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发展与规划.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5610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发展与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菏泽发展与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菏泽发展与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菏泽发展与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菏泽发展与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菏泽发展与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发展与规划.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 元险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菏泽”战略,并结合撤地设市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区域空间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2003年7月份以来,我市委托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主持编制了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于2004年2月和10月先后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纲要论证和专家评审,并通过菏泽日报、菏泽市城市规划展、市规划局规划网页、规划公示栏等形式进行了批前公示。2004年12月17日,菏泽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规划进行了审议,并原则通过。2005年4月29日,省政府以鲁政字2

2、005119号文件,对规划进行了批复。按照批复意见,2005年底,市规划局会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组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按法定程序进行了备案。 为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将规划落到实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东省实施办法、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全省城市规划行业推行“阳光规划”的意见(鲁建发 200212号)、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的通知(菏政发 200326号)等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将规划再一次进行公示,请认真遵守并进行监督。 菏泽市规划局 二六年三月 第一章 城市现状概况 菏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下辖定陶、

3、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和牡丹区、开发区,总面积为12228平方公里。 第二章 规划目标和期限 一、发展目标 把菏泽建设成为以能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结构合理、商贸旅游繁荣、生活环境宜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大基地”,即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商贸流通基地。 二、规划期限 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 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 1、总人口预测 规划2010年菏泽市总人口为940万人,20

4、20年总人口为1010万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2010年菏泽市城镇人口330万人,城镇化水平35;2020年城镇人口505万人,城镇化水平50。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菏泽市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四个等级:市域中心城市、市域二级城市、重点建制镇、一般城镇。 2、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菏泽市的城镇职能分为四类:综合型、能源工业型、旅游商贸型、工业商贸型。 3、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以菏泽城区为中心,以定陶、巨野、曹县、郓城、东明、单县、鄄城、成武为二级城市,沿日东高速公路和新石铁路为东西发展轴,沿京九铁路为南北发展轴,辐射带动市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市域

5、交通体系规划 半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菏泽市区至各个县城的交通时距,经高速公路建设后,为半小时交通圈。各个县城至各自所辖乡镇的交通时距,经县道及乡镇公路新建与改造后,为半小时交通圈。 一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菏泽市区至各城镇及一级中心村的交通时距,经市网公路的拓宽、改造、优化后,为一小时交通圈。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定位 山东省东西协调发展的西部经济重要增长极,以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城市性质 中国牡丹之乡,鲁苏豫皖边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城市特色 以“花城水邑”为依托的中国平原森林城市。 四、城市规模 规划菏泽中心城区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为

6、50万人,用地规模为6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米/人。 规划菏泽中心城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为68万人,用地规模为74.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米/人。 五、城市规划区范围 东至皇镇乡,南至佃户屯办事处、何楼办事处,西至万福办事处、马岭岗镇,北至吴店镇、黄堽镇,规划区面积为860平方公里。 第五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一、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 以向东为主,向南为辅,完善北部,控制西部。 二、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按照组团式结构形态,通过水系、铁路的分隔,形成“一核、两轴、四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核:城市核心区,东至京九铁路,南到铁路编组站,西至太原路,北到大学路,面积约16

7、平方公里。以赵王河为轴,在赵王河两侧从北向南依次布置市级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务中心。 行政中心 位于赵王河西岸、黄河路北侧,面积约80公顷,集中布置市级行政办公机构和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文化中心 位于丹阳路北、黄河路南、赵王河两岸,面积约110公顷,结合规划建设的赵王河公园,重点布置大剧院、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商务中心 位于赵王河以东、火车站以西、中华路两侧,面积约280公顷,形成以中华路为核心的市级商业金融服务中心。 两轴:城市的两条发展轴线,即丹阳路和人民路。 四组团:城市的四个功能组团,即城东组团、城南组团、城西组团和城北组团。 第六章 城市专项

8、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为2101.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8.1%,人均30.9平方米;其中中小学用地为21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8%。 居住用地规划形成四个居住片区:老城居住片区、老城周边居住片区、中心区居住片区、新城居住片区。规划设置12所高级中学,20所初级中学,小学按23万人一所设置。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为1191.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9%,人均17.5平方米。 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97.6公顷,人均用地1.4平方米。整合原有的行政办公用地,市级行政机构集中迁往人民路与赵王河以西、黄河路以北地区,建设市级行政中

