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72288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商学院wyy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二、垄断 三、外部影响 四、公共物品 五、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公共物品的生产以及垄断的存在,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为政府运用微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重点难点,1、市场失灵、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相关概念。 2、市场失灵的种类以及解决措施。,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ma

2、rket failure,1.市场失灵 理想市场,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有效配置。 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回忆,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5,市场失灵的原因,(1)垄断:少数经济主体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即由少数市场的参与者影响或决定市场价格。,(2)外部影响(外部性)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3) 公

3、共物品 :使所有消费者都得益而市场不能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物品。,(4)不完全信息 。信息成本高昂,信息不能均匀分配,信息不完全可能造成垄断力量,以影响消费者福利为代价谋取垄断利润。,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6,第一节 垄断,一、影响价格的垄断势力普遍存在。 一个市场要有效运转,就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操纵者。 实际中完全竞争很少,且竞争一般必然引起垄断。,如果某些人和厂商是价格制定者,那么资源配置一般是低效率的。,一个拥有垄断势力的厂商可能通过减少供应的方式,将价格提高,这样用于生产的资源变得不充分。 帕累托生产最优遭到破坏,出现市场失灵问题。,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

4、观第11章 7,二、垄断与低效率,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即AC=MC。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qm。 垄断价格为Pm,高于边际成本MC 。 表明,消费者愿意支付超过成本。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8,垄断产量和垄断价格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如果多生产一单位,消费者以低于垄断价格但大于边际成本的某种价格购买,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好处。 垄断厂商的利润提高:最后一单位带来的收益大于支出的成本; 消费者的福利提高:对最后一单位的支付低于本来愿意的支付。 帕累托最优状态在q*产量上达到。 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即消费者为额外一单位产量的愿

5、意支付等于生产该额外产量的成本。 不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如果能够设法使产量从垄断水平qm增加到最优水平q*,则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9,一种可能的帕累托改进,垄断厂商同意生产产量q*,并在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P*上出售; 结果是垄断厂商的利润下降了(PmP*)qm。 为了弥补其损失,消费者之间达成一项协议,共同给予垄断厂商至少等于该损失的一揽子支付。 之后,消费者的福利与垄断条件下的情况相比,仍然有所改善。 因为垄断厂商将价格从Pm下降到户给消费者带来的全部好处是叫做消费者剩余的那一部分,即区域Pmba P*。这个部分超过了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部分(Pm-

6、P*)qm。 超过的部分为区域abc的面积。 区域abc就是当产量从垄断的qm增加到最优的q*时所产生的全部收益。这个收益可以在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从而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0,无效率的垄断偏离帕累托最优的原因,为什么均衡产量不是发生在帕累托最优状态q*上呢? 原因在于,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之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在如何分配增加产出所得到的收益问题上可能存在很大分歧,以至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消费者本身之间在如何分摊弥补垄断厂商利润损失的一揽子支付问题上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无法防止某些消费者不负担一揽子支付而享受低价格的好处,

7、即无法防止“免费乘车者”。 适用于其他非完全竞争的情况: 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1,二、寻租理论,如果着重分析垄断的“结果”:垄断尽管会造成低效率,但这种低效率的经济损失从数量上来说却相对很小。垄断的总经济福利减少了小三角形abc。 把分析的重点从结果转移到获得和维持垄断的过程:垄断的经济损失除了小三角形abc之外,而有很多: 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常常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例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或者,雇用律师向政府官员游说,等 这种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而付出的代

8、价与三角形abc一样也是一种纯粹的浪费。不是用于生产,没有创造出任何有益的产出,完全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寻租”活动: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2,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大呢? 单个寻租者,愿意寻租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可能带来的好处。 要小于或者等于垄断利润或垄断租金bcP*Pm。 很多情况,争夺垄断地位的竞争激烈,寻租代价常常要接近甚至等于全部的垄断利润。 寻租者往往不只一个,整个寻租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等于所有单个寻租者寻租活动的代价的总和,随着寻租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增大

