道组合效应的防洪体系(方案一);二是实施局部河段扩宽、疏浚等工程措施,扩大泄洪断面,增加河道泄洪能力或降低洪水水位,提高整个防洪体系的防洪标准(方案二)。通过对两个方案进行全面比较,认为利用笋岗路至红荔路间的洼地修建滞洪工程,配合以福田水闸改造的方案(方案一)可确保防洪系统安全可靠,对超标准洪水的防御能力强,同时利用滞洪区形成福田河独特的湿地环境,建设河

12、道生态示范区,对改善城市环境、探索生态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尽量减少已建暗涵河道的拆迁重建工程为前提,推荐方案一。4.4.2 河道工程河道受北环路涵、笋岗路涵、红荔路涵、田面村路涵、深南路涵、福华路涵、滨河路涵、福田水闸的控制,平面走向不可能有大的改变。通过复核验证,现状河道堤线基本平顺合理,故保持现状治导线。振华西路至深南路段右岸、深南路至滨河路段左岸以及滨河路至河口段两岸,受已建建筑物控制,不能外移。福田河沿线埋设有中华电力公司(香港)元朗-梅林一、二号线电缆,电缆从笔架山水厂至滨河路上游均为顺河走向,其中田面村涵以北位于左岸,在田面村涵上游穿过福田河,下游段位于右岸,在

13、滨河路由于福田河河道左转而远离该电缆。该段河道整治需考虑电缆影响。4.4.3 滞洪区工程1、工程任务滞洪区工程在防洪系统中的作用,是将超过下游河段安全泄量部分的洪水,分流滞泄,削减下游河段洪峰流量。滞洪区工程正常运用洪水标准为一百年一遇洪水,非正常运用洪水标准为二百年一遇洪水。2、滞洪区工程选址滞洪区工程选址于笋岗路至红荔路段河道以及两侧洼地,现状地面高程为6米左右,北侧为笋岗路,东侧为华富村住宅区,南侧为红荔路,西侧为莲花山花木园和绿化管理处宿舍。3、总体布置由于滞洪区段中电公司电缆埋设于左岸河堤上,故左岸河堤需保留。由于滞洪区日常作为市民休闲活动场所,从交通便利和景观效果考虑,将滞洪区全部

14、设于河道左岸,右岸洼地用滞洪区开挖土填高至9.5m高程,作为滞洪区右侧堤岸。滞洪区与河道间通过穿堤涵管联通,涵管采用顶管法施工,不影响电缆。滞洪区内进行景观布置,非洪水期泄洪闸关闭,区内蓄景观水位4m,滞洪区与河道水体连通。泄洪建筑物设在红荔路涵上游,设控制闸以便运行管理。4、水利计算根据现状地形,可利用兴建滞洪区的面积为12万m2,滞洪区现状地面高程为6.0米左右,经过调洪计算,当流域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在控制调度水位不对周边城区产生影响的条件下,控制滞洪区下泄流量为151m3/s,滞洪区库底高程为5.5m,水力计算成果见下表:泄洪闸方案滞洪区水利计算成果表 表4-1洪水频率洪峰流量(m3/

15、s)最大泄量(m3/s)最高水位(m)平均底高程(m)相应库容(104m3)1%2141457.445.524.470.5%2361708.185.535.32洪水时根据上游水位变化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闸门的开启度,上游水位开启度关系见下表:泄洪闸方案闸前水位与水闸开启度关系表 表4-2上游水位(m)5.56.06.57.07.37.57.78.08.28.2开启度(m)全开3.22.582.132.032.42.32.232.2全开泄流量(m3/s)1451705 工程布置与建筑物5.1工程等级福田水闸为深圳河穿堤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等级为III等,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

16、为3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5级。5.2 滞洪区工程1、滞洪区堤坝滞洪区堤顶超高取为1.65m,堤顶高程为9.5m。滞洪区利用现状笋岗路南侧护坡、红荔路北侧护坡、华富村西侧护坡及挡土墙作为围堤,对原边坡较陡处根据情况适当回填或开挖放缓,库底下挖,填挖方边坡均不陡于1:4,挖填土表面夯实后绿化。福田河右岸洼地用滞洪区开挖土填高至9.5m高程,作为滞洪区右侧堤岸。2、泄洪闸泄洪闸闸室中心桩号3+013.67,上游渐变段起点桩号3+039.67,下游渐变段终点桩号2+976.55, 进口段上游接滞洪区主槽断面,经过15m长渐变段由梯形变为矩形,再设5m长矩形连接段与闸室段相接。闸室段长12m,泄洪闸共

