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6951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兰强.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兰强之舟曲民俗文化篇舟曲藏民族文化考略舟曲县藏族中学教师 兰强目 录舟曲藏族文化考略前言一、居民篇2-10二、民俗篇10-30(一)舟曲藏家禁忌(二)舟曲藏族婚丧礼仪(1)朴素的舟曲藏族婚嫁习俗(2)轿葬打开天堂的小窗(三)神秘的法舞(四)羌笛与口弦琴(五)欢乐的端午节三、艺术篇30-43(一)甜蜜而火辣的拉依情歌(二)舟曲藏族歌舞艺术瑰宝突古、罗罗和朵迪后记前 言转载请说明出处,严禁盗版。每当人们谈到藏民族,总会夸赞说:“藏族同胞,能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藏民族能歌善舞的唯美天性。雪域居民就是怀着这份天性,亲近雪和阳光,触摸山和高原,叩问世人灵魂,演绎人生苦乐,

2、从而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这种如青稞酒一般甘醇,酥油茶一样香甜,大海一般深邃,彩虹一般绚丽的藏族文化,驱使很多的人走进雪域高原,找寻自己心灵的坐标。就藏族文化而言,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各自又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内在特征。舟曲藏乡的居民做为农耕社会形态下的原始采集者,他们的活动的方式和过程,促使生命物化认知理念的形成,影响到其文化层面,折射出的多为理性的光辉。我介入舟曲藏族民俗调研是在2008年的春天,当时,县政协的领导同志邀我参与舟曲文史资料(第九辑)舟曲藏民族文化史话的编纂工作,我欣然应承,因为尘封多年的舟曲藏族文化将在党的民族政策佑护下得以挖掘整理,实现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实为民族之一大幸事。从

3、那时候起,我开始认真阅读舟曲这部书,仔细欣赏舟曲这本厚重的历史画卷,力图对其中的藏族文化一页从居民、民俗、歌舞艺术三方面作以客观的诠释,以便揭示藏汉两族人民在分分合合的矛盾斗争中锤炼出的深厚友谊,充分展现舟曲藏族文化的特殊魅力,使古城舟曲的形象愈发显得丰满,进而为人们所熟悉和热爱。一、居民篇舟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白龙江上游,溯流而上,可达本州迭部县;顺水向东,可通陇南地区的武都;其北面与宕昌县相连,南与陇南地区的文县、四川省南坪县接壤。境内多高山深谷,西秦岭、岷山山脉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横贯全境,海拔在11734505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属暖温带湿润区,素有

4、“藏乡江南”之美称。复杂的自然地理和特殊的气候为多种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使农业成为舟曲的经济支柱产业,县域总面积298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就占了194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多人,其中的农业人口为11万人;藏族人口约4万人。为便于记忆和管理,人们就以舟曲县城为中心,以白龙江为轴线,将县域划分为上河片、城关区、沿河片、山前片、山后片五大块。综观舟曲全境,从上河的曲瓦、巴藏、大峪、憨班、峰迭,城关区的江盘,沿河的南峪、大川,山前的果耶、八楞,山后拱坝河流域的武坪、插岗、拱坝、曲告纳直到与四川南坪县接壤、处在白水江流域的博峪,藏家村寨大都处在白龙江南岸的山林地带,这块半山地带山峦重

5、叠,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农田成片,其尽头扩展到四川省的阿坝地区,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舟曲县处在安多之边缘,康多之前哨”。据史料记载,远在5000年前,白龙江河谷地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周时为白马、氐羌住地,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之孙卯(ang)率部落分道迁徙,进入白龙江流域的有参狼种武都羌和白马种广汉羌等。先秦时设置羌道县,汉武帝时置郡,羌道县属陇西郡(包括舟曲、宕昌、武都县部分地区);东汉时,羌道县属武都郡。三国时期,蜀将姜维曾在大峪、果耶(三角坪)、武坪一带屯田养兵。西晋末年,世居羌道县的宕昌羌“保”建立宕昌国,今舟曲隶属其国,王城一度设在今舟曲瓜咱、峰迭、华年(古华阳城),历经十代。唐

6、代时于境内置宕州及怀道郡县。安史之乱时,唐朝在西北地区的兵力东撤,吐蕃乘机深入河西、陇右,占领合川、怀道、武都等郡。宋神宗时收复宕州,归阶州福津县辖,元、明、清于西固置蕃汉军民德行千户所及西固分州,在此间,值得一提地是舟曲县域的松棚灯会,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大肆迁徙江淮秦晋人口于西北,当时舟曲不乏有从国都南京、苏杭、杨州以及山西、陕西、安徽等地迁徙而来的移民,甚至包括一些带队的军政要员,商贾技工、经营业主。于是,舟曲就有仿江淮之俗修城廊、辟集市、尚文化崇武艺等,元宵节松棚楹联灯会这一习俗便因此产生,同时被延续了下来。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记述“西固松棚灯会极奇绝。二杨州也”。及至民国,改西固分州为西