9、。,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3,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垄断利润被看成是不公平的。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 政府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MC,AC,D=AR,MR,Q,Qm,O,P,Pm,Qc,Pc,如果政府目标是提高效率,应将价格定在A点:Pc=MC。 需求曲线成为PcAD,边际收益曲线=PcA+AMR。最大化产量为Qc。 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垄断厂商仍然可以得到一部分经济利润,即为平均收益Pc超过平均成本AC的部分。,A,A,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4,平均成本曲线不断下降的自然垄断,平均成本曲线AC一直下降,故边际成本曲线MC总位于

10、其下方。 当政府管制价格为Pc时,产量为Qc,达到帕累托效率。,MC,AC,D=AR,MR,Q,Qm,O,P,Pm,Qc,Pc,A,帕累托最优价格Pc和最优产量Qc上,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 出现亏损。 政府必须补贴垄断厂商的亏损。,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5,四、反托拉斯法,反托拉斯法,区别对待不同产业。,垄断的积极作用: 公司合并,没有减弱竞争,而是更有效率的降低成本 虽然可以垄断国内市场,但却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政府采取措施,促进竞争。 禁止合并,分解公司。 限制贸易的协议和共谋 限制企图垄断市场和价格歧视。,重工业:适当垄断, 轻工业:竞争,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

11、11章 16,第二节 外部影响(外部性),一、外部性: 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强加的成本和收益。,二、外部性类型。,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正外部性(外部经济):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7,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看,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者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良好影响,却不能从中取得报酬。如蜜蜂的生产者,传播花粉。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用水得到保障。,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者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但没有给予补偿。造纸厂的三废。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上游伐木造成洪水

12、泛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不利影响。,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有利影响。养花而观赏的人,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处。,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予补偿。吸烟。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8,三、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失当,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无法得到回报。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例如教育和新技术。,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无法进行补偿。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例如乱扔或乱倒垃圾。,物品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物品消费或生产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

13、(社会成本)。,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9,生产的负外部性图示,由于把社会成本推到外面,供给增加。,Q,P,D,S2,S1社会成本,现有均衡,最优,消费的负外部性,也可以通过征税,使需求曲线左移到最优。 防止负外部性的东西消费过多,限制交易量。,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0,生产的正外部性图示,社会收益不能为自己享有,便减少了供给。,Q,P,D,S1,S2社会收益,现有均衡,最优,消费的正外部性,也可以通过各种鼓励措施,使需求曲线右移到最优。 使得正外部性的东西消费更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1,四、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

14、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 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如河流的上游污染者使下游用水者受到损害。如果给予下游用水者以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财产权,则上游的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质量之下而受罚。,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

15、2,五、科斯定理,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例子。 假设一工厂冒出的烟尘使得附近5户居民所洗晒的衣服受到污染,损失每户为75元,总额为5*75=375元。 再假设存在着两种治理污染的办法: 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除尘器,其费用为150元; 二是给每户居民提供一个烘干机,使它们不需要到外面去晒衣服。烘干机的费用白海户50元,5户的成本总和是250元。 显而易见,在这两种解决办法中,第一种成本低,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3,不论财产权归谁,自由市场总会达到帕累托最优

16、,只要工厂与5户居民协商时其协商费用为零或者很小,市场机制(即自由交易)总可以得到最有效率的结果(即采用安装除尘器的办法)。 如果把排放烟尘的财产权给予工厂,即工厂有权排放烟尘,那么,5户居民便会联合起来,共同给工厂的烟囱义务安装一架除尘器,因为除尘器的费用只有150元,远远低于5架烘干机的费用250元,更加低于未装除尘器时晒衣服所受到的烟尘之害(375元)。 另一方面,如果把晒衣服不受烟尘之害的财产权给予5户居民,那么,工厂便会自动地给自己安装除尘器,工厂就有责任解决污染问题,而在两种解决污染的办法中,安装除尘器的费用较低。,假设5户居民联合行动的费用很大,例如为125元,那么,共同行动给工

