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野菜近80种.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237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山野菜近80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有山野菜近80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有山野菜近80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有山野菜近80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有山野菜近80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山野菜近80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山野菜近80种.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山野菜近80种,主要有蕨菜、薇菜、猫爪子、猴腿儿、刺嫩芽、刺拐棒、鸽膀子、小叶芹、大叶芹、山胡罗卜、萎灵仙、梗匙芽、四叶菜、山玉米、山辣椒、芥梗、豆半菜、柳蒿芽、婆婆丁、蜇麻子菜等等。其中刺嫩芽、刺拐棒、婆婆丁、柳蒿芽等山野菜的采摘期为五月中旬左右,蕨菜、猫爪子、猴腿儿、刺嫩芽、刺拐棒、鸽膀子、小叶芹、大叶芹、山胡罗卜、萎灵仙、梗匙芽、四叶菜等山野菜的采摘期为六月中旬左右,其它山野菜的采摘期为七、八、九三个月份。其中产量最多、销量最大的是有着“山菜之王”美誉的蕨菜。 以下是我见过的野菜:蕨菜:拱出地平线(网络图片)。四叶菜(盆装照片:心连心 摄)。山菠菜(心连心 摄)。黄花菜。桔梗及其花瓣:

2、既可食用,也可用药。山葱。马蹄叶。东北山野菜是纯绿色无污染食品,该食品种类繁多,有刺嫩芽、蕨菜、薇菜、黄瓜香、山芹菜、黄花菜、刺五加、猴腿菜、山胡萝卜、榛蘑、羊肚菌、猴头蘑、木耳刺嫩芽简介刺嫩芽俗称龙木楤木、刺老鸦,为长年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质地嫩脆,芳香浓郁,是一种风味清香独特、味美可口的木本蔬菜。1、营养价值刺嫩芽的嫩芽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多年来,一直是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而且供不应求。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称赞。可称得上是“美味山珍”。 刺嫩芽的嫩

3、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根据有关专家分析测定:每一百克的新鲜的嫩芽中,含有蛋白质0.56克,脂肪0.34克,糖类1.44克,有机酸0.68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以及磷、钙、锌、镁、铁、钾等矿物质,其中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而且品种丰富。2、药用价值刺嫩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刺嫩芽的根皮具强壮筋骨、祛风除湿和补气安神等功效。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阳痿和肝炎等疾病。据日本报道,刺嫩芽的树皮及根有健胃、收敛作用。日本民间用以治疗糖尿病、肠胃病、尤其对胃癌有卓效。前苏联有专家研究发现,刺嫩芽根皮有强心作用,效果优于人参,对于老年性痴呆症、蜘网炎及

4、阳痿等多种神经衰弱综合症都有类似人参的疗效。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临床上使用刺嫩芽制剂治疗脑力、体力疲劳过度,并作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刺嫩芽的主要成份为木皂甙。刺嫩芽根皮中总皂甙含量是人参根总皂甙含量的3倍左右。此外,在其根、茎、叶、花和果实还含有黄酮、木质素、生物碱、多糖、挥发油和鞣质等成份等,木皂甙与人参皂甙相似,是齐墩果酸的三四糖皂。齐墩果酸有抗炎、镇静、利尿、强心、免疫和防癌等作用,尤其用于治疗黄疸肝炎与迁延型慢性肝炎效果更好蕨菜【性味】甘、寒涩、微毒。 【归经】入大肠、膀胱。 【主治】痢疾,脱肛。 【说明】蕨菜,根茎粗壮,富含淀粉,故名粉蕨或蕨粉,可做粉条、粉皮食用。其嫩苗似拳卷曲

5、,故又称“拳头菜”。生于山林阴湿处,是我国南方山区群众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食用时,去掉叶子和老化的根部,开水焯1分钟,用清水浸泡十分钟,泡去涩味,切断加油盐调料回锅炒熟食。因其味带涩,故有收敛治脱肛的功能。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Underw.ex Heller,属于凤尾蕨科。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

