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5677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蚕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隆德县蚕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总结一、目的和意义 蚕豆不仅是宁南山区半湿润易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占该区粮油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随着蚕豆产后加工业和外贸出口市场开拓而致的价格上扬,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种植品种退化和栽培技术落后,产量徘徊不前。为大面积提高蚕豆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提高产品市场竟争力和种植效益,我县从2000-2005年开始组织实施蚕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从蚕豆种植品种和栽培措施入手,对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地类型蚕豆主要产量性状、品质指标和收获水平与品种、播种方法、播期、密度、有机肥、氮肥、磷肥之间的关

2、系以及各因子间的配合关系进行研究,以实现宁南山区蚕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为目的,遵循农业系统工程整体优化思想和最隹模拟原则,运用现代回归设计方法与单因子设计试验相结合,将作物与复杂的生态关系,作物产量、品质、收益与综合农艺措施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得出的可靠数据共寓于多元二次回归函数模型中,对各种单项农艺措施进行模拟优化组装,获得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高度适应,各项农艺措施与生产条件更为协调。对多点试验结果进行示范与大面积推广,最终实现蚕豆品种更新换代和栽培技术改进,带动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二、工作概况 本项目研究与推广在全县选择三类农业区域(六盘山阴湿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干旱区、河

3、谷川道区),三种土地类型(川旱地、旱塬地、山坡地)进行相关试验。品种引进和栽培措施试验同时进行,在品种引进中根据气候条件和市场需要,选择高产、抗病、外销型的大粒品种进行多点试验,筛选出了主栽品种2个,搭配品种2个。根据不同农业区域和土地类型,开展了蚕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模式研究、马铃薯间作蚕豆优化栽培技术研究、马铃薯间作蚕豆的效益评价与栽培技术研究、蚕豆膜侧种植技术研究、蚕豆不同肥料配比试验和地摸玉米间作蚕豆试验。通过设置在蚕豆优势生产地区的田间试验实施,获得了6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模式。在六盘山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开展了马铃薯间作蚕豆试验示范,总结出了马铃薯间作蚕豆立体复合种植模式4组,

4、在河谷川道区试验示范总结出了玉米间作蚕豆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在黄土丘陵干旱区和河谷川道区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蚕豆膜侧种植模式。通过新品种和各种种植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收益,同时扩大了蚕豆种植区域,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三、 技术路线本项目实施以提高蚕豆产量、品质、经济收益为目标,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采用多因子试验设计和单因子试验设计相结合,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和生产条件的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多点验证、反馈示范、修正完善。为加快研究和开发进程,尽快应用研究成果于生产,在项目实施中坚持了“三个结合”,

5、即单项试验与综合试验相结合,试验与示范、推广结合,点与面结合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独特的自身优势,除试验田外,还建立了示范点、示范区,验证已取得的试验成果,并以此作为培训农民基地,研究成熟一个模式,推广应用一个模式,推广应用相结合。四、成果(一)引进试验筛选出了适应宁南山区种植的蚕豆主栽品种,实现了品种更新换代。 为提高蚕豆单位面积产量和抗旱、抗病性,适应不同栽培模式和市场需要,达到品种更新换代,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出了适应宁南山区种植的蚕豆新品种4个,推广面积占蚕豆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基本实现了蚕豆品种更新换代。1、青海3号 1.1品种来源 系青海省农科院作物

6、所用拉萨1号作母本,互助东和蚕豆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1年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5年引入我县种植。1. 2、品种特征 幼苗直立,生长势强,幼茎浅绿并有少量紫色素。主茎茎杆绿色,四棱方茎型,株高150-170cm,茎节数23节。单株有分枝3.6个,叶形卵圆,色浓绿,复叶平均小叶3.5片。叶姿上举,株形松散,主茎始花节为第2节,始花高为7.5cm,终花节为主茎第24节,终花高度103.5cm ,总花节数26节,每节做小花数6朵,花旗瓣淡紫色,主茎有效荚数7.5个,单株有效荚17.1个,种皮有光泽,半透明,脐黑色,籽粒乳白,粒阔厚型。百粒重150-180。1. 3、品种特性 中

