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8299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训练对有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2010年最新名校模拟精汇(130题)【10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闺情 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注:不忿:不满,恼怒。(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2)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试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4分)月落星稀天欲明之际(2分),一位思妇彻夜不眠,孤独难耐。(2分)(2)(4分)深闺思妇早晨听到喜鹊的欢叫,满怀希望,以为丈夫回来了,可开门一看,不见归人,便把不满撒向喜鹊;(2分)把思妇由希望落空而恼怒的行为以及由惊喜而失落转而更加忧伤的心理变化表现得耐人寻

2、味。(2分)【10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少年游早行林 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3分)2、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2分)3、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1、作者描写了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等来表现“早”。(答出其中三点可得满分)(3分)2、清幽静谧(清静),以动衬静。(2分)3、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的。有直接

3、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间接表现: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3分)【10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候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甲帐:汉武故事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丁年:壮年。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候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前所写。诗人见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4、(6分)通过写所见所想,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 (2分)想到的是:一是首联想到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担十九年的各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销”二字;(1分)二是颔联追思苏武当年望雁思归、荒塞牧归两幅画面,概写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1分)三是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依旧,而自身已衰老; (1分)四是尾联想到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1分)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4分)【10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金陵绝望 高蟾

5、 金陵图 韦庄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世间无数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作者怀古伤今,借景抒情,为唐朝的衰败而感伤。(3分)(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1分)高诗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是世上画家画不出来的。(2分)韦诗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

6、“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2分)【109】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释】香砌:指花坛;欹:倾斜。都来:算来。(1)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3分)(2)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4分)【参考答案】(1)黄叶飘落香阶上发出的细碎的声响,主人公独坐楼阁,抬头望

7、月,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分)这个场景呈现出孤寒寂寞的气氛.(分)(2)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的愁态。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 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

8、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手法1分,分析1分;答到一点一分,两点满分)【1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同答问题 (7分)春 日 南宋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

9、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参考答案】(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1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手法和内容各1分)(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通郁结心头。(2分)【1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

10、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每点1分,共3分)(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分)【11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晚 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1)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3分

11、)(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分)【参考答案】(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1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观雨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复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注南宋建炎四年(1

12、130)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寇逃难,辗转流徒,诗即写于其时。(1)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阴晴”二字是全诗的中心所在,“阴晴”在诗中含义是什么?请结合颔联和颈联,谈谈诗歌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4分)(2) 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就上句进行赏析。(3分)【参考答案】(1)“阴晴” 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暗喻当时抗金时局的动态。(1分)颔联及颈联先写阴云密布,雷声震天,渲染雨前声势,再写雨压竹枝,直接描写雨势之大,(1分)后写雨中竹枝偃仰之态,山角风云开合,晦明变化之态,由阴转晴,(1分)暗喻抗金局势有所缓和,初见曙光(1分)。(2)尾联用典(1分),上句化用了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

13、1分),表达作者心系天下,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1分)。【1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壬戌清明作清屈大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注】屈大均,字翁山,番禺人。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相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恢复。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

14、力;能力层级D。(1) 主要抒发了作者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2分)融情于景(或:比喻、对比)(1分)(2)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2分)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2分)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2分)【诗歌赏析】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凋零的严冬过去,煦暖的春天来临。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是祭奠和怀念亲人、

15、朋友、同志的一个日子。这天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作为遗民诗人的屈大均,在这天触景生情,将时节与自己的奋斗联系起来,抒发了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首联写环境氛围,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在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写实际的天气,又是写内心的感触:清廷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后一句,点出一个“愁”字,流露出郁闷和时光逝去的失落之情。颔联用对比手法写眼前的现实。“有泪”,形容花上的露珠。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这样的写法,情感爱憎分明,而表达

