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2665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阔叶树木主条要木材缺陷.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阔叶树木材缺陷名称、定义和对材质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阔叶树木材缺陷名称、定义和对材质的影响Broad leaves woods-Defects-Terms definition and influence on quality本标准规定阔叶树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并说明缺陷对材质的影响,适用于中国所有阔叶树木材的圆材、锯材和单板产品。缺陷的分类见GB 4823.1-84阔叶树木材缺陷 分类。缺陷的基本检量方法见GB 4823.2-84阔叶树木材缺陷 基本检量方法。1 节子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材中的枝条部分,称为节子。1.1 按节子与周围木材连生的程度可分为活节和死节两种。1.1.1 活节

2、:由树木的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1.1.2 死节: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大部或全部脱离,质地坚硬或松软,在板材中有时脱落而形成空洞。1.2 按节子材质可分为健全节、腐朽节、漏节等三种。1.2.1 健全节:节子材质完好,无腐朽迹象。1.2.2 腐朽节:节子本身已腐朽,但并未透入树干内部,节子周围材质仍完好。1.2.3 漏节:不但节子本身已经腐朽,而且深入树干内部,引起木材内部腐朽。因此,漏节常成为树干内部腐朽的外部特征。1.3 按节子断面形状可分为圆形节、条状节等两种。1.3.1 圆形节(包括椭圆形节-节子断面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不足3者):节子断

3、面呈圆形见图1,或椭圆形,见图2,多表现在圆材的表面和锯材的弦切面上。注:圆材:包括原条、原木。锯材;或称成材,包括板材、方材、枕木或其他专用锯材等。图1 圆形节 图2 椭圆形节1.3.2 条状节:在锯材的径切面上呈长条状,节子纵截面的长径与短径或长度与宽度之比等于3或3以上,多由散生节经纵割而成,见图3。图3 条状节1.4 按节子分布位置可分为散生节、群生节、岔节等三种。1.4.1 散生节:在树干上成单个地散生,这种节子最常见。1.4.2 群生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子簇生在一起,在短距离内节子数目较多,见图4。图4 群生节1.4.3 岔节:因分岔的梢头与主干纵轴线成锐角而形成。在圆材上呈极长

4、的椭圆形,在锯材和单板中,也呈椭圆形或长带状。1.5 按节子在锯材上的位置可分为材面节、材边节、材棱节、贯通节等四种。1.5.1 材面节:节子露于宽材面上(正方材,即指四个纵向面)。1.5.2 材边节:节子露于窄材面上。1.5.3 材棱节:节子露于边棱上。1.5.4 贯通节:在相对材面或相邻材面贯通的节子。对材质的影响;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的分等,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木材的用途等而定。节子

5、对顺纹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抗弯强度,特别是位于构件边缘的节子最明显;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与此相反,节子能提高横纹抗压和顺纹抗剪强度。2 变色凡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的,即叫做变色。变色可分为化学变色和真菌性变色两种。2.1 化学变色:伐倒木由于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反应过程引起浅棕红色、褐色或橙黄色等不正常的变色,即为化学变色。其颜色一般都比较均匀,且分布仅限于表层(深达15mm),经干燥后,即褪色变淡。对材质的影响:化学变色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没有影响,严重时仅损害装饰材的外观。2.2 协菌性变色:木材因真菌的侵入而引起的变色,即真菌变色。真菌变色主要可分为霉菌变色、 菌变色和腐朽菌变色等

6、 种。2.2.1 霉菌变色;边材表面由霉菌的菌丝体和孢子体侵染所形成。其颜色随孢子和菌丝颜色以及所 的色素而异;有蓝、绿、黑、紫、红等不同颜色。通常呈分散的斑点状或密集的薄层。对材质的影响:霉菌只限于木材表面,干燥后易于清除,有时在木材表面会残留污斑,因而损害木材外观,但不改变木材的强度性质。2.2.2 变色菌变色:系伐倒木边材在变色菌的作用下所形成。最常见的是青变和褐变。其次为其他 材色斑,有橙黄色、灰绿色或紫红色等。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干燥迟缓或缺乏保管措施所引起。对材质的影响:变色菌的变色,一般不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但严重青变或褐变时,对木材抗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并损害木材的外观。一般未干

