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纸路三.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4878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课纸路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七课纸路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七课纸路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七课纸路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七课纸路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七课纸路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课纸路三.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课 纸路(三)一、纸路的定位装置:1、定位装置的分类:前规:对纸张进行横向定位的装置。前规至少有两个,有的机器使用4个或者更多。侧规:对纸张进行纵向定位的装置。左右方向或来去方向或轴向方向进行定位。2、纸张的定位方向:纸张先前规定位,再侧规定位。侧规有两个,一般印刷正面时,用操作面侧规;印刷反面时,用发动面侧规。3、纸张的定位方法:停顿式定位:纸张到达前规处停顿,先前规定位,再侧规定位。超越式定位:二、规矩部分的作用: 给纸张进行定位,使每张纸都能在同一位置上进入印刷单元,因此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印品套印误差的大小,所以规矩部分的安装和调节是非常生要的。 三、规矩部分的工作原理 1、纸

2、张首先到前规,在前规处于静止状态后,被拉向侧规边。前规给纸张在前进方向定位,侧规给纸张进行侧向定位。一般机器的前规至少两个以上,大多数机器都四个以上,但是只有两个是用来定位的。为什么只用两个呢?这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少了不行,多了会发生相互干涉。 2、侧规的前规定位完后,又将纸张拉向规矩边。这实际上在纸张上又多了一个定位点。加上前规两点共三点给纸定位,因而纸张的整个平面位置就被确定了。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出:规矩部分的定位原理实际上利用了两点一线、三点一面的几何原理。 3、上面对纸张定位做了一个简单分析,更深入分析表明:纸张不只是平面定位,而且还要空间定位,也就是说纸张的整体始终被置于某一个

3、确定的空间内。纸张的空间定位对规矩部分的工作状态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一点是调节前规和侧规的关键之一。 四、前规:1、前规的作用:前规给纸张纵向定位 。纸张纵向定位纸张纵向定位直接决定了在此方向上的套印精度。如果不对纸张进行此方向定位或者说定位不准,将会造成一系列的印刷故障。如起褶、重影等。 改变叼口的大小,在印刷过程中,有时需改变叼口的大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借滚筒;另一种是调整前规的前后位置。当前规的改变量比较小时,动前规还是比较方便的。 弥补装版和晒版的误差装版和晒版从理论上来说是很难保证所有的图像都处于标准位置,一般情部钙都需要通过前规的微量调整来达到确定的位置,这也是前规的

4、重要作用之一。 弥被输纸误差输纸过程中,纸张由自由状态进入半约束状态,可以说每次到前规的纸张都不处于同一位置,而是通过前规使其到达确定的位置。 为侧规定位创造条件侧规定位是在前规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前规定位是侧规定拉的基准。这一点从所设计的印刷机上都能看到。一般情况下,前规定位准确,即使侧规定位不准,机器也不会停车,但如前规定位不准,则机器会自动停车。这是因为侧规定位不准,但只要前规定位准确,印出的印品有时还可以使用。 对各种不同类型和幅面的纸张能进行调节印刷时所印的纸张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变化,不可能始终保持一样,因此前规必须能根据不同类型和幅面的纸张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纸张准确定位。2、前

5、规的工作原理:上摆式前规因无需附加消除荷叶边的机构,它只做摆动。一般情况下其摆动的动作都是通过凸轮带动连杆机构实现的。 给纸张定位时,要提前稳定在输纸板上。 当递纸牙叼纸离开前规板时,前规应提前摆下让纸。 前规回摆时不应和上一张纸相互干涉,前规要实现这几点,其部件动作必须灵活,时间和位移配合准确,同时各部件应具有最小的串动和跳动。前规的高低和前后的调节机构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国产设备用的是连杆机构,海德堡用的是三点悬浮式机构。 前规的高低调节必须考虑纸张的变化及对侧规的影响。 3、前规的分类 :前规一般分为上摆式和下罢式两种。 按照结构形式分为:a、组合式前规(定位板与挡纸舌为一体);b、分离