7、固县。1954年成立舟曲县,藏语为“龙江”之意,因白龙江穿县境而过得名。1958年,将迭部县下迭地区,卓尼县茶岗、拱坝划归舟曲县(舟曲藏民到了夏河、塔尔寺等地,向外人称自己是卓尼人),并改名为龙迭县。1962年又恢复为舟曲县。在以上舟曲历史沿革中,有三个历史时期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最早在白龙江河谷地带繁衍生息的白马羌、氐羌和参狼羌人,他们便是舟曲的原始居民,据考证,实属今上河峰迭一带村民先祖。第二、三国时期蜀将姜维在舟曲半山及河川地带屯田养兵,最终被魏将邓艾击败,双方各有个把军士在武坪、三角坪一带安家落户,村中老农皆有口碑;第三,安史之乱,导致中原政局动荡,使得吐蕃乘机尽取陇右之地,统治达在三

8、百年之久,部分吐蕃军士为戌边而在此定居,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在这三个历史时期当中,数第三个对民族的融合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根据有六:一、村中老农口碑。八楞、果耶、武坪的藏族一部分是在上述的第三个历史时期从西藏阿里等地区来此戌边,他们耕时为民,战时为兵,这在八楞乡林家山村的家族构成状况中反映得较为明显。山前片八楞乡林家山村,地处舟曲走武都全程的二分之一处,座落在白龙江南岸的黄土高坡,与武都县坪牙藏族乡(共有九个村落,沿一条山脉依次排开,延续到白龙江流入武都县的两水镇,与山后流出的拱坝河交汇)隔沟对峙,现有120多户人家,1100多人口,耕地占至山脚下本应隶属宕昌县沙湾乡鲁川

9、村、沙坝村的河川沙地。据村中老人说,村里的王、杨、高、兰四大姓氏其实是从藏地来此戌边的四个家族或部落,王家(括胡)、杨家(然树,意为“羊”)从大峪沟进入武坪,翻山到此。接着是高家(噶尔),由川北进入,从茶岗那面走了过来;最后到来的兰家(里汝),他们经过的具体路线应该与王家、杨家的相同。个别地方的,有的是被派遣来此管理百姓,或是来避难,或是被流放到此等等。二、地名及历史遗迹考证。(一)沿河片大川乡通化头村处在白龙江南岸,高踞岷江与白龙江汇合处的两河口南岸高坡,与果耶乡的入口石门峡构成一道天然屏障。通化头村藏语称谓“他地哇”,意为“守边人”;“果耶”乡,藏语意为“大门”,是人们从山前经三角坪走武坪

10、入博峪的一条必经之路,为当时军事要塞。(二)城关区北山坪定关,秦汉时有古城墙,以防城外诸羌骚扰;安史之乱时,当地有“内汉外番” 之说。三、语言、服饰方面:舟曲藏民族,虽然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在语言、服饰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共同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在语言上,舟曲藏语细分为上河、八楞、拱坝、博峪四个小方言区,它们的差异侧重在个别词语的语调上,因此,各区域间相互交流一般不成问题,与书面语相比,其口语是有浓重的古藏语色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三十个字母第四组中的“wa”读成了“b”如“女儿”叫做“b mu”“儿子、男子”叫做“bo”“藏民”叫做“bu”或“bi”。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探究的问

11、题是:在舟曲藏语里,把“藏文字”跟和尚念诵的“经文”都称作“boye”只是两者呼读出的语调有所不同说到“藏文字”时,发轻声,说到“经文”或“三宝”之一“法”,均发阴平调。还有,将寺院里存放的“经文”,或叫做“by”或称作“q”,从中可以看出其一舟曲藏族是把藏文字跟经文、佛学经典等同了起来,说明藏文字的难得和珍贵;其二,舟曲藏族与藏民族的祖先吐蕃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二)后加字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字为后辍字,它出现在文字当中,只是用以区别词的形体结构,如“手”,在舟曲藏语中叫“la”,“绳子”叫做“ta”,“酥油”叫做“ma”,“铁锨”叫做“ji ke”。(三)置有前加字时,基字与wa、xia、s

12、a相拼发生的音变现象与书面语完全相同,但只有基字ba(三十个字母第四组中的第一字母)不发生音变。(四)置有下加字时,基字与下加字拼读结果出现特殊现象:(1)第一种,上河、果耶、武坪一带为一大区,对“你”这一词语,叫做“qu”,其他区域的叫做“c”。像同类词语,如“邻居”、“冷”、“冰冻”等的译读结果也与之相应。(2)第二种,还是这两大方言区,对“血”这一词语,叫做“qi”,其他区域的叫做“ca”,但与之相应的词语,如“宝座”、“一万”等,译读出来,却是相同的一种为“ch”;而因此出现一种方言交叉现象。(3)基字与下加字“la”相拼的结果,以其下加字的读音为基准音。如“月亮”、“月份”,在舟曲藏

13、语里译读为“li”和“l”。(五)藏文字中取掉了下加字的词,在舟曲藏语中普遍保留原样,如“人”、“名字”、“称谓”、“火”、“眼睛”等词语,舟曲藏语里统称为“nie”,这又与康方言中的德格话语法非常地接近。(六)舟曲藏语中表“和”、“与”义的连词形式各区略不相同,“阿妈阿爸”(1)“a ma ra a ba”(2) “a ma la a ba”(3) “a ma da a ba”。(七)敬语用词,与书面语吻合,如“光临”、“抵达”、“到了”、“去了”、“请进”等,叫做“p”,“上坐”,叫“y”,“献给”、“敬献”叫“b”,“迎进”叫做“dng zh”。大家知道,藏文字在历史上曾有过几次改革,但

