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25519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_教学设计复习指导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 自测习题电大考试电大小抄电大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教学活动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1.途径) ,因此教学活动在学校 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 2.中介 ) ,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 3.学校教学活动是实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联系的重要(3.纽带 ) 。 4. 教学( 4.任务 )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5. 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 5.阶段 )性教学 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

2、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 的作用。 6.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它所针对的教学设计 的任务来说,可以称它为( 6.长期 )设计。 7. 一般来说, “设计”是指人们在创造某种具有实效性的新事物或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 之前,所进行的探究性的(7.系统) 计划过程。 8.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 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8. 系统 )方法” 。 9. 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组成的一个教学活动的(9.运行 )系统,教学系 统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10.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一

3、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 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10.系统)方法” 11.用信息传播理论来分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则是( 11.多样 )化的教学信息,教学 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 12.教学( 12.设计 )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13.我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懂的(13.系统论)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经常用 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务到教学设计模式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二、单选题 1. 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 个层面。他们是指( 1.A ) 。 A.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2. 学

4、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2.A)等四个方面。 A.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3.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3.A )特点。 A. 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4.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下述选项中正确的是(4.A ) 。 A. 学校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学对社会的发展功能和教学对个人的发展 功能。 5. 从教学信息的传播者(教师)和教学信息的接受者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 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分别是(A) A. 传播技能、态度和情意、知识和认知水平、社会及文化背景 三、简答 1. 为什么说学校教学活动是实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联系的重要

5、纽带?答 学校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门课程使学生获得的系统性的知识,系统性的知识是人类 长期积累的总体认识的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长期以来在探索世界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人类 这些智慧的结晶通过教育与教学的加工凝结成为教学中的知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向自己智慧挑战的过程,学生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发挥自 己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能力,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性的认识逐渐有效地汇聚成为人类的总体认识。 2. 学校教学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是由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发 展和学习者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学校教学活动是实

6、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联系的重要纽带。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 简答一般系统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工具。人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 懂的系统论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经常用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务到教学设计模式 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把一般系统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 领域,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或事物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考查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个因素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发展的远景。例如, 在教学设计的系统中,要用系统的方法

7、来思考和设计教学的各个部分(各个子系统) ,必须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考查各个部分的问题。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教学设计系统又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学设计的性质、 内容、方法要受到教育这个大系统的制约;而教育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 方面所组成的更大的社会系统的影响。 4. 从学校教育的意义看,教学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 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 简答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教学设计归纳为:(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8、等三个层面。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它所针对的教学设计的 任务来说,可以称它为长期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 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 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 6. 简答教学设计的涵义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 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 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有着比较具体的操作程序,它是以现代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 础,科学合理地运

9、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 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 合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 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7. 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对教学设计者有哪些特殊技能要求? 教学时间的规划技能。科学地设计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合理地计划和安排设计教学时间, 对教学设计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基础性技能,一个教学设计者必须清晰的知道怎样按照有效的 顺序分配教学时间和对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 教师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

10、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 用技能,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文字与图表处理技术、电子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与应 用技术等,是教学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选择以及优化组合的设计能力。 8.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有哪些意义?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的基本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教师比较恰当地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有利于教师合理准确地确定课 堂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二是有助于教师科学地选择恰当的 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意义和有效的背景知识;三是有

11、 助于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力求通过实际教学活动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自己的最好发展程度和水平。 9.对教学设计者个人个性素质条件有哪些要求? 教学设计者个人个性素质应当包括: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修养,积极的热情和坚韧的创 新精神,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和教育与教学基础理论,优良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思 维品质等;有着良好的教学实践经历和教育教学培训过程,这是因为教学活动中有着许多内 隐的因素(如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教学活动中的认知策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等) 只有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显现出来,这些因素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设计者

12、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的过程才能获得特别的设计技能或技巧。 四、论述题 1. 试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指导性 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 2. 试述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 确定教学目标 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 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教学过程相关措 施的研究与分析 3. 试述教学设计的优势 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有效使用 五、实践题 1.结合教学实践说明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1. 要点 教学设计作为的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和决策的过程,所遵循的设计程序一般来说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设