6、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药用价值【性味】甘、寒涩、微毒。 【归经】入大肠、膀胱。 【主治】痢疾,脱肛。 【说明】蕨菜,根茎粗壮,富含淀粉,故名粉蕨或蕨粉,可做粉条、粉皮食用。其嫩苗似拳卷曲,故又称“拳头菜”。生于山林阴湿处,是我国南方山区群众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食用时,去掉叶子和老化的根部,开水焯1分钟,用清水浸泡十分钟,泡去涩味,切断加油盐调料回锅炒熟食。因其味带涩,故有收敛治脱肛的功能。建议 蕨菜中含有的与癌症有关的物质有苯草酸、蕨内酰胺、黄碱醇类化合物、

7、橡黄素以及与橡黄素类似的一些物质。这些致癌物质在蕨菜的根茎中的含量最高,叶中次之。 据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蕨菜致癌的试验表明,蕨菜可使大鼠诱发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 科学家还对经过烹调加工过的蕨菜致癌试验表明,即使经过加工的蕨菜,也能诱发癌症。 建议,不吃蕨菜为好。薇菜别名:大巢菜、紫箕、野豌豆、元修菜、野苕子、野鸡头、扫帚菜 薇菜知识介绍:薇菜为蕨类植物紫萁的嫩叶柄,又名紫箕,俗称大巢菜、野鸡头、扫帚菜,属紫箕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十堰山区盛产薇菜,仅房县年产量200吨以上。采集雌株(呈扁圆形或耳形)去卷头、叶子和绒毛。可鲜食,或下沸水锅焯34分钟,经翻晒和搓揉而成干品,吃前用温水泡发。营

8、养丰富,被视为“山珍”。薇菜以未展开的孢子体嫩叶供食,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搞的食用保健价值;具活血平胃、明耳目之功效,是天然野生草本植物。 薇菜营养分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鳞等多种微量元素,薇菜不仅可制成多道菜肴,更具有抗癌、清热、解毒、减肥、美容等神奇功效,同时对流感、乙型脑炎等病毒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薇菜补充信息:挑选时需注意干品薇菜呈黑褐色,肉质肥厚,条色均匀,无霉味和其它异味,无霉变、杂质为佳。其嫩茎叶不仅可以鲜食,还可加工成薇菜干,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被称为“中国红菜干”。每吨干薇菜的价值相当于20多吨大豆,10多吨冻猪肉。 薇菜适合人群

9、:一般人都可食用。1. 最适合于治疗干咳、口渴、浮肿、心悸、体倦、乏力、便秘等病症。2. 但薇菜鲜品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可食之过量, 薇菜食疗作用:薇菜具有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清热利湿、和血祛瘀、清热解毒的功效。治吐血、赤痢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遗精、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等。紫其根茎入药,具有解热、利尿的功效,治腹痛。薇菜做法指导:嫩茎叶焯水后可拌、炒、蒸、做汤、做馅。目前市场供应多为加工后的薇菜干,薇菜干品宜用温水泡发,泡发后食用,可制作成“凉拌薇菜”、“青炒薇菜”、“薇菜蒸肉”等。紫其根茎用清水浸泡7天左右,取出捣碎,经过滤可提取淀粉(称为蕨粉),能制作粉皮、粉条,有

10、一定滋补作用。黄瓜香本草纲目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蕨处处山中有之。二三月生芽,拳曲状如小儿拳。其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涎滑,晒干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黄瓜香是一种深受国内外人们喜食的山野菜之一,它具有清香适口、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林海山珍”。黄瓜性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各种 氨基酸、抗坏血酸、维生素等,还含有人体必须的5种常量元素和7种微量元素,黄瓜香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食疗作用,具有清热、滑肠、降气、驱风、益气安神、化痰等功能。黄瓜香猪肉馅饺子具有淡淡的黄瓜清香口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状茎短而粗壮,直立,被棕色披针形的鳞片,膜质。 黄瓜香叶簇生,二型;营养叶草质

