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社会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896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社会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二社会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二社会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社会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社会化.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化,请问:你是自由的吗?你可以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完全为自己而活吗?,故事导读,印度狼孩 俄罗斯丛林惊现“狼孩“ 尖牙利爪爱咬人 天下故事狼孩小杰(http:/ 1.掌握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内容以及影响因素。 2.理解社会角色的定义、分类、理论 3.了解角色的学习、扮演与冲突。,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与内涵,一、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到延续的手段。(弗洛姆) 没有任何一个儿童是在完全的真空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就是受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和事件所包围,而这些人和事是会塑造他对世界的认知的。个体意识到它所属的社会

2、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都吸收进去的过程,一般就称为社会化。(赖兹蒙),西方广泛采用霍兰德在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中的定义: 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里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四)培养合

3、格的社会角色。,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既是社会文化传递与延续的过程,也是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理解: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个人与社会双向作用的过程,既是社会将一个“生物人”(或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又是一个生物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因此,个人既是社会化的客体又是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既是社会教化个人,又是个人的自我转化。,案例 社会化的生理基础,美国人类学者克拉格(wN,Kellogg)夫妇在20世纪30年代让一只七个半月的黑猩猩同他们九个月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使两者生活学习环

4、境完全相同,同样穿衣、喂食,同样练习站立、行走、开门、用杯、用匙、坐便盆。但当他们的孩子能说20多个单词的时候,黑猩猩只能听懂指示命令,做出喝水、坐下、开门等多个动作,却说不出话来。 20世纪50年代海伊斯(C.Hayes)夫妇收养训练一只黑猩猩长达3年之久,也只教会其说出杯子、爸爸、妈妈三个单词。 20世纪60年代加德纳(RA.Gardner)夫妇教一岁黑猩猩学习美国哑人所用手势语,三年学会25个手势符号,黑猩猩却始终未能学会使用人类的抽象语言符号。 这些事实表明,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教育也不能超出种族遗传所提供的范围。,二、社会化的历程,1儿童期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关键 是指个体在儿童期学习

5、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的过程。,2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大量青少年期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的形式出现的,预期社会化是为未来角色及社会生活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 敏感期 生理逐步成熟、世界观形成、人格接近定型,3成年期社会化,进入成年期以后,所谓的初级社会化在一个人的早期阶段为各种承认生活角色所作的基本准备(包括基本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 埃森克人生八阶段说 信任感与不信任感 (婴儿期 01岁) 自主与怀疑感 (幼儿期 13岁) 主动感与内疚感(学前前期36岁) 勤劳与自主 (学龄期612岁) 同一性与角色困惑 (青少年期1220岁)

6、亲密感与孤独感 (成年早期2040岁) 生殖与停滞 (成年中期4060岁) 完善与绝望感 (成年晚期60岁以上) 如果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了每一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生活任务,那么也就意味着成功地解决了生活危机,顺利地通过了阶段性的发展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以适应这些新的挑战。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继续社会化或发展社会化。,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它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

7、值观与行为。 再社会化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 强制性的:对犯人进行的全面改造 非强制性的:城市移民群体和移居国外,三、社会化的内容,1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设计了经典的道德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进行了研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 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

8、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对偶故事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

9、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对偶故事一: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 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对偶故事二: A 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

10、,她想使母亲高兴,于是便替母亲裁布。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 B 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 ( 1 )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 2 )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的阶段,自我中心阶段 (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

11、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权威阶段 (68岁)。该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一方面,他们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另一方面,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 可逆阶段(810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认为成人的命令是应该绝对服从的,道德规则是固定不变的。他们认为,道德行为的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公正阶段(1112岁)。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

12、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关系。,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在将道德品质分成是非观念、权利观念、责任观念、赏罚观念、道德意图、行为后果等不同类别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这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是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 科尔伯格的研究从道德两难故事入手,根据儿童对故事相关问题的具体回答,提炼出道德发展的三大水平六大阶段。 “道德两难法”: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

13、的道德判断力。,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让他们接着回答与故事有关的下述问题: 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

14、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厉害关系作出判断好坏是非。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评定行为的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儿童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 赞成: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大偷东西,不该受罚。 反对:偷药会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身的要求和利益。儿童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 赞成: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 反对: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他没有好处。,

