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阳文练习.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9070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阳文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阳文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阳文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阳文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阳文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阳文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阳文练习.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练习(教师版)(1.28)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契诃夫的这部中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也_了一些虚无思想。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贴身随从_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出逃了。竞技体育,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安徽“三农”问题专家均认为,种粮大户的涌现,有助于粮食优良品种和现有种粮技术的集成推广,提高单产_实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A寄寓形迹固然进而寄予 行迹纵然从而C

2、寄寓行迹纵然从而 寄予形迹固然进而【答案】(“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沉浸,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寄寓,有寄居或寄托的意思;寄予,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身上。行迹:行动的踪迹;形迹:举动和神色。).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不相同的是(3分)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答案】D(A 诸葛亮;B 王昭君;C 杨贵妃;D 周郎、项羽).下列句子

3、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B当微信如日中天的时候,微信和微信的产品经理们都是“医科大学教授”,他们任何一个产品上的改变都会被认为是正确的,都会被很多无脑者追捧。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D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答案】B(A搭配不当,在“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加上“火山灰”C句式杂糅,去掉“据”或者去掉“显示”D不合

4、逻辑,“近年来”和“将”时态上矛盾).阅读下面的内容,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答案】B.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余素鄙陋,一事无成,反受此殊遇,非陨首结草,不可报也!B. 日前,因家庭之故,辱贤弟垂示,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乎

5、?C. 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D. 礼物微薄,聊表私衷,万望笑纳,事情进展如何,仍望随时告知。【答案】B(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词,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的谦词主要有“鄙陋”“陨首结草”“辱”“乞”“微薄”“聊表”。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殊遇”“垂示”“贵稿”“笑纳”。B项中的“垂示”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而语境中是弟弟对兄长,所以不得体。)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

6、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参考译文】有个乡下人推着一车梨到街上卖,因梨的

7、味道香甜,所以他要价很高。有一个头戴破头巾、身穿旧棉袍的道士,在车前请求乡下人施舍,乡下人粗野地呵斥他,他却不走,乡下人更为恼火,大声责骂他。道士说:“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我只是请你施舍一个给我,这对于你也不算什么大的损失,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旁边围观的人也劝乡下人挑个最差的梨给道士,打发他走算了,而乡下人却坚决不肯。酒店里一个伙计见外面吵闹得不可收拾,于是自己出钱买了个梨,送给道士。道士向他表示感谢,然后又对围观者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是什么。我有很好吃的梨,拿出来请大家一同品尝。”有人说:“你既然有好梨,为何不自己吃呢?”道士说:“我需要这个梨核作树种。”于是两手捧梨吃起来,快要吃完的

8、时候,将梨核放在手上,解下肩上背的铲刀,挖了个数寸深的坑,先把梨核放进去,然后又用土盖上,并向街上的人索要开水来浇灌。喜欢凑热闹的人赶忙向路边小店要了一碗开水,道士接过来浇在坑里。在众人的注视下,桑树的嫩芽出土了,渐渐长大;不久便长成了树,树叶茂盛;一会儿就开了花;又一会儿便结了梨,梨子又大又香,满树的梨子压弯了树枝。道士就从树上摘下梨子送给围观的人,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摘完了梨子。赠完梨子后,道士就用铲刀砍梨树,丁丁当当砍了很久,才把梨树砍倒;然后把还长着叶子的树干扛在肩膀上,非常从容地走了。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

9、。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参考译文】当初,道士开始变戏法时,乡下人也夹杂站立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竟忘记了自己卖梨的事。当道士走了以后,他才回头看自己的车子,发现满车子的梨都没有了。乡下人这时才醒悟过来,刚才道士分给大家的梨原来都是自己的梨。他又仔细检查车子,发现有个车把不见了,是刚刚砍断的。他十分愤怒,急忙去追道士。转过墙角,只见被砍的车把在墙脚下,才知道道士所砍的梨树就是此物,而道士早已不知去向了。此事成为满街市民的一个笑柄。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10、。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参考译文】异史氏说:“这个乡下人真是糊涂,天真骄痴,他被满街的市民讥笑,是有原因的。在乡间常常见到有些没有爵位的富有人家,当好朋友来借米时,就一脸怒色,并且算计着说:这是我们家好几天的生活费呀。有的人劝他们帮一帮遭灾受难的人,给孤独无助的人一点饭吃,他就又非常生气,又算计着说:这是我们家十人、五人的口粮呀。甚至是父子兄弟,算计起来也往往是分毫必争。可是等到沉湎赌博,

