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2703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离子都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T7497-1987 )1 含义及有关质量或排放标准1.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指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类物质。它的污染会造成水面产生不易消失的泡沫,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1.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地表水1、污水排放标准2-3 单位:mg/L 分类质量或排放标准地表水1 0.20.20.20.30.3污水3(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3(水源)5(准水源)-污水2(其他排污单位)5.01020-污水35.01015-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上

2、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2 分析方法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7494-87)2.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的低浓度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亦即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在实验条件下,主要被测物是LAS、烷基磺酸钠和脂肪醇硫酸钠,但可能存在一些正的和负的干扰(见第8章)。当采用10mm光程的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 LAS,检测上限为2.0mg/L LAS。2.2 原理阳离子染料亚甲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生成蓝色的盐类,统称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该生成物可被氯仿萃取,其色度与

3、浓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2nm处测量氯仿层的吸光度。2.3 试剂在测定过程中,仅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具有同等纯度的水。2.3.1氢氧化钠(NaOH):1mol/L。2.3.2硫酸(H2SO4):0.5mol/L。2.3.3氯仿(CHCl3)。2.3.4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贮备溶液。 称取0.100g标准物LAS(平均分子量344.4),准确至0.001g,溶于50ml水中,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并混匀。每毫升含1.00mgLAS。保存于4冰箱中。如需要,每周配制一次。2.3.5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 准确吸取10.00ml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贮备溶液(2.3.4

4、),用水稀释至1000ml,每毫升含10.00gLAS。当天配制。2.3.6亚甲蓝溶液。 先称取50g一水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溶于300ml水中,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缓慢加入6.8ml浓硫酸(H2SO4,=1.84g/ml),摇匀。另称取30mg亚甲蓝(指示剂级),用50ml水溶解后也移入容量瓶,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2.3.7洗涤液。 称取50g一水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溶于300ml水中,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缓慢加入6.8ml浓硫酸(H2SO4,=1.84g/ml),用水稀释至标线。2.3.8酚酞指示剂溶液。 将1.0g酚

5、酞溶于50ml乙醇C2H5OH,95%(V/V)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50ml水,滤去形成的沉淀。2.3.9玻璃棉或脱指棉。 在索氏抽提器(2.4.3)中用氯仿(2.3.3)提取4h后,取出干燥,保存在清洁的玻璃瓶中待用。2.4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和:2.4.1分光光度计:能在652nm进行测量,配有5、10、20mm比色皿。2.4.2分液漏斗:250ml,最好用聚四氟乙烯(PTFE)活塞。2.4.3索氏抽提器:150ml平底烧瓶,35160mm抽出筒,蛇形冷凝管。 注: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先用水彻底清洗,然后用10%(m/m)的乙醇盐酸清洗,最后用水冲洗干净。2.5 样品 取样和保存样品应使用清洁

6、的玻璃瓶,并事先经甲醇清洗过。短期保存建议冷藏在4冰箱中,如果样品需保存超过24h,则应采取保护措施。保存期为4天,加入1%(V/V)的4%(V/V)甲醛溶液即可,保存期长达8天,则需用氯仿饱和水样。 本方法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溶解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测定前,应将水样预先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吸附在悬浮物上的表面活性剂不计在内。2.6 步骤2.6.1校准 取一个分液漏斗(2.4.2)10个,分别加入100、99、97、95、93、91、89、87、85、80ml水,然后分别移入0、1.00、3.00、5.00、7.00、9.00、11.00、13.00、15.00、20.00ml直

7、链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2.3.5),摇匀。按2.6.3处理每一标准,以测得的吸光度扣除试剂空白值(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后与相应的LAS量(g)绘制校准曲线。2.6.2试份体积 为了直接分析水和废水样,应根据预计的亚甲蓝表物质的浓度选用试份体积,见下表:预计的MBAS浓度,mg/L试份量ml0.052.01002.0102010201020405 当预计的MBAS浓度超过2mg/L时,按上表选取试份量,用水稀释至100ml。2.6.3 测定2.6.3.1将所取试份移至分液漏斗,以酚酞(2.3.8)为指示剂,逐滴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2.3.1)至水溶液呈桃红色,再滴加0.5mol/L硫