9、心。 2、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为660.6公顷,人均用地9.7平方米。市级商业服务中心位于赵王河以东、火车站以西的中心城区;整合原有解放大街、东方红大街商业布局,形成菏泽老城区商业副中心;在广州路以西、洙水河两侧形成东部新城商业副中心;在各个城市组团内新建组团级商业中心。 规划将南华街、东方红大街改造为步行商业街。 规划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四处。南部批发市场,位于珠江路以北、人民路两侧,面积为60公顷。西南农副产品批发、蔬菜批发市场,占地23公顷。西北批发市场,位于昆仑路以东、大学路以北,占地32公顷。整合沿康庄路、青年路、牡丹路等现有市场,形成小商品市场,占地25公顷。3、文化娱乐

10、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98.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4平方米。建设市级文化娱乐中心、组团级文化娱乐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三级文化娱乐设施体系。市级文化娱乐中心位于丹阳路以北、赵王河两侧,新建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规划展览馆、科技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在老城区曹州路以北、广福街以西建设鲁西南民俗博物馆。 4、体育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73.9公顷,人均用地约1.1平方米。保留现有的菏泽体育场。规划新建菏泽市体育中心,位于泰山路以北、古今园以西,用地面积37公顷。在五屯路以北、育才路以东规划体育用地,占地10公顷。结合雷泽湖生态旅游区,建设休闲体育基地。 5、医疗卫生设施用

11、地规划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为52.9公顷,人均用地0.8平方米。 按“市级医院社区医院”二级配套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保留更新现有医院,新增大型综合医院4所。 6、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208.1公顷,人均用地3.1平方米。规划形成一个高教园区和一个专科教育基地。在城北组团内建设全市的高教园区,建设内容包括大学、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专业技术培训学校、高级中学等。在老城区西侧,整合利用原有菏泽医专、菏泽农校、市委党校、菏泽师范、区职工中专、区教师进修学校、菏泽信息工程学校、市技工学校、公安干校、机械工业学校、市职工中专、粮食进修学校等众多专科学校用地,形成菏泽专科教育基地。 三、工

12、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1550.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0.7%,人均用地22.8平方米。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除保留少数几个效益较好的一类工业企业外,其余企业逐步迁往新建的工业区。城市核心区内的工业用地,予以搬迁、置换。规划形成两大工业园区:菏泽市经济开发区(西区)、城东工业园(菏泽市经济开发区)。 四、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为208.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8%,人均用地3.1平方米。规划仓储用地四处,南部仓储区位于铁路编组站以南,东北部仓储区位于南京路以东、淮河路以北,东部仓储区位于洙水河以南、台湾路以西,西部仓储区位于银川路以西、中华路以南。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3、 一、铁路规划 远期将现有铁路货运站搬迁,在铁路编组站以南新建中转货运站,规划用地面积为44.5公顷。上海路以西、新石铁路以南预留工业区铁路货运站,作为远期备用货站建设,规划用地面积60公顷。 二、公路规划 高速公路:在城市的北部和东南部分别有日东高速公路、菏兰高速公路和德商高速公路,保留原日东高速公路的三个立交口,菏兰高速公路分别在长江路、人民路、刘民路、220国道设互通式立交口。在菏兰高速长江路交叉口附近建连接定陶的高速公路连接线。 一般公路:规划远期菏泽中心城区公路主要对外出入口共14个。国道、省道及其他公路在城市环路以外保留对外交通道路功能,城市环路以内改为城市道路,对外交通与过境交通

14、由城市环路来组织。 三、汽车站场规划 远期菏泽市区规划形成5个汽车客运站,4个汽车货运站,一个对外交通口岸。其中菏泽中心汽车客运站,位于长江路北、铁路客运站南,规划占地面积5顷。 四、水运规划 改建洙水河航道,连接京杭大运河,2010年使洙水河航道延伸至菏泽市区。货运码头规划位于上海路以东、菏兰高速公路以西、洙水河以南,占地面积22公顷。客运码头位于洙水河以北、济南路以东,占地面积7公顷。 五、城市道路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二环、四横、六纵”的交通性城市道路网络。 “二环”:在城市外围形成城市外环路,由上海路、昆明路、北外环路及珠江路等城市快速路组成;在城区内部区形成城市内环路,由黄河路、西安路