7、熟,出苗至成熟120-130天。 该品种耐寒、抗酣、抗倒伏,不易裂荚。田间鉴定较抗根腐病,中抗轮纹病,褐斑病,轻感锈病和赤霉病。1.4、生产水平及适应地区 隆德县蚕豆品种比较试验,四年平均亩产284.7kg,较当地蚕豆增产59.6。示范推广田一般亩产200-350kg,最高亩产480kg。 适宜在海拔2000-2500的半干旱区水地及阴湿区塬台地种植。2、青海9号2.1品种来源 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用拉萨1号作母本,英国176作父本杂交选育面成。1994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95年引进。2.2 品种特征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方型,株高155-165

8、cm,茎节数24节.单株有效分株3.5个.叶深绿色,长椭圆型,复叶平均小叶数4.3个,叶姿上举,株型紧凑.主茎始花节第3.6节,始花高14.4CM。终花节第17.5节,终花高122.6cm,总花节数34.2节.每节最多小花数6朵,花淡紫色.主茎有效荚数12.5个,单株有效荚数18.2个.种皮白色,籽粒中厚型,百粒重175-195g2.3品种特性中晚熟,生育期130-140天左右.较耐旱.中抗褐斑病、轮纹病和赤霉病.2.4生产水平及适应地区隆德县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量298.6kg,比对照青海3号增产15.6。示范推广田一般亩产210-370 kg。 该品种适宜在海拔1900-2300m的地区

9、种植。3、青海11号 系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蚕豆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晚熟,株高140cm左右,生育期140天左右,株型紧凑,叶枝上举,冠层光性好,丰产性好。该品种营养、商品品质优良,座荚集中在中、下部,始花高25左右,粒大饱满,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90左右,亩产量350左右。 该品种适宜在海拔2000-2500的地区种植。4、 临蚕2号 系甘肃临夏农业科学院所选育的蚕豆新品种,该品种株矮早熟,株高120-160,生育期140天左右,株型紧凑,坐荚集中在中、下不,始荚高25左右,粒大饱满,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5,亩产量250左右。 该品种适宜在海拔2000-2600的地区种植。(二)建立了不

10、同农业生态区蚕豆栽培模式,实现了栽培技术改进 经过试验示范,在三类气候生态区(干旱区、半干旱区、阴湿区)不同土壤类型开展了蚕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获得了蚕豆高产优质高效定量优化栽培模式5套,在六盘山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开展了马铃薯间作蚕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马铃薯间作蚕豆立体复合种植模式4组,在河谷川道区试验示范总结出了玉米间作蚕豆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在黄土丘陵干旱区和河谷川道区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蚕豆膜侧种植技术。形成了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比较适应、各项农艺措施与生产条件高度协调的优质高效优化栽培模式,1 蚕豆宽窄行种植优化模式研究与应用蚕豆在宁夏南部山区阴湿区气候类型区的旱作轮作制中不

11、可忽视且社会需求旺盛,是当地的区域性高效优势作物,通过设置在蚕豆优势生产地区的田间试验实施,建立蚕豆单株结荚数、荚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经济纯收入七项目标性状,与播期(XI)、密度(X2)、农家肥(X3)、氮肥(N X4)、磷肥(P2O5 X5)五项决策变量间回归数学模式。通过模型解析,明确了参试栽培因子对蚕豆籽粒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播期磷肥农家肥密度氮肥。在试验设计取值范围内,蚕豆籽粒产量与播期呈负相关关系,与磷肥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密度和农家肥、氮肥用量呈正曲线关系。说明蚕豆提早播种、合理密植、增施磷肥、合理施用农家肥、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增产。根据考种结果,形成提早播种

12、和增施磷肥增产的原因,是早播和增施磷肥都显著增多了蚕豆单株结荚数,提高了百粒重。参试栽培因子中,播期与农家肥的交互项对籽粒产量显现出显著的负交互效应:在早播情况下,增施农家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其用量可增加到50006000kg/亩;但在迟播情况下,增施农家肥的增产意义不大,其用量应控制在3000 kg/亩以内。 参试栽培因子对蚕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农家肥氮肥磷肥播期密度。说明农家肥和氮肥对蚕豆优良营养品质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用量越多效果越好,而是反映出了明显的适应区域。有机肥、氮肥分别在-2-0.3944(基施农家肥04788 kg/亩)和-2-0.9282(种施