13、计和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 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状态,设计和确定教学 活动的起点状态; 分析设计教学活动中,学生从教学的起点状态向教学的最终目标状态发展过程中应当 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应当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等; 考虑并研究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所应提供的学习指导; 研究和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所要进行的测量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等。 实例略。 第二章 自测习题 一、填空题 1.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 的(1.操作)样式和简约方式。 2.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

14、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 的(2. 操作)样式。 3.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 (3.有序 )的过程。 二、单选题 1. 20世纪 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 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 出教学设计模式的(A)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 14个 2. 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Michael Eliot)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 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A)阶段。 A. 4个 3. 肯普模式(1977)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A) 。 A.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

15、价 4.,从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呈现形式、呈现要素三个方面考察了教学材料设计过程的 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为(A) 。 A. 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 三、简答 1. 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 6个要素分别是? 确定学习者的需要; 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 建构评价过程; 设计和选择教 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 试用所设计的教学系统; 安装和维持系统。 2.按照教材的观点,教学设计可以分为那 8个基本环节? 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过 程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教学情境媒 体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评价的设计。 3. 肯普模式中

16、的十个教学环节分别是什么? 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选择课题与任务;分析学习者的 特征;是分析学科内容;是阐明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活动;是利用教学资源; 是提供辅助性服务;是进行教学评价;是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在这十个环节中,有九 个(即第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个)环节都由教师自己完成,只有第六个环 节是在教师主讲或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完成的。 4. 简答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 将教学活动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 将教学分析明确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环境分析;二是学习者特征分析;三是学 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

17、内容的分析) 。 三类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组织策略,包括教学内容应该按哪种方式组织、教学程序应 该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该如何安排等方面的策略;二是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指有关 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如何将学生组织起来等方面的策略;三是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即 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和分配等方面的策略。 5. 教学设计模式有那几项功能? 教学设计模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 6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

18、式包括哪五个领域? 创设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探索社会的特点和意义;二是创设未来系统 的图景;三是准备设计。这个领域侧重于背景的创设,它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 知识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对知识系统进行探索,包括探索其社会特 征和意义;二是构建中心价值和图景;三是探讨如何进行设计和对社会系统进行描述。 形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形成设计的中心定义和系 统的特点;二是设计系统的作用,设计可行的系统。 探索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评价和选择。 描述未来模式的空间。 这五个领域在空间上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统。 第三章、自测习题 一、填空

19、题 1. 认知( 1. 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 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2.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2. 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3.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3. 知识)获得 成分 3种成分组成,这 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4.心理学家(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20、理论在国际上具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皮亚杰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性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 4个阶段:(5.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前运算阶段(27 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 6.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地产生策略、选择策略、 (6. 自我)控制及 调节的过程。 7. 有关的研究还表明,元认知能力的获得并不单是由于个体的成熟,而更是由于个体 的学习,个体若缺乏基本(7.训练) ,那么即使到了成人阶段,在这方面也不一定能达到理 想的

21、水平。 8. 有关的研究发现,年幼儿童有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这并不是缺少完成认知 任务的(8. 基本)能力要素,所缺少的是将这些能力要素协调起来,组成策略并从中获益 的能力。 9.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9.期 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就是学习需要。 10. 学习需要(10. 分析)是指对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分析产生的 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过程。 11. 学习需要分析的核心是(11. 确定)学习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2. 学习动机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12.内部)因素,为了

22、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就有必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3. 学习风格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带有(13.个性)特征的学习倾向与 策略。 14. 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 略是与学习者的(14. 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15.学习风格体现出个人的(15. 独特)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人的 一种偏好。 16. 学习方式是指为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生(16.学习)活动 的类型、方法、途径的总和。 17. 学习者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17. 内部)参照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 析法。 18. (18

23、. 内部)参照法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 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再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 方法。 19. (19.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 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单选题 1. 一位心理学家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 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前运算阶 段(27 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这位学者是(A) 。 A. 皮亚杰 2. 按照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的观点,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

24、识获得 成分这 3种成分组成。其中元成分的作用是( A ) 。 A. 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 3.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理 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A ) 。 A.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4. 20 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 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A) ,并认为这是 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 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5. 从 4个选项中选出不

