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创新-------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创新与实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0422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的创新-------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创新与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学的创新-------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创新与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学的创新-------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创新与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的创新-------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创新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的创新-------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创新与实践.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的 创 新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创新与实践,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 万荣庆 13915023603,一、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1、 板块设计:,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探索过程 (探索活动 ),归纳小结 (解释答疑 ),有效练习 (自主练习),以往板块表达: (流程性),我们的板块表达: (学习任务性),学习任务1,学习任务2,学习任务3,.,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板块设计,原来板块表达方式:,复习,导入,探索,解决问题,课堂小结,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应用,归纳与整理,

2、我们的板块表达方式:,2、我们的三串设计:,任务性问题1 活动方式1 反馈方式1 任务性问题2 活动方式2 反馈方式2 任务性问题3 活动方式3 反馈方式3 任务性问题n 活动方式n 反馈方式n,任务性问题1 活动方式1 反馈方式1 任务性问题2 活动方式2 反馈方式2 任务性问题3 活动方式3 反馈方式3 任务性问题n 活动方式n 反馈方式n,板块一,板块二,教学目标的两次分解,第一次分解: 体现在板块设计中,第二次分解: 体现在每一板块的学习任务型问题设计中,任务性 问题,导向性问题, 或学习任务, 或活动要求。,简洁、明了、有层次, 不宽泛、不细小,让学 生有完成的可能和探究 思考的空间

3、。,反思性的任务和 巩固性练习。,a、任务性问题设计说明:,“任务性问题”类型,传递信息类,巩固性任务类,一般性解决问题类,开放性问题类,采用学生倾听 (教师讲授方式),采用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同伴之间互查互纠,采用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同伴互帮,采用先独立完成 再小组四人交流,b、学生活动设计说明:,c、反馈方式设计说明:,当任务性问题放给学生后 (学生开始进行学习活动), 师生交流反馈就开始啦!,教师巡视的三件事,指导同伴之间开展学习,寻找典型资源,个别指导,巡视结束后的“交流反馈”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师生间有针对性交流反馈,以“并联” 或“串联”的形式呈现,生生师间的交流反馈,教师要及时 归纳

4、、提炼,归纳提炼后, 要留有时间 让学生内化,两点注意,3、案例分析,板块 任务性问题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反馈方式设计,教师的 教,设计 任务及 适度引导,巡视 与指导,反馈 与归纳,学生的 学,独立 思考,同伴 交流,倾听 与内化,二、“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 实施的现状与效果,1、实施现状 a、选点实验 逐步实施新教学设计结构的备 课方式,点,面,数学学科,其它学科,b、落脚课堂 尝试新教学设计结构下的小组学习,分组,学生学习的形态: “显性分组”或“隐性分组”。,条组,块组,小组学习,“小组学习” 学习方式,倾听,独立思考,独立思 考后的 两人同伴 互帮互 纠,独立思考后四人交流学习,

5、教师引导后 学生学习,课堂上,主要以四人交流为主, 而分工合作(如记录员、汇报员、纪 律员)大多在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长的四个职责,及时促进学生开展交流,组织成员有序呈现 不同资源并帮助个 别成员学习,课外及时提醒组内成员 完成相关作业及帮助 个别成员,课外开展相关研究 性学习时的分工安 排、定期整理,任务的呈现方式:,减少一些口头陈述方式。 用PPT形式呈现时, 在一张PPT上既要有学习材料,更要在 呈现你设计的任务性问题 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与要求。,c、申报江苏省教科研课题,批准号为;D/2011/02/035 学科涉及: 中学(含高中) 所有学科,视角一: 整体板块设计,视角二:

6、任务型问题设计,视角三: 学生活动方式设计,视角五: 教师综合素养,视角四: 反馈方式设计,d、研制新的课 题观察表,采用“板块三串式”课堂观察表,见下表:,2、实施效果 体现了学习目标的有效性。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现了课堂互动的多向性。,体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规范与自由。 提供了较清晰的观课议课新视角。,3、困惑,教材解读、 组织教学、 归纳评价能力 不强,缺乏改 革动力、持 之以恒的 实验。,一些问 题,如学 生常规管理, 学生的评价, 实验的理想 化,而动 摇了实验 的信心。,有与没有 多一条与 少一条 低效与 高效,三、关于“特色与创新”的思考,教(学)什么? 怎么教(学)? 教(学)到什么程度?,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可操作的设计结构,如何进行设计结构化,思考一:,两个理念,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影响课堂学习的 五个主要因素,清晰地授课,任务导向,多样化学习方式,组织学生积极投入,确保成功率,身心发展,关系的建立(包括秩序的建立),学科知识学习,如何形成特色?,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外结合,持之以恒,继承与创新,实践中完善,思考二:,思考三:,以课题研究形态实践,诚请专家与同行指正!,只要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脚踏实地,不迷失、不迷信、不僵化,相信我们在这条路上会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