11、,光滑无毛,仅沿叶轴、羽轴及主脉被柔毛,叶柄长1018厘米,上面有1深纵沟,基部尖削形,密被鳞片,向上渐稀少,叶片矩圆状倒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070厘米,宽1722厘米,下部l0多对羽片逐渐缩小成耳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4060对,互生,相距l2厘米,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中部的羽片最大,长710厘米,宽1216毫米,先端渐尖,羽片深裂达羽轴;裂片矩圆形,先端圆,边缘全缘或有浅波状圆齿;叶脉羽状,分离,伸达叶边;孢子叶较短,夏季生出,初时绿色,后变深褐色,直立,有粗硬而较长的柄,叶片狭倒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57厘米,一回羽状,羽片条形,互生,近无柄,两侧向背面反卷成荚果状,

12、包着孢子囊群;孢子囊群圆形,生叶脉背上突起的囊托上;囊群盖膜质、白色,成熟后破裂消失。 黄瓜香性状本品呈圆纺锤形或歪椭圆形,长1015cm,直径658cm,密布叶柄基部,顶端可见黄棕色膜状鳞片。叶柄基部扁三棱形,上宽下细,向内弯曲;表面黑棕色,微有光泽,背面有纵棱56条,中间l条明显隆起,有的上端可见12条呈飞鸟形皱纹,腹面亦有纵棱;质硬,横切面外皮黑色,内面淡棕色,有线形维管束2,排成八字形。基部根茎外露。味微涩。 历史考证本品为贯众品种之一,本草图经在贯众条下注云:“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杆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

13、鸱。”并附有淄州贯众图。根据分布及形态记述和附图所示,其原植物与荚果蕨相符。但也有人认为是蹄盖蕨属(Athyrium)或鳞毛蕨属(Dryopteris)植物。 黄瓜香荚果蕨贯众是商品贯众的一种。主产于东北三省,河北、四川、陕西及西藏。北京、陕西、河北、河南局部地区商品贯众主要为本种。河北中草药手册、陕西中草药手册均有记载。 化学成份全草有黄酮甙反应,含无机元素氮、磷、钾、钠、钙、铁、铜等。 根茎含坡那甾酮A(PonateroneA)、蜕皮甾酮(Ecdysterone)、蕨甾酮、蝶甾酮、羟基促蜕皮甾酮、一谷甾醇、少量绵马精(Filicin)。 黄瓜香叶中含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糖、半纤维素;多

14、种烯酸类化合物等。其中维生素有维生素P(650毫克100克)、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等;含氮37,主要是赖氨酸、亮氨酸等;含糖量为13。 薄层色谱:取样品粗粉5g,在沙氏提取器中,用氯仿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氯仿至20ml供点样用。以-蜕皮激素为对照品。用硅胶G(上海荧光化学厂)铺板105活化1h。以氯仿-甲醇(9:1)展开,展距15cm。用5%磷钼酸乙醇溶液喷雾,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相应位置处均显蓝色斑点。 药理作用根茎煎剂在体外对猪蛔虫有效。对流感病毒在鸡胚试验中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鼠滴鼻法试验也有效。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证实对腺病毒、脊髓灰白质炎、乙型脑炎、单纯疱疹

15、等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对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根茎及叶具有镇静、解痉及抗癫痫作用。 黄瓜香生药材鉴定1性状鉴别本品呈倒卵形或长圆形,上部钝圆,下部稍尖,稍弯曲,长10-16cm,直径在4-7cm;棕褐色;全体密被叶柄残基、须根和少量鳞片。叶柄残基上部扁平,向下渐窄,背部隆起,中央有1条纵棱,近上端可见“V”或“M”形突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有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叶柄基部生有1-3条须根,多分支,有时具棕色绒毛。气微而特异,味涩。 2显微鉴别根茎(直径1.3cm)横切面:表皮常脱落,最外面为数列至10余列

16、厚壁细胞,分体中柱10余个,断续环状排列。内皮层明显。木质部由多角形管胞组成;周围为韧皮部;薄壁组织中有大形裂隙,细胞内充满细小淀粉粒。 栽培繁殖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内皮层明显;木质部两端呈弯钩状折叠;周围为韧皮部。维管束周围可见棕褐色的分泌细胞。 中药味苦,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蒙药味微甘、苦,性凉、钝、重。清热,解毒,愈伤。 主治 中药治风热感冒,温热癍疹,痄腮,吐血,衄血,肠风便血,崩漏,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 蒙药冶毒热,肉食中毒,视力减退。胃胀,呕吐,精神疲倦,头晕,狂犬病,流感,伤热。 用法用量 中药615克,水煎服,