17、设两孔,单孔净宽6m,闸孔高度4.5m,闸底板高程1m。闸门采用液压启闭,启闭机控制室设于右岸,闸门开度调节采用自动控制。泄洪闸出口段分别为20m长消力池段和11.12m长渐变段,渐变段末端接红荔路涵。5.3福田村电排站1、设计规模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确定福田村电排站设计规模为:4.0m3/s, 扬程H=9.0m。2、建筑物布置本次福田村电排站改造拟将原结构拆除重建,现状前池大部及原自排流道填埋作场区用地。泵房采用半地下式,地面下为泵房集水池及泵池,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水泵为一字形布置,采用自动藕合固定安装方式。地面上受周围建筑物限制,局部为四层框架结构,设有控制室、配电室、备用电机房、值班间、

18、办公、仓储等用房,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为744.0米2(不含泵房)。为方便检修,泵房内设有电动吊车,并留有检修场地。泵房地面上层高8.3米、值班间、备用发电机房层高5.0米,其他用房层高3.3米。泵站出水口在福田河左侧岸坡上,采用砼结构护砌以减小对岸坡的冲刷。5.4明渠段改造工程 防洪能力要求经过滞洪区滞洪后,河道各控制断面洪峰流量见表1-5。河道各控制断面P=1%设计洪峰流量 表5-1 断面名称P=1%设计洪峰流量(m3/s)P=0.5%设计洪峰流量(m3/s)备 注梅林路以上箱涵入口74.480.8北环路涵出口125137笔架山支流入口146160笋岗路涵入口182200红荔路涵入口1451

19、70滞洪区调洪深南路入口171198滞洪区调洪滨河路入口193223滞洪区调洪河 口193223滞洪区调洪 河道断面设计1、福田水闸滨河路段(0+139.650+412.86)本次治理该段主要工作是清淤和损坏部分修复。2、滨河路深南路段(0+886.351+945.10)本段河道左岸为福田路,2.5m高程以下保留现状护岸,对损坏部分进行修复,上部拆除原护坡,改造为草皮护岸,为增加其防冲能力,草皮下部铺设土工垫。3、深南路田面村段(2+014.142+082.00)河道断面维持现状,针对河底护砌损坏较为严重的情况,采用C15砼修复河底护砌。4、田面村红荔路段(2+103.102+924.63)保

20、留主槽浆砌石护坡,对损坏部位进行修复,上部改造为土工垫植草护坡以增加抗冲能力。5、红荔路笋岗路段(3+039.673+657.76)本段河道维持现状断面形状,陡坡仍移至笋岗路涵下游,河底纵坡调整为1/400,河底相应填高或挖低。河道断面维持现状复式断面,主槽采用浆砌石护坡,上部采用土工垫植草护坡。6、笋岗路北环路涵段(3+778.855+072.86)本段位于笔架山公园内,在3+917.6处新建翻板闸,平时蓄景观水面,洪水时自动翻转泄洪。河道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种处理形式,以跌水为分界。下游基本维持现状,高程7.57m以下保留现状护坡,对破损部位进行修复,上部改造为土工垫植草护坡;跌水上游

21、段根据多年平均洪水流量,设底宽不小于7m,槽深2.6m的梯形主槽,主槽上部断面采用生态驳岸,本段主槽表面进行仿自然处理。5.5 箱涵修补 经调查,箱涵内共有约10000 m2砼需作加强处理。1、北环路箱涵裂缝是由于施工时砼振捣不实造成,修补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分层修补工作。2、北环路北段箱涵和滨河路箱涵顶部砼修补采用挂网锚喷混凝土方案。5.6 其他建筑物1、活动挡水建筑物为保证景观用水需要,在笋岗路涵上游笔架山公园内设双支点带连杆渐开型自动翻板闸。2、陡坡、跌水和溢流堰在笋岗路涵下游3+696.56及笔架山公园内4+403.97处设置两座落差建筑物,其型式分别为陡坡河跌水