14、由于政治、历史、地理上的原因而最终没有得到全区性的普及。由于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现象,它与使用这个语言的人们的社会历史、生产斗争、文化生活、风俗习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语言的分化有它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方言也就拥有了较为鲜明的历史特征和地域特征。服饰方面,主要是因为要适应刀耕火种的农家生活方式和暖温带湿润区的自然气候,长藏袍变成了短打扮,他们头顶巾帕以遮阳,腰系绸带以唯美,或用以在农作时捆扎东西。男子服饰较为统一,其款式如同短袍,纽扣从衣领右侧顺肩内往腋下依次排列。女性服饰较男子服饰更具美感,按款式风格可分为上河式、武坪式、八楞式、拱坝式、博峪式五种。上河式追求简朴清雅,武坪式追求古朴典雅,

15、八楞式追求秀丽端庄,拱坝式透出苗家风采,博峪式娇艳俏丽,天下颜色无不包容。此五种款式,在细节上集藏、苗、羌风格于一体,是由于舟曲地处川北边缘,受到了边缘民族服饰文化之影响。尽管服饰款式繁多,风格迥异,但只要我们留意她们披在肩背垂至腰际的数十条碎辫和配在胸前的玛瑙串珠、银盘饰品,从中总能发现吐蕃时期的民族烙印。四、风俗习惯方面:他们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婚丧嫁娶都有着很大的共同点:均以农耕为生;好住石板房和小木屋,家境比较好的为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的正房,一楼为大通间,较为宽大,在屋中央设一火塘,火塘里搭三角铁鼎或三块灶石,以作锅灶,上搭大铁锅。火塘里终日烟火不熄,每当夜晚,全家人围着火塘聚欢歌

16、舞。火塘右侧靠里墙一角,置一小经阁,供有家神。大通间两头为耳室,都设有小火塘连着土坑,人称“连锅炕”。正房二楼,堆放柴草和一些杂物。正房对面为下房,两侧为厢房,下房和厢房,楼下圈养牲畜,楼上住人。惯于早茶晚酒;普遍用简朴的嫁娶礼仪比照隆重的丧葬仪轨;待人接物上总是表现出热情、真诚与友善等。五、民间歌谣、谚语、传说故事。舟曲是拉依情歌的故乡,其中的拉依,来自旧西藏农奴中间:情歌,出自西藏南部的门巴族。另外,在以歌谣为主体的摇篮曲里,内容上主要表现藏地情结:哦啰啰,哦啰啰,别闹了,哭声搅得邻人烦,娃娃笑时要哭了,羊羔叫时该宰了,哦啰啰,哦啰啰,别哭了,哭声闹得我心乱,我自西藏内地来,那里山头落大雪

17、。在舟曲藏乡,当人们谈到一个人的离世,调侃的说法是:“那个人取茶去了”。众所周知,自唐代起,藏族人开始了“茶马古道”的贸易史,因为路途艰险,受语言、气候、交通、风俗习惯等条件的限制,换茶实非易事,但藏家已习惯了喝茶,喝茶已成了生活中不可缺的一件事,人们只得前往,为此丢掉性命的也许不少,所以在舟曲藏家,饮酒用碗,喝茶用盅。还有的把“临时抱佛脚”说成是“走岷州时才喂驴”,本意是去夏河等藏地朝圣靠徒步行走,人们一般用驴来驮运行李等。传说故事中,流传舟曲藏族民间的有格萨尔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八楞藏区和武都县的坪牙乡还有藏戏松赞干布的民间演出团体,在这一剧目中,包容了松赞干布平叛称王,吞咪留学创立

18、文字,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先后进藏,吐蕃颁布律法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六、宗教信仰方面:这里的人信奉天、地、山、河,推崇藏传佛教,敬仰三宝,宗教仪轨上主要有正月十五的祈愿法会、四月初八的闭斋、七月十五的格萨尔英灵祭典、腊月的先祖年祭等,极力主张与人为善,天下一家,与此同时,也参合有原始苯教的内容,如煨桑祈祷以祭祀(一般在每月的初一、初三、十三、十五日),跳神驱鬼以敬巫等,其中的很多仪轨在现在的我们眼里看来,只能说是表达了先民们最初的原始愿望。综上所述,集中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舟曲藏乡的居民有的是从藏地走过来的,他们的到来,使舟曲藏乡的居民与风土从根本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纯藏语言与羌语的融合,藏人习俗

19、与羌人习俗的融合,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土著苯教的融合,使得本属同源且在信仰习俗等方面非常近似的藏族与土著羌人首先走到了一起,他们在私有制存在的社会里,与汉族等因为对地域和资源的争夺,各自势力的扩张,导致了相互间的矛盾冲突,正是这一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促进了相互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交流,增进了两族人民之间的友谊。二、民俗篇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大概是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的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是人的心灵史,人的活动史,人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如禁忌,是对恶与丑的拒绝,是神圣的敬畏,行为的戒律,是个人必须服从的社会集体的无文字书写的法典。葬礼,是人们的充满理想的浪漫主义行为,是对苦难的最终解

