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8112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6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1 信息 1.2 系统 1.3 广义信息系统 1.4 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5 信息系统的功能 1.6 信息系统结构 1.7 信息系统类型 1.8 信息系统在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地位,1.1 信 息,1.1.1 信息的定义 从常识讲:信息(Information)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以及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媒体所揭示的内容。 从加工处理角度讲: 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意义的数据。数据是信息加工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数据(Data)是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可鉴别的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信息的

2、本质:信息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状态,是显示物质存在方式的物质属性,同时也是物质间接存在性和物质自身显示自身的标志。,1.1.2 信息的分类 1. 从主客观关系分 客观信息:表现物质系统的特征,是事物运行的状态和方式; 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关系:客观信息是主观信息的认识对象和内容,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的能动反映。,2. 从系统角度分 系统外部信息:系统的外界环境产生的信息; 系统内部信息:决定系统自身的组织和结构、调节系统各部分行动的信息。 3.从自然发展分 非生物信息: 一切非生物的运行状态和方式; 生物信息:生物的运行状态和方式; 社会信息:人类社会的运行状态和方式。可分为政

3、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信息等。,4. 从逻辑层次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语法信息: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的直观描述,表现为符号或语言,不涉及信息内容的解释和实际效用。 语义信息:揭示所描述事物内容的真实含义,确定其含义的表示方法。 语用信息:不仅要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而且要揭示其对人类的价值和效用。,1.1.3 信息的特性 1记载性 信息必须借助文字、图像、声波、电波、光波等物质形式而存在或表现。 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信息本身就蕴含于物质之中。 用来储存信息的物质被称为信息的载体,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文字、电波和磁盘都是信息载体,人的大

4、脑是最复杂的信息载体。 信息载体的性质决定着信息的价值和被利用的程度。,2传输性 传输性是信息源通过载体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 信息的传递是信息的时空运动。 信息传递需要时间,接收者获取的信息总是滞后于信息源。 信息传输的载体和传输手段决定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率。信息的传输手段与信息载体的性质和采取的传输技术有关。,3. 共享性 信息可以由一个信息源到达多个信息的接收者,被多个接收者所共享,并且可以因交流使内容倍增。 共享是信息的独特性。一个物体只能被一个享用者所占有,但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所享用,而且对信息不会有丝毫影响。 信息的共享性使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传输手段加以扩展,从而让其获得广泛

5、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4. 加工性 加工是指对信息的整理、变换、压缩、分解综合、排序等处理。 对信息的加工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内容、形式和时效等方面的需要。人们总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信息加工处理成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形式和结果。 信息的加工性反映了信息的可塑性和增值性,它为人们更加广泛地使用信息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变换,可以在原信息的基础上得到对人们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信息。,5. 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与信息产生、传输和提供的时间有关。 信息的利用肯定要滞后于信息的产生,但必须有一定的时限,超过了这个限度,信息就失去或削弱了被利用的价值。 信

6、息只有被及时传递和有效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内容越新,传递越快,信息的价值就越大。,1.2 系 统,1.2.1 系统的概念 系统(System)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部分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我们日常使用较多的一个概念,像财务系统、军事系统、卫生系统、金融系统、技术系统、呼吸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系统等。,系统的目标:系统的趋态和追求的目的。 系统的功能: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应该具有的能力和效用。系统功能由系统目标所确定。 系统的结构:系统各要素之间所表现的模式和关系。 系统的多元性:系统由多个部分构成,不存在只有单个元素的系统。 系统的

7、整体性:从一定角度来描述事物的整体性,人们通过这个概念来整体地把握事物,以及事物的构成及关系。,1.2.2 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系统为了实现其目标,需要由各个部分协调构成为有机整体,这就是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整体性反映了系统的目标。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必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系统的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系统的目标。 系统整体功能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性质。,2关联性 系统的关联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以构成整体系统。在系统中肯定不存在不与其它部分发生任何关系的元素。 关联性是系统整体性的保证。如果系统中的各个构成