15、习俗水平: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判断。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即为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儿童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 赞成:他只不过做了好丈夫应该做的事。 反对: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好丧失名誉。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职责,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 赞成:不这么做,他就要为他妻子的死负责。 反对:他要救妻子的命是自然的,但偷东西是犯法的。,后习俗水平:能够摆脱外因,着重根据个人自愿选择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道德法则是可以改变的,不能以不

16、变的契约制约人。儿童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 赞成: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 反对:不论情况怎样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起初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儿童对偷药故事可能的反应: 赞成: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 反对:别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样急需这种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2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会经

17、过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点,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这种既接受社会的政治改造同时又改造社会政治的互动的政治角色的形成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所在。,3、法律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是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部滑稽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问题的社会化过程。 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结果促使个人具有法制观念,人们按照法律制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4、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

18、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生的内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是其整个认知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涉及这样两个阶段: (1)性别自认阶段:对自我性别的认同(自己是男是女),该阶段始于2岁左右儿童掌握语言之时; (2)性别恒常性阶段: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性别,而且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不会因名字、服装或行为的变化而变化,该阶段始于四五岁之时,完成于7岁左右。,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社会环境因素,1、家庭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一直就是家庭,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 父母的文化素养、 家庭教养

19、方式、 家庭气氛、 父母的表率等 破裂性家庭的构成有两种情况: 一是父母(或其中一人)死亡, 二是父母离婚。,2、学校,学校是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人类社会化主体。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 其次,学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具有独特的结构。 儿童在学校中学习的社会角色比在家庭中所学的更面向广大社会。,择校热、学区房、高考移民,3、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4、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指的是传达给广大人群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二、文化对社会化的

20、影响,各个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 首先,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 其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再次,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最后;文化具有整和性。,骆家辉:我回到根之国 结果发现根腐烂了,文化带着它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所作贡献而激发的情感因素,以价值观念形态积淀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得以世代相传,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程度不同、功能不一的社会效应。 不同社会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在带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些独特之处对个体的社会化进而对不同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与社会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重要缔造者之一。,社会化的启发,1生命全程观: 不仅强调了社会

21、化发展的纵向全程,而且突出了其中的质的变化。 2社会化是一种整体发展: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发展、个性发展以及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等是相互联系的。 3发展意味着变化。社会化的过程是发展变化着的,当这种变化来临的时候,我们要作出某种特殊的行为反应。,4变化之中的阶段。社会化的过程不是变化无常的,而是在变化中呈现着阶段性,每一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任务。 5让儿童拥有童年。儿童期有儿童期的特点,儿童的社会化也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如果人为地改变这种过程,就可能“拔苗助长”,我们应该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意义的获得与人生的发展,社会化过程是一生的过程 个人生命意义的获得与个人社会化程度有着直

22、接的关系 生命意识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的社会意识 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是现代人良好适应的基础 全人教育与现代人的社会化,珍惜生命,案例 学生自杀现象,据湖北省教育厅的统计,在12起学生自杀案件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自杀方式包括跳楼、服毒、割腕和跳水等,其中以跳楼为多。其中,有两所学校本学期的自杀人数在2起以上。该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上述消息时承认:“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我们对此感到很痛心。” 这位负责人展示一组数据说,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自杀率为1010万,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我国高校自杀率则为210万。这个比率看似不大,但由于自杀者所在群体属群居且相互经历和思想

23、基本相同的特殊性,其危害比其它类型自杀者造成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武汉地区有高等学校36所,在校学生40万人。不到3个月就已发生12起自杀事件,10人死亡。如果这个趋势不能得到遏制,则武汉高校学生自杀率将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自杀原因分析,一位高校负责人坦言:“和以往相比,现在学生自杀的原因越来越复杂,自杀现象越来越难以防范。” 感情挫折,也容易导致学生走上自杀的道路。有的学生因为失恋后精神苦闷,在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救助情况下,最终选择了自杀 经济困难也是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 独生子女生活能力弱的现象也成为不容忽视的自杀原因 湖北省教育厅的那位负责人还透露,现在的网络媒体和一些小报上的文章,不

24、负责任地过分宣扬迷信,渲染现实社会的“黑暗”,并将天堂与之对比,且详细描述自杀过程,也诱使学生模仿自杀行为。一个学生在遗书中这样解释自杀原因:“我感到这个社会太污浊,不愿再和它为伍,想回到干净的天堂中去。”,高校教授称“校园屠夫”频出应恶补生命教育,新快报讯(记者 陈琦钿 实习生 林志吟)“仅50天,中国就发生6起校园杀童案。这从根本上暴露了国人生命教育完全缺失的问题!”昨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导肖川教授,在作客深圳文博会湖南馆时语震四座。 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一直以来被国人忽视,教育部门亦没有引导,如果现时国人还不及时恶补“生命教育”,将来,某一时间段频发某些变态、暴力事件,