8、酸(2.3.2)到桃红色刚好消失。2.6.3.2 加入25ml亚甲蓝溶液(2.3.6),摇匀后再移入10ml氯仿(2.3.3),激烈振摇30s,注意放气。过分的摇动会发生乳化,加入少量异丙醇(少于10ml)可消除乳化现象。加相同体积的异丙醇至所有的标准中,再慢慢旋转分液漏斗,使滞留在内壁上的氯仿液珠降落,静置分层。2.6.3.3将氯仿层放入预先盛有50ml洗涤液(2.3.7)的第二个分液漏斗,用数滴氯仿(2.3.3)淋洗第一个分液漏斗的放液管,重复萃取三次,每次用10ml氯仿(2.3.3)。合并所有氯仿至第二个分液漏斗中激烈摇动30s,静置分层。将氯仿层通过玻璃棉或脱指棉(2.3.9),放入5

9、0ml容量瓶中。再用氯仿(2.3.3)萃取洗涤液两次(每次用量5ml),此氯仿层也并入容量瓶中,加氯仿(2.3.3)到标线。 注: 如水相中蓝色变淡或消失,说明水样中亚甲蓝表面活性物(MBAS)浓度超过了预计量,以致加入的亚甲蓝全部被反应掉。应弃去试样,再取一份较少量的试份重新分析。 测定含量低的饮用水及地面水可将萃取用的氯仿总量降至25ml。三次萃取用量分别为10、5、5ml,再用34ml氯仿萃取洗涤液,此时检测下限可达到0.02mg/L。2.6.3.4每一批样品要做一次空白试验(2.6.4)及一种校准溶液(2.6.1)的完全萃取。2.6.3.5每次测定前,振荡容量瓶内的氯仿萃取液,并以此溶

10、液三次比色皿,然后将比色皿充满。2.6.3.6在652nm处,以氯仿(2.3.3)为参比液,测定样品、校准溶液和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应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皿。每次测定后,用氯仿(2.3.3)。清洗比色皿。2.6.3.7 以试份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2.6.4)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2.6.1)上查得LAS的质量。2.6.4 空白试验 按2.6.3的规定进行空白试验,仅用100ml水代替试样。在试验条件下,每10mm光程长空白试验的吸光度不应超过0.02,否则应仔细检查设备和试剂是否有污染。2.7 结果的表示 用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报告结果,以LAS计,平均分子量为344.4。2.7.1 计

11、算方法 c=m/V 式中:c-水样中亚甲蓝活性物(MBAS)的浓度,mg/L; m-从校准曲线上读取的表观LAS质量,g; V-试份的体积,ml。 结果以三位小数表示。2.7.2精密度和准确度 8个实验室分析含LAS0.305mg/L的统一分发标准溶液的结果如下:2.7.2.1重复性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3%。2.7.2.2再现性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4.3%。2.7.2.3准确度 相对误差为-2.0%。2.8 干扰及其消除2.8.1主要被测物以外的其他有机的硫酸盐、磺酸盐、羧酸盐、酚类以及无机的硫氰酸盐、氰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它们或多或少地与亚甲蓝作用,生成可溶于氯仿的蓝色络合物

12、,致使测定结果偏高。通过水溶液反洗(2.6.3.3)可消除这些正干扰(有机硫酸盐、磺酸盐除外),其中氯化物和硝酸盐的干扰大部分被去除。2.8.2 经水溶液反洗(2.6.3.3)仍未除去的非表面活性物引起的正干扰,可借气提萃取法(附录A)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而加以消除。2.8.3 一般存在于未经处理或一级处理的污水中的硫化物,它能与亚甲蓝反应,生成无色的还原物而消耗亚甲蓝试剂。可将试样调至碱性,滴加适量的氧化氢(H2O2,30%),避免其干扰。2.8.4 存在季铵类化合物等阳离子物质和蛋白质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与其作用,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而不与亚甲蓝反应,使测定结果偏低。这些阳