20、脱,心灵的彻底净化。节庆,是影响深远的宗教宣传和普及运动,在节日中,人们把热烈的期望和虔诚的信仰,统统化作笑语泪花洒向天国。所以我们说,风情习俗是一个民族的徽帜,是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舟曲藏家民俗禁忌舟曲藏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受宗教、环境、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很多独特的、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礼仪习俗和生活禁忌,这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局部的稳定,维持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如:俗人不能坐在僧人的上位,小辈不能坐在长辈的上位,妇女不能坐在男子的上位;请客时,按各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年龄大小排列座次,入席离席,按等级、秩序先后行动;出入要从别人背后

21、绕行;女子不能跨越男子衣物;骑马者路遇长辈或过村子均要下马;外出劳作的未归或帮手没有吃饭前,家人不得吃饭;家中有病人或办丧事时不得杀生;探望病人,从大门出入,且在白天;妇女坐月子外人不得探望,得等满月后高僧给起了名讳方可;凡要吃要喝,每人须将少许食物点出以示敬天地祈福;严禁宰杀牲口,忌食马肉驴肉骡子肉和狗肉。递刀时不能以刀尖刀锋对人,剔骨吃肉用刀,刀口要向里;上茶水盛饭菜不能反手而倒;筷子要发到各人手里,不能插在碗中的食物里;不给客人使用有破损的餐具,碗碟不准倒扣,不准糟蹋写有藏文的或印有伟人画像的纸张书籍,须将它们虔诚地加以焚烧或供上香案;路遇玛尼石堆或寺院,应顺时针绕行;不能在供有神灵的地

22、方或附近大喊和哭啼,也不许在此动土采伐狩猎,不得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真诚给予的除外;腊月初八喝粥,常思五谷来之不易,二十三日清扫房舍送灶神,三十晚上守岁,迎灶神,接纳新年福运;正月初一不得串门,初二拜年转亲戚,初三祭山神及麦田赛马;过年玩荡秋千;二月二吃炒豆压蛇头,三月三祭山神祈丰年,五月五踏青(在博峪为采花节,在上河一带为朝水节)度农闲以上这些民俗与禁忌中,贯穿着深刻的佛教思想,但汉文化的踪迹也随处可见。舟曲藏族婚丧礼仪(一)朴素的舟曲藏族婚嫁习俗舟曲藏民族,很早以前就在白龙江南岸的山林地带繁衍生息,这里古树参天,灌木葱茏,清溪潺潺,绿草茵茵,众鸟啁啾,百兽嬉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

23、无争。空灵的自然环境与原始的生存状态,将舟曲藏族人的生活习俗定格在了一个极其朴素的境界,婚嫁习俗便是诠释这一境界内涵的典型代表。在舟曲藏乡,青年男女恋爱自由,有的甚至自由到视婚姻大事如同儿戏的境地即婚前同居,以生男还是生女来决定结不结婚的问题,如若生男,成亲;生女,则告吹。他们看重爱情,更看重自家香火是否能够得到延续。这种现象目前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冲淡了许多,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还是能找到它的一些影子。尽管他们婚前如此自由、随意、轻率,但谈到婚嫁,必须有媒妁之言。一般是,男方托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亲戚带上一壶醇香的青稞酒去女家说亲,当然也有小伙子本人单枪匹马亲自“出征”的。待女家应允

24、后,男家便邀请女家及其亲朋喝酒,入席前,先是选定结亲的日子,再是男方给女方亲朋敬酒,女方又回敬,礼毕,猜拳行令,谈天说地,好不热闹。喜期来临,男女双方家里都要恭请喇嘛念平安经(扎西泽巴、央碧),为家庭祈福。中午时分,媒人及男方亲朋背着两桶青稞酒,带上给女方父母定做的衣服去女家迎亲。到得女家,知客早已在门外等候,前来贺喜送亲的人们着装一新,挤了一屋子。迎亲的进了门,赛歌、入座、敬酒,一顿酒菜过后,他们离座起身,其中两人身背装满清水的木桶走在前面,以示幸福美满(一说因为以前地方上吃水很困难才要背水给男方家,还有一说是因为当地有青年小伙子途中灰打新娘的习俗,迎亲的为避免弄脏衣服才背水,大喊“背着水呢

25、”),众人簇拥着新娘子紧随其后,送亲的几十号人走在后面,有女家亲戚赶着八匹红色骏马,马背上驮着粮食、木箱(箱内装有银盘、银耳环等民族饰品)、所有农具各一样以及新做的被褥衣物,有好友担着百十斤猪肉(古时一般赶两头猪、两只羊),一路放声高歌,燃放鞭炮,浩浩荡荡地向男家开了过去。在送亲队伍必经之路两旁,小伙子和姑娘们列队等候,摆出一种夹道欢迎的阵势,其实他们是要上演一出灰打新娘的闹剧,只要送亲队伍一露头,他们便抓起早就准备好的灰包、土包、沙包,对准新娘子猛力挥洒过去。新娘子顶着沙尘一路飞跑,真可谓风尘仆仆,等走到男家,已经脏得不成人样。听老人们讲,灰打新娘是为了撵走新娘身上的晦气。送亲队伍到男家门口