25、属于学习需要分析的工作内容的选项,并填写在( D )中。 A.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B. 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设计是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 C. 分析现有的资源及制约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D. 分析传播技能、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传播内容及文化背景 6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 4个基本步骤是( A ) 。 A. 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B. 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D. 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

26、水平、整理和分析 7.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 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 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A ) 。 A. 奥苏伯尔 B. 加涅 C. 梅里尔 D. 皮亚杰 8. 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 )。 A. 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B. 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 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D.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9. 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A ) 。 A. 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

27、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B.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好坏优劣 C. 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 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10. 劳特斯(Lotas)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划分为情感、情感、认知和认知等 四种类型。情感是指( A )。 A. 学习者喜好在群体中进行学习,对他人的举动非常敏感,往往倾向于根据他人的情 感进行学习上的决策。 B. 学习者则关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们倾向于根据道德的美学的原则进行学习上的 决策 C. 学习者喜好关心生活的实践层面,并往往倾向于根据精确的信息进行学习上的决策 D. 学习者则喜欢用事实建构和理解有关的理论 三、简答 1. 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这一阶段对应于儿童

28、入学之前和入学之初。 知觉的集中倾向性,即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凭知觉所及,集中 注意于事物的单一维度或层面,忽略事物的其他维度或层面,不能守恒.这个阶段的思维仍受 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不可逆性,这是与可逆性相对的。所谓可逆性是指思考问题时可以从下面去思考,也 可以从反面去思考;可以从原因去看结果,同时也可以从结果去分析原因。不可逆性即指儿 童无法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回到起点。 自我中心主义,即指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自 己的观点思考问题,而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换言之,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不能够客 观地分析世界,而只能主观的看世界。 2.

29、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够进行如下的简单 逻辑推演:如果 AB,BC,则 AC。 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基本上克服了思维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了心理操作能力,儿童可以用这种心理操作能力去认识、表 征和反映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其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广泛性,例如能够 在心里自如地转换物体的空间排列方式,能找到物体之间的某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但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的抽象性程度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具体 的事物与过去的经验,在面对某些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时,还显得无能为力。 在语言

30、方面,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但是在获得 和使用这类概念时,仍需要实际经验或具体形象的支持。 3. 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形式运算”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完全具备进行 以下思维的能力: 进行假设演绎思维,即不仅能够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 境进行思维; 进行抽象思维,即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思维; 进行系统思维,即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在心理上控制若干变量,同时还能够考虑到其 他几个变量;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趋于成熟,因而逐渐摆脱了具体实际经验的支持,能够理解 并使用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 4. 当代心理

31、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个体的心理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 的信息的容量,而后者是指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 量,两者相加则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随着个体储存空间的逐渐增大及操作空间的逐渐缩小,操作空间的心理能量向储存空 间的不断转换,儿童的认知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巩固,认知策略会越来越丰富,相应的认知能 力也因此而获得了发展。 5.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的研究对于认知发展阶段提出了那些观点?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

32、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 而逐渐实现的。 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这 3种成分组成,其中元成分的作用是 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操作成分的作用是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包括编码、 联系和反应;知识获得成分的作用是选取问题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新信 息与记忆库中储存的知识相联系,包括信息的获得、提取和转换 3种途径。 认知结构的这 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6. 学者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哪 6类内容? 是标准的需要,即个体或集体在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差

33、距。 感到的需要,这是个人认为的需要,是个体必须改进自己的行为或某个对象行为的需 要和渴望,它表达了一种现在行为或技能水平与所渴望的行为或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 表达的需要,这是个人或集体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表达出来的要求。 比较的需要,即同类个体或或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 预期的需要,这是指将来的可能的需要。 紧急事故的需要,是指通过分析潜在的、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后果的问 题所引起的培训的需要。 7. 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发现学习者学习所面临的问题,这种问题集中表现为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期望值之间存在 的差距。 分析学习者学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

34、在,从而为寻求在教学设计中解决该问题的 方法提供前提条件。 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并确定教学设计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制约因素,从而论证解决该问题、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寻求解决学习者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合适的方法。 8.学习需要分析中需注意哪几个的问题? 在进行学习需要分析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方面的需要,即学习者的现状与对学习者的期望之间存在的差距, 而不是教师的需要,更不是对教学过程、手段的具体需要。 获得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地反映学习者和有关人员的情况,它包括现在的状和将来 应该达到的状况,而不能仅凭主观想象或感觉来处理学习需要方面的问题。