8、要素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就像一盘散沙,也就构不成整体系统,系统的整体性也就无从表现。,3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一种共性结构模式,具体的表现是可把系统的结构划分成为一种纵向的层次关系。我们总可以把一个系统分解成为多个相对简单的子系统,对每一个子系统又可以进行分解,这样按照抽象程度,系统就表现出由抽象到具体的分层结构。例如,一个企业系统是由计划、生产、财务、人事、供应、销售、科技、质量等子系统构成的,而财务子系统又由账务处理、成本核算、工资核算等更小的子系统构成。,系统层次性反映了人们观察和看待系统的角度。从宏观角度观察一个系统时,这个系统是由几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如果我们从子系统的角度观

9、察,它又是由几个更小的子系统所构成的。,神经系统 脾 胃膜 肌肉 人 消化系统 胃 胃腔 腺液 生殖系统 肝胆 胃液 肠道,4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确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环境发生着变化。系统要满足环境的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也必须跟着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就是系统的适应性。 系统适应性是保证系统整体性的需要。因为系统所存在的环境是变化的,系统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1.2.3 系统的分类 1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图1.1 按复杂性对系统的分类,2. 从系统自然特性划分 自然系统包括人类、太阳系以及地球的生态系统等。 构造性系统

10、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由人所创建的系统。构造性系统是为人类服务的。例如,汽车、自行车、电话、电视都可以被看为构造性系统;国家、地方政府、学校、教堂也是构造性系统。,3按人们认识系统的抽象程度划分 1) 概念系统 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系统的一种抽象模型。 概念系统能够表述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大致轮廓,但对系统反映比较粗糙,很不完善,甚至缺乏必要的细节。 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系统在人们头脑中的概要反映。例如,在我们头脑中的人、社会、国家等系统,一般只是一种抽象和宏观的概念。,2) 逻辑系统 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论证并从原理上证明是合理可行的系统。逻辑系统考

11、虑了系统的目标合理性、结构合理性、功能合理性和实现合理性。 逻辑系统仍然不等同于实际系统。但在现有的技术、设备、资金和人力条件下,一定能够实现系统所规定的要求。因此,逻辑系统是摆脱了具体实现细节的合理系统。 在软件工程中,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模型就是逻辑系统。,3) 物理系统 物理系统是具体存在的系统,也叫客观系统。现实存在的所有系统都是物理系统。,4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划分 1) 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系统,也即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系统内部的运行。例如,温箱和黑匣子。 并不存在绝对的封闭系统。因为外界环境对系统内部总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系统的目标要求上看

12、,外界环境不会对封闭系统内部的运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或者外界的干扰因素可以忽略不计。,2) 开放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存在密切联系并形成不可分割关系的系统。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系统,系统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现实中的社会系统、信息系统等均属于开放系统。,1.2.4 系统方法 从认识论角度看,系统则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观点和方法。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本质规律,在其过程中又表现出显著的整体性。“系统”就是人们用来把握事物整体性和相互关系的观点和方法。采用系统观点看待事物时,总是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把事物分解成为多个部分或要素,分析

13、各个部分在整体事物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结构。,在系统方法中,人们一般采用A.D.霍尔提出的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的三维结构方法。 1逻辑维:逻辑维反映从系统观点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以下七个逻辑步骤: (1) 问题描述; (5) 方案优化; (2) 确定目标及评价标准; (6) 决策; (3) 系统分析,提出逻辑模型; (7) 实施计划。 (4) 提出方案;,2时间维 时间维指从系统工程角度,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经过的时间阶段。系统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规划阶段; (2)制定方案阶段; (3)研制阶段; (4)生产阶段; (5)安装实验阶段; (6)运行阶段和更新阶

14、段。,3知识维 知识是系统方法的基础和保证,系统方法需要运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它包括共性知识和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不同专业门类的知识。这些共性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构成了系统方法的知识维度。 知识维与逻辑维和时间维交互作用,形成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1.3 广义信息系统,1.3.1 信息系统的观点 系统和信息系统都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观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人们探讨事物的物质特性和信息特性,可以把所认识的事物分为物质系统和信息系统两种类型。信息是物质的属性和表现形式,信息与物质的关系就像波与水一样不可分割,任何一个系统中既包含着物