7、燥木材保存时,褐变是边腐的先兆(因变色菌褐变与腐朽菌初期褐变很难区别)。其他变色菌均不会形成腐朽。2.2.3 腐朽菌变色:系木腐菌侵入木材初期所形成。常可到褐色、棕褐色或紫红色的变色;有的也呈淡黄白色。所有破坏木材的真菌,在其开始活动时,都将引起木材的变色。心材色斑,多由于树木在生长期中木腐菌侵入初期所引起。边材色斑,则是伐倒木或锯材因保管不善导致木腐菌侵入初期所引起。对材质的影响:腐朽初期变色的木材,仍保持原有的构造和硬度,其物理、力学性质基本没有变化。但有的抗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吸水性能略有增加,并损害外观。在不干燥或不适当的保管和使用 下,将发展成为腐朽。3 腐朽木材由于木腐菌的侵入,逐渐

8、改变其颜色和结构,使细胞壁受到破坏,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最后变得松软易碎,呈筛孔状、粉末状或海绵状等形态,此种状态,即称为腐朽。3.1 按类型和性质,腐朽可分为白腐和褐腐两大类。3.1.1 白腐:即白色腐朽。主要由白腐菌破坏木素同时也能破坏纤维素所形成。受害木材多呈白色或浅淡黄白色,有的材质松软,状似海绵,称为海绵状腐朽;有的材色呈浅红褐色或暗褐色等,而具有大量浅色或白色斑点,并显露出纤维状结构,其外观多似蜂窝,状如筛孔,故称为筛孔状腐朽,或叫腐蚀性腐朽。白腐后期,材质松软,容易剥落。3.1.2 褐腐:即褐色腐朽。主要由褐腐菌破坏纤维素所形成。外观呈红褐色或棕褐色,质脆,中间有纵横交错

9、的细裂隙。褐腐后期,受害木材很容易捻成粉末,故又称为粉末状腐朽,或叫破坏性腐朽。3.2 按树干内、外部位,腐朽可分为边材腐朽和心材腐朽两种。3.2.1 边材腐朽(或称外部腐朽):系树木伐倒后,木腐菌自边材外表侵入所形成,见图5。因边腐产生在树干周围的边材部分,故又称为外部腐朽。通常枯立木、倒木也容易引起边腐。但木材保管不善是导致边材腐朽的主要原因。如遇合适条件,边腐会继续发展。图5 边材腐腐朽3.2.2 心材腐朽(或称内部腐朽):系立木受木腐菌的侵害所形成的心材(真心材、伪心材或熟材)部分的腐朽、见图6。因在树干内部,故又称为内部腐朽。(包括弧状、环状、空心等:空心周围材质坚硬者,称铁眼)。多

10、数心腐在树木伐倒后,不会继续发展。图6 心材腐朽3.3 按树干上、下部位,心腐可分为根部腐朽和干部腐朽两种。3.3.1 根部腐朽:简称根腐。通常由木腐菌自根部的外伤处侵入树干心材而形成。腐朽沿树干上升,越往上越小,似楔形。3.3.2 干部腐朽:简称干腐。通常由木腐菌自树枝折断处或树干外伤处侵入树干心材所形成。腐朽一般向上、下蔓延,状似雪茄形。对材质的影响:腐朽严重影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使木材重量减轻,吸水性增大,强度降低,特别是硬度降低较明显。通常,褐腐对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褐腐后期,强度基本接近于零;而白腐有时还能保持木材一定的完整性。一般完全丧失强度的腐朽材,其使用价值也即随之消失。4

11、 虫害因各种昆虫为害而造成的木材缺陷,称为木材虫害。4.1 虫眼(虫孔):各种昆虫所蛀蚀的孔道,即叫做虫孔,或称虫眼。根据蛀蚀程度的不同,虫眼可分为表面虫眼和虫沟、小虫眼、大虫眼等三种。4.1.1 表面虫眼和虫沟:指昆虫蛀蚀圆材的径向深度不足10mm的虫眼和虫沟。4.1.2 小虫眼:指虫孔最小直径不足3mm的虫眼。4.1.3 大虫眼:指虫孔最小直径自3mm以上的虫眼,见图7。图7 大虫眼对材质的影响:表面虫眼和虫沟常可随板皮一起锯除,故对木材的利用基本没有影响;分散的小眼影响也不大;但深度自10mm以上的大虫眼和深而密集的小虫眼能破坏木材的完整性、并降低其力学性质。而且虫眼也是引起边材变色和腐

