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6769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研读课标:,课标要求: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定位:,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即课标要求;能力目标:培养因果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一要探讨中世纪末期欧洲历史状况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二要探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三要联系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体会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学习我们要认识到宗教改革顺应了当时欧洲的历史要求,适应了历史发

2、展的潮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认识到改革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对马丁路德大无畏、勇为天下先的战斗精神和品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秀品质。,第一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材解析与教学设计建议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在欧洲的中世纪(Middle Ages ;公元476公元1453),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

3、天主教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教材分析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分裂的历史。 建议:向学生简单介绍,但不要复杂化。(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运用基督教发展线索的示意图简单明了。,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_教(以罗马为中心),_教(君士坦丁堡是中心),_教,_教,_教,_教(宗)_教_教,_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_世纪的第二次分裂,11,16,天主,东正,天主,新,东正,路德 加尔文 英国国,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 天主教神权统治的表现及影响 教材从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思想文化垄断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四个角度进行说明

4、。教材叙述较全,且提供了4幅图片和两段楷体材料说明。 建议: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天主教神权统治表现的叙述,并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对表现进行概括。这样,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和概括等能力。 图片信息也要处理,教学生如何读图片中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思考图片反映什么现象? 例如:分析中世纪布道、举行弥撒和圣餐礼的情景,中世纪教士布道、举行弥撒和圣餐礼时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读图的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 提问:此图反映了中世纪什么社会现象?,(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表现及影响,教师提供材料,分析影响 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

5、化的传统,并且依赖于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 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表现及影响,在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教阶制的宗教。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它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天主教在中世纪的影响。,关于“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再思考,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人文主义者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1

6、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结束了。 因此,自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对天主教统治下的中世纪再认识,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一边倒的趋势。

7、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得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宝窟,及著名中世纪研究学者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英语:Charles Homer Haskins)的研究,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20世

8、纪中叶以后,在英语国家中的专业学者文献里,“黑暗时期”这个词渐渐地消失。,对天主教统治下的中世纪再认识,查理哈斯金写道:“历史的连续性排除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这两个紧接着的历史时期之间有巨大差别的可能性,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有一个类似的运动,即便它不是那么众所周知。” 以上材料说明说明问题? 建议:历史教学不要给学生灌输绝对的、非此即彼结论,应该给学生提供多角度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培养批判性思维。,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二、宗教改革的背景 推荐维基百科对宗教改革背景的介绍 1.

9、 原文圣经的发行 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逃亡到西欧的学者们带来了大量的古典,其中包括原文的圣经。伊拉斯谟校订出版了新约圣经的希腊文原文版。马丁路德研究希腊原文,认识到圣经里面讲的是“因信称义”,而不是拉丁文翻译的“因信成义”,这对他是很大的触动。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时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从前上帝的公义令我生厌,现在它使我在更大的爱中有说不出的甜蜜。保罗这段话使我进

10、入天堂之门”,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二、宗教改革的背景 2 印刷术的出现 印刷术的发明/引进带来了信息革命,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迅猛发展。宗教改革以前,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圣经,只能完全听信各地神父对经典与教义的解释。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在美茵兹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之后更多的人能够自己阅读圣经,自己思考,带来对教会解释的质疑。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的文章通过印刷发行迅速传递到各地,宗教改革的思想迅速传播。,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二、宗教改革的背景 3人文主义 在15世纪出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重视教育,重视思考、研究,这对宗教改革和同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11、。当时的人文主义并没有怀疑神的意思,但确实带来了对教会传统、对教会权柄的质疑。人文主义发展到后来对神产生怀疑,不过那要到启蒙主义时期才渐显端倪。,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二、宗教改革的背景 4.教会的腐败 中古世纪的人民主要的心灵依靠都是宗教,对于外在的教会礼规非常重视。随着工商的发展,教会也坐拥庞大的教产,这样的富裕使神职人员的道德松懈,教会中的丑闻不断的发生。许多的高级神职人员的职位都是以金钱而不是道德换来的。 这些腐败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者对教会权柄的质疑,腐败带来的许多社会矛盾遇上宗教改革的导火索就演变成社会运动和武装冲突。有时教会为了纾解财政方面的负担,经营酒店赌场,公然贩卖赎罪券并声