17、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蒙药多入丸散剂。 繁殖方法(1)孢子繁殖 A孢子采集:9月中下旬当荚果蕨的孢子叶由暗绿色转变为黄棕色时,选取长势健壮的植株,采取孢子叶,阴干后碾碎,筛出孢子囊,贮存在温度0-5的冰箱内,播种前用无菌水充分冲洗,展于无菌纸上,等孢子囊干后,自行开裂,弹出成熟的孢子。 B培养基配制:用草炭土、暗棕壤、河沙,按5份:3份:2份比例混合,拌匀,过筛制成混合土。将洗净的粗河沙,石头,播种容器和混合土分别蒸汽灭菌半个小时。 荚果蕨 C播种:先用瓦片盖上播种容器的底孔,放进小石子,粗河沙约占容器的1/3,再加混合土,用木板刮平,压实盖上玻璃板待用。播种前把装满混合土的容

18、器,浸在水里使培养土充分湿润,取出,将孢子均匀撒在培养土上,播种后再浸放在浅水里,第二天取出,将播种容器移到温暖、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的温室,每天光照4个小时以上,温度控制在20左右,孢子3天就开始萌发,播后10天形成原叶体,71天形成孢子体。孢子体达到3片-4片真叶进行第一次移盆。孢子苗具有叶4片以上,植株高达4厘米-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移栽。将根系带土的孢子苗移栽到圃地里,移栽后覆盖塑料棚并定期浇水。 (2)营养体繁殖 营养体繁殖,又叫分株繁殖,即在母株周围,由根茎生出较多的幼苗,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分株,秋季于9月份,春季于4月上中旬叶簇开始生长时期,选根茎发达、健壮的植株,将蕨苗连根带土

19、挖起,保持根茎完整,或同时将母株挖出,根据母株根茎大小纵切成若干块,但需带根带叶才易成活,随起苗随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厘米挖穴,每穴栽l株,覆土后压实,以增加根茎与土壤的接触,然后浇水。缓苗35天即成活。 3栽培管理荚果蕨适应性强,耐寒耐早,在北方既可露地栽培,又可盆栽观赏。 选择有树冠遮荫的林下栽培,先清除林中、树枝、石块,深翻土壤,用筛子过土,除去碎石子,取肥沃壤土或腐叶土与其混匀,施以农家肥,深翻20一25厘米,整细整平,做畦。大田栽培,选择平整土地、水肥条件好、土质肥沃、渗透性好的地块进行栽植。荚果蕨喜阴,骤然或持续高温,都要使蕨类失水,造成热害,夏季搭遮荫棚保持湿润的环

20、境。 荚果蕨 盆栽时用3份壤土和12份腐叶土混合,并可掺入部分粗沙以利于排水透气。盆土不宜过湿,一般每23天浇水一次即可,但应注意叶面喷水。春季及初夏是生长旺季,应加强肥水管理。冬季如移入温室,保持810以上,可常绿。地栽对土壤要求不严,管理可粗放,适植于疏林下。 水对蕨类的栽培很重要,满足蕨类的土壤用水和空气湿度的要求,原则是少浇水,看苗情,看气温浇水,土壤不干不浇水,经常对叶面喷水,清洗叶面的尖埃,保持叶面的清洁和湿度。经常锄草、铲趟,进行正常的生产管理。 1松土除草:栽苗生长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使土壤疏松,最好在土表层铺一层锯末,既保湿又减少生草。 2追肥:5月上旬追施1次氮肥,施后浇水;

21、入秋苗枯后,撒施厩肥或堆肥,可以起到保苗越冬的作用,并为来年生长打下基础。 3浇水:蕨类喜阴湿,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苗木生长旺盛,有利于根茎自然分株繁殖,最好安装小喷灌,可同时增加空气湿度。 4、采收加工:荚果蕨以根茎入药。秋季叶枯后或春季萌芽前,将根茎挖出,剪去叶柄、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应用价值1观赏价值: 荚果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nesoncoon称誉荚果蕨正在展开的叶卷头“有着动力学上的动态美”,象鹦鹉螺的壳,在欧美各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荚果蕨叶长50厘米-110厘米,宽10厘米-25厘米,二回羽状深裂,叶脉羽不分枝,婀娜多姿,叶片颜色由翠绿变成黑绿,逐渐变成黄棕色,是很好的观