15、质,又包含着信息。,强调系统的物质特性:认为系统是物质系统; 强调系统的信息特性:认为这个系统是信息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系统是人们以系统的观点,从信息的角度所观测的客观系统。信息系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系统的一种观点和方法。从这个观点出发,所有客观系统无不是信息系统。,1.3.2 广义信息系统的概念 物质系统(物质活动为主要特征) 客观系统 信息系统 (信息活动为主要特征) 物质系统是以物质特性及其运动为其主要特征,像桌子、板凳、楼房、汽车、植物等都属于物质系统。 信息系统是指以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转换、存储、传输、加工和利用为主要目的和特征的客观系统。我们把这个概念所定义的信息系统

16、称为广义信息系统。 像人、组织、社会、收音机、电视机、电脑、通信系统等都是这样的客观系统,它们以信息活动为主要特征,并能够对信息进行复杂的加工处理。,图1.2 广义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1.3.3 广义信息系统的结构 广义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输入、处理、输出、组织和控制五部分:,1. 信息系统输入 包括信息输入和物质输入。 信息输入是指把外部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之中,也包括在信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单元之间的信息输入。信息输入包括信息搜集、整理和输入三个步骤。信息输入可以采用手工输入和自动输入两种方式。 物质输入是指构建和添购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技术设备以及耗用材料。,2. 信息系统处理 包括信息处理

17、和物质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根据系统的要求对信息所实施的加工、变换、传输和存储等处理。 物质处理则主要指设备装置在信息系统中的有效运行过程,以及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3. 信息系统组织 信息系统组织是指保证信息系统有序活动的组织过程。它同样包括信息组织和物质组织。 信息组织是指信息在信息系统内部的有序活动以及信息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 物质组织是指保证设备装置有效运行所采取的措施。,4. 信息系统输出 包括信息输出和物质输出。 信息系统一方面输出环境所要的各种有用信息,另外也输出市场和用户需要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整个信息系统需要在有效的控制下方能正常运作。 5.信息系统控制 通过信息对信息系

18、统实施有效地控制,使信息系统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1.3.4 广义信息系统的分类 1. 按自然属性分 自然型信息系统是自然形成的,没有或较少掺杂人力改造的一类信息系统。像动物和自然人都是自然型信息系统。 构造型信息系统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制造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电视机、收款机、电话机等都是构造型信息系统。,2. 按所依赖的技术分 传统信息系统是指普通人工信息系统或采用传统技术的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系统是指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系统。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3. 按复杂程度分 简单信息系统功能和结构都比较简单,服务面向单一,技术

19、含量较少。像电话机、电视机、收款机、传呼机等都属于简单信息系统。 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所采用的技术较复杂,一般能够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像社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政府信息系统等都属于综合信息系统。,4. 按服务对象分 管理型信息系统面向组织的信息处理、业务处理以及管理和决策。 非管理型信息系统则主要面向科学计算、过程控制、设备检测、智能仪表等应用。像导弹制导、电厂控制、数据检测等都属于非管理型信息系统。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型信息系统的开发理论和方法。,1.4 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1.4.1 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IS,Information System)是指利

20、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组织(企业)是指按照一定目的构成的社会系统,像国家、政党、政府、社团、企业、学校、医院、银行等都属于组织。 信息系统是广义信息系统中的一种类型。, 信息系统是系统; 信息系统以处理信息为其主要特征; 信息系统为组织目标服务,是组织系统的子系统; 信息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是高度综合性系统; 信息系统的形式广泛多样。,1.4.2 信息系统的特征 1信息性 信息性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征; 信息是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 物质要素是储存信息和加工信息所必需的部分,物质活动也是伴随信息