12、朽的重要通道。5 裂纹木材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分离所形成的裂隙,叫开裂或称裂纹。5.1 按类型和特点,裂纹可分为径裂、轮裂、冻裂和干裂四种。前三种为立木生长时期因环境(包括气候因子)或生长应力等因素所形成的开裂;后一种系木材在干燥过程中所形成的开裂。5.1.1 径裂:在心材或熟材内部,从髓心沿半径方向开裂的裂纹。常产生在立木中,伐倒后在干燥过程中,会继续扩展。径裂可分为单径裂(一条或两条裂纹在同一直径上)见图8和复径裂两种;复径裂又称为辐射状径裂或呈裂(几条裂纹从髓心向各方辐射)见图9。图8 单径裂 图9 复径裂(星裂)5.1.2 轮裂(环裂):系沿年轮方向开裂的裂纹。常产生在立木中,伐倒后在干燥

13、过程中,会继续扩展。轮裂又分为环裂(指开裂占年轮圆周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或整圈者),见图10和弧裂(指开裂占年轮圆周不到一半者),见图11两种。图10 环裂 图11 弧裂5.1.3 冻裂:系在严寒低温作用下,立木从边材到心材径向开裂的裂纹。在材干外部纵长方向的裂口周围,常呈肿起或棱角状。5.1.4 干裂:由于木材干燥不均而产生的径向裂纹。断面、材身均可发生。出现在端面的干裂叫端裂;位于材身顺纹理方向的干裂叫纵裂,见图12。端裂和纵裂相连发展严重时,可裂成大口或形成炸裂,见图13(端面径向炸裂成三块以上,裂口宽度自10mm以上)。图12 纵裂 图13 炸裂5.2 按裂纹在木材上的位置,可分为侧面裂、

14、端面裂、贯通裂等三种;而侧面裂,在锯材上又可分为材面裂和材边裂两种。5.2.1 侧面裂:出现在木材侧表面上,沿材长方向,即纵向的裂纹。5.2.1.1 材面裂:出现在宽材面上的裂纹(正方材,即指四个纵向面)。5.2.1.2 材边裂:出现在窄材面上的裂纹。5.2.2 端面裂:出现在端面上的裂纹。5.2.3 贯通裂:相对材面或相邻材面贯通的裂纹。对材质的影响:裂纹,特别是贯通裂,能破坏木材的完整性,影响木材的利用和装饰价值,降低木材的强度,尤其是顺纹抗剪强度。在保管不良的条件下,木腐菌易由裂隙侵入而引起木材的变色和腐朽。6 树干形状缺陷指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使树干形成不正常的形状。

15、这类缺陷,主要包括有弯曲、尖削、大兜、凹兜和树瘤等五种:6.1 弯曲:树干的轴线(纵中心线)不在一直线上,在任何方向偏离从两端断面中心连接的直线、称为弯曲。变曲有单向弯曲和多向弯曲两种,见图14。6.1.1 单向弯曲:木材上只有一个方向的弯曲。6.1.2 多向弯曲:木材上同时存在几个不同方向的弯曲。图14 弯曲单向弯曲 多向弯曲对材质的影响:弯曲影响木材的强度及利用。影响的大小,与弯曲的程度和木材的用途有关。圆材弯曲超过某种限度时,加工锯材不仅会降低出材率,且使锯出的木材多具斜纹,强度降低。但与此 ,适当弯曲的圆木,有利于造船等弯曲构件的制作。供单板旋切和支柱用材时,则对弯曲应加以限制。6.2

16、 尖削:树干上、下两端直径相差比较悬殊的现象,即称为尖削,见图15。图15 尖削对材质的影响:尖削度大的圆材加工时,将增加废材量;并容易产生斜纹,降低木材强度,影响锯材质量。6.3 大兜(圆兜或肥大根干):树干根基部分特别肥大,呈圆形或接近圆形的现象,称大兜或圆兜或肥大根干,见图16。图16 大兜对材质的影响:大兜加工时,增加废材量,产生斜纹材,降低强度,影响锯材质量。6.4 凹兜(凹凸根干):指树干靠根基部分凹凸不半的现象,见图17,亦称为树腿。图17 凹兜对材质的影响:难于按要求加工利用,且增加废材量。6.5 树瘤:因生理或病理的作用,使树干局部膨大,呈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鼓包,见图18。图1

