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5922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一、结构设计原则1、结构设计应考虑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结构建成后,不允许对结构设计时所依据的周边环境进行较大改动。2、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限界以及其他施工工艺的要求,并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变位等因素予以确定。3、结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正常使用以及耐久性的要求。4、结构应采取防止杂散电流的措施。二、主要设计标准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周边构件:二(b),内部构件二(a)2、在设计考虑的环境类别中,正常的使用和维护条件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3、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4、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

2、三级,防水混凝土构件最大允许裂缝宽度为:迎水面0.2mm,背水面0.3mm。非防水混凝土构件最大允许裂缝宽度为:0.3mm。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不应大于lo/300。5、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相应各类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所要求的最小构件尺寸及保护层最小厚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的附录二的要求。6、车站主体、出入口及机电设备集中的部位防水等级为一级,风道、风井等部位防水等级为二级。7、车站抗浮设防水位31.50m;结构抗浮安全系数(不计侧壁摩阻力)应不小于1.05。8、结构抗震验算采用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

3、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抗震等级为二级。9、地面超载:车站顶板上10KN/m2南侧贴近马路侧20KN/m2站厅层及站台层公共区 楼面均布活载标准值:4KN/m2 施工荷载标准值:5KN/m2设备及管理用房区 楼面均布活载标准值:8KN/m2 设备运输通道:10KN/m2车站房间应按建筑图中注明的功能使用,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在设备安装和维修过程中,设备应在指定位置停放并沿指定路线运输。三、主要工程材料1、混凝土顶、底板(含梁)、侧墙及端墙(含壁柱)C35,S10中板 C35中柱 C45站台板、楼梯等内部构件 C302、钢筋及钢材主筋 HRB335()构造

4、钢筋及分布钢筋 直径12 HPB235()直径14 HRB335预埋件钢板 Q235B锚筋 HPB235(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吊环 HPB235(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3、焊接材料E43系列焊条4、钢筋接头当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连接件必须是经国家有关职能部门批准合格的产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并经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四、混凝土结构构造措施1、变形缝及超长结构抗裂措施B区结构长57.7米,属超长结构且不宜设变形缝,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超长结构抗裂问题:1)严格执行混凝土耐久性措施,保证混凝土品质。2)顶底板及侧(端)墙分布钢筋放于主筋外侧;水平分布钢筋采用二级钢筋,配筋率大于0.25%。3)混凝土的

5、入模温度不应大于25,构件中心和外表面的最大温差不高于25,同时应加强养护,控制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浇筑混凝土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或喷养护剂及草帘等进行保温和保湿养护。4)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沉陷裂缝和因表面快速失水引起干缩裂缝,顶底板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压23遍。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应符合下列规定:顶梁、底梁55顶板、底板、侧墙、端墙外侧55,内侧45中板梁、中柱45中板30站台板及其梁、柱303、钢筋的锚固1)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图中有冲突者应以本表为准。2)受压钢筋锚固长度可取为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普通钢筋受拉锚固长

6、度表 LaEC45C35C30HPB23523d25d27dHRB33529d(32d)31d(34d)34d(38d)注:括号内数值为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锚固长度;4、钢筋的连接1)直径不小于25的钢筋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直径不大于22的钢筋连接可采用焊接或绑扎搭接接头。2)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取同级别钢筋受拉锚固长度的1.4倍并不得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可取受拉搭接长度的0.7倍并不得小于200mm,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率不得大于50%。3)搭接焊接头宜采用单面焊接,必要时可采用双面焊接。单面焊接时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接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d为较大钢筋直径。焊接接

7、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且接头应相互错开35d并不小于500mm,焊缝高度0.8d。4)机械连接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原B级)。机械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接头宜相互错开35d并不小于500mm。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采用一级机械接头(原A级)。5)图中未示受力钢筋接头设置原则为:受压接头应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受拉接头设置在距支座1/4跨度范围内。5、混凝土耐久性措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主要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配比要求、构造措施和裂缝控制、防杂散电流措施、施工质量的要求以及结构建成后的正常维护有关,主要控制因素是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密实度以及抗渗性能。1)

