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6014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三首,蝉 孤雁 鹧鸪,蝉,虞世南,教学目标,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梳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的头部的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纯净的 露水,接连不

2、断 的蝉鸣声,凭借,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诗意明晰:,合作探究,1、本首诗是什么体例 的诗歌?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 )? 3、饮清露是什么意思? 4、饮清露象征着什么?,五言绝句,托物言志的咏蝉诗,帽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贵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 的露水,其实蝉是靠刺吸植物的汁液生活的,哪里可能只是喝露水。,象征人的品格高洁,表面看是写蝉的形状和食

3、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5、次句“流响出疏桐”总体看写 的是( )? 6、流响状写什么? 7、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 8、此句有什么作用? 9、“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 的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在上两句基础上引发诗的议论蝉声的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别有会心 的强调什么?,总写了蝉鸣声,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 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状写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是对蝉声远传的生动的描写,引发三、四两句的思考分析,强调了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10、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是

4、什么真理? 11、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 、 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清人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 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赏析:,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 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写作手法:,喻指清高尊贵的人。,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 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比兴、托物言志,“

5、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孤雁,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盛唐现实主义大诗人。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因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们称为“诗史”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人们誉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走进诗人杜甫:,活动一:朗读诗歌 理解内容,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孤雁

6、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 雁 杜甫,理解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诗意明晰:,活动二:再读诗歌 体会情感,诗人借孤雁要表达什么感情?,写作背景: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

7、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诗文赏析,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 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之物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则不然,他首联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 而执着的“孤雁”。,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颈联境界倏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

8、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间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诗人胸中情感的泉流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诗文赏析,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颔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伴侣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诗文赏

9、析,野鸭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第四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鸭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鸭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 时厌恶无聊的心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 王风 黍离),与这般“不知我者”有什么可谈呢?,诗文赏析,诗文小结,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它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它虽命薄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

10、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屑与“鸣噪自纷纷”的野鸭为伍,宁愿孤独追寻的高志志向。,鹧鸪,郑谷,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野鸟,似鸡而小,羽色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常栖息于生有灌木丛和疏树的山野,鸣叫时常立于山崩树上。本草纲目卷四八:“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本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古人感叹世路艰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比兴。唐人郑谷这首咏鹧鸪的名作,也是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诗人。字守愚,宜春(

11、今属江西)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 和往还等唱,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走近作者:,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烟雾弥散的荒地,等级,类别,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祭祀娥皇,女英的庙,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游子的衣袖。征:远行,古代女子用螺黛画的眉,宽阔,首联:鹧鸪在温暖的烟雾弥漫的荒地上面嬉戏,只见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

12、; 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近。 颈联: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鹧鸪的啼叫声音。 颔联: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和一曲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 尾联: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们的情怀相交融,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诗意明晰:,1这首诗里头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词,它就是 。 2,诗歌的第二联通过环境的描写,为全诗诗歌点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试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个怎

13、样的环境。,啼,诗人选择荒水、野庙的地点加上“雨昏 、花落”的时刻,给诗歌点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凄凉伤感的氛围。,赏析诗情:,鹧鸪啼声,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鹧鸪啼声抒发逐客游子之情。此诗吟咏鹧鸪,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3末联“相呼相应湘江阔”的主语是什么? 4这首诗通过对鹧鸪的描写,以物喻人,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应是游子、佳人,写作特点:,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1、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2、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