21、活动所必要的活动。,2综合性 综合了信息和物质两种复杂的系统要素; 与外部环境综合为合谐的更大范围的系统; 综合了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加工、变换、传输、输出等)。,3集成性 1) 集成是指把多个相对独立的构件或部分,根据目标的需要构成和谐、兼容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 信息系统以集成方式构成,包括系统集成、平台集成和数据集成。 系统集成:信息系统由多个子系统集成而成。 平台集成:信息系统可由多个异构的网络、计算机等系统平台集成构成。 数据集成:信息系统的数据可由分布、异构的数据库系统集成而成。,4多样性 综合模式: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

22、主管信息系统。 服务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航天信息系统、学校信息系统、政府信息系统等。 系统规模:国际信息系统、国家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局域信息系统等。,5发展性 信息系统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 20世纪50年代:信息系统仅能够对企业中的一些简单业务进行处理,如工资计算、报表制作、生产报告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跨地区的具有高度复杂和综合处理能力的信息系统已经十分普遍。 未来信息系统将以更快的速度向纵深发展,整个世界形成一个综合的、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将成为现实。,1.4.3 信息系统的分类 1. 按系统规模分类 局域信息系统:企业、单位、学校、县城所建的信息系统。

23、 区域信息系统:多个局域信息系统集成而成的城市或省区信息系统。 行业信息系统:多个局域构成的纵向行业信息系统。 国家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和行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国家的综合信息系统。 国际信息系统:全世界形成的一体化信息系统。,2. 按应用面向分类 按照应用的面向,把信息系统分为政府信息系统(电子政务)、金融信息系统、商业贸易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教育信息系统(电子教务) 、医疗信息系统(电子医务) 、军事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农业信息系统、纺织信息系统、航天信息系统、建筑信息系统、石化信息系统等。 形成了某些经典应用的信息系统,如地理信息系统、CIMS集成制造系统、MRP资源需求

24、计划等。,3. 按综合模式分类 按信息系统的综合模式,可以把信息系统划分成为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主管信息系统五种类型。,1.5 信息系统的功能,1.5.1 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1. 信息的收集和输入(四环节) 1) 信息收集 收集方式:手工方式,自动方式,实时方式 2) 信息整理 3) 信息输入 4) 信息检查,外部信息 信息系统 内部信息,2. 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在信息系统内部和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工作。 信息传输手段: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或手工手段。 3.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把各种基础信息加工处

25、理成为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有用的信息。 信息加工方法:计算、统计、查询、汇总、求模、排序、优化。,4. 信息存储 信息系统要保存大量的历史信息、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还要保存大量的外部信息。积累的信息就可变为企业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财富。 5. 信息输出 信息输出方式:通过显示屏、打印机、语音报话等方式;也可以输出到硬盘、软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上或输出到其它信息系统中。 信息输出形式:文字、图形、报表、微缩胶片等。,1.5.2 业务处理 1). 业务是实现企业目标,完成机构职能的必须要的活动。有简单和复杂的业务;规程化和非规程化的业务;部门内部和跨部门跨企业的业务。 2). 信息处理蕴藏于企业

26、的业务过程之中, 业务处理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3). 业务处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是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系统通过业务处理来支持企业管理和实现信息系统的目标。 4). 业务处理分为联机事务处理和脱机事务处理两种类型。,(1) 联机事务处理 联机事务处理OLTP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也称为实时事务处理RTTP (Real-Tim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它是指计算机等信息系统设备直接参与到业务处理过程之中,与企业业务处理融为一体。 OLTP具有以下特点: 信息处理与事务处理同时进行;

27、事务处理的及时性;,2) 脱机事务处理 在脱机事务处理OFTP (OFf-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信息系统不直接参与实际的业务过程,只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及时地输入信息系统,并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输出企业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有用信息。 脱机事务处理对信息录入的时限没有严格要求,系统故障不会影响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但它一般难以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1.5.3 组织管理 信息系统应该支持处于企业中层的组织管理。 1). 从管理职能:支持企业的计划、统计、生产、质量、技术工艺、财务、供应、销售、科研、人事劳资、后勤服务、党群工会等全面的中层管理。 2).