13、纯N1.95 kg/亩,现蕾期追施0.98 kg/亩)区间,随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反而下降。 用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产量和经济纯收入三项目标性状模型进行多目标联合寻优,得到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模式1套;用籽粒产量模型进行单目标独立寻优,得到实现不同产量水平的高产栽培优化模式5套(见表1)。(1)蚕豆宽窄行种植技术合理轮作蚕豆小麦小麦油料(胡麻)、蚕豆小麦小麦秋粮或蚕豆小麦胡麻(马铃薯)等。精细整地前茬收获后要进行深耕,耕翻地深度20-25。在深耕的基础上加强冬前耙耱促墒和初春镇压打碾工作。播前精细整地,使耕层土壤疏松,墒情良好,以利于出苗和生长。选用良种,精选种子适宜隆德县推广种植的蚕豆品种以

14、分枝角度小,株形紧凑、抗病、抗旱、丰产优质的青海9号、青海3号为主栽品种。种子播前进行籽粒选。精选的种子在日光下晾晒1-2天,晾晒后先用0.04%-0.05%的钼酸铵水溶液浸种12小时,再用甲霜灵粉剂拌种以防根腐病。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蚕豆适宜在气温稳定,通常为0-5,土壤解冻8-12cm时播种。隆德县河谷川道区一般3月下旬,沿山冷凉区在4月上旬为播种适期。亩播量20-25kg,播深10cm左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50cm,窄行距30cm,亩保苗13000-16000株。土壤肥力高、水肥条件好的地区种植密度较稀;相反,则应适当密植。播种方法有:点播:行距50cm,穴距25cm30cm,每穴播

15、2粒3粒,定苗2株,可以根据需要以穴距来调整密度。条播:行距一般在50cm左右,以宽窄行播种或者隔铧播种为宜,宽行50cm60cm,窄行20cm30cm,株距15cm。加强田间管理灌水:青蚕豆通常苗期不灌水,进入现蕾期或花期后有条件则应及时灌水。施肥:亩基施优质农家肥2500kg,过磷酸钙20-30kg,最好秋施;种施尿素4-8kg、二铵5-10kg。苗期轻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可结合抗旱每亩施尿素3kg4kg和草木灰150kg200kg。盛花期和结荚期,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补充养分供应。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次,拔草1次。第一次中耕在苗高13cm16cm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

16、在株高15-20进行;再过30d 35d草籽未成熟前拔草一次。整枝摘心:根据播种季节和生长情况,在主茎长到6叶7叶,基部有1个2个分枝芽时摘心、打去主茎,初花期去分枝,盛花期打顶。病虫害防治根腐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或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或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锈病:三唑酮15%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喷雾。赤斑病:代森锰锌7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蚜虫和潜叶蝇:蚜虫可用抗蚜威乐果50%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喷雾。潜叶蝇可用阿维菌素1.8%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收获及贮藏当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豆荚变

17、成黑褐色时,为收获适期,籽粒脱粒晒干后,应贮藏在干燥的气温较低的条件下,以防种皮变褐,影响蚕豆的商品性。(2)蚕豆宽窄行种植面积及效益 2003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2.1万亩,平均亩产量 207.8 kg,比同等条件下对照亩产量169.7kg增产22.5,总增产粮食80.01万kg,平均亩产值457.32元,比对照增加79.89元,平均亩纯收入301.32元,比对照增加61.89元,总增加纯收入129.97万元;2004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3.7万亩,平均亩产量 198.3 kg,比同等条件下对照亩产量163.2KG增产21.5,总增产粮食129.87万kg,平均亩产值439.27元,比对照增加7

18、6.69元,总增加产值283.75万元,平均亩纯收入280.27元,比对照增加53.69元,总增加纯收入198.65万元;2005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4.3万亩,平均亩产量 214.8 kg,比同等条件下对照亩产量178.6kg增产20.3,总增产粮食作物157.38万kg,平均亩产值475.62元,比对照增加78.78元,平均亩纯收入299.62元,比对照增加43.78元,总增加产值188.25万元。 三年累计推广蚕豆宽窄行种植10.1万亩,增产粮食367.26万公斤,增加产值790.28万元,增加纯收入516.88万元。2、马铃薯间种蚕豆优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效益 利用马铃薯矮杆,耐荫喜

