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日习俗.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1117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讲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日习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5讲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日习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5讲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日习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讲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日习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日习俗.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俗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社会学系 孙庆忠,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三大场域之二,岁时节日,祭典与庆典: 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第5讲,导言:中国节日制度的来龙去脉,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合而为一,节气亦即节日.。 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纪年月,庆典的日期被按照阴历纪时周期固定下来,而节气则按照阳历安排,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并行不悖的传统节日体系。,一、节气与节日的关联,古代历法:把一年分成12月,按1年气

2、候的变化过程,分为五天“一候”,三候为“一气”,十二个月共“二十四气”。 24节气实际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8节,标志着阴阳四时始末时令。,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与节日的关联,24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岁时节令的计算基础,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安排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据。 节日是历法的岁时周期(一年365日)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标志性的日子,按照习俗和传统在这些日子里要进行某些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些日子像一个个节点一

3、样把一个岁时周期划分为一系列不同的时间段,赋予时间以特定的节律和周期。 这些周期和纪年、纪月、纪旬、纪日、纪时以及节气等等周期一道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历法体系,即民用时间体系。,二、从历法演进考察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节日是历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历法构成了我们理解节日的意义、起源和变迁的语境和背景。因此,只有从某个节日在历法系统的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出发,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和起源。 既然节日是属于历法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历法系统整体上的变迁,必然从根本上导致节日系统的改变。,1“观象授时”,即依靠对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七曜: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二十八星宿:在黄道、赤道

4、附近,由恒星组成的二十八个星区。以此为坐标观测日月五星所在位置)、气象(气候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起的变化)的观察来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1“观象授时”,1少皞鸟官纪时的物候历制度 2颛顼“履时以象天”的天文历 3“观象授时”时代节气与节日的合一,2“阴阳合历”(夏历),中国传统历法,即夏历,和现行的公历(西历)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公历是单纯的阳历,即公历以太阳的运行作为纪时(包括纪日、纪月、纪年等)的唯一依据,而夏历则是阴阳合历,夏历的纪时、纪年以及季节和节气的确定依靠太阳的运行决定,而纪日、纪月则依靠月亮的运行而决定。,2.“阴阳合历”(夏历),1历法的产生导致了独立于

5、节气系统或者说农耕周期的节日系统或者庆典周期的形成。 2日、月纪时合二为一导致节日和节气一分为二。 例:原本在炎热的仲夏夏至要举行隆重的祭龙祈雨仪式,这种仪式举行的日期原本是根据苍龙星象升上黄昏南方夜空的时间而确定的,在有了成文历法之后,祭龙祈雨的仪式就被规定在每年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举行了,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三、节日习俗:历史文化积淀的展演,理解了节日系统和节气系统的分合渊源,也就把握了中国节日习俗的真正源头。既然节日是从节气中分化而来的,既然节气系统的形成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节气周期也就是农耕周期,那么节气以及节日中的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的意义和起源,就必须在农时周期中去求索。 中国传统节日中

6、那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的庆典、仪式、信仰、禁忌等民俗事象和观念,只有追溯到其与农时周期的渊源关系,才能得到中肯的解释。,1.农事祭祀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之源头,节日衍生的线索: 农事祭祀习俗;宗教节日习俗;民族传统节日习俗 民以食为天,农为立国之本。史官观象制历、厘定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向农民准确授时,使之随季节、时序的转换适时地安排各项相应的生产活动。夏、商、周三代举行的春、秋二祀或四时常祀,都是农业的祭祀。 春祈(春籍)春耕前祈年求谷的祭祀; 夏雩夏季求雨水的祭祀; 秋报(秋尝)丰收后酬神报功的祭祀; 冬烝祈求来岁丰稔的祭祀。,2.节日庆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秦汉以降,节日历经变更,但

7、与农事直接有关的习俗和为农事而祭祀的习俗一直是大多数传统年节的有机构成因子: 正月十五迎紫姑、卜来岁蚕桑及收成的习俗; 二月二春社节农事节庆; 三月三上巳节跳祭龙祈雨舞蹈;,2.节日庆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端午由上古华夏族夏雩习俗与南方荆楚吴、越民族的祭水神、求年成的习俗复合而成的节日; 六月六祭土地祈谷,祭谷神; 七夕节对织女星神的崇拜与祭祀(织女是主管瓜果珍宝丝帛的收获女神); 中秋由秋收后的跳月狂欢和秋社活动复合而成; 重阳节原型是上古的九月尝新习俗; 十月朔前身是周代的丰年祭,祭祀神农、田祖等神祗; 腊八和除夕源于夏和秦汉时期,谢年和酬祭百神。,3.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及其文化意蕴,

8、1.传统民俗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祭灶与除夕(冬腊),3.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及其文化意蕴,2神道与人道并重的节日内涵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敬神、畏神与辟邪; 强调孝道与亲情; 注重个体生命,追求延年益寿。,4.天干地支纪年(六十甲子表),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天干地支纪年方法,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常识背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