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026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指导20092010山东滨州市高三历史备课会专题讲座.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山东高考试题的分析及对2010年备考的建议,邹平一中 贾云涛,2009年山东高考试题的分析及对2010年备考的建议,第一部分 2009年山东高考试题的分析,一、遵循课标,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二、关注地方历史,扩展课程资源,三、渗透社会热点,突出对公民价值观的考查。,四、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五、突出的学科能力,六、必修模块分值分布相对平衡,但模块内部不均衡。,七、主观题难度适中,有较高的区分度,第二部分 对2010年备考的几点建议,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遵循课标,重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加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三、树立正确的评

2、价观:注重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四、有效利用高考历史试题这一重要资源,2009年山东高考试题的分析,一、遵循课标,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是基本技能和公民价值观考查的依托,而基本技能和公民价值观考查是知识的运作。离开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也就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考阅卷普遍是采“点”不“采意”的办法。采点更客观,成本最低。“点”从何来?历史主干知识。 “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高考试题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历史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以必修模块为例,看2009年试题考点的分布,从上述表格分析,试题涉及宗法制、实业救国、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日本全面侵

3、华、改革开放、儒家思想、人文主义、西学东渐、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等,都是历史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难易适中,没有偏、难、怪的知识点。,以必修模块为例,看2009年试题考点的分布,二、关注地方历史,扩展课程资源,如第10题清代山东农业经营方式变化,第12题日本全面侵华的山东济南,第27题山东的文化与儒家思想,第29题义和团在山东以及环渤海地区等。以山东地方史切入命题,既能够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引导考生关心热爱家乡,增加题目的鲜活性,又能够透过山东折射整个中国历史的变迁,通过局部考查整体;既考查了主干知识,又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推进

4、新课程改革,引导挖掘课程资源,大有益处。,三、渗透社会热点,突出对公民价值观的考查。,如27题围绕“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问题展开,第一问通过耳熟能详的“三字经”等资料,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中的“国学热”相结合,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然后站在现代人的视角,来认识儒家思想的的价值观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传播的,是怎样影响古代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二问引导人们对西方文化进行再思考,让人们关注现代人应当具备怎样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结合对西学东渐的考查,认识各个文明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

5、优秀文明成果中寻找和谐文化的基因。最后就对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设计开放性试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四、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材料形式丰富多彩,有小说,第9题的选材源于红楼梦;楹联,第11题取材于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报纸,第12题取材于申报的报导;图表,第13题取材于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统计表;文献,第27题取材于三字经、桑戴克世界文化史等,几乎每一道试题的题干都是新材料、新情境,通过材料来设疑。,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方式,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

6、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五、突出的学科能力,非选择题都是以研究主题的方式呈现,材料选取围绕命题立意展开,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及人文素养的考查。如27题从学生经常接触的书籍这一文化载体切入,题目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运用历史解决问题、理解问题能力的考查。 继续沿袭往年的命题趋势,注重学生比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比较题较多,探究题体现了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特征。,27题:(2)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3)“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29题:(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怎么样的变化趋势。(4分)

7、 33题:整道题蕴含着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五、突出的学科能力,五、突出的学科能力,以主题研究的的形式呈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层层递进的解答题目的设问,这就注重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六、必修模块分值分布相对平衡,但模块内部不均衡。,1、从分数分布上来看,今年试题一改过去只注重经济史考查的局面,政治、经济和文化史三个模块并重,考查比例相对适中。注意了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2、从题型分布来看,今年试题的选择题主要涉及经济史,而非选择题重在文化史和政治史,尤其是文化史。 3、从中外史分布来看,今

8、年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历史,世界史出题相对较少,且集中在工业文明的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中。 4、从中国史分布来看,主要考查古代史和近代史,尤其是近代史分值较重,而现代史考查内容相对较少。,六、必修模块分值分布相对平衡,但模块内部不均衡。,七、主观题难度适中,有较高的区分度,七、主观题难度适中,有较高的区分度,七、主观题难度适中,有较高的区分度,七、主观题难度适中,有较高的区分度,对2010年备考的几点建议,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遵循课标,重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以2009年第27题为例看课标和历史知识在高考试题的体现。,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高考试题虽然新材料、新情境出于教材之外,但

9、其精神和骨架却是历史知识。27题第一问中,礼、仁是教材所呈现的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而义、中庸、孝、修齐治平教材却没有体现,却也是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也是历史知识。那么,什么是历史知识?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和拓展教材?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这是一轮复习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以2009年第27题为例看课标和历史知识在高考试题的体现。,(二)一轮复习对历史知识的解读的建议,1、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文本之惑:新课程高考中文本多样,包括课标、不同版本教材、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等,内容繁杂、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出现相互 “打架”的现象,如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是美国的总统制,而考试大