28、从管理能力:信息系统应该具有对各管理职能的信息的收集提取、统计分析、控制反馈和企业中层的结构化决策支持等功能。 信息系统的管理层次维和管理职能维将构成如图1.3所示的二维塔形结构。,图1.3 信息系统的二维塔形结构,信息系统应该提供中层职能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物资供应、市场销售、财务会计、工艺技术、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 图1.4是一个生产物资管理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它包括市场预测、用户订货、综合计划、物资管理、生产作业计划、生产工作令、生产控制、物资采购、库房管理等模块。,图1.4 生产物资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1.5.4 辅助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重要功能,决策存在于战略层、战

29、术层、事务层的各层活动之中。 信息系统应该具有辅助组织各层尤其是高层决策的能力。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的是结构化和半结构化企业决策问题,对非结构化决策问题信息系统目前还不能提供全面支持。信息系统只能辅助决策(Assistant Decision),而不能代替人直接进行决策。 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与决策有关的系统的内外部信息,收集和提供企业有关行为的反馈信息,存储、管理和维护各种决策模型和分析方法,运用模型及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求得所需的预测、决策及综合信息,并提供方便的人机交互接口和快速响应时间。,1.6 信息系统结构,1.6.1 概述 信息系统结构是对信息系统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描述。由于信

30、息系统是一个复杂体,信息系统建设又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因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时段,信息系统会呈现出不同的构成要素和构成关系,信息系统结构具有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时段的多重性。,图1.5 信息系统结构,1.6.2 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 是从抽象的概念层次表 示的信息系统的宏观结 构,是对信息系统特征 的宏观描述。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 呈现为管理层维、职能 层维和功能层维的三层 维宏观逻辑结构。,图1.6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功能维,管理维,职能维,管理层维:组织管理维分为事务管理、策略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层次; 职能层维:职能维是组织管理包括计划、生产、市场、供应、财务、人事

31、、技术、设备、工艺、质量等组织职能。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职能。 功能层维:信息系统向组织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四个方面。,1.6.3 信息系统的模型结构,图1.7 信息系统模型结构,需求结构由需求包构成,反映信息系统需求的总体框架。 逻辑结构是在系统分析工作中确定出的信息系统模型结构,也被称为分析结构。逻辑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分析包。 设计结构是在系统设计工作中确定的信息系统模型结构,它需要考虑设计细节和实现环境,是对信息系统逻辑结构的深化。 实现结构反映所实现的信息系统各部分、各构件的构成关系。,1.6.4 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 1) 点状结构:信息系统

32、所有组成部分都集中在一个物理节点上。像账务处理、工资计算等单机系统。 2) 线型结构:信息系统的各个节点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平等,节点之间有确定的顺序关系。流水线式的系统属于这种结构。 3) 星型结构:逻辑上存在一个处在核心位置的中心节点,该节点常常作为数据存储、事务处理或信息通信的中心。像传统的集中式系统、文件服务器都属于这种结构。 4)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是大型信息系统采用的拓扑结构。没有中心节点,各节点形成一个复杂交织的拓扑网络。可能包含着其它几种拓扑结构。,1.6.5 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物理层:信息系统物理设备所处层面,包括网络、通信设施和计算机系统等硬件设备,该层是信息系统的物理基础

33、。 系统层:操作系统为主的系统软件,它是信息系统的软件基础。 支撑层:支持信息系统运行的所有支撑软件。 数据层:信息系统的数据集和数据模型。 功能层: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各种功能,它是实现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等的功能集。 应用层:信息系统与进行信息交互的系统界面。,1.6.6 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 1集中模式 信息系统的所有资源都被集中放置在中心机中,用户通过本地或远程终端访问系统。 缺点: (1) 与信息和处理的分布方式不相一致。 (2) 主机成为系统的瓶颈。,图1.8 集中模式,2文件服务器模式 文件服务器模式是由PC机或工作站通过网络与文件服务器相连接所形成的一种计算模式。

34、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下,文件服务器以文件的方式对各工作站上要共享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图1.9 文件服务器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利用PC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来进行分布处理。这种模式有效地利用了PC机和网络技术,并且实现了非集中处理,在集中模式基础上前进了一步。但文件服务器模式也存在以下不足: (1) 不能实现计算能力平衡; (2) 文件服务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3) 网络的传输开销过大; (4) 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1)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概念 客户机/服务器最早用于描述软件的体系结构,表示一个应用程序和一个服务程序之间在系统中的协调关系。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不