8、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水泥:车站大体积浇筑的混凝土避免采用高水化热水泥,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宜为42.5;宜采用低碱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骨料:应使用级配良好、洁净的粗细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 ;不得使用含氯外加剂;外加剂:应使用低碱外加剂,适当使用优质引气、减水剂,限制使用早强剂;不得使用含氯外加剂;掺和料:掺和料推荐采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等;2)混凝土配比要求混凝土配制应采用双掺技术(掺高效减水剂加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硅粉等),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地下车站顶、底板、侧墙应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

9、混凝土;控制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单方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20Kg,也可根据掺和料的掺量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300Kg,最大水泥用量不超过450Kg;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单方混凝土中总的碱当量含量不应超过3Kg;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地下结构负一层以上构件(包括侧墙及顶板)应考虑抗冻性能,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次数不得少于100次。3)施工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控制混凝土早期开裂,可适当掺加缓凝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25,入模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70,同时应加强养护,控制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应保证

10、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施工误差在3mm之内。4)结构建成后不应任意改变结构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并应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6、钢结构防锈防腐蚀措施外露预埋件及钢结构构件安装前应除锈并涂刷防锈底漆;钢楼梯、爬梯等应在构件安装后涂刷油漆;钢楼梯与道床结构接触部位应加强防腐处理。7.杂散电流防护设计 1)顶、底板、楼板和侧墙的环向钢筋连接全部采用焊接,形成一闭合圈;2)每隔5m环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焊接,同时变形缝两侧的第一排环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焊接。3)在左、右线线路中心附近各有三根纵向钢筋与内层(顶板下铁环向钢筋、底板上铁环向钢筋和楼板环向钢筋)钢筋焊接;4)在侧墙、底梁与底板顶面连接处设置测量端子和排

11、流端子。5)测量端子和排流端子的大样和数量详供电专业设计图纸。8、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要求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照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单独浇筑,梁混凝土的浇筑应随后进行,不在梁端形成施工缝。梁柱节点混凝土的强度9、吊环A型吊环承载力为50KN,B型吊环承载力为100KN。吊环形式如下图:吊环应与板上层分布钢筋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5d,在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为30d,d为吊环直径。10、设备基础插筋构造 11、梁腰开洞处理设备要求在梁腰开洞,应将洞口做成圆形,并且洞口直径不大于梁高的1/3,洞口中下梁的余高皆不应小于梁高的1/3,洞边距支座边距离不应小于2倍梁高。洞口附近应设置加强钢筋,构造

12、如下图。梁腰中开任何洞口均需征得结构设计人员的书面同意。梁腰开洞附加钢筋构造12、洞边钢筋构造墙、板开洞处,若洞边未布置加强梁,墙、板钢筋应按下图方式处理,洞边加强筋以图中为准。13、板、墙拉筋构造板和墙的拉筋应采用梅花形布置,表示方法和布置如下图所示: 1501502002001240030014、梁宽大于柱宽,节点做法如下图:1210015、纵梁主筋与板面筋交叉时,应将板面筋放置在梁筋外侧;中板、站台板次梁相交时,应将被支承梁主筋放在支承梁主筋上面。16.纵向钢筋弯折半径要求:d25,r=6d,d25,r=8d。五、施工缝1、应尽量减少施工缝的设置,以保证结构整体性及防水效果。2、水平施工

13、缝主体结构水平施工缝位置:底板加腋上900mm处、中板顶面处。必要时可在中板和顶板加腋下增设施工缝,顶板、底板内不得留置水平施工缝。3、环向施工缝施工单位根据具体的施工安排并结合减小结构温度及收缩应力的目的合理设置环向施工缝,间距不宜大于30米,环向施工缝的设置应注意保证车站内部设施(如集水坑、电梯、出入口等)的完整性。六、砌体结构1、承重砌体材料MU20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宜小于B级。2、结构图中仅绘出承重墙和柱,构造柱以及非承重隔墙应按照建筑施工图要求施工。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构造柱插筋的预留。七、地基处理1、为降低叉压区变形缝两侧差异沉降,在D区明挖基坑内距C、D