22、叶植物。 2具有食用价值: 幼叶可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山野菜中的极品,山野菜是不受环境污染的“卫生菜”越来越受到重视。荚果蕨的幼叶,可以盐渍,速冻保鲜。东北地区向周边国家出口已经几十年,为中国换取了大量的外汇。 3药用价值: 荚果蕨为中国主要的五种贯众之一,根茎含有多种药用成份,味苦,性凉、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药理作用:抑菌:贯众浸剂,煎剂,对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志贺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新鲜的贯众,对杂菌抑制效果较好。有驱虫杀虫作用。 芙蓉黄瓜香原料:盐渍黄瓜香100克 鸡蛋4个 鲜汤500克 水发海米15克 姜葱汁、精盐、料酒、味精、米醋、湿淀粉、香油各适量 制

23、法: 1盐渍黄瓜香用清水漂去咸味,再入沸水锅中汆透后倒出沥水;鸡蛋磕入大汤碗中,加入鲜汤350克,调入姜葱汁、精盐、味精,搅匀后上笼蒸成芙蓉蛋。 2净锅上火,掺入剩余的鲜汤,放入黄瓜香、水发海米,烧开后用精盐、料酒、米醋调味,勾少许湿淀粉成薄芡,最后淋少许香油,起锅盛在蒸好的芙蓉蛋上,即成。 黄瓜香也可以用来炒肉,味道非常好。山芹 山芹又名山芹菜、大叶芹、短果回芹,为伞形科大叶芹属植物。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山区针阔叶混交林、杂木林下、沟谷湿地均有分布。形态特征山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根圆锥形,有分枝,黄褐色。茎直立,中空,表皮常带紫红色,有纵深沟纹,条棱呈角状突起,下部

24、常有短毛。叶柄长约10厘米,基部膨大成扁平鞘状;叶片轮廓近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分裂,长10-15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多生长在阴坡林间。它的可食部分是嫩茎叶,5-6月采集。山芹根状茎短,密生暗褐色须根。茎直立,节被毛。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叶柄较短,基部成狭鞘状抱茎;三出全复叶,稀二回三出复叶,中央小叶广菱形、菱状卵形或广卵形。基部楔形,先端短尾状尖,钝齿齿缘,背面脉上疏生短糙毛。复伞形花序,顶生。常单一;无或有1-2枚线形总苞片;花白色。双悬果近圆形,两侧稍扁,分生果横切面有油管20余条。花期7-8月,果期8-9月。药用价值本草求真中记载:“芹菜地出,有水有旱,其味有苦有 山芹花甘、有辛有

25、酸之类。考之张璐有言,旱芹得青阳之气而生,气味辛窜,能理脾胃中湿浊。”本草纲目中记载:“旱芹气味,甘,寒,无毒。捣汁,冼马毒疮,并服之。又涂蛇蝎毒及痈肿。唐本久食,除心下烦热。主寒热鼠瘘,生疮,结核聚气,下瘀血,止霍乱。”随息居饮食谱则称之能“清胃、涤热、祛风。利口齿、咽喉、头目,治崩带、淋浊、诸黄。”本草从新中记载:“旱芹,出心下烦热,疗鼠瘘,结核聚气,下瘀血,止霍乱。” 中医认为,旱芹味甘,性寒。有清热、祛风除湿、散淤破结、消肿解毒、降压止眩、清肝、益气之效。现代科研分析,旱芹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B1、B2、C、P等,含有 山芹属草本植物钾、钠、镁、铁

