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0455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水混凝土路面技分术规程.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征求意见稿)前 言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水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它具有透水性大、强度高、施工简便等特点,可铺筑成五彩缤纷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它主要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道路工程、室外工程、园林工程中的轻荷载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的路面。目前,透水混凝土这一环保型建筑材料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应用已初步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设计、施工方法。随着研发的进一步深入,环保型透水混凝土路面将成为未来城镇道路的发展趋势。为了在全国推广透水混凝土路面,同时考

2、虑到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在力争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用性强、与相关标准协调统一,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参编人:主编单位: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南京标美彩石建材有限公司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东南大学南京市市政公用局长安大学江苏省国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工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工程材料与水工结构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 总 则1.0.1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空气含尘量、降低交通导致的噪音、降低“热岛效

3、应”。现场铺设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一种能让雨水向混凝土面层及基层渗透的结构体,能使雨水暂时贮存在结构体的空隙里逐渐蒸发,也能让土基中的水分通过结构体空隙自然蒸发,从而发挥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正确应用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统一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与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道路工程、室外工程、园林工程中的轻荷载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路面的设计与施工。1.0.3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应考虑地形条件、景观要求、荷载状况、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和结构形式。1.0.4 本规程中未涉及部分可参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执行。1

4、.0.5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半成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验收,除应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透水混凝土(Pervious Concrete) 由粗骨料及其表面均匀包裹的水泥基胶结料,相互粘结,并经水化硬化后形成的具有连续空隙结构的混凝土。2.1.2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Water-washing Pervious Concrete) 粗骨料表面包裹的水泥基胶结料经水冲冼后,表层粗骨料露出本色原型的透水混凝土。2.1.3 增强料(Reinforcer)利于改善透水混凝土中集料间的粘结性能,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的胶凝材料。2.1.4

5、 连续空隙率(Interconnected voids) 透水混凝土内部存在的连续空隙体积与透水混凝土体积之百分比。2.1.5 透水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表示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参数,定义为在测试方法的量器中,单位时间(mm)内水渗透出的量(s)。测试方法见附录B。2.1.6 平整压实机(Formation Machine)将虚铺的自由状态下的透水性混凝土进行压实,使其符合透水混凝土路面功能要求的专用低频振动机械。2.1.7 抹平机(Levels Machine)是将压实后的透水性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使其达到规定的平整度要求且符合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专用机械

6、。2.1.8 减压鞋(Reduced Pressure Shoes)技术人员在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穿的一种特殊用具,可增大技术人员脚部与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接触面积,以减少施工时对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破坏。2.1.9 轻荷载道路(Light Load Road)允许轴载4吨以下车辆行驶的城镇道路、停车场、广场、小区道路。2.1.10 保护剂(Protectant) 用于保护彩色透水混凝土颜色的高分子类材料2.1.11 基层全透水结构(Total Pervious Structure) 路表水能够直接向下渗透至路基土中的道路结构体系。2.1.12 基层半透水结构(Semi-pervious Str

7、ucture) 路表水缓慢而少量地渗透至路基土中的道路结构体系。2.1.13 基层不透水结构(Water-tight Structure) 路表水不渗透至路基土中的道路结构体系,积水排入道路两侧或市政管网中。2.2 符 号Mg1m3透水混凝土中粗集料的用量Mc1m3透水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Mw1m3透水混凝土中水的用量Mz1m3透水混凝土增强料的用量rg粗集料的表观密度rc水泥的表观密度rw水的表观密度rz增强料的表观密度P为设计孔隙率3 设 计3.1 结构组合设计3.1.1 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砂性土不应使用全透水和半透水结构混凝土道路,使用基层不透水结构时应设置排水措施。3.1.2 城镇道路

8、的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为轻荷载道路的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3.1.3 基层和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1.4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基层结构类型应根据道路荷载的不同按表3.1.4选用。表3.1.4 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类别适应范围结构层基层全透水结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景观硬地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基层半透水结构轴载4吨以下城镇道路、停车场、广场、小区道路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和底基层基层不透水结构轴载6吨以下城镇道路、停车场、广场、小区道路水泥混凝土基层稳定土底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3.1.5 基层全透水结构层的技术要

