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维生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2783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维生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第五章维生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五章维生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维生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维生素.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 物 化 学 CAI 课 件 (A),河 南 省 周 口 卫 校,作者:高新旺 祁新芝,第五章 维生素,田园风光,目录,水溶性维生素,概述,重点内容: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学习目标,复习题,学习目标,1.说出维生素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指出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 3.简述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学时分配:4学时 第一、二节 : 2学时 第 三 节 : 2学时,第一节 概述,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每日仅为若干毫克或微克。但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靠食物提供。少数维生素虽可由肠道细菌合成供

2、机体利用,但因合成量不足也需补充。,一、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既不是构成机体的原料,也不是体内能量的来源。然而,维生素对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知许多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参与辅助因子的组成,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见下页表)。 机体缺乏维生素时,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因为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缺乏不同的维生素可发生不同的疾病。此类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症。,下表:B族维生素与辅助因子的关系,二、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维生素在体内不断的经历代谢和转变,也可以原型排出体外。因此,必须经常由食物摄取补充,才能保障机体代谢的正常进行。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主要

3、有以下几点:,1.摄入量不足 膳食调配不合理或有偏食习惯;长期食欲不好;食物的贮存、烹调方法不当,造成维生素大量丢失。 2.吸收障碍 多见于消化系统的疾病,如长期慢性腹泻或肝胆疾患等。 3.需要量增加而补充不足 如生长期儿童、孕妇、乳母、重体力劳动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等,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但未予以足够的补充。 4.长期服用抗生素 正常肠道细菌合成的几种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PP、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等) 是体内维生素的来源之一。若长期服用抗生素,使肠道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可引起这些维生素的缺乏。,三、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一)维生素的命名 维生素的名称一般是按发现的先后,在维生

4、素之后加上A、B、C、D等字母来命名;也有根据化学结构或生理功能来命名的,如硫胺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有的维生素初发现时为一种,后来证实为几种维生素的混合物,则又在字母的右下方注以1、2、3等阿拉伯数字加以区别,如维生素A1、A2,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D2、D3等。,(二)维生素的分类 目前发现的维生素有二十九种,按其溶解 性分为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两种)、 维生素D(六种)、维生素E(七种)、维生素K (四种)等,共十九种。 2.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 B1、 B2、B6、pp 、 泛酸、生物素、叶酸、 B12 ) 、 维生素C和硫辛酸,共十种。

5、,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能溶于脂肪 或脂溶 剂(如苯、乙醚、氯仿等)。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 素与脂类共存,随脂类的吸收而吸收。吸收后的脂 溶性维生素主要在肝脏储存。 一、维生素A 1915年维生素A被证明是人的营养成 分,从鱼肝油中提取出来,是最早发现的维 生素。,(一)化学结构和性质,维生素A是含有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 类,包括A1和A2两种。A1又称视黄醇,存在于咸 水鱼及哺乳动物的肝脏、血液和视网膜中。A2又 称3-脱氢视黄醇,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由于 维生素分子中含有双键,故可形成顺、反异构 体。顺、反异构体之间可以在异构酶的作用下互 相转变 。(见下2页图)。

6、,视黄醛也有顺反异构体,也可互变:,维生素A为黄色油状物,化学性质活泼,易被氧化而失去生理活性,紫外线照射也可使之破坏。故维生素A制剂应密闭、避光保存。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以肝、蛋黄、奶油中最丰富。植物中虽不含维生素A,但胡萝卜、绿叶蔬菜、玉米中的类胡萝卜素在肠壁和肝脏中能转变为维生素A。这些本身不具有维生素A活性,但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的物质,称为维生素A原。在血浆中维生素A与特异的转运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以及血浆前清蛋白结合为复合物而转运。,下图:富含维生素A原的胡萝卜 、玉米、菠菜,(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1.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 人视觉细胞内有两种感光细胞,其中杆细胞内的感