10、纲要求的却是美国的共和制;再如课程标准对近代中国政治的理解是两个方面一是反抗外来侵略,二是追求民主革命。而考试大纲则把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全部列入民主革命的范畴中。这些问题对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解读的确增加了难度甚至是困惑。,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寻找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要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必须实行有意义的历史知识教学。 黄牧航:我们对历史知识的真实意义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的真实”,即历史知识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人类活动,它们是生动鲜活的(教材用文字符号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但文字符号只是知识的载体。并非知识的本身);二是“现实的真实”,即历史

11、知识有助于我们分析理解当前的人类活动。,1、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材一方面记录了历史的真实,如新航路的开辟确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人类活动;另一方面是教材的结论,是专家学者通过文字符号的形式把他们的想法呈现出来而已,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知识。深层的内涵也就是要我们通过学习启发对现实的思考。可见,历史事实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结论我们必须慎重,历史启示我们必须重视。,1、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还是以新航路开辟为例,课标要求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其中,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是两个重要的历史知识。什么是地理大发现?什么是世界市场?地理大发现是随

12、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以前未知的大陆的过程。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外延是一个地理范围,突出世界性,其内含包括商品、人员和资本等的流动。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与美洲、非洲、亚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由转口贸易到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也由此我们认识当今经济的全球化的开端是新航路的开辟,是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只能融入其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还在不断地把历史知识浓缩化、概念化、公式化甚至口号化,学生把教科书的表述视为历史的真实把背诵教科书视为学好历史的方法,于是,历史知识的真实意义就离

13、学生越来越远了。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果不二度消化教材,而把教材的文字内容当作是历史知识本身,那么学生就无法理解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1、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因此,一轮复习中我们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需要依据课标,依托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对教材进行拓展、整合,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2、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的结合。,目前高中历史教师的备课观念还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基本上还停留在课程改革前的认识水平。 第二个层次基本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第三个层次能够很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单元以“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为主题,主要包括: 一个核心: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两种

14、体制: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或议会主权和人民主权; 三个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四种模式: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从建立的背景来看: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欧美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争取民主法治的斗争; 从建立的途径来看:通过革命、独立战争、民族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颁布宪法法律,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或共和制,巩固了革命成果。 从建立的结果来看:代议制民主确立,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三原则逐渐被普遍接受,体现了由“人治”向法治发展的社会趋势,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课时备课紧紧围绕单元

15、备课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探讨这四种模式如何建立的,各自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对各自国家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基础上,采取案例教学方法,重点突破一个模式的构建,其他模式即可引导学生自学进行掌握。,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加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1、将新材料、新情境要贯穿到日常教学中。 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历史考查,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呈现,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想象和理解历史知识从而真正地把握住历史知识的意义。,如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一课中,课标要求: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

16、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的特点。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古代城市的繁荣。而北宋都城东京,又承接着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转型阶段。因此,对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突破,是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关键,而东京城市的经济功能的增强,是解决问题的焦点。纪连海老师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教学案例,应当给我们很好的启发。,1、将新材料、新情境要贯穿到日常教学中。,课中从解读清明上河图入手,创设新情境,从唐长安城的名人住宅分布图,从十五档算盘,到清时上河图中的店铺的选择等,充分挖掘该幅画蕴含的城市发展历史信息:城市商业的布局;经营手段的变化;服务设施的发展等。这节课从细节着手,匠心独运,出其不意,不

17、仅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更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将自己的想象投入历史,做到论从史出。,1、将新材料、新情境要贯穿到日常教学中。,无论是文字还是影视,都仅仅是传递历史知识的载体并不等同于历史知识本身。新材料、新情境的题目与教科书的表述在形式上都是以文字或图片来呈现但本质的区别在于理解前者需要学生运用想像、判断、分析、论证等一系列能力而理解后者仅仅需要学生运用阅读和记忆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追寻有意义的历史教学和考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考查问题。,1、将新材料、新情境要贯穿到日常教学中。,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也要避免走入误区。新材料的运用应当是学生首先了解、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18、,为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知识而选取,是为课标来服务的。避免为材料而 材料,整堂课变成了材料的累积,忽视教材现有的知识,增加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负担。 首先要掌握教材哪些能为知识服务,教材是否对历史知识解读不够全面或表述不够,然后在再去材料进行补充。如岳麓版教材没有“地理大发现”完整的表述,就需要我们进行补充。,1、将新材料、新情境要贯穿到日常教学中。,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19、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获得答案的过程。如从2007至2009年第27题最后一问的问题设计中,其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方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主性学习提出了了要求,其实我们如果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会发现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不谋而合”。,第一,在“一标多本”的现状下,高考命题不会主要依据于一个版本,而是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突破教科书限制,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根据考纲和课标,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向课本之外拓宽。资源的宽度和深度,都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的培养。,2、改变