9、求,形式如图3.1.5所示:透水混凝土面层基 层h1h2路 基基 层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总厚度h2不小于150mm。图3.1.5 基层全透水结构形式3.1.6 基层半透水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形式如图3.1.6所示:透水混凝土面层稳定土类基层路 基h1h2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和底基层总厚度h2不小于180mm。 图3.1.6 基层半透水结构形式3.1.7 基层不透水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形式如图3.1.7所示: 1 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厚度h2等于100150mm。透水混凝土面层稳定土类基层h1h3混凝土基层h2路 基2 稳定土底

10、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厚度h3不小于150mm。 图3.1.7 基层不透水结构形式3.1.8 基层为混凝土结构层时,铺设透水混凝土面层前应做界面处理。3.2 透水混凝土面层3.2.1 透水混凝土面层结构设计,分单色层及双色组合层设计。采用双色组合层时,其表面层厚度应不低于30mm。3.2.2 根据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功能及地形地貌,选用强度等级及透水系数不同的透水混凝土。3.2.3 设计基层全透水结构时,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厚度(h1)应不小于60mm;设计基层半透水结构和基层不透水结构时,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30,厚度(h1)分别不小于100mm

11、和150mm。如基层采用厚度大于150mm的混凝土结构时,可适当减小透水混凝土面层厚度(h1),但不应小于120mm。3.2.4 设计透水混凝土面层时,应设计纵向和横向接缝。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横向接缝的间距一般为46m;广场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30。基层有结构缝时,面层缩缝应与其相应结构缝位置一致,缝内应填嵌柔性材料。3.2.5 透水混凝土面层施工长度超过30m或与其它构造物连接处(如侧沟、建筑物、窨井、铺面的连锁砌块、沥青铺面)应设置胀缝。3.2.6 透水混凝土面层胀缝处不应设置传力杆。3.3 透水混凝土路面排水系统设计3.3.1

12、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排水设计可参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有关规定。 3.3.2 基层全透水结构设计中宜考虑路面下排水,路面下的排水可设排水管、排水盲沟。设计的排水管、排水盲沟应与道路设计中的市政排水系统相连,形式如图3.3.2所示:图3.3.2 透水混凝土路面排水形式3.3.3 设计中的排水系统可利用市政排水沟或雨水井,透水混凝土直接铺设至市政排水沟或雨水井,面积较大的广场宜设置排水盲沟排水,结构形式如图3.3.3所示:图3.3.3 排水盲沟设置结构形式4 材 料4.1 原材料4.1.1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

13、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4.1.2 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4.1.3 透水混凝土增强料生产厂家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及质量保证书。4.1.4 原材料在使用前严禁受潮。4.1.5 透水混凝土采用的碎石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料,粒径在2.4 mm13.2mm,碎石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中的二级要求,见表4.1.5规定。表4.1.5碎石的性能指标项 目指 标123尺寸mm 2.44.754.759.59.513.2压碎值,% 15.0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5.0含泥量(按质量计),

14、% 1.0表观密度,Kg/m3 2500紧装堆积密度,Kg/m3 1350空隙率,% 47.04.1.6 透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的规定。4.1.7 基层材料的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4.2 透水混凝土4.2.1 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表4.2.1规定表4.2.1 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项 目要 求耐磨性,mm (磨坑长度) 35透水系数,mms 0.5抗冻性,% (2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25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 205空隙率,%1117强度等级C20C30抗压强度(28d),Mpa 20.030.0弯拉强度(28d),MPa 2.53.04.2.2 按

15、道路的功能选择相应等级的透水混凝土。4.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4.3.1 透水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4.3.2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表4.2.1中的技术要求。4.3.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填充理论及体积法按4.3.3式计算,其强度必须通过试验确定。(Mg/rg)+(Mc/rc)+(Mw/rw)+(Mz/rz)+P=1 (4.3.3) 式中Mg1m3透水混凝土中粗集料的用量(kg)Mc1m3透水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kg)Mw1m3透水混凝土中水的用量(kg)Mz1m3透水混凝土增强料的用量(kg)rg粗集料的表观密度(kg/cm3)rc水泥的表观密度(kg/cm3)rw水的表观