15、、长江路、广州路四条交通性主干道部分路段组成。 “四横”:黄河路、丹阳路、长江路、闽江路。 “六纵”:昆仑路西安路、句阳路广福街、兴商路牡丹路、人民路、广州路、南京路。 “四横”、“六纵”道路红线宽度为36-66米。 第八章 城市绿地与水系规划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规划近期2010年绿化用地为803.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4%,人均绿地面积为16.1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1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为30%,绿化覆盖率为40%;远期2020年 绿化用地为1018.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6%,人均绿地面积15.0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1.9平方米,城市绿地率

16、为35%,绿化覆盖率为45%。 二、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规划绿地系统结构为:“三环、五带、九园”。 三环:指沿城墙绿化环、大堤绿化环和环城绿化环。 五带:万福河绿带、赵王河绿带、洙水河绿带、新石铁路绿带、京九铁路绿带。 九园:九个市级综合性公园-牡丹园、西城水库公园、雷泽湖公园、万福河公园、内环城河公园、外环堤河公园、赵王河公园、洙水河公园、森林公园。 三、生态绿地规划 城市生态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分为四个体系:环形生态绿圈、道路绿化联结分隔带、滨河风景生态林地及水源保护绿地体系。

17、四、公共绿地规划 规划设置市级公园、居住区级公园、街头绿地三级公共绿地体系。其中市级综合公园9个;居住区级公园12处;在重要的公共场所、道路交叉口、标志性景观、重要建筑等设置街头绿地,每处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在工业区每处服务半径为700800米,其他功能区每处服务半径为200300米。 五、河流水系规划 规划市区形成布局广泛、相互贯通的“五湖六河”城市水系系统。 1、五湖 西城水库:位于牡丹工业园的西部,是城市的水源地,面积约为203公顷。 雷泽湖:位于城市东部新区的南侧,面积约为233公顷。 青年湖:位于老城区,面积约11.58公顷。 双月湖:位于老城区,面积约5.73公顷。 东湖:位

18、于城市东部新区的东部,面积约12.78公顷。 2、六河 赵王河:贯穿城市中心,宽度为50300米,结合两侧的重点公共建筑和绿化景观设计,营造城市中心的滨水特色风貌。 万福河:位于城市南部,宽度为5080米,贯通西城水库、雷泽湖,结合城市的生态绿地,建成城市南部的休闲和水上活动区域。 内环城河:位于老城区内,宽度为1630米,进行疏浚、整治,贯通青年湖、双月湖及老城区的其他坑塘,建成内环城公园。 外环堤河:位于老城区内,宽度为3060米,进行疏浚、整治,贯通老城区内的水体及外围的赵王河、万福河。 洙水河:位于城市中部,宽度为50150米,既为城市水体,又是连通济宁的水运航道,连接赵王河、经四沟及

19、东湖。 洙水河南支:位于城市东部沿菏兰高速公路,可在现有的河道基础上进行拓宽、新挖,宽度为3080米。 第九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近期城市规模 规划菏泽中心城区2010年人口规模将为50万人,用地规模为6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米。 二、近期建设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新世纪“平原森林城市”为目标,把菏泽建设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适宜人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是落实近期建设项目,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为菏泽未来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近期建设策略 1、以东部工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2、以建设“鲁苏豫皖四省边界地区中心城

20、市”为目标,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兼顾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加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突出菏泽的城市特色。 5、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系统。 第十章 城市远景构想 菏泽未来将发展成为以菏泽城区为中心、定陶为副中心,以绿化、水系相联系的组合城市。 中心城区:远景继续充实完善远期的“一核、四区”规划结构,同时新建万福河南部的城市新区。南部城市新区包括佃户屯和何楼两个组团。 定陶:规划结构分为三个组团,北组团、南组团和东组团。北组团位于新万福河以北、京九铁路以西,以发展生活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为主,为定陶的城市中心区,其中西部适当发展一类工业