26、,新郎鸣放鞭炮,以示迎接,婆婆将供奉在神位上的由僧人加持过的“箭”取下,拿到门边交到新娘手里。新娘入门之际,或脚尖点踩门外的灰圈,或接受新郎给予的灰烬的洗礼,二者必具其一。进得门后,新娘把箭插回原处,送亲的六个伴娘于是陪着新娘直入洞房,新娘要坐特定的“凳子”,那是一个叫做斗或升的粮食计量容器,其下扣着一把油菜籽,意味着新人到来,祈愿新人在新的家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丁兴旺,富得流油。不一会儿,婆婆也走进里间陪儿媳说话,外头迎亲、送亲的一干人等将嫁妆卸下马背抬进正房,整齐有序地摆在柜案上。此时,诵平安经的喇嘛又给佛灯添油,烧香三柱,祈祷吉祥平安。婚礼开始,百十号人围着由十几张小木桌连接而成

27、的长案坐定,上席是送亲和迎亲的双方,下席是来喝喜酒的宾客,左右是知客和请来的歌手。首先是迎亲一方的头人致祝婚辞,接着一对新人依次向上席、下席和左右敬酒,然后,女家父母当着众人的面向男家父母嘱咐叮咛,男家父母又向女家父母做郑重承诺。结婚仪式结束,请来的歌手便手托腮帮子,唱起了祝婚歌,知客端来野果、野菜、腊肉、羊肉,众人聆听着悠扬的长调,下着酒菜,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海洋里。大家吃吃喝喝,唱唱跳跳,一直到午夜时分。待人们尽兴散去,新娘子在送亲姐妹的陪伴下,醉卧新床,新郎只好另觅下榻之地。这便是民间的“压惊”习俗新娘进入男家,三日之内,送亲的姐妹始终服侍其左右,以便消除新娘婚后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生

28、活环境。自次日清晨起,男家便宴请全村的人喝酒吃肉,欢庆三日。期间也有亲朋好友邀请新郎新娘及所有宾朋转门儿的,显得极是隆重。自第四天起,新郎一般可以带礼品陪着新娘转娘家,逗留时日七天到一两个月不等,要是放在以前,小两口可以在媳妇娘家那里吃住三年,生儿育女,衣食无忧。舟曲藏家人结婚,就是如此的朴素和原始,男女双方只要情真意切就行,小两口将诚心融入美酒,恭恭敬敬地端给村里的每一个人,祈愿家家幸福,人人平安,万事和谐。这真是:男家提亲一壶酒,“骗”走姑娘跟嫁妆。送亲路上一把灰,姑娘飞跑把娘忘。腊肉野菜青稞酒,众人尽兴到天亮。入门三天需压惊,新人同梦却异床。藏家两口情意真,只图乡亲喜洋洋。世间因为有真爱

29、,和谐美满幸福长!(二)轿葬 打开天堂的小窗在舟曲藏乡,对于故去的人,人们请喇嘛诵经,超度亡灵,将遗体移入特制的小彩轿中做火化处理,因此,这种火葬方式又称做“轿葬”。关于轿葬习俗,源自藏传佛教独特的丧葬形式塔葬。塔葬与传统葬俗中的土葬、火葬、水葬、天葬不同,传统葬俗,跟佛教基本思想的“四界”说相一致,所谓“四界”即指土、火、水、空,它们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人的身体也是物质,因此,土葬于土、火葬于火、河流于水、天葬于空,是将死者遗体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处理,还其来源。因为在藏传佛教僧侣看来,“人体只不过是不朽灵魂的一种物质被覆而已。如果一个人寿终正寝,我们便说,此身已病,已有残缺,已经不再适于精

30、神运用,已经不再堪作进修之需,是该弃置的时候了,精神逐渐退出此一肉身之外”。他们认为,死是生的前提,死后将重生,而又有生便又有死,如此循环不已基于这样的看法,传统葬俗均不留遗体。而塔葬是将肉身加以制作后装入灵塔供人瞻仰膜拜,这是因为佛教在藏区盛行后,出现偶像的制作和崇拜,进而导致对佛僧肉体崇拜,塔葬对佛僧遗体的保存适应了这种偶像崇拜的宣传和信徒对偶像崇拜的心理需求。在塔葬中,一具肉身的制作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大体可分为防腐、干燥处理、装金修饰三步骤。舟曲藏区的人们虽然对死者遗体也进行防腐和干燥处理,但毕竟因条件有限,技术低微,加之遗体只需存放十天半月终将火化而处理得较为简单粗糙。至于肉身制作过

31、程的最后一项金匠的装金修饰,对一般的死者来说更没有实行的必要,通常是给遗体穿上用纯棉材料制作的衣裤鞋袜相当。对于制作好的涅槃活佛肉身,将置于设有特殊含意的灵塔之内,它既是佛塔,也是陵寝,具有双重功能。灵塔由塔座、塔瓶、塔刹三部分组成,塔瓶内供奉活佛的肉身。藏族著名高僧罗桑伦巴认为,佛塔最下层的方型基底,表示坚固的“地基”;基上为“水球”,再上为“火锥”;再上为“气托”;最上为波动的精神或将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而以上元素又都由“地基”与“水球”之间所谓“趣悟阶路”的阶梯而登达。这基本上是把佛教“四界”的思想土、火、水、空基于灵塔一身,使这四种属性通过灵塔表现为有形有质、可通过视觉观察到的实体。高