25、更将成为不可逃避的社会现象。 “生命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简单生活,安静生活,心盈快乐。它包括几大元素个人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自我欣赏感。”肖川遗憾道,“在国人当下的各类教育中,生命教育几乎空白。” “校园屠夫频现,究其因,多是面对生活的压力或者无法解决的生命难题,个别人变得脆弱、冷漠,甚至疯狂,并觉得此时生命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弃之可矣”。肖川分析:行凶者心中对社会有诸多不满,所以,作为绝望的失败者,他们泄愤的目标,成了柔弱无辜的小孩。而这一切,从根源上追溯,正是对生命的无视和轻践。因此,要从“生命教育”入手,彻底改变“轻践生命作践生命”的生命观。 2010

26、年05月15日03:28 金羊网-新快报,第三节 社会角色概述,一、社会角色的定义,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也称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 教师:为人师表 医生:救死扶伤 军人:绝对服从 领悟角色:是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实践角色:是个体根据其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2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获

27、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如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和女儿、儿子、妻子、父亲等。还有一些角色是由社会规定的,如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制继承所形成的皇帝、公爵等角色,也属先赋角色之类。它们一般不经过角色扮演者的女里而由先天因素决定或由社会决定。 自致角色: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如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或者教师、工程师、建筑师、高级技工等都属于自致角色。,3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也成正式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

28、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 如:政府外交官、法官、军人、警察 开放性角色,也称非正式角色,是指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如:父亲、朋友,4 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根据角色的支配性,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具有支配他人权利的个体扮演的就是支配角色,而受他人支配的个体就扮演了受支配角色。,5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根据较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变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如公司经理 表现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不计报酬的,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29、如艺术家,6 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根据角色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性别角色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第四节 角色学习、扮演和失调,一、角色学习(包括角色领悟、角色技能学习),1、角色领悟 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合。 一般而言,角色领悟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对角色地位的领悟。 (2)对角色义务的领悟 (3)对角色行为的领悟。 (4)对角色形象地领悟。,2 角色技能学习,一般而言,角色技巧分为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 认识技巧包括在与别人交往中根据得到的线索正确推断他人和自我的社会地位,进行准确角色定位、推断相应地位并予以恰当的角色

30、扮演的能力。 在认识角色技巧中,移情能力尤为重要。 移情能力是将自己置于他人地位的能力。 运动技巧:任何角色扮演都要求有适当的姿态、动作、面部表情和声调等运动反应。 在运动角色技巧方面,表意行功能非常重要的,这是通过角色扮演者的动作、语言表情等一系列运动形式来说明想要表达的含义。,推荐:爱的五种语言,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即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他的“戏剧理论”:把社会生活的情境完全比作戏剧表演,把社会成员看做演员,着重研究角色行为的符号形

31、式。 衡量角色扮演的优劣:角色扮演的数量 角色扮演者的介入 角色扮演的时间,三、角色失调,1、角色从与角色紧张 众多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我们称这种情况为角色丛。指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总和。 如:妇女 妻子、母亲、女儿 医生、同事 角色紧张:多个角色同时对一个人提出各自的角色要求造成他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即角色紧张。 如:警察 工作随时待命 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 照顾家人 教导子女,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2 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

32、突的情景。或者说,角色冲突是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1)角色冲突的分类 角色冲突由两种表现形式,即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角色内冲突:指由于角色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包邮矛盾的角色期待而引起的冲突。 如教师:好学生 希望 要求严格 差学生 希望 放任宽松 角色间冲突:由角色紧张造成的。 一方面,一个角色丛中的几个角色如果同时对其提出履行角色的要求时,就会发生角色间冲突。学生会主席 开会学习 另一方面,当两个角色同时对一个人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时,也会引起角色间的冲突,这需要角色扮演者在这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如包拯,(2)角色冲突的原因,造成角色重估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综合起来,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A 角色准备不足。刚毕业的大学生 B 多重群体的社会化。 C 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 D 边际人的角色冲突。城市移民群体,(3)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 角色规范化 角色合并法 角色层次法 角色地位变化法 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对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角色认识不清,还没有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指新角色与原有角色相抵触。 角色失败:指角色承担这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如离异夫妻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