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2628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陈琦 刘儒徳 主编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向光富主讲 QQ:363870102 Email:,参考书目,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2.张春兴编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3.(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 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张爱卿著:现代教育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问题,1.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目的) 人类的幼稚期长,可变性大,如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其人生全程很难获得完美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日益复杂,个体如不接受教育,将来将因为缺少生活能力而无以为生。 2.人应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内容) 接受有关安身立命的知识技能教育;接受立身处世的人格教育。 3. 如何教人接受教育?(方法) 传统:学生的学决定于教师的教 现代:教师的教决定于学生的学(先应了解学生是否能学、愿学,然后设计如何教导学生学习),第一章绪论,本章目标要求 1能解释教育心

3、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3能与语言解释清楚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4能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 5能根据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6记住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7简要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程序。,本章内容提要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三)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五)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三、教育心

4、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二)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三)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二)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考研大纲知识点考查(2011),(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广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狭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学生与教师)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含四

5、层意思: 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 第二,在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教师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第三,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学与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方面。无论是学习中的心理活动还是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离开了教育过程就无从研究和无法理解它。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心理学不同于教育学,它不研究教育过程本身,而是着重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 第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

6、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从学科范畴来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 2.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 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课题:学生如何有效学?教师如何有效教?学与教之间会产生怎样的交互作用? 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学与教中,同时丰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三)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1.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以普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只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遵循儿童心理发

7、展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3.与教育学的关系:侧重于研究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学生,教师,环境,学生:学生心理、学习心理,环境:影响教师、学生心理,教师:教师心理、教学心理,评价/反思,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敬业精神、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环境:自然条件、教学设施、 空间布置; 课堂纪律、气氛、师生关系、 校风班风、同学关系、文化背景,媒介:实物、书本、板书、 声像、计算机(搭配合理),内容:结构、难度 (适于或略高于),修正,保证,核心,5,4,3,2,1,教育心理学从如下三个层面对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 描述教育情境中

8、主体的心理活动特点; 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促进主体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学相长)。,(五)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 首先,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此外,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2.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

9、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1999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分会认为21世纪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为:改革教育教学;教学系统设计;改善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学习与教学的评价与发展;行为矫正、心理辅导与治疗;训练学习技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等。,(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一般包括: 概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简史 学习心理:学习理论、方法、策略、知识习得、技能形成、学习动机 教学心理: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有效教学 差异心理:智力差异、人格差异、性别差异 品德心理:品德的发展、形成 教师心理:教师能力、领导方式、反馈方式、威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

10、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结论不因人而异 2.教育性原则:一切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理论研究应着眼于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把握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二)研究中的变量 实验研究中的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 (研究因果关系) 因变量 相关研究中的变量:预测变量 (研究相关关系) 被预测变量(效果变量),(三)具体研究方法 1.描述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

11、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2.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自然试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教育心理学中目前大量进行的是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实验仪器所进行的实验。,3.质的研究 质的研

12、究主要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社会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及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的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个定义包括如下几方面的意思: (1)研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 (2)研究者本人是研究工具,通过长期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从事研究,研究者本人的素质影响研究结果; (3)收集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如开放型访谈、参与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方法,一般不使用量表和其它测量工具; (4)结论或理论的形成采用归纳法; (5)采用主体间性的角度,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6)研究者与被研究

13、者是互动的关系,要注意研究者的影响以及伦理关系。,质的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 (1)对问题看法的差异 量的研究采用逻辑实证主义,而质的研究采用的是自然现象主义。 (2)研究目的的差异 量化研究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质的研究探讨交互关系。 (3)研究取向的差异 量的研究采用演绎推理,质的研究擦用归纳推理。 (4)研究者角色的差异 量的研究研究者采用价值中立,质的研究研究者参与、互动。 (5)研究结果推论的差异 量的研究的结果是免情境限制普遍推论,质的研究结果是情境限制推论。,4.行动研究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 。 (1)定义: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

14、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2)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 情境性: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 合作性: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常常共同协作来完成一个课题 。 参与性:各个成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研究的实施中。 自我评价:对各种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反思 。,(3)行动研究的大致环节: 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 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 ; 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中汲取经验教训,包括他们的目标、程序以及遇到的问题等; 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 ; 选择研究程序 ; 选择