22、。笔架山支流在桩号4+116.47处汇入福田河,为维持笔架山公园内人工湖水面,支流入口仍采用溢流堰形式。本次设计中所设置的陡坡、跌水及溢流堰均采用砼和浆砌块石结构。3、管理交通设施巡河路根据各段河道特征分段设置:笔架山公园段河右岸保留4m宽过车通道,不设硬质路面;笋岗路至红荔路段沿滞洪区右岸新设巡河道路,C25砼路面宽4m;红荔路至振华路段沿右岸新设巡河道路,园砖路面宽4m;振华路至深南路段沿左岸新设巡河道路,园砖路面宽4m,;深南路至滨河路段利用福田路作为巡河道路,不另行设置;滨河路至河口段利用现状左岸通道作为巡河道路。4、沿河穿堤建筑物经实地测量统计,福田河明渠段沿岸共有大小雨水涵管接入口

23、71个,本次设计结合河道断面变化对沿河雨水涵管进行了必要的改造。6、源水管设计福田河枯水期景观补水源水管利用笔架山水厂进水管,增设一条DN2000支管在北环路箱涵出口处接入福田河。7、建筑设计滞洪区和福田水闸各设管理房一座,内设启闭控制设备。建筑面积均为102m2。6 施工组织设计6.1 施工导流及排水福田河在红荔路涵以下均受潮位顶托影响,因此施工导流既要考虑降雨洪水又要考虑海水涨潮影响,施工排水由于有地下水影响,基坑排水可以采用水泵抽排,局部井点降水。1、导流标准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施工导流标准采用5年一遇洪水标准。主体工程安排在枯水期施工,相应临时工程施工导流采用枯水期5年一遇洪水标准。对于

24、不受外潮影响河段,以5年一遇洪水位作为确定围堰高度的依据,而在感潮河段,导流围堰的高度由洪水和潮位双重控制,取二者高值。福田水闸施工时,取河口枯水期P=50%的高潮位为2.14m,围堰顶高程为设计水位以上加风浪爬高、安全超高,堰顶高程2.84m。2、导流方法(1)河道全断面截流法笋岗路以北河道不受外潮位影响,安排在枯水期施工,采用跳槽法分段施工,河槽下部施工采用全断面分段截流,待下部工程完成经验收合格后,立即拆除围堰,再进行河道上部结构施工。(2)明渠纵向围堰分期导流法滨河路至红荔路之间,河道主要受潮位影响,考虑施工期降雨,施工导流采用纵向围堰分期导流法,在河道中心位置便于布置纵向围堰,上、下

25、游河道每侧同步分段施工。该段河道施工要求河口福田水闸用来挡高潮水位,减少该感潮河道围堰高度,围堰高以河口多年平均高潮位1.19m、遭遇5年一遇洪水不侵入基坑为控制条件。3、施工排水基坑排水主要抽排雨水和地下水。在基坑上口设防洪墙或开拦洪沟阻止坡面雨水直接排入下游。可采用井管降水、井点降水或基坑抽排等方式排放地下水。施工期尽量利用福田水闸关闸阻挡潮水。6.2 弃渣场选址 关于本工程外弃土方的位置,经过向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土地开发中心咨询,可运至南山区前海工程区堆弃,运距20km。淤泥清除要求用轮船运至内伶仃岛填埋,运距35km。6.3 施工总布置依据工程位置、工期安排以及上下游导流方案的互相关系、

26、划定施工区,确定施工总体布置。本工程分为十二个工区:福田水闸(改建)工程、福田泵站(改建)工程、笔架山公园段河道及建筑物(翻板闸、支流入口、跌水)、北环路以上的箱涵维修、滞洪区、笋岗路福田闸段河道、滞洪闸和北环路以下箱涵的维修。根据上下游施工导流要求,工程分两期实施。各工区责任段范围详见表1-6。 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施工分区表 表6-1 工 区编 号各工区起止位置及桩号长度(m)备 注施工安排计划起止位置桩 号福田水闸改建0+0000+140140一期福田水闸福华路0+1401+4761336二期福华路深南路1+5361+945409二期深南路红荔路2+1032+9242+0142+08282

