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6641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宁铁路II标三分部施工测量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衢宁铁路浙江段站前工程 施工合同段:QNZJZQ-2 编号:致北京铁研衢宁铁路QNZJJL-2标监理站: 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施工测量设计(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施工测量 (方案)。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新 建 铁 路衢州至宁德铁路QNZJZQ-2标段三分部施工测量实施方案编制:复核: 审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衢宁铁路QNZJZQ

2、-2标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五年十一月18新建铁路衢州至宁德铁路QNZJZQ-2标段三分部 目 录一、工程概况1.1、本段工程概况二、测量技术规范三、人员仪器配置3.1、仪器设备3.2、人员组成四、测量管理制度4.1、施工测量管理的质量目标4.2、测量复核制度4.3、测量资料管理4.4、测量仪器及测量工作管理五、施工控制测量等级5.1、导线测量5.2、水准测量六、精密导线、水准加密点布置方法6.1、精密导线点加密方法6.2、精密水准点加密方法七、施工测量7.1、测量依据7.2、桩基施工测量7.3、承台施工测量7.4、墩台施工测量7.5、垫石施工测量7.6、涵洞施工测量7.7、路基施工测量8.8、隧

3、道施工测量八、安全及质量保证8.1、安全保证8.2、质量保证九、其他一、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我分部承建管段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妙高镇与丽水市松阳县赤寿乡、新兴镇、樟溪乡境内。管段里程为DK73+212DK89+000段(其中DK81+852.238=DK86+300段短链4447.762m),总长度11.348km,管段内构筑物主要有1座隧道共计3233延米,占管段总长度的37%;5座桥梁共计1938延米,40+56+40连续梁一联,占管段总长度的15%;37座涵洞,路基总长度6169米(其中古市车站1200米,里程为DK78+150DK79+350,挖方量38万方),占管段总长度的

4、48%;总投资约4.24亿。路基防护和附属工程结构复杂多变,且多为桩基挡墙和桩板墙(抗滑桩多达263根)。其中上坞隧道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上坞隧道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属侵蚀低中山区,地形切割较深,沟谷狭窄,海拔高度为500900m,相对高差为100700m,最高山峰为测区北部的笔架山,海拔887.6m,区内植被发育,以灌木为主。本隧道地质条件较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较多,隧道围岩分级IIV级,该隧道节理裂隙较发育,存在差异风化,节理裂隙可能存在地下水,可能存在突水涌泥、坍塌冒落、围岩失稳、岩爆等重大地质问题。本管段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移交的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基

5、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布设,等级分别为三等和四等,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CP点共5个、CP点共14个,水准点共26个,已全部由中铁十二局四公司精测队复测合格。二、测量技术规范: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J961-2009;2、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J963-2009;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移交的衢宁铁路精密控制测量成果报告。4、中铁十二局四公司精测队提供的衢宁铁路QNZJZQ-2标段控制点复测报告。三、人员仪器配置:3.1、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设备型号数量进场日期备注1全站仪徕卡40212015/10/12检定合格2全站仪徕卡TS0

6、612015/10/12检定合格3GPS华测X101+12015/10/12正常使用4GPS华测X101+12015/10/12正常使用3.2、人员组织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管晋测量队长2刘宁班长3苏凡班长4陈志远班长5王小雷队员6王龙飞队员7王越队员8张广文队员9李东翔队员四、测量管理制度:4.1施工测量管理的质量目标施工测量管理质量目标是确保管段内、桥梁、涵洞、路基及构筑物,轨道、综合管线安装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定位,防止构筑物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或侵界,保证各构筑物高程贯通一致,相对尺寸等满足设计要求,测量成果精度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4.2、测量复核制度各构筑施工放样前由测量组和项目

7、技术负责人分别计算放样点的坐标、标高等数据,以便相互复核,校核无误后再由测量组实施测量放样。测量组组织测量时,先由一人将置仪器于A点,放样构筑物X一人放样完后,另一人复测,复测人将仪器置于B点放样,同样放样处构筑物X,放样完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复检无误后方可施工。任一环节发现错误或误差超限时进行全过程检查,并组织重新放样。4.3、测量资料管理1、测量数据整理时,必须对专业图纸认真研究,对相关联的专业和图纸必须联系的审核,发现错漏及时与专业工程师沟通,有必要时与项目工程部、设计院等沟通。做为外业的依据,抄录的数据须认真仔细复核,确保无误。2、测量人员每次出勤作业必须作好过程记录,具体包括:

8、测量工程部位、测量放样数据、操作方式、测量方法、测量观测依据控制点、司镜人、后尺人、作业日期时间、地点、天气等。测量过程记录不得不记、漏记,甚至误记,记录内容不得涂改,保持清晰、工整。3、测量放样完成后,及时将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批资料及时归档。4.4、测量仪器及测量工作管理1、测量仪器须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测量组应对仪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2、测量仪器具体负责人,负责仪器日常保管、存放,保持仪器完好清洁,并注意防水、防污染、防暴晒、防坠落、防撞击、防雷电等。3、测量人员必须按照规程操作、合理使用,不得违规作业, 并有责任保持仪器精度正常。4、测

9、量放样工作坚持复核制,未经复核的测量成果不予采用,测量复核工作与测量进度发生冲突时,以保证测量复核为先。5、各专业需要测量组测量施工的,须由现场技术人员提前通知测量组。测量队长安排放样人员按现场技术人员要求准时到达放样现场进行放样。6、测量组测量放样完毕经复核无误后,由测量组出具书面测量成果合格单,并通知专业工程师。7、测量组须建立日常作业台帐、测量仪器管理台帐。五、施工控制测量等级5.1、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按国家四等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施测,采用附和导线测量。附和导线全长不大于20km,导线平均边长不大于1km,每边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3mm,测角中误差不大于2.5mm,否则重测、计算,直至合格。观

10、测次数:观测4个测回 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观测 读数取位:角度读数应精确到1 距离 读数应精确到0.1mm导线测量技术标准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级仪器四等91.52.51845n1/40000对外业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导线测量方位角5(n位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0000为合格。5.2、水准测量本次水准测量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按二等水准的观测方法采用附和水准路线。计算根据三等水准测量各项指标进行严密平差。往返测量,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保证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视线离地面最

11、低高度不低小于0.3m,前后视距误差不大于1.5m,并且同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不大于3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不大于0.5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不大于0.7mm时记录读数,否则重测、计算,直至合格。观测次数:往返测各一次观测方法:往测 奇数站 后-前-前-后 偶数站 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 前-后-后-前 偶数站 后-前-前-后三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mm)水准测量等级测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平原)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平原)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平原)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平原)三等1281220注:K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Ri为检

12、测测段长度,单位为KM水准测量数据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侧高差中数(mm)高程(mm)三、四等0.010.10.10.10.11三等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MM)附合路线长度(km)环线周长(km)三等36150200六、导线、水准加密点布置方法:6.1、导线点加密方法:1、导线加密按照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TB10101-2009)(J961-2009)和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TB10105-2009)(J963-2009)要求,观测路线按照附合导

13、线观测。2、相邻边长平均不宜超过 350 米,个别边长不宜短于 100 米,长边与短边距离比控制在 1 : 3 。3、点位应选在便道两侧、不易发生沉降变形区域以外的地方。4、点位应避开地下管道等地下建筑物。5、绘制点之记,必要时设置指示桩。6.2、水准点加密方法:1、水准加密测量按照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TB10101-2009)(J961-2009)和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TB10105-2009)(J963-2009) 。观测路线按照附合水准路线观测。 2、水准点应充分利用施工区域的导线点做为水准点,这样便于长期保护和方便使用。3、桥梁及涵洞特殊区间应设置两个以上水准点,以满足施工精度

14、需要。4、点位应选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域以外稳固的地方。5、水准点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6、水准点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观测时间可选在上午或下午进行。7、绘制点之记,必要时设置指示桩。七、施工测量:7.1、测量依据:根据中铁十二局四公司精测队复测的所有控制点点位结合施工图纸和现场环境对本项目部控制点进行加密,以加密测量成果作为本项目部施工测量的控制依据,复测控制点统计如下:控制点坐标采用200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9.20点名坐标X坐标Y高程CPI0343162867.8981500057.2995169.129CPI0353160266.3329501092.6625173.03