6、式前规(定位板与挡纸舌是分开的)按照相对与递纸台的位置:a、上摆式前规(前规位于递纸台上方)b、下摆式前规(前规位于递纸台下方)c、下摆式前规缺点:是安装复杂,而且需增加专门消除荷叶边的机构。 共分为四类:组合上摆式前规、组合下摆式前规、分离上摆式前规、分离下摆式前规。上摆式的前规与下摆式的前规相比:一是其调节和安装都非常方便;二是对前口成荷叶边的纸张不需要附加任何其它机构就能消除;下摆式的前规与上摆式的前规相比,能够在纸张还没有完全离开输纸板时就能回到输纸板上,这样就增加了前规的定位时间,更容易保证定位的精度。在定位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机器的速度。所以上摆式的前规适合于低速大幅面或高速

7、小幅面,而下摆式的前规适合于高速大幅面,这也是当代胶印机的一个明显特征。4、前规的组成:定位块:给纸张前边缘定位。为了套装调节,定位块前后位置要可调。挡纸舌:为了印刷薄纸或厚纸,防止纸张向上飘动或向上翘,可以调整上下位置。5、前规的调节:挡纸舌高低位置调节:前规的高低应根据纸张厚度来定,一般应为纸厚+0.2mm。通常的做法是用叠在一起的两到三张纸(100gm2以下的纸三张,100gm2一200gm2之间的纸用两张,200gm2以上的纸在其本身的基础上再加一张150gm2的纸即可),放在前规与输纸板之间来检测其高度,以稍带拉力即可,同时要注意前规的左右高度要保持一致。定位块前后位置调节:前规一般

8、应置于零位,这样可保证纸张的叼口均匀一致。由于上版或晒版误差等原因,需通过前规的位置变化来校正规矩,这种方法原则上不宜采用。如果非采用不可,只允许其微量改变位置。尤其是纸张向前移动时,纸张的叼口增大,容易撕破纸张。前规一般情况下不宜经常调动。如果两个前规的前后位置调整过频,导致其定位线与压印滚筒的母线不平行,易引起叼纸或套印故障。此外,频繁地前后移动前规,会使前规的高低位置有所变化,也会影响到套印精度。6、前规的保养:前规定位靠的是挡纸舌,但是挡纸舌用一段时间后会磨损,所以使用了年限长的应更换。前规动作灵活、准确是前规定位的保证,因而要经常加油或加脂润滑。表面应保持清洁,否则会影响例规定位精度

9、。规矩板表面也不允许放置扶何重的物体,否则会造成其变形。从而使纸张表面不平,印刷时会起皱纹。一旦发现其变形应及时修正。7、前规的故障原因与解决办法:、前规没有处于合适的定位状态。左右的前规高低不一致 重新调节其高度。左右的前规时间不一致 拆下重新安装。、前规压纸舌过低,易引起纸张“不到位”,过高易使纸张“走过头”,造成纸边卷曲应按前规高低位置的要求调节至合适位置。、前规定位不准原因与解决办法:纸张早到或晚到达前规,给纸机与主机之间配合不当校正给纸机的工作时间,调节方法见第四章第二节。输纸布带过松,造成纸张晚到纸紧输纸布带即可。输纸布带接头过厚,造成纸张冲力大重新粘合或缝制布带接头,使之平整。上

10、摆式前规下面的簧片弯曲,造成纸张叼口边不到位整平簧片即可。、前规定时间不足原因与解决办法:纸张晚到达前规按前述方法调整给纸机的工作时间。侧规拉纸时间太早,使前规定位时间太短调整侧规凸轮,使其拉纸时间晚到一些。输纸布带过松张紧输纸布带。检查机构测时间过早,造成前规定位时间不足调整检测时间。、前规不离开规矩板互锁机构卡死,检修互锁机构。五、侧规:1、侧规的作用 :给纸张侧向定位 。纸张侧向定位给纸张侧向定位是使纸张在侧向保证套印精度的重要措施。前规定位准确,如果侧规定位不准,将给印张的后续套印或裁切带来很大困难。 弥补装版、晒版的误差当前规根据装版和晒版的误差调节时,理论上说侧规挡板的角度也需调节