7、光物质是视紫红质。该物质对弱光敏感,与暗视觉有关。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11-顺视黄醛构成。视紫红质感光后,11-顺视黄醛迅速异构化为全反型的视黄醛而与视蛋白分离。这一光异构的变化同时可引起杆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钙离子迅速流入细胞并激发神经冲动,经传导到大脑后产生视觉。全反型视黄醛可还原为全反型视黄醇,然后再异构为11-顺视黄醇,后者经氧化生成11-顺视黄醛。11-顺黄醛与视蛋白重新结合成视紫红质而构成视循环(下页图)。,下图: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分解,11-顺视黄醛,全反型视黄醛,11-顺视黄醇,全反型视黄醇,NAD+,NADH+H+,异构酶或蓝光,视蛋白,视紫红质,异构酶,弱光,暗处,(肝)

8、,(视网膜),视黄醛还原酶,血浆维生素A,肝维生素A,(视网膜),(视网膜),当人由强光下进入暗处,其初看不清物体,稍等片刻视力才恢复。这是由于强光下视紫红质分解多于合成,其含量下降,突然转入暗处时合成视紫红质需要一定时间之故。从进入暗处开始到再能见物的时间称为暗适应时间。维生素A缺乏时,11-顺视黄醛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视紫红质减少,对弱光敏感度降低,使暗适应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夜盲症。,2.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维生素A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后者是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缺乏维生素A时,上皮干燥、增生及脱屑,其中对眼、呼吸道、消化道、尿道及生殖道的粘膜上皮影响最为显著。由于上皮组织不健全,机体抵

9、抗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如泪腺上皮组织不健全,泪液分泌减少,易产生干眼病。 3.促进生长发育 缺乏维生素A时儿童发育缓慢、长骨变短、生长停顿。 (三)维生素A中毒 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 ,如每日超过50万国际单位(150mg),可引起中毒。维生素A中毒多见于婴幼儿。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厌食、烦躁、瘙痒、皮肤干躁、毛发易脱等。严重者生长停滞、肝脏受损。,二、维生素D,(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有六种,以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D3(胆钙化醇)较为重要。人体可从动物性食品(肝、乳、蛋黄)中摄取维生素D3供机体需要。皮下组织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可转为维生素D3。酵母和植

10、物油中的麦角固醇,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2。故把7-脱氢胆固醇和麦角固醇分别称为维生素D3原和维生素D2原。 维生素D3的化学结构及其生成见下2页图:,维生素D3为无色结晶,性质稳定,耐热、不易被氧、酸、碱所破坏。维生素D3本身无活性,必须在肝、肾经过羟化反应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1,25 (OH)2 - D3才能发挥生理活性。反应见下页图示。,肝(微粒体),肾(线粒体),25-羟化酶系,1-羟化酶系,(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25-二羟维生素D3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进而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血中钙磷的浓度,促进骨质钙化。维生素D缺乏时,血中钙

11、磷低于正常,成骨作用发生障碍,儿童可发生佝偻病(见下页图),成年人特别是孕妇和乳母易发生骨软化病。,下图:佝偻病,(三)维生素D中毒,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每日超过2000国际单位(50微克),可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三、维生素E,(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天然存在的维生素E有七种(、),其中活性最强的为-生育酚(见下页图)。它们多存在于植物油中,以麦胚油和玉米油中含量最多。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对苯二酚的衍生物。维生素E为黄色油状物,在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但对氧极为敏感,极易被氧化。因此维生素E可用作抗氧化剂,以保护其它易被氧化

12、的物质(如维生素A及不饱和脂肪酸)不被破坏。,(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人体内维生素E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护生物膜,防止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作用,从而保护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人们认为这与防止衰老和动脉硬化有关。维生素E还与动物的生殖功能 有关。大鼠缺乏维生素E时,雄鼠睾丸萎缩,不产生精子。雌鼠胎盘萎缩,发生流产。人类尚未发现因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 不育症。临床上常用维生素E治疗习惯性流产。,四、维生素K,(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天然的维生素K有K1、K2两种,人工合成的也有两种,为K3、K4。维生素K1为黄色油状物,在绿叶植物(如菠菜、菜花)和动物肝脏中较多。维生素K2为淡黄色晶体,是人