16、密度(kg/cm3)rz增强料的表观密度(kg/cm3)P为设计孔隙率4.3.4 每立方米透水混凝土中材料的推荐用量为:胶凝材料:300kg450kg;(增强料与水泥)碎石料:1300kg1500kg;水胶比:0.280.32。彩色透水混凝土颜料掺入量根据工程要求,经现场试验后确定。5 施 工5.1 一般规定5.1.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及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必须查勘施工现场,复核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5.1.2 施工前应解决水电供应、交通道路、搅拌和堆放场地,工棚、仓库和消防等设施。施工现场应配备防雨、防潮的材料堆放场地,材料应分别按标识堆放,装卸和搬运

17、时不得随意抛掷。5.1.3 施工现场应健全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实施动态管理。5.1.4 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对基层、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面层施工。5.1.5 在透水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作清洁处理,处理后的基层表面应粗糙、清洁、无积水,并保持一定湿润状态,必要时宜进行界面处理。5.1.6 施工现场应配备施工所需的辅助设备、辅助材料、施工工具以及安全防护措施。5.2 搅拌和运输5.2.1 透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的容量应根据工程量大小、施工进度、施工顺序和运输工具等参数选择。搅拌地点距作业面运输时间不宜超过0.5h。5.2.2 进入搅拌机的原材料必

18、须计量准确。1 袋装水泥应抽查其袋重是否准确;2 每台班拌制前应精确测定集料中的含水率,根据集料的含水率,调整透水混凝土配比中的用水量,由施工现场实验确定施工配合比;3 透水混凝土原材料(按质量计)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水泥:1%;增强料:1%;骨料:2%;水:1%;外加剂:1%。5.2.3 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宜将配好的石料、水泥、增强料、外加剂投入搅拌机中,先进行干拌60s后,再将计量好的水,分23次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拌和, 搅拌时间宜控制在120s300s。5.2.4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宜先将石料和50%用水量加入强制式搅拌机拌和30s,再加入水泥、增强料、外加剂拌和40s,最后

19、加入剩余用水量拌和50s以上。5.2.5 透水混凝土路面双层设计时,应采用不同搅拌机分别搅拌。5.2.6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要防止离析,应注意保持拌合物的湿度,必要时采取遮盖等措施。5.2.7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后,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摊铺、压实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实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表5.2.7的规定。表5.2.7透水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施工气温t(0C)允许最长时间(h)5t10210t201.520t30130t350.755.3 摊铺、压实5.3.1 普通透水混凝土面层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 模板的制作与立模应符合下列

20、规定:1)模板应选用质地坚实,变形小、刚度大的材料,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致;2)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3)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高度、支撑稳定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2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摊铺时,以人工均匀摊铺,找准平整度与排水坡度,摊铺厚度应考虑其摊铺系数,其松铺系数宜为1.1。施工时对边角处特别注意有无缺料现象,要及时补料进行人工压实。3 透水混凝土宜采用专用低频振动压实机,或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和专用滚压工具滚压。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时避免在一个位置上持续振动使用振动器振捣,采用专用低频振动压实机压实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及找平,人工

21、找平时,施工人员应穿上减压鞋进行操作,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4 透水混凝土压实后,宜使用机械对透水性混凝土面层进行收面,必要时配合人工拍实、抹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平整。5 透水混凝土拌制浇筑注意避免地表温度在40以上施工,同时不得在雨天和冬期施工。6 透水混凝土面层施工后,宜在48小时内涂刷保护剂。涂刷保护剂前,面层应进行清洁。5.3.2 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应按普通透水混凝土施工,双层设计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 透水混凝土路面双层设计时,上面层与下面层铺设时间不应大于1小时。2 彩色透水混凝土面层施工后,保护剂的涂刷按5.3.1中6规定执行。