21、用地;南组团位于新万福河以南、京九铁路以西,主要在原有的城区基础上扩展,以生活居住和配套服务设施为主;东组团位于京九铁路以东,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为定陶主要的工业区。 菏泽未来将发展成为以菏泽城区为中心,定陶为副中心,以绿化、水系相联系的组团式复合城市。曹县古称北亳,后称磐石镇,建县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县、复程县、齐滨县三县合并而成。公元前1700年,商汤在此建都,成为商朝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历史学家称为“华夏第一都”。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养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古朝鲜第一个国王箕子、哲学家庄子、军事家吴起、农

22、学家氾胜之、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等一批叱诧风云的帝王将相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现存的古遗址有10多处约20万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罗棋布的地下历史博物馆,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商都文化开发已列入山东省“三山、两圣、一半岛”总体规划,汤王墓、伊尹庙、箕子墓正在开发修复中。曹县是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都在这里战斗过。曹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素有“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举重之乡”的美称,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崔兰田,亚洲举重冠军马文广,著名举重教练马文辉,书画名家

23、李荣海、张剑萍等都是曹县人。 1988年11月24日,撤销城郊、侯集、青固集、魏湾、孙老家、阎店楼、梁堤头、普连集、韩集、庄寨10个区;撤销东李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曹城镇、侯集镇、孙老家镇和王集乡;撤销温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曹城镇、普连集镇和莘冢集乡;撤销王吕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魏湾镇、倪集乡和郑庄乡;撤销刘岗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韩集镇和桃源乡;撤销王庄寨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普连集镇、青岗集乡和莘冢集乡;撤销秦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古营集乡和安仁集乡;撤销孟楼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苏集镇;撤销袁辛楼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青固集镇、龚楼乡和安蔡楼乡;撤销红庙庄乡,将

24、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青固集镇、苏集镇和龚楼乡;撤销祝口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梁堤头镇;撤销北青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郑庄乡和邵庄乡;撤销魏庄寨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阎店楼镇、郑庄乡和大集乡;撤销火神台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阎店楼镇、安蔡楼乡、仵楼乡和大集乡;撤销望鲁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青固集镇、安蔡楼乡和仵楼乡;撤销仲堤圈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阎店楼镇、朱洪庙乡和邵庄乡;撤销刘尚玉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魏湾镇、楼庄乡和常乐集乡;撤销西田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砖庙镇、魏湾镇和常乐集乡;撤销白茅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庄寨镇、桃源集乡和大寨集乡。1996年12月29日,撤销古营集

25、乡、桃源集乡,设立古营集镇、桃源集镇(鲁政函民字199667号)。1999年12月22日,撤销邵庄乡,设立邵庄镇(鲁政函民字199937号)。2000年6月21日,撤销安蔡楼乡,设立安蔡楼镇(鲁政函民字200050号)。2000年,曹县辖16个镇、1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335422人,各乡镇人口: 曹城镇 127500 庄寨镇 56329 桃源集镇 41351 韩集镇 43437 砖庙镇 32749 古营集镇 46211 普连集镇 52901 魏湾镇 60535 侯集回族镇 36304 苏集镇 44594 孙老家镇 45025 阎店楼镇 51557 邵庄镇 49783 青堌集镇

26、51535 梁堤头镇 39173 安蔡楼镇 53843 申楼乡 25498 青岗集乡 33601 常乐集乡 39884 大寨集乡 19811 莘冢集乡 30441 安仁集乡 26670 倪集乡 44561 楼庄乡 31800 王集乡 31155 郑庄乡 55027 龚楼乡 29604 大集乡 37552 朱洪庙乡 30523 南李集乡 33305 仵楼乡 33163 。2001年,曹县辖16个镇、9个乡:曹城镇、砖庙镇、韩集镇、桃源集镇、庄寨镇、位湾镇、邵庄镇、梁堤头镇、阎店楼镇、安蔡楼镇、青固集镇、苏集镇、普连集镇、古营集镇、孙老家镇、侯集回族镇、王集乡、郑庄乡、倪集乡、大义集乡、楼庄乡、常