11、迷了心窍,就是倾其所有,也毫不吝惜;刀锯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赎命都来不及。诸如此类,真是说也说不完,真是愚蠢呀,这些乡下人,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选自聊斋志异种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顷刻向尽 向:接近,临近B方悟适所俵散 适:恰好C急迹之 迹:寻其踪迹D憨状可掬 掬:用手捧取【答案】B(适:刚才)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见笑于市人 且尽,把核于手B.既有之,何不自食? 此十人五人之食也C.纳之而覆以土 从容徐步而去D.乃以镵伐树 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答案】D(A 被/在;B 代词/的;C 顺承/修饰;D于是,就)8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 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4分)【译文】旁边围观的人劝乡下人挑一个差的梨给道士,让他离开,而乡下人却坚决(坚持)不肯。(“劣者一枚”“去”、“执”各1分,句子通顺1分)(2) 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4分)【译文】乡下人也夹杂站立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出神地(集中目光)看,竟然忘记了自己卖梨的事。(“引领”“注目”、“业”各1分,句子通顺1分)9.这篇短文蕴含了哪些做人道理?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过吝易失;与人为善;做人做事不要斤斤计较;勿以貌取人。(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4分)三、诗歌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宋诗

13、,然后回答问题。(11分)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 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 曾几,南宋诗人。此诗作于作者新任浙西提刑。(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3分)【答案】“润”浸润、滋润;(1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1分)而且传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1分)(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诗题中的“喜”的。(5分)【答案】首联通过描写夜感霖雨突降带来的凉爽,

14、表现惊喜;颔联直接点“喜”,为溪流因这场雨而水足高兴;颈联,诗人想像庄稼因这场雨而长势更好,觉得特别开心,连雨打桐叶声也变成了最美妙的音乐;以“我”之欣舞衬托广大农民因这场甘霖及时来到而生的狂喜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答全给5分)(3)你是怎样理解诗人的喜雨情怀的?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夜遭雨淋,诗人不因自己“房漏”、“床湿”而苦恼,反而惊喜于它对于庄稼对农民的及时,(感情,1分)作为封建士大夫,这种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怀无疑是高尚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思想评价,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2)摄提贞于

15、孟陬兮, 。(屈原离骚)(3)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8)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玩 笑法国 莫泊桑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了,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当

16、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象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整个晚上人们都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

17、,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我并且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

18、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

19、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阵耳光,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倒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了我的脸上。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有删改)1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我”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敏感多疑、胆小谨慎、处处感到危机四伏的小人物。(每点1分、三点

20、满分)13.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4分)【答案】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举例略);动作描写,小说借助连续的动作描写推动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生动的刻画出人物胆小谨慎的性格特征。(举例略)(每点2分)14.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答案】运用通感的手法,把本是视觉听觉的玩笑当作一种气味,用嗅觉来写,表现了“我”的多疑。在没有发生玩笑前就觉得有问题。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一只捕捉猎物的猎豹,写出自己的敏感。不放过“一个字”,“一个语调”、“

21、一个手势”,用夸张的手法说明“我”的极端多疑。(每点2分)15.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这些预防措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从小说前文铺垫的情节看,这场笑话的出现的确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我”之所以闹笑话有深层的社会性原因,就是当时的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空虚无聊、相互愚弄、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弊病。“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怀疑”、“一切都值得怀疑”等语句就是当时代的社会缩影。小说结尾这样写,恰恰进一步表现了“我”在这样的社会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

22、自拔的可悲,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每点2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盛唐之音李泽厚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

23、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

24、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等,与传统的“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

25、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之音。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传唱。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16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讨论唐代书法的风格,为什么提到刘希夷、张若虚

26、以及李白这三位唐代诗人?(6分)【答案】讨论初唐书法的风貌,提及刘、张诗歌,目的在于突出初唐书法家的书法具有初唐时候的时代特点。讨论盛唐书法特点,提及李白的诗歌,目的在于突出盛唐书法具有李白诗的无拘无束的特点。两处都证明上文“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的观点。使得论说自然严谨。17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首先借孙过庭的抒情理论提出书法是抒情达意的手段的观点;其次以张旭、怀素为例阐述盛唐书法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18什么是“盛唐之音”?请从表现形式和内在属性两个方面简要概括。(6分)【答案】表现形式:书法、诗歌