32、僧、活佛的遗体保存于这样的灵塔之中,不仅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还象征着出生生活死亡精神出生的“生命之轮”,实现永无穷尽的轮回。在舟曲藏乡,人们习惯了在死者咽气的瞬间,将珍藏在寺院里的可再生的玛尼热勒喂给死者(一般喂六个,一一对应金刚经里的六字真言),然后请喇嘛把曲洛让靑波经书置于死者前额,实施抛哇法,进行彻曲仪式,等到仪式结束,人们才把死者遗体移到中堂对门的地方,拉起帷幔,用木香水遍洗死者遗体,刮净身上所有毛发,洒上特制的药水,然后给穿上新的纯棉的传统的衣裤鞋袜,这些工作,一般由死者直系亲属来进行。最后,大家将遗体移入彩轿装殓。在人们做这些仪式的时间里,那边的喇嘛也不得空闲,他盛满

33、一斗青稞,置于香案,上插一把箭,再供上油灯,然后盘腿端坐,诵起了嘛呢,所有的人于是也都就地或坐或蹲,跟着吟诵起来。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如果死者属相为龙,或是羊、狗、牛,其中就得多一套程序,这四个属相藏语叫“楼噶”,即“十二属相的支柱”,意味着他们是支撑宇宙的四大名山,这是不能倒下的,所以,喇嘛又要根据死者性别、年龄进行星相计算并制作“属榭”,选择六寸来长笔直的新鲜木棒(对柴质的选择是用柳,还是用杨等等,得靠喇嘛计算),将它去皮,制成四棱柱体,在木梢的一端削进去一点系上白线,处在根部的这一段根据死者年龄刻划平行的线条,再在这一面的空白处用墨书写六字真言的第一个宝贝字符,最后,把它挂在向阳的楼檐

34、下,意思是说,这个儿女还在世,还是活的好好的呢。再看轿葬中的小彩轿,它以香柏木为材料制作而成,表面用油漆渲染,并用彩纸剪贴着各种民间图案,其外在影象犹如长镜头拍摄到的藏式佛殿,最上层为斗拱飞檐,配有新月衔日的金顶;中层两侧、背面为花格窗棂,正面稍靠上处开有佛龛形小窗,透过这小窗,人们可以看到死者安祥的容颜;下层为底座,可以看到粗壮的柱子和横梁。只见死者端坐其上,肘搭横梁,双手很自然地放于膝上。门柱被旋成八卦,死者的双腿从门里伸出,脚搭轿门外的踏板。这所有的一切,同塔葬如出一辙,尤其是对已故的独身男人、寺院喇嘛做的座轿,更是活脱脱的佛塔造型。关于轿葬最终成为火葬的缘由,在舟曲藏区流传着这样一个神

35、奇的故事。很早的时候,舟曲藏区生活很苦,做女人的数最苦了。有位藏家姑娘受不了这份罪,找一棵林中的歪脖子树上吊死了。人们便用轿葬的方式,将轿子放置到长歪脖子树的山坡上。因为轿子做得精致绝伦,檐上的经幡在微风中翻滚,门柱上的风铃叮叮直响,让活着的人看了极为羡慕,不由自己地产生寻死的念头,再者,由于这位姑娘并非寿终正寝,因而亡魂无处着落,就附在了歪脖子树上,每当人们从此路过,总是听到歪脖子树精亲切的召唤,好多人禁不住诱惑,吊死在歪脖子树上。山坡上的彩轿越添越多,一阵风吹过,经幡如麦浪翻滚,风铃阵阵作响,彩轿群的诱惑力越来越大,歪脖子树的魔力更显得无法抵御。是该动手的时候了!老法师提根绳子,来到歪脖子

36、树下,装作始终够不着树枝、套不上绳子的样子在忙碌着,他惊异地发现,歪脖子树总在指点着上吊的每个环节。听到歪脖子树精充满诱惑力的声音,老法师怒气冲天,拔出腰间神奇的利斧,向恶贯满盈的歪脖子树使劲砍去。只听得一声凄厉的惨叫,树被砍倒,从鲜红的伤口处喷涌出万道血水,与此同时,山坡上的彩轿群猛然起火,顷刻之间被化为灰烬。树精被灭,老法师也葬身于这场大火,他的死,换来一个深刻的教训凡遭横祸的死者尸骨,一定要将它焚烧,使其在烈焰中得以安息。轿葬演化成火葬后,丧葬程序于是变得更为复杂,场面也变得更为隆重起来。一般是:轿葬完成之后,彩轿便放置于正房迎门不远处,人一进门就会瞧见。彩轿前置有方形矮小的案几,其上摆

37、有五色粮食、烟、酒、水果等供品。香炉中,藏香燃出缕缕青烟,清油灯火苗一纵一纵,在向上升腾,据说此乃生命之灯,死者亡灵将借此光亮一步一步步入天堂,中途不能熄灭,守灵者时刻得往里续油,使它亮至启动火葬仪式后高僧对彩轿点火的那一刻。彩轿四周围有屏风,旁有直系亲属守灵,他们做些及时更换供品、给油灯添油、续燃藏香等工作。从这时候开始,全村的人便忙碌了起来。因为在十天半月之后的出殡日里要举行超度死者亡灵的大诵经仪典。在大诵经仪典后,死者家属将以施主身份为近百名僧侣和上千位村民、远客施舍茶饭,这顿茶饭规模之大、准备工作之繁杂、耗资之巨,便可想而知。全村的人白天去死者家里帮忙,晚上诵经守灵,就这样,日子一天天

