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死时课堂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70301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我死时课堂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当我死时课堂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当我死时课堂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我死时课堂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我死时课堂版.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愁四韵 作者: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当我死时,余光中,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58年赴美,获艺

2、术硕士学位。1959年返台,任教台湾师大,并主编现代文学杂志和文星杂志的诗歌部分。1963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1964年秋应邀赴美任教讲学。1966年返台,继续任教台湾师大。1980年任台湾师大英语系主任。1997年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玉苦瓜、梦与地理、五行无阻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日不落家等。余光中的诗歌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字词释疑,魇( )饕餮 ( ) 鹧鸪 ( ),诵读品味,1、注意节奏 2、有感情朗读,当我死时 余

3、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读诗提醒,这首诗是1966年作者在美国密西根州写的。羁旅漂泊的生涯使得余光中的怀乡病日益深重,该诗表现的便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诗人把祖国比作一张“最纵容最宽阔的床”,希望自己死时能“坦然睡去”

4、,这实际上是把祖国当作是人生最终的也是最圆满的归宿。,互动探究,1、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条件是什么呢?,是安葬的地方。只要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作者强调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不能回到故乡(后面有交代,十七年不能回乡)。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诗章的最后出现了“代替回乡”,就是点了题。 诗人是中国人,却不能回到故土,造成了如此的遗憾。这种遗憾是痛苦的,但是,只要能够安葬在祖国大陆,痛苦就消解了。,2、如果直接写安葬在大陆,不是很简单吗?或者写成安葬在辽阔的祖国大陆,不是也可以吗? 为什么要写安葬

5、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样就不能给读者以感染。这里只写了祖国大陆的两条河之间。对于祖国大陆来说,显然不全面的。但是,这不全面的长江和黄河却比之全面的祖国大陆要生动,因为这是两个有特点的细节。细节因为有特点,就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记忆和联想,不但其间的广袤的土地,而且黄河和长江相联系的历史文化传统都会参与进来。,3、诗人为什么说安葬在这两条河之间,不但痛苦消解了,而且可以转化为一种幸福的美感。,这种美感,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由长江、黄河衍生出来的系列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第一,先是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就自然地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和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 这样的

6、美,不但是意象的美,而且是想象的美。这里的想象是这样奇特,难得的是联想又是这样自然。 第二,其次是把睡表现为不是一般的安睡,而是“满足地睡”。不仅是“满足地睡”,而且是“满足地想”。借助这个“满足地想”衍生开去。阐释为什么“满足”?因为他曾经从遥远的空间距离(美洲大陆)瞭望过,而且在漫长的时间中,思念过这片土地,这一句写得特别精致: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代替回乡余光中用了西方现代诗歌的 余光中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想象非常奇特。,4、当我死时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祖国的情感。

7、现实的躯体不过是五尺之躯,死后也只能葬六尺之土。诗人把自己的躯体想象得异常庞大,大到可以“睡整张大陆”。现实的听觉也无法同时听到长江、黄河的涛声,诗人想象自己庞大的躯体睡在黄河、长江之间,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母亲河”。诗人表达的就是: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祖国,生前无法满足的情感,愿死后能加倍地补偿。这是何等痛彻的遗憾,何等刻骨铭心的思念!再说,现实中的长江、黄河的涛声往往是咆哮的噪音,但久别的游子却把能听到这久违了的滔滔江声,当作最美妙的享受,当作最好的安魂曲、母亲的催眠曲,因为这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土”。,主旨,本文通过对“当我死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极深的乡愁情结和爱国情感。,写作特点,1、独特的诗歌意象,精巧的构思。 2、情在景中,景在情中。 3、语言明快、清新、形象鲜活。,当我死时,葬我,长江黄河之间,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满足,坦然睡去,睡整长大床,听安魂曲,听永生的音乐,满足地睡去,满足的想,乡愁,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