27、、音乐、舞蹈等艺术;(2分)内在属性:无拘无束、不可遏制的情感表达;主调多为世俗的悲欢情感;具有浪漫性、创造性;(4分)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张潮(清)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德谟克利特(古希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论点分析:学会倾听自然,回归自然。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活在当下,感知生活的美;做一个有生活情趣,趣味高雅的人。学会倾

28、听他人,顺利沟通。在人际沟通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一方信息的传达,即使在以传达为主的一方,也会因为接受方的不同表现而调整自己的传达方式。因此,无论我们作为表述者还是作为接受者,倾听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倾听的结果(1)倾听可以有效地缓和冲突,化解矛盾(2)倾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3)倾听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愿望。高三语文练习语文(附加题)(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入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

29、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何议于彼哉?(选自读柳宗元传)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21读柳宗元传的作者是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限填人名);柳宗元与韩愈一起倡导了一场文体改革运动叫做 (2分)22下列有关“八司马”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王叔文为连州司马 B柳宗元为永州司马C韦执谊为崖州司马 D刘禹锡为朗州司马23本文作者由柳宗元等人的事迹阐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2分)答: 20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

30、何议于彼哉?(4分)(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何议于彼哉?)(每处1分,共4分;多画一处线,倒扣1分,扣满4分为止。)21王安石(1分);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1分)(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

31、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22A(2分)(据文章可知,王叔文不在八司马之列。)(二王八司马事件,唐顺宗时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官僚士大夫,以王叔文、王伓为首的永贞革新,或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一次彗星般耀眼而短促的改革,由于两位旷世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深深卷入,使这次改革更加令人瞩目。“二王”指王伾王叔文。“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俱被贬为州司马,故名。)23

32、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自强不息,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2分,意思要全面,对即可。如谈到对当时那些有始无终、不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后世”的君子作了无情的嘲讽,给1分。)参考译文:以我看来,八司马都是世界上非同寻常的人才,被王叔文诱惑,于是落入不义的境地之中。至今那些想要做君子的士大夫,都羞于提起他们,而喜欢攻击他们。然而这八人,已经是困窘了,在世上不被人任用,但是处处都能够自强来谋求自己在后世(和平凡的人)有所分别,而他们的名字最终没有磨灭。然而那些所谓想要做君子的人,我大多都只见到他起初的想法,如果探求他们最终所做的,能够不随波逐流附和世俗来与那些小人有所分别吗?对那八司马又议论什么呢?二、名

33、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再发生仓亭之战,袁绍再败,两次大败袁绍,曹操威震天下,而袁却元气大伤,已无力与曹抗衡,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爱罗先珂、赵秀才、方玄绰、先生、陈士成分别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鸭的喜剧阿正传端午节风波白光中的人物。.欧也妮葛朗台以极具个性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如他对拿侬说:“那好,既然今天是欧也妮的生日,你就喝一小杯果子酒压压惊吧。”表面看,他似乎很慷慨,实则反衬他的吝啬。.茶馆的房主王利发从他父亲手中接过茶馆,谨遵父亲的话,为人处世,多作揖,多鞠躬,态度谦恭,办事圆滑,但最终还是

34、保不住他的茶馆。.老人与海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其用意是表现老人从不灰心,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同时在结构上首尾呼应,深化主题。24.(.先生是头发的故事中的人物;.房主是秦仲义,王利发是掌柜)25.简答题(10分)(1)人们评价说红楼梦是由“三个世界”(神话世界、现实世界、理想世界)构成的一个立体的重叠交叉的结构,请加以具体阐述(6分)答:25.(1)神话世界: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在人间走了一遭,这中间顽石又曾经到过太虚幻境,最后仍被送回青埂峰下,形成一个严密的、契合天地循环的圆形结构;现实世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没落过程;

35、理想世界:以大观园女儿国为舞台,逐层展开宝、黛、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的产生、发展到悲剧的结局。(一点2分)(2)试列举哈姆雷特个性影响悲剧命运的事例。(4分)答:(2)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2分)他欲杀叔父,但迟疑不决,导致悲剧。(2分)(事例准确即可)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

36、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

37、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26依据文本,如何理解“涟漪效应”?(4分)【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象的比成涟漪;说明圈子越近的关系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27文中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斯隆领导通用公司注重与部下关系的平衡;举例论证,正面证明“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8本文作者为什么主张去圈子化?(6分)【答案】沉沦于“圈子情节”,会导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使人沦入庸俗。圈子情节会影响现代社会的管理决策,会导致决策不客观,甚至私相授受、产生腐败。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法治社会;圈子情节是乡土社会、血缘社会的遗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