38、过去到了出殡的日子,近百名僧侣便在寺院正殿举行大诵经仪典,仪典自清晨起,直到下午两点,历时六、七个小时。大诵经仪典结束,众人享用茶饭。吃喝罢,都拥到死者家中,死者的娘家娘舅还要检查彩轿和寿衣的档次,然后经过一些特定的安魂仪式后,僧侣走在最前头,一些亲朋扯起彩轿中伸出的一条长约三丈的白绫,八位直系亲属抬起彩轿,所有的人吟诵着嘛呢经文紧随其后,缓缓行进在去墓地的路上。到墓地后,法师端坐法台高诵经咒,举行安魂及焚化仪式,此时,男人们在彩轿四周围上香柏树枝,法师的跟班在轿顶堆以火柴等引火之物。一时许,轿顶烈焰熊熊,被引燃的柴禾发出噼啪的爆裂声。就在这一刹那间,所有人的面部表情显得极为平静,他们知道,死

39、者已经去了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一个没有忧伤、没有痛苦的仙居之处,因为他们相信:轿葬打开的是一扇天堂的小窗。神 秘 的 法 舞舟曲县境内的好多藏传佛教寺院,很早以前大都在每年正月祈愿法会闭会的前一天(法会自正月十三起,十六日止)跳法舞,但多数寺院在文革中被毁灭,法舞用的道具也没能逃过此劫。后来,虽然好些寺院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之下得以重建和维修,但重塑法舞面具、置办道具而恢复正月大法会并恪守宗教仪规表演法舞的寺院已经没有几家。这里究其渊源,揭开法舞的神秘面纱。法舞,是藏传佛教各大寺院正月祈愿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是由十二位僧人戴着面具表演的舞剧,所以汉族同胞称其为“十二相”或“面舞”,在藏语里称

40、作“钦木”,指舞者戴上具有佛教象征意义的面具,在法器的节拍下直接演示佛教教义的舞蹈。在舟曲藏族口语里称之为“巴”,其实也是取“面具”之意。法舞的产生年代要追溯到公元八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当时有两位进藏传教的印度佛教大师莲花生和寂护,为在西藏山南扎囊落成的藏传佛教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举行开光典礼,而根据佛祖所弘扬的密宗四部中的瑜伽部中有关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舞会,其中已出现了假面具。后有大译师仁钦桑波按照续部精神,发展了金刚舞种,沿袭下来,成为藏传佛教名寺院普遍保留的弘法形式。这类法舞被称为旧法舞,因为它源于印度。至于新法舞,即目前在寺院里表演的法舞,其来由充满传奇色彩。据宗喀巴传里记载:

41、1397年,藏传佛教改革家、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聂地区的饶钟寺首创讲经法会,对三千多名学僧宣讲佛教的十七部大论,列席的还有当地的地方头人以及藏传佛教各支派高僧,其间也不乏对黄教颇有成见的僧人,与之辩经是免不了的。不到半日,就有一位叫穆得旦央的高僧向大师连连发问,大师逐一解答。大师从小拜依藏传佛教各教派名师,遍学经论,博采众长,创立黄教,严格戒律,大力修复佛教寺庙,首创讲经法会,重振藏传佛教,已经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的支持者,被人誉为“三部化身”、“文殊怙主”、“佛陀第二”。据说,他知晓根据人的行为而转世的原理,根据本世的善恶行为而在来世转生于不同的六道: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

42、,即“六道轮回”。因为是首次讲经法会,日程安排比较紧张,大师万不得已,只好让穆得旦央等部分高僧、头人从他宽大的袖筒里看到了有关地狱的惩罚和对死人的判决之详情,令人们诚服。后来,人们依据目睹到的那些画面编成法舞,以象征的表演形式,对僧侣、教民进行宗教思想和教义的灌输、传播,喻因果报应之教理、抑恶扬善之教义于盛大、形象的表演之中,使其家喻户晓,教化众生向善、行善,积累功德。法舞里,出场者所戴的面具角色,一般有:阎罗法王“曲杰”,绿面水牛头面具,佩五头骨,右手持人骨棒。头有三睛,红发上指,呈忿怒状。救主“贡布”,护法神,慈悲观音的武像,蓝身,佩五头骨,两肩挂黑长蛇,腰以白蛇为带,身披虎皮。天女“拉穆

43、”,护法神,蓝身,面目恐怖,以日为头饰,以月为腹饰,口衔活人,右耳佩狮,左耳佩蛇,上身黑,下身穿虎皮,手持颅骨钵。土地护法“载未尔”,黄脸红身,守护土地财产的藏地特有之神。国王“南木实”、“杰布”,白身,戴方顶黄喇嘛帽,跳神活动时能附人体预言吉凶,号“神卜”。红教僧“下那尕”,俗称“乌鸦”,戴黑帽子,佩六头骨,黑布盖嘴,面绘三条黑线,表情忿怒,右手执三棱刺。狮子“桑给”,白身绿毛。鹿“哈吾”。死神阎王“行杰”,黑白相间鬼脸面具,面目极为恐怖,头有角。查事鬼“吐甘木”,大额头,无角,形如骨架。阎王侍从“阿杂日”,螺纹顶鬼脸面具,面带奸笑,执黑白相间棒。四小鬼“都主”,白脸骷髅,表情木然,右手执黑

