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氮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3816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章氮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二章氮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二章氮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章氮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章氮肥.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氮 肥,1 作物的氮素营养 2 土壤氮素状况 3 常用化学氮肥的性质与施用 4 氮肥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1 植物的N素营养,1.1 N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1.2 植物对N的吸收与同化 1.3 NH4+与NO3-的营养特点, 参与作物体内结构物质及生活物质的合成,并为许多重要物质的成分, 促进并调节植物生长,N素主要促进与N素吸收的同时正在生长的器官与部位的生长,而对尚未分化或已经定型的器官与部位作用很小甚至无效。, 影响农产品品质,影响农产品中粗蛋白含量 增加N素供应(尤其生长后期)可增加农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但在评价其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时应慎重。因为: 农产品用途不同对蛋白质含量的要

2、求不同 农产品中蛋白质含量提高常伴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 蛋白质含量过高可导致农产品食味品质下降,影响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 产品中NO3-和NO2-是近年来引人注意的主要品质指标。 人体内NO2-含量过量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引起血液输氧能力下降。 NO2-与次级胺结合转化为一类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化合物。 氮肥施用量过大是造成叶菜类植物体NO3-含量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影响农作物的抗逆性,N素供应增加,原生质合成增加、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壁变薄,植株含水率提高,肉汁化,对纤维作物不利,抗倒、抗病虫等能力下降,2 植物的N素营养,1.1 N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1.2 植物对N的吸收与同

3、化 1.3 NH4+与NO3-的营养特点,植物吸收的氮素形态,高等植物可以利用的的形态主要是NH4+、NO3-,也能少量吸收NO2-及一些简单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如尿素)等。,植物对N的同化,对NH4+的同化,对NO3-的同化,N在植物体内的运转,N素在植物体内运转的方向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运转的总趋势是:老化器官向新生幼嫩器官输送。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约有70%的N素可以被再利用。 当N素供应不足时,新生器官要夺取老化器官中的N素从而加速其衰亡。所以缺N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化器官上,作物基部叶片过早地衰亡是N素供应不足的诊断指标之一。,2 植物的N素营养,1.1 N在植物体内

4、的生理功能 1.2 植物对N的吸收与同化 1.3 NH4+与NO3-的营养特点,关于植物的喜铵性与喜硝性,一般而言,旱地植物具有喜硝性,而水生植物或强酸性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则表现为喜铵性。这是作物适应土壤环境的结果。 植物的喜铵性与喜硝性是相对的,许多植物(小麦、烟草、水稻)在NO3-与NH4+配合供应的情况下生长及品质可得到明显的改善。,A . 不同N源影响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 无机离子:NO3-促进植物吸收阳离子,而NH4+则促进吸收阴离子。 有机阴离子:NH4+消耗有机酸,NO3-则促进有机阴离子合成。有机酸合成增加从动物营养角度看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食物或饲料中草酸的含量过高会导致人

5、或动物体内Ca、Mg的活性降低,同时可能诱发结石病。,不同N源的生理效应,供N形态对白芥离子平衡的影响,不同N源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以NO3-为N源的植物通常含有较多的淀粉,而以NH4+为N源的植物体内淀粉的含量降低而葡萄糖及蔗糖的含量则提高。 影响植物的生育进程 与NO3-营养相比, NH4+营养促使苹果、石竹、等提早开花。对单子叶植物如小麦, NH4+营养可延长营养生长期。 以NH4+为唯一N源易引起NH4+毒害。,2 土壤N素状况,2.1 土壤N的形态及有效性 2.2 土壤N的转化,土壤N素的来源及含量,土壤N素的来源 土壤N素的来源主要是降水、生物固N及施用N肥。 成土矿物中虽含N,

6、但较分散,而且风化很慢。,土壤N素的含量 土壤中全N的含量范围:0.020.50% 中国土壤:0.050.35%,多数在0.1%以下。 江苏土壤:0.1080.046%,属中等偏上水平。全N量高于0.1%的土壤面积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3.96%,相对集中在苏南;全N量低于0.075%的土壤所占的比例为31.5%。其中全N量低于0.05%的土壤面积占6.20%,主要集中苏北。全N量最高的是昆山市,为0.19%;最低的则是丰县,平均为0.056%。,土壤N素的形态与有效性,土壤N素,无机N (5-10%),有机N (90-95%),NO3-:存在于土壤溶液,可直接被植物吸收,NO2-:存在于土壤溶

7、液,不稳定。,NH4+,水溶性NH4+,交换性NH4+,固定态NH4+:对植物有效性一般较低,对植物有效性较高,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可被作物直接利用,必须经过矿质化作用转化成无机N后才能被大量利用。,土壤速效N:通常指NO3-、水溶性及交换性NH4+。,2 土壤N素状况,2.1 土壤N的形态及有效性 2.2 土壤N的转化,土壤有机N与无机N的平衡,有机N的矿质化:土壤有机N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氨的过程。 无机N的生物固定:土壤无机N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转化为有机N的过程, 概念, 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机物的C/N 干湿交替 施用N肥 施入无机N可促进土壤有机N的矿化,称为激发效应。,硝化作用,定义

8、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NO3-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过程,NH4+,NO2-,NO3-,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O2,O2,反硝化作用,定义 土壤中的NO3-在通气不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气态N损失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 土壤中的反硝化作用可以是纯化学过程,也可以在微生物参与下进行,但在农业土壤中以后者为主。 过程,NO2-,NO3-,N2O,N2,NO,大气,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土壤中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称为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多为兼性微生物,在好气(利用O2)及厌气条件(利用NO3-作为氧源)下均可生存,一般在厌气条件下才进行反硝化作用。因此,土壤水、气