17、8 树瘤对材质的影响,因树瘤与木材乱纹常同时存在,故增加了加工困难。但有些花纹美丽,如桦木瘤,是难得的天然高级工艺品原料。7 木材构造缺陷凡是树干上由于不正常的木材构造所形成的各种缺陷,都称木材构造缺陷。这类缺陷包括斜纹、乱纹、涡纹、应拉木、髓心、双心、伪心材、内含边材、水层等。7.1 斜纹(圆材中称扭转纹):木材中纤维排列与纵轴方向不一致所出现的倾斜纹理,称为斜纹。在圆材中斜纹(围绕树轴的纤维)呈螺旋状的扭转,称扭转纹,见图19。通常,树干外部斜纹的倾斜度比内部大。锯材的斜纹,见图20,除由圆材的天然所造成外,如下锯方法不合理,通直的树干,也会加工成斜纹锯材。这种斜纹,称人为斜纹。图19 圆

18、材中的扭转纹图20 锯材中的斜纹对材质的影响:斜纹主要是降低木材的强度,对顺纹抗位、抗弯和冲击韧性等强度的影响较大。7.2 乱纹:是一种不规则的木材构造,表现在木材的纤维呈交错、波状或杂乱排列,见图21。图21 乱纹对材质的影响:乱纹使木材加工困难,降低抗拉、抗压和抗变等强度,但对抗劈和抗剪强度有所增加。对制造特种细木工制品和胶合板时,能增加制品的美观,提高其使用价值。7.3 涡纹:在节子或夹皮周围年轮或纤维形成的局部弯曲,呈旋涡状,称为涡纹,见图22。图22 涡纹对材质的影响:有涡纹的木材,能降低顺纹抗 拉、抗弯和冲击韧性等强度。7.4 应拉木:在货斜或弯曲树干和枝条的上方受拉部位的断面上,

19、一部分年轮表现明显加宽的现象:称为应拉木,见图23。应拉木材色较深或浅淡;髓心偏向一边或偏离不大。图23 应拉木对材质的影响:应拉木提高木材顺纹抗拉和冲击韧性强度,但降低顺纹抗压和抗弯强度;并增大各方向的干缩,特别是顺纹干缩;致使木材多翘曲和开裂,增加加工困难,形成毛茸和毛刺的粗糙材面。7.5 髓心:在树干横断面上第一轮年轮的中间部分,由脆弱的薄壁细胞组织所构成。大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但也有其他形状,如星状或多角形等。有的很小,有的很大,如泡桐直径可达数厘米。髓心颜色通常为褐色或较周围材色浅淡,见图24。图24 髓心对材质的影响:通常靠近或具有髓心的木材,其强度均较低;且在干燥时,容易开裂。7

20、.6 双心(包括三心):指树干同一断面同时存在两个轮系统,两个髓心,外围并环绕有共同年轮的现象,见图25。这主要是由于造材时在树干双枝丫处截断所致。图25 双心对材质的影响:双心会增加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和加工困难,并能引起锯材产生翘曲和开裂。7.7 伪心材:凡心、边材区别不明显的阔叶树材,其心材部分,颜色常变深,且不均匀,形状也很不规则,这部分就叫做伪心材,见图26。在树干的横断面上,伪心材的形状有圆形、星状、铲状或椭圆形等。其颜色呈暗褐色或红褐色,有时并带有紫色或深绿色。伪心材与边材之间也常由深色或彩色的界线所分开,在纵切面上呈现出宽带状。图26 伪心材圣材质的影响:伪心材损害木材的外观,渗

21、透发生 不良,降低顺纹抗拉强度并增加脆性。但与边材相比,则具有较高的耐腐性能。7.8 内含边材:系在心材部分接边有几圈年轮,其颜色和性质与边材相似者,即叫做内含边材。在断面上呈单环状或不同宽度的几个环带状,颜色较周围木材浅。在侧面,呈相同颜色的条状。对材质的影响:内含边材的力学性质与心材基本相同,但对液体的渗透性较高,而腐性较低。7.9 水层:在心材或熟材中,含水分较多的深色部分,即叫做水层。在断面上呈不同形状的斑点,在纵切面上呈条状。木材干燥后,水层的深色或多或少地消失,但在其表面常出现细裂纹。对材质的影响:有水层的木材,经干燥后,容易开裂,并降低冲击韧性强度。有时还伴有腐朽。8 伤疤(损伤