19、凉的特性与蚕豆高杆的特征复合种植。矮杆马铃薯利用近地面太阳辐射光能,高杆的蚕豆则有效利用空间光能,进而提高种植系统对光、热资源空间立体利用,马铃薯对氮素吸收较多,对钾素需要量大,而蚕豆对磷素敏感,间种后可均-的吸收氮、磷、钾,提高土地利用率。马铃薯为高产,耐旱作物,蚕豆是典型的豆科高产作物,二者搭配种植后,丰水年双双增产。干旱年份,蚕豆减产,占地比例较大的马铃薯仍有相当的产量,达到以薯补豆。 在蚕豆优势产区进行了马铃薯间作蚕豆栽培优化研究,以种植密度(X1)、农家肥施用量(X2)、化肥基施量(X3)、化肥种施量(X4)、马铃薯带氮肥追施量(X5)为决策变量,对两作混合产量效应的回归模型如下:

20、3.00 7.18 6.74 7.16 主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种植系产量、产值作用顺序为:X1X2X5X4X3,播种密度(X1)、农家施用量(X2)、马铃薯带氮肥追施量(X5)是重点控制的栽培因子。经计算机模拟寻优,优化找出了主粮产量水平亩产在350kg450kg之间的4组农艺措施方案(表2)。根据对马铃薯间作蚕豆的经济效益与栽培技术研究表明,薯豆间套后豆带行间比单种蚕豆窄行行间透光提高2.9个百分点,温度提高1.50C,风速大0.1/S,光能利用率达0.96,提高了92,人工辅助能投入产出比达1:4.68。较蚕豆单种高36.63个百分点.混合产量483.36公斤/亩,比蚕豆单种增产

21、64.18,亩纯收入提高18.65。马铃薯间作蚕豆栽培技术合理轮作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和阴湿区种植业结构内部纳入马铃薯间种蚕豆后,应建立马铃薯间种蚕豆-小麦-胡麻-马铃薯间种蚕豆的轮作倒茬方式。 精细整地前作收后对农田立即进行深耕并及时耙耱接纳雨水,白露时收耱,出现舂旱时及时打碾保墒,使之形成 上虚下实的良好播床。 施足基肥播前每亩田面撒施农家肥25003000,含氮5.56.5的尿素和含P2055.56.5的普通过磷酸钙或三料过磷酸钙后浅耕入土并及时耙耱。优化作物田间配置马铃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60,窄行行距20,株距4237,亩种植40004500株,而后在每一马铃薯宽行距内间作1行或行

22、距为20的2行蚕豆,使每亩间种田内蚕豆保苗达到80008500株。 选用良种 适宜间种的马铃薯品种应具备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适于密植、抗病、高产、耐旱、质优等特征和特性。符合上述特征和特性的品种目前有青薯168、中心24号和宁薯4号,对选定的品种,最好采用经脱毒薯的小整薯或嫩键切块做种,蚕豆品种则要求抗旱保花,籽粒饱满,早熟,高产,根据试验青海3号、青海9号、青海11号较为理想。适期播种 相对单种条件下的最适播期,马铃薯间种蚕豆两作实行同期播期,马铃薯间种蚕豆两作实行同期播种,将使蚕豆种植有些推迟,而马铃薯播种则得以提前,所以,马铃薯间种蚕豆田的播期应调节在, 两作单种适播期中间。在宁南山区

23、,半干旱区一般4月下旬种植较为使宜,阴湿区则适当推迟至5月上旬。 适施种肥在种肥的使用上,应采取薯带氮、磷配合,豆带以磷突破的技术路线,每亩间种田内,运用沿播种沟条施的方法,薯带施用纯氮P2O5各2.22.7的氮、磷化肥,实物形态以磷酸二铵、尿素和三料过磷酸钙较好;豆带施用旱P2O53.54.5的普通过磷酸钙或三料过磷酸钙。加强管理 对薯带应进行2次以上的中耕培土,第一次在苗期以中耕为主结合浅培土,第2次在现蕾期高培土并追施氮肥,配土高度达25以上,追肥用量每亩尿素3.25.5。 薯带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及时用0.1硫酸铜液进行喷雾防治,豆带蚜虫则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对水501000喷雾防

24、治。马铃薯间作蚕豆推广面积与效益 2003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0.5万亩,平均亩产量 361.7 kg,比同等条件下对照亩产量325.6kg增产11.1,总增产粮食19.05万kg,平均亩产值553.38元,比对照增加107.72元,总增加产值53.86万元,平均亩纯收入384.38元,比对照增加70.72元,总增加纯收入35.36万元;2004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0.7万亩,平均亩产量 366.1kg,比同等条件下对照亩产量316.7kg增产15.6,总增产粮食34.58万kg,平均亩产值567.49元,比对照增加129.12元,总增加产值90.38万元,平均亩纯收入390.49元,比对照增加9