16、委婉含蓄。颈联感情强烈,饱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徒”,“又”,将恢复理想成为空想的感伤、志士仁人白白消殒的沉痛表达得淋漓尽致。尾联流露出失望之情。“龙蛇”这里比喻志士。“龙蛇四海归无所”,指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这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感,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全诗处处写亡国之恨和难以回天之感,这是特定时节和特定环境触发的情思;而字里行间的坚毅之情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斗志,令人震撼。【1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7、。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2分)(2)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5分)【参考答案】(1)诗人在盛开的桃花前加上“无主”二字修饰,给乐景平添了凄凉(1分);在繁茂的春草后缀以“茫茫”加以修饰,也暗示了荒凉之意(1分)。(2分)(2)诗人借对寂寞而开无主的桃花、迷茫的春草和晚鸦的描写,把蓬勃的春景写得如此不堪,不写荒凉而荒凉自现;后两句以“几处”破败的住家为点,又以“一一人家”为面,点面结合,写出战乱后江淮农村的荒凉破败的景象(3分),寄托了诗人对遭受兵乱之苦百姓的同情,对侵敌(战乱)

18、的仇恨。(意思对即可。采分点在能写出具体的景物和分析(3分),答出主旨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敌人(战乱)的仇恨(2分)【116】古代诗歌阅读(6分)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2)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2分)这首诗追忆昔游,极写锦江之美及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1分),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1分)。(2)(4分)拟人(1分)。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1分

19、)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1分)连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是人呢,借此强调出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1分)。(借景抒情亦可)【11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代 赠 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注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首诗都抒写

20、了诗人心中的愁情,但其特点却各有不同,请说说各自的情感特点。(4分)【参考答案】李商隐写的是女子思念心上人,无以相见的愁情;而李煜写的是亡国之痛;前者的痛苦是如丁香结郁结不解;后者的痛苦是如滚滚东去的江水,连绵不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如梦令 作者: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昭君怨 作者: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按照字数的多少分类,这两首词均属于 。如梦令和昭君怨分别是这两首词的 (2分)(2)仔细品读这两首词,试分析严词和郑词抒写的各是什

21、么事物?并简要说说理由。(3分)(3)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1)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小令一般是单调,也就是说只有一段。如十六字令渔歌子忆江南如梦令调笑令等。(2)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3分)(3)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郑词用对比

22、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11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过陈琳墓【唐】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陈琳:字孔璋,三国时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原依袁绍,袁绍庸碌,未能重用他;后归曹操,被任命为掌书记,重要的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下邳。霸才:辅佐他人成霸业之才。怜:爱慕。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1)诗人为什么“怜君”?(2分)(2)本诗颈联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除对偶

23、外,颈联还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1)诗人爱慕陈琳能够得到曹操赏识(1分),实际上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满腹才学无人赏识(1分)。(2)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见到陈琳墓前石麟埋没草中,联想到邺都铜雀台也荒凉地遥对墓云,暗喻了陈琳那个重视贤才的时代的消逝,为下文抒发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感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评分标准:手法1分,答“虚实结合”“想像”“联想”皆可;诗歌意境2分,通顺1分。若答借景抒情,并解释前半句的意境,可酌情给1-2分。只答手法不阐释不得分。【119】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

24、深。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3分)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3分)【参考答案】(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鸟鸣山幽,环境恬静。(3分,每个特点1分)(2)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用突然传来清脆悦耳鸟声,突出了幽静,流露出诗人闲适中的喜悦。(答出“以动衬静”给1分,分析恰当2分;答出“寓情于景”亦可,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见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诗的前两句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请简析。(2分)(2)诗

25、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析。(2分)【参考答案】(1)“春阴垂野草青青”写的是暗景,色调暗淡: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给人以压抑之感。“时见幽花一树明”写的是明景,色彩清新: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给人一种轻松、舒畅、振奋之感。(2分)(2)这两句写泊舟看潮,诗人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安闲自在,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表达了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2分)【1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 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

26、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注: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3分)(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4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词人以旅雁、孤云自比,【1分】形象的表现了自己当时的孤独心境。【1分】(2)抒发了由金兵入侵、中原沦陷【2分】而被迫辞乡去国、漂泊江南的离愁别绪。【2分】【意思对即可】【1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北陂杏花注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

27、碾成尘。注:本诗作于变法被废除,诗人被迫闲居江宁时。陂,bi,水池。(1)“各占春”描写的是什么景象?(2分)(2)前人说这首诗“恰是自己身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从艺术方法和思想内容方面说明自己的看法。(5分)【参考答案】(1)池边树上的花和池中花影一样妖娆,同样娇媚生动,树上真身,水中倒影,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必须指明花和花影)(2)同意。(1分)艺术方法:托物言志(象征、以物喻人),诗人以杏花自比,借杏花抒情言志。思想内容方面:池边杏花妖娆纯洁,即使飘落了也仍保持其高洁,比南陌落花被玷污强得多;表达了诗人虽被排挤,仍保持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不失高远之志。【123】阅读下面的