27、168二期红荔路笋岗路2+9763+716740包括一座滞洪闸、一座陡坡二期笋岗路笔架山公园3+7164+000284包括翻板闸(合并跌水)一座一期笔架山公园4+0004+365365包括支流汇入口一处一期笔架山公园4+3655+072707包括一座跌水一期滞洪区开挖护砌一期箱涵维修1358滨和路箱涵二期箱涵维修5+8376+8821045北环路箱涵一期福田村电排站改建一期6.4 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期计划一期工程(第一个枯水期)施工内容:福田水闸(改建)工程、福田泵站(改建)工程、笔架山公园段河道及建筑物(翻板闸、溢流堰、跌水)、北环路箱涵维修、滞洪区开挖护砌河沿河景观设施等。二期工程(第二

28、个枯水期)施工内容:完成笋岗路福田闸之间河道工程及滞洪区泄洪涵堰、陡坡、笋岗路以下箱涵的维修、及两岸景观工程等。2、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准备期施工准备期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工程筹建期,第二阶段为施工准备期,考虑到深圳市一些工程实施运作情况,三通一平计入施工准备期。(2)主体工程施工期主体工程施工期为每年的11月中至次年3月底,工期为4.04.5个月。一期工程施工计划安排:福田水闸及福田村电排站改建工期4.5个月(11月中3月底);笔架山公园段河道及建筑物施工工期均为4.0个月(1月中3月中);箱涵维修4.0个月(12月初次年3月底),滞洪区施工期3.0个月(11月中次年2月中)。防洪

29、主体工程一期总工期4.5个月。二期工程施工计划安排:滨河路笋岗路河道工程、陡坡、泄洪涵堰、箱涵维修,施工期均为4.0个月(11月中3月中)。(3)工程完建期工程完建期,主要完成两岸景观建筑施工和路面的铺装和场地平整绿化。景观建筑可同河道施工穿插进行,一、二期工程完建期各4.0个月,分别在1月4月实施。本工程一、二施工期各六个月,河道综合整治总工期十二个月。7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7.1 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目标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是在施工期因为工程施工对环境主要造成大气、噪声、水土流失和水环境等影响;工程实施后,能基本解决福田河防洪、景观、生态等问题,能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

30、环境。施工期噪声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通知各功能区达到相应的标准;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本工程弃置的泥土不能形成新的污染源;不能对施工区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运行期福田河水质可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即地表水类水质标准。2、环境保护措施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和营运两个阶段。在施工期间,对周围居民生活质量影响最大,其中以大气质量,声学环境、城市景观、居民健康安全和旅游休闲以及交通影响最为显著。营运期主要的环境问题在于福田河流域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为了消除和减缓不利影响,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31、(1)、施工现场周边应用蓬布围栏。(2)、弃土应及时清运出现场。(3)、原材料运输计划应细致,避免影响市内交通。(4)、对运输车辆的交通路线进行调度,白天减少穿越政府办公地点、医院、学校等敏感区的机会,夜间减少穿越居民区、医院等敏感区,并采取控制鸣笛及低速穿越敏感区以减少刹车次数,避免急刹车等。(5)、对施工工地进行有效隔档,保证施工工地外侧增加的分贝数并满足国家标准。3、环境监测为监督和审核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期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以减缓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需进行环境监测。针对每项监测设置不同的警戒水平,一旦监测结果超过不同警戒水平,业主、承建商和环境小组

32、均需根据各自职责快速反应,控制超标现象的发生。7.2 水土保持7.2.1 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本次治理河长5050m,河道部分直接破坏水土保持面积9.82万m2,主要为公用绿地;滞洪区直接破坏水土保持面积达12.7万m2,主要为绿地和荔枝林。在施工期间,工区内大面积开挖,地表裸露,临时堆土及施工砂石料等,如果处理不当,遇上大雨则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福田河区域地质、土层结构,参考邻近区域,施工中造成的裸露地面其土壤的侵蚀模数可达10000 t/km2a,河道开挖施工时裸露的面积为9.82万m2,每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982t,滞洪区开挖施工时裸露面积为12.7万m2,每年可能造

