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0251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6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第二讲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二讲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讲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邓相超,第一节 符号传播的基因 一、符号的概念 奥古斯丁:“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是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洛克:符号“就是达到和传递知识的途径”,“我们如果想互相传达思想,并且把它们记载下来为自己利用,则还必须为观念选一些符号。”,伦德伯格:“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 李彬:“符号就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郭庆光:“符号就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二、符号的性质与意义 施拉姆:“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单独存在于传播关系的参加者之间这些要素在一方的思想中代表

2、某个意思,如果被另一方接受,也就在另一方的思想中代表了这个意思。”,符号“是传播中可以还原成意思”的要素。 “意思”不是符号所固有的,是来自公众对用什么符号代表某一意思的一致意见。 符号一般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第二节 语言符号 一、语言与文字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萨丕尔:“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做出这样的结论:除了正常言语之外,其他一切自主地传达观念的方式,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做媒介。”,巴甫洛夫: 没有东西 可以比语言 更能使 我们成为人类,巴勒克拉夫:“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的

3、重大事件。”,语言口头语言共时性直接符号 外在形式:声音 内在形式:意思,文字书面语言历时性间接符号 外在形式:字形 内在形式:意思,二、语义与传播 语义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符号意义的学科。 1.柯日布斯基和普通语义学 柯日布斯基认为:“人是时间的连接体”,人不同于动植物的特点之一是有语言,并依此连接时间,从而把经验代代相传,创造出人类的文化成果。”,2.“保护个人不上当受骗和自欺欺人”的三个普通语义学原理: 非等同原理 非全原理 自身反映原理,3 .语言的陷阱 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是动态的 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4.语言失当 死线抽象 忽视差异 非此即彼 自

4、我投射,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大体分为三类: 体语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一、体语 也称作身体语言、行为语言。 1.动作动态的动作 用身体某一部位动作来表情达意。 2.姿势(静态的姿势) 与动态的动作一样,人体处于静态的姿势也能传播出多样的信息。,伯德惠斯特:”光人的脸,就能作出大约25万种不同的表情。” 体语中的姿势不仅指人体的状貌,而且还包括附属于人体的穿着打扮。,3.类语言 顾名思义,类语言应是某种类似语言的符号。 有人统计: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仅有7%借助语言;其余93%都是靠体语。在体语中,55%是借助身体的动作和姿势,38%是借助类语言。,4.体语与语言 体语

5、与语言相辅相成,没有体语,语言的表达就会大为逊色。 体语丰富了语言的意味; 体语的含义需有语言赋予和界定。,大 脑,人脑左半球逻辑信息语言明确、逻辑井然的语义信息思想、认识、观念理智的表现,同意识相连有意的表达;,人脑右半球形象信息体语朦胧模糊的主观印象情感、情绪本能的表现,同潜在意识相通无意的表达。,二、视觉性非语言符号,1.象征符 象征符号往往代表一种抽象的意义; 象征符号都是特定文化的结晶与标志。,2.实意符号 用简洁明了、形象主观的方式表达某种比较确定的意义。,三、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作听觉性非语言符号。,1.起床号 2.进攻号 3.英雄交响曲,第

6、四节 符号互动 一、编码与译码 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的传播模式: 信源 编码 信号 译码 目的地,编码把信息转换成可供传播的符号或代码; 译码从传播符号中提取信息。 施拉姆提出的编码与译码的模式:,典型的人际传播模式(图1),编码与译码都属于人的主观活动,难免会发生信息失真与变形。也就是说传播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曲解信息。,二、左右认知的主观机制 一般来说认知分为两种: 感知感性认识; 理解理性认识。,1.影响感知的因素 完形心理学 “结构因素(structural factors)”: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一种先验的感知框架。这种结构因素对感知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以下4方面:,(1)类似与相似 人们

7、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并在一起。,(2)完形趋向 完形趋向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总是趋向于整齐、规范、统一、完好,而力求避免残缺、凌乱、混杂、破损。,图,(3)残缺闭合 残缺闭合与完形趋向有共同和相通之处。二者的实质都是力求完好,只不过完形趋向是在已经完好的认知图景中排斥不完好的成分;残缺闭合则是把接近完好的认知图景完善起来,将其中残缺的部分修补闭合。,(4)共同命运 共同命运其实同第一点类似,也是指人们倾向于把类似的东西当成一个共同体来感知。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2.制约理解的因素 在此阶段,人们要对感受的各种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解释,从

8、而使这些来自现实世界的认知元素,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含有意义的主观图景。 理解不是机械的、刻板的反映。它是一种积极的、带有创造性的活动。,(1)心理预设 这种预先设定事物格局的心理定势非常顽强,它常常把理解的车轮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结果便导致对实际情形的扭曲与变形。,人们看到的东西往往是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所谓眼见为实并非绝对可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就事论事,它总以某种假设为前提,总以某种期待作背景。,(2)文化背景 巴格比实验,(3)动机 麦克莱兰和阿特金森实验,(4)情绪 勒巴与卢卡斯实验,(5)态度 尽管制约理解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由态度决定,即由人生观、世界观所决定。

9、,三、选择性定律 选择性定律是就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理解和储存而言的,它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必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意愿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使接受的信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协调一致。,坦卡德: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犹如保护受众的三道防卫圈,从外到里环绕着受众,使其得以抵御反面信息,抗拒它们对自己原有认识的袭扰。,1.选择性接触 又叫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竭力避开相抵触的信息这么一种本能倾向。,费希特: 你是哪种人 就会选择哪种哲学。,刘勰: 慷慨者逆声而击节 酝藉者见

10、密而高蹈 浮慧者观绮而铁心 爱奇者闻诡而惊听,选择性接触既包括对某类信息的接触,更包括对另一类信息的不接触。,2.选择性理解 指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作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李普曼: 对于所有听众来说,完 全 相同的报道听起来也不 会是同样的。由于没有相 同的经验,每一个人的领 会也就不同,每个人会按 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 并且渗入他自己的感情。,信息中含的意义不是由传播者硬塞到受众手中的,而是受众根据主观意愿,自己从中发现的。 在对信息的如何理解上,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传播者手中。,3.选择性记忆 记忆无

11、非是对感受到的信息进行储存的过程。因此,所谓选择性记忆就是指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在已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中。,柯日布斯基( 18971950) 美国哲学家,原籍波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移居美国。1938年创利普通语义学研究所,任所长。1933年出版科学和健全精神:非亚里士多德体系和普通语义学入门,创立普通语义学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苏美尔文由图画文字最终演变成楔形文字,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才告完成。,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几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图1,图2,图3,图4,图5 图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