25、1.12元,总增加纯收入63.78万元;2005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1.1万亩,平均亩产量 362.2kg,比同等条件下对照亩产量317.2kg增产14.2,总增产粮食49.5万kg,平均亩产值570.16元,比对照增加131.24元,总增加产值144.36万元,平均亩纯收入380.16元,比对照增加76.24元,总增加产值83.86万元。三年累计推广面积2.3万亩,增产粮食103.13万公斤,增加总产值288.61万元,增加纯收入183万元。3、地膜玉米间作蚕豆栽培技术与推广应用效益 地膜玉米间作蚕豆是一项用地养地结合、防病高产的栽培技术,是降低投入、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我们在河谷川道区旱地经

26、过试验总结出了旱地地膜玉米间作蚕豆栽培技术,为宁南山区玉米蚕豆混种区地膜玉米和蚕豆大面积推广和间套种的开发,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子。通过带比、密度的试验,地膜玉米间作蚕豆的优化组合为:玉米品种为1825,蚕豆品种为青海3号,玉米带宽70cm,蚕豆带宽50cm,玉米亩保苗37004000株,蚕豆亩保苗1300016000。其增产机理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自然资源,提高了光、热、水资源的利用率。经试验,间作田太阳幅射利用率可达到87.79,比地膜玉米单种和蚕豆单种分别提高12.16和27.64;10OC活动积温利用率大到100,比蚕豆单种提高49.86;5OC活动积温、日照时数、降水利用率分别比地膜玉米

27、单种提高1.3、15.19和5.13,分别比蚕豆单种提高37.31、26.76和55.3 ;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条件。地膜玉米与蚕豆套种,由于高度差在田间形成透风透光的“走廊”,改善了田间的透光性、温湿条件,加大了风速,提高了CO2浓度,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单株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地膜玉米套种蚕豆,充分利用了作物生长的时间差,使土地生产时间比蚕豆单种增加58天。(1)玉米间作蚕豆技术选择适宜的套种品种:经试验,地膜玉米与蚕豆套种,玉米品种以1825为主,搭配户单1号,蚕豆品种以青海3号、青海9号为主,搭配青海11号。组配合理的用地比例:玉米带宽为70cm,蚕豆带宽50cm。玉米在垄

28、上播种2行,亩保苗37004000株,蚕豆在垄沟点播2行,亩保苗1300016000 株。建立科学的施肥制度,根据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需肥互补的规律,当亩产510630kg(玉米450550 kg,蚕豆6080 kg)时,在亩施2500kg农家肥的基础上,应亩施纯N16.717.9 kg,五氧化二磷6.78.6 kg,在肥料分配上,玉米以施氮为主,蚕豆以施磷为主,氮肥底施35%,种施11%,追施10%;磷肥基施70%,种施20%,追施10%。田间管理:玉米田间管理:主要抓“定苗、防虫、追肥”六个字。根据设计密度,对缺苗的田块可采取移栽,对苗多的田块应拔除;防虫,主要是防粘虫和-,用2.5%的敌

29、杀死每亩810mL喷雾;追肥与灌水同时进行,在玉米长到1213片叶时追肥灌水,试验表明,穗粒数可提高510粒。蚕豆田间管理:主要抓松土,防虫和喷肥。在幼苗期,通过松土可提高地温,促进生长,用敌杀死每亩10mi防治潜叶蝇和黑绒金龟甲12次,在蚕豆开花和结荚期,每亩喷200250g磷酸二氢钾,提高结实率和粒重。(2)地膜玉米间作蚕豆示范推广面积与效益2003年示范推广0.4万亩,平均亩产量513公斤,比单种地膜玉米亩产469公斤,增产9.4,总增产粮食17.6万公斤,亩产值677.65元,比对照增加113.05元,总增加产值45.22万元,亩纯收入440.65元,比对照增加74.05元,总增加纯收