33、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270t,总计水土流失量达到2252t。7.2.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本工程项目水保工程措施主要是:修建稳定的堤坡,确保土堤在水流的作用下不会滑坡、坍塌;对坡面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水流侵蚀坡面土壤,建立排水系统,防止地面径流漫坡流动等。水保生物措施主要是:种植草皮、树木覆盖裸露地面。对上游开发建设土地,应尽快采取水保措施,覆盖裸露地表,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2)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充分利用枯季施工;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挖方和填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弃土应在市余泥渣土管理所指定地点弃土,并做好水保措施。本工程水土保持应与主体工程紧密结合,同期实施,分步进行,以

34、充分发挥水保工程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8 工程管理8.1管理机构福田河现有的管理机构为福田河河道管理所,隶属深圳市防洪设施管理处,现有工作人员6名,办公及生活用房500m2。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将新增加滞洪区、泄洪闸、翻板闸等工程设施,根据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有关规定,需增加人员编制6人,同时相应增加办公用房、通讯及交通设备等。 8.2 工程管理范围本次综合整治后,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福田河管理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造后的福田河河道及两岸堤防;2、滞洪区库区及堤防;3、护堤地:原则自河道上口线外延15m,受现状建筑物限制,田面村局部地

35、段控制为6m,河口段控制为5m。4、福田水闸及附属设备;5、福田泵站及附属设备;6、红荔路泄洪闸及附属设备7、笔架山翻板闸8、其它为工程管理配套的管理设施,如:交通、通讯设施、防汛抢险设备,物资、水文、雨情测报设施等。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后特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管理范围占地面积46.3ha,均位于规划公用绿地内,不存在征地拆迁问题。8.3 工程管理运用根据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的目的,工程管理应通过闸、坝的合理运用,综合调度,确保河道在平、枯水期保持有一定的景观水面,汛期能顺利渲泄洪水,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发生超标准洪水加强管理,力争不发生险情。1、福田水闸调度运行福田水闸的调度运行详见建闸工程分册

36、。2、滞洪区的运行滞洪区设在笋岗路和红荔路之间的河道东侧,利用800米绿化带的低洼地形成库容。其工程目的主要是汛期滞洪,削减下游洪峰流量,提高下游河道的防洪能力,使其满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并且遭遇200年一遇洪水时不漫堤。滞洪区调度运行方式为:非雨天情况下闸门关闭维持上游景观水位约4m,日常流量(小于1m3/s)通过旁通管下泄。雨天以气象预报判别雨情,工作人员应时刻监控自动控制系统运作状态,当闸前水位低于5.5m时,闸门全开;水位高于5.5m时,通过控制闸门开度限制下泄流量不超过145m3/s;当上游水位超过7.5m时,表明发生超过p=1%标准的洪水,则将下泄控制流量增加至170m3/s;

37、当上游水位超过8.2m时,表明发生超过p=2%标准的洪水,闸门全开泄洪。3、日常清淤预计本次福田河整治后河道水质将明显改善,河道淤积速度将大为减缓。考虑到日常蓄景观水面时河道内基本为静水,且低潮换水时深圳河潮位仍高于田面村以南河底,仍有可能有少量淤积物经深圳河进入福田河下游河段,故管理中仍需安排适时清淤。(1)人工清淤深南路涵上游段河道清淤船只不能到达,且福华路以上段受潮汐影响已经很小,故在枯水季低潮位时可安排人工下河清除淤泥。(2)船只清淤福田水闸改造后取消了胸墙,通航条件大为改善,而下游段河底无法放空,可采用清淤船进行清淤。根据水力分析,为保证P=1%洪水时滨河路涵保持无压流状态,涵底淤积

38、不得超过0.3m,故当滨河路涵内淤积深度达到0.3m时,应安排清除。8.4 200年一遇标准洪水防御对策当流域发生200年一遇洪水时,上游河段两岸地势较高,行洪不成问题,红荔路下游河段仍然主要利用滞洪区滞洪。根据滞洪区调洪计算成果,200年一遇洪水时涵堰最大下泄流量为170m3/s,滞洪区最高水位8.2m,较堤顶低1.2m,基本不会威胁滞洪区堤坝安全。在滞洪区削减洪峰后,下游河道充分利用堤防安全超高,强迫行洪,通过水面线计算,明渠段的安全超高为0.44-1.36m,箱涵的安全超高为0.06-0.36m。根据应上分析,200年一遇洪水基本不会造成大的洪灾损失。但由于各路涵接近满流,明渠段超高也较