14、区之间变形缝3米范围内进行地基加固。2、加固采用花管注浆法,注浆材料为水灰比0.45的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MPa。花管长度为5米,间距300,梅花形布置。在变形缝附近应向基坑外侧倾斜,外插角为20度。八、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查验,保证持力层符合设计要求。如存在软弱土层应进行处理并取得设计人员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2、施做底板垫层前应查阅相关专业设计图纸,并在完成相关专业接地设施后方可施做垫层。施做主体结构前应查阅后续内部构件图纸和区间等相关图纸,做好接口插筋预留。3、钢筋制作、安装应注意防水层的保护,钢筋应按照杂散电流防护的要求进行焊接。4、预留洞、预埋件应配

15、合其他工种图纸进行施工。未经结构专业许可,严禁擅自留洞或事后凿洞。5、中板施工时应预先将模板起拱,拱度为2/1000板跨。6、顶板覆土宜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回填,其中不得混有石块、碎砖、灰渣等杂物。覆土厚度大于500厚后方可使用机械回填碾压。D区顶板回填土厚度不得小于1.5米。7、基坑在拆撑、换撑时应保证已完成的结构达到80%以上的设计强度。8、基坑降水应在顶板回填覆土厚度不小于1米后方可停止。东直门站C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一、监理依据1.东直门站结构专业第六册施工设计兰图(2006年8月版)2.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

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5.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01)6.建筑结构焊接技术规程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8.地铁暗挖注浆技术规程9.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10.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1.建筑地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规程1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二、指导思想C区工程是机场线的特级风险工程,其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将直接危及城铁13号线的安全运营,影响到全市人员的出行安全,影响到北京市的社会安定。因此,C区参建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安全质量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切实实地管

17、好、做好。必须坚持施工准备工作没做好,不开工;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开工;技术交底没进行,不开工;施管骨干人员不到位,不开工。必须做到不盲干、不瞎干、不冒进、不冒险。必须做到技术管理超前,施工管理超前,安保措施超前,监控量测超前。稳扎稳打,稳步前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三、主要设计标准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80kpa。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周边构件:二(b),内部构件二(a)。3、在设计考虑的环境类别中,正常的使用和维护条件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4、永久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5、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防水混凝土构件最大允许裂缝宽度为:迎水面0.2

18、mm ,背水面0.3mm。非防水混凝土构件最大允许裂缝宽度为:0.3mm。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不应大于L0/300。6、车站C区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7、结构抗浮安全系数(不计侧壁摩阻力)应不小于1.05(车站抗浮设防水位31.50m)。8、结构抗震验算采用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抗震等级为二级。四、主要工程材料要求1、混凝土上跨结构 C40,S10混凝土下穿结构 C35,S10混凝土暗挖初支 C20喷射混凝土桩、托梁及条基 C25喷射混凝土面层 C20结构垫层 C152、钢筋及钢材钢筋:-HPB235

19、-HPB335 钢板、型钢:Q235A3、焊接材料E43系列焊条4、钢筋接头当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连接件必须是经国家有关职能部门批准合格的产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并经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五、程序监控要点1、检查施工设计图纸是否完成相关审查批准程序。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论证,是否完成合法的审批手续。3、检查安保体系、质保体系、施建队伍的人员到岗到位情况,资证情况。4、检查施工机具配置情况,是否满足C区安全质量施工的需要。5、检查用于C区原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质证件是否齐全可靠。6、检查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是否与施工方案相符。7、检查施工工艺、施工步序是否与工艺规程、设

20、计要求相符。8、检查监控量测布点是否合理,施测是否认真,反馈是否及时。六、主要工序监控要点1、地基处理检查要点1)为降低岔区变形缝两侧差异沉降,在C区下穿结构距C、D区之间变形缝3米范围内进行地基加固。2)加固采用花管注浆法,注浆材料为水灰比0.45的水泥浆,注浆压力为1Mpa。花管长度为5米,间距300,梅花形布置。在变形缝附近应向基坑外侧倾斜,外插角为20度。3)上跨结构地基设300mm厚级配砂石褥垫层。4)导洞内灌注桩底使用小导管注浆改良地基,通过单桩静载试验验证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要求。2、砼结构构造检查要点1)结构抗裂措施(1)严格执行混凝土耐久性措施,保证混凝土品质。(2)顶底板及侧