9、条件是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反硝化微生物依靠土壤有机物提供能源及氮还原的电子供体,故土壤有机C的含量对反硝化作用也有较大影响。,氨挥发,定义 氨自土表或水面(水田)逸散到大气造成氮素损失的过程。 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 pH及温度,温度和pH对氨态氮占氨态氮和铵态氮总量百分率(%)的影响,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 土壤中CaCO3含量,CaCO3,pH升高,CaCO3 + NH4X,(NH4)2CO3,+ CaX 溶解度影响氨挥发,氨挥发,氨挥发程度:(NH4)2SO4 (NH4)2HPO4 NH4Cl,3 化学氮肥的性质与施用,3.1 化学氮肥的分类 3.2 铵态氮肥 3.3 硝态氮

10、肥 3.4 尿素,氨加工,习惯将在合成氨基础上制造其它化学氮肥的过程称为氨加工。,合成氨,液 氨,氨 水,铵态氮肥,尿 素,硝酸,硝态氮肥,化学氮肥的分类,3化学氮肥的性质与施用,3.1 化学氮肥的分类 3.2 铵态氮肥 3.3 硝态氮肥 3.4 尿素,铵态氮肥的种类,铵态氮肥,液氨 氨水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氯化铵,挥发性氮肥,稳定性氮肥,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肥效快;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 生理酸性N肥;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挥发性N肥在任何土壤上均应深施; 稳定性N肥在碱性、石灰性土壤上应深施; 水田中铵态N肥应深施。,液氨,碳酸氢

11、铵(碳铵),制造 20%浓氨水吸收CO2 碳酸铵溶液 + CO2 碳酸氢铵晶浆液 浓缩、离心、干燥 碳酸氢铵产品,理化性质 水溶液呈碱性(pH8.2-8.4) 不稳定易分解 NH4HCO3 NH3 + CO2 + H2O,农业化学性质 NH4HCO3 NH4+ + HCO3-,被土壤胶体吸附,不影响土质,碳铵具有稳定的农化性质,硫酸铵(硫铵)与氯化铵,制造 硫铵常为炼焦工业的副产品,氯化铵则主要是纯碱联合工业的副产品。 性质 两者均为生理酸性肥料 长期施用均可导致土壤脱钙板结 SO4-:-对喜硫作物(如马铃薯)有利,-水田不宜多用。 Cl:-对忌氯作物(如烟草)不利,-盐碱地不宜施用。,3 化

12、学氮肥的性质与施用,3.1 化学氮肥的分类 3.2 铵态氮肥 3.3 硝态氮肥 3.4 尿素,硝态氮肥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肥效快,最适宜作追肥; NO3-易流失,且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生反硝化作用,固水田一般少用硝态N肥; 易吸湿结块; 强氧化剂,贮藏、运输时须注意安全; 生理碱性N肥。,4 化学氮肥的性质与施用,4.1 合成氨与氨加工概述 4.2 铵态氮肥 4.3 硝态氮肥 4.4 尿素,尿素的制造,1773年:从尿液(Urine)中分离出结晶,取名尿素(Urea) 1828年:德国化学家Wohler用加热氰酸铵法制取 尿素,是人 类首次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NH4CNO CO(NH2)

13、2 1922年:德国开始商品尿素合成。 2NH3 + CO2 CO(NH2)2,真空结晶,纯净尿素,造粒、干燥,尿素肥料,尿素肥料的性质,含氮量:42-46%,为目前世界上含氮量最高的固体N肥。 溶解性能:20时,100ml水中可溶解105g尿素。水溶液为中性,尿素在水中不电离,溶解呈吸热反应。 吸湿结块性:较弱。颗粒状,表面有蜡质层。 副成分:缩二脲 2CO(NH2)2 NH2CONHCONH2 + NH3 (T135) 土壤施肥一般应低于2%,叶面喷施应低于0.5%。,尿素施入土壤后的转化,以氢键与土壤(粘土矿物或腐殖质)结合,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流失。,尿素施入土壤后的转化,在土壤中脲酶

14、的作用下水解:,脲酶抑制剂,脲酶的特性 脲酶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尿素施入土壤后的水解速率主要取决于脲酶的活性。 影响脲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土壤pH、温度、水分、土壤质地等。 土壤温度对尿素水解速度的影响,尿素肥料的施用,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主要用作基肥与追肥,一般不宜作种肥,如必须作种肥,用量应严格控制在2.5kg/亩以下; 最适作根外追肥,浓度一般为0.5-2.0%,因作物而异。,4 氮肥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4.1 氮肥利用率的概念 4.2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 4.3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作物吸收的肥料N量占所施肥料中总N量的百分率称为氮肥利用率。,定义:,范围:,美国 30-50%

15、日本 50% 中国 30-40%(变幅9-72%),氮肥施入土壤后的去向,作物吸收利用,土壤残留,损失,4 氮肥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4.1 氮肥利用率的概念 4.2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 4.3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如何区分作物体内的土壤N与肥料N?, 差减法, 15N同位素法,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两类方法测定的N肥利用率是否一致?, 差减法,土壤N + 激发效应,因为:激发效应0,(一般情况) 所以:差减法利用率15N同位素法利用率,4 氮肥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4.1 氮肥利用率的概念 4.2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 4.3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改进氮肥剂型,改进施氮技术,提高作物氮素吸收利用能力,The End of Chapter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