11、,这样始终保持前规和侧规成直角状态给纸张定位。因此在侧规上也专设有此机构。 弥补输纸或纸张裁切误差侧规的侧向拉纸量为012mm,在这其中到底选多少合适呢?假如选12mm,即最大拉纸量。选这个拉纸量只要在拉规能接触到的范围内都能将纸定位。但是由于输纸和裁切误差,有的纸张就可能在12mm之外,这样的纸就无法定位了。假如选0mm,即不拉纸,这样显然和没有侧规一样。纸张变成两点定位,没有达到平面定位的要求。一般选择的拉纸量为58mm。选择58mm的拉纸量并不是说每次的拉纸量为58mm。这个拉纸量只是一个平均数,绝大多数的纸张都在这个接纸量范围内。假如由于输纸误差,有的纸不在这个范围内。大于8mm则多拉

12、,小于5mm则少拉。所以拉纸量的大小实际上是在012mm之间变化。 对各种不同的纸张和幅面能进行调节印刷时由于纸张幅面和厚度的变化,侧规矩能进行相应调节,保证侧向准确定位。 2、侧规拉纸的原理:分析侧规拉纸靠的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形成原理与纸张在输纸板上的摩擦力的形成原理基本相似,因此要使纸张可靠定位,必须创造摩擦力的形成条件。纸张受力分析如下: f1为主动件产生的摩擦力,f2为从动件(一般指的都是滚轮)产生的摩擦力,f3为其它部件在纸张表面产生的摩擦力,根据运动的要求有f1f2f3。 f1和f2都与侧规弹簧的压力成正比。f3与其它部件在纸上的作用力成正比。f3力包括:纸张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侧

13、规压板的阻力等。f1、f2和f3三个力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定位的精度。 3、侧规的分类:一般分两种,即推规和拉规。推规推动纸张在对面横向定位,拉规拉着纸张在规矩边横向定位。推规:在较早的机器上还能见得到,现在绝大多数印刷机上用的都是拉规。这是因为纸张的柔性存在,用推规很难保持定位精度。下要主要讲的是侧拉规。 拉规:扇形板式的、滚轮式的、磁条式的等。a、扇形板式的拉规:在较早的国产机器上使用过,现在已基本上被淘汰了。b、滚轮式的拉规 :目前几乎所有北人设备用的都是滚轮式的。滚轮式的拉规优点:是把往复运动改成旋转运动,因此惯性冲击很小,缺点是与纸张的接触面较小,当振动较大时,容易造成套印不准。 c、

14、磁条式拉规 :海德堡设备用的都是磁条式的拉规。磁条式拉规的特点:是可以与纸张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而且对前规的定位精度影响比较小,但这种结构相对复杂,安装精度要求也很高。对侧规的运动有下列几点要求: 在前规定拉完毕后才能拉纸; 在递纸牙取纸时,侧规必须离开纸张表面; 在拉纸过程中必须稳定不变(侧规与纸张之间始终保持接触)。d、气动式拉规 : 罗兰机器。4、侧规的功能:根据纸张幅面变化,横向能够相对移动; 根据纸张厚度变化,在高度方向上能做相对调节; 根据传动的需要,滚子对纸张的压力应能调节; 根据位置配合的需要,侧规挡板和前规之间的夹角能做相互调节(使成直角状态); 根据时序关系,侧规拉纸的抬起

15、和结束时间应是可以调节的;工作和非工作状态的选择。 5、侧规的调节:、侧规定位板与前规定位板的垂直度调节:只是调整侧规定位板到合适的位置。侧规压板的高低和前规的高低调节相似,也为纸厚+0.2mm。 、压纸舌的高低位置调节:一般要求压纸舌与递板台板的间隙为纸张厚度的3-4倍。通过压纸板高低调节来调动压纸舌的高低位置。、侧规工作位置调节:侧规的位置随纸张幅面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应使其拉纸量为58mm,这样可保证绝大部分纸张能够准确定位。上面大螺丝是大调,而侧面是小调,在5mm之内。 、侧规工作状态调节:起出弹簧,锁住侧规,则不工作。反之,则工作。、侧规拉纸时间长短调节:调整、侧规拉纸早晚调节:、侧规