39、小,洪水期为确保城市道路安全通行,防汛人员应沿河巡查,其中尤应重点监控滨河路至深南路段右岸,如有需要及时垒筑临时挡水坎。8.5 运行管理费 福田河综合整治后年运行费用包括下列内容:人员工资、河道及设备维护费、燃料及动力费、其他直接费;绿化管理维护费、景观补水费另计,下表未列入。固定资产原值按照防洪治岸工程及福田水闸工程造价的90%取值。福田河整治后年运行管理费见表1-7: 福田河年运行管理费计算表 表8-1序号项目计算方法金额(万元)1人员劳务费12(人数)100000元/人年120.002河道环境卫生费6.88km(福田河总长)12月3000元/月km(费用标准)24.803机电设备运行维护

40、费12月30000元/月36.004燃料及动力费609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0.2%(费率)12.205河道除“四害”、白蚁防治费12月20000元/月24.006河道年度清淤50000 m230元/年m2150.007防洪抢险费用12次50000元/次60.008其他直接费609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0.2%(费率)12.20合计439.29 设计概算9.1编制说明9.1.1工程概况本概算为福田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设计概算,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两大部分。一期工程包括笋岗路翻板闸段河道(3+7783+875)、笔架山翻板闸段河道(3+8753+945.1)、笔架山翻板闸北环路段河道(3+

41、8753+945.1)、笔架山跌水段河道(4+383.6744+418.794)、笔架山公园段雨水涵接入口、箱涵维修、福田村电排站、笔架山溢流堰、滞洪区、北环路出口景观补水系统,共10个项目。二期工程包括滨河路河口段段河道(0+132.3790+415.91)、滨河路涵清淤(0+415.910+886)、滨河路福华路段河道(0+8861+476.62)、福华路深南路段河道(1+536.361+945.11)、箱涵维修(1+945.112+103.1)、田面村红荔路段河道(2+103.12+924.63)、笋岗路涵下陂坡(3+657.7623+696.562)、泄洪闸工程、红荔路笋岗路段河道,共

42、10个项目。9.1.3 编制原则及依据(1)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有关文件规定计算;(2)工程概算编制执行广东省水利厅1998年11月粤水价986号文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施工招标标底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合订本)编制;(3)深圳市建设局深建价20035号文件颁布执行的深圳市市政工程综合价格2002(试行);(4)工程单价:主材价格根据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颁发深建定价199823号文深圳建设工程价格信息2003年9月主要材料指导价格。人工工资按深建定价199822号文关于人工费补差的规定。9.1.4其他说明(1)根据深圳市市政工程计价办法按一类工程取

43、费。本概算未计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2)勘测费暂按100万元计入一期工程中。(3)本概算未计交通工具购置费。(4)余土外运运距为20km,弃渣费为5元/m3。9.2 防洪治岸工程总投资福田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防洪治岸工程投资概算汇总表 表9-1序号分期工程名称工程投资(万元)占总投资备注1一期工程4520.9661.95%不含福田水闸2二期工程2776.6438.05%合计17379.33100%9.3 附工程投资概算表福田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防洪治岸工程投资概算总表(一期工程)序号工程项目或费用名称工程费用(万元)备 注一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费用3058.661.1笋岗路翻板闸段河道

44、(3+7783+875)15.961.2笔架山翻板闸(3+8753+945.1)75.701.3笔架山翻板闸北环路段河道(3+8753+945.1)602.641.4笔架山跌水段河道(4+383.6744+418.794)43.081.5笔架山公园段雨水涵接入口155.121.6箱涵维修40.131.7福田村电排站773.971.8笔架山溢流堰21.241.9滞洪区1066.121.10北环路出口景观补水系统119.051.11其他零星工程145.65(1.11.10)3.5%二第二部分 金属结构及设备安装工程0.00三第三部分 临时工程费514.853.1笋岗路北环路临时工程215.213.2滞洪区临时工程21.163.3福田村电排站临时工程61.243.4翻板闸临时工程35.043.5笔架山支流汇入口溢流堰临时工程21.773.6箱涵维修临时工程39.593.7其他临时工程120.84(一+二+3.13.6)3.5%四第四部分 其他费用366.8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