21、墙分布钢筋放于主筋外侧;水平分布钢筋采用二级钢筋,配筋率大于0.2%。(3)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25,构件中心和外表面的最大温差不高于25,同时应加强养护,控制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浇筑混凝土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或喷养护剂及草帘等进行保温和保湿养护。(4)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沉陷裂缝和因表面快速失水引起干缩裂缝,顶底板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压23遍。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应符合下列规定:上跨结构:顶梁 50mm,柱45mm, 顶板、底板、侧墙 外侧50mm,内侧40mm下穿结构:外侧50,内侧403)钢筋的锚固(1)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下

22、表规定,图中有冲突者应以本表为准。普通钢筋受拉锚固长度表 LaE混混凝凝土土强强度度钢钢筋筋级级别别C40C35C25HPB23523d25d31dHRB33529d(31d)31d(34d)38d(42d)注:括号内数值为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锚固长度。(2)受压钢筋锚固长度可取为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4)钢筋的连接(1)结构受力主筋可采用焊接或机械接头连接,直径不小于25的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接头。分布钢筋、构造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或绑扎搭接接头,在施工条件受限时可采用机械接头。(2)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取同级别钢筋受拉锚固长度的1.4倍并不得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可取受拉搭

23、接长度的0.7倍并不得小于200mm,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率不得大于50%。(3)搭接焊接头宜采用单面焊接,必要时可采用双面焊接。单面焊接时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接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d为较大钢筋直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且接头应相互错开35d并不小于500mm。(4)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原B级),机械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接头宜相互错开35d并不小于500mm。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采用一级机械接头(原A级)。(5)图中未示的受力钢筋接头设置原则为:受压接头应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受拉接头设置在距支座1/4跨度范围内。5)混凝土耐久

24、性措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主要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配比要求、构造措施和裂缝控制、防杂散电流措施、施工质量的要求以及结构建成后的正常维护有关,主要控制因素是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密实度以及抗渗性能。(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水泥:车站大体积浇筑的混凝土避免采用高水化热水泥,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宜为42.5;宜采用低碱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骨料:应使用级配良好、洁净的粗细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外加剂:应使用低碱外加剂,适当使用优质引气、减水剂,限制使用早强剂;不得使用含氯外加剂;掺和

25、料:掺和料推荐采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等;(2)混凝土配比要求混凝土配制应采用双掺技术(掺高效减水剂加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硅粉等),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地下车站顶、底板、侧墙应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控制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单方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20kg,也可根据掺和料的掺量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300kg,最大水泥用量不超过450kg;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单方混凝土中总的碱当量含量不应超过3kg;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上跨结构应考虑抗冻性能,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次数不得少于100次。(3)施工

26、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控制混凝土早期开裂,可适当掺加缓凝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25,入模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70,同时应加强养护,控制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应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施工误差在3mm之内。(4)结构建成后不应任意改变结构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并应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6)杂散电流防护设计顶、底板和侧墙的环向钢筋连接全部采用焊接,形成一闭合圈每隔5m环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焊接,同时变形缝两侧的第一排环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焊接;在侧墙与底板顶面连接处设置测量端子和排流端子;测量端子和排流端子的大样和数量详供电专业设计图纸。7)板、墙拉筋布置板和墙的拉筋应采用梅花形布置,表示方法

27、和布置如下图所示: 150150200200 12400300 8)梁宽大于柱宽,节点做法如下图:9)纵梁主筋与板面筋交叉时,应将板面筋放置在梁筋内侧;主次梁相交时,应将被支承梁主筋放在支承梁主筋内侧。10)纵向钢筋弯折半径要求:d25,r=6d,d25,r=8d。11)应尽量减少施工缝的设置,以保证结构整体性及防水效果;顶板、底板内不得留置水平施工缝。3、下穿折返线施工监控要点主体C区下穿结构的设计以施工降水为前提,确保下穿结构实现无水施工,施工降水由专门设计院进行设计,当车站设计发生变化时,降水设计必须做相应的调整。1)折返线两侧基坑开挖及上方土体的卸载对折返线两侧三角区土体进行旋喷加固,

28、根据桩变位监测可适当加强B、D区基坑支护刚度。根据折返线结构沉降监测结果,分层开挖折返线上方土体,与折返线两侧基坑开挖及下方导洞开挖配合,通过沉降抵消上浮,确保折返线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上浮。2)折返线外钻孔灌注桩灌注桩应定位准确,桩的中心线纵横向偏差不应超过50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并不得侵入结构。钢筋保护层偏差不宜大于20mm。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满足桩长、桩身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设计要求,不得有断桩、混凝土离析、夹泥等现象发生。相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另一桩方可施工,或采用跳桩施工的方法。钢筋笼吊放到设计位置时,应检测其水平位置和高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应立即