17、厂安装除尘器的总支出就是125+150275元。在这种情况下,5户居民便会各自去购买一架烘干机,因为这样做只需要花费250元。 然而,这不是一个最有效率的结果。,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4,科斯定理的优劣,科斯定理进一步强调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内部化”,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 财产权对所有者来说就有价值。财产权(即污染权或不被污染权)就是一种有价值的特殊“生产要素”。都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科斯定理难题。 第一,资产的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

18、源,在历史上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 第二,已经明确的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转让?交易成本过高; 最后,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是否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不一定。 此外,分配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5,一、产品的划分。,私人物品: 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排他性、竞争性,两者只具其一的物品。,公共物品: 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品。,排他性:不付费,就会被排除在消费之外。 竞争性:一旦某人消费了某个物品,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消费”,或者排他成本过高。 非竞争性

19、:不需增加成本,即可增加对它的消费。增加消费者,并不影响他人。,第三节 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6,二、公共物品的典型案例,公地悲剧 the tragedy of commons : 对具有公共品特征的自然资源,如公共鱼塘和草地、飞机航线、电波频率等,资源可能被滥用。,公海捕鱼。 假设一大湖,内有鱼虾无数,每个钓鱼者的钓鱼边际成本为零。在“自利”假设下,钓鱼者自由进入,每个人竞相捕鱼,最终导致“鱼虾”资源的滥用。,过渡放牧。 一块公共草地,虽然每个人放羊不影响其他人放羊。然而一旦放羊数大于草地容纳的头数,结局只能是,公共草地被滥用,最终导致大家都放不

20、成羊。,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7,三、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搭便车Free riding :即使不付费也能享受到有关利益的行为。,搭便车的存在,不能到达帕累托最有效的供给水平。 消费者可以免费享用公共品。,公共物品影响到几乎所有居民,而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国家或者政府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导致供给太少甚至没有。 即私人不愿意提供这种物品。 但这种物品又是所必需的,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8,四、公共选择理论集体选择的规则,(1)一致同意规则 : 全体投票人都认可的情况下实施。,“认可”意味着明确赞成或至少不反对; 如果

21、有一个反对,则相关议案即被否决。,优点:实现帕累托最优,满足全体投票人的偏好。 缺陷:决策成本太高,无法达成协议。,(2)多数规则 : 超过半数的人同意。,优点:协商成本低,易达成协议,能增进多数人福利。 缺点:使少数人福利受损.,不能满足全体成员的偏好。 赞成的多数给反对的少数增加了负担。 赞成者净福利增加;反对者净福利减少。,简单多数:超过总数的一半。 比例多数:如赞成票占三分之二以上。,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29,(3)加权规则。一个集体行动方案对不同的参加者会有不同的重要性。 按照重要性不同,给参加者的意愿“加权”,即分配选举的票数。 相对重要的,拥有的票数就较多,否则就较少。

22、 (4)否决规则。 首先让每个参加对集体行动方案投票的成员提出自己认可的行动方案,汇总之后,再让每个成员从中否决掉自己所反对的那些方案。 最后剩下的没有被否决掉的方案就是所有成员都可以接受的集体选择结果。 如果有不止一个方案,就再借助于其他投票规则进行选择。 否决规则的优点显而易见,筛选下来的集体行动方案都将是帕累托最优的。,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0,五、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集体选择规则都有利有弊。如何确定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 (1)成本模型。任何集体选择规则都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成本。一类叫做决策成本,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决策成本也将成倍增加。另一类是外在成本,某项集体行动方案