13、离子类干扰物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在适当条件下)去除。2.8.5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的一般成分,包括尿素、氨、硝酸盐,以及防腐用的甲醛和氯化汞()已表明不产生干扰。然而,并非所有天然的干扰物都能消除,因此被检物总体应确切地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或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附 录 A气提萃取分离(补充件)A.1 总述 当水样经水溶液反洗(2.6.3.3),仍不能消除其中的主要正干扰物时,可采取气提萃取进行分离,使干扰降到最低水平。A.2 装置(如图)烧结玻璃过滤器G1的直径等于圆柱的内径。注:为便于清洗,在此装置的气提漏斗下部最好安装球形接口。固定支架亦应是可拆开的。A.3 步骤A.3.1量取

14、过滤后的水样,最多为1000ml,加到气提萃取装置(如图)中,将其安装在通风橱内,以排走乙酸乙酯蒸气。A.3.2加入氯化钠能改进分离效果。如果试样体积超过500ml,直接加入100g氯化钠,向系统通进氮气或空气,以促使氯化钠溶解。如果试样体积较小,则将100g氯化钠溶于400ml水中,再将此溶液加入试样中。A.3.3添加足量的水,使液面达到或稍高于上部活塞水平(总体积大约为1L)。沿器壁徐徐注入100ml乙酸乙酯,使之在水样上方成层。A.3.4向接入气路的洗气瓶内加入三分之二的体积的乙酸乙酯,以2050L/h的流速向体系通入气流(氮气或空气)。建议采用可变截面流量计*。气体流量应调节到这种程序

15、:两个液相保持分离状态,并且在相界面没有湍动产生。应避免两相间的有效混合,不然会导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反萃入水相,同时会使乙酸乙酯溶入水中。在50L/h流速下通气5min。如果必须控制较低的气体流速以免液相混合,则相应地按比例延长气提萃取时间。A.3.5如果发现由于溶入水相而使有机相损失大于20%(V/V),则应重新取样进行上述操作,并防止界面处的过度混合。将有机相由上部活塞放入分液漏斗,带进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应并入气提萃取装置中。A.3.6用干燥定性滤纸将乙酸乙酯溶液过滤到烧杯(250ml)中。再向气提萃取装置加入100ml乙酸乙酯,重复上述过程,用同一分液漏斗和滤纸,最后用20ml乙酸乙酯冲

16、洗分液漏斗和滤纸,所有乙酸乙酯溶液一概并入同一烧杯中。A.3.7将烧杯置于通风橱中的蒸汽浴上,使乙酸乙酯挥发掉。为加快蒸发速度,可速一和缓的气流(氮气或空气)在液面上吹过。A.3.8将残渣溶于5ml甲醇中,并加50ml水。将溶液定量转移到100ml定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标线。*商品名称为“转子流量计”。113 方法指南3.1 干扰及消除 本方法的选择性较差,除上术三种物质外,有机硫酸盐、磺酸盐、羧酸盐、酚类以及无机的硫氰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均对本法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干扰。通过水溶液反洗可部分的予以去除(有机硫酸盐、磺酸盐除外)。经水溶液反洗仍未能除去的非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正干扰,可用气提萃取

17、法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而消除。一般存在于未经处理或一级处理的污水中的硫化物,能与亚甲蓝生成无色的还原物而消耗亚甲蓝试剂,遇此情况可将试样调至碱性,滴加适量的过氧化氢(30),避免其干扰。季铵盐类等阳离子化合物和蛋白质能与表面活性剂作用,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而不与亚甲蓝反应,因此造成负干扰。这些阳离子类物质在适当条件下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在样品中存在的并可被三氯甲烷萃取的有色物质,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此外,由于测定对象是水中溶解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样品在测定前需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以除去悬浮物。因此,吸附在悬浮物上的表面活性剂不计在内。3.2 注意事项:3.2.1实验室用玻