16、拉纸力调节:拉纸力可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调节,实在调不了,可更换其里面的弹簧。6、侧规的保养:侧规拉纸靠的是摩擦轮或摩擦片,拉纸力的大小与弹簧力的大小有关。弹簧在长时间工作后会出现疲劳现象,所以应定期检查一下弹簧的工作状况。拉纸轮的失圆也应注意,否则会出现时拉时不拉现象。侧规的工作是靠前规的动力来带动的,在机器运转时不宜横向粗调侧规。侧规在移动到新的位置时,一定要锁紧,否则其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跳动,造成定位不准。规矩表面应保持清洁,否则会影响例规定位精度。规矩板表面也不允许放置扶何重的物体,否则会造成其变形。从而使纸张表面不平,印刷时会起皱纹。一旦发现其变形应及时修正。7、侧规的故障原因与解决办法

17、:、侧规没有处于合适的定住状态。侧规拉纸轮动作不灵活 将其上面的脏物清洗干净,并加油润滑。侧规拉纸时抖动。a.侧规与回转轴之间连接的滑键脱落:重新装入滑键;b.侧规的紧固螺丝没有锁紧;重新紧固锁紧螺丝。、侧规定位时间不足原因与解决办法:调整侧规下面的偏心轮增加侧规定位时间。侧规定位时间过晚调整侧规轴上轮,使其定位时间适当提前。纸张距侧规定位挡板距离过远移动侧规或调整输纸台的左右位置,使纸张距侧规定位挡板5-8mm。、侧规拉不动纸原因与解决办法:侧规的压纸板太低调整其高度,使其高度为待印纸张的纸厚加0.2mm,薄纸为3张纸厚度。拉纸轮位置太高调整拉纸轮的内偏心,降低拉纸轮的位置。前规压纸舌过低调

18、整前规高度。拉纸轮的拉力不足更换弹簧或加大压力。输纸台上的压纸轮压在纸尾上移动压纸轮使其距纸尾2-3mm,、侧规定位不准原因与解决办法:侧规拉纸时间过短调整偏心轮,加长拉纸时间。纸张距侧规定位挡板距离太大调节方法见前述。侧规拉力不足加大压簧压力。侧规拉纸轮位置太高调低其位置。侧规零件严重磨损更换相应零件。偏心轮松动,造成拉纸时间变化锁紧偏心轮。、侧规下面的纸张撕口。侧规抬起过晚与递纸牙之间出现相互干涉现象调整侧规轮,使其抬起时间提前。、侧规拉纸过头原因与解决办法:纸边距侧规挡纸板距离过小调整其距离至5-8mm。压纸板位置太高调整压纸板的高度如前述。、侧规挡纸板歪斜与前规挡纸板所形成的定位不成直

19、角,造成前规定位不准调整侧规挡纸板与前规适应。六、纸张到达前规时刻的机械调整 : 如果无法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纸张到达时刻的校正,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a.首先检查递纸轮的吸风头到递纸轮的基本设置。 b.如果设置正确,关闭自动控制系统,将纸张到达控制设置为0。 c.启动机器,输纸开,以大约3500r/h的速度走纸。 d.当第一张纸到达前规时,停止机器,将此张纸和后面一纸张取走。 e.点动机器至238(CD102型机)。 f.停止走纸,挂上手动轮。 调节纸张到达时刻的机械装置 :位于输纸传动面的护罩下方(图3-17)。a.将两个六角螺钉(图3-17/)松开。 b.小心转动手动轮,直至前规电眼显示灯亮起