22、5.3.3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施工,除按下述规定执行外,其他与普通透水混凝土施工相同,摊铺平整后的工序如下:1 随时检查施工表面的初凝状况,有初凝现象时可均匀喷洒适量调凝剂,喷完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面再覆盖彩条布。2 施工后10h-20h左右,检查胶凝材料终凝以后,除去薄膜,用高压水枪冲洗(合理控制水枪水压),除去路表面的缓凝胶结料,裸露出天然石材的本色,以不松动颗粒为宜。3 冲洗后,用水淋洗表面,去除表面和孔隙内的剩余浆料。4 冲洗后再度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5 保护剂的涂刷按5.3.1中6规定执行。5.4 接缝施工5.4.1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须设伸缩缝,深度与路面厚度相同

23、。施工中的缩缝、胀缝均嵌入定型的橡树塑胶材料。5.4.2 道路工程施工时,每5m左右应设一道小胀缝,缝宽1015mm;当施工长度超过30m时,应设宽度为1015mm 的伸缩缝。施工中施工缝可代替伸缩缝。5.4.3 广场的接缝,应为不大于25m2的分隔,以小胀缝方式设置,缝宽1520mm。胀缝中均嵌入定型的橡树塑胶材料,厚度和宽度按实体定。5.5 养 护5.5.1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宜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彩条布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根据透水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天。5.5.2 养护期间透水混凝土面层不得行人、通车,养护期间应保护塑料薄膜的完整,当破损时应立即修补。

24、薄膜覆盖后应禁止行人通行,养护期和填缝前禁止一切车辆行驶。5.5.3 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2 拆模不得损坏混凝土路面的边、角,尽量保持透水性混凝土块体完好。5.5.4 透水混凝土路面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允许投入使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应以透水混凝土试块强度为依据。5.6 季节性施工5.6.1 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冬、雨期和热期的起、止时间。5.6.2 雨期施工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做好防范准备。5.6.3 雨期施工应充分利用地形与现有排水设施,做好防雨及排水工作。5.6.4 雨天不宜进行基层施工,

25、透水性混凝土面层不应在雨天浇筑。5.6.5 雨后摊铺基层时,应先对路基状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摊铺。5.6.6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透水性混凝土路面不得施工。5.6.7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热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中应尽量缩短运输、摊铺、压实等工序时间,浇筑完毕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2 搅拌站应有遮阳棚。模板和基层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湿润;3 应注意天气预报,如遇阵雨,应暂停施工,及时用塑料薄膜对已浇筑混凝土面进行覆盖;4 气温过高时,宜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施工,可在夜间进行。6 验 收6.1 一般规定6.1.1 路基、基层及其它附属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可参

26、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相关条文执行。6.1.2 透水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执行。6.1.3 施工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宜采用钻芯取样检验方法对透水混凝土强度进行原位检测,判断路面透水混凝土强度。1 透水混凝土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2 对透水混凝土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争议;3 透水混凝土试块缺少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另行确认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强度。6.1.4 路面板面边角应整齐,不得有大于0.5mm的裂缝。6.1.5 路面施工缝必须垂直,直线段应顺直,曲线段应弯顺,缝内不得有杂物,所有缝必须上下贯通。

27、6.2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检验标准6.2.1 原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l次。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2 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

28、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 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并应符合表4.1.5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3为一批,不足400m3按一批计,每批抽检l次。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6.2.2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1 透水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2 透水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

29、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3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500抽测l点。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测。4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5mm。检查数量:每500抽测l点。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测。6.2.3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无裂缝,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量测。6.2.4 路面伸缩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伸缩缝在规定的

30、深度和宽度范围应全部贯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6.2.5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颜色必须均匀一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6.2.6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石子分布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松动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6.2.7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7的规定。表6.2.7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范围检验点数检验方法道路广场道路广场高程(mm)151020m施工单元1用水准仪测量中线偏位(mm)20lOOm1用经纬仪测量平整度最大间隙(mm)5720mlOmlOm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宽度(mm)