27、乐集乡、朱兴庙乡、仵楼乡、青岗集乡。2002年5月14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曹县撤销王集乡,设立王集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2年12月31日,辖17个镇、8个乡。【自然资源】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过境,留下三条故道,自然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 共有157万亩耕地,黄河故道区正处于开发阶段,待整理的土地就有30万亩,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有实现“土地占补平衡”的比较优势。水资源 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黄河水通过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自66米降至45米,有杨河、东鱼河、东鱼河南支、定新河、曹北

28、河、新冲小河、白花河、太行堤河、团结河、胜利河、黄白河、引黄干线、贺李河等较大河流,均为淮河水系。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人均占有量406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亩均水资源总量293.3立方米,在北方属丰水地区。工业用水1.1元/m3。其它资源 曹县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劳动力资源曹县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全县农村劳动力数达60万人,其中一半为富余劳动力,具有勤劳、朴实、能干的特点。仅1830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完全劳动力就超过15万人,多数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具有较高素质。 农业资源 曹县农业资源丰富,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29、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建国后累年平均气温大于0c活动积温为5200度,日照时数2640小时,无霜期212天,降水量708毫米。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芦笋、杞条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菜篮子工程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芦笋生产第一县。 2007年4月16日19日,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曹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曹县)国际芦笋节,在曹县成功举办。 林业资源 曹县是全国最适宜植树的地区之一,是国家命名的平原绿化达标县、京九绿化示范县、淮太流域造林项目示范县、沙化治理先进县,是全省桐木制品、杨木制品、柳编制品出口第一县,2004年6月,

30、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杨木加工之乡”、“中国柳编之乡”称号。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85万亩,农田林网176万亩,农桐间作40万亩,杞条8万亩,名特优果园7万亩,林木蓄积量289万立方,林木覆盖率达到28.8%。年育苗1.5万亩,年采伐桐木4万立方,速生杨5万立方,年产杞条12万吨,年产果品1.5亿公斤。 畜牧资源 曹县是全国农区畜牧生产先进县、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十佳示范县,获得了养牛总量、秸秆养牛、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第一,也是全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鲁西黄牛、青山羊是全国有名的畜牧品种,牛羊皮张质地细腻,便于分割。 农业资源 曹县农业资源丰富,曹

31、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建国后累年平均气温大于0c活动积温为5200度,日照时数2640小时,无霜期212天,降水量708毫米。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芦笋、杞条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菜篮子工程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芦笋生产第一县。 林业资源 曹县是全国最适宜植树的地区之一,是国家命名的平原绿化达标县、京九绿化示范县、淮太流域造林项目示范县、沙化治理先进县,是全省桐木制品、杨木制品、柳编制品出口第一县,2004年6月,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杨木加工之乡”、“中国柳编之乡”称号。目

32、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85万亩,农田林网176万亩,农桐间作40万亩,杞条8万亩,名特优果园7万亩,林木蓄积量289万立方,林木覆盖率达到28.8%。年育苗1.5万亩,年采伐桐木4万立方,速生杨5万立方,年产杞条12万吨,年产果品1.5亿公斤。 畜牧资源 曹县是全国农区畜牧生产先进县、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十佳示范县,获得了养牛总量、秸秆养牛、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第一,也是全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鲁西黄牛、青山羊是全国有名的畜牧品种,牛羊皮张质地细腻,便于分割。 【教育概括】曹县现有国办学校559处,在职教工10819人,离退休教职工3543人,教学班4543个,在校生193

33、435名。县管学校11处(县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八中、三职高、梁职高、进修学校、实验中学、聋哑学校);在职教工1579人,离退休教职工285人;高中282个班,19684名学生;初中156个班,11416名学生;特教10个班,99名学生。乡镇中心学校25处,在职教职工6788人,离退休人员3007人;辖小学500处,3463个班,114965名学生。乡镇中学48处,在职教职工2452人,离退休251人,共有632个班,41271名学生。曹县现有批准的民办学校32处, 其中,高完中7处,初中13处,小学17处,教职工1300名,在校生4.8万名。【医疗卫生】曹县共有医疗机构35处,其中