20、。 c.将手动轮保持原位,重新拧紧六角螺钉。 d.脱开手动轮。 e.重新打开自动控制系统。 图3-17纸张到达前规时刻的机械调节:这种调节是胶印机中最重要而带有普遍意义的调节,即相对工作位置的调节。所谓胶印机两个机件相对工作位置的调节,是指主动件和从动件在某一点工作位置的改变,无论是联轴器还是紧固在轴上的齿轮及凸轮等,都是松开它们之间的紧固螺钉,使主动件不动,从动件逆工作转向或顺工作转向旋转一定的角度,相对工作位置便得以调节,反之亦然,最后紧固好镙钉,这是相对工作位置调节的一般规律。 七、前规定对侧规定位的影响: 前规是侧规定位的基准,只有前规定位准确,侧规定位才有意义。前规如果太低,则会在纸

21、张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从而破坏侧规摩擦传动的条件;前规如果太高,则其定位的精度则是很低,侧规定位也不能把纸张有效地校正过来。因此前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前规的高度为纸厚加上0.20mm,这样基本上能保持定位的精度,同时产生阻碍纸张横向运动的摩擦力也比较小。 侧规要想定位准确,必须克服所有的摩擦力,这一点在调机时勿必注意。侧规挡板的高度为纸厚加0.20mm,这样能保证纸张进入侧规的阻力比较小。再一个就是调整拉轮的压力,从而改变摩擦传动的条件。因此一定要注意前规定对侧规定位的影响,带有下压式的前规更要注意这一点。 八、递纸牙 :1、递纸牙是使纸张由半自由状态进入受控状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22、这个状态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套印精度,因此无论从设计、加工,还是安装等各方面对递纸牙的要求都非常高。一般对递纸牙都有下列几点要求: (1)、自身运动轨迹 相对于输纸板绝对静止取纸。这是纸张交接的关键一步。只有绝对静止,才能保证交接的平稳性,不破坏纸张的定位精度。 匀加速运动把纸张由输纸板传到压印滚筒或传纸滚筒。这个要求保证纸张平稳交接,惯性冲击最小。这一点是设计递纸凸轮的关键。实际上设计递纸凸轮不一定非得等加速或等减速,关键是要求运动平稳,惯性冲击最小。 相对静止地把纸张交给后续滚筒,只有相对静止才能进行纸张交接,如果在交接过程中相对滑动,则交接的精度被破坏。 匀减速从滚筒回到输纸板上。这个要求使

23、纸张回到输纸板上时,所需的稳定时间最少,使其最快地步入绝对静止状态。这一点也是设计递纸凸轮的关键一部分。 (2)、相对运动的要求 前规和侧规定位完毕后,递纸牙才能到输纸板上取纸。 递纸牙离开输纸板时,前规应提前离开输纸板。 递纸牙的牙垫和后传纸滚筒的牙垫相平行时,才能交接纸张。 当出现输纸故障时,递纸牙在输纸板上不合牙。 (3)、运动轨迹的要求 运动轨迹平滑,惯性冲击最小。 在运动轨迹内,不能与任何其它部件相互干涉。 (4)、本身精度的要求 所有的牙垫平齐,摩擦系数均匀分布。 所有的牙片压力一致,接触均匀。 所有牙片的动作一致。 开闭牙机构动作灵活、可靠。 递纸牙轴的串动和跳动最小。 2、各种

24、类型递纸牙及其工作原理 :、 递纸牙一般分为四大类:上摆式、下摆式、滚筒式、超越式。 、上摆式分为四大类:定心上摆式,偏尺摆动式,偏心回转摆动式。 定心摆动式:这种递纸牙的往返运动轨迹不一致,即众滚筒回到输纸板上时,递纸牙的位置比较高,高多少随偏心量而变化,但是这种递纸牙结构复杂,而且惯性冲击随偏心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偏心量不可能特别大。有时还需加专门的防蹭脏机构 偏心回转摆动式:这种递纸牙和上面的偏心摆动式的差不多,惯性冲击相对稍小一些。 、上摆式机构的蹭脏原理分析:当递纸牙把纸张传给后续滚筒时,纸张将沿滚筒的切线方向取向,见图1.14所示。这样递纸牙在回程摆动时很容易和纸张的尾部相蹭,尤其