30、入29.62万元;2004年0.7万亩,平均亩产量496.8公斤,比单种地膜玉米亩产443.4公斤增产8.0,总增产粮食24.92万公斤,平均亩产值640.52元,比对照增加92.94元,总增加产值65.06万元,亩纯收入391.52元,比对照增加53.94元,总增加纯收入37.76万元;2005年1.2万亩,平均亩产量518.8公斤,比对照451.6公斤增产8.3,总增产粮食45.12万公斤。平均亩产值687.87元,比对照增加109.08元,总增加产值131.9万元,平均亩纯收入433.87元,比对照增加71.79元,总增加纯收入86.15万元。三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3万亩,总增产粮食8

31、7.64万公斤,增加产值241.17,增加纯收入153.53万元。4蚕豆膜侧种植技术与效益 蚕豆膜侧种植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蚕豆生长期内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缓解了干旱的威胁。2003年在沙塘镇清泉村示范田多次测定,播种至出苗010cm土壤含水量膜侧种植田比条播田高2.34.8个百分点,平均高3.3个百分点。030cm土壤含水量膜侧种植田比条播田高1.93.7个百分点,平均高2.9个百分点.。蚕豆出苗至开花期010cm土壤含水量膜侧种植田比条播田1.65.9个百分点,平均高2.8个百分点。030cm土壤含水量膜侧种植田比条播田高1.33.8个百分点,平均高3.1个百分点。在蚕豆各生育时期前后5天对地

32、温进行测定,膜侧种植全生育期均有增温效果,膜侧种植比露地条播025CM土壤全生育期日平均增温度0.6 0C,其中开花前平均日增温1.6 0C。由于膜侧种植具有明显的增温和集水保水作用,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平衡干旱少雨季节对作物水分的补偿供给,确保了一次全苗,单株结荚数比露地条播增加0.6个,单株粒数增加2.9粒,百粒重提高9.1克。(1)蚕豆膜侧种植技术重视农家肥 、配方使用化肥: 亩基施优质农家肥2500kg,过磷酸钙20-30kg,;种施尿素4-8kg、二铵5-10kg。盛花期和结荚期,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补充养分供应。选用良种:适合本县种植的品种是“青海3号”、“青海9号

33、”等品种。种植规格:以60为一带,垄底宽30、高10、用幅宽40、厚度为0.005的膜覆盖,垄间距30、行距1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播期与当地条播适宜播期推迟3-5天,从4月中旬播种;机械覆膜,人工点播,亩播种15-20。播深5-6,膜上每隔5横压一土带。(2)蚕豆膜侧种植技术与示范应用效益2003年示范推广20亩,平均亩产量267公斤,比露地条播亩产213公斤,增产25.4,总增产粮食1080公斤,亩产值582.3元,比对照增加112,6元,总增加产值2252元,亩纯收入387.3元,比对照增加65.6元,总增加纯收入1312元;2004年40亩,平均亩产量261.7公斤,比露地条播亩产2

34、09.8公斤增产24.7,总增产粮食2076公斤,平均亩产值572.23元,比对照增加108.61元,总增加产值4344元,亩纯收入379.23元,比对照增加56.61元,总增加纯收入2264元;2005年70万亩,平均亩产量267.7公斤,比对照213.3公斤增产25.5,总增产粮食3808公斤。平均亩产值586.13元,比对照增加118.43元,总增加产值8290元,平均亩纯收入382.13元,比对照增加62.43元,总增加纯收入4370元。三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30亩,总增产粮食6964公斤,增加产值1.49万元,增加纯收入0.79万元。(三)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区域优势农产品开发,推动了

35、农业结构调整 蚕豆综合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1经济效益 蚕豆综合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经济效益明显,三年累计推广面积147130亩,平均粮食亩产量279.23公斤,平均亩增产粮食37.98公斤,总增产粮食5587264公斤,平均亩增加产值89.82元,总增加产值13215467元,平均亩纯收入327.45元,平均亩增加纯收入58.06元,总增加纯收入8542047元。其中蚕豆宽窄行种植10.1万亩,增产粮食367.26万公斤,增加产值790.28万元,增加纯收入516.88万元;马铃薯间作蚕豆种植技术2.3万亩,增产粮食103.13万公斤,

36、增加总产值288.61万元,增加纯收入183万元;玉米间作蚕豆种植技术2.3万亩,总增产粮食87.64万公斤,增加产值241.17,增加纯收入153.53万元;蚕豆膜侧种植130亩,总增产粮食6964公斤,增加产值1.49万元,增加纯收入0.79万元(见表3、表4、表5)。2、生态效益根据试验测定,蚕豆综合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对光、热、水、气、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蚕豆综合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所以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地下部分根量,不仅增产了籽粒,而且增加了秸杆和根量,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从而保持了高产出状况下土壤肥力不致衰减。同时,由于立体