35、一定在物理层上分离,它们可能就是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的两个程序。,图1.10 客户机/服务器概念,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已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种基本模式。客户机和服务器描述从逻辑上相互独立,并进行协同计算的两个逻辑实体。客户机和服务器在协同计算过程中以不对等的方式进行:一般客户机作为计算的请求实体,以消息的形式把计算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作为计算的承接实体,接收到客户机发送来的计算请求之后,对计算进行处理,并把最后处理的结果以消息的方式返回给客户机。一般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客户机和服务器由不同的物理机承担,并且可能是一个服务器多个客户机或多服务器多客户机结构。,在

36、信息系统结构中,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被作为一种典型的计算模式。它描述信息系统的不同逻辑体或不同节点在系统结构中承担不同的职能,以及相互之间信息联系的方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结构见图1.11。,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特征 (1) 通过“服务”来划分逻辑实体; (2) 不对等的计算分布处理; (3) 基于消息的信息交换; (4) 共享资源。,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作用 (1) 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2) 可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 (3) 提供了数据的集中监控管理能力; (4) 提供了平滑式的升级能力; (5) 提供了开放式的系统平台。 4)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不足 (1)

37、 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逻辑处理分配存在两难问题; (2) 业务处理逻辑不能被多个客户所共享。,4应用服务器模式 应用服务器(多层计算)模式。它采用与三层处理逻辑对应的三级体系结构,即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模式之间增加一个中间层应用服务器,以与三层处理逻辑直接对应。 界面处理逻辑、业务处理逻辑和数据处理逻辑分别处于独立的三个层次。客户机主要承担界面处理;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承担对数据库的共性操作;而把中间逻辑归给应用服务器,包括对象管理、事务管理、安全管理、空间管理以及各种访问服务。这种模式克服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弊端,使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处理逻辑相对应,提高了系统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应用服务器模式的结构

38、见图1.12。,图1.12 应用服务器模式,1.7 信息系统类型,1.7.1 信息处理系统 1信息处理系统的概念 信息处理系统(IP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是指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业的事务和基本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事务处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的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也被称为数据处理系统(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或业务处理系统(TPS,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信息系统处理系统的理解, 信息处理系统是信息系统早年的产物。 信息处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信息处理系统是信

39、息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2信息处理系统的特点,(1) 处理对象是组织中的业务和基本信息。IPS较少涉及组织中的综合管理和决策过程,属于数据驱动型系统。 (2) 追求处理效率和自动化。IPS主要解决人工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低效率问题。 (3) 方法简单。IPS一般不涉及过多的模型、综合管理和决策问题。 (4) 是信息系统的基础。,3几种典型的信息处理系统 1) 数据更新系统 数据更新系统能够实时或定期对系统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更新,以反映最新的业务状态。 数据更新系统具有简单的数据更新能力,一般不具备控制、综合管理和预测、决策功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航空公司SABRE建立的预约订票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

40、数据更新系统。,2) 记账系统 记账系统通过计算机管理各种账表,一般具有自动记账、存储账表、账目汇总、账表输出等功能。应用十分普遍。 美国芝加哥John Plain公司的账务系统是最早的记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电子记账、电子对账和账务查询等功能。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财务账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现已出现了通用账务系统、行业账务系统和单位专用账务系统等多种形式。图1.13是笔者开发的一个行业账务系统的示意图。,图1.13 账务处理系统示意图,3) 状态报告系统 状态报告系统是一种能够随时或定期报告业务工作状态的信息处理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报告生产状态、物质库存状态、设备运行状态、服务状态以及人员

41、的工作状态等。 美国IBM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为该公司计算机生产过程服务的生产状态报告系统是状态报告系统的一个成功范例。,4) 数据统计系统 数据统计是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提高数据统计效率和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是数据统计追求的目标。数据统计系统运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收集分布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各种数据,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速统计计算,及时得出统计结果。数据统计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1.7.2 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提出及演化 1). 管理信息系统旨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信息处理系统旨在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不支持企业的全面管理和决策。但