13、体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维生素K都是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结构式见下页图)。耐热,但易被光、酸、碱及氧化剂破坏。临床上用的是人工合成品维生素K3(白色晶体)和K4,它们较K1、K2稳定,能溶于水,可供口服或注射。,(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维生素K能促进肝脏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的形成。其作用是促进上述凝血因子的氨基末端某些氨基酸残基的羧化,生成-羧基谷氨酸残基。-羧基可以与钙离子(Ca2+)螯合。维生素K是谷氨酸残基-羧化酶的辅酶(见下2页图)。缺乏维生素K时上述凝血因子的作用减弱,凝血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发生皮下、肌肉及胃肠道出血。 维生素K来源广泛,人体肠道细菌又能合成,一般

14、不易缺乏。但当胆道梗阻,脂类吸收障碍或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细菌被抑制时,容易引起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肠道细菌尚少,它们合成的维生素K也很少,如果摄入量不足,就易发生出血现象。,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能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和脂溶剂。它们在体内储存量很少,摄入量达饱和后,多余部分即由尿排出。,一、维生素B1,(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麦麸、黄豆、瘦肉等含量丰富。其分子结构中有含硫的塞唑环和含氮的嘧啶环,故又叫硫胺素。临床上使用的维生素B1为硫胺素的盐酸盐,白色结晶,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破坏(结构如下)

15、。,下图:维生素B1的结构,(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1.维生素B1在肝脏内与焦磷酸结合成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 - 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参与三大代谢中的氧化脱羧作用。 维生素B1缺乏时,TPP合成减少。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首先影响神经组织的能量供应,并伴有丙酮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堆积。心肌的代谢和功能也受到影响。患者出现健忘、易怒、食欲不振、手足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脚气病。,2.维生素B1参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3.维生素B1还构成转酮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的磷酸戊糖途径。

16、,二、维生素B2,(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由核醇与6,7-二甲基异咯嗪加合而成。其分子中第1及第10位氮原子与活泼的双键相连,可反复的加氢或脱氢,因此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见下页图)。 维生素B2为黄色晶体,其水溶液具有黄绿色荧光,利用这一性质可作定量分析。维生素B2在酸性溶液中稳定,耐热,但在碱性溶液中受光照射极易破坏。维生素B2分布较广,在蔬菜、小麦、黄豆、豆腐乳及动物的内脏、乳中含量丰富。,下图:维生素B2的结构,(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维生素B2是黄酶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三大代谢和生物氧化。黄酶的辅基有两种: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

17、D)。它们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作用。 维生素B2缺乏时,常引起唇炎、舌炎、口角炎、阴囊皮炎、睑缘炎及巩膜充血等状症。,三、维生素PP,(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PP是吡啶的衍生物。它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两种。两者均为无色或白色针状结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和热所破坏,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维生素PP在酵母、肉类、谷物、豆类中含量较多。机体可利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酸,但不能满足需要,仍需由食物供给。,CO NHNH2,(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尼克酰胺与核糖、腺嘌呤、磷酸组成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如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两者分子中的尼

18、克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加氢和脱氢的特性,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递氢作用。不需氧脱氢酶是三大代谢中最重要的酶类。尼克酸可转变为尼克酰胺而发挥作用。,人类缺乏维生素PP时患癞皮病,此病的特征是皮肤裸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炎、消化道炎症及神经炎,甚至严重腹泻。 临床上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与维生素PP结构相似,二者有拮抗作用,所以长期服用异烟肼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PP。,四、维生素B6,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三种物质。在结构上,它们都是吡啶的衍生物。三者均为白色结晶,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易破坏;对光敏感,紫外线照射易破坏。,(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生成磷酸吡哆

19、醛和磷酸吡哆胺,两者是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起转移氨基的作用。磷酸吡哆醛还是某些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可促进谷氨酸脱羧生成-氨基丁酸。后者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故临床上用维生素B6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人类未发现典型的缺乏症。,五、泛酸,(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泛酸是由-丙氨酸与,-二羟-,-二甲基丁酸借肽键缩合而成的一种有机酸,结构式如下:,泛酸为无色粘稠油状物,对氧化剂及还原剂极为稳定,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热易分解破坏。,生物体内泛酸与氨基乙硫醇、焦磷酸、磷酸腺苷等构成辅酶A(结构式如下页图),辅酶A是酰化酶的辅酶,在物质代谢中参与酰基转移反应。 食物中富含泛酸,肠道细菌又能合成供人体利

