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0424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一日阳测生物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高二生物日测考试试卷 命题人 刘富全 审核人 吴计文 使用时间2015年1月4日 1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条江中的全部的鱼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C一个公园中的全部植物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2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3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

2、呈“J”型增长B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4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C大熊猫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速率最大D图中阴影面积代表环境阻力,其面积增大K值不变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3、B3代表的是自养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中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 B C D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A B C D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4、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甲的数值是1250 J/(cm2a)B.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 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9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A通过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体内10.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11.下列群落的演替中,属于次

5、生演替的是( )A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B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逐渐出现了生物C某山地森林大火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D美国某森林群落是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而来的12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13.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

6、,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 )A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B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C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D初步分析,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14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现有人口的数量 B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C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 D生态因素的变化趋势15. 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16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

7、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X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B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C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段D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17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在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B在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1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

8、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C群落演替达到平衡状态时就不再进行了D群落演替导致生物种类的不断改变 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21

9、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DHEFGB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 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2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23下列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能量从一个营养级输入下一个

10、营养级是伴随着有机物的转移进行的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伴随着物质的循环而循环A B C D24下表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能量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2.81091.31089.11072.9107下面符合这四个种群所构成的营养结构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 乙 乙C甲 丙D甲 丁 丁 丙25澳洲草原广阔,天然牧草十分丰富, 1925年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等家畜,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牧草大量枯死,后来从亚洲引进专以牛粪为食的蜣螂,又使澳洲草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据测定若牛吃100kg牧草,就能使体重增加10kg,若按这种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则从牛体

11、内流入蜣螂体内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牛的同化量转变为蜣螂的同化量分别为 ( ) A0kg,1kg B10%,1kg C10%,2kg D0kg,0kg26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 图中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27.下列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害虫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

12、花保果28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是自养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中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B C D30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实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酒,果醋以及腐乳的制作均利用了微生物的无氧呼吸B.微生物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13、C.制果酒的温度比制果醋的温度略高D.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一般都相同3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的菌种在遗传时都能遵循盂德尔的遗传定律B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 C升高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有影响,对醋酸菌的发酵也有影响D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然后使用32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再将培养皿倒置培养B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以保证微生物的发酵C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

14、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酿制果醋所用的微生物是需氧型生物,因此装置无需密闭33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34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一定都是尿素分解菌3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

15、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来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3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C.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D.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7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

16、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38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C.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D.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3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在培养

17、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可直接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增殖C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40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酒精灯火焰B土壤取样时,应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C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均会出现透明圈D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的活菌数41下列各项与直接培养微生物无关的是( )A制作果醋需将环境温度保持在3035B将土壤稀释液涂布于选择培养基上培养C将样品显色液与标准显色液比较,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D制作腐乳时,需先将豆腐在适宜温度、湿度条

18、件下放置5天42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菌种为异养原核生物 B.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C.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D.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43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红色染料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去除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0分)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

19、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和_。(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旁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_于37的_中培养。(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4)与全营养培养基中的菌落相比,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落数( )。A多 B少 C相等 D几乎为零第11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