26、、钙、磷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P和钙、磷的含量较多,对机体能起到一定的镇静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对中老年高血压、血管硬化以及神经衰弱等均有益。旱芹中含铁量较高(每百克约8.5毫克),所以亦是缺铁性贫血的佳蔬,旱芹菜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比茎多,因此吃时不要杷芹菜叶丢掉。旱芹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胆汁分泌异常,导致全身发黄,可将旱芹捣烂,加水滤汁煮沸,趁热饮用,改善黄疸病。饮用旱芹汁来催经,是民间常用的偏方。胃肠积热或发高烧后之滞热,亦可多吃芹菜或芹菜捣汁加热饮用,清理血液滞热,增加血液循环,同时可祛风利湿,解毒消肿,缓解小便疼痛,利尿。 天然浓缩科学搭配精华复合相辅相生

27、。“山芹精”主辅营养搭配科学,互补互助,相合相生,是浓缩复合蔬果营养食品。其独特的营养精华有助于机体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畅通,促进健康长寿。食用山芹菜的学名叫短果茴芹,是芹菜中的高级珍菜。山芹菜其营养成份在野菜中也是较高的,山芹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盐酸、钙铁磷等。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高出西芹38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高出西芹五倍以上,近大白菜4倍,近黄瓜的8倍;维生素B2是大白菜、黄瓜和甘蓝的2倍多,铁含量则是常见蔬菜的10-30倍。除此之外还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有散寒解表、祛湿止痛、还具有降血压、助消化等保健功效的作用。 山芹酱山芹35-

28、40%,大豆酱30-40%,食用油10-12%和其它辅料,本发明是将采集或收购来的山野菜山芹,经挑选、洗净、热烫、凉水浸凉、切段,配以东北传统大豆酱、添加红辣椒及山花椒粉等其它调料,经加热制成山芹酱,本发明拓宽了大豆酱和山野菜的食用范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营养保健的酱类食品。 山芹鸭丝配料:山芹菜190克,烤鸭1/4只,辣椒2个。烤鸭汁3大匙 山芹鸭丝,料酒1大匙,酱油1大匙,胡椒粉少许。操作:1、山芹菜洗净,切小段,辣椒剖开、去籽、切丝;2、烤鸭去骨、切丝,用2大匙油炒芹菜和辣椒,再放入鸭丝同炒;3、加入调味料,炒匀盛出。贴士:1、一般烤鸭店会帮客人将鸭肉切块,为了方便取肉,可请店家将鸭肉去骨

29、即可,或者根本不要切小,自己剔下鸭肉再切丝即可。2、山芹菜非常细嫩,并有特殊香气,如果没有,也可用一般芹菜代替。3、除了烤鸭,也可将煮熟的鸡、鸭以同法烹调,甚至各种白切的鸡鸭块,去骨、取肉后切细,变化新吃法比重复加热的口感好。 山芹炒脆骨主要原料:猪脆骨(事先已煮熟)、山芹菜切段、调味料等。先用鲜姜片呛锅,然后下锅炒山芹段,最后放入猪脆骨(或许再加少许老汤)大火快速翻炒均匀,起锅装盘即可。入口品尝,口感鲜嫩酥脆,清香可口,还时不时透露出老汤煮骨头的香味。由于山芹菜较一般西芹茎要细的多,因此骨香味更容易渗透到整个芹菜段中,但又不削弱山芹菜的清嫩爽口;而脆骨使用的是脊柱骨与骨间的脆骨,嚼起来咬劲十

30、足,也是补钙的佳品!黄花菜【别名】金针菜 【英文名】Daylily 【分类】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黄花菜但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时,消费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

31、样可以去掉残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黄花菜-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 黄花菜吴中书生谓之疗愁。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出述异 黄花菜记) 人们用来佐膳的黄花菜,学名为萱草。大约已栽种了两千多年,是我国特有的土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该妇人到底能忘忧多少,别人难以相知。但她参喜爱萱草,真可谓颇有见地。在百合科的同宗姐妹中,萱草并非名门望族,乃不过是位“小家闺秀”。观其外表,叶片细长,花为筒状,每朵6瓣,向外展张,花色桔红,一般每葶着生数朵,从夏到秋,开个不停,可惜晨开暮闭,匆匆谢去。据花卉鉴赏家认为,萱草