20、用,所以人类未发现缺乏症。,(二)生理功能,下图:辅酶A的结构,六、生物素,(一)化学结构及性质 生物素是噻吩与尿素结合的骈环,并带有戊酸侧链。其结构式如下:,本品为无色针状结晶,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高温和氧化剂可使其破坏。 (二)生理功能 生物素是羧化酶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羧化反应。 生物素来源广泛,肠道细菌又能合成,所以未发现缺乏症。,七、叶酸,(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叶酸以在绿叶植物中含量丰富而得名。叶酸由蝶酸和谷氨酸结合而成,而蝶酸则由2-氨基-4-羟基-6-甲基蝶蛉啶和对氨基苯甲酸构成(见下页图) 。,叶酸为深黄色或橙色晶体,微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加热或光照易分解破坏。,下

21、图:叶酸的化学结构,(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叶酸在体内经叶酸还原酶催化,可转变为四氢叶酸(FH4)。反应中需要维生素C及NADPH作为激活剂和辅酶。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在嘌呤、嘧啶化合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嘌呤和嘧啶是组成核酸的重要原料,核酸又与蛋白质生物合成密切相关,故叶酸对红细胞成熟有促进作用。缺乏叶酸时,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到影响,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食物中叶酸含量丰富,肠道细菌又能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供机体需要,故不易发生缺乏症。但当吸收不良,需要量增加以及长期服用抗生素时,可造成叶酸缺乏。,八、维生素B12,(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B12是唯一含金属元素(钴

22、)的维生素,又称钴胺素。它是一种多环系化合物,水溶液呈粉红色,在PH4.55.0的水溶液中稳定,强酸强碱下极易分解,日光、氧化剂、还原剂存在时易分解破坏。体内维生素B12有多种形式,其中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其主要形式,由于它以辅酶形式参加代谢反应,故又称辅酶B12(CoB12)。还有甲基钴胺素(甲基B12)、羟钴胺素、氰钴胺素等。维生素B12在肝、肉、鱼及蛋中含量丰富。,维生素B12的化学结构,(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维生素B12参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它与四氢叶酸的作用是互相联系的。甲基钴胺素是N-甲基四氢叶酸甲基移换酶的辅酶,此酶可催化N-甲基四氢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甲基移换反应,生成四氢叶

23、酸和蛋氨酸。故维生素B12可通过增加四氢叶酸的利用率来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叶酸利用率降低,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九、维生素C,(一)化学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C是六碳多羟基酸性化合物,其分 子中C2、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 一方 面可电离出H+而显酸性;另一方面又可脱去氢 原子生成氧化型维生素C(脱氢抗坏血酸),故维 生素C为较强的还原剂。当有供氢体存在时,脱 氢抗坏血酸可转变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它 们的结构如下:,抗坏血酸氧化酶,维生素 C 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极不稳定,易被热及氧化剂破坏,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或有金

24、属离子(特别是Fe2+、Cu 2+ 等)存在时更易氧化分解。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尤以柠檬、桔子、蕃茄、辣椒和鲜枣中含量最多(见下页图) 。植物组织中有一种抗坏血酸氧化酶,能催化新鲜食物中维生素C氧化并水解破坏。因此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储存过久,维生素C便遭破坏。,上图: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1.维生素C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保持巯基酶的活性 维生素C能使酶分子中的巯基维持在还原状态(ESH)而不被氧化,以保持其催化活性。,(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此外,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维生素C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从而保证GSH在体内的重要作用(

25、反应见下页图)。GSH是巯基酶的保护剂。,重金属离子(Pb2+ 、 Ag+ 等)和As3+ 能与巯基酶的SH结合,使酶失活而引起中毒。维生素C可使G-S-S-G还原为GSH,后者可与重金属离子、As3+ 结合而排出体外。故维生素C有解毒作用。反应如下:,排出,维生素C与谷胱甘肽在体内共同发挥抗氧化作用。如细胞膜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为脂质过氧化物从而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损,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使脂质过氧化物还原,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2 G SH,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物,(O),GSSG,维生素C,促进肠道铁的吸收 维生素C能使难吸收的Fe3+ 还原为以吸收的Fe2+ 。 维生素C促