29、固定钢筋笼浇注混凝土。桩灌注至指定标高后用粘土回填上部钻孔,分层夯填密实。3)B、D区结构施工完成负三层楼板后,折返线下两侧导洞进洞开挖暗挖施工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在开挖过程中,加强支护刚度,做好侧壁以及导洞底部土体的注浆加固,在初支成环后及时注浆填充初支与折返线底板间的空隙。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应根据围岩、机械设备等条件,尽量采用对围岩的扰动小的开挖方法。要加强对开挖工作面地质的观察和记录,判断其稳定性并预报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以指导施工。必要时,应采取锚喷或注浆等有效措施确保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性。初期支护的钢筋格栅,应在洞外加工成榀,洞内安装。钢

30、筋格栅加工后应试拼装,允许偏差为:高度10mm,扭曲度10mm。洞内安装时,钢筋格栅应垂直线路中线,允许偏差为:横向20mm,垂直度0.5%。钢筋格栅在洞内安装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连接节点准确到位且连接安全可靠。为了预防突发事件,施工前准备一定数量的应急钢横撑或其它应急材料,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4)侧导洞内做桩、托梁导洞内灌注桩施工前必须在B、D基坑内分别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桩底通过小导管注浆改良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至设计要求。洞内灌注桩施工前必须勘测核实降水工程的效果和地下承压水的水位及水头,符合设计工况方可施工。导洞内跳桩施工;桩底预留不小于4根二次压浆管。桩施工前对初支底部土体进行

31、二次注浆,将锁口钢板焊牢于初支底部格栅以保持导洞封闭格栅刚度。托梁施工后注浆填充托梁与折返线底板间的空隙。5)开挖中导洞并作条基、托梁中导洞开挖要求同侧导洞;条基下预留二次压浆管,每平米不少于4根;折返线范围内条基托梁施做完毕后模筑折返线范围外桩及托梁,桩内预留下穿结构顶板钢筋。6)导洞间土体开挖初支成环,加强支护刚度;做好底部土体注浆以及初支与折返线底板间回填注浆工作;通过桩底及桩侧后压浆措施,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通过条基底部土体注浆,加固地基,减小条基沉降;做好托梁顶部压浆措施,压浆采用微膨胀砂浆,通过条基顶部型钢托梁与中导洞初支间加钢楔及垫板,实现托梁与初支密贴。至此,根据折返线沉

32、降监测结果对折返线结构进行第一次顶升恢复变位。7)拆除临时隔壁,施做顶板不大于6m分段拆除格栅中隔壁,施做下穿结构顶板;根据折返线沉降监测结果继续对桩、条基及托梁与折返线底板间进行压浆控制。待整个下穿结构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在顶板指定位置加设钢支撑顶住折返线(应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增加支撑数量),并对折返线结构进行第二次顶升恢复变位。8)盖挖施工折返线范围外两侧下穿结构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顶板下土体;支护边桩桩间土随开挖进行挂网喷锚保护,钢筋网为6150150,同时设置222水平加强钢筋,竖向间距为1m。水平加强筋应与桩主筋焊接,并与钢筋网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采用C20,厚100mm。开挖至施

33、工缝须及时封闭掌子面,加强掌子面支护刚度,减小折返线下方土体变位。支护系统施工要点:支撑的稳定性是控制整个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支撑的架立必须准确到位。支撑安装前应在地面上试拼,检查其直线性是否良好。支撑不应作业平台,其上不应搁置或悬挂重物。土体开挖至支撑(锚索)设计标高下0.5m时必须停止开挖,及时架设钢支撑(锚索),施加预应力,确保支护结构的变形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支撑(锚索)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应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应再次检查各节点的连接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进行加固处理,待额定预加力稳定后锁定。从支撑(锚索)的架设到拆除