34、县直单位9处,包括:县院、中医院、县立医院、公费医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结核病防治所、卫生职工中专。乡镇卫生院26处:其中中心卫生院10处,一般卫生院16处。全县共有卫生工作人员3448人,其中县直1550人,占45,乡镇1898人,占55,共有离退休人员462人,其中离休10人,退休452人。全县有村卫生室980 处,乡村医生1682 人。2004年底,26处乡镇卫生院共有业务用房5.65万平方米,占据门诊楼12座,病房楼4座,拥有固定资2618万元,其中设备资产248万元,拥有CT一台,各种型号X光机40台、B超39部、心电图机47台,救护车18辆,开放床位985张,其中中心卫生院513

35、张,一般卫生院472张。在乡镇卫生院中,77的科室设备较为齐全,3.8能开展上腹部手术,61.5能开展下腹部手术,100能开展正常分娩,38.5能处理难产,90能开展中医药治疗。【行政区划】曹县辖17个镇、8个乡:曹城镇、庄寨镇、普连集镇、青固集镇、桃源集镇、韩集镇、砖庙镇、古营集镇、位湾镇、侯集回族镇、苏集镇、孙老家镇、阎店楼镇、梁堤头镇、安蔡楼镇、邵庄镇、王集镇、青岗集乡、常乐集乡、倪集乡、楼庄乡、郑庄乡、大集乡、朱洪庙乡、仵楼乡。【居民习俗】建造区内传统的民房大部分是土木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因地制宜,形成地域差别。院墙、屋墙一般用土建造,其方法有多种:一是板筑,流行有数千年,用木板夹

36、出空间,其中填湿土,用脚踏实,再用特制的木板打实、打光,边踏边打,俗称“打墙”。二是垛墙,就地取土和泥垒墙,黄河滩区居民多用此法。三是土坯墙,将加麦秸和好的泥置于木框(称坯模子)中,把泥滩匀、压实、润平,然后提起模子,干后垒墙。砖,因造价较高,从前只有富户造砖墙。较富居民只用于泥墙的根基处一米高左右。 从前,区内建房都用木梁、木檩。一般家庭多用高粱秸杆、麦秸覆盖房顶,上面再涂一层泥,以防漏雨。只有富人家才盖瓦房。 脊兽又称吻兽,有龙头、鸽子、麒麟、公鸡等造型。在瓦房脊上安装吻兽,是菏泽地区的一种建筑习俗。 进入80年代,民居建筑多采用石料、砖料、钢材、水泥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之一变。区内居民比

37、较注重建房仪式。当房基地选中之后,建房、开工择吉日,俗称看日子。定下时间后,分别请瓦匠掌尺人丈量,请人挖地基打夯,俗称“打地工”。打夯必唱夯歌,俗认为不唱夯歌后世出哑巴。上梁那一天,什么时辰上梁由瓦匠掌尺人提前告诉“主家”(房主)。时辰的选择,各地不同,一般都选在正午时分,上梁时间一经确定,房主即准备酒菜,购买鞭炮。当梁稳稳当当安安全全地安装完毕后,燃放鞭炮,庆贺上梁成功。俗谚曰“上梁的酒,古来有”。当天中午,房主、亲朋、匠人、帮工相聚在新房旁欢饮上梁酒。 布局区内在房屋建造中有许多规矩与禁忌。院落布局分为散居、四合院、三合院(簸箕叉)等形式。 散居的院落不设院墙,不设大门,这种院落在黄河滩区

38、及其附近地方常见。但黄河滩上的台房虽无院墙,一户一台,界限还是分明的,房台就是院子。 四合院由正房(北屋、堂屋)、南屋和东西厢房所组成。正房最高,南屋次之,近街门的厢房又次之,正对大门的厢房最低。大门走向视地理环境而确定。 “簸箕叉”,有正房、厢房而无南屋。 菏泽区内从前很少楼房,民居多为平房。因建筑材料不同,特别是屋顶材料不同,又有草房、瓦房,土棚之别。按在院落中的不同位置和其他特殊功用区分:一是北屋,又称正房、堂屋,是四合院、“簸箕叉”中座北朝南的一幢,是一户人家的主要起居屋。二是厢房,又称“配房”,建在正房之两侧,东厢不宜居住,谚曰:“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东厢多作储存室或厨