31、0-2040m40m1用钢尺量横坡()0.30且不反坡20m1用水准仪测量井框与路面高差(mm)35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相邻板高差(mm)520mlOmlOm1用钢板尺和塞尺量纵缝直顺度(mm)10lOOm40m40m1用20m线和钢尺量横缝直顺度(mm)1040m40m40m注:在每一单位工程中,以40m40m定方格网,进行编号,作为量测检查的基本施工单元,不足40mX40m的部分以一个单元计。在基本施工单元中再以lOmXlOm或20mX20m为子单元,每基本施工单元范围内只抽一个子单元检查;检查方法为随机取样,即基本施工单元在室内确定,子单元在现场确定,量取3点取最大值计

32、为检查频率中的1个点。适用于矩形广场与停车场。附录A 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方法B.0.1 本方法适用于现场操作,测试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B.0.2 试验仪器1 现场透水试验仪(见图B.0.1)2 橡皮泥3 秒表4 自来水5 盛水容器图B.0.1透水试验仪结构示意图B.0.3 试验方法1 基本要求在测试路段的行车道面上,按随机取样方法选择测试位置,每一个检测路段应测定5个侧点,用扫帚清洁表面,并用粉笔划上测试标记。2 试验步骤1) 将清扫后的路面用粉笔按测试仪器底座大小划好圆圈记号。2)在路面上沿底座圆圈抹一薄层密封材料,边涂边用手压紧,使密封材料嵌满缝隙且牢固地粘结在路面上,密封料圈的内径与底

33、座内径相同,约150mm,将组合好的透水试验仪底座用力压在路面密封材料圈上,再加上压重铁圈压住仪器底座,以防止水从底座与路面间缝隙或接缝处流出。3)关闭细管下方的开关,向仪器的上方量筒中注入淡红色的水至满,总量为600mL。4)迅速将开关全部打开,水开始从细管下部流出,待水面下降100mL时,立即开动秒表,每间隔60s,读记仪器管的刻度一次,至水面下降500mL时为止。测试过程中,如水从底座与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底座与路面密封不好,应移至附近干燥路面处重新操作。如水面下降速度很慢,从水面下降至100mL开始,测得3min的渗水量即可停止。若试验时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路面基本不

34、透水或根本不透水,则在报告中注明。5)按以上步骤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5个侧点测定渗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B.0.4 渗水系数计算透水混凝土的渗水系数按公式(1)计算,计算时以水面从100 ml下降至500 ml所需的时间为标准,若渗水时间过长,亦可采用3min通过的量计算:CW=(V2V1)/(t2t1)A10 (l)式中:Cw透水混凝土的渗水系数,单位为mms;V1第一次读数时的水量(ml),通常为100ml;V2第二次读数量的水量(m1),通常为500ml;t1第一次读数时的时间(S);t2笫二次读数时的时间(S); A标准环内截面面积()。附录B 本标准用词说明一、 为便于在

35、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 “不得”。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其一般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执行时,采用“可参照的要求(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 - 200条 文 说 明前 言为了便于设计、施工、科研等

36、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及执行条文规定,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编制组根据国家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的章、节、条顺序,编制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条文说明,供各有关单位参考。1 总 则1.0.1 透水混凝土作为新型生态环保型产品,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在透水混凝土施工方面还没有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政策,使透水混凝土路面材料在设计、施工、监理和检验中统一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统一规范,确保市政工程、室外工程、园林工程中路面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 透水混凝土在国内还处于

37、发展阶段,目前还只应用在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工程、室外工程、园林工程中的人行道、步行街、居住小区道路、非机动车道和一般荷载的停车场等路面工程。随着研发的进一步深入,透水材料的改进,它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宽广,并向市政公用道路建设发展。1.0.3 透水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助剂、无机颜料掺合成的建筑材料。它可根据不同需求配制成不同的色彩,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所需,设置成不同色彩组合成的各种工艺图案。相对普通混凝土,其色彩图案较为丰富,目前已有固定的颜色系列可供选择。1.0.4 透水混凝土路面相关附属构筑物如:路缘石、雨水口、护栏等配套设施和常规城镇道路施工大致相同,本规程中没有作统一规定描述,具体的设

38、计、施工和验收可参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进行施工。如有特殊要求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1.0.5 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质差不多,所以其质量验收标准可参照现行相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执行,凡有特殊要求的本规程作了补充规定。参照的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下: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 10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丙烯酸清漆 (HG/T 259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