22、)凡受机械损伤、火烧或鸟害、兽害等而形成的伤痕,均称为伤疤或损伤。包括外伤、夹皮、偏枯、树包等。8.1 外伤:木材受刀、斧、锯等工具或鸟害、兽关以及烧伤或其他因子损伤(如摔伤、磨伤以及其他机械损伤等)而产生的伤痕,都属外伤。8.1.1 刀、斧、锯等工具或其他机械损伤:即在采伐(包括抽心-木材因未锯透而折断时,拔出部分心材的现象。)、运输、造材和加工时,工具、机械等对木材所造成的损伤。8.1.2 鸟害、兽害的损伤:指立木树干因鸟类吸食或兽类啃啮而造成的损伤。8.1.3 烧伤:木材因火烧而造成的损伤。对材质的影响:外伤对材质的影响,随损伤的程度而异。一般将破坏木材的完整性,降低木材质 、使木材难于

23、按要求加工、使用,并增加废材量。有时,还损害木材的外观或增加木腐菌感染的机会。8.2 夹皮:树木受伤后,由于树木继续生长,将受伤部分全部或局部包入树干中,即形成夹皮。有时,夹皮还伴有腐朽。夹皮分为内夹皮和外夹皮两种,见图27。图27 外夹皮对材质的影响:夹皮破坏木材的完整性,并使其附近年轮发生弯曲。因此,随夹皮种类、尺寸、数量、分布位置等而对材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3 偏枯:系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树干局部受创伤或烧伤后,表层木质枯死裸露而形成,见图28。 通常沿树干纵向伸展,并径向凹陷进去。偏枯常伴有变色或腐朽。图28 偏枯对材质的影响:偏枯破坏圆材的形状和完整性,并引起年轮局部弯曲,因而影响

24、木材质量。8.4 树包: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枝条折断或树干局部受伤,木材组织不正常增长所形成,见图29。树包外形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有平顶、尖顶,也有凹凸不平似疙瘩状者;或封闭,或成空洞,其内部主要是腐朽节或死节。图29 树包对材质的影响:树包改变圆材的形状和木材结构的均匀性,增加机构加工难。带有腐腐朽节或成空洞的树包,常引起木材内部腐朽,降低木材质量,影响木材有效利用。9 木材加工缺陷木材在加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木材表面损伤,伤为木材加工缺陷。木材加 缺陷主要有缺棱和锯口缺陷两种。9.1 缺棱:在整边锯材上残留的原木表面部分称为缺棱。缺棱又可分为钝棱和锐棱两种。9.1.1 钝棱:锯材材棱未着锯

25、的部分(材边全厚的局部缺棱)叫做钝棱,见图30。9.1.2 锐棱:锯材材边局部长度未着锯的部分(材边全厚的缺棱)叫做锐棱,见图31。图30 钝棱 图31 锐棱对材质的影响:缺棱减少材面的实际尺寸,木材难于按要求使用,改锯则增加废材量。9.2 锯口缺陷:木材因锯割而造成材面不平整,或偏斜的现象,统称为锯口缺陷。主要有瓦棱状锯痕、波状纹、毛刺糙面和锯口偏斜等四种。9.2.1 波状纹(水波纹、波浪纹):锯口不成直线而呈波浪状,使材面不平整的现象,即称为波状纹。9.2.3 毛刺糙面:木材在锯割时,因纤维受强烈撕裂或扯离而形成毛刺状,使材面显得十分粗糙的现象,即称为毛刺糙面。9.2.4 锯口偏斜:凡相对

26、材面不相互平行,或相邻材面不相互垂直,而发生偏斜的现象,如偏沿子,为锯口偏斜(商而锯口偏斜系端面与轴心线不垂直的现象)。对材质的影响:锯口缺陷使锯材厚薄或宽窄不匀,或材面粗糙,以致影响产品质量难于按要求使用。10 变形木材在干燥、保管过程中所产生的形状改变,即称为变形。变形分为翘曲和扭曲两种。10.1 翘曲:系木材在加工、干燥和贮存过程中所瞳生。按翘曲方向的不同,可分为顺弯、横弯和翘弯三种:10.1.1 顺弯:即上、下弯。材面沿材长方向成为弓形的弯曲,见图32。图32 顺弯10.1.2 横弯:即左、右弯。在与材面平行的平面上,材边沿材长方向的横向弯曲,见图33。图33 横弯10.1.3 翘弯:即瓦形弯。系锯材沿材宽方向,成为瓦形的弯曲,见图34。图34 翘弯10.2 扭曲:沿材长方向呈螺旋状弯曲(或材面的一角向对角方向翘起,四角不在同一平面上),见图35。图35 扭曲对材质的影响:翘曲和扭曲改变了木材的形状,难于按要求使用或加工。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木材基础标准起草小组起草。评论(0) | 推荐 | 打印 | 关闭 目前尚未有任何评论! http:/ (2007-02-26 17:07: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