39、屋。三是耳房,屋宇式大门,门洞旁的一小间名为耳房,旧时大户人家往往安排长工住在这间屋里兼作门卫,所以也称门屋子。 区内,对房基的选择比较重视。房屋的向口,大部分地方忌正南正北“子午向”(因为庙宇皆“子午向”),正房多取东南或西南向。通常认为新房低于邻居对自家不利,高于邻居,习称“欺邻”,一般前不高于后,左不高于右,所以一般接山房屋,房高相同。有的居民因不遵守这一不成文的规则,常发生邻里纠纷。有的房低于邻居时,通常在自家房顶上安装一个小房子模型,以示房顶加高。 建房中的禁忌:如忌“门窗不对”(南北屋门窗必对),忌偏房比正房高,忌院门对正门,忌院门与南房窗对正房窗,谚曰“门对窗、人遭殃;窗对门,必

40、伤人”。最后迁入新居也要择吉日,亲友多携礼来贺。尤其年轻人搬家后,多备烟酒招待亲朋,首先来贺的必定是岳父母,俗谓之“温锅”。 【家族习俗】 古代,境内家族是典型的“九族”制。“九族”制的重要标记是丧服制的“五服”,即“斩、齐、大功、小功、缌麻”,以此确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孙之间的九代血亲系统,以不出“五服”论亲族远近,“五服”之内称“本家”,然后推而及之于同宗同姓。 菏泽区内有夫妇一代家庭、双亲子女两代家庭、祖孙三代家庭、四世同堂家庭、五世同堂家庭等类型。传统观念崇尚“五世其昌”、“五代同堂”、“家大业大、人多财多”,所以旧时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家庭较多。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

41、济的发展,适应男女平等、家庭成员平等的要求,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大家庭愈来愈少,家庭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双亲子女两代家庭占大部分。 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各县大体相同,但书面、口语、对人、当面又有许多不同,举要如下: 子女对父母称双亲、二老、老人家、爹、达达、娘、爸、妈等;书面或对人称家父、家母、老爷子、老太太等。 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分别称爷爷、老爷爷、老老爷爷或太老爷爷。对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分别称奶奶、老奶奶、老老奶奶或太老奶奶。 父之兄弟,书面称伯父、叔父,当面称大爷、大爹(二爹、三爹)、叔叔(二叔、三叔)等。伯、叔之妻称伯母、大娘、大妈(二大娘、三大娘)、婶(二娘、三娘)等。 父之姐妹,书面

42、称姑妈,当面称姑姑(二姑、三姑)、妈妈(mm)等。 母之兄弟,书面称舅父,当面称舅,称舅的配偶为妗子;母之姐妹,书面称姨妈,当面称姨。对其配偶称姨夫。 夫称妻,为贤内、贱内、内人、老婆、家里、对象、爱人、内当家、孩他娘或直呼其名。称妻之父母为岳父、岳母、大爷、大娘等,80年代,也有称爸妈的。 妻称夫为男人、外头、当家的、那一口子、丈夫、爱人、孩他爹或直呼其名。对夫之父母,背后称公公、婆婆,当面称爹、娘等。 80年代,菏泽市、曹县两地,夫之弟、妹对兄之配偶称谓有所变化,即由嫂、嫂子改称姐。 对于家务,又称家事、家政,习称过日子。家务的主要决策者是家长。家长又名户主、当家的、掌柜的,在旧时一般是男

43、性壮年,在大家族中,往往是长房长支的壮年男子。在旧时代的家长制家族中,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对内维持家族秩序,对外代表家族全权处理事务,是旧制度下家庭的支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俗语,故而,才将家长以外的家庭成员统称为“家眷”或“家属”。 旧时,家务琐事的具体管理者、家务习俗的主要传播者是家庭主妇,又称内当家、内掌柜、管家婆,一般是家长的妻子,即由“多年媳妇”熬成的“婆”。家务劳动主要由妇女承担,即有俗语“整年围着锅台转”。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地位逐步提高,专制的家长制也渐渐被民主家政所代替。 家产,俗称家财、家私、家当,主要掌握在家长手中。从前,

