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9652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你技术3.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一、内容提要 1、路基施工技术 2、防护与支挡工程 3、路基试验检测技术 4、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5、特殊路基施工技术二、重点、难点 1、掌握路基排水的分类及施工要点 2、掌握防护与支挡工程类型 3、掌握最佳含水量测定 4、掌握压实度检测 5、掌握软土路基施工三、内容讲解2B311018掌握路基排水分类及施工要求一、路基排水分类 路基排水分排地面水和排地下水两大类 1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2排除地下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二、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一)边沟 1.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

2、段。 2.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3.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三种方式:干砌片石、浆砌片石和抹面。 (二)截水沟 1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 2、截水沟应先施工,与其他排水设施应衔接平顺。 3、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脚15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m,弃土堆

3、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0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人截水沟排出。 4.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 (三)排水沟 2.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通常不宜超过500m。 3.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 4.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出。 (四)跌水与急流槽 1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时,宜设置跌水与急流槽。 2.急流槽片石砌缝应不大于40mm

4、,砂浆饱满,槽底表面粗糙。 3.急流槽分节长度宜为510m,接头处用防水材料填缝。砼预制块分节长度宜为2.55m,接头采用榫接。 (五)蒸发池 1.气候干旱且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的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 2.蒸发池边缘距路基边沟应不小于5m 3、蒸发池池底宜设0.5的横坡。 4.蒸发池四周应进行围护。三、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一)暗沟(管) 1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 2.沟底必须埋入不透水层内,沟壁最低一排渗水孔应高出沟底至少200mm。 3.暗沟设在路基旁侧时,宜沿路线方向布置;设在低洼地带或天然沟谷时,宜顺山坡的沟谷走向布置。暗沟的沟底纵坡宜大于1。出水口处

5、应加大纵坡,并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200mm以上。 4.寒冷地区的暗沟应做好防冻保温处理。坡度宜大于5。 6.暗沟顶面必须设置砼盖板或石料盖板,板顶上填土厚度应大于500mm。 (二)渗沟 1渗沟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 2.各类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反滤层和封闭层。 3.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填石渗沟纵坡不宜小于1; 4.管式渗沟长度大于100m时,应在其末端设置疏通井,并设横向泄水管。 5.洞式渗沟填料宜高于地下水位。 6.反滤层包括料料反滤层、土工布反滤层和无砂砼板反滤层。 7.渗沟基底应埋入不透水层。 8.渗沟顶部应

6、设置封闭层,宜采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水泥砂浆勾缝。 9.渗沟宜从下游向上游开挖 (三)渗井 1.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井。 2.井内填充材料按层次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 (四)检查、疏通井 1深而长的暗沟(管)、渗沟及渗水隧洞,在在线段每隔一定距离及平面转弯、纵坡变坡点等处,宜设置检查、疏通井。 3.检查井一般采用圆形,内径不小于1.Om,在井壁处的渗沟底应高出进底0.3-0.4m,井底铺一层厚0.10.2m的混凝土。2B311020 路基防护与支挡2B311021 掌握防护与支挡工程类型 路基防护工程,按其作用不同,分为边坡坡面防护、冲

7、刷防护、支挡建筑物及湿软地基加固等四大类。一、边坡坡面防护 1.植物防护 2.圬工防护 3.土工织物防护二、冲刷防护 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两类。 1、直接防护。包括植物、铺石、抛石、石笼等。注意植物与植物防护中的植树之间的区别。 2、间接防护。丁坝、顺坝、防洪堤、改移河道。三、支挡建筑物 包括路基边坡支挡和堤岸支挡。 1. 路基边坡支挡:挡土墙、石垛 2堤岸支挡。沿河驳岸、浸水挡土墙。 注意挡土墙和浸水挡土墙不属于同一类。四、湿软地基加固 采用方法有换填土层、碾压密实、排水固结、挤密、化学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等。2B311022 掌握防护与支挡工程的适用条件与功能一、植物防护 1种草防护

8、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播种方法有撒播法、喷播法和行播法。当前推广使用的两种新方法是湿式喷播技术和客土喷播技术。 2铺草皮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草皮护坡铺置形式有平铺式、叠铺式、方格式和卵(片)石方格式四种。 3植灌木与种草、铺草皮配合使用,使坡面形成良好的防护层,适用于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但对盐渍土经常浸水、经常干旱的边坡及粉质土边坡不宜采用。二、圬工防护 1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进行防护,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做骨架。 2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土等防护形式。 (1)抹面防护适用于易风化的

9、软质岩石挖方边坡,岩石表面比较完整,尚无剥落。 (2)捶面防护适用于易受雨水冲刷的土质边坡和易风化的岩石边坡。 (3)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 3护面墙: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 4石砌护坡 (1)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冲刷较轻(流速小于24ms)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 (2)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防护流速较大(36ms)、波浪作用较强,有流水、漂浮物等撞击的边坡。 (3)浆砌预制块防护适用

10、于石料缺乏地区。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 5锚杆铁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适用于直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分离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 6抛石: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或坡脚以及挡土墙、护坡的基础防护。抛石一般多用于抢修工程。 7石笼:沿河路堤坡脚或河岸,当受水流冲刷和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护坡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时,可采用石笼防护。 三、土工织物防护 1挂网式坡面防护适用于风化碎落较严重的岩石边坡。 2土工织物复合植被防护的典型形式是三维土工网(垫)植草防护,主要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1,边坡高度小于3m的土质边坡

11、。 3其他土工织物防护有草坪植生带、适用于破碎或易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的锚杆挂高强塑料网格喷浆(喷射混凝土),以及土工织物作反滤层的护坡。四、间接防护 1丁坝适用于宽浅变迁性河段。作用:将水流挑离河岸。 2顺坝起疏导水流作用 3.改移河道。作用:将直接冲刷及淘刷路基的水流引离路基。五、挡土墙 1.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多用浆砌片(块)石砌筑。特点: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就地取材,适应性强。 缺点:墙身截面大,圬工数量大。 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俯斜、仰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5种。 2.加筋土挡土墙 特点: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加筋土挡墙是柔性结构物。 3.锚杆挡土墙 锚杆挡土墙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挖基困难的地段,一般用于岩质路堑路段,但其他具有锚固条件的路堑墙也可使用,还可应用于陡坡路堤。壁板式锚杆挡土墙多用于岩石边坡防护。 按墙面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柱板式锚杆挡土墙和壁板式锚杆挡土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