35、 要注意协调参加学习需要分析的所有合作者,包括学习者、教师、社会人士等方面的 合作者的价值观念,以取得对有关问题的尽可能接近的看法。 要以学习行为结果而不是过程(手段)来描述差距,要避免用方法或手段找问题,避 免在确定问题之前就急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明确,在学习需要分析阶段,重要的 是确定问题,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 要明确学习需要分析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的、无止境的过程,应该在实践 中经常地对学习需要进行检验和评估,随时修订有关的资料。 9. 学习需要分析具体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工作?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成 绩达不到

36、教学大纲的要求。 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设计是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例如, 学生学习成绩未能达标,这是由教学或培训中计划的实施或评价方面存在缺陷所引起的,还 是由学生生人数太多、教学质量下降所引起的,还是由教学管理混乱所引起的。 分析现有的资源及制约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10.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哪 4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计划。这个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 技术(包括问卷、评估量表、面谈、小组会议和案卷查寻等) 、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 员等工作。 第二步是收集数据。即根据第一个步骤所作的计划,收集所需要

37、的资料数据,具体包括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实施计划收集资 料。 第三步是整理和分析数据。通过第二步,收集到了需要的有关资料数据,第三步就是对 这些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四步是撰写分析报告。 11. 分析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特点 场独立型的学习者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而不受或很少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习惯 于单独学习、个人研究、独立思考。他们在与人的交往中,不易被个人感情所左右,也不易 受群体压力的影响。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个人定向,且比较自信,自新心较强。他们似乎对 数学与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场依存型的学习者较易受别人的暗示,如往往受教师的鼓励

38、或别的暗示所决定,他们 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他们乐意于在集体环境中学习,在集体中又比较顺 从,与别人相处充满情意。他们喜欢交往,似乎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属于典型的场独立型学习风格或场依存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只 有少数,而大多数学习者都是介于两者之间。 12. 比较内部控制型和外部控制型的特点 内部控制型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他们 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努力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而外部控制型的人则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 机遇和他人的控制,是这些外部的、且难以预料的因素决定着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 在学习中,一般地说,内部

39、控制型的学习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而外部控制型 的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则较低。 在学习上,内部控制型的学习者往往会把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勤 奋,因此,学习上的成功往往会带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失 败也往往成为对他们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鞭策。这样,他们对待困难的学习任务常常会抱 积极的态度,并常常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能力的适度的学习任务。相反,外部控制型的学习 者往往会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因,因而他们往往会缺乏自信,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 无能为力的态度,他们不能恰当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任务,也不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 为以适合于当时的学习任务。 13. 学习

40、方式设计的一般要求 学习方式的设计需要达到以下一般要求: 多样性、完整性。如,语文、外语学习的听、说、读、写、思等活动;数学学科的阅 读、观测、想象、思维和计算等活动;自然学科的阅读、观测、实验、分析和计算等活动; 社会学科的阅读、观察、调查、分析和辨别等活动;劳技学科、体育学科、艺术学科中的一 系列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等;活动课中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 育保健活动、旅游参观活动、公益劳动等,都应该完整地设计。 有序性。一般要体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 适度的强化,即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应该有适当的强化的时间,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之 间也应该起到相互强化的作用。

41、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学习活动总量是指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学习活动 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所谓学习量是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 总和。学习活动总量的确定和分配要依据一定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学习活 动总量太小,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总量太大,又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性的体现、个性的发 挥和身心健康。 四、论述题 1.试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 引起并维持注意力的技术。如:变化材料的呈现方式、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以使概念具体化、 清晰化、使用类比的方法、似是而非和令人惊奇、用各种方法使教学材料中包含一些矛盾、 冲突和惊奇等。 加强针对性的技术。如: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