39、J 6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公路工程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透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及其表面均匀包裹的水泥基胶结料,相互粘结,并经水化硬化后形成的具有连续孔隙结构的混凝土。是一种能让雨水向混凝土面层、基层及土基渗透的路面材料,能使雨水暂时贮存在它的内部空隙里逐渐蒸发,也能让土基里的水分通过它的内部空隙向大自然中自然蒸发,从而发挥维护生态平衡功能的一种新型环保的路面材料。2.1.2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是透水混凝土的另一种艺术型产品,它是将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的最表层,经过一定的施

40、工工艺,冲洗出既不会掉颗粒,又能呈现出天然石料丰富色彩的一种艺术型透水混凝土。它适用于点缀特殊装饰用途的场合。2.1.3 增强材料是有利于改善透水混凝土中集料的粘结性能,并能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韧性的产品。目前市场有成品的增强材料,也有提供相应的材料配合比。现场配置的,根据生产厂家的不同,其名称也不同,(有的称增强胶结料,有的称胶结料),但其作用目的相同,因此无论何种产品,必须有厂方的合格证及使用说明,增强材料的质量是确保透水混凝土成品质量控制的关键。2.1.4 连续空隙率是透水混凝土中空隙相互连续的能起透水作用的空隙体积与透水混凝土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比。因透混凝土中存在一部分封闭的孔隙,其不起

41、透水作用。所以连续空隙率才是与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密切相关的要素,连续空隙率是实验得出的。2.1.6 平整压实机是透水混凝土施工中的专用工具,它是一种旋转并带有低频振动的机械。它能将虚铺自由状态下的透水性混凝土进行压实,使其符合设计厚度和标高,并在正常养护后不但能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而且还能满足一定的空隙率要求(即透水性要求)。它有别于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辊轴整平机。2.1.7 与普通混凝土表面不同的是透水性混凝土表面为水泥浆包裹的细石颗粒,而非水泥砂浆。所以,在抹平作业时,采用抹平机械的抹板应有一定的力度,还要有足够的刚度。2.1.8 减压鞋是透水性混凝土技术作业人员的专用工具,主要是增

42、大接触面积,减少施工时对透水性混凝土面层的破坏。2.1.10 保护剂属丙烯酸高分子材料,由丙烯酸树脂溶于有机混合溶剂,并加入适量助剂调制成的无色透明液体,喷刷于透水混凝土表面,保护色彩、增强透水混凝土表观光亮度,增加耐磨性能。3 设 计3.1 结构组合设计3.1.1 透水混凝土道路的全透水结构,是使雨水直接通过透水混凝土路面向基层渗透的基层结构,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砂性土等因大量雨水直接渗入而不稳定,路面会因基层的不稳而受损,如在此土质上做透水混凝土路面,建议采用不透水结构,同时考虑排水设施,为的是不影响基层的稳定。3.1.2 透水混凝土应用范围为轻荷载道路,路面基层设计应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43、(CJJ 37)执行。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为轻荷载道路的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是必要条件。3.1.3 本条款对基层和底基层强度和刚度提出要求。3.1.4 根据不同的道路,本规程提供的表3.1.4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仅供参考,实际情况是一个多变数,所以基层的结构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决定或由设计定。3.1.5 对人行道、园林道路等,既要满足人行要求,又要确保生态平衡,可采用基层全透水层结构设计,并提出最小厚度150mm的要求,但具体技术要求可参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规定。3.1.6 对非机动车道、广场、一般荷载在4吨以下的停车场等,因有一定荷载,除确保其承载要求选择强度等级较高及设计一定厚度的透水混凝土外,同时还应考虑雨水对基层的影响,建议采用基层半透水结构,起增加承载力及减少对基层透水的作用,提出半透水基层结构层的最小厚度必须达到180mm的规定,技术要求可参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规定。3.1.7 轴载6吨以下车辆的交通道路、大型停车场、大型广场、小区主干道,道路对基层要求高,考虑雨水对基层的影响,建议采用基层不透水结构,增加提高基层承载力和起隔水效果的混凝土结构层。不透水基层结构层最小厚度必须达到相应的规定,技术要求参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