15、评价方法 ; 实施,这包括展开教学、收集资料、监视评价、反馈改进、资料的分类分析等; 资料解释、推论和课题的评价。,(4)行动研究的目的 获得关于具体情境下的具体问题的具体知识,获知新方法的实施效果,这对其他教学情境具有借鉴意义,但并不作为一般性规律。当然,研究者也可以围绕行动研究展开旨在探索一般规律的研究。,(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课题的原则:理论实践意义;是否可行;研究的创新性。 2.提出研究假设 充分查阅文献,依据经验和既存理论提出假设;其方法一般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 3.确定研究的变量和选取研究对象 4.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定性、定量) 5.撰写研究报告

16、,三、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一)西方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 柏拉图主张教学应重视个别差异,教学目的在于谋求身心均衡发展。 亚里斯多德主张顺应本性,启发心智的教育原则。 形式训练说主张教育对学生而言,不在于教导他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提供给他们训练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官能。,瑞士教育心理学家裴斯塔洛奇(Pestalozzi,1746-1827)的观点:人性中含有原始性、社会性和道德性三个层面;教育的功能在于克服原始性发扬道德性。强调以爱为教育的中心;视学校如家庭,视教室如父母,视学生如子女。教学上强调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方面均衡发展。重视儿童个性发展;视教师如园丁,视学生如花木

17、。 德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尔巴特(Herbart,1776-1841)的观点: 人类的心兼具有知情意三种功能。 教育应以道德为先;而道德教育之实施应以自由、完美、善意、权利、正义五者为基础。 重视儿童兴趣;而兴趣又有对事的兴趣与对人的兴趣之分,两种兴趣的培育均为教育之课题。 教学重程序;将教学过程分为明显、联合、系统、方法四个步骤。,福楼贝尔(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观点: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是其子女人格发展的动力。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性,自由使人选择向善,创造使人得到智慧。重视团体游戏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学到与人合作,也可以学到遵守道德规

18、范。重视儿童感觉与知觉的发展,认为感觉与知觉不仅可以凭此认识环境,而且更可由之发展儿童的美感。,(二)、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 1.人性的本质与教育功能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又说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荀子的基本理念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之。所以他还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仪。,2.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 在德育心理上,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从孔子的道德思想中,发现他主张道德认知:孔子说:未知焉得仁?道德情感:孔子说:仁者不忧,又说:唯仁者,能好人

19、,能恶人。道德意志:孔子说:苟志于仁,无恶也。道德实践: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知识学习心理上,儒家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主张知情意行四者并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也。 有关教师心理的思想: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三)西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詹姆斯:与教师的谈话力主将心理原理应用于课堂 霍尔和卡特尔:教育研究发表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成果 吴伟士:提出动力心理学,把人的整个活动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

20、 杜威:儿童中心论,做中学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心理学界公认这一年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的时间。,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从20 年代起,对动物和人的学习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形成了各个学派,这些理论以及学派之争,对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起了促进作用。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

21、理学的组成部分。 到40年代,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集中表现为: (1)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尽管不同的教科书对如何教或如何学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

22、,个别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同时,各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日趋缩小,相互之间吸收着对方的合理内容,学派界限趋于模糊。 (2)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尤其是60年代初,由布鲁纳(J.S.Bruner,1915)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把这种热情推向了高潮。人本主义思潮 、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也日益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

23、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第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第三,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从而使学生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 第四,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十月革命前后两个阶段。 1868年,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俄国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

24、7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界尝试以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改造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理论观点的探讨方面作了很多工作。有较大贡献的有维果茨基(18961934),布隆斯基(18841941)和鲁宾斯坦等人。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践进行综合性研究,反对机械地将动物学习理论应用到人类的教育情景中来。,从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不但注重将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而且改变了对

25、西方特别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全盘否定的态度,重视对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对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出现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第二,理论思想比较活跃,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巴甫洛夫的联想一反射理论、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与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理论;,第三,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采用人际关系层次测定的方法,对个体获得系统的个性特征、人格化过程的规律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四,重视教育心理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探讨,忽视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教学研究中重视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强调心理结构形成过程中活动

26、、交往的作用,是苏联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第五,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所吸收。,(五)中国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指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译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泽,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等编著了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三个阶段即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一)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1.新时代迫切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 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 教育研究者们必须重新思考、研究和整合新旧教学传媒下学习和教学理论,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下教育实践的需求。,(二)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作业,1.解释下列名词 教育心理学 质的研究 行动研究 2.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3.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