37、复合种植延长了田间作物生长期,增加了田间作物覆盖度,因而减少了土壤不分的蒸发和水土流失。3、社会效益蚕豆增产增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了区域优势作物开发,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蚕豆在当地不仅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是主要的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随着蚕豆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对蚕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通过实施蚕豆增产增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不但提高了蚕豆单位面积产量,而且扩大了种植区域。2000年,隆德县蚕豆种植区域仅为阴湿区的陈靳、山河、城关、好水等乡镇的部分村组,种植面积4万亩

38、,平均亩产量130公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到2005年种植区域扩大到全县13个乡镇均有种植,种植总面积发展到6.5万亩,比2000年增加62.5,平均亩产量185公斤,比2000年130公斤增产42.3,总产量1020.5万公斤,实现总产值2284.75万元,纯收入1599.33万元,种植户人均获纯收入118.5元,其中项目区人均种植面积0.45亩,人均获纯收入147.35元。 (2)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隆德县长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主要原因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缓慢,多年来由于人多地少,为稳定解决温饱,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又以冬小麦生产为主,形成了粮食作物、经

39、济作物、饲料作物之间争地日益突出,农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通过实施蚕豆增产增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随着蚕豆种植区域扩大以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增加了农田作物种类,提高了耕地生产力水平,对缓解粮、经、饲作物争地矛盾,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系统功能,满足社会对各种农、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3)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通过试验区、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掌握蚕豆综合增产增效技术的农民科技队伍,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00五年九月十日 表1 蚕豆不同产量水平的农艺措施方案籽粒产量水平播

40、期(月.日)密度(株/亩)农家肥(千克/亩)氮肥(N千克/亩)磷肥(p2o5千克/亩)175ra2005/115/141871820073239929241.641.923.443.96200ra2255/75/111858619918280233221.411.993.784.32225ra2505/45/61911520466344439591.782.053.944.50250ra2755/15/31962721140410246641.742.054.335.00275ra3005/285/301992421615485154391.792.144.285.05 表2 马铃薯间作蚕豆不

41、同水平主粮产量农艺方案模拟产量千克/亩农艺组合数(套)密度基施农家肥千克/亩基施化肥N:P205种施化肥薯带追肥(N千克/亩)马铃薯蚕豆薯带豆带P2O5N:P2O5350375538319642341577716623248631993.97:3.974.45:4.452.45:2.452.73:2.733.924.372.132.35375400517404843481612816928314634644.39:4.394.91:4.912.47:2.472.75:2.753.954.401.992.16400425346428746171676417644347037885.20:5.20

42、5.71:5.712.47:2.472.57:2.573.954.471.782.0842545050503757241876420596316837325.83:5.836.77:6.773.10:3.103.86:3.864.956.170.700.3830表3 隆德县蚕豆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不同种植方式效益表年度种植方式面积亩产量总产量亩增产总增产亩产值亩增产值总增产值亩纯收入亩增纯收入总增纯收入2003宽窄行种植21000207.8436380038.1800100457.3279.891677690301.3261.891299690薯豆间作5000361.7180850038.1190

43、500553.38107.72538600384.3870.72353600玉豆间作4000513205200044176000677.65113.05452200440.6574.05296200膜侧种植202675340541080582.3112.62252387.365.61312小计3002082296401167680267074219508022004宽窄行种植37000198.3733710035.11298700439.2776.692837530280.2753.691986530薯豆间作7000366.1256270049.4345800567.49129.1290384

44、0390.4991.12637840玉豆间作7000496.8347760035.6249200640.5292.94650580391.5253.94377580膜侧种植40261.71046851.92076572.23108.614344.4379.2356.612264.4小计510401338786818957764396294.43004214.42005宽窄行种植43000214.8923640036.61573800475.6278.783387540299.6243.781882540薯豆间作11000362.2398420045495000570.16131.241443640380.1676.24838640玉豆间作12000518.8622560037.6451200687.87109.081308960433.8771.79861480膜侧种植70267.71873954.43808586.13118.438290.1382.1362.434370.1小计6607019464939173.625238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