32、翠叶萋萋,着花秀秀,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雅达的风采,教人感到亲切和蔼,赏心悦目。难怪古人把它比喻为慈母的音容。苏东坡曾赋日:“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白居易也有过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为他晚年的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的身世予以劝慰。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棵区区无名小花,本身并无含有任何解忧的元素,只不过在观赏之际,助人转移情感,稍散一时之闷,略忘片刻之忧而已。在50年代,据闻敬爱的董必武同志在公差外地时,寄给夫人何连芝四句道:“贻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以此劝慰她勿再为家事多忧。综观常吃人间烟

33、火的凡人,能够完全无忧者恐怕为数不多。何况天下间还有不少仁人志士常为国家的命运而忧,为民间的疾苦而虑。可见该忧的还得要忧,该忘的就让它忘了吧! 萱草,一个名叫“紫萱”,又一个名叫“忘忧草”。吴地的书生们叫它“疗愁”。嵇康养生论说:“萱草忘忧”。 黄花菜整体介绍基本信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连珠炮、下奶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条参、绿葱根、镇心丹、金针菜(云南中草药选),野皮菜、真金花、鸡脚参、小提药、鸡药葛根、凤尾一枝蒿、萱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摺叶萱草的根。 【植物形态】摺叶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 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叶基生,

34、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长约4060厘米,宽2厘米4厘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 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被6裂。 蒴果,革质,椭圆形。 种子黑色光亮。 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草地或栽培。 黄花菜原产地介绍黄花菜即金针菜,又名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在湖南省,衡阳市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从2000年开始,祁东的黄花菜种植面积飚升到16万亩,菜农达40万人,总产量超过全国的一半,祁东县还被国家命名为“黄花菜原产地”。由此,奠定了祁东作为全国黄花菜产业的总指挥部和大本营的地位。祁东县作为黄花菜原产地

35、和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2006 共产出干黄花菜41万吨。 药用价值【采集】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平。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甘。 有小毒。 云南中草药选:甘微辛,平。 功用主治-黄花菜的功效 养血平肝,利尿消肿。 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血。 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利尿,消肿。 治头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分泌不足,关节肿痛。 云南中草药:养血补虚,清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炖肉。 外用:捣敷。 【选方】治腰痛,耳鸣,奶少:黄花菜根

36、蒸肉饼或煮猪腰吃。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治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淋病,衄血,吐血:黄花菜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治月经少,贫血,胎动不安,老年性头晕,耳鸣,营养不良性水肿:摺叶萱草根端膨大体一至二两,炖肉或鸡服。 治大肠下血:摺叶董草根端膨大体十个,水煎服。 治肺热咳嗽,腮腺炎,咽喉肿痛:摺叶萱草根端膨大体五钱,水煎服。 (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治乳痈肿痛,疮毒:黄花菜根捣敷。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治小儿疳积黄花菜叶三钱,水煎服。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近代中外学者对黄花菜的药用价值更有进一步发现,如日本学者把黄花菜称 “健脑菜”:我国营养学报曾评价黄花菜,具有显著地降

37、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人们知道,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中老年疾病和机体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抗衰老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黄花菜恰恰相反恰恰相反具备了这些特点。 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小结: 黄花菜 原名“萱草”。因其含苞待放时花蕾细长而像金针,故又得名“金针菜”。一名“忘忧草”、“安神菜”。日本人称其为“绿葱茶”。 来源:系

38、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摺叶萱草的根。 文献: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的诗句。 本草求真中载“萱草味甘,而微凉,能去湿利水,除湿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平气和无忧郁”。本草图说载其“安五脏,补心志,明日”。 性味:甘,平。 营养成分:每100克干黄花菜中含蛋白质10.1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62.6克,比西红柿和大白菜高10倍。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所含的热量与大米相似,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高1.522倍。此外,粗纤维、磷、钙、铁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黄花菜、木耳、香菇和玉兰片称为干菜的“四大金刚”,对人体健康颇有益处。 功能主治:养血平肝,利尿消肿。主治头晕,耳

39、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等。还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食疗功效: 1、有健脑抗衰功能:日本保健专家列举的八种健脑食物中,居首位者便是黄花菜。他说:“黄花菜对预防老年人智力衰退,是一种良药。” 2、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作用:是预防高血脂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佳蔬。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141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最为丰富。 3、还有清热、利湿、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肿等功能。 其花、茎、叶、根都可入药。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临床运