23、与某些参加者的意愿不一致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随着这种不一致的人数和程度的增加,外在成本的总量也将增加。 相互依赖成本决策成本外在成本。最优集体选择规则的成本模型的结论是,理性的经济人将按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来决定集体选择的规则。 (2)概率模型。不是启求社会相互依赖成本的最小化,而是力图使集体决策的结果偏离个人意愿的可指性达到最小。最好的集体选择规则就是那种能使上述偏离可能陛达到最小的规则。按照这一标准,集体选择中的多数规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规则。,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1,六、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政府官员制度是指那种由通过选举所产生的、被任命的以及经过考试而录用的政府官员来管理政治事务

24、的制度。总的来说,这种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其原因如下: 首先是缺乏竞争。 其次是机构庞大。 最后是成本昂贵。 解决途径是引入竞争机制: 第一,使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 第二,由私人部门承包公共服务的供给。 第三,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 第四,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2,七、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干预,(1)建立公营企业。,(2)委托私人企业生产公共产品。 签订合同。让私人公司经营公共产品。基础设施等。 授予经营权。委托私人公司经营。自来水、电话电力等。 经济资助。对私营的公共物品给予经济资助。科技、住宅、教育卫生。 政府参股。桥梁、水坝、公路

25、、铁路等。,(3)法律保护私人进入。采取法律手段,允许私人适当进入。,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3,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一、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 : 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完全信息的假设与现实情况相违背。 信息传播和接收都需要成本, 市场通讯系统的局限 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声。 信息常不完全,即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不可能知道任何情况。 市场经济本身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 市场机制因此失灵,市场出清不能通过价格体系达到。 市场出清主要是通过实物形式的调节机制,即商品数量的调整。,商学院

26、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4,二、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 :不同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量存在差异,不相等或不平衡。 至少有一个当事人的信息不完全。 会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 社会成员间的信息差别扩大。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含义 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对称,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信息; 交易双方对各自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 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信息不对称发生在市场交易之前,产生“逆向选择” 。 发生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后,会产生道德风险。,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5,三、逆向选择,逆向选择adverse sel

27、ection : 消费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时,出现违背需求定理的现象;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 生产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时,出现违背供给定理的现象;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逆向选择”的存在低质量产品把高质量产品逐出市场。 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和市场的失灵。 旧车市场 保险市场 劳动市场 ,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6,旧车市场,旧车市场,卖者的信息多于买者。 刚买了一辆新轿车,但由于一个突发事件急需用钱,于是你决定把这辆车卖掉。会发现,尽管车还非常新,但却不得不以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它。 原因就在于买卖双方存在着质量信息上的不对称。 买者可能怀疑其质量有问题,卖者也可能为了把 “次品”

28、推销出去而不愿意告诉买者具体的质量状况。 从而质量不同的车可能按相同价格出售,买者只会按一个平均质量支付价格。 高质量的旧车就不愿意出售,低质量的旧车充斥在市场,导致买者进一步压低价格。高质车所占比重更少。,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7,保险市场,保险市场,买方比卖方具有更多信息。 保险购买者清楚自己的情况,但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 健康的人知道自己风险低,不愿为保险支付高价; 不健康的人,愿意接受较高的费用。保险公司为弥补损失被迫提高保险价格。随着保险价格上升,投保人结构发生变化,健康好的投保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若保险公司继续提高价格,投保人结构会急剧恶化。可能出现:所有

29、想购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 这样保险公司出售保险无利可图,保险市场消失。,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8,劳动市场,劳动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雇主为信息劣势方,雇员为信息优势方。在雇用前,雇主不知道谁的能力强。 雇主只好按照相同的工资招聘所有的雇员。如果雇主降低工资,能力强的人就会离开。 随着工资降低,雇员人数在减少,能力结构发生变化,低效率的雇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39,四、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交易一方具有另一方难以监督的行为或难以获得的信息; 在签订合同后,有可能采取有悖于合同规定的行为, 通过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30、 交易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但在签约后一方对另一方的某些信息不完全了解,就有可能会引起道德风险。,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0,委托-代理道德风险分类,(1)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签约后, 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不能完全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过程和自然状态本身。 这时,代理人容易采取危害委托人的行动。决定代理人的行为结果的,不仅仅有行动,还有其他自然原因。 委托人无法确定这个结果是不是由代理人的行动所导致。 (2)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签约后, 委托人可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但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信息优势,可能隐藏或利用独占的信息,做出损害委托人的事。建立委托代