44、白相间招魂棒,左手提索命绳。疯鬼“宁巴”,红色鬼脸面具,表情复杂。犬“切赛”。虎“江色禾”。牦牛“雅禾”。老者“更布”,红脸,面带微笑,表情慈善。婆婆“更木”,红脸,和善。小童黄脸,表情调皮。这种新法舞,有以下几个镜头:镜头一:冬日里的一个中午,太阳暖烘烘的。近处,两老者一立一坐,在屋前的台阶上晒太阳,他俩脸憋得通红,相互指指点点,一个微显怒容,俩人之间似乎发生了争执;不远处,两婆婆在洗补衣服,旁边有四个孩童在快乐的嬉戏。镜头二:查事鬼、四小鬼上场,人们大惊。待他们离去,两老者因言语不和,动起拳脚,结果一老毙命,婆婆、孩童抱着尸身痛哭,疯鬼上场疯舞。镜头三:死神阎王带侍从上场,依据死者在人间的

45、善恶行为进行判决。镜头四:救主、天女上场,为人辩护,且对死者生前之言行承担了一切后果,并接受了所有惩罚。他们的誓言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面对如此重誓我们又有谁愿意去做恶而让救主、天女代受如此之酷刑呢?加之响彻天宇的铜制大号的低沉声音,撞击观众潜意识的单调的鼓钹声,很多人的心被震撼,都不由自己,向着救主、天女跪拜下去生活中令人困惑的事太多,更有很多让人不能接受、无力承受的残酷的现实,叩拜祈求,是一种源自心底的虔诚信仰,是一种超越尘世的自我解脱。镜头五:法王上场,镇住邪气;鹿手执利刃,将代表邪魔的一种以糌粑捏成的人形祭品大卸八块,以示邪魔被制服、亡魂已被救出地狱之门而投胎人间。镜头六:群舞救主、天

46、女、土地护法、国王、红教僧、死神阎王及其侍从、鹿、虎、牦牛、狮子围成一圈,法王居中,均一脸威严,高举兵刃,随法器节拍,徐进徐退。人们屏住呼吸,因为这一神秘、恐怖而庄严的场景包裹得使人透不过气来。在法舞表演中,狮子、虎的出现,象征着凶猛的野兽也能被佛驯化;欲望强烈的鹿也在佛教教义的感化下,放弃了动物低级的欲念,成为佛的忠实护法,足见佛法无边,威力无穷。藏传佛教信奉者倾注大量的心血弘扬、传播着自己的信念,通过法舞这种形象化、艺术化的演示,去抑恶劝善,使愚昧、残忍的灵魂升华到智慧、善良的境界,使人间最终成为佛教理想中的净土香巴拉。这种愿望,也许很难实现,但他们却努力着。羌笛与口弦琴羌笛与口弦琴,是我

47、国古代羌族的民间乐器,通常是以半老的锦竹为材料精制而成,流行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端的舟曲藏乡山寨。如果你在舟曲山乡看到妇女胸前或者腰带上系有彩绘的竹筒,就请过来仔细端详:哎呀,多么精美的竹筒呀!仅10厘米长的竹筒表面,或绘有“龙凤呈祥”,或是“虎啸”,或是“马鸣”,真所谓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但更多的则刻绘有民族吉祥八宝图案,令人爱不释手。竹筒一端没有去节而旋有一小孔,从中出来一条五彩细绳,是用来拴竹筒的;另一端去节,却被拴着的几枚古铜钱堵着筒口。那口弦琴呢?抓住孔方兄往外一抽,噢!口弦琴原来是被“吊”在竹筒里头。长约8厘米的竹片框内,衔着一个模样如同口琴簧片似的东西,看上去很薄,用手指拔拔,嗡

48、嗡作响,显得极有弹性。这口弦琴该怎么弹奏?请将口弦琴还与这位妇女,只见她用手指捏起两端的五彩细绳,口微张,将口弦琴含在上下齿之间,右手向外侧来回不停地拉扯细绳,在唇、舌、齿的配合下,口弦琴发出美妙的声音,动听的旋律从唇齿之间如水一般泻出,时浊时清,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犹如蝉鸣,听着听着,不由得让人心静、气平,浮想联翩关于羌笛,有横吹的,同当今常见的笛子;另有竖吹的,如箫。制作竖吹的羌笛,须先选取一根非常笔直、长约20厘米、口径约2.5厘米的竹筒,在其一侧表面顺一条直线按音律有序地依次旋开六个圆形的调音孔,然后择取干涩的白杨枝加工成与竹筒口径等大、长约2厘米的小圆柱,将这个圆柱从底面下刀纵剖,取其四分之三塞入竹筒一端,做到与竹筒外沿齐平,人们称这一端为“吹嘴”。值得注意的是:塞入时,一定要使其纵剖面正对着没有旋孔的一侧。再在这一侧白杨塞子内达之处不远的地方,由外向里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