25、是厚纸或高速,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如印厚纸或高速时,必须有专门的防蹭脏机构。防蹭脏机构主要使纸张尾部弯曲,这样就阻止了递纸牙和纸张相蹭。 、下摆式目前所见到的就一种,即定心摆动式。没有偏心摆动式的,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安装空间太小。下摆式与摆式的相比,最主要的一个优点是递纸牙可以在纸张还未全离开输纸板时,就回到输纸板上,这样可以延长交接时间,提高交接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机器的速度。 、下摆式机构的蹭脏原理分析。当递纸牙把纸张传给后续滚筒时,纸张将沿滚筒的切线方向取向。如3.14图所示。 这样递纸牙在回摆时就容易和纸张表面相蹭,当纸张离开输纸板的瞬间这时纸张的尾部开始振动。前一、两周的振幅特别

26、大,因此蹭脏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对于高速或印厚纸时,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所以必须加有专门的防蹭脏机构。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牙垫片上加有自由转动的滚子,这样当纸张尾部与其相碰时,它和纸张之间不存在相对滑动,从而避免蹭脏。即便这样,如果纸张特别厚,机器的速度又很高,纸张的尾部的冲击非常大,仍然容易破坏印张背面的图文。 、回转滚筒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歇式的,另一种是匀速回转式的。前一种主要用于低速机器上,现已趋于淘汰。匀速回转式的目前用的最多是海德堡印刷机。匀速回转式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蹭脏可能性被完全消除,而且比偏心摆动式的冲击要小。但是这种递纸牙也只能在纸张完全离开输纸板后才能回到输纸板上,与下摆式

27、相比,存在着取纸时间不足的问题,另一个缺点是这种递纸牙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在高速印刷机中,这种递纸牙很有可能被淘汰。 、超越式续纸的定位在滚筒上进行,因而机器的速度可以更高,但是由于这种机构定位的精度问题,特别是对于大幅面,定位的精度更低,所以一般都是小型胶印机上采用这种机构。 超越式一般分为两种,即气动式和摩擦式。气动式的靠压差将纸张传给滚筒,摩擦式的靠摩擦轮将纸张传给滚筒。 3、递纸牙的保养:首先它的牙垫要平整,这是保证纸张平整向前传送的首要条件。由于冲击等其它原因,牙垫会出现磨损或塌陷的现象。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其工作状况; 其次咬力要均匀一致,否则有的牙垫受力大,有的受力小。受力

28、大的牙垫容易出现塌陷现象,从传纸的角度看,咬力只要能托住纸向前传送即可,在此前提下,咬力越小越好。咬力小,开闭牙的冲击也小,有利于纸张的平稳交接,这一点对保证印品质量是极其重要的。由于递纸牙取纸和交纸的时间极短,因而要求其动作准确灵活稳定,故此应定期更换牙轴里面的润滑脂。另外,驱动递纸工作回路的润滑也必须保证。要注意开牙球的工作状况,开牙球要运转灵活。如果其不转,则有可能造成开牙凸轮或开牙轴承磨损。造成开牙球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纸粉等杂质淤积在轴承里面。开牙摆杆和递纸牙轴之间是用销子连接的,如果销子错位,则传纸精度被破坏。从这一点看也要求冲击力尽可能小。4、递纸牙的调节:递纸牙的规范化操作递纸牙垫

29、的高低应随纸张的厚度变化重新调节,但通常在常用纸张范围内可不必调节,其牙垫距规矩板的高度也应为纸张的厚度+02mm(下摆式的递纸牙不存在这个问题)。5、递纸牙故障原因与解决办法:、递纸牙没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牙垫不平 拆下后整平;其牙片的压力不一致 调节各自的压力弹簧;其牙片开闭牙的时间不一致 调节牙片上的紧固螺丝;其在输纸板上没有处于静止状态 调节其靠塞的间隙;其进、离输纸板时抖动 减小其靠塞的间隙;其牙排轴的运转不灵活 调节其压簧的压力,并加油润滑。、纸张在输纸板和递纸牙之间交接不稳。上摆式递纸牙的牙垫太高降低其高度,使其距输纸板面的高度与前规帽堕输纸板的高度一致或略低一点;递纸牙的牙势