18、璃器皿不能用各类洗涤剂清洗。使用前先用水彻底清洗,然后用(19)盐酸乙醇洗涤,最后用水冲干净。3.2.2绘制校准曲线和水样的测定,应使用同一批三氯甲烷、亚甲蓝溶液和洗涤液。3.2.3分液漏斗的活塞不得用油脂润滑,可在使用前用三氯甲烷润湿。3.2.4需要快速分析, 采用一次萃取的简化法,一疹萃取的效率约为本法萃取效率的90。3.2.5妥水样经水溶液反洗后仍不能消除其中非表面活性物的干扰,时可采取气提萃取进行预分离,使干扰降到最低水平。4 仪器操作规程(见后页)。722S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 使用前准备工作1.1使用本仪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所述规程操作;1.2 预热:仪器开机后灯

19、及电子部分需热平衡,故开机预热30min后才能进行测试工作,如紧急应用时请注意随时调0,调100T。2 基本操作步骤2.1调零:目的:校正基本读数标尺两端(配合100T调节),进入正确测试状态;调整开机:开机预热30min后,改变测试波长时或测试一段时间后,以及作高精度测试前;操作:打开试样盖(关闭光门)或用不透光材料在样品室中遮断光路,然后按“0”键,即能自动调整零位;2.2调整100T目的:校正基本读数标尺两端(配合调零),进入正确测试状态;调整开机:开机预热后,改变测试波长或测试一段时间后,以及作高精度测试前;操作:将参比溶液置入样品室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同时打开光门),按下“100T

20、”键即能自动调整100%T(一次有误差时可加按一次);注:调整100时整机自动增益系统可能影响0,调整后请检查0,如有变化可重调0一次。2.3调整波长使用仪器上唯一的旋钮,即可方便地调整仪器当前测试波长,具体波长由旋钮左侧的显示窗显示,读出波长时目光垂直观察;注:本仪器因采用机械联动切换滤光片装置,故当旋钮转动经过480nm时会有金属接触声如在480nm1000间纯在轻微金属摩擦声,属正常现象。2.4改变试样槽位置让不同样品进入光路仪器标准配制中试样槽架是四位置的,用仪器前面的试样槽拉杆来改变,当拉杆到位时有定位感,到位时请前后推动一下以确保定位正确;2.5确定滤光片位置本仪器备有减少杂光,提

21、高340nm-380nm波段光度准确性的滤光片,位于样品室内侧,用一拨杆来改变位置; 当测试波长在340-380nm波段内如作高精度测试可将拨杆推向前(见机内印字指示),通常不使用此滤光片时,可将拨杆置在400-1000nm位置; 注:如在380-1000nm波段测试时,误将拨杆置在340-380nm波段,则仪器将出现不正常现象。(如噪声增加,不能调整100T等)2.6改变标尺 本仪器设有四种标尺: TRANS.透射比: 用来对透明液体和透明固体测量透点; ABS.吸光度: 用来采用标准曲线法或绝对吸收法,在作动力学测试时亦能利用本系统; FACT.浓度因子:用于在浓度因子法浓度直读时设定浓度

22、因子; CONC.浓度直读:用于标样法浓度直读时,作设定和读出,亦用于设定浓度因子后的浓度直读; 各标尺间的转换用MODE键操作并由“TRANS.”、“ABS.”、“FACT.”、“CONC.”指示灯分别指示,开机初始状态为TRANS.,每按一次顺序循环;2.7测量吸光值 将样品置入样品室,调整标尺置于“ABS.”,盖上样品室盖,读出样品吸光度;2.8仪器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盖好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情况记录。3 仪器维护及注意事项3.1试样室底不应沉积有不小心泼洒的溶液。3.2光束出入口部分的石英窗板,不应沾有指纹以及其他污物。3.3比色皿每次使用后应用石油醚或乙醇清洗干净,存于盒中备用。3.4每月清洁仪器外表,请勿使用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做好维护记录。3.5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人。3.6仪器使用时应注意仪器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