26、进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 维生素C促进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以恢复其运氧功能。,2.维生素C参与羟化反应,维生素C参与体内胶原蛋白合成中的羟化反应。 当维生素C缺乏时,羟化酶活性降低,胶原结构异常,细胞间隙增大,结缔组织韧性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易发生毛细血管出血、关节肿胀和疼痛、牙龈及粘膜出血、骨骼异常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坏血病。,参与体内胆固醇、类固醇激素、胆酸、儿茶酚胺及5-羟色胺等合成过程中的羟化作用以及生物转化过程中芳香环的羟化反应。,3.大剂量维生素C还用于治疗感冒。,十、硫辛酸,硫辛酸的化学结构是6,8-二硫辛酸。其生理 功能是参与-酮酸的氧化脱羧基作用。硫辛酸是 构成

27、-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之一,起递氢和 转移酰基的作用。 硫辛酸具有抗脂肪肝、降低血胆固醇和保护巯 基酶的作用。目前尚未发现人类有硫辛酸缺乏 症。,附表1:重要维生素的来源、功能及缺乏症,生化科普宣传,英国科学家发现: 多吃谷类食物能生男孩,复习题,1.什么叫维生素?如何分类? 2.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有哪些? 3.何谓维生素A原?缺乏维生素A为什么会发生夜盲症? 4.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是什么?有何生理功能? 5.TPP、FMN、FAD、NAD+、NADP+、 HSCoA中各含有哪种维生素? 6.维生素B6包括哪几种物质?有何生理功能? 7.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8.叶酸、维生素B1

28、2的生理功能是什么?,一、问答题,参考答案,二、单选题,1、与暗视觉有关的维生素是: A、V A B、V B C、V C D、VPP E 、VD 2、维生素D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 A、维生素D2 B、维生素D3 C、25-(OH)-D3 D、1.25-(OH)2 -D3 E、7-脱氢胆固醇 3、参与构成黄酶辅基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PP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1 D、维生素A E、维生素B6 4、下列维生素哪种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维生素D3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 E E、维生素K,参考答案,5、下列维生素中,哪种参与构成辅酶NAD+: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29、C、维生素 PP D、维生素B2 E、维生素B1 6、下列物质中哪种含有有尼可酰胺: A、GSH B、FMN C、NADP+ D、FAD E、HSCOA 7、长时间不晒太阳易缺乏的维生素是: A、VA B、VB1 C、 VD D、V c E、VE,8、能促进血液凝固的维生素是:A 、VA B、V B 2 C 、Vc D 、VE E 、 VK,9、促进钙磷吸收的维生素是: A、VB1 B、VB2 C、VB6 D、VD E、VE 10、长期不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易引起缺乏的维生素是: A 、VA B、VB1 C、VC D、VE、 E、VK,参考答案,1、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低分

30、子有机化合物。此类物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从食物中摄取。根据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成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2、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有:摄入量不足、 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而补充不足、长期服用抗生素等。 3、不具有维生素A活性,但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的物质,称为维生素A原(胡萝卜、绿叶蔬菜、玉米中的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A缺乏时,11-顺视黄醛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视紫红貭合成减少,对弱光敏感度降低,使暗适应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夜盲症。,一、问答题,4、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是1,25-(OH)2 - D3,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钙结合蛋白 的合成,进而促进小肠对钙、

31、磷的吸收,增加血 钙及血磷浓度,促进骨质的钙化。维 生 素 D3 缺 乏时,血中钙磷低于正常,成骨作用发生障碍, 儿童可发生佝偻病,成年人特别是孕妇和乳母易 发生骨软化病。 5、TPP中含有维生素B1,FMN、FAD中含 维生素B2,NAD+、NADP+中含维生素pp、HS- CoA中含泛酸。,6、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物质。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生成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二者是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的代谢。 7、维生素C参与体内某些还原与羟化反应,与巯基酶活性的维持,胆固醇及类固醇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有关。 8、叶酸、维生素B12参与“一碳单位”的传递,与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及红细胞的成熟有关。,二、单选题,1A 2D 3B 4B 5C 6C 7C 8E 9D 10C, 本 章 完 ,2004年10月22日初稿,2005年月12日整理, 2005年4月5日第二次整理,2006年6月7日修改。,错误,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