12、称能以之赎回炼狱之刑。,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5. 宗教与政治密切联系 中世纪的宗教与政治密切联系。教皇和教会积极参与政治,教皇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加盟,派代表参加议会,亲自推动十字军东征,教会与政府在经济上也有许多纠葛。政治领袖也很自然地也介入宗教的事物,他们建立教会、修道院,出兵支持十字军东征。这种密切联系的后果是信仰的问题马上演化成为政治,并进而军事的问题。宗教改革过程中,各级的世俗政权纷纷表明立场,并且使用政治、军事的力量支持自己的立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支持罗马,发诏书通缉马丁路德;德意志的选侯腓特烈三世则是马丁路德最坚定的支持者,将马丁路德保护起来;慈运理在日内瓦成立政教

13、合一的新教政府,亲自上阵打仗捍卫自己的信仰;英国亨利八世宣布脱离罗马教会而成立英国国教会,却没有进行信仰上的宗教改革。,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6. 工商业复兴的影响 中古世纪的欧洲大致分为教士、贵族还有骑士的上等阶级,跟农奴以及平民组成的下等阶级。随着工商业的复兴创造出了一个新的阶级中产阶级,大多由平民商人所组成的中产阶级发展出了完善的商业组织如行会和银行等中产阶级主导的机构。但是民生问题也随之而来,像贫富差距以及阶级对立等等。人民除了要对政府纳税,教会的各项圣礼,仪式等等也都要付费。这些社会的矛盾与信仰的矛盾混合在一起,引发社会运动和战争。 建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

14、取舍。选择以上材料,更容易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宗教改革是一场思想运动,更是一场社会运动,它的发生与当时的许多社会因素有关。这对于理解下一节的马丁路德改革也做了铺垫。,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 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三:首先分析了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具体背景;二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教学建议: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把九十五条论纲与致德意志贵族书放在宗教改革内容中介绍。重点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观点,比较它与天主教会说教的不同,并理解其实质。分析【历史纵横】提供的素材,看看它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

15、影响,培养学生概括能力。,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后,就失落了上帝的宠爱,只有悔罪做善功以赎罪,才能获得“免罪罚”。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无限,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能力有限,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以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之。教皇和主教就以此对教徒施行“大赦”。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当时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 根据材料提炼天主教的一些说教。,阅读材料,思考问题:,路德自己后来这么解释:我一直以为它是指神大公无私,凡行不义者他必惩罚的意

16、思。我虽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修道士,但在神面前我仍是良心不安的罪人,我也不知道我的善行能否平息他的怒气。因此我不爱这位公义而震怒的上帝,相反地我恨恶他,并向他发怨言。但我还是紧抓住保罗的话,誓要弄清楚他的意思。 我日以继夜地思索上帝的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到正是靠着上帝的义,上帝通过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时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从前上帝的义令我闻而生厌,现在它使我在更大的爱中有说不出的甜蜜。保罗这段话使我进入天堂之门。 选自罗伦培著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 以上材料反映了路德什么观点,其实质是什么?

17、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理解路德的其他主张。 (设计意图,教学中要要有细节,这样历史课才有血有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惊人的勇气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就赎罪券问题提出异议,要求进行争辩。1518年8月7日,路德接到一张罗马的传票,要他在60天内到罗马出庭,回应对他的异端和抗命的控告。1519年6-7月,路德与天主教会的代表进行了莱比锡辩论,整个辩论持续了18天之久,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主会的乔治亚伯爵不得不宣布休会。 1520年10月,教皇下诏书,勒令路德在天之内悔过自新,否则将开除他的教籍,路德面对威逼利诱毫不

18、动摇,在拥护者的赞美声中把教皇的诏书付之一炬。在1521年的帝国会议上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路德坚决拒绝放弃所发表的主张,他理直气壮地说,“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我不信任教皇,也不相信总议会,因为他们时常错误,也自相矛盾),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最后他郑重宣布 :“我不能移动,这是我的立场。但求上帝帮助,阿们。” 上述材料反映了路德什么样的精神? (设计意图,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是凭空说教,而是用具有说服力的史实),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建

19、议 本节有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影响三部分内容。 加尔文的思想与路德有同有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特别是“先定论”的含义和影响要理解透彻。英国通过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剥离了英国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宗教改革的影响,教材叙述较详尽,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分析概括。特别需要用史实说明加尔文教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建议:学完教材内容,一定要配合试题,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课堂训练:,恩格斯指出:“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的领域中,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宗教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十三世纪起到十七世纪止;同时,这种色彩不能用费尔巴哈所想的那样,用人的心和人的宗教需要来解释,而要用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是到了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已经强大得足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同他们的阶级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了,这时他们才进行了他们的伟大而彻底的革命法国革命,而且仅仅诉诸法律的和政治的观念,只有宗教堵住他们的道路时,他们才理会宗教。”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恩选集第4卷 概括恩格斯的主要观点,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用史实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