42、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以降低所呈现的 新学习材料(内容)的生疏程度、向学习者说明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现有价值、 让学习者当前的学习与学习者爱好的、感兴趣的活动活动联系起来、逐步使学习者相信现在 所学习的东西对将来有价值。儿童通常都怀有对于未来生活或活动的目标,在引导学习者学 习知识、技能时,将这些知识、技能与他们未来的目标联系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这些知识、 技能对未来的价值,意识到对这些知识、技能的掌握是达到未来目标所需要的。 建立自信心的技术。如:清楚明确地向学习者阐明学习目标。学习者一般都希望知道 学习目标,即希望预先知道学习结束后要掌握什么,这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 在整个

43、学习过程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循序 渐进,使得学习内容容易掌握。如果通过排序,使得各项学习任务能够循序渐进地排列起来, 而且这些任务都能保证准确地得到执行,那么这将会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允许学习者不断 提高自我控制学习进程和达到成功结果的程度。如果给学习者以控制教学过程的适当的权限, 那么他们的自信心将能得到维持与增强。可以允许或鼓励学习者自己决定某一步骤做什么、 选择什么新的任务,通过这种自主性决定来控制行为和反馈。如果这一过程进行得审慎,那 么允许学习者判断自己所掌握的程度和估计可能存在的难度,这有利于学习者形成自信心。 而且,通过自我控制的一系列活

44、动,学习者还能够掌握自我管理的策略,增强自我管理的能 力。 产生满意感的技术。如:对学习者的学习业绩提供反馈。当学习者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达成某一学习目标时,就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反馈,那么就能够向他们展示他们所形成的能力, 使他们产生满意感,从而推动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反馈应该是及时的,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反馈应该显示学习者有关的行为反应是正确的、接近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如果不正确,则 需要告诉学习者为什么不正确,并给他们指出一条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途径。鼓励作出概括、 迁移。当学习者掌握了一种技能之后,鼓励他们将这种技能加以概括并迁移到类似的或新的 情境中去,有助于他们形成满意感,并进而强化学习动

45、机。 2. 试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 在教学设计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已成为日益重要的一块,如何对这一块进行设计 呢?一般来说,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 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本书第三章中有关教学目标设计的知识都可以适用之外,还要特别注重 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科学精神目标;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科学探究兴趣的目标;社会责任 感的目标。 教学程序。教学程序也是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 计中,教学程序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程序有较大的不同。在多数情况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 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科学

46、研究的程序。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应该包含以下 几个步骤:提供问题情境;明确研究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收集研究的资料;分 析处理资料;得出研究结论;检验。当然,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应该有较大灵活性, 因具体情境的不同而不同。 师生地位与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是很 显著的,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来源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促进者。要尽量降低教师对学习活动控制,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 处理师生关系上,比在其他种类的教学活动中更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民主。 教学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的设计特别要注意以

47、下几点:第一, 不仅要重视评价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评价学习的过程,即注重过程评价;第二,注重学 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而不 能仅仅由教师去对学生进行评价;第三,在作为评价之标准的教学目标上,要特别注意科学 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兴趣、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目标;第四,在评价方式上,要 尽量注重采用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即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学生的实际 研究成果,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考试与测验;第五,评价的标准、过程和方式都要尽量地个 性化,符合学生个人的特点,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试述分析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 基

48、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内部参照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析法。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 前一种方法即内部参照分析法用得更多,而且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和省时、省力。 内部参照分析法。所谓内部参照法,是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 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再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 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现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可以将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作为教学任务的依据和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这也是内部参照分 析法,因为这是教育系统内部制定的标准。 由于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已经由教育机构内部制定,分析学习需要所参照的期望值大多已 存在于有

49、关的文件之中,因此,收集分析资料的重点就是收集关于学习者目前状态的信息了。 而收集关于学习者目前状态的信息的具体做法有许多,如:使用测验、问卷来测量或了解学 习者的学习现状;使用观察的方法对学习者在相关问题上的现状进行评价;查阅学习者近期 的测试项目和成绩;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意见,从而收集关于学 习者学习现状的信息;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对已经安排的新的学习任务的看法。总之, 从各种形式的调查中获得的信息,经过归纳整理,可以被用来与既定教学目标作比较以找出 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的分析往往还需要将已规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具体化,并形成完备的 指标体系,这样就便于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 运用内部参照分析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习者的期望状态是既定的,体现为 教育组织机构在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或课程目标) ;第二, 可以把期望的状态用可测量的行为术语描述出来,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