30、太低使其升高,按上述调节;送纸牙的喷力不足调节其弹簧,增大咬纸力; 前现太高或太低纸张没有处于良好的定位状态。调节其高度,一般使其距输纸板为纸厚+0.2mm;侧规压板太高或太低接前规的高度调节;递纸牙的振动太大调节其两端的靠塞,使其间隙一致并且尽可能小。交接时间太短或太长调节其开闭牙凸轮的位置,按技术参数调节;咬牙咬纸量太大或太小调节前规的前后位置,使其咬纸量大小合适。九、递纸牙、前规、侧规和纸张之间的最佳配前规定位完毕后,侧规开始定位。测规定位完毕后,递纸牙开始在输纸板上咬纸。递纸牙刚开始咬纸,侧规就开始抬起。例规抬起后,前规开始下摆,递纸牙开始叼纸离开输纸板。前规、例规和递纸牙距输纸板表面

31、的距离都为纸厚+02mm。 递纸牙叼纸时不应有半牙存在,可通过侧规位置的变化改变递纸牙咬纸的位置。如果时间配合不准确,可通过调凸轮或偏心轮的位置来补偿。要注意前规板的平整度应以递纸牙的牙垫为准来校正。规矩板上面还有一些压片,是用来整平纸张用的,要调节合适,以免被递纸牙咬住或前规帽压住。不能把它们调的太低,否则会影响套印精度。十、互锁机构 1、互锁机构的作用:是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使输纸板上的纸位置固定不动。摆动器不传纸。、互锁机构的目的有四个: 保护印品:互锁机构动作后,使印张固定在输纸板上,当故障排除后,纸张仍可继续使用。否则,假如纸张出现歪斜,递纸牙仍继续传纸、则左右咬口不一,套印精度被破坏

32、,还有可能造成重影、起褶等一系列印刷故障。 保护橡皮 :橡皮起到转移油墨的作用,如果双张或多张纸进入其表面被破坏,则油墨传递被破坏,印品质量也就无法保证。更换或垫补橡皮都是很麻烦的。 保护滚筒牙排 :当咬口不匀时,纸张很容易在牙排内滑动,久而久之,造成牙垫磨损,套印精度会受到影响。 保护机器 :当纸张成缕或有异物进入滚筒之间时,机器将受到突然冲击,滚筒表面、轴承及齿轮等都有可能被破坏。互锁机构可以说是最后一道安全线。 (2)、互锁机构的动作分为两大部分 使纸张停在输纸板上 :使纸张停在输纸板上的方法多种多样。海德堡印刷机采用的是输纸板下面吸气,输纸板上面压纸。国产设备采用的是输纸板下面吸气,前

33、规停在输纸板上。前规停在输纸板上或输纸板上面压纸都有专门的机构控制。 递纸牙在输纸板上不合牙 :这个动作是通过开牙凸轮的移动来实现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机构,最后的结果都一样。递纸牙离开输纸板后仍然合牙,因为这时牙排已离开纸张。 互锁机构的动作过程 a.光电传感器识别信号传给主控制台;b.主控制台分析并通知相应控制开关;c.控制开关起动,执行机构开始工作。 互锁机构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始终必须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2、互锁机构故障原因与解决办法:检测线路失灵检修电路。光电管表面有脏,起不到检测作用擦试干净。检测簧片过多,形不成回路向下弯一下簧片。检测时间不对一般应在侧规刚下压纸时进行检测。工作时间过早,前规定位时间不足;工作时间过晚,不能达到停机要求。 互锁机构动作不灵活检修机械回路。互锁机构不到位调整相应的连杆长度及靠塞位置。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