34、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支撑(锚索)的监测应严格要求,确保支撑(锚索)的万无一失时,用于架设支撑(锚索)的钢腰梁的制作、安装必须保证其稳定、强度、变形的要求,并确保钢腰梁与支护桩之间牢固联结。施工中应注意对支撑挠度的监测,支撑挠度不应大于1/600的支撑长度(不含初始变形)。根据折返线沉降监测结果继续对桩底、托梁与折返线底板间进行压浆控制。9)盖挖施工折返线范围内下穿结构在已施工完毕的两侧折返线外下穿结构施工缝边沿处架设竖向支撑,确保顶板跨中不下挠,从而对折返线范围内下穿结构形成顶板四边支承盖挖。之后破除掌子面,开挖折返线下方土体完成下穿结构。盖挖要求同折返线外两侧下穿结构。根据折返线沉降监测结果

35、继续对桩底、托梁与折返线底板间进行压浆控制。10)待下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折返线结构进行第三次顶升恢复变位,下穿结构顶板与折返线结构底板间灌注混凝土并压浆,实现下穿结构与折返线结构密贴。11)顶升过程中应根据折返线沉降监测结果,调整千斤顶的数量及布置,确保折返线结构的正常使用。12)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与地质勘察资料进行核对,若有不符应立即通知监理、设计及勘察单位现场调整处理,以满足设计要求。4、各关键工序监控要点1)下穿施工各关键工序沉降控制指标为了使总沉降值、不浮值、变形缝差异沉降值以及沉降速率都能够在控制范围内,将总的沉降及变形控制值在每一关键工序中进行分解,确保每一关键

36、工序的沉降值都在控制指标内。各关键工序的控制值分配如下表所示。下穿施工各关键工序的控制值分配表控制指标预警值报警值最终控制值1.折返线两侧基坑开挖最大沉降值(mm)1.41.62最大差异沉降值(mm)0.30.40.52.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最大沉降值(mm)-1.1-1.2-1.5最大差异沉降值(mm)-0.3-0.4-0.53.折返线下侧导洞开挖最大沉降值(mm)1.11.21.5最大差异沉降值(mm)0.30.40.54.侧导洞内做桩、托梁最大沉降值(mm)0.30.40.5最大差异沉降值(mm)0005.开挖中导洞并条基、托梁最大沉降值(mm)2.12.43最大差异沉降值(mm)0.70

37、.816.导洞间土体开挖最大沉降值(mm)0.70.81最大差异沉降值(mm)0.30.40.57.拆除临时隔壁,施做顶板最大沉降值(mm)1.11.21.5最大差异沉降值(mm)0.60.70.88.顶板下盖挖完成下部结构最大沉降值(mm)2.83.24最大差异沉降值(mm)1.11.21.5合 计最大沉降值(mm)9.510.813.5最大差异沉降值(mm)2.83.24注:预警值为最终控制值的70%时,报警值为最终控制值的80%。2)下穿施工各关键工序的工程技术保证措施为确保下穿施工过程中,整体以及各关键工序的控制指标都能得以实现,需在每个工序中做好施工控制和辅助施工措施;同时应针对各关

38、键工序中达到预警值、报警值以及控制值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具体措施详下表。各关键工序技术措施表技 术 措 施正常情况出现预警值出现报警值1.折返线两侧基坑开挖1.折返线两侧三角区土体旋喷桩加固;2.加强B、D区基坑支护刚度;1.调整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进度,抵消沉降。2.根据监测结果,适当增加支撑预应力;1.停止两侧基坑施工;2.调整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进度,抵消沉降。2.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1.根据监测结果,分层开挖折返线上方土体;2.与折返线下方土体开挖配合,通过沉降抵消上浮;1.停止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2.通过两侧基坑开挖以及下穿施工的沉降抵消上浮。1.停止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

39、2.通过两侧基坑开挖以及下穿施工的沉降抵消上浮。3.折返线下侧导洞开挖1.加强支护刚度;2.做好导洞开挖过程中侧壁以及导洞底部土体注浆加固;3.导洞初支成环,及时注浆填充初支与折返线底板间的空隙1.调整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进度,抵消沉降。2.导洞初支顶部及底部注浆抬升;1.停止导洞施工;2.调整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进度,抵消沉降;3.导洞初支顶部及底部注浆抬升。4.侧导洞内做桩、托梁1.跳桩施工;2.初支底部土体二次注浆;1.调整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进度,抵消沉降;2.导洞初支顶部及底部注浆抬升;1.停止成桩施工;2.调整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进度,抵消沉降;3.导洞初支顶部及底部注浆抬升。5.开挖中导