44、只有儿子才有继承权,女儿一般不能继承父母的财产。【社区习俗】 村落境内村落的构成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单一家族村落:最初只是一户一家定居,后来发展成大家族,再分许多户,终于成为一个村落。如菏泽市的刘善人庄、张庄、大王庄、胡集、张湾;定陶的牛屯、白屯、魏湾;梁山县的乔那里、孔那里、路那里、周楼、肖楼、马叉河、李叉河;单县的孙老家、高老家、郭村等。这种村落的宗族观念极强。 亲族联合体村落:这是由姻亲关系联合起来的几大家族村落,名为钱王楼、岳程庄、马王庄、赵王楼的村落,往往就属于这一类型。 杂姓聚居村落:是由大部分无亲族关系的多姓家族结成的村落。这些村落大都傍近城镇、要道等谋生门路较多的地方。 互助

45、邻里互助,是代代相传的惯俗,涉及许多方面: 在菏泽境内,一家有婚、丧事,村中人都来帮助。从前,谁家有女出嫁,亲戚邻里各送麦面若干,说是给闺女做体己干粮,名为“送面”。贫寒之家,有此若干白面,可以宽心办喜事。后来,送面改为送鸡蛋、送钱、布料。一家结婚娶媳妇,亲戚和村人或多或少,总以红纸相裹,送一点钱,乡人称作人情份子,这是经济上的相助。到娶亲之日,俗称办喜事,村人不呼自至,纷纷前来帮忙,最后,只不过是吃杯喜酒而已。 遇有丧事,从病故到下葬,前前后后都有人相帮。有的村庄还有“一家有丧事、全村都盖锅”的习俗。 现在,婚丧事相助的风俗仍在城乡流行,有些地方,继承当中又有发展。 修房盖屋中,包括备料当中

46、的伐木、采石、运沙、运土、运砖瓦,开工后和泥、挑水、递料等,都是靠亲邻“帮工”来做的。 生产劳动中的互助,也是千百年来的协作习俗,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如几家几户联合、一家有役畜、一家有车或有大农具,合在一起互相使用。事实上,从自身的生活着想,这种互助实不可免,很少有人不参与这种活动。【饮食习俗】 境内吃晚饭曰喝汤。旧时,贫富生活差异很大,富者以小麦为主粮,吃白面;一般家庭以高粱、豆子、红薯、为主粮,吃混合面;穷人常年吃不上纯粮食,尤其青黄不接时,以糠菜度日,因此有“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说法。 建国初期,多数群众常年以高粱、大豆、谷子为主粮。1976年以前,以玉米面饼子、地瓜干面窝窝为主食。197

4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面馍成为城乡人民的主食。对饮食的安排,各地也都形成一些惯例。居民口味以咸、辣、香为主。大部分农民都是一日三餐,八九点钟进早餐,下午二三点吃午饭,傍晚只喝汤吃剩余食物,曰喝汤,不太注重晚饭。在单县等少数地方,在秋收以后春耕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一日两餐,俗称“两顿饭”。1980年以后,渐重晚饭,但仍称喝汤。 菏泽地区现在通行一日三餐,俗称“一天三顿饭”。 主要蔬菜有萝卜、白菜、菠菜、韭菜、土豆、黄瓜、豆芽、芹菜、茄子、辣椒等。随着塑料大棚的出现,县城和一些大集镇的市场一年四季不断新鲜蔬菜。鱼、肉、禽、蛋、油的消费日益增加。烟、酒、糖、茶家家必备。每逢婚嫁喜庆,宴席讲究色、味、形、器、营养价值等。80年代,宴席档次升级,每席上菜有10个、12个、16个、24个不等。 旧时区内群众有聚众吃饭的习惯,到吃饭时都端着饭菜就近聚到一块去吃,夏季多在树荫下,冬季多在向阳处。一边吃饭一边谈论,话题没有中心、没有目的,较多的是谈论生产,也谈外地及当地新闻,有时也品评人物。建国后此风尚存。【曹县小吃】 牛肉烧香曹州城“曹县烧牛肉”是久负盛名的曹州名吃,该牛肉着色红润鲜亮,肉质细嫩,多食不腻,热食可切块,冷食切成薄片,透香无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