28、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 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苦雨终风: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鲁叟乘桴:孔于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参考答案】(1)(3分)第一问:比喻(1分);第二问: 用“苦雨终风”变晴,“云散月明”喻自己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挫折已终结

29、(1分),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1分)。(2)(4分)第一问: “九死南荒吾不恨” (1分)。第二问:遭受人生打击,历尽坎坷艰险,(1分)仍心胸坦荡,乐观豁达(2分)。【12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从修辞手法角度简要赏析首联。(4分)【参考答案】屈原 白居易(各1分)内容:漂泊的旅思;

30、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2分任意答对2个可以给满分)赏析: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诗人的愁思如丝般纤细、纷乱、绵长,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惆怅。(1分)【12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6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注释:湖口:指鄱阳湖口。1、这首诗炼字传神,其中的“落”字就写得精妙。请简析它的妙处。(2分)2、现代学者俞阶云曾赞张诗中的“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两句为:“以健笔写奇景”。请具体赏析这两句诗。(4分)【参考答案】1、诗人遥望瀑布就

31、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1分)“落”字活画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和雄壮景象。(1分)2、“日照虹霓似”句比喻新颖,既状其形,又绘其色,使阳光照耀下的多彩瀑布更为具体可感,刻画了瀑布瑰丽的神采。2分)以“天清风雨闻”状写瀑布的声威,晴空万里,遥望瀑布,似可听到其风雨交加的声响。(2分)【126】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题。(6分)唐多令 邓 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1

32、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3分)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1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分)。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1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1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1分)。【12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落 梅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1诗歌是如何紧扣“落”字

33、来写梅花的?请以颔联和颈联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2这首咏梅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3分)【参考答案】1用 “飘”“坠”“点”“粘”等动词,逼真地写出了梅花飘然而落的动态;(1分),用飘落数量的多(“多莫数”)和落得很惨(“乱点莓苔”“迁客过岭”“骚人赴湘”)(1分)来写落梅飘零的遭遇之惨。(1分)2诗歌主要采用借物咏怀的手法,写梅又似写人,(1分)传达了落梅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对梅高洁品格的赞美,(1分)流露出了诗人的自我情感,寄寓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和对嫉贤妒能者的憎恶,对压制人才的悲愤。(1分)【12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幽居初夏 陆游湖山胜处放

34、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2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129】阅读王冕的两首咏梅

35、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墨 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白 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这两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3分)2这两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志趣?请作具体分析(4分)3从两首诗艺术手法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5分)【参考答案】1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两点1分 三点2分 四点3分)2作者用只求“清气”、“清香”充塞天地之间,抒发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志趣。(每问2分)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梅花象征高洁的品质,使抽象事物形象化,形象鲜明生动。(答拟人、对比均1分 答象征 托物言

36、志2分;鉴赏2分)【130】阅读下面这首清人的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注释】 秋风悲画扇: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骊山语罢: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杨玉环赐死。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37、”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理解成李杨二人当初发愿立誓,后来虽然一方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比喻感情忠贞,至死不渝。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薄幸:旧时称男子负心、薄情。、这首词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抒情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作者用哪些角度的对比来表现人物内心的?(4分)【参考答案】、以失恋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失恋女子”身份点明1分)抒发了失恋女子遭遗弃后的哀怨,对负心的锦衣郎的谴责,与之决绝的愤怒。(“哀怨”“谴责”“愤怒”各1分)、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男女初恋时的美好和幸福与“何事秋风悲画扇”女子被抛弃之后的悲痛和凄惨对比,突出了女子被抛弃之后的哀怨(2分);以唐玄宗对杨玉环山盟海誓、至死不怨的爱情和锦衣郎的轻易变心、背叛对比,突出了被抛弃的女子对对方的痛恨和决绝之情(2分)。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译文: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即使栈道雨声、铃声声声也无所怨悔。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