40、洞并做条基、托梁1.加强支护刚度;2.做好导洞开挖过程中侧壁以及导洞底部土体注浆加固;3.导洞初支成环,及时注浆填充初支与折返线底板间空隙;1.调整折返线上方土体开挖进度,抵消沉降;2.分析原因,加强土体注浆加固措施。1.停止施工,分析原因;2.利用夜间停运期间调整轨道结构;3.通过中导洞顶部及底部注浆顶升折返线结构。6.导洞间土体开挖1.初支成环,加强支护刚度;2.做好底部土体注浆以及初支与折返线底板间回填注浆工作;3.通过桩底及桩侧后压浆措施,提高桩基承载力,降低沉降;通过条基底部土体注浆,加固地基,降低条基沉降;_4.做好托梁顶部压浆措施,压浆采用微膨胀砂浆;通过条基顶部型钢托梁与中导洞

41、初支间加钢楔及垫板,实现托梁与初支密贴;分析原因,加强辅助施工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决定是否继续施工。1.停止施工,分析原因。2.利用夜间停运期间调整轨道结构;3.通过托梁顶部加钢楔及兴顶压 浆顶升折返线结构。7.拆除临时隔壁,施做顶板1.小人段拆除中隔壁;2.必要时增设临时支撑;分析原因,根据量测数据确定是否减少拆除临时中隔壁的长度、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工1.停止拆除临时支撑;2.利用夜间停运期间调整轨道结构;3.通过托梁顶部加钢楔顶及梁顶压浆升折返线结构。8.顶板下盖挖完成下部结构1.通过型钢托梁与中导洞初支间加钢楔及垫板,部分抵消顶板下挠引起的沉隆;2.加强侧壁支护,适当增加支撑预应

42、力;分析原因,根据量测数据确定是否继续施工1.停止开挖;注浆加固坑壁土体;2.利用夜间停运期间调整轨道结构;3.通过托梁顶部加钢楔顶及梁顶压浆升折返线结构。5、监控量测控制要点1)折返线结构变形、沉降控制标准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分级标准,本段车站结构属于特级安全风险。根据城铁车站原设计单位-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提交的13号线东直门车站站后折返线结构有轨道安全性评估报告(送审稿),城铁13号线东直门站站后折返线在保证正常运营的条件下轨道变形 控制指标如下表:上浮(mm)下沉(mm)差异沉降(mm)变形速率(mm/d)轨道变形控制指标1.513.541.5本设计按上表进行折返线结构沉

43、降变形控制2)实施远程监测的目的及监测范围新建车站的施工必然会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为保证既有结构的安全和正常运营,在车站施工期间,通过监测工作的实施,实时掌握在新建线路穿越既有线施工过程中既有线隧道结构形状和道床、轨道状况的改变,为建设方及运营方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评定地铁施工对既有线结构和轨道的影响,为及时判断既有线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状况提供依据,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使有关各方有时间做出反应,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妈有线安全运营。由于传统监测技术在高密度的行车区间内无法实施,且不能满足对大量数据采集、分析、及时准确反馈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对既有13号

44、线折返线的结构和轨道变形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量测。监测范围为受东直门站施工影响的沉降槽范围再向两侧各延伸5米区域,以折返线隧道中线与机场线东直门站轴线的交点为中心,向两侧各延伸40m,总监测范围为80m。中心点里程为K40+642.571,监测范围的里程为K40+602.571K40+682.571。3)监测项目监测项目汇总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频率监测目的1折返线结构沉降监测静力水准系统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1次/2小时掌握施工期间既有线结构沉降变形情况2折返线结构变形缝差异沉降监测静力水准系统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1次/2小时掌握施工期间结构缝两侧结构的不均匀沉降3折返线结构变形缝开合度监测测缝计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1次/2小时掌握施工期间既有线结构缝水平变形情况4折返线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全站仪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天1次掌握施工期间折返线结构水平位移情况5走行轨纵向变形监测静力水准系统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1次/2小时掌握施工期间轨道走向的变形情况6走行轨左右轨高差变化监测梁式倾斜仪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1次/2小时掌握施工期间轨道左右轨的不均匀沉降变形7走行轨轨距变化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