42、在市场竞争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恰是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的成功率。,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970年瓦尔特.肯尼万最早给管理信息系统下的定义是: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1985年高登.戴维斯(Gordon B.Davis)给管理信息系统的经典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续),复旦大学薛华成教授在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给管理

43、信息系统下的定义是:“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面向组织的全面管理和简单决策的信息系统。,(1) 信息处理。收集组织的各种信息,并进行有效地加工、存储、传输等处理。 (2) 业务处理。提供组织中的各种业务处理,象办公处理、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质量控制、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 (3) 综合管理。支

44、持企业的中层管理,象计划、调度、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供应、销售、质量、科技、人事等,并能够进行分析、控制、检测等。 (4) 简单决策。主要支持低层和中层的简单决策,对高层非结构化决策一般不提供支持。,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3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图1.14 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1) 信息处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 面向企业策略层。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是企业全面管理过程,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质量、物资、销售、财务、人事等。 (3) 追求企业综合管理效益。通过全面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追求企业整体管理的综合效益。 (4) 支持简单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处理模型固

45、定、方法确定的结构化决策问题。 (5) 运用综合性方法和技术,需要遵循工程化方法。,4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1.7.3 决策支持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的提出 企业发展取决于企业高层决策,企业高层决策多属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支持企业的这类决策。 从信息系统中分离出决策支持系统分支,来专门研究和解决企业各级、各类决策问题。 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智能处理,为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决策支持系统是处于发展中的一个学科领域,还未形成一致定义。这里给出其定义: 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在现代信息技术

46、的基础上,交叉管理科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学科,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辅助支持企业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1) 面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2) 支持决策而不代替决策。DSS是辅助和支持决策者进行决策,而不是由DSS包办代替决策者的决策 工作。 (3) 不会取代IPS和MIS。DSS的目标是辅助管理者的决策过程,以提高决策的效能和准确性。 (4) 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 (5) 综合分析预测及智能技术。DSS能够把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检索等技术结合起来,并在不同决策阶段为决策者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持和帮助。,概括起来,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47、(1) 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企业内外部信息。如,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物资库存、人员素质等;市场需求、社会购买能力、原材料价格、竞争对手、政策法规等信息。 (2) 能够收集和提供企业有关行为的反馈信息。如,计划完成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用户反馈信息等。 (3) 存储、管理和维护各种决策模型和分析方法。如,计划模型、生产模型、库存模型、财务模型等。 (4) 运用模型及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求得所需的预测、决策及综合信息。 (5) 提供方便的人机交互接口。,3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4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 1) 专用决策支持系统和通用决策支持系统 专用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问题的专用

48、系统,决策方法有针对性,决策方案相对具体和实用。 通用决策支持系统对多领域提供决策支持。一般仅能够提供趋势、方向、和原则性的决策指导,给出的决策方案不会过于具体。,2) 群决策支持系统 群决策支持系统是支持群体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 向多个决策者提供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系统界面; 收集与决策有关信息,征收决策人的决策意见; 综合所有决策因素,提出备选的决策方案,并提供表决、仲裁、集中等手段选择最后的决策方案; 对决策方案与实际的决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决策提供依据。,3) 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 分布决策是指多个决策人在地域分布的环境下进行的群体决策。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是能够支

49、持分布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是群决策支持系统的一种形式,它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和实际的决策应用模式。分布式决策系统是把决策支持系统与分布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4) 战略决策支持系统 战略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组织长远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战略决策支持系统也可以称为宏观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提供企业发展的方向、趋势、长远目标等宏观决策。由于企业未来发展涉及到的不定因素很多,其决策的难度比中短期决策难度更大,因此,战略决策支持系统仅能够对决策人在重大战略决策过程中提供参考。另外,这类决策支持系统目前也仅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没有成熟和可用的产品。,5)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采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理论和知识,辅助进行智能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这类系统具有知识表示、知识学习、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