40、用:治疗肝炎、黄疸、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炎、通乳、痢疾、痔疮、习惯性便秘、小便不通、吐血、鼻出血、肺结核、高脂血症、神经衰弱、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疾病均有不同疗效。 用其根端炖肉或炖鸡,对治疗痔疮、贫血、老年性头晕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食用后会引起咽喉发干、呕吐、恶心等现象,但一经蒸煮洗晒后再食用,就无副作用发生。必须在蒸煮晒干后存放,而后食用。 编辑本段黄花菜鸡蛋汤的做法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谱 气血双补食谱 滋阴食谱 营养不良食谱 益智补脑食谱 工艺:煮黄花菜鸡蛋汤的制作材料:主料:鸡蛋100克 辅料:黄花菜20克,猪肉(瘦)80克 调料:盐3克,酱油5克 黄花菜鸡蛋

41、汤的做法: 1. 先将黄花菜用冷水洗净; 2. 并将猪瘦肉切成片; 3. 在锅中加水1000克,煮沸,投入猪瘦肉稍沸,再加入黄花菜; 4. 然后倒入已打散的鸡蛋浆,再煮沸; 5. 加入精盐、酱油即成。 健康提示 1.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性味甘平; 2. 有补虚下乳,平肝利尿,消肿止血的功效; 3. 猪瘦肉,鸡蛋滋阴补血,益智健脑,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性平味甘,久食无伤; 4. 适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肝血不足、产后乳少、尿路感染、大便带血等症; 5. 此外,据研究,黄花菜中含磷罗多,对神经系统有滋补作用; 6. 经常用脑的知识分子,大、中、小学生,经常食用这道汤,对身体大有好处。 食物相克

42、鸡蛋: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历史追溯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黄花菜的照片萱草又名“谖草”、“金针”、“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称之为“丹棘”;说文记载为“忘忧草”;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在英名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点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短暂。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

43、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另一称她忘忧,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的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又叫

44、做宜男草。民间有一传说,当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故名宜男。唐玄宗时,兴庆宫中栽种了多种萱草,有人作诗讥讽说:“清萱到处碧鬖鬖,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萱草既可入药,又可作菜肴。北方人唤作黄花菜,广东人叫做金针;本草纲目载曰:“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黄花菜始见载于诗经,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 风土记载“萱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古代时候以其嫩芽叶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咏萱草者,大都属意忘忧、宜男的含义。刺五加 别称: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针、老虎潦药名:五加皮 汉语拼音:wu jia p

45、i 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Maxi-m. 科属分类:五加科 五加属。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温 归经:归肝经;肾经 。 刺拐棒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数点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46、,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生态环境:生地海拔200-1600m的灌木丛林、林缘、山坡路帝和村落中。 资源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和五梗五加的根皮。 采收储藏:栽后3-4年于夏、秋两季采收,挖取根部,除掉须根,刮皮,抽去木心,晒干或炕干。 炮制:拣净杂质,用水洗净,稍润后切片,干燥。炒制:取原药材,用微火炒至变色。酒制:将五加皮片与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取出,晾干,每五加皮500g,用黄酒60g,亦可用酒洗。本草述钩元:五加皮,剥去骨,阴干酒洗,或用姜汁制。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

47、服。 化学成分从刺五加根茎中分离得到七种配醣体(刺五加甘Elentheroside),A、B、C、D、E、F、G七种 。Eleutheroside于根部含 0.6-0.9 ,于茎部含 0.6-1.5 ,此外还含有 polysaccharide 和 isoflavonoid 。糖类的还原基中,酒精、乙醇、氢气基等所结合成的化合物,即总称为配醣体,它对于人体之健康维持有帮助。 经过研究分析主要成份含:多种醣类、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A、B1、B2及多量的胡萝卜素;另含有芝麻脂素、甾醇、香豆精、黄酮、木栓酮、非芳香性不饱和有机酸、及多种微量矿物质等。 刺五加甘A为胡萝卜素,人蔘中也含这类成分。在人体内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防治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症。刺五加甘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