15、1CPI0363159811.2398502057.8687157.349CPI0373157158.4233503778.4437172.883CPII0423163284.0399499662.2719182.107CPII0433159311.6845501633.5310184.431CPII0443158949.9446501963.1733180.723CPII0453158396.1043502179.8674178.364CPII0473157462.9728502594.9144176.010CPII0483156904.4136503016.9077202.642CPII0

16、493156483.0489503349.0654189.707CPII0503156069.5903503665.8368176.607CPII0513155531.4049504111.8556171.544CPII0523155036.4798504446.8910188.864CPII0533154435.8565504759.7636194.275CPII1953153985.5748505074.3585198.048CPII1963153663.6884505707.4206JM3-23163041.6476499624.2838213.318JM3-13162869.94314

17、99218.4530198.68JM3-33163184.5593499589.8538222.478JM3-43163212.2707499745.8001213.639JM3-73159906.3648501033.9989198.862JM3-53160125.6671500722.5582238.196JM3-63159885.6992500809.3903197.099CPII0463157927.5819502480.9694167.066JM3-83157540.4514502588.0608188.001JM3-93155757.0001503552.0794216.5097.

18、2、桩基施工测量1、首先对桩基中心进行测量定位。定位完成后应埋设护桩,方可开挖埋设钢护筒,护筒埋设完成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待钻机就位前对所放样的桩位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钻机方可就位,钻机对中后检查钻头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检查偏差控制在 30mm ,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测量附近临时点的标高及护筒标高。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护筒顶标高。4、在承台基础施工前,测量出桩位的成桩偏差,纵横向偏差不大于 30mm 。7.3、承台施工测量1、在桩头凿除后测出基坑底部标高,以方便确定垫层顶标高即承台底标高。2、垫层施工完成后对于矩形承台定位出承台四个角的位置。

19、3、承台模板支立完毕后测量模板位置偏差,检查偏差控制在 10mm,同时测量出承台模板顶标高以方便确定承台混凝土浇筑标高,标高控制在5mm,对于不合格项目必须调整模板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7.4、墩台施工测量1、承台施工完毕后,在承台顶面上放样出墩台的纵横向轴线,定位误差控制在15mm 。2、测量出承台顶面标高,计算出承台顶面与柱顶的高差,及时提供给现场技术员,以便准确的计算出墩台的实际高度,更好的指导施工。3、墩台模板垂直度采用从墩台顶模板轴线位置掉线坠到承台顶面的轴线位置,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cm。4、墩台模板支立好后用全站仪复测模板顶的纵横向轴线偏差,偏差控制在1cm ,复测值

20、超出允许范围应督促工程队重新调整。5、墩台顶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采用常规水准仪倒尺测量方法,测量出模板顶标高。7.5垫石施工测量1、墩台施工完后,在墩台顶面放出垫石的纵横向轴线,定位误差控制在5mm。组织人工弹墨线定出垫石的位置。2、测量出墩台顶面标高,计算出垫石的顶面标高与墩台的高差。保证垫石的顶面设计标高。3、用水准仪测量模型顶的高程,测量方法:利用优质的钢尺将高程传递到桥墩上钢尺应通过专业测绘检测部门鉴定,并根据工作现场的温度、湿度以及钢尺所承受的拉力对钢尺进行长度改正。将钢尺的一头固定在桥墩模型施工面上(以高于工作面2米为最佳),另一头悬挂重物下垂到地面上的容器内,容器内应装有较粘稠的

21、阻尼液,防止钢尺的无规律晃动。选用不低于S1级的精密水准仪将其架设在桥墩下,计算视线高并记录读数H视,读取前视钢尺上的数字并记录H读下。计算方法:1、 后视标尺应立在精密水准点上或者二等水准点上;2、架设好仪器后根据后视标尺的读数计算出水准轴的视线高,H视=H+H读,其中H视为水准仪的视线高;H为后视标尺所立点的高程;H读为后视标尺的读数;3、将标尺立在测点上则该点的高程应为H点=H视-H读,其中H点为被测点的高程;H视为视线高;H读为前视尺的读数;4、测量员应将各项读数记录在水准仪观测手薄上,用以检核。在桥墩工作面上制作水准点标记物并立上标尺,将仪器架设到桥墩上读取钢尺上的数字H读上并记录,