31、理关系之后,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某些私人信息,尤其是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 (3)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委托人故意低估产出从而降低给代理人的支付报酬。关于产出结果的度量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代理人可能无法证实委托人观测到的东西。,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1,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保险市场,对于投保人来说,随着预防偶然事件费用的增加,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降低; 但同时随着保险赔偿额的增加,投保人用于预防不测事件的费用反而会下降。 信息不对称,如果保险费用既定,投保人倾向于减少用于防止不测事件发生的费用支出。 即购买了保险后,可能会疏于防范。从而损害保险公司利益。 此外还有,如买了医疗保险

32、的人会让医生多开一些不必要的贵重药品。,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2,五、市场信号及其传递,两种信号传递方式: (1)信号传递模型:信息优势方为了为了信誉而首先披露自己的信息。证明自己商品质量 在信号传递模型里,信息劣势方可以等待信息优势方主动传递信息。信号传递模型:由于信息不对 称,信息优势方的信息难以被信息劣势方完全了解。 信息优势方为了信誉,选择某种信号,首先将自己的信息披露出来,以便信息劣势方识别。,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3,哈佛大学迈克尔.斯宾塞提出,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斯宾塞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MBA的学生在进哈佛

33、之前很普通,但经过几年哈佛的教育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挣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哈佛的教育难道真有这么厉害吗? 斯宾塞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不仅仅具有生产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 教育程度方面,低能力雇员选择较低教育水平;高能力雇员选择较高教育水平。 雇员把教育程度作为高生产率的信号,向厂商传递,以获得与生产率相匹配的工资。,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4,产品质量与标准,高质量产品的销售者建立声誉,来向购买者传达产品信息,让购买者相信他们产品的高质量。 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常根据企业声誉作出购买决策。当一项生意很难建立或根本没有机会作出声誉时,“标准化”生产一种标

34、准化产品,以连锁经营方式或其他方式提供给顾客,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价格信号能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卖方通过价格信号向买方传达产品质量信息。厂商可以通过签订内容广泛的保证书来向消费者传递质量信号。,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5,(2)信息甄别模型,信息甄别模型:信息劣势方发出信号以诱使优势方披露信息。甄别不同类型信息优势方 劣势方在观察到优势方的信号后,与优势方签订合同。 中介服务业、猎头公司等,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传递可靠性信息而在市场上获益。 信息劣势方提问,通过对方回答加以甄别。 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作为信息劣势方,可以设计两类保单,差别保险合同,分别适用于高低两类投保人。 信贷市场

35、,银行是信息劣势方,对于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进行信贷配给,利率高低有别。 劳动市场,雇主作为信息劣势方,制定不同工资和贡献的劳动合同,供雇员选择。,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6,6.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一个人(代理人)以另一个人(委托人)的名义来承担和完成一些事情。 委托人出钱请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企业实际上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总和。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人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 (1)偷懒,即经营者所付出的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 (2)机会主义,即经营者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而不是所有者的利益,也说是说其努力是负方向的。,商学院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47,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 所有者事先制定一个契约来限制经营者。将经营者的利益整合到所有者利益里,两者之间建立正相关关系。 即构建一个所有者和经营者基本一致的目标利益函数。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差异: 第一,利益不相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委托人追求的是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第二,责任不对等。代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不承担盈亏责任;委托人失去经营控制权,但最终承担责任。 激励机制的具体设计: (1)经营者分享部分剩余索取权。 (2)设计最优激励方案。以合作和分担风险为中心。 (3)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