20、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作为切入点,可以在信息上拓宽,也就是适时的补充历史史料,还原真实的历史,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历史原貌,才能更清晰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要通过还原典型的历史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录像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把这一切都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悟、去理解,才是历史学科的真正发展方向。经过这样的反复实践,当学生面临新材料时才会得心应手,发现材料背后的历史,也才能顺利应对高考。,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可以在重点难点上拓宽。本课课标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

21、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美国是宪政国家,国家的权力结构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之上的。对宪法条文的实践和遵循,也就构成了美国权力机构运行的方式,也就有了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可比性。因此,美国宪法是处理好本节内容的中心。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突出“透过现象,抓住矛盾化解矛盾,确立体制维护体制,发展完善”的教学环节,步步设疑,层层深入。,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透过现象,抓住矛盾。教材的第一目对宪法制定的背景条件已经很清楚,不需要再费笔墨和时间补充资源。美国独立前主要是英国殖民统治和北美人民之间的矛盾,通过独立战争北美取得了独立,这是美国制定宪法的政治前提,

22、美国建立后矛盾错综复杂,如易中天所描绘,真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专制和共和的矛盾,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和北方的矛盾,矛盾错综复杂,气氛紧张,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化解矛盾,确立体制:我们可以从1787宪法精巧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国家权力既被纵向地分解为联邦的权力和各州的权力,又被横向地分解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实现中央和地方的统一,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防止专制,确保共和,解决了专制和共和的矛盾;政府代表民意,规定公民的若干权利,调和政府与公民的矛盾。 前两个环节前后

23、呼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层层深入,深入浅出,既没有削弱主题,却能将重点突出,使教法、内容浑然一体。处理好前两个环节,后面“体制的维护和发展”也就没有了难度,可以靠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第二,在思维能力训练上,要由集中思维向发散思维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先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思想观点。思维的训练本着一点多个角度,一点多个层次,一个平面多个纬度进行推进。,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是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变革;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是从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制度再到垄断组织的变革; 从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历程来看,是从初

24、步形成到最终形成的过程;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经济上的表现。,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用联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从阶段特征的角度看西汉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它又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经济上的体现,可以和政治上的“推恩令”和思想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联系。 清明上河图既要看到它最为市井风情画的艺术价值,好要看到研究北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史料价值。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由近及远的分析其历史意义,既看到文字变革的历史,又要看到有利于文化交流的意义,还有对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

25、会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发散思维的养成,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一种规范,只有这样,在遇到该类试题时,学生才会遇难不乱,迎刃而解。如: 0729(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0827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0829题第二问也是如此:问题是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如何进行多角度分析问题,需要注意:(1)选准切入点;(2)对内容大胆取舍,为我所用;(3)进行规律性总结分析,把握特征或本质。,三、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注重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26、,历史学本质上是一门思想的学问。历史知识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在考试说明中,这一认识是通过“时代性”和“实践性”这两个词组来表达的。具体到试题中,就是主题鲜明,时代气息浓厚。,历史知识的时代性是指历史知识具有帮助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的功能。如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旧课程强调的是革命的进程,新课程强调的是制度的确立。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其历史价值不同。如两次工业革命,在经济模块中强调的是对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世界市场的行程中的作用,在文化模块中则强调的是近代科技做人累社会发展的作用。,三、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注重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历史知识的实践

27、性指的是历史知识具有帮助人们树立起现代价值观念的功能。历史知识并不能够直接应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而当人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他的行为方式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今年的第27题的命题立意充分的体现了高考命题者的这一用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绝非要向学生罗列一大堆“历史上的今天”,也绝非要根据本年度是某某历史事件发生多少周年,来揣摩高考不会出与该历史事件相关的题目,而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现代公民所需要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说明强调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三、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注重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

28、实践性,四、有效利用高考历史试题这一重要资源,1、利用试题的精炼呈现,了解重要史观的核心内容。如2008年历史江苏卷第21题引用了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如下一句:“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设置了如下一个问题:“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了史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此题所引材料和所设问题,实际就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史观。07年罗斯福新政;08年的家庭观念;09年的人文和科学素养,都是“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此外,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

29、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2、通过题型变化,了解高考历史试题形式变化的规律。如三年来山东试题一直注重比较题、开放性试题的考查,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题型怎么去训练,怎么去突破,怎么总结其解题规律和发展方向,很是值得老师和学生去认真研究。,四、有效利用高考历史试题这一重要资源,3、利用试题使用过的材料,提高阅读和解析材料的能力。材料题能练不宜去赌。材料题的设问方式,解答技巧也是能总结其规律的。同时历史材料虽浩如烟海,但要选出来供练习之用,难度往往很大。而已用之于高考历史试题的材料,一般都准确简洁规范,用于练习很多都是好材料。,四、有效利用高考历史试题这一重要资源,不当之处请 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