22、然后读取新水准点上所立标尺的数据H新并记录。则桥墩上新作水准点的高程H=H控+H视+(H读上-H读下)-H新.钢尺传递高程应进行4次观测,较差应小于3mm。对不合格的观测应从新观测。水准测量应作往返闭合,闭合差值应小于规范限差值。对引到桥墩上的水准点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测,测量限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控制点类型可重复性测量的高差限差相邻点高差限差水准测量等级CPII控制点8L8L精密7.6、涵洞施工测量放样1、涵洞开工前首先放出涵洞底部的水泥搅拌桩的位置,等水泥搅拌桩的设计达到强度后在放出涵洞的开挖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放出涵洞的底板线分别为四个角及轴线位置,可以开始拼装涵洞的底板模板。2、模板拼装完

23、成后复核涵洞的四个角及涵洞的轴线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及时调整直到合格为止,合格方可进行底板的混凝土施工,标高控制20mm。3、涵洞底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清理底板表面放出涵身的地部模板线,并组织弹墨线保证底板的线条顺直,同时测出涵洞底板的顶面表格是否符合要求。4、涵身立模完成后放出涵洞的中心轴线。同时用钢卷尺拉出中心轴线到两边的距离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及时调整直到合格为止。5、涵洞顶标高的测量,用倒尺测量方法测出涵洞的模板顶标高。根据实测标高和设计标高的比较,最终确定出涵洞的顶标高。7.7、路基施工测量放样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路基需地基加固,分别采用水泥搅拌桩和袋装沙井两种加固方

24、法,开工前先要放出桩基的准确位置。2、桩基施工完成后路基填筑前,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先放出砂垫层与碎石垫层的边线及表高的控制。3、碎石垫层和砂垫层施工完成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放出路基底层的边线及标高的控制,第一层放样时比图纸设计的要超宽填筑,保证路基的实际宽度。根据设计要求每一层施工完后都要求测量队对路基的宽度及标高进行放样及复核。4、路基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放出路基表面的所有结构物的轴线位置,保证路基表面的结构物的位置不侵线。分别控制出所有个结构物的标高与设计相同。7.8隧道施工测量1、洞口测量洞口测量在洞外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坐标法利用计算的洞门放样数据及进洞施工数据,进行洞口和明暗交界桩点放样

25、。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地形条件好洞口也可采用后方交会法进行洞口定位放样,交会法要采用三方向进行交会,方便于施工放样。隧道洞门端翼墙、斜切段、缓冲结构、挡土墙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基础边缘位置+150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测量,每边不少于4处2基础顶面高程103边墙边缘位置+1004边墙拱脚、端翼墙、帽檐顶面高程105模板表面平整度52m靠尺测量,不少于4处6模板表面错台2尺量隧道洞门斜切段、端翼墙、缓冲结构物、挡土墙结构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办法序号项

26、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基础边缘平面位置10施工单位每一浇筑段检查一个断面测量,每边不少于4处2基础宽度-103基础顶面高程204端、翼墙边缘平面位置+1005端、翼墙边缘顶面高程206斜切段、缓冲结构拱部高程+3007缓冲结构垂直度2尺量8表面平整度152m靠尺测量,拱部不少于2处,墙身不少于4处2、隧道掌子面施工测量根据隧道施工情况,对隧道施工根据方案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放样,开挖面测量的内容主要为中线测量、拱顶、隧底标高控制及隧道开挖轮廓线的测量放样。隧道掘进过程中,每循环恢复开挖面中线、开挖面控制标高、开挖面轮廓线,保证掘进施工方向及标高度准确性,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

27、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掌子面的施工测量中应加强隧轮廓线测量的精度和每循环的放样控制到位,根据围岩级别预留量控制好隧道的超欠挖,石质坚硬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不大于0.1)侵入衬砌应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开挖面测量完成后,要进行书面交底,应做好测量原始记录。 3、二衬模板施工测量在二衬施做前,要对初支施工进行检查测量,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不大于20m进行一个断面扫描,检查初支是否侵入二衬,影响二衬设计厚度。断面测量是在隧道施工中和竣工验收阶段必须进行的测量工作。在隧道洞身开挖前,精确、快速地测放出设计开挖轮廓线,可以有效地减少超欠挖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建设成

28、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汇总一定里程间隔的实测断面同设计断面比照资料,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和运营管理的依据。断面测量常用模式a.全站仪+断面仪+后处理软件将断面仪安置在由全站仪测定的已知点上,进行断面数据采集,在台式机上进行数据处理或PDA现场成图。b.徕卡全站仪+徕卡机载软件+后处理软件在特定型号的徕卡全站仪上,加装具备隧道断面测量数据处理能力的软件模块,再配合运行在普通电脑上的后处理软件。c.全站仪+PDA(掌上电脑)+后处理软件。由于徕卡机载软件只适用于特定型号的徕卡全站仪。为了打破这种技术垄断和局限,人们纷纷在PDA(掌上电脑)上开发了相应软件,并做了面向多种型号全站仪的接口。这样的PDA与

29、全站仪相接,也可实现部分隧道断面测量数据的现场处理,有的也可现场成图。d.全站仪+后处理软件让全站仪只负责采集数据,运行在普通电脑上的软件只负责数据处理,借助全站仪同电脑固有的通信功能,实现工作模式的内、外业一体化和软件的通用化。绘制初支断面图作为检验批资料。对于不合格的初支断面要进行处理,重新检查测量断面,合格为止。由于二衬施工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净空尺寸、外观质量及隧道线形控制,故隧道二衬的施工应按精密测量的标准进行放样并加强检查点位间的相对关系及与既有建构筑物关系的检查、校核确保测量准确,隧道二衬施工主要控制隧道中线及净空尺寸的准确性。用全站仪精确恢复隧道中线,台车就位后检查台车位

30、置是否就位到准确指定桩号,曲线隧道应特别注意台车模板端模的左右侧是否在同一桩号的法线上。二衬台车正确就位后,用全站仪检查台车大梁是否水平,及时调整大梁处于水平状态,台车大梁水平后检查台车模板中线和隧道中线是否重合,在调整台车中线的同时台车模板拱顶抬升至设计高程。在拱脚位置测量指导台车两侧液压调整模板,直至拱脚位置达到隧道净空设计要求为止。测量检查台车模板轮廓线满足隧道净空尺寸要求后,方可进行二衬混凝土的灌注施工。立模后应对台车模板中线与隧道中线差值、台车拱顶标高、拱脚标高等是否达到隧道净空要求对施工班组长、技术员进行测量书面交底。模板安装调整完成后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检,批准后方可继续施工。

31、二衬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边墙脚平面位置及高程15尺量2起拱线高程103拱顶高程+100水准测量4模板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5相邻浇筑段表面高低差10尺量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4、隧道贯通测量贯通点由两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坐标,测量该点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水平角求算方位角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误差按下述要求调整:a.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b.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c.坐标闭合差在调线地段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闭合差很小时按坐标平差处理;d.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高程贯通误差在

32、规定的贯通误差限差之内时,按下列方法调整:a.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b.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c.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未衬砌地段高程放样的依据。d.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线路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八、安全及质量保证:8.1、安全保证1、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拖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2、测量放样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内任何机械严禁任意操作。3、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严禁随意移动、拉扯,发现电源线破损、裸露应及时报项目部管理人员处理。4、工作时要精神集中,不准嬉笑打闹。5、需要接电时,及时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安排专

33、业电工操作。严禁私自接电。6、测量放样时应密切注意施工机械与往来行驶的车辆,严禁在危险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休息。8.2、质量保证1、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是指引施工的方向标。我们本着对工程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做好测量工作。2、测量人员要定岗、定职、定员、分工明确;测量主管要有责任心、上进心,对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测量内业在办公室提前计算专人复核,外业测量、放样要换人操作进行复核。3、现场测量要程序化,要做到对下进行技术交底、对上及时报验;做好测量原始记录,以便复核或检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存档;施工放样后要及时对放样点进行保护并做好护桩。4、测量仪器定期进行鉴定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根据设计要求定期复测一次,以保证工程质量